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货物类投标方案 系统集成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237页   下载10   2024-09-11   浏览22   收藏72   点赞874   评分-   109214字   8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22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一网统管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建设背景 5 第二章 建设目标 6 第三章 建设必要性 7 第四章 存在问题 8 第五章 总体架构 10 第六章 总体建设方案 10 第一节 监测预警平台 10 第一条 日常监督管理 10 第二条 信息采集管理 11 第三条 监测预警管理 12 第二节 城市指挥调度平台 18 第一条 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18 第二条 协同工作子系统 43 第三条 综合评价子系统 47 第四条 督查监管子系统 51 第五条 考勤管理子系统 52 第三节 综治专题 53 第一条 GIS 全景分析 53 第二条 大数据分析 55 第三条 网格化治理 57 第四条 综治管理 62 第五条 事件管理 66 第六条 工作管理 67 第七条 政务管理 71 第四节 市场监管专题 73 第一条 企业信用监管 73 第二条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中心 74 第三条 明厨亮灶监管 79 第四条 智慧农贸市场监管 84 第五条 智慧药品监管 95 第六条 智慧电梯安全监管 106 第七条 智慧叉车监管 113 第八条 智慧压力管道监管 117 第五节 城管专题 125 第一条 城市服务与管理综合指挥 125 第二条 城市建设与管理业务信息 126 第三条 市政园林管理 126 第四条 智慧城市综合执法信息 127 第五条 公共安全事件应用处置信息 128 第六条 智慧城管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128 第七条 智慧城管应急指挥 129 第六节 城市大脑 130 第一条 可视化展示平台 130 第二条 大数据分析平台 143 第七节 大数据中心平台 146 第一条 应用系统 148 第二条 数据流程 159 第三条 数据库系统 224 第七章 实施培训方案 226 第一节 项目实施方案 226 第一条 项目实施的方式和策略 226 第二条 项目实施的内容和阶段划分 227 第三条 技术文档提交 228 第二节 项目培训方案 229 第一条 培训目的 229 第二条 培训原则 229 第三条 培训对象 230 第四条 培训计划及方式 231 第八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232 第一节 风险识别和分析 232 第一条 技术风险 233 第二条 管理风险 233 第三条 组织风险 234 第二节 风险对策和管理 235 第一条 技术风险对策 235 第二条 管理风险对策 235 第三条 组织风险对策 236 建设背景 2020-2021年间各地方政府也在密集出台相关文件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广东省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等地方政府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一网统管”建设。 国家主要领导2018年11月考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指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示: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国家会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政法委2020年3月下发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指引》文件,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3年为一期,2020至2022为第一期、2023至2025年为第二期。202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2020年8月住建部等7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国家发改委2021年4月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要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行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拓展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建设目标 一网统管是通过流程变革、技术支撑、线上线下协同,提升城市的“智治力”,不断发现客户关键问题,并对准这些问题 , 横向整合各委办局、纵向拉通区、街镇,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进行高位管理、协调、拉通的治理体系。 以信息汇集、运行监控、监管指挥、协同联动为基本功能,通过共享、整合、优化、拓展、提升等手段,打造集常态运行与应急管理于一体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综合平台”。建立问题及时发现一自动流转一高效处置闭环机制,实现城市运行治理全区域覆盖、全天候运行和全过程闭环,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从多条线的"以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对象为中心"的集成作战模式转变组织架构从分散到整体,组织职责从管理到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将一体化、智能协同的理念贯穿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促进政府运行机制的模式再造与机制革新,改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 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 以5G、Al、大数据等技术全面赋能各项应用,形成科技驱动、可自进化的新型生产力,提升治理能力通过部门一体化协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综合效能,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生产关系。 建设必要性 整合基层网格管理和指挥平台 将上级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依托村(社区)合理划分基本网格单元,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实现“多网合—”。强化党建引领,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支部党小组组长。合理确定网格监管任务和事项,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网格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整合现有设在乡镇和街道的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穷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 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化与城市规划结合得不够紧密。当前,城市分工越来越细,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运作的内容越来越多,特别需要有一个系统、科学、权威的城市建设与信息化互融的规划。没有统一的信息化领导组织和支撑平台,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组织,很难形成统一的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平台和技术标准,为以后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带来很大难度。 二是各类信息整合共享困难。在统一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作实际的需要城市建设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信息不共享、数据不共用等问题,相当多的信息资源存在单调、重复、陈旧现象,直接影响应用系统的持续应用和持续发展。要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必将打破原有的信息利益格局。这需要各个部门以大局为重,打破部门利益的局限。 三是信息化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各区县、各部门的财政条件 、 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条件不一样,各自发展信息系统的力度和水 平也不一样。信息应用限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缺乏等因素处于偏低水平,跨部门应用很少。全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存在条块分割、封闭经营现象,未能形成综合优势。 四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不够。网络基础设施、主机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目录标准、资源共享的法规、标准、协调机构等保障因素没有统筹,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城市管理与服务效率急剧下降。 五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经费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智慧城市发展的要求,网络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应用项目的建设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及相关政策支持,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难以有计划进行。 总体架构 一网通管整体架构图 总体建设方案 监测预警平台 日常监督管理 日常监督子系统主要是对市场监管行业及重点企业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有效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日常监督主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督办、有整改、有奖惩、有总结的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落实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并记录监督检查结果,有利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整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 信息采集管理 系统通过媒体和社会群众举报、网格巡查人员问题上报和多系统对接问题采集等多渠道实现向指挥中心报送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为调度人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提供支撑。其中现场工作人员的案件采集终端应用系统提供表单填写、现场拍照、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通过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受理平台。 6.1.2.1.政府热线 社会群众通过拨打政府便民热线电话等多渠道进行问题的举报。 6.1.2.2.媒体和社会群众 媒体和社会群众通过市民呼叫系统、一网通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问题的举报。 6.1.2.3.网格巡查人员 巡检人员、网格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将现场音视信号从现场传到可视化指挥中心,也可在视频监控发现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就近人员支援。 6.1.2.4.多平台对接 1.与“天网工程”对接 将“天网工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和信息记录与本平台进行数据共享。 对于视频中发现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传至本平台。 2.与“雪亮工程”对接 将“雪亮工程”的监控信息资源和大数据与本平台进行数据共享。 对于视频中发现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传至本平台。 3.其他平台对接 除以上三个平台的对接,平台还可将市场监管、智慧城管、智慧党建、综治平台,环保检测平台、智慧交通、,微信矩阵 、 气象监测平台等全部集中到本平台,形成覆盖全区域的信息数据集合中心。 监测预警管理 运用大数据思维,创新市场监管理念和手段,是市场监管在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形成数据整合、模型构建、风险研判、动态监测等全流程智慧监管,实现市场主体掌握更全面、风险认知更清晰、综合研判更精准、市场监管、党建、城管和综治更有效,不断提升日常工作的预见性、靶向性、时效性,及早发现防范化解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让预警跑在风险前面,推动由粗放监测向精准监测转变、由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转变。 针对网格化管理、信用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相关业务条线,提供包括综合查询、业务统计、决策支持、风险预警、综合分析、移动端APP等功能的数据分析。增加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实现监管态势研判,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协同监管 、 智慧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6.1.3.1.监测预警信息报送 获取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对事件信息进行分级管理,调用有关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和综合研判,并将结果进行二、三维可视化;根据事件信息的模拟预测和综合研判结果,比对分级指标,确定事件目前预警级别,必要时可对分级进行调整;对预警分级指标(标准)进行管理维护。 6.1.3.1.1.专业预警信息 系统获取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历史数据、各类统计数据、各相关部门预测分析结果数据以及各种监测监控数据。其中历史数据、统计数据、预测分析结果数据主要通过各业务系统获取,监测监控数据主要通过监测监控系统获取。预测预警系统也提供信息的手工录入功能。 信息获取的渠道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来源于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电话、传真、图片/像、文字等);二是来源于下级预警平台(专项指挥部或部门应急平台)报送的预警信息;三是来源于国家体系中其他预警平台和相关部委办局的各种预警信息。系统通过接口方式接入预警信息,并分类以列表形式进行显示和查阅。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可能波及范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6.1.3.1.2.综合预测分析 依据突发事件发展的规律,结合突发事件现场、周边环境及气候条件等信息采用各种事故发展与影响后果模型、人群疏散模型、危险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模型、预警分级模型等各种预测模型,模拟预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趋势、规模、影响范围、危险程度等。对事件后果以及次生、衍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进行综合研判,为预警发布、决策指挥等提供基础。 在分析识别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伤亡人数、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可用的救援力量、应急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由系统自动给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建议。 根据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灾害,对事件涉及到的危害性、承载体受损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救援资源和能力相关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 6.1.3.1.3.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和相关预案对于预警等级的指标规定进行对比,给出事件的预警级别建议。按照相关预案规定,形成预警发布信息,进入预警发布流程。对预警信息进行维护。 根据预警级别,可将预警信息发布到相应的应急指挥部门,以及通过网络、短信、传真方式直接发送到成员单位。 ■门户网站:将通过审批的事件信息和进展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准确、及时发布事件预警信息。 ■短信发布:通过本模块接口,可获取需要发送短信的内容和需要发送的人员接收的人员如果没有对应手机号码,需要在通讯录中匹配好手机号码。 ■传真:通过多路传真系统,发布预警相关信息。6.1.3.1.4.预警分级指标管理对预警分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及其事件类型关联关系进行维护管理。在预警管理时,可以根据具体事件类型查找到相关指标信息,提供定级参考。 突发事件按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预警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I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 6.1.3.1.5.模型管理 对模型信息进行维护。实现预警预测模型的建立、修改、删除、查询等。包括模型名称、模型分类、模型生成日期、模型版本、模型的使用范围、限制条件和使用说明、部署方式、模型输入输出参数及推演过程。 需分类建设各类模型库结构、存储格式,包括模型实体和模型目录、模型元数据以及模型参数等。实体须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开发,可以独立运行或以Webservice接口封装,独立运行的模型应具有标准的输入输出数据格式定义。专业模型主要分为。 6.1.3.2.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系统是通过对各类监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比对、关联计算、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预测,及早发现防范本地区苗头性风险,为辅助地方领导决策及开展重点监管、联合监管提供支持。一网通管系统风险预警系统是根据所监测对象的特点,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监测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预警相关处置机构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的系统。因此,要构建预警系统必须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类别加以分析处理;其次,依据预警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同时,结合风险线索,关联生成风险预警;最后,依据评判结果设置预警区间,核查预警后,并采取相应对策。 6.1.3.2.1.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风险预警管理平台技术要求高,其整体技术架构需包括以数据管理、算法流程可视化编辑、模型管理、算法管理、任务管理、监控管理、系统管理等部分组成。 6.1.3.2.2.风险模型管理 风险预警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名称、数据需求、分析算法、研判标准、输出结果等内容。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验证、修正机制,通过实际应用不断迭代优化风险预警模型,提高模型准确性,不断拓展模型应用范围。 6.1.3.2.3.风险线索管理 风险线索管理是通过对投诉举报信息、失信信息、日常监管信息等数据进行关联、分类、聚类等分析,发现投诉举报高频事件、舆情热点事件、检查异常集中爆发事件等本地区重要的风险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按照监管对象、监管行为、监管行业、监管区域等多个维度,定位问题线索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为开展风险分析研判提供依据。 6.1.3.2.4.风险分析研判 风险分析研判是根据高风险对象的特点及相关联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利用风险分析模型,按照舆情指标、监管指标、违法指标、失信指标、生产经营指标以及行业特征指标等指标体系,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详细分析比对,研判出风险等级,后将研判结果输出到风险处置反馈子系统,同时过程数据统一存档,生成风险事件的过程依据,支撑后续的事件溯源。 6.1.3.2.5.风险核查处置 风险处置反馈是针对研判后的结果,以监管事项清单位依据,理清监管职责分工、流程,确认关联部门,后将风险分析的结果及线索数据推送至执法监管系统,及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处置风险,排查风险隐患,并反馈结果。本系统接收执法监管系统反馈的处置信息,确认风险线索的研判正确定,完成对模型及标准体系的验证,为模型和标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支撑。 城市指挥调度平台 综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日常处置和管理过程中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构建全面覆盖、集约高效、纵横联动的城市联合指挥体系。 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指挥中心人员通过大屏幕可直观地掌握各个区域城市部件信息、问题处理信息、案件信息、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区域、执法人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对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可实时查看辖区内的情况,及时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发生;通过网络监管各种违法现象,安排人员执法;可进行实时视频对讲,监督执法,记录执法全过程,真正做到到监管监督零遗漏。集多平台数据,形成覆盖全区域的信息数据集合中心和过程指挥调度中心,可召开区域县镇村三级视频大会,安排任务,协调工作,提升快速协同处置能力与高效指挥调度能力 , 达到整体联动效果。 6.2.1.1.大屏幕系统 系统应以先进、成熟的数字图像、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控技术、现代化通信技术为基础,能与其他子系统有很好的兼容和协同工作。同时,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以适应使用需要和技术的发展。 结合综合执法平台指挥中心场地和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大屏幕显示系统。通过这套大屏幕投影拼接系统,可以实时观看与监控调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GIS电子地图、实时视频监控信号、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各种历史数据图像以及电脑、电视、实物投影仪等信号源的信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等多种信息,可随时对各种现场信号和各类计算机图文信号进行多画面显示和分析,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发布调度指令,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调度的目的。 6.2.1.2.GIS地图平台 GIS地图平台调度指挥系统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实现对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城市网格数据、行政执法案件数据等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显示、漫游、分析、建模和更新等功能。 6.2.1.2.1.地图显示与管理 地图显示与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基础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地图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地图操作与管理功能。 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和R树索引技术,对海量空间数据具有较快的显示和处理能力。 1、地图显示策略 为了提高数据的显示效率,系统采用多级比例尺分级显示策略。根据比例尺从小到大,依次叠置交通图、单元格网图、1:1000基础地形图。 2、地图窗口管理 可方便地进行地图放大、缩小、开窗放大、开窗缩小、漫游、全图显示等基本操作。 3、鹰眼 用缩略窗口的方式显示当前地图的全屏内容,显示当前地图窗口在全图中的位置,并能通过在缩微图上拖动的方式改变当前地图窗口的视窗。 6.2.1.2.2.GPS定位 执法车辆和执法移动端配置GPS接收模块,具有GPS定位功能,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将案件发生位置精确定位到地图上,并且可以显示或查询车辆和个人所在位置、路线轨迹、执法人员的实时路线追踪及周边执法车辆和执法人员位置信息等。通过GPS通讯接口,向指挥中心发送坐标信息,提供定位的依据。 6.2.1.2.3.视频监控点定位 通过地图可以标注出每个移动视频监控点的具体坐标位置,并可以根据查询条件选择性显示出来。 6.2.1.2.4.查询定位 查询定位模块用于快速定位专题数据,并可查看属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图形查属性 2、属性查图形 3、条件查询 4、GPS定位查询 5、地名匹配查询 6.2.1.2.5.空间统计 空间统计模块能够以城区、街道、社区、格网为统计单位,统计落入空间范围内的专题地物的数目。系统也支持自定义区域统计,根据用户划定的范围,统计不同类型部件或事件的数目。系统能将统计结果输出成HTML、XML、Excel、MDB等格式。 6.2.1.2.6.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模块能够为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提供各项分析结果及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地图量算 系统提供各种量算工具,能够测量长度(距离)、面积、角度等。例如对执法人员巡查路线进行长度测量等。 2.缓冲区分析 用户可以选定缓冲区分析对象并输入缓冲半径,系统能查找缓冲区内发生的所有地物并在列表中显示。例如选择商业噪音案件位置点,根据噪音的强度设定缓冲半径,构造缓冲区,查看其影响到的建筑群。 3.叠置分析 例如根据用户划定的空间区域,通过叠置分析,计算落入区域内的案件分布情况。 6.2.1.3.大数据展示平台 6.2.1.3.1.大数据可视化展示 大数据平台是执法办案系统数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办案系统大数据由领域案件、大队执法、超期案件、罚款金额与案件总数以及上报案件等六部分组成。上报案件模块根据案件的紧急程度进行滚动播放。 6.2.1.3.2.工程点全景显示 基于GIS在线地图,显示各个不同的工程点信息。点击工程点信息后,可显示对应工程点的详细信息。 6.2.1.3.3.进度在线跟踪 基于GIS在线地图,显示执法点信息,并根据系统数据自动计算进度点。能够实时的掌握各个事件的调度进度以及结果,不同的进度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为下一步调度计划提供依据,实现事件上报地图管理。 6.2.1.3.4.电子围栏区域分布 设定指挥调度区域电子围栏,可通过地图查看围栏内人员分布、车辆分布、人数统计、车辆数量统计等。电子围栏是基于在线地图,添加多个经纬度,在地图上形成区域边界。人员的实时位置标识在地图上,可以清晰显著的分辨是否在调度区域内。 6.2.1.4.GPS车载监控平台 平台由三部分组成:(1)移动终端,其中装有GPS定位接收器、各种传感器、数据智能处理器和移动网络通信模块等;(2)数字通信网络,建立连接指挥中心与移动通信网络中心的专网,实现车辆定位数据和调度信息的双向传输;(3)GIS指挥中心平台,由具有调度、管理、报警、监控、决策和大型电子地图的GIS功能的软件系统组成。 6.2.1.4.1.车辆定位显示 车辆定位显示是本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 车载终端接收GPS定位信息和采集车辆状态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定时、定距、越区或点名上传数据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能随时掌握入网车辆的位置和运行轨迹。 指挥中心可对处于报警状态和非报警状态的车辆进行隐蔽的跟踪监控。 6.2.1.4.2.车辆位置显示 对不同类型车辆使用不同的符号显示,使之能清楚地区分。对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车辆也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车辆与地物对象有明显区别,反应速度快。不同类型车辆可用不同符号来显示。对某一辆车操作员可自己设置显示。可显示轨迹。车辆实时跟踪中的车辆选择列表列出了当前所有在线车辆及其是否点名、是否显示两种状态,被选中的车辆为主跟踪车辆,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红色标识出来,其它非主跟踪车辆在地图上用灰色标识。6.2.1.4.3.车辆状态显示用文字方式显示所在点经纬度、车辆的速度、定位时间、车辆运行或所处的状态等实时状态信息(执行任务或是待命等)。 6.2.1.4.4.车辆参考位置显示 文字显示车辆所处位置的可参照物,如路名、重要单位及附近的建筑物名称等。 6.2.1.4.5.多窗口显示 对用户数量众多的系统,需要在一台双屏工作站上能监控多个区域、多个车辆。系统提供多窗口监控方式,即多辆车可同时显示在一个窗口内;进一步可开多个窗口装载多幅地图,同时监控不同地区的车辆。并可以分别进行独立操作。 6.2.1.4.6.车辆查询 车辆查询功能模块提供了人机交互方式查询车辆的基本信息,系统提供以下车辆查询模式。 6.2.1.4.7.单车点选查询 根据车牌号能唯一定位残土车辆、执法车辆等,显示车辆的基本信息,并在图中高亮显示车辆的位置,跟踪车辆的运行轨迹。6.2.1.4.8.空间范围查询 空间范围查询是根据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查询,根据用户选定的网格或划定的空间范围,查看落入范围内的车辆状态及其详细属性。 6.2.1.4.9.模糊查询 根据车辆的基本属性和状态对车辆进行模糊查询。 车辆的详细属性包括车辆编号、车牌号、车辆类型、司机姓名、司机联系方式等信息。 6.2.1.4.10.车辆监控 车辆监
一网统管解决投标方案(23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