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项目投标施组技术标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4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4
第二节
编制原则
14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征
15
第一节
总体概述
15
第二节
工程施工环境及地区气候概况
17
第一条
工程施工环境
17
第二条
气象及水文条件
18
第三条
地形、地貌条件
19
第三节
工程设计概况
21
第一条
建筑设计概况
21
第二条
结构设计概况
24
第三条
钢结构设计概况
28
第四条
安装工程设计概况
44
第四节
工程特点
53
第一条
施工条件的特点
53
第二条
地质特点
54
第三条
工程质量目标
55
第四条
工程控制工期
55
第五条
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55
第三章
施工部署
63
第一节
工程管理目标
63
第一条
质量目标
63
第二条
工期目标
63
第三条
成本管理目标
64
第四条
科技创新目标
64
第五条
安全生产目标
65
第六条
文明施工目标
65
第七条
施工服务目标
65
第八条
环境保护目标
65
第九条
保修服务目标
66
第二节
施工总体安排
66
第一条
施工安排
67
第二条
任务安排
75
第三条
各项主要指标控制要求
75
第四条
施工工艺流程
76
第三节
项目组织机构
78
第一条
项目组织机构
78
第二条
保证工程组织机构有效运转措施
90
第四节
施工准备
94
第一条
技术准备
94
第二条
施工现场准备
95
第三条
水、电准备
95
第四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97
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
97
第一条
工期要求
97
第二条
工程进度控制点
98
第二节
资源调配计划
99
第一条
劳动力组织
99
第二条
施工机具准备
107
第三条
主要材料计划
134
第三节
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41
第一条
组织管理措施
141
第二条
计划保证
142
第三条
人、财、物的安排上予以保证
143
第四条
技术保证措施
144
第五条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145
第六条
土建、安装和钢结构交叉配合保证措施
146
第七条
总、分包配合保证措施
151
第八条
资金保证措施
152
第五章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53
第一节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53
第二节
总平面的布置
155
第一条
施工围墙
155
第二条
垂直运输机械的合理安排
155
第三条
畅通的施工道路
156
第四条
砼输送泵的设置
157
第五条
钢筋、模板加工房及生产用房的搭建
157
第六条
有序的材料堆场
157
第七条
临设及办公用房的布置
158
第八条
消防设施
159
第九条
环卫设施
159
第十条
现场给、排水
160
第三节
现场临时用水设计
160
第一条
临时用水设计方案
160
第四节
现场临时用电设计方案
166
第一条
用电负荷
166
第二条
施工现场用电量的计算
167
第三条
施工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动力供电和照明线路分别布置
168
第四条
总配电箱的设置
168
第五节
施工现场停水、停电的应急措施
168
第一条
停水的应急措施
168
第二条
停电的应急措施
168
第六章
施工技术措施
169
第一节
重点难点施工方法及解决方案
169
第一条
垂直运输方案
169
第二条
Disc2、Disc10的安装及“先铰后刚”方案
173
第三条
箱型梁、H型钢制作工艺
191
第四条
型钢混凝土施工
201
第五条
钢结构安装工艺
209
第六条
高强度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209
第七条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215
第八条
超长结构施工
225
第九条
大梁支模
231
第十条
预应力
240
第二节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57
第一条
土建施工方案
257
第二条
钢结构施工方案
362
第三条
钢结构安装方案。
424
第四条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432
第七章
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
571
第一节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571
第一条
施工组织管理内容
571
第二条
项目技术管理
575
第二节
项目成本管理
579
第一条
合理布置现场
579
第二条
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580
第三条
采用先进的模板体系和脚手架体系
580
第四条
重视图纸会审
580
第五条
其它管理措施
581
第三节
项目合同管理
582
第四节
信息化管理
582
第五节
项目资金管理
585
第一条
合理收取工程款
586
第二条
合理使用工程款
586
第三条
搞好资金的协调调度
586
第六节
、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配合协调
586
第一条
与业主的施工配合
586
第二条
与监理单位的施工配合
587
第三条
与设计单位的配合协调
587
第七节
总承包对分包单位的协调管理
588
第一条
配合服务内容
589
第二条
现场总体协调管理
594
第三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技术的协调管理
595
第四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施工质量的协调管理
597
第五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施工进度的协调管理
598
第六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进场物资的管理
599
第七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劳动力的管理
600
第八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成品保护的管理
600
第九条
对专业分包单位文件档案、施工技术资料的协调管理
601
第十条
现场用水用电协调管理
602
第八节
总承包对指定分包的管理与协调配合
610
第一条
与弱电及消防分包配合
610
第二条
与电梯安装配合
613
第三条
与幕墙及屋面安装配合
615
第四条
与专用设备工程施工的配合
618
第五条
与智能化单位的交叉施工与协调管理
620
第六条
与二次精装修单位的交叉施工与协调管理
621
第七条
与其他专业施工配合
622
第八章
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624
第一节
质量目标及组织保证措施
624
第一条
质量目标
624
第二条
质量体系的保证
624
第三条
质量保证体系
625
第四条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630
第五条
技术保证措施
634
第六条
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640
第二节
地下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3
第一条
工程轴线、标高的质量保证措施
643
第二条
地下室防水节点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644
第三条
地下室后浇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5
第三节
上部主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6
第一条
工程轴线、标高的质量保证措施
646
第二条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648
第三条
模板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653
第四条
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对策
657
第五条
剪力墙钢筋位移的质量保证措施
660
第六条
砌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663
第七条
穿楼板管道周围支模质量控制措施
664
第四节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65
第一条
制作施工保证措施
665
第二条
运输、安装施工保证措施
665
第三条
现场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666
第四条
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
667
第五节
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676
第一条
组织措施
676
第二条
装饰材料的质量控制
676
第三条
样板引路的实施
677
第四条
推广新材料、新工艺
678
第五条
装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78
第六条
装饰工程细部质量控制措施
680
第六节
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684
第一条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684
第二条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688
第三条
卫生间防水质量控制措施
689
第七节
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90
第一条
质量职责及奖罚
690
第二条
质量过程管理
692
第三条
安装设备及成品保护措施
697
第四条
主要分部工程工序质量控制点
697
第八节
质量检测设施
736
第一条
土建质量检测设施
736
第二条
钢结构质量检测设施
737
第三条
安装工程质量检测设施
739
第九节
季节性施工措施
740
第一条
冬期施工措施
741
第二条
雨季施工措施
747
第三条
夏季施工
749
第九章
第九章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751
第一节
安全生产措施
752
第一条
安全管理目标及组织措施
752
第二条
交通组织管理
757
第三条
消防保卫管理
760
第四条
楼层与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761
第五条
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764
第六条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766
第七条
钢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771
第八条
焊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774
第九条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775
第十条
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
776
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
777
第一条
管理目标及组织保证
777
第二条
文明施工及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措施
779
第三条
环境保护与减少干扰的措施
781
第四条
流行传染病预防措施
788
第五条
杜绝野蛮施工的措施
789
第六条
场外办公、生活区管理措施
789
第七条
文物保护措施
792
第八条
保护水体的措施
793
第十章
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794
第一节
资料管理工作计划
794
第一条
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
794
第二条
制订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创优目标
795
第二节
工程资料编制及收集
801
第一条
工程资料的总体要求
801
第二条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内容
802
第三条
逐级建立质量责任制
803
第四条
各种资料编制、收集的要求
805
第五条
幕墙工程资料
816
第六条
钢结构工程资料
817
第七条
质量验收资料要求
821
第八条
竣工总平面图绘制要求
823
第九条
资料收集整理注意事项
824
第十条
鲁班奖申报资料要求(最终以当年“鲁班奖”评选办法为准)
826
第三节
竣工资料整理、装订及汇总
828
第一条
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及质量要求
828
第二条
工程文件的立卷
830
第三条
工程文件的归档
835
第四条
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
836
第十一章
成品管理与交付
837
第一节
成品保护
837
第一条
土建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837
第二条
钢结构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843
第三条
安装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844
第四条
其他承包商的成品保护措施
847
第二节
试运行及验收交付
847
第一条
责任分工
847
第二条
试运行机构、人员
848
第三条
场地要求
849
第四条
试运行培训
849
第五条
试运行物质贮备计划
849
第六条
设备试运转应达到的要求
849
第七条
试运行程序
850
第八条
空调调试
850
第九条
电气调试
859
第十二章
机械设备配备、抗应变能力及应急救援措施
863
第一节
机械设备情况
863
第一条
大型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863
第二条
主要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
864
第二节
抗应变能力措施
887
第一条
停水应急措施
888
第二条
停电应急措施
888
第三条
机械故障应急措施
888
第四条
人员安全
889
第五条
材料供应的保证
889
第三节
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891
第一条
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892
第二条
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护方案
892
第十三章
合理化建议和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901
第一节
合理化的建议
901
第二节
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904
第一条
加强材料管理
904
第二条
加大资金管理力度
905
第三条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905
第四条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906
第五条
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
906
第六条
技术节约措施
907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编制依据
(一)、重庆市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公司签定的重庆大剧院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二)、由重庆市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由gmp建筑设计责任有限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和图纸会审纪要。
(四)、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重庆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GB/T19001-000idtIS09001:2000。
(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idtIS014001:2004。
(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编制原则
(一)、严格按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施工图进行编制,发挥本单位的技术优势,尽快发挥业主的投资效益。
(二)、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
(三)、合理选择调配大型机械设备,提高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四)、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加强工程进度的科学性、计划性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材料和劳动力进退场,确保文明施工。
工程概况及特征
总体概述
(一)、重庆大剧院项目工程,地下室总长262.5m,宽159.5m;地上部分长212.5m,宽102.5m,由一个1850座大剧场和一个930座中剧场以及相应配套建筑组成;工程总用地面积约70000m2,总建筑面积103307.17m2。
(二)、该工程为特大型剧场建筑,工程等级为特级,一类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项目业主为重庆市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由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德国米勒BBM声学顾问公司和昆克国际顾问公司分别负责建筑声学及室内声学设计、舞台技术及舞台灯光系统设计。
本工程整体形状如下图所示:
(三)、主要功能组成
重庆大剧院按功能区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大型剧场:1850人观众厅,可进行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交响乐演出,兼顾大型综合文艺演出;
(2)、中型剧场:930人观众厅,可进行中小型歌舞、戏曲、话剧、声乐、小型管弦乐、室内乐和民乐演出;
(3)、演出后勤设施:演出技术、后台、剧务、设备等配套服务功能;
(4)、服务设施:为演出团队及文化艺术交流提供接见、会议、宴会等功能。同时也为广大观众提供餐饮、娱乐、休闲、购物、观光等服务功能;
(5)、行政管理设施:提供行政办公、后勤服务功能;
(6)、地下车库:提供足够停车位。
工程施工环境及地区气候概况
工程施工环境
(1)、行政区划及交通现状
大剧院工程所在行政区划属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街道,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江北咀,为重庆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即将打造的重庆中央商务区(CBD)的三大核心之一。区内有江北滨江路、五江路,江北正街等城市干道直达场地,嘉陵江与长江四季通航,并已有现成码头。勘察区水陆交通方便。大剧院建成,将成为重庆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对提升重庆城市形象有积极意义。
(2)、现场施工条件
1、三通一平
本工程进场道路已通,由新建的文华街东路和原江北城下横街老路可进入施工现场。该道路与市政道路相连接。
2、业主已安装DN100供水管到施工现场附近,总包单位进场后,可向供水公司申请再安装水表。
3、业主已安装630KVA施工用电箱变,总包单位进场后,根据进度要求业主再安装一台800KVA箱变。
4、施工场地平场和挖孔桩及X轴以东部分基础平台已完成,平场标高201.5m。
5、根据总体建设平面管理要求,施工过程中生活用房指定在江北城原女职中校区内。
6、施工临设用地原则上在重庆大剧院建设工程红线范围内。
(3)、地上、地下建筑物情况
施工场地靠近嘉陵江一侧的古城墙需注意保护,严禁对古城墙发生损毁现象;施工中任何建筑垃圾和弃物,不得进入河工控制线范围。
气象及水文条件
(1)、气象条件
施工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
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勘察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2.2℃,日最低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22.9mm,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
(2)、水文
施工区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北侧。江水自南向北流过,河床平均坡降0.28%,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宽约1600m。全年变化规律为:一般1、2、3月为最低水位,7、8、9月为最大洪水期;各频率洪水位由1996年市防洪指挥部邀请国家防汛办,长江流域委员会和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对“重庆市城市防洪规划”进行了评审,提供了重庆各断面处、各频率水位表。重庆市嘉陵江朝天门断面常年枯水位为159.4m,常年洪水位约180.0m,洪水时最大表面流速为4.07m/s。五年一遇洪水位184.23m(黄海高程)、十年一遇水位186.63m、二十年一遇水位188.53m、五十年一遇水位190.83m、百年一遇水位192.63m。勘察区位于一级阶地上,建设项目设计底标高202.00m,洪水季节地表水对岩土体影响小。
据长江上游水文资料,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洪水期将低水位运行,一般坝前水位保持在145m(吴淞高程)左右。勘察区所在河段在三峡水库建成后一般仍接近天然河道特征,河道基本维持现状。
地形、地貌条件
(1)、地形地貌
施工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嘉陵江左岸,地貌属侵蚀、堆积河流岸坡地貌。该段嘉陵江左岸为堆积岸,发育河漫滩和阶地。大剧院主体工程位于I级阶地,地形平缓,微向东南倾斜,地形总体坡角2~5°。施工前大部分地段已进行了房屋拆迁,并采用推土机进行了平整场地,目前地面高程191.39~205.57m。主体工程南东外侧为嘉陵江岸坡,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形坡角10~25°,地面高程165.15~192.01m,相对高差约27m。
(2)、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层(Q4ml)、冲积层(Q4a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1)、杂填土(Q4ml)
灰褐色、灰黑色,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粘性土,砂岩块石碎石以及卵石等组成。石含量20~40%,粒径30~200mm,结构松散~稍密,堆积时间0.5~10年,厚度0~6.20m,分布于全场区地表。
2)、冲积层(Q4al)
粉质粘土:黄色,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局部地段夹10~20%卵石。冲积成因。厚度0~8.30m,主要分布于场地东部岸坡地带。
卵石:黄褐色、灰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粒径一般30~80mm,部分达150mm以上,母岩成分为变质岩和火成岩,磨圆度较好,分选一般,粉细砂充填,骨架卵石含量60%~70%。该层厚度0~19.90m,分布于岸坡边缘外侧。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拟建场地出露的岩层为一套强氧化环境下的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建造。上部为一层巨厚层状砂岩;下部以紫红色、暗紫红色砂质泥岩为主,夹黄灰色、灰色砂岩透镜体。由于场地南东侧为嘉陵江岸坡,在地质历史时期,长期受嘉陵江侵蚀影响,东南部上层砂岩被侵蚀,因此,砂岩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北部。砂质泥岩主要出露于场地东南部。岩性特征为:
砂质泥岩:紫色,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表层强风化带厚度约1~2m。主要出露于场地东南部。
砂岩:灰色,黄灰色,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砂岩强风化层厚度变化大,西部强风化厚度0~1.0m,向东南部强风化层逐渐变厚,最厚可达11.10m。
(3)、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莹山帚状褶皱构造束东南部,重庆向斜东翼近轴部。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90°~300°,岩层倾角约10°。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
根据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
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1J1组倾向180°~200°,倾角65°~80°,间距1.50~3.00m裂隙面略有起伏,局部充填有粘性土,延伸10~30m;2J2组倾向20°40°,倾角60°~70°,间距2.0~3.0m,裂隙面平直,延伸1~2m。
工程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
(1)、本工程为重庆大剧院建安工程,建设单位为重庆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重庆市江北城江北咀两江汇合处。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10.15m,室内外高差最小为0.15m。建筑由地下两层,地面七层组成,采用大跨度、大空间、大悬挑方式,整体外观由一排一排相互错开的宽大玻璃体构成,以丰富的雕塑表现力把重庆大剧院打造成一艘晶莹剔透的巨轮。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2)、本工程为特大型剧场建筑,工程等级为特级,一类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基地面积:68945m2,地下部分面积:37442m2,层高:8.0m,局部7.5m,车库3.6~3.9m。地上部分面积65865m2。
(3)、节能设计
1、地下室
地下室外墙埋地部分在防水层外做50厚EPS板保温兼保护层。
地下室外墙外露部分均外挂30厚石材,内衬50厚保温棉板,并约有50厚空气层。
地下室顶板采用35厚XPS板做保温层,并用保温、轻质的陶粒混凝土找坡。
底层楼板为架空的,在此区域的楼板及梁的底面满贴35厚XPS保温板。东侧局部外墙门窗采用中空LOW-E玻璃,窗框采用断桥设计铝框。
2、地上:
屋顶采用50厚XPS保温板,斜顶部分增设了架空的不透明玻璃陶瓷。
有使用空间的楼板底面与室外空气接触处在楼板底满贴35厚XPS保温板。
地上部分外墙为中空LOW-E玻璃陶瓷钢化玻璃与非透明玻璃陶瓷板组合双层幕墙系统。
(4)、墙体
非承重内墙选用240、120、1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地下室部分采用MU10砌块及M10砌筑砂浆。
(5)、防水工程
1、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均采用密实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S6。地下室侧墙外侧满涂双色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1.5厚,20厚1:2.5水泥砂浆加3%防水剂找平,地下部分外做50厚EPS保护层。地下室结构底板防水在混
凝土垫层平整后,涂刷双色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点粘油毡一层,上做5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地下室顶板上依次做双色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层,保温层,陶粒混凝土找坡层,
整浇层及装饰面层。靠地下室外墙的强弱电房间,在外墙的内侧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5厚。
2、屋面
本项目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5年,设防要求为二道防水。防水材料选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卷材和涂料各一道),保温隔热材料为挤塑聚苯乙烯板(XPS)。
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平屋面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高分子涂膜防水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挤塑聚苯板保温层50厚→陶粒混凝土找坡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25厚1:2水泥浆结合层→25厚花岗石(板底及四周刷防水涂料)。
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平屋面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高分子涂膜防水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挤塑聚苯板保温层50厚→陶粒混凝土找坡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聚氨酯屋面涂料。
(6)、装饰
楼地面:防油涂层水泥地面、环氧树脂涂层水泥地面、精石瓷砖、防滑地砖、带可调高度功能防静电地板、瓷釉涂料、花岗石地面、地毯、细石混凝土地面、塑料地板、木地板等;
内墙面:混合砂浆(柱子部分配防撞构件)、天然石材、瓷砖、穿孔FC板吸音墙面、瓷釉涂料、石材墙面、乳胶漆等;
顶棚:混合砂浆、瓷釉涂料、乳胶漆、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吸声平顶、吸声铝板吊顶等。
结构设计概况
(1)、本工程结构为简体加框架加剪力墙和钢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并由多个电梯井组成筒体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地下室采用混凝土框架,舞台和观众厅采用剪力墙,舞台上空和屋顶设计为钢结构,在11个类似板块结构的构件中采用大悬挑,大悬挑设计为自身稳定和侧向挂结固定形式。
本工程结构采用的设计基准周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本工程抗震分类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
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框架一剪力墙体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2)、材料选用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地下室外墙、底板、地梁混凝土采用C35(45天强度需达到C40),抗渗等级S6。
地下室柱采用C60,芯筒、内混凝土墙、梁、楼板采用C40。
地上柱采用C60,混凝土墙、梁、楼板采用C40。
2、钢材
钢筋:HPB235,HRB335,HRB400。
预埋件锚板采用Q235级钢,锚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吊筋采用HPB235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3、墙体材料
外墙采用:幕墙、铝板。
内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1600kg/m³,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b7.5。
4、材料耐久性要求
本工程按100年耐久性设计,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宜采
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³。
根据地勘报告结论,桩、承台、底板、地梁、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抗腐蚀采用二级防护,混凝土内掺阻锈剂。
5、基础采用天然浅基础与人工挖孔桩基础相结合的形式。
6、地下室底板及外墙设后浇带。
7、预应力设计说明
A、材料:
钢材:预应力筋采用直径15.24mm,极限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锚具:张拉端与固定端锚具分别采用QM15系列夹片式锚具和挤压锚。
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中不得使用任何掺加氯化物的外加剂。用于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水泥浆: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灌浆采用3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间,并掺入适量膨胀剂,以增加孔道灌浆的密实性,水泥浆28天强度不得低于30MPa。
波纹管:用于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的材料为镀锌波纹管,壁厚不应小于0.3mm。
B、设计参数及施工要求:
本工程框架主梁和次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体系;局部板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为1860×0.75=1395MPa,每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为195.3KN。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之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时采用应力控制,应变校核的方法进行。实测伸长值应与计算的偏差在一6%~+6%范围之内。施工现场应做好现场施加预应力记录。
井字梁平面上的预应力梁张拉顺序采用对称梁、对称方向张拉,两方向对称梁同时张拉,同时单方向梁也应对称张拉,并且先张拉中间梁,后张拉
靠边的梁。
预应力张拉前应编制详细的张拉方案,并经设计认可。
有粘结预应力梁张拉完后应停12小时,以观察钢绞线的锚固,然后进行孔道灌浆。孔道灌浆一次完成,缓慢,均匀地进行,不能中途停顿。喷嘴不能离开灌浆孔,以免空气进入孔道形成气泡。为使灌浆饱满,待排气孔排出浓浆后将排气孔封闭,整个孔道灌满后再封
大剧院项目投标施组技术标(927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