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2
第一节
工程概况
12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2
第二条
工程参建单位
13
第三条
现场条件
13
第二节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及依据
14
第一条
编制范围
14
第二条
编制依据
14
第二章
现场部署准备及大临设施方案
15
第一节
施工总体顺序
15
第一条
地下部分施工总体顺序
15
第二条
地上部分施工总体顺序
16
第二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7
第三节
施工用电总平面布置
17
第四节
施工用水、排水平面布置
18
第五节
施工准备工作
18
第一条
施工准备
19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
20
第一节
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
20
第一条
施工测量方案
20
第1条
测量总则
20
第2条
高程控制
21
第3条
测量仪器的选用
21
第二条
监测方案
22
第1条
监测内容
22
第2条
观测方案
24
第二节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6
第一条
概况:
26
第二条
施工工艺流程
27
第三条
硬地法施工工艺
28
第四条
测量定位技术措施
29
第五条
护筒埋设技术措施
29
第六条
成孔施工技术措施
30
第七条
钢筋笼制作安装
31
第八条
灌注导管安装技术措施
32
第九条
水下砼灌注技术措施
32
第十条
施工主要设备
34
第十一条
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35
第十二条
钻孔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5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
39
第1条
安全责任制度
39
第2条
安全教育制度
40
第3条
安全检查制度
41
第十四条
文明施工
42
第三节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43
第一条
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案
43
第二条
围护钢支撑施工方案
49
第三条
围护圈梁施工方案
53
第四节
降水施工方案
55
第一条
工程概况
55
第二条
施工方案
55
第三条
降水施工程序
57
第四条
施工要求
57
第五条
降水平面布置图
58
第六条
施工准备
58
第七条
质量和安全
59
第五节
土方施工方案
60
第一条
概述
60
第二条
土方施工工况
61
第三条
施工前期准备
62
第四条
施工方案
63
第五条
施工机械配置
64
第六条
安全、质量、文明保证措施
66
第六节
悬挑钢平台施工方案
68
第一条
概述
68
第七节
施工临时用电方案
74
第一条
工程概况
74
第二条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75
第三条
施工用电布置
76
第1条
配电图
76
第四条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77
第八节
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79
第一条
承台施工顺序
79
第二条
测量施工方案
80
第三条
基础承台模板施工方案
80
第四条
基础承台钢筋施工方案
81
第五条
控制基础裂缝的技术措施
85
第六条
大体积砼测温方案
86
第七条
大体积砼浇捣实施方案
88
第八条
大体积砼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89
第九条
后浇带处理
91
第九节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92
第一条
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92
第1条
编制依据
92
第二条
整体电动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97
第1条
编制说明
97
第2条
架体布置说明:
98
第十节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26
第一条
内墙及梁板模板施工方案
126
第1条
楼层平台、梁模板
126
第二条
外墙钢大模施工方案
128
第三条
电梯井筒子模施工方案
131
第1条
加工件明细表
131
第2条
安装要点
134
第3条
使用要点
135
第十一节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36
第一条
钢筋绑扎连接施工方案
136
第二条
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施工方案
137
第十二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38
第一条
混凝土浇捣技术要求
139
第二条
要求
140
第十三节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142
第一条
砌体工程概述
142
第二条
砌体材料要求
142
第三条
砌筑前准备
143
第四条
施工顺序
143
第五条
施工方法
143
第六条
与管线安装配合
146
第七条
产品保护
146
第八条
安全措施
146
第十四节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147
第一条
屋面防水工程方案
147
第1条
保温隔热层施工
148
第二条
地下防水工程方案
150
第十五节
塔吊施工方案
153
第一条
概况
153
第二条
基础
154
第三条
塔机安装的实施
154
第四条
塔机爬升流程
155
第五条
安全措施
156
第六条
塔机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156
第十六节
施工电梯方案
157
第一条
工程概况
157
第1条
楼层坡道搭设
158
第2条
其他事项
159
第四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度计划
160
第一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60
第一条
钻孔桩施工主要设备
160
第二条
降水主要机械设备
161
第三条
挖土主要机械设备
161
第四条
主体结构主要机械设备
161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
163
第五章
质量计划
163
第一节
质量目标
163
第一条
项目质量方针
163
第1条
认真服务协调
163
第二条
项目质量总目标
164
第二节
管理职责
164
第一条
项目组织结构
164
第二条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165
第三条
人员配备及职责权限
166
第1条
项目经理
166
第2条
项目副经理(生产)
168
第3条
项目副经理(安装)
169
第4条
项目工程师
169
第5条
项目经济师
170
第6条
财务科
177
第7条
安全科
177
第8条
质量科
179
第9条
经营科
183
第四条
总承包部管理人员表
185
第五条
人员职能分配表
186
第三节
质量体系
188
第一条
要求
188
第二条
质量体系文件化
188
第三条
工程项目所需工作程序
188
第四条
为达到质量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办法
190
第五条
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开展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191
第六条
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注意的过程
192
第四节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92
第一条
范围
193
第二条
顾客要求的确认和确认部门
193
第三条
产品变更
193
第四条
与顾客沟通的方式
193
第五节
工程分包管理
194
第一条
引用标准
194
第二条
定义
194
第三条
分包方的选择、申请和审批
194
第四条
对分包方的控制、职责及方式
195
第六节
物资采购管理
196
第一条
采购活动内容
196
第二条
适用范围
196
第三条
引用标准
196
第四条
工作程序
196
第1条
采购控制和要求
196
第2条
采购计划
197
第3条
采购产品的验证
197
第4条
材料复试
198
第5条
产品标识
198
第6条
顾客财产
199
第七节
施工运作过程控制
200
第一条
引用文件
200
第二条
范围
200
第三条
应取得的信息和文件
201
第四条
施工设备的选用,验证和维护
201
第五条
物资验证
202
第六条
工作环境要求
203
第七条
产品和过程的监控
203
第1条
轴线测量控制
203
第2条
模板工程控制
205
第3条
防水工程控制
207
第4条
砖砌体工程控制
208
第八条
特殊过程控制
210
第九条
产品的验收、交付
210
第八节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211
第一条
引用文件
211
第二条
范围
211
第三条
要求
211
第四条
工作程序
211
第1条
调试与检验
212
第2条
分承包方计量器具的控制
214
第九节
质量检验计划
214
第一条
计量器具表
215
第二条
地下结构技术复核验收计划
215
第三条
地上结构技术复核验收计划
217
第四条
地下结构隐蔽工程验收计划表
219
第五条
地上结构隐蔽工程验收计划表
221
第六条
砼试块制作计划
222
第七条
砂浆试块制作计划
223
第八条
原材料及试件检验计划
224
第六章
安全保证计划
225
第一节
工程概况
225
第一条
工程概况
225
第二节
引用的标准文件、适用范围及有效期
228
第一条
引用的安全标准文件:
228
第二条
管理资料标准文本外的安全记录
229
第三条
安全保证计划的适用范围
229
第四条
安全保证计划的管理
229
第三节
安全保证体系的要求
230
第一条
管理职责
230
第二条
资源
241
第三条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41
第七章
总承包管理体系及职责
264
第一节
一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
264
第二节
二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职能划分
265
第三节
三对分承包商管理总则
265
第四节
四对分承包商管理细则
267
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工地标准化管理方案
274
第一条
工程概况
274
第二条
环境保护措施
274
第二节
交通管理方案
276
第一条
工程概况
276
第三节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278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世茂滨江花园一期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侧为浦城路,西邻黄浦江滨江大道,南侧靠近潍坊西路。世茂滨江花园一期0号楼为超高层住宅,共有55层高,总高度为175.2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0.7万M;本工程东侧紧邻居民楼,西靠工人生活区,北为汤臣中心,南邻1号楼。建筑面标高士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900米。
世茂滨江花园是一群以超高层高级住宅楼为单元的成片开发小区。我公司准备承接的0号楼地下室共分二层,均作为设备用房,其中变压器房及地下室水池为地下二层。地上部分外墙为涂料装饰,局部采用玻璃幕墙。首层层高4.8米,2层以上至55层为标准层。垂直运输共采用12台高速电梯。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筒-剪结构体系。由于本大楼基础跨度大,高度高,上部结构分为高低跨,高跨为55层,两边低跨为49层,在高低跨处设置两条后浇带以解决不均匀沉降和变形要求。地下部分共有二层,地下室总高度为7.3米。
基础底板面标高-9.35米,板厚2米,工程桩φ800,桩有效长度50米,桩底相对标高-59.05米,总桩数499根。其中15根插入钢格构柱作为钢支撑立柱。试桩共5组,试桩、锚桩桩径、桩有效长度、桩底标高均同工程桩。围护结构φ850@1050钻孔灌注桩排桩,桩底标高-16.25米,外围为2×φ700@500深层搅拌桩止水,桩底标高-10.8米,基坑内压密注浆加固土体
,
支撑结构均为钢支撑。
工程参建单位
1.业主:上海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
2.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监理单位:上海同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4.总包单位: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5.桩基施工:内蒙古中色建设工程公司
6.支撑施工: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7.监测单位:上海中浦勘察技术研究所
现场条件
1.经现场勘察,场地基本平整。2.场地四周围墙已基本建成。
3.施工用电容量为1000千瓦,现场供水为4寸水管。4.现场由业主指定的区域可以作为施工用地。
5.现场周围市政配套设施尚可。
6.现场水准点以及轴线控制网已建成。7.1号楼及2号会所正在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及依据
编制范围
施工图纸及围护图纸中所包括的围护及圈梁、土体加固、降水、钢支撑、基础底板、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主体结构工程。
编制依据
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
2.我国现行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
3.现行的安全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4.有关同类工程的总承包管理及施工经验
5.《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
6.《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1983)》
7.《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99-2001)》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1.《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J50026-93)》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1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现场部署准备及大临设施方案
施工总体顺序
地下部分施工总体顺序
地上部分施工总体顺序
17-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根据施工总体设想和业主可提供现场情况,可利用原总体规划好的办
公用房办公,在拆迁后场地内搭设临时设施作为材料堆放场地。
2.在施工现场四周,铺设一条环通道路,供车辆行走之用,道路采用C25砼浇筑,铺设Φ14@300钢筋网,道路砼厚15cm。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0号楼施工原则上与1号楼施工、2号会所作为三个独立区域施工,用围拦隔开。
4.在大门口做拦水沟,设沉淀池和高压水泵供车辆出门之前冲洗用,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才能排入城市管网。泥浆不得排入城市管网。
5.出入口利用张杨路新开入口和原潍坊路出入口。
6.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图2.6.1-1。
施工用电总平面布置
1.根据工程特点,办公区用电与施工区用电分开布置。
2.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容量为1000KVA。
3.从业主提供的配电间利用电缆将施工用电接入现场配电间,原则上每50米设置一个电箱。
4.施工用电平面布置详见图3.4.1-1
施工用水、排水平面布置
1.业主在现场提供了4寸水管水源,由我公司装上水表与现场敷设的2寸水管接通。施工用水在平面上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水管用2寸管,在场地周边的水管每隔30m左右设一个3/4寸水龙头。
2.在大门口设立蓄水池和二个高压水龙头,用于进出车辆的冲洗。
3.在场地周围布置环形排水沟,采用砖砌粉刷,盖板采用废旧钢筋电焊制成。
4.在每个大门口和搅拌台处分别设立污水三级沉淀池,污水处理经沉淀处理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沉淀池派人定时清理,桩基、围护施工阶段的泥浆、污水。
5.在地下室设废水池并配排水泵,将废水排到室外排水沟。
6.现场用水布置详见图4.6.1-1。
施工准备工作
一.施工技术准备
针对本工程施工技术含量及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等特点,在认真学习图纸、招标文件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本公司将对以下技术方案及施工难点进行方案设计,编制符合本工程特点的方案,组织实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挖土方案
●降水施工方案
●钢管支撑施工方案
●土体加固方案
施工准备
1.在监理协调下,尽快同业主移交现场建设场地红线桩、水准引点、地形图及地质勘探报告等资料。
2.工程测量定位后,尽快搭设办公生活用房及其他大临设施。(目前1号楼和2号会所的部分临时设施可暂时使用,具体视现场情况及业主交房要求进行调整)
3.解决施工场地范围内进场交通道口。
4.施工现场便道按总平面布置进行铺设,道路两侧要做排水沟。
5.施工现场周围搭设临时围墙封闭,大门按本公司标志统一设立。
6.现场除搭设生活用房外,尚需搭建钢筋棚、木工棚、机、电、修
、
标养室等生产用房。
主要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总则
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LEICAT2经纬仪及LEICADI1600测距仪进行平面控制,用S3水平仪进行高程引测,LEICANL天底仪进行垂准测量,在进行垂准测量时使用T2经纬仪和天底仪互为校核,以减小测量误差。
2.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按设计要求设置四个轴线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作为测站(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用于建立场地控制网。
3.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业主最新提供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
4.每层轴线偏差控制在±2mm,每层标高偏差控制在±2mm。垂直偏差±5mm以内。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在桩基及围护阶段根据平面控制网(点)建立场地控制网。供围护及钻孔桩施工使用。并在围护、桩基施工完成后,挖土结束进行恢复用于底板及地下结构施工。见附图1.1.2-1
2.在底板混凝土浇捣完后,在底板面上设置控制点,形成控制网,地下结构施工的轴线以此控制网为基准。
高程控制
1.以业主提供的永久水准点作为场地基准水准点为依据。控制标高设置:以Ⅱ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以永久水准点引测至基坑周围四个基准标高,待挖土结束后引测至基坑内位置,供结构施工时使用。
2竖向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以设置的基准标高作为引测依据。
钢尺丈量引测法:钢尺经拉力、温度、尺差等改正,经检查无误后,以红三角标志标定,作为施工面上高程放样依据。见附图1.1.3-1
测量仪器的选用
WILDT2经纬仪+DI1600测距仪;J2经纬仪;
WILD天底仪S1精密水准仪;S3普通水平仪;
50米钢尺;5米塔尺;
铟钢尺及其它辅助仪器。
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5.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4.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10秒。
5.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6.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7.使用测距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8.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9.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监测方案
监测内容
2.1.1周围环境监测
1地下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2临近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3东侧土体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2.1.2基坑施工监测
1.围护桩垂直与水平位移监测2.钢支撑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3.楼板立柱垂直位移监测4.坑内、外地下水位观测
5.围护桩变形(测斜)观测6.钢支撑轴力测试
2.1.3监测点布设
2.1.3.1周围环境监测点的布设
1.地下管线位移监测
在西侧临时道路下上水管上共布设8个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点,监测点间距约为25.0m,编号为S1~S8。地下管线监测点的设置采用直接设点或间接设点方式(根据与管线单位协商及现场情况而定)。
2.临近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
(1)在东北侧6层居民楼上布设4个垂直位移监测点。
(2)监测点设置将采用墙上标形式。
3.详见基坑施工监测点布置示意图1.2.1-1
2.1.3.2基坑施工监测点的布设
1.围护桩顶垂直与水平位移监测
在围护桩顶上布设垂直兼水平位移监测点。
2.钢支撑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在钢支撑立柱上布设垂直位移监测点。
3.坑外地下水位观测
在围护桩周边外侧布置地下水位观测点。每个地下水位观测孔埋深在地面下10.0m,选用Φ60优质PVC管(带滤网布),采用钻孔埋入法设置。
4.围护桩变形(测斜)监测
在围护桩体内布设测斜孔。测斜管选用Φ70优质带“十”字内槽的PVC硬制塑料管,单孔设深度为20.0m。
5.钢支撑轴力测试
在顶板临时钢支撑上布置轴力测试点;在地下一层临时钢支撑上布置轴力测试点。Φ609钢支撑轴力测试将选用FXR型振弦式反力计,每个测点上安装一只反力计。
6.详见基坑施工监测点布置示意图1.2.1-1
观测方案
2.2.1观测方法
1.垂直位移观测:
场地基准点不少于3点,宜设置在施工影响区外,并定期进行联测
,
检测其稳定性,以确保施测质量。按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组织实施,施测选用WILDNA2精密水准仪,配2.0m铟钢尺。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控制在≤±0.5mm。
2水平位移观测: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选用WILDT2经纬仪及配套“见牌,采用准直线法或小角度法施测,测站及基准方向应设在施工区影响范围之外,基准方向宜通视良好,不受旁折光的影响。变形点的位移观测中误差控制在≤±2.0mm。
3.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监测将选用电感应式测读仪进行量测,其测读精度为士1.0mm,量测精度为±3.0mm。
4围护桩变形(测斜)观测:
测斜选用美国乔肯公司生产的GK603型自动记录测斜仪进行观测,每间隔1.0m测读,正倒向180°两次测读。观测精度≤±0.1mm。
5.钢支撑轴力测试
轴力测试将选用ZXY-IⅡ型钢弦式频率数字接收仪直接测读。测读精度±1.0Hz,测试精度±1.0KN。
6.观测频次
观测频次将视工况进度情况及变量值,采取定时与跟踪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实施措施
1.严格进货程序,做好传感器使用前的检测工作,观测仪器定期均要经过有关计量单位鉴定,符合监测技术要求。
2.各类监测、测试点的安装、埋设,均要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实施,严格操作步骤,做好各点的标记与编号及测点保护的宣传工作,确保监测点、测试点的成活率。
3.及时做好初始值的施测,确定好零值。严格做好工况记录。施测过程中发现突变与异常,要进行复测与检查,及时研究产生的原因,必要时及时向有关方进行通报。
4.预警值
本工程按《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应属二级基坑工程,根据工程建设有关规范及管线单位有关规定,基础施工过程中,各监测项目变化量将执行以下控制标准:
管线位移:日变量≤±3mm、累计变量≤±10mm
房屋位移:日变量≤±3mm、累计变量≤±30mm
围护桩顶位移::日变量≤±3mm、累计变量≤±60mm围护桩最大位移:日变量≤±3mm、累计变量≤±80mm
钢支撑立柱垂直位移:日变量≤±3mm、累计变量≤±30mm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变量≤-0.5m钢支撑轴力测试:
5..仪器设备
设计最大轴力值的80%
观测项目
仪器名称
精度
产地
垂直位移
WILD NA2
±0.01mm
瑞士
水平位移
WILD T2
±2”
瑞士
测斜
GK 603
±0.1mm
美国
轴力测试
ZXY-II
±1.0Hz
国产
地下水位
电感应式测读仪
±1.0mm
国产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概况:
世茂滨江花园0号楼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为φ800。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形式,桩径φ850。砼标号C30,
水下提高一级C35。
基本工程量如下:工程桩φ800mm,有效长度50.1米,桩端进入⑦2b灰-黄色粉砂层,桩端绝对标高-54.15m,共499根,其中15根兼作支撑格构柱立柱桩;围护排桩φ850mm,有效长度17米,桩端绝对标高-16.25m,共259根。
施工工艺流程
硬地法施工工艺
1.概述
根据工程桩的分布和桩施工的先后流程,结合钻孔灌注桩的工艺,设一定量纵横相通的沟网和一定容量的具有循环、沉淀和废储功能的泥浆池;用混凝土硬化地表;用砖硬化沟池,使泥浆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并有序地排放。解决了现场泥浆四溢和场地软化,从而达到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经济及文明施工诸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
2.硬地施工工艺
1.硬化场地程序及工艺流程●熟悉桩位图,测定场地标高,平准场地确定硬地坪标高。
●根据场布图挖砌泥浆池及泥浆沟。
●排放临时管线。
●场地砼浇捣5~10cm,标号C20。
3.泥浆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技术措施
根据业主提供的桩位平面图、建筑红线和主要基轴线,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按平面图位置确定桩位点,每个桩位点用涂有红漆的钢筋钉入地下,点位偏差小于5mm。然后测定桩位并提交复核单供监理复核验收。
护筒埋设技术措施
由测量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护孔筒的埋设精度,护筒直径Φ950mm,埋设深度中2m,其中心轴线与中心偏差≤10mm,四周用粘土回填并分层夯实。护筒采用3mm钢板卷制,高度1.2-1.5m,顶端应设加强园环。护筒筒径应大于桩径100mm。护筒要埋深、埋牢、埋正,周围连用粘性土回填后分层夯实。筒底入原土深度不小于200mm。筒中心点与实际桩位点偏差不大于10mm。
成孔施工技术措施
1.钻机就位后,底盘要找平垫实,桩位中心、主动钻杆和天轮三点应在同一铅垂线上。
2.成孔钻进开始时要轻压慢钻,小泵量循环泥浆,防止钻头剧烈震动造成护孔筒的偏移。
3.钻具要保证垂直度、刚度、同心度,钻头直径必须与设计桩径同径。
4.正确使用钻进参数。施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粘性土和粉性土。钻进参数选用,粘性土钻压可控制在10-20Kpa,转速20-40r/分。粉性土砂质土钻压可控制在15-25Kpa,转速40-70r/分。
5.正确使用泥浆性能指标,施工采用正循环成孔,泥浆性能指标控制如下:
注入孔口的泥浆性能指标密度≤1.15粘度18”-20”排出孔品的泥浆性能指标密度≤1.30粘度20”-22”
6清孔技术措施
清孔分二次进行,一清在终孔后直接进行。清孔时,钻具提离孔底20cm左右,采用1.25-1.30大密度泥浆进行,直至不见块渣,一次清孔结束。二清在钢筋笼,导管下置完毕后利用导管进行,清孔宜采用≤1.15低密度泥浆进行,二次清孔结束的满足条件,泥浆密度应控制≤1.25,粘度≤22”,沉渣厚度<100mm。
钢筋笼制作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编制钢筋笼分节图,采用钢筋弯曲模具,按设计要求和规范加工钢筋笼,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根据来料长度确定。下料应准确,主筋应平直,表面无污垢锈蚀。
●设有专用台架和施工平台,制作钢筋笼,以保证笼体平直。环形箍筋与主筋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采用间隔点焊连接。
●加工后的钢筋笼应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认真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部分进行修正,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
●钢筋笼的堆放和搬运,应保持平直,防止弯曲变形。
●钢筋笼下放入孔时,应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中若遇障碍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后继续下放。
●井口焊接时主筋焊接部位表面污垢应予清除,上、下节笼各主筋位置应拨正,且上、下节笼应持垂直状态,焊接时宜两边对称焊,焊接完毕后应补足焊接部位的箍筋,并经验收后才可进行下一节笼子的安装。
●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待全部入孔经确认符合要求后,将钢筋笼进行固定,以使钢筋笼定位,避免下跑和灌注混凝土时上拱。
●钢筋所用电焊条要有出厂检验单和质保书,并要按规程要求进行原材和焊接试验。
●分节钢筋笼主筋采用单面焊搭接,搭接焊缝长度取10d,同一截面主筋接头数不大于50%。
●焊点牢固,焊缝宽度和堆高应满足规范要求。
●为确保保护层厚度,钢笼纵向应每隔4m设一组保护块,保护块每组4块成对称分布。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笼径
钢筋笼长
保护层
允许偏差
(mm)
±10
±20
±10
±100
±20
●钢筋笼安装应对准孔位中心,吊直扶稳,慢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全部入孔后,及时用定位钢筋将钢筋笼送至预定标高吊正固定。笼顶误制控制在±100mm以内。
灌注导管安装技术措施
●导管采用壁厚3mm,直径258mm,2.50m长度管。
●导管不得弯曲,凹陷,接头须用密封圈封实阻水。
●导管入孔深度控制在距孔底50cm左右。
水下砼灌注技术措施
●水下砼灌注应在二次清孔后30分钟内进行。
●根据设计及业主要求选择优质商品砼。混凝土配制时要考虑初凝时间,同时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施工所用的混凝土要根据规程要求质量标准进行坍落度测试,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同时每根桩在灌注过程中,应按要求制作1组(3块)试块,试块制作取样要有代表性,并要按规范要求养护,28天后送验。
●本工程设计桩
超高层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280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