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1212页   下载281   2024-08-27   浏览2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64511字   36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119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20 第二章 第一章服务总体方案 20 第一节 第一节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20 第一条 项目概况 20 第二条 行业现状分析 21 第三条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议 58 第二节 第二节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80 第一条 项目实施重点及控制措施 80 第二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81 第三条 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82 第四条 对本项目服务的合理化建议 83 第五条 措施与建议 84 第三节 第三节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86 第一条 服务模式 86 第二条 服务标准 99 第三条 管理目标 103 第四条 管理方式 110 第五条 生活垃圾处理原则 114 第六条 工作计划 118 第七条 服务理念 124 第八条 效益定位 124 第九条 服务定位 125 第十条 项目工作目标 125 第十一条 遵循原则 127 第十二条 标准化运营服务管理模式 128 第四节 第四节服务准备 131 第一条 服务前准备 131 第二条 协调准备 132 第三条 机械设备配备 132 第五节 第五节整体服务规划 133 第一条 基本原则 134 第二条 分类标准 134 第三条 处理方式 135 第四条 工作要求 137 第五条 保障措施 139 第六条 垃圾转运新思路 140 第六节 第六节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43 第一条 人员配置 144 第二条 人员的培训 163 第三条 人员的管理 169 第四条 项目班子配备 175 第五条 人员计划 182 第六条 服务机构设置(框图)、岗位职责 189 第七节 第七节项目物资设备管理 197 第一条 物资配备原则与要求 197 第二条 拟投入设施设备清单 198 第三条 设备管理 205 第四条 物资投入计划 233 第八节 第八节垃圾清运服务方案 234 第一条 垃圾清运线路规划 234 第二条 质量标准 235 第三条 垃圾收集 237 第四条 垃圾分类 240 第五条 垃圾收集和处理作业措施 241 第六条 垃圾运输 245 第七条 垃圾装载实施 271 第八条 垃圾分类宣传与活动方案 278 第九节 第九节垃圾中转站服务方案 281 第一条 生活垃圾压缩站操作规范 281 第二条 生活垃圾压缩站清洁 283 第三条 人员配置 284 第四条 中转站操作流程 289 第五条 中转站除臭方法 290 第十节 第十节垃圾清运转运方法 298 第一条 卧式垃圾箱体清运模式 298 第二条 立式垃圾箱体清运模式 299 第三条 散点垃圾和零散建筑垃圾收集模式 300 第四条 生活垃圾收集作业要求 300 第五条 车辆及垃圾收集箱的管理要求 302 第六条 垃圾收集作业流程分解 303 第七条 垃圾收集作业方案 305 第八条 垃圾装载清理方案 306 第九条 垃圾清运方案 310 第十条 机械化作业 324 第十一节 第十一节垃圾日常清扫保洁方案 331 第一条 转运站保洁 331 第二条 勾臂车清洁 332 第十二节 第十二节垃圾收转运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336 第一条 本项目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336 第二条 本项目环境质量标准 337 第十三节 第十三节垃圾收转运项目智慧清运运行方案 344 第十四节 车辆车容车貌相应措施 348 第十五节 第十五节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364 第一条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364 第二条 管理制度的建立 400 第三条 各类管理制度 406 第四条 档案管理 410 第十六节 第十六节公司管理规章制度 422 第一条 企业管理制度 422 第二条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430 第三条 机械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451 第四条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453 第五条 站区管理规定 454 第六条 消毒工作规定 455 第七条 车辆管理制度 455 第八条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456 第九条 垃圾中转站日常保洁管理制度 456 第十条 垃圾中转站操作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457 第十一条 垃圾中转站司机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457 第十二条 垃圾监测检验规定 459 第十三条 垃圾中转站人员管理制度 459 第十四条 垃圾清运规章制度 460 第十五条 应急处理制度 461 第十六条 自检自查制度 464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66 第十八条 档案管理制度 478 第十九条 人事管理制度 488 第二十条 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502 第十七节 第十七节设备检修方案 515 第十八节 第十八节垃圾清运程序化 519 第十九节 第十九节设施设备操作管理 524 第一条 除尘除臭设备 524 第二条 垃圾压缩机 529 第三条 计量系统 537 第四条 渗滤液处理系统 537 第五条 电气系统 547 第二十节 第二十节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555 第一条 垃圾进站计量工作管理制度 555 第二条 卸料与垃圾接收工作管理制度 557 第三条 垃圾转运工作管理制度 558 第二十一节 第二十一节维修养护规程 564 第一条 垃圾进站计量系统维护 564 第二条 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维护 564 第三条 垃圾转运系统维护 565 第四条 通风除臭系统维护 566 第五条 渗沥液收集与处理系统维护 569 第六条 环境监测系统维护 570 第二十二节 第二十二节除尘除臭设备 570 第一条 主体设备 570 第二条 控制系统维修与保养 576 第二十三节 第二十三节垃圾压缩机维护保养 578 第二十四节 第二十四节其他设备维修养护 580 第一条 安防监控系统 580 第二条 消防监控系统 586 第三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修具体实施流程 592 第四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保养细则 596 第五条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维护保养细则 597 第二十五节 第二十五节清洁卫生工作管理 598 第一条 日常清洁卫生管理 598 第二条 除臭工作管理 601 第二十六节 第二十六节垃圾转运方案 604 第一条 垃圾的挖除及装车方案 604 第二条 垃圾运输方案 606 第三条 建筑垃圾投放 607 第四条 弃土场地选址 607 第二十七节 第二十七节项目机械设备、物资采买方案 608 第一条 采购实施方案 608 第二条 项目设备技术参数 613 第三条 设备功能介绍 618 第二十八节 第二十八节日常维护工作管理 625 第一条 维修养护规程 625 第二条 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 631 第三条 计量系统 639 第四条 滤液处理系统 646 第五条 电气系统 648 第三章 第二章安全管理 675 第一节 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75 第一条 安全保证体系 675 第二条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676 第三条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677 第四条 各项安全措施 677 第五条 事故预防措施 678 第二节 第二节安全作业管理方案 679 第一条 安全制度 679 第二条 安全预案 680 第三条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设施配备 680 第四条 安全检查及记录 680 第五条 安全事故处理 681 第三节 第三节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681 第一条 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681 第二条 制定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683 第三条 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684 第四条 疫情防护安全管理 686 第五条 车辆安全管理 690 第六条 工作服及工号牌管理 691 第七条 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693 第四节 第四节安全保障措施 695 第一条 安全保障措施 695 第二条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96 第三条 安全生产制度要求 698 第四条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 699 第五条 人员操作安全培训 701 第五节 第五节文明服务方案 708 第一条 文明施工措施 708 第二条 安全保障措施 709 第三条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710 第四条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710 第五条 安全措施 710 第六条 安全检查制度 711 第七条 安全作业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712 第八条 事故预防措施 712 第九条 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713 第十条 防止环境污染与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714 第十一条 环保管理制度 716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措施 718 第十三条 防止环境污染与控制突发事件 727 第十四条 文明作业措施 728 第十五条 业主和有关部门的指导 730 第六节 第六节服务安全措施 731 第一条 安全管理 731 第二条 安全管理制度 731 第七节 第七节服务环保措施 738 第一条 环境管理目标 738 第二条 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 739 第八节 第八节安保管理 747 第一条 安全防范计划 747 第二条 位职责 748 第三条 安保岗位规程 754 第四条 安保人员仪容仪表规范 758 第五条 安保人员考核程序 760 第六条 安保服务基础作业标准 761 第七条 安保管理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769 第九节 第九节消防安全管理 772 第一条 消防安全三级检查制度 772 第二条 消防培训制度 774 第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775 第四条 消防管理工作服务方案 778 第十节 第十节安全工作管理 786 第一条 运行作业安全管理 786 第二条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 787 第三条 人员安全工作管理 791 第四条 中转站工作责任制 795 第十一节 第十一节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796 第一条 安全保证措施 796 第二条 运输线路保证措施 799 第三条 其他安全保证措施 800 第十二节 第十二节环境保护体系 800 第一条 环境保护体系 800 第二条 环境保护目标 801 第三条 环境保护指标 801 第四条 环境保护措施 802 第十三节 第十三节噪声控制实施方案 808 第一条 施工时间的控制 808 第二条 噪音控制的基本要求 808 第三条 施工噪音的控制专项措施 809 第十四节 第十四节消杀工作管理 812 第一条 垃圾中转站常见四害 812 第二条 “消杀”工作要求 816 第三条 消杀工作设想 817 第四条 消杀工作方案 818 第十五节 第十五节安全保障方案 825 第一条 安全保障目的 825 第二条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828 第三条 安全制度、措施 829 第四条 安全措施组织 852 第五条 文明保洁管理措施 857 第六条 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858 第七条 检查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 859 第八条 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862 第九条 文明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866 第十条 环境保护安全管理措施 867 第十一条 安全保障措施 868 第十二条 专项作业安全管理方案 871 第十三条 清洁剂使用安全管理 874 第十四条 消杀安全操作规程 875 第十五条 对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做善后处理承诺 875 第四章 第三章应急处置方案 876 第一节 第一节综合应急预案 876 第一条 总则 876 第二条 风险描述 879 第三条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883 第四条 预警及信息报告 885 第五条 应急响应 888 第六条 信息公开 890 第七条 后期处置 891 第八条 保障措施 891 第九条 应急预案管理 893 第二节 第二节专项应急预案 895 第一条 火灾和疏散专项应急预案 895 第二条 触电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901 第三节 第三节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910 第一条 车辆起火处置方案 910 第二条 车辆故障处置方案 911 第三条 车辆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912 第四条 突发自然灾害、交通中断应急预案 913 第五条 清运车辆发生撒漏处置方案 914 第六条 清运数量突发异常应急预案 915 第七条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916 第四节 第四节应急保证措施 920 第一条 整体应急措施 920 第五节 第五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50 第六节 第六节垃圾中转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52 第七节 第七节垃圾填埋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53 第一条 生活垃圾渗滤液泄露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956 第二条 因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应急措施 957 第三条 因沼气浓度过高导致火灾、爆炸的应急措施 958 第四条 因化学药品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 958 第五条 因机械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应急救援措施 959 第八节 第八节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应急处置方案 960 第一条 节假日应急处置方案 960 第九节 第九节各类应急保障方案情况 975 第一条 工作原则 975 第二条 组织机构 976 第三条 应急响应 976 第四条 应急保障措施 977 第五条 宣传、培训与演习 978 第六条 应急预案应急措施 978 第七条 意外伤亡应急预案 983 第八条 车辆堵塞出入口应急预案 984 第九条 车辆擦挂应急预案 987 第十条 高空抛物应急预案 988 第十一条 噪声污染处理 988 第十二条 管道、井盖及化粪池外溢应急预案 989 第十三条 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991 第十四条 台风天气紧急处理预案 992 第十五条 干旱紧急处理预案 995 第十六条 冰寒天气的应急措施 997 第十七条 暴雨天气的应急措施 1001 第十八条 高温环境作业应急预案 1003 第十九条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005 第二十条 群体性停工、维稳方案措施 1010 第二十一条 内部职工扶贫救助体系 1015 第二十二条 舆论危机处理工作预案 1017 第二十三条 高致病性疫情应急方案 1027 第十节 第十节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030 第一条 垃圾收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1030 第二条 狂风天气应急处置方案 1030 第三条 暴雨天气应急处理方案 1032 第四条 高温天气应急处理方案 1032 第五条 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方案 1034 第六条 其他应急方案 1034 第十一节 第十一节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036 第五章 第四章质量及进度保证措施 1037 第一节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综述 1037 第一条 质量方针 1038 第二条 质量目标 1038 第三条 思想保证体系 1038 第四条 组织保证体系 1038 第五条 工作保证体系 1039 第二节 第二节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 1040 第一条 质量领导小组 1040 第二条 岗位职责 1040 第三节 第三节质量控制措施 1041 第一条 督导员管理考核制度 1041 第二条 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制度 1044 第三条 垃圾桶编号管理制度 1047 第四条 厨余垃圾桶杜绝混装管理制度 1047 第五条 垃圾分类电动车管理制度 1048 第六条 劳保用品及工具管理规定 1053 第七条 项目实施管理及考核 1056 第四节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考核办法 1068 第一条 有专门部门对本项目进行质量监管 1068 第二条 作业质量管理考核及奖惩制度 1079 第三条 质量考核办法及标准 1091 第四条 管理员考核办法 1092 第五条 垃圾收集清运暂行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 1093 第六条 保洁员绩效考核表 1096 第七条 奖惩制度 1102 第八条 人员培训计划 1107 第五节 第五节服务质量措施 1108 第一条 服务质量承诺 1108 第二条 质量目标管理 1108 第三条 质量管理模式 1110 第四条 质量保证措施 1111 第五条 质量检查措施 1113 第六条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1115 第七条 质量控制计划方案 1117 第八条 质量管理方针 1161 第六节 第六节服务进度措施 1165 第一条 进度计划的编制及原则 1165 第二条 施工进度计划地动态控制 1166 第三条 进度保证措施 1166 第四条 进度计划检查、完善 1176 第五条 进度计划滞后的应急措施 1178 第七节 第七节服务组织协调内容及措施 1179 第一条 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因与协调原则 1179 第二条 协调的作用 1181 第三条 现场施工组织协调的目的、范围 1182 第四条 协调的策略和艺术 1182 第八节 第八节服务质量保障 1184 第一条 服务质量保证综述 1184 第二条 服务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 1186 第三条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1187 第九节 第九节质量考核体系健全 1189 第一条 针对本项目的质量考核体系 1189 第二条 针对本项目的质量巡查绩效考核体系 1192 第三条 针对本项目的指向巡查奖惩体系 1196 第六章 第五章服务承诺 1202 第一节 第一节保洁作业质量承诺 1202 第二节 第二节保洁作业服务承诺 1206 第三节 第三节保洁作业优惠条件承诺 1207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三)其他法律法规。四、行业规范、标准。 第一章服务总体方案 第一节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 二、服务期限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 本项目服务期限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天内完成项目全部内容并通过初步验收。 三、项目内容及要求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 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概况 (一)行业界定及主要特征 垃圾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下辖工业垃圾、危险品处理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三类子行业。下文主要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子行业(以下简称“垃圾处理行业”)展开探讨。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关于垃圾处理行业的认识,业争论不绝于耳。如行业边界与属性等都是近年争论的焦点。关于前者,垃圾处理始于垃圾的产生,止于垃圾最终处置,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 系,包括从垃圾的产生、收集、分类、运输、拣选、综合利用、最终 处置的整个过程。关于后者,垃圾处理具有管理和技术并重的共同属性。在当前缺乏资金、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特殊背景下,人们往往容易扭曲了垃圾处理行业的本性,过多关注垃圾处理中的资金、工程和技术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概言之,垃圾处理行业具有如下特征: 1.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负责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并将逐步退出垃圾处理的实际运营,由运动员角色向裁判员角色转变,垃圾处理活动必须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下进行;对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提供,目前我国多采取收费加补贴的方式,以垃圾处理服务费的名义向运营商支付。 2.区域垄断性。 按照我国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运营商一旦获取某区域的特许经营权并正常运营,将在特定围、特定时期排斥其他运营商的进入,形成区域垄断。 3.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 垃圾处理是典型的政策导向性行业,行业市场规模、经营模式、技术选型、运行规(标准)等各方面均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中有明确规定或受其影响较大。 4.投资回收期较长,属“保本微利”行业。 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且经济效益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垃圾处理的主要动力。联系到水务行业相关收费政策关于“保本微利”一词的定义6%-12%的净资产收益率应是运营企业的合理盈利水平。 (二)市场细分 世界著名期刊EBJ(EnvironmentBusinessJournal)将环保行业的企业分为以下3类:环保设备、环保服务、资源利用。参照该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垃圾处理行业主要包括以下3类企业:设备供应类、工程类、运营类。其中,设备供应类企业主要从事垃圾处理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工程类企业主要为运营企业或下游企业提供设备安装和技术支持服务;运营类企业则专业从事固废处理业务,如专业环卫清运公司、填埋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根据固体废物的不同种类,固废处理行业又可划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3大领域。其中危险废物具有污染性强、处理难度大且处理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一般单独列出。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雏形初现,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大细分市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卫生填埋场建设与运营市场;堆肥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市场;垃圾渗沥液处理市场;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大型垃圾处理转运站建设与运营市场;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垃圾收运市场等。 (三)产业链构成 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垃圾处理产业链构成主体主要包括垃圾源、设备供应商、工程企业、专业运营企业。其中专业运营企业包括纯粹的垃圾处理厂(场)运营、保洁公司、运输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主要涉及到3类主要需求:一是运营企业对工程企业的建设需求,二是运营企业或工程企业对设备供应商的设备需求,三是下游运营企业对上游运营企业、垃圾源的垃圾输送需求(如下图黑线箭头所示)。 由于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如收运系统、垃圾处理厂(场)运营职责多由市政管理部门承担,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些 市政管理部门也应成为构成主体之一,但本文不再另行论述,将其一并归入专业运营企业对待。 此外,垃圾处理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的一部分,政府监管、中介服务也会对产业链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 (四)关键驱动因素 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环保市场需求、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公众的环境意识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国家政策与生态破坏程度所决定的环保市场需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的行业政策法规,另一个是垃圾存量及产生量,两者基本上决定了垃圾处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其中,垃圾产生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行业政策法规则与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主要的影响机制较为简单: 1.政策标准越高,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就越大; 2.垃圾治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垃圾总量越大,行业面临的机会也就越多。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也还处于局部试点阶段,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市场化运作体系都需要在实践中形成、检验和不断完善。根据近年国外对环境保护 的重视程度推断,未来5-10年,我国垃圾处理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市场化程度和行业技术水平都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行业知识概述 (一)相关术语 1.固体废物:即通常所说的“垃圾”(本文“垃圾”与“废物”、“废弃物”、“固体废物”同义),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通常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2.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规定的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和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3.生活垃圾清运量:指报告期收集和运送到垃圾处理厂(场)的生活垃圾数量。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即通常所称的“垃圾处理率”,指报告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符合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符合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处理方法以及经分选、消毒、加工利用的生活垃圾量均计算为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量。计算公式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产生量×100%。 5.工业垃圾:又称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型砂等,食品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建筑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工业垃圾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还可以细分为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类别。 6.工业垃圾产生量: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研石、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酸性或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的pH值小于4或大于10.5者。 7.工业垃圾综合利用量: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8.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9.工业垃圾贮存量:指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的量。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必须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防止 污染大气、水体的措施。 10.工业垃圾处置量: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者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处置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 处置方式如:填埋(其中危险废物应安全填埋)、焚烧、专业贮存场(库)封场处理、深层灌注、回填矿井等。 11.工业垃圾排放量:指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12.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13.电子垃圾:又名电子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以下简称产品或者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元器件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纳入电子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报废产品或者设备、报废的半成品和下脚料,产品或者设备维修、翻新、再制造过程产生的报废品,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废弃的产品或者设备,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生产或者进口的产品或者设备。 14.医疗垃圾: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5.农业垃圾: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 (二)垃圾收运
生活垃圾转运投标方案(120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