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疗休养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设想和策划
14
第一节
项目需求
分析
14
一、
项目
概况
14
二、项目内容
14
三、考核要求
15
第二节
项目管理模式
17
一、有效的管理原则
18
二、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19
三、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9
四、加强项目的管理
19
五、实行时效工作制
20
六、全天候服务
20
七、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标识系统
20
八、加强员工培训
20
第三节
项目管理原理
22
一、系统原理
22
二、多赢互惠原理
22
三、合作共享原理
23
四、需求驱动原理
23
五、快速响应原理
24
六、同步运作原理
24
七、动态重构原理
25
八、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26
第四节
管理和协调方案
27
一、服务前配合
27
二、服务中配合
27
三、服务后配合
28
第五节
项目保障方案
28
一、人员保障
28
二、经济保障
29
三、合同保障
29
四、信息管理
29
五、
客运
保障
29
六、沟通保障
30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
30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31
一、建立要求
31
二、建立重点
32
三、建立步骤
34
第二节
项目组织机构
35
一、组织机构设置要求
35
二、项目管理目标及组织架构图
36
三、部门职责
39
第三节
项目人员配置
43
一、人员配备管理
43
二、人员配置
47
三、服务团队管理
52
四、人员配置的制度化管理
55
第四节
人员岗位职责
56
一、项目经理
56
二、项目副经理
58
三、导游部
58
四、客运部
60
五、售后部
63
六、
综合部
64
七
、财务部人员
67
八、应急管理部
69
第三章 项目管理制度
70
第一节
管理原则
70
一、规范性原则
70
二、层次性原则
71
三、适应性原则
71
四、有效性原则
71
五、创新性原则
72
第
二
节
人员管理制度
73
一、部门人员管理制度
73
二、考勤管理制度
74
三、奖惩制度
78
四
、考核制度
87
第三节 安全管理制度
92
一、安全管理概述
92
二、安全事故的处理
95
三、
奖励与惩罚
96
第四节 客运管理制度
97
一、总则
97
二、通知、上车和出发
98
三、行驶与交接
98
四、行程安排与申报
99
五、客运单的传递与统计
99
六、奖惩管理规定
100
第
五
节
其他管理制度
102
一、项目保密制度
102
二、售后服务制度
103
三、
财务管理制度
104
四
、激励监督机制管理制度
108
五、
项目会议管理制度
114
第四章 景点路线管理方案
126
第一节 线路规划
126
一、线路设计原则
126
二、路线设计
127
三、预计出行人数
128
第二节 景点及住宿安排
128
一、省内景点及住宿安排
128
二、省外景点及住宿安排
161
第五章 导游服务管理方案
204
第一节 导游服务规范
204
一、服务
范围
204
二、
导游员素质要求
205
三、
导游服务通用要求
206
第二节
导游员服务质量改进
方案
215
一、
若干问题处理原则
215
二、导游质量提升对策
217
第六章 餐饮服务管理方案
219
第一节 餐饮安排方案
219
一、餐饮要求
219
二、餐饮预订
221
三、餐饮安排
222
第二节 餐饮服务管理
226
一、餐饮服务细节
226
二、餐厅管理方案
231
三、餐饮注意事项
237
第七章 客运管理方案
238
第
一
节
客运总体设计
238
一、运输作业总体安排
238
二、
客运
组织设计
239
三、
客运
服务流程
240
四、
客运
服务注意事项
241
五、
客运
管理承诺
242
六、
客运
安全管理制度
243
第二节
运输车辆管理方案
246
一
、
客运
车辆配备
246
二、车辆管理及调度
247
三、车辆跟踪
248
四
、车辆维修、维护管理
248
五
、车辆证件管理
249
六
、车辆违规与事故处理
249
七
、车辆油料管理
249
八
、车辆违规处理规定
250
第三节 客运安全保障方案
250
一、驾驶员工作状态要求
250
二、车辆行驶中操作要求
252
三、特殊路面安全操作要求
254
四、超车操作要求
254
第八章 售后服务方案
255
第一节
售后服务原则
255
一、以业务为中心的可行性原则
256
二、重在措施的可靠性原则
256
三、安全性及保密性原则
256
四、适应性原则
257
五、标准性原则
257
第二节
售后服务总体设计
257
一、售后服务宗旨
257
二、售后服务职责
258
三、售后服务要求
258
第三节
售后服务承诺
259
一、风险承诺及保证
259
二、客户服务承诺及保证
260
三、制度管理服务承诺及保证
260
四、依法服务承诺及保证
260
第
四
节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261
一、售后服务管理目的
261
二、售后服务内容
261
三、售后服务的标准及要求
261
四、售后服务工作守则
262
第
五
节
售后
投诉处理方案
263
一、投诉种类、性质划分
263
二、投诉处理原则
264
三、投诉处理技巧
266
四、投诉处理规范
268
五、投诉处理流程
270
六
、投诉的档案处理
271
七
、相关奖惩措施
272
第
六
节
售后服务措施
273
一、建立健全售后服务记录
273
二、建立客户委员会
274
三、重奖客户建议
274
四、鼓励客户投诉
274
五、主动打电话
274
六、定期拜访客户
275
七、设置秘密监察
275
第九章 项目人员培训方案
275
第一节 培训服务概述
275
一、培训服务的目的
275
二、培训服务意义
276
三、培训服务方式及费用承担
276
四、培训职责
280
五、培训管理
281
六、培训资源
283
七、培训内容设计依据
284
八、项目人员培训计划表
285
第二节 培训服务计划
286
一、培训组织保障
286
二、培训理念
287
三、培训人员
287
四、培训教材
288
五、培训地点及时间
288
六、培训内容
288
七、培训计划
291
八、培训过程中需要的配合
291
第三节 培训服务的效果评估
291
一、培训效果
291
二、培训效果评估表
292
第十章 应急预案
294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294
一、应急预案编制
294
二、应急人员安排
296
三、救援流程
299
四、应急指挥安排
300
五、常用急救常识培训
306
六
、其他事故应急培训演练
310
第二节
重大交通事故
316
一、总则
316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6
三、
事故
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7
四、事故分级
317
五、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18
六、预防与预警
320
七、信息报告
321
八、应急响应
322
九、应急处置
323
十、应急保障
326
十一、其他
327
第三节 职工
患病
328
一、
总则
328
二、
事件分类
328
三、
应急组织机构
329
四、
预防与预警
330
五、
应急响应
331
六、
处置措施
331
七、
应急保障
332
八、
培训与演练
334
九、
常见突发疾病及急救措施
334
十、
奖惩
338
第四节
职工
食物中毒
338
一、
总则
338
二、
事故风险分析
339
三、
事件分级
340
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
340
五、
食物中毒事故识别
342
六、
食物中毒的预防
343
七、
应急响应及程序
344
八、
善后处理措施
345
九、
应急状态的解除
346
十、
培训要求和演练
346
第五节
职工
失踪
347
一、走失原因
347
二、走失的处理
348
三、走失预防
349
第六节
自然灾害
350
一、
风灾防护应急预案
350
二、
水灾防护应急预案
350
三、
地震防护应急预案
351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整体设想和策划”,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组织机构”,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规章制度”,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三章;
四
、如招标文件要求“
景点路线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三章;
五
、如招标文件要求“
导游服务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五
章;
六、如招标文件要求“
餐饮服务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要求“
客运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要求“
售后服务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八章。
九、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人员培训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九章。
十、如招标文件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十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整体设想和策划
第一节
项目需求
分析
一、
项目
概况
xx
年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
,主要业务包括:
采购人组织的
职工疗休养
活动
,包括食、宿、行等活动的具体安排
。
二、项目内容
线路
具体行程安排
预计出行人数
最高限价单价
备注
省内
线路一
武义、横店山水揽胜疗养五日
线路二
嵊泗、西塘疗休养五日
线路三
温岭、石塘、临海
疗休养
五日
线路四
温州雁荡山、洞头、楠溪江疗休养五日
省外
线路一
重庆、涪陵、武隆疗休养双飞五日
包含往返大交通费用
线路二
长春、长白山疗休养双飞五日
包含往返大交通费用
线路三
西宁、德令哈疗休养双飞六日
包含往返大交通费用
三、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
每次完成疗养服务回程时,导游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出行职工对本次出行计划、酒店、就餐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选项填写不全或赋分不在设定范围的无效),满意度调查结果由导游(或中标供应商代表)和职工代表签字留存并当场宣布,采购人根据满意度平均分确认当次疗休养费用。
2.
考核标准
当次满意度平均分高于85分(含),支付当次疗休养费用的100%;当次满意度平均分高于75分(含)低于85分,扣减当次疗休养费用5%;当次满意度平均分低75分,扣减当次疗休养费用20%。
职工疗休养服务评分反馈表
如下
职工疗休养服务评分反馈表
感谢您对
公司
的服务情况进行评分反馈。希望您能认真、详实地填写。同时为耽误您的宝贵时间表示歉意。
为您服务的
公司
名称:
xx
疗休养线路:
xx
请根据您的实际感受对以下各项进行评分:
评价内容
满意度评分(0-100分)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分值
5
4
3
0
交
通
安
排
车况及性能
到点准时
司机态度及技术
全程交通衔接及总体满意程度
住
宿
安
排
周边环境安全,客房卫生整洁
住宿地点交通便捷
宾馆设施及使用性能
服务水平及态度
住宿安排总体满意程度
餐
饮
安
排
就餐环境
菜肴卫生
餐饮安排总体满意程度
景
点
安
排
景点地方特色
讲解内容完整
讲解语言美感
景点内时间安排合理
导
游
服
务
佩戴有效证件
上岗,全程服务不迟到早退
无擅自增减旅游项目或擅自终止导游活动
对可预见的情况有警示说明及防范措施
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专业知识掌握
您需要补充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节
项目管理模式
做好职工疗养采购服务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良好的管理。为了更好地服务本项目,我公司结合以往的服务经验对本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思考。
一、有效的管理原则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一)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二)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要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三)利用优点
利用优点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四)相互信任
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五)正面思维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二、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行业的发展过程证明了要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必须建立一套高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服务中,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做到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管理、规范服务。
三、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在人才的管理上,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引进关”,引进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是“培训关”,针对不同的人员分别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要求大家都要做到一专多能,每年的培训考核成绩都要作为职务晋升和年终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项目的管理
加强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的监督协调,定期(每周或每月)向项目管理机构汇报上阶段的运作情况,增强沟通、促进了解,以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五、实行时效工作制
所有的对外服务工作均采用限时工作制,在对客户承诺的时间内完成。
六、全天候服务
实行全天24小时服务,设热线服务电话。
七、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标识系统
我公司将设立服务标识,如公司标识、设备标识、工作牌、办公标识等。
八、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的员工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搞好公司的管理和服务,首要是靠人,员工培训是进一步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形势的需要,是各项工作走向专业化、企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和可靠保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可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思想教育方面
在员工培训教育中除了向员工灌输“三优一满意”(即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和优美的环境让客户满意)的工作理念外,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三育人的原则和“诚信敬业,无微不至,尽善尽美”的服务理念。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提出了“爱岗位、爱信誉、爱公司”的“三爱”职业道德准则。
1.“爱岗位”,要求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2.“爱信誉”,作为公司的一员,要爱护公司的声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为客户服务中树立和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3.“爱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热爱工作,对企业忠诚。同时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还提出了“每一天上班精神饱满,每一项工作尽善尽美;每一次服务无微不至,每一次接待热情周到;每一句批评虚心接受,每一个承诺坚决兑现;每一个细节绝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及时整改”八个“每一”的工作准则。
(三)业务培训方面
把重点放在制定的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上,从基础的东西开始,紧紧围绕应知、应会、应做、应办、应干的东西来培训,使每位员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的基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深刻了解、准确把握,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确保把基本的工作做好、做到位,对员工还提出了“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项目管理原理
一、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认为,供应链就是一个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采购方及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整体功能上,这一整体功能就是组成供应链的任何一个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特定功能,就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功能集成,而不就是简单叠加。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集中表
现在供应链
的综合竞争能力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就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供应链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
二、多赢互惠原理
多赢互惠原理认为,供应链就是相关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密切合作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就是通过一种协商机制来谋求一种多赢互惠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强调核心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
三、合作共享原理
合作共享原理具有两层含义,一就是合作,二就是共享。合作原理认为,由于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就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因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与此同时,企业必须与全球范围内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本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来完成,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供应链系统整体的竞争能力。
共享原理认为,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意味着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共享、资源的共享、市场机会的共享、信息的共享、先进技术的共享以及风险的共担.其中,信息共享就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准确可靠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供应链系统的协调运行就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基础之上,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四、需求驱动原理
需求驱动原理认为,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就是给予一定的市场需求,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客户的需求就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的运作就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采购订单就是在客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逐级驱动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五、快速响应原理
快速响应原理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客户在时间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必须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必须要有很强的开发能力与快速组织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以赢得竞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里,一切都要求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一个企业的努力就是不够的。
供应链管理强调准时,供应商的选择应少而精等,均体现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思想。
六、同步运作原理
同步运作原理认为,供应链就是由不同企业组成的功能网络,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存在着多种类型,供应链系统运行业绩的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否与谐,只有与谐而协调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各方面良好的协调。
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要求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同步化的计划来解决问题,只有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保持步调一致时,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才能实现。
七、动态重构原理
动态重构原理认为,供应链就是动态的、可重构的。供应链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针对某一市场机会、为了适应某一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当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必须能够快速响应,能够进行动态快速重构。市场机遇、合作伙伴选择、核心资源集成、业务流程重组以及敏捷性等就是供应链动态重构的主要因素。从发展趋势来瞧,组建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将就是供应链动态快速重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过程提供了如何发展与维护与客户关系的方法。通过这个步骤,管理者能辨认关键客户与客户群,并把他们作为公司商业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就是根据客户价值将他们分类,并通过为客户提供专门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表示公司对客户的态度。客户服务中通过与职能部门联系,为客户提供他们想了解的关于的职工疗休养服务实时信息。
2.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就是一个平衡客户需求与供应能力的过程,通过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程序,这种管理能有预见性地使需求与供给相匹配并能使计划更有效执行。必须注意到这个过程不仅仅就是指预测。它还包括协调供给与需求、增强弹性,减少波动。
八、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揭示的就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该原理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与自己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
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基于纵向思维的管理模式,朝着新型的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模式转变,企业必须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去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同时给予顾客更多选择的目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纵向思维对应的就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纵向扩展。横向思维对应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横向联盟。该原理强调的就是优势资源的横向集成,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以其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来参与供应链的资源集成,在供应链中以其优势业务的完成来参与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该原理就是供应链管理最基本的原理之一,表明了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第四节
管理和协调方案
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从第一次业务洽谈便已开始,贯穿整个服务过程,
一直
到全部合同结束,整个过程分为服务前
、
服务中
和服务后的配合,
环节如下:
一、服务前配合
1.服务前与招标方沟通,了解招标方意向,并和招标方一起分析研究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方案。
2.积极听取招标方意见,并急招标方所急,想招标方所想,按招标方需要,提出质优价廉两全其美的项目方案。
3.提供设计好的职工疗休养线路和具体价格,以便招标方一目了然。
二、服务中配合
1.
组织的
职工疗休养
活动中,职工有任何问题都能及时响应并解决
。
2.配合职工在疗休养
活动中,做好安全行程工作,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
。
3.职工在疗休养
活动中,发生任何意外情况,要能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
三、服务后配合
1.定期回访,以便完善后期职工疗休养服务项目。
2.配合做好
服务后
的失物招领或者保险赔付等工作。
第五节
项目保障方案
xx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秉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和诚实正直、敬业进取、团队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满足招标方需求,我公司本着“一切追来高质量,客户满意为宗”的精神,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周到的服务”保证按时完成项目需求,现将公司的项目保障能力具体做以下说明:
一、人员保障
我公司将抽调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人员管理制度,直接参与本次的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的工作,公司将保证项目部各成员都经过严格的挑选,保证这些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优秀的团队协作作风,各部门正式工作开始前,项目部对参加项目的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并填写相关记录。
二、经济保障
为保证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顺利实施,必须有资金保证,我公司为本项目准备了一定资金,并实行专款专用制,以确保不影响职工疗休养服务的品质。
三、合同保障
在项目过程中全面推承包责任制,层层落实指标,制定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奖励先进,充分调动积极性,把服务质量搞上去,对因为服务不善而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其责任。
四、信息管理
在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中,不断地收集线路、
行程安排、出行人数
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定期提供相关报告。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时、灵活、准确、果断地采取措施,排除各个方面关系,及时、灵活、准确、果断地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各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职工疗休养服务目标。
五、
客运
保障
xx(采购人实际指定地点)定点出发,含往返接送;提供的旅游大巴车全是37座以上空调旅游车,空调旅游车为三年内新车,司机服务态度好、技术好,确保职工行程安全。
六、沟通保障
本公司在加强与招标方沟通,加强内部沟通,并指定专人及时与招标方沟通和联系,及时汇总沟通情况,内部实行日报,加强调控,
确
保职工疗休养服务采购项目的品质。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一、建立要求
(一)明确各部门责权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项目人员与组织多种关系共存,行政隶属关系、业务关系和工作责任被剥离。在这种多维度沟通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当事员工就有了多身份,这使得管理关系的协调变得异常复杂,处理不当将会产生责任推诿或者多头管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明确各部门职能和各员工的责权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证项目人员能力素质充分发挥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组织架构能否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关键,所有组织管理模式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使用,在这种模式下,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愈加提高。
项目负责人一方面要协调采购方需求,一方面要保证与公司总部的规范性对接,同时还要负责项目质量。这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人际协调能力、领导与决
职工疗休养服务项目投标方案352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