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货物类投标方案 系统集成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267页   下载427   2024-09-11   浏览26   收藏10   点赞119   评分-   103928字   8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25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技术方案 3 第一条 项目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 第二条 系统架构设计 22 第三条 试验试用方案设计 49 第四条 综合门户网站 85 第五条 应用功能模块 89 第六条 业务协同模块 100 第七条 信息服务模块 102 第八条 软件基础平台 103 第九条 运维管理系统 134 第十条 视频会议系统 136 第二章 信息集成技术方案 142 第一条 建设需求 142 第二条 建设目标 143 第三条 信息集成方法 143 第三章 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56 第一条 安全需求分析 156 第二条 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163 第三条 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188 第四条 安全运维服务设计 190 第四章 项目管理和实施 204 第一条 项目实施安排 204 第二条 质量保证体系 204 第三条 项目实施管理 205 第五章 培训和售后服务 224 第一条 平台培训方案 224 第二条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230 第六章 系统运行与维护方案 239 第一条 服务目标 239 第二条 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240 第三条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241 17次(月度、季度、年度) 245 第四条 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245 第五条 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247 第六条 中间件运维服务 249 第七条 运维服务流程 250 第八条 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252 时内提交故 253 第九条 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256 技术方案 项目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1.项目背景 军队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军事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信息力和结构力。结构力是军队因大量采用信息技术而使其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后产生的1+1〉2的作战能力。这里,我们可把结构力分解为功能结构力和组织结构力。功能结构力是指目标探测、跟踪识别、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防护、作战机动和毁伤评估等作战功能实现一体化后产生的作战能力;组织结构力则是陆、海、空、天、电等各作战单元和各种部队一体化、网络化后生成的作战能力。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过程,信息化军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信息化军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军队形态,是规模小、质量高,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由新型军事人员构成,以信息力为作战力量最重要构成要素,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武装集团。军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内涵主要有六项: 时代发展 要变工业时代以机械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为信息时代以信息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军队已取得很大进展,主要是:拓宽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使军事战略像核武器问世后出现了“核化”趋势一样出现了“信息化”趋势;战争与作战理论已开始深度创新,有关新概念层出不穷等。 军事技术 要积极开发和利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当前,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项高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各国军方在积极利用民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正在大力开发军用信息技术,以便为进行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武器装备 要把机械化武器装备体系逐步改造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世界各国军队尽管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有早有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但都走上了装备信息化建设之路。迄今,只有美国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军事人才 要大力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军事人员。这些军事人员要 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高超的信息技能,适于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信息化战争。培养途径或做法是:改革院校教育,增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在训练和演习中增加信息战攻防演练课目,提高部队的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技能;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 军事体制 要考虑建立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体制编制,以便使信息在军队内部和战场上快速、顺畅、有序地流动,以适应打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已将重点放在解决如何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指挥体制;如何进行陆军的结构改革,使其适应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以及如何组建信息战攻防部(分)队等。 后勤保障 要全力打造“数字化后勤”。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全面启动“数字化后勤”建设。数字化后勤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可视化后勤,其基本内涵是后勤管理的数字化。即一方面要求管理信息数字化,另一方面要求管理系统和过程数字化。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是后勤和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和后勤管理数据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的、实时的、面向部队的数字化后勤管理综合信息 系统。 2.军事需求 (1)系统现状 1、业务现状 (1)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缺少一个整体的组织协调体系来整合部门的职能与资源,对各项工作的管理,信息无法共用,数据无法交换,资源无法共享,领导无法及时获取空军研究院出现的各种情况,无法对全局工作进行掌控、监督和管理。 (2)在空军研究院管理工作上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空军研究院管理中深层次的问题。 (3)现行体制导致每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分兵作战各自形成独立的组织管理体系,部门之间信息不同,管理不能协同。 2、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空军研究院管理上还依赖传统方式,还存在着手段相对落后,基层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具体问题为: (1)信息采集环节薄弱 各部门、各机构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相同的基础数据不同的采集方式和管道相同的基础数据不同的采 集方式和管道。基层工作人员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信息采集,不仅效率低下且反复采集报送,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 (2)信息共享效能不高 由于各独立的行政组织机构和信息化平台统一化要求的现实冲突,空军研究院管理数据资源出现了明显数据指标口径不一、条块分割、信息流通停滞不前的局面。一些相互联系的数据资源被分割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库中,信息资源权属单一,信息壁垒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加之各部门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不对称、不完备和缺乏权威,数据资源使用范围狭窄,用途单一,重复利用率低,丧失了信息应有的流动性、共享性的特性。 (3)资源整合度低 空军研究院管理信息资源较多,但广泛分散在多个部门和机构中,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复杂且存在重复,没有统一的数据资源整合平台。相关建设技术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大数据量分析和存储的要求,且信息横向不能开放、共享,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4)信息研判滞后 信息研判仅停留在表面数据的分析、判断,缺乏对分散、孤立信息的归纳整理,不能从中发现带有规律性、苗头性的 东西,未能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性、预警性信息,服务决策的效果不明显。从信息处理的范围看,信息研判仅限于单一信息系统内部估摸,缺乏从整体、因果、联系的角度,综合利用、研判各类信息。此外,信息采集录入、流转研判、利用反馈、评定等基础环节流转不畅,整体运行机制不强,不能有效地将研判结果服务行政决策,限制了空军研究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3、数据现状 (1)数据分散 空军研究院信息化总体上没有从空军研究院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各部门分别拥有属于自己业务的数据,没有进行整合应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主要分散在相关部门中,没有进行整合。 (2)信息壁垒 从业务应用角度来看,各部门在办理业务时非常需要其他部门的数据作为支撑,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少有部门愿意主动将自己拥有的数据共享出来供其他部门使用,业务部门无法打破信息壁垒,只好对数据重复采集、应用重复建设。 (3)分割管理 作为空军研究院管理的对象,目前这些对象数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并没有将这些对象形成统一的标准对象,导致对象的属性不完整、内容更新不及时。 (4)一致性差 由于各部门业务存在差别,每个部门由于管理的侧重点不一样,造成被管理对象的数据更新不一致,且缺少比对核实过程,单从数据准确性上无法界定谁对谁错。 4、信息化现状 目前,基于军网运行了多个信息化应用,各部门也根据具体业务工作需求开发了专业应用系统。 (2)需求分析 1、业务需求分析1.1业务角色需求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和服务,涉及的角色有研究院领导,机关各处室、院直属单位和下辖研究所、中心、博物馆领导,研究院所有办公人员。 (1)领导层 领导层主要关注工作总量情况和业务办理质量情况等方面,调阅查看各项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情况,从而掌握空军研究院管理工作的整体态势和工作绩效,进行决策指挥。 (2)空军研究院工作人员 空军研究院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部门内事务的办理,督导事务处理过程,并反馈事务办理结果。 1.2空军研究院管理需求 空军研究院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增量”管理、成果管理、项目申报与审批管理、科研条件建设管理、供方管理、外事管理和政治工作管理等子系统。随着空军研究院管理业务模式变化,空军研究院管理业务必须向精细化、主动化、全面化方向发展才能符合新模式的要求。而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通过网格化管理,提升空军研究院管理水平,提高空军研究院服务能力,推进空军研究院管理创新,是空军研究院管理业务发展的新需求。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扁平化的空军研究院管理需求。以网格化的空军研究院管理模式,减少空军研究院管理层级,提高基层空军研究院管理效率,强化空军研究院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实施空军研究院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2)支撑空军研究院管理决策的需求。在制定各种政策和进行空军研究院管理宏观决策时,需要得到科学、准确的依据,通过对空军研究院管理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与挖掘分析,可以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协同处理空军研究院事务的需求。目前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管理格局,导致各类空军研究院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信息无法共享共用,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各部门资源,协同处理空军研究院事务,提高办事效率。 (4)主动掌握空军研究院的需求。实现空军研究院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需要主动掌握空军研究院情况,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5)及时发现和解决空军研究院矛盾的需求。掌握空军研究院内现有的矛盾纠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发展趋势。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防止空军研究院矛盾激化。 2.建设需求分析 2.1标准规范建设 制定信息化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空军研究院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信息化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要遵循全军“509+工程”技术体制、数据标准、交换规范等要求的方针,结合空军研究院业务实际情况和顶层设计规划,制定工程标准规范体系,规范系统方案设计、系统研制、集成联试、考核验收等工作。 2.2数据库与交换共享平台 (1)数据库建设需求 通过对各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形成以人、组织、空军研究院管理事务为核心的三大基础库,为空军研究院管理系统提供运行支撑,同时,形成全院统一的、标准化的基础数据,为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2)交换共享需求 提供数据交换共享的平台与通道,建立起交换共享的接口规范,实现数据共享,并提供交换共享的管理功能,包括对交换共享的资源管理、交换共享过程的监控管理、交换共享历史的追溯和审计等。 2.3基础框架平台 基础框架平台是业务分析、构造、运行和管理监控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各空军研究院务的和非业务的需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而这些技术解决方案应该是系统化、一体化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应用软件系统的生命力,亦称为业务支撑平台。 本项目基础框架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模式,满足从数据库,到逻辑层,到界面展现层能够独立,能够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部署上线和运维独立、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功能。需要虚拟化软件将物理机设备进行虚拟化,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扩展性,便于设备的集中管理。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支撑上层应用,采用成熟的中间支撑软件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实现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实现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 2.4应用系统 (1)宏观决策功能。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形成大量空军研究院管理的相关要素数据,建立数据分析,利用基础数据生成各类汇总报表,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2)事件处理功能。使用终端将网格中发生的各种事件采集并上传到各级网格中,按照网格分级和事件分级进行逐级处理和上报。 (3)网格管理功能。以空军研究院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以网格为单位的网格管理系统,实现院情全摸清。 2.5网络系统 本次网络系统建设具体需求如下: 本次需要利用现有军网进行部署,实现与相关专网的联网,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网络支撑。 2.6信息安全 系统定位密级为机密级,系统应能提供网络层的安全手段,具有有效防止系统外部成员的非法侵入以及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的安全机制,从而保护网络建设者的合法利益。 结合自主可控技术发展现状,逐步构建网络、计算、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流式文件、浏览器、电子签章等国产关键软硬件基础环境,同时兼容原有X86架构设备,按照“混合并存、逐年替代、全面自主”的步骤逐步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遵照军队信息化建设有关安全保密要求,对照GJB5612-2006《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要求及检测评估方法》、军令〔2020〕13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保密条例》、空司信〔2009〕74号《空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规范》及参办〔2012〕82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规定》等相关标准及文件,综合运用多种安全保密手段,分区域、分等级、分层次地构建满足不同密级要求的办公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体系,确保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保密。2.7运行维护系统 能够实现对网络、安全、服务器、存储等设备进行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等管理功能。 2.8数据中心 依托空军研究院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中心基础条件建设,为空军研究院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管理系统提供支撑平台,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环境。建设内容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采购和部署。 (一)万兆核心交换机 最新版《军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控产品名录)》内产品,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可控产品测试。数量:2台。性能参数: 1.48个10GESFP+光接口,6个40/100GESFP+光接口;2.包转发率≥1600Mpps; 3.交换容量≥4.8Tbp;4.端口缓存≥40MB。 (二)计算服务器 数量:17台。性能参数: 1.2U机架式服务器; 2.CPU:国产芯片,处理器核心数量≥64,主频≥1.6GHZ;3.内存:8x32GBDDR4ECCRDIMM; 4.硬盘:240GBSSD(RAID1),2x10TB,3.5英寸,7.2KHDD(Raidl或0),硬盘免回收; 5.电源:2x550W冗余电源。 (三)服务器操作系统 要求:最新版《军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控产品名录)》内产品,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操作系统。 数量:19套。 (四)视音频设备数量:1套。 要求:满足30平会议室召开视频会议。 (五)国产数据库(集群版)数量:14套。 要求:最新版《军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控产品名录)》内产品,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数据集群版。 (六)国产中间件数量:2套。 要求:最新版《军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控产品名录)》 内产品,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中间件。3信息量指标 本次项目建设将包含全院种植户、经纪人、种子公司、事务处理等数据,实际数据量估算为: (1)事件库:按日事件处置量100件,每件处置事件含图片或录音数据与结构化过程数据10M,按5年存储量计算,共需空间:100×10×365×5/1024≈1782G。 (2)其他数据如日志数据、元数据等估计20G,按每年增长50%计算,5年总量20×1.5×1.5×1.5×1.5≈101G估算。5年数据总量估算为:15168+1782+101=17051G。 2.10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功能要求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满足急需”的原则,结合经费保障能力,系统建设分期实施。主要搭好基础框架、夯实建设基础、建立体系核心,建设综合业务信息平台,满足科研、政工急需,并实现院级数据中心及服务节点的自主可控。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主要开展7个模块建设,即1个综合门户网站、3个功能模块、3个后台支撑模块。 2、标准规范要求 遵循全军“509+工程”技术体制、数据标准、交换规范等要求(详见附表:本项目需要遵循的标准规范),结合空军研究院业务实际情况和顶层设计规划,制定工程标准规范体系,规范系统方案设计、系统研制、集成联试、考核验收等工作。 3、自主可控要求 遵循全军业务系统自主可控推进要求,深入开展从交换机、服务器、客户端等硬件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平台、浏览器、办公等软件的自主可控技术适配,实现系统在全自主可控软硬件环境运行。 4、性能要求 系统需满足如下响应指标: 1.要求满足500并发用户数,简单事务处理(包含各类信息录入、修改、查询业务、主要页面平均响应时间等)≤3s。 2.要求复杂事务处理≤60s。 3.要求信息录入、修改型简单事务:平均响应时间≤2s。4.要求各类固定统计报表形成时间:≤60s。 5.要求系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5000人。 6.系统设计考虑到内部用户的访问数量,需要实现每分 钟100个事务实例的触发要求,即每分钟支持100个业务流程和事务的处理并发要求。 7.要求按照500用户在标准软硬件及网络带宽良好环境下并发操作进行衡量,数据调用平均响应时间小于5秒。 8.系统要求按照500个用户并发工作量的访问进行设计,事务成功率不低于99.99%。,超时错误率(事务由于超时或系统内部其它错误导致失败占总事务的比率)不超过0.01%。 5、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具备健壮抗毁、稳定可靠的持续运行能力;具备冗余备份和灾备能力,具有较强抗毁能力,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即时切换,不影响使用;具备容错机制,能够对关键应用和数据的合法性、一致性进行检查、提示和规避;具备对突发事件、故障及时响应和快速接管服务能力;对办公应用的工作状态应能实时监测,及时给出异常告警,故障平均定位时间小于2小时,单点故障不影响全系统正常运行; 在访问量和业务量加大的情况下,可通过集群方式进行业务处理,实现负载均衡保证应用的稳定。 1.要求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参考电信级标准:≥99.99%。2.要求系统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30分钟。 3.不得出现无故退出系统、发生系统不可控制的故障提 示、因系统故障导致操作系统或机器无法正常操作等情况。4.要求支持365天*24小时的平台运行。 6、安全性要求 系统定位密级为机密级,系统应能提供网络层的安全手段,具有有效防止系统外部成员的非法侵入以及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的安全机制,从而保护网络建设者的合法利益。 结合自主可控技术发展现状,逐步构建网络、计算、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流式文件、浏览器、电子签章等国产关键软硬件基础环境,同时兼容原有X86架构设备,按照“混合并存、逐年替代、全面自主”的步骤逐步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遵照军队信息化建设有关安全保密要求,对照GJB5612-2006《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要求及检测评估方法》、军令〔2020〕13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保密条例》、空司信〔2009〕74号《空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规范》及参办〔2012〕82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规定》等相关标准及文件,综合运用多种安全保密手段,分区域、分等级、分层次地构建满足不同密级要求的办公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体系,确保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保密。 3.研制目标 通过自主可控技术、遵循全军“509+工程”技术体制、数据标准、交换规范等,研制一套适用于空军研究院的综合业务信息系统。 范围覆盖研究院机关各处室、院直属单位和下辖研究所、中心、博物馆,涵盖研究院所有办公人员 综合业务范围涵盖院所两级协同管理、科研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科技信息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系统整合融通、数据共享交换、重要数据灾备等,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按需为空军首长机关和空军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主要涉及对现有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院所业务系统引接和数据互通,对全院质量管理、成果管理、资源管控、条件保障、协同办公、信息采集等院所两级业务协同管理,对全院相关业务集成、数据信息汇聚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对公共信息资源提供汇聚服务等核心业务。在系统建设中,将配套建设院级综合业务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汇聚和备份。形成覆盖全院科研和管理、融合各科研业务的分级管控体系,按需服务上级机关,形成全院集约化管理能力。 4.硬件设备配置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性能参数 数量 1 万兆核心交 换机 华为S6720 1.48个10GE SFP+光接 口,6个40/100 GE SFP + 光接 口 ; 2 . 包 转 发 率 ≥ 1600Mpps; 3.交换容量≥4.8Tbp ; 4.端口缓存≥40MB。 2台 2 计算服务器 浪潮 MF 5270M5 1 . 2 U 机 架 式 服 务 器 ; 2 . CPU : 国 产 芯 片,处理器核心数量≥ 64,主频≥1.6 GHZ ; 17 台 3.内存:8x 32 GB DDR 4 ECC RDIMM ; 4 .硬盘 : 240 GB SSD(RAID1),2x 10TB, 3.5英寸,7.2 K HDD ( Raid 1 或0) , 硬盘 免回收 ; 电源:2x550W冗余电 源。 3 服务器操作 系统 麒麟 要求:最新版《军 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 控产品名录)》内产品, 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 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 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 操作系统。 套 4 视音频设备 华为8036 满足30平会议室召开 视频会议 5 国产数据库 (集群版) 神舟通用 要求:最新版《军 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 控产品名录)》内产品, 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 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 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 数据集群版。 6 国产中间件 定制 要求:最新版《军 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 控产品名录)》内产品, 或入围厂商的最新系 列产品,且已通过自主 可控产品测试的国产 中间件。 2套 系统架构设计 1.技术架构 2.功能架构 3.数据架构 4.架构的主要优势 常用的B/S系统开发,一般是基于单体应用架构,例如Java技术开发的B/S系统,一般选用SSH(Struct2、Spring、Hibernate)或者SSM(SpringMVC、Spring、Mybatis)框架,开发出一个war包后将其部署到Tomcat中发布。单体应用架构的开发、部署、测试较为容易,但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每一次系统的更新,都需要将war包重新部署,并且war包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系统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灵活性逐渐降低,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任何一个bug都会导致系统崩溃,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程序的代码量变得越来越大,使得已有的系统设计和代码变得难以维护,系统的构建和部署时间也不断增加,单体应用中每次功能变更、bug修复都会导致整个项目需要进行重新部署,增加了项目部署时间、成本和风险。 为解决单体应用的缺陷,FowlerM提出了微服务架构 , 它完全不同于单体应用架构,将应用程序逻辑拆分、设计、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这些小型服务只关注自身所负责的功能,不关心其他服务及其内部实现。这些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在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上,或者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进程与进程之间相互隔离,降低各服务的耦合性,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REST风格,REST是资源表现层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所 有独立的服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这些服务由于部署在各自独立的进程中,各服务间内聚性大,耦合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系统功能,微服务架构由于将服务分割专注化,因此不会像传统的单体应用程序一样,修改一个bug或增加一个功能就要重新进行部署,只需要将修改的服务重新部署,不会影响其他服务的运行 本项目是基于微服务架构的B/S应用系统,后端使用SpringCloud技术,前端使用JQueryBootstrap以及Thymeleaf模板,数据库使用MySQL,并采用非关系内存数据库Redis进行Session模拟和部分基础功能的实现,使用Intellij,IDEA集成开发环境,由于SpringCloud内部集成了Tomcat,所以只需要运行启动类,通过相应地址就可以访问相关服务,系统使用了Jmeter测试工具,对单体应用和微服务架构进行不同级别的测试,性能指标上微服务系统架构体现出明显优势。 1、微服务技术 系统前端技术采用开源的Bootstrap和JQuery框架,用户输入字符验证采用JQueryvalidate框架,Bootstrap已经处于github上星级项目(starredproject)前列,利于技术人员编写用户体验良好的前端组件和动作。 后端采用SpringCloud框架实现微服务的基本框架搭建,数据连接与操作采用Mybatis,用户密码采用ShiroMD5加密,防止被非法人员侵入数据库后得到用户密码后进行非法活动,系统后端与前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json字符串格式,方便前端解析后端传递的内容,数据方面,选用MySQL来存储用户以及系统等的基本数据,由于各微服务运行于各自隔离的进程中,无法将HTTP,Session交于统一的Servlet容器,因此采用内存数据库Redis模拟实现Session,系统选用Maven进行Java的依
综合业务信息系统软件投标方案(26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