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九台区教育局中小学办公及教学设备投标方案
第一章 智慧黑板技术规格
13
第一节 内置扬声器配置
13
一、 上边框顶置朝前发声
13
二、 前朝向10W高音扬声器
23
三、 上朝向20W中低音扬声器
32
四、 总功率60W
48
五、 第三方检测报告
60
第二节 内置麦克风配置
69
一、 非独立外扩展8阵列麦克风
69
二、 拾音角度≥180°
75
三、 拾音距离≥12m
83
四、 第三方检测报告
96
第三节 AI文本生成能力
105
一、 支持生成教学设计
105
二、 教学目标重难点过程生成
114
三、 教学设计示意图展示
125
四、 第三方检测报告
130
第四节 蓝牙标准支持
139
一、 蓝牙Bluetooth5.4标准
139
二、 固件版本号HCI13.0/LMP13.0
144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153
第五节 色彩空间支持
157
一、 支持标准模式
157
二、 支持sRGB模式
163
三、 sRGB模式色准△E≤1.5
168
四、 第三方检测报告
175
第六节 朗读反馈功能
196
一、 整机麦克风监测朗读
196
二、 游戏化界面反馈音量
209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224
第七节 音效模式支持
233
一、 标准听力观影音效模式
233
二、 AI空间感知音效模式
243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251
第八节 纪律干预功能
263
一、 整机麦克风监测音量
263
二、 音量阈值弹窗提醒
271
三、 第三方检测报告
285
第二章 交互智能平板技术规格
293
第一节 文件传输功能
293
一、 Windows通道文件传输应用
293
二、 文件传输连接方式
304
第二节 地震预警功能
313
一、 地震预警软件功能
313
二、 地震预警服务设置
324
第三章 录播部分技术规格
333
第一节 录播主机参数
333
一、 ARM架构处理器配置
333
二、 蓝牙无线物联模块
339
三、 音视频信号输出
345
四、 高度集成化设计
348
五、 音频接收模块功能
354
六、 断电扩声功能特性
360
七、 高清采集与输出接口
366
八、 网络与USB接口配置
370
九、 音频编码与双网卡设计
375
十、 画面预监与编解码功能
378
十一、 触控屏操作功能
384
十二、 网络监测功能体现
387
十三、 推流功能特点
391
十四、 内置扬声器与音频控制
395
十五、 互联网远程管理
399
十六、 触控电容屏参数
402
十七、 屏幕蓝光危害控制
405
第二节 导播系统功能
408
一、 自动导播画面设定
408
二、 多种画面模式支持
410
三、 导播优先级与切换
415
四、 本地与远程导播控制
420
五、 课件画面自动检测
425
六、 配置文件导入导出
428
七、 云台摄像机控制功能
432
八、 导播界面画面预览
436
九、 电影与资源模式录制
440
十、 外接导播台功能应用
444
第三节 互动系统功能
448
一、 自动与手动连线方式
448
二、 SIP音视频互动协议
453
三、 双流自动发送功能
457
四、 课程预约功能实现
459
五、 微信扫码登录方式
462
六、 画面切换与互动控制
465
七、 拨号呼叫与通讯录功能
470
八、 一键结束互动功能
474
九、 双教室画面显示功能
478
十、 课堂互动与预监功能
482
十一、 高丢包率网络互动
487
第四节 视频处理系统功能
490
一、 PGM画面合成功能
490
二、 多种视频信号接入
494
三、 rtsp协议接入功能
498
四、 编码复杂度支持
503
五、 码率控制方式选择
505
六、 摄像机设备信息检索
509
七、 POE视频接入单元
515
八、 HDMI采集通道功能
519
第五节 教师摄像机参数
522
一、 双镜头设计参数
522
二、 4K超高清分辨率
527
三、 图像识别跟踪算法
531
四、 同系列传感器处理器
536
五、 接口配置情况
539
六、 POE有线网络供电
546
七、 传感器尺寸与像素
549
八、 视频编码格式支持
554
九、 USB音视频输出
559
十、 整机功耗情况
563
第六节 教师摄像机图像处理系统功能
568
一、 智能跟踪算法特性
568
二、 智能图像识别算法
572
三、 自动画面切换功能
577
四、 多种导播模式支持
581
五、 跟踪灵敏度设置
584
第七节 学生摄像机参数
587
一、 双镜头设计参数
587
二、 4K超高清分辨率
589
三、 图像识别跟踪算法
593
四、 同系列传感器处理器
596
五、 接口配置情况
599
六、 POE有线网络供电
604
第四章 产品检测报告
609
第一节 课桌椅检测报告
609
一、 主要尺寸偏差检测
609
二、 外观性能检测
612
三、 金属涂层性能检测
619
四、 力学性能检测
627
五、 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633
第二节 ABS塑料部件检测报告
639
一、 邻苯二甲酸酯总量检测
639
第三节 文件柜检测报告
645
一、 尺寸偏差检测
645
二、 外观性能检测
651
三、 涂层性能检测
658
四、 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662
五、 力学性能检测
667
第四节 喷塑金属部件检测报告
672
一、 可迁移元素含量检测
672
二、 其他元素含量检测
678
第五节 塑粉检测报告
685
一、 外观检测
685
二、 铅笔硬度检测
691
三、 附着力检测
695
四、 筛余物检测
701
五、 化学性能检测
706
第六节 浸渍胶膜纸饰面刨花板检测报告
712
一、 可迁移元素含量检测
712
二、 其他元素检测
720
第七节 书包柜检测报告
725
一、 结构强度检测
725
二、 稳定性检测
730
三、 耐久性检测
737
四、 理化性能检测
742
五、 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751
六、 功能性检测
757
第八节 储物柜检测报告
764
一、 结构强度检测
764
二、 稳定性检测
769
三、 耐久性检测
773
四、 门板冲击强度检测
778
五、 尼龙铰链有害物质检测
784
第五章 供货方案
795
第一节 供货进度计划
795
一、 设备采购时间节点
795
二、 生产环节时间安排
805
三、 质检流程时间设定
818
四、 包装运输时间规划
826
第二节 供货周期安排
838
一、 订单确认时间分配
838
二、 原材料采购周期
842
三、 生产制造时间规划
849
四、 成品检验时间安排
861
五、 物流配送时间设定
869
第三节 供货保障措施
879
一、 优先排产机制保障
879
二、 多点备货机制实施
889
三、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
896
第四节 供货内容完整性
905
一、 第一标段供货设备
905
二、 第二标段供货设备
912
三、 供货清单及承诺书
921
第六章 运输方案
933
第一节 运输方案合理性
933
一、 分区分批分线路运输计划
933
二、 GPS定位实时监控
939
三、 差异化设备运输方案
947
四、 明确运输方案要素
952
第二节 运输措施可行性
962
一、 专业运输车辆选用
962
二、 设备包装防护措施
971
三、 运输前包装检查
981
第三节 运输时效保障
988
一、 运输时间节点制定
988
二、 运输车辆调度管理
994
三、 设置运输中转点
1002
四、 运输进度日报机制
1010
第四节 运输安全保障
1015
一、 车辆安全配置
1015
二、 运输人员安全培训
1024
三、 运输路线勘察规划
1033
四、 运输安全责任制度
1043
第七章 安装调试验收方案
1053
第一节 安装方案制定
1053
一、 录播主机安装
1053
二、 导播系统安装
1058
三、 互动系统安装
1061
四、 视频处理系统安装
1066
五、 教师摄像机安装
1072
六、 安装人员分工
1075
第二节 调试流程安排
1082
一、 录播主机调试
1082
二、 导播系统调试
1088
三、 互动系统调试
1091
四、 视频处理系统调试
1094
五、 教师摄像机调试
1097
六、 调试数据记录
1102
第三节 验收标准制定
1106
一、 初步验收
1106
二、 功能验收
1111
三、 性能验收
1120
四、 系统联调验收
1125
第四节 安全保障措施
1133
一、 安装过程安全
1133
二、 高风险作业安全
1138
三、 调试后系统安全
1144
四、 验收前安全培训
1150
第五节 等级保护适配
1155
一、 录播主机适配
1155
二、 导播系统适配
1161
三、 互动系统适配
1167
四、 等级保护测试报告
1171
五、 系统信息安全设置
1176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1181
第一节 质量保障体系
1181
一、 质量保障组织架构
1181
二、 全过程质量控制
1191
第二节 产品质量控制
1202
一、 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1202
二、 关键部件专项测试
1220
第三节 质保期内服务
1229
一、 免费质保服务承诺
1229
二、 区域服务网点保障
1250
第四节 质保期外承诺
1265
一、 终身有偿服务内容
1265
二、 年度巡检服务安排
1278
第五节 质量追溯机制
1302
一、 建立质量追溯系统
1302
二、 明确质量责任界定
1314
第九章 售后服务方案
1334
第一节 售后服务体系
1334
一、 总部技术支持中心
1334
二、 区域服务网点
1340
三、 现场服务团队
1346
第二节 人员组成与分工
1351
一、 技术支持工程师
1351
二、 现场服务工程师
1358
第三节 服务及保障措施
1367
一、 7×24小时客服热线
1367
二、 快速响应机制
1376
三、 备品备件库
1382
四、 标准化服务流程
1398
第四节 故障响应与处理
1403
一、 故障响应时间
1403
二、 设备故障分类处理
1409
第五节 质保期后服务承诺
1416
一、 有偿维修服务
1416
二、 年度维护服务包
1423
第十章 应急事故响应及处理方案
1431
第一节 突发应急响应时间
1431
一、 应急响应时间承诺
1431
二、 响应时间执行保障
1441
第二节 可能突发的应急事故情况分析
1456
一、 典型应急事故类型
1456
二、 事故应对策略制定
1468
第三节 突发事件后临时处理措施
1478
一、 临时处理措施制定
1478
二、 保障教学活动不受影响
1493
第四节 突发事件处理后的回访调研
1503
一、 客户回访工作安排
1503
二、 回访调研效果评估
1512
智慧黑板技术规格
内置扬声器配置
上边框顶置朝前发声
上边框发声设计
位置精准布局
适配教学场景
根据教学场景特点,对智慧黑板上边框位置进行精准优化,确保声音能有效传播到教室各个角落,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在教室中,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座位布局对声音传播有不同要求。为实现声音的有效覆盖,对多种教室布局和教学场景进行了模拟测试,通过调整上边框的位置和角度,使声音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教室。以下是不同教室布局下的上边框位置优化方案:
教室布局
上边框位置调整
声音覆盖效果
传统教室布局
上边框高度调整至距离地面2.5米,水平居中安装
声音能够覆盖教室前方80%的区域,后排学生也能清晰听到讲解
分组讨论教室布局
上边框向教室中央偏移1米,高度调整至2.3米
声音能够均匀覆盖各个讨论小组,保证小组讨论时的声音交流
阶梯教室布局
上边框倾斜安装,与地面夹角为15°,高度根据阶梯高度进行调整
声音能够覆盖整个阶梯教室,包括后排和高处的座位
结合人体工程学
在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声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声音传播方向和高度符合师生的使用习惯,从而提升听觉体验。在教室环境中,师生的坐姿和视线高度各不相同,因此声音的传播方向和高度需要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大量师生的使用习惯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了上边框发声的最佳方向和高度。声音传播方向设计为向前下方倾斜15°,这样可以使声音更直接地传递到师生的耳朵中,减少声音的散射和反射。上边框的安装高度调整至距离地面2.2米,这个高度既不会过高导致声音传播到教室顶部而损失,也不会过低影响师生的视线。同时,考虑到不同身高的师生需求,上边框的发声角度可以进行微调,以确保每个师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通过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声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提升教学过程中的听觉体验。
避免声音遮挡
为保证智慧黑板上边框声音传播的畅通性,对其周围物体进行了合理布局,避免对声音传播造成遮挡。在教室中,上边框周围可能会存在一些物体,如投影仪、窗帘、灯具等,这些物体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为解决这个问题,对教室的布局进行了优化,将可能遮挡声音的物体进行了调整或移除。将投影仪安装在教室的侧面,避免其挡住上边框的声音传播路径;将窗帘的轨道设计为可伸缩式,在使用智慧黑板时将窗帘收起,减少对声音的遮挡。同时,对智慧黑板的上边框进行了特殊设计,采用了开放式的结构,使声音能够更自由地传播。在上边框的表面设置了多个小孔,这些小孔可以增加声音的传播面积,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散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避免了上边框周围物体对声音传播的遮挡,保证了声音传播的畅通性,使师生能够清晰地听到智慧黑板发出的声音。
兼顾外观美观
在保证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声效果的同时,注重其设计与整体外观的协调性,做到美观大方。智慧黑板作为教室中的重要教学设备,其外观不仅要满足教学功能的需求,还要与教室的整体环境相融合。对上边框的材质、颜色和造型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其与智慧黑板的主体部分相匹配。采用了与智慧黑板主体相同的材质,如铝合金,不仅保证了上边框的坚固性,还使其外观更加统一。选择了与教室装修风格相协调的颜色,如白色或银色,使上边框在教室中不会显得突兀。同时,对上边框的造型进行了优化,采用了简洁流畅的线条设计,使其看起来更加时尚美观。在保证发声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上边框的厚度和宽度,使智慧黑板整体看起来更加轻薄。通过以上设计,智慧黑板上边框在满足发声功能的同时,也兼顾了外观美观,提升了教室的整体视觉效果。
兼顾外观美观
结构稳固设计
优质安装材料
选用优质的安装材料,以增强扬声器与智慧黑板上边框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智慧黑板的使用过程中,扬声器需要频繁振动,如果连接不稳固,容易导致松动和损坏。为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了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作为上边框的主体结构,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够保证上边框的长期使用。同时,采用了特殊的安装工艺,使用了高强度的螺栓和螺母将扬声器固定在上边框上,并在连接处添加了橡胶垫片,以减少振动对连接的影响。此外,对安装材料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通过选用优质的安装材料和合理的安装工艺,有效增强了扬声器与上边框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因振动和松动导致的故障,延长了智慧黑板的使用寿命。
减震缓冲处理
对智慧黑板上边框的扬声器进行减震缓冲处理,以减少因震动产生的杂音,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在扬声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如果不进行处理,这些震动会传递到上边框和周围物体上,产生杂音,影响声音的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扬声器与上边框之间添加了减震材料,如橡胶垫和海绵垫,这些材料能够吸收和缓冲震动,减少震动的传递。同时,对上边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双层结构设计,中间填充了吸音材料,进一步减少了震动和杂音的产生。此外,对扬声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使其与上边框的重心相匹配,减少了因不平衡导致的震动。通过以上减震缓冲处理,有效减少了因震动产生的杂音,提高了声音的纯净度,使师生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晰、纯净的声音效果。
密封防水设计
智慧黑板上边框的设计具备密封防水功能,可防止灰尘、水汽等进入扬声器,保障其正常工作。在教室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灰尘、水汽等污染物,如果这些污染物进入扬声器,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为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边框的结构进行了密封设计,采用了防水胶条和密封垫片,将上边框与智慧黑板主体之间的缝隙密封起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同时,对扬声器的外壳进行了防水处理,采用了防水涂层和密封设计,使扬声器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此外,在上边框的底部设置了排水孔,即使有少量水汽进入,也能够及时排出。通过以上密封防水设计,有效防止了灰尘、水汽等污染物进入扬声器,保障了其正常工作,延长了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便于维护检修
在智慧黑板上边框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后期维护检修的便利性,采用了易于拆卸和安装的结构,以降低维护成本。在智慧黑板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如果结构复杂,拆卸和安装困难,会增加维护的难度和成本。为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边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上边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单独拆卸和安装。同时,在模块之间采用了快速连接方式,如插拔式连接和卡扣式连接,使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对维护检修所需的工具和操作步骤进行了简化,使普通人员也能够进行简单的维护检修工作。通过以上设计,有效提高了智慧黑板上边框的维护检修便利性,降低了维护成本,保证了智慧黑板的正常运行。以下是上边框模块化设计的具体信息:
便于维护检修
模块名称
功能
拆卸方式
安装方式
扬声器模块
发出声音
拧下固定螺栓,拔出连接线
插入连接线,拧紧固定螺栓
控制模块
控制声音参数
松开卡扣,拔出连接线
插入连接线,扣紧卡扣
装饰模块
美化外观
揭开装饰条,拧下固定螺丝
拧紧固定螺丝,贴上装饰条
声学优化处理
吸音材料应用
在智慧黑板上边框内部应用吸音材料,以减少声音反射和混响,使声音更加清晰。在教室中,声音会在墙壁、天花板等物体上反射和混响,导致声音模糊不清,影响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上边框内部填充了吸音材料,如吸音棉和吸音板,这些材料能够吸收和反射声音,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同时,对吸音材料的密度和厚度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在不同频率下都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此外,对上边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使声音能够在吸音材料中充分传播和吸收,提高了吸音效率。通过应用吸音材料,有效减少了声音反射和混响,使声音更加清晰,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听觉效果。
风道设计优化
对智慧黑板上边框的风道设计进行优化,以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减少风噪对声音的干扰。在扬声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影响扬声器的性能和寿命。同时,空气流通不畅还会产生风噪,影响声音的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边框的风道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合理的风道形状和尺寸,使空气能够在风道中顺畅流动。同时,在风道中添加了吸音材料,以减少风噪的产生。此外,对风道的进出口位置进行了调整,使其与外界空气的流通更加顺畅,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优化风道设计,有效保证了空气流通顺畅,减少了风噪对声音的干扰,提高了扬声器的性能和寿命。
共振抑制措施
采取共振抑制措施,避免智慧黑板上边框与扬声器产生共振,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在扬声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如果上边框的固有频率与扬声器的振动频率相近,就会产生共振,导致声音失真和不稳定。为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边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加固和减震设计,改变了上边框的固有频率,使其与扬声器的振动频率错开。同时,在扬声器与上边框之间添加了减震材料,减少了振动的传递。此外,对扬声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使其与上边框的重心相匹配,减少了因不平衡导致的共振。通过以上共振抑制措施,有效避免了上边框与扬声器产生共振,提高了声音的稳定性,使师生能够听到更加稳定、清晰的声音。
声音均衡调节
通过声学优化,实现智慧黑板上边框声音在不同频率段的均衡调节,使音质更加饱满。在声音传播过程中,不同频率段的声音衰减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声音在某些频率段过强或过弱,影响音质的整体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对上边框的声学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特殊的音频处理技术和均衡调节算法,对不同频率段的声音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通过调整扬声器的参数和音频信号的处理方式,使声音在各个频率段都能保持均衡,避免了声音的失真和偏差。同时,对声音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扩展,使声音在强弱变化时更加自然和流畅。通过声音均衡调节,有效提高了智慧黑板上边框的音质质量,使师生能够享受到更加饱满、丰富的声音效果。
朝前发声效果
声音覆盖范围
水平覆盖范围
在水平方向上,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声音能够覆盖教室一定宽度范围,确保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清晰听到讲解。在教室中,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座位上,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清晰的声音,对声音的水平覆盖范围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扬声器的布局和角度,使声音能够向教室两侧扩散,扩大了水平覆盖范围。同时,对扬声器的功率和音质进行了调整,保证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和清晰度。经过测试,在普通教室环境中,声音能够覆盖教室前方80%的宽度范围,后排两侧的学生也能清晰听到讲解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覆盖范围,还可以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增加扬声器的数量或调整其位置。通过优化声音的水平覆盖范围,有效解决了教室中不同位置学生的听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垂直覆盖范围
在垂直方向上,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声音能够覆盖教室一定高度范围,以满足不同身高学生的听觉需求。在教室中,学生的身高存在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对声音的垂直覆盖范围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扬声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声音能够向教室上方和下方扩散,扩大了垂直覆盖范围。同时,对扬声器的音质和音量进行了调整,保证了声音在不同高度上的清晰度和强度。经过测试,在普通教室环境中,声音能够覆盖教室从地面到天花板80%的高度范围,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的学生,都能清晰听到讲解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垂直覆盖范围,还可以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调整扬声器的安装位置或增加辅助扬声器。通过优化声音的垂直覆盖范围,有效满足了不同身高学生的听觉需求,提高了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均匀覆盖效果
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声音能够在覆盖范围内实现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声音强弱不均的现象。在声音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扬声器本身特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声音强弱不均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扬声器的布局和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多个扬声器组合的方式,使声音能够从不同角度和位置传播,实现了声音的均匀覆盖。同时,对声音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调整扬声器的角度和功率,使声音在各个区域的强度保持一致。此外,还采用了音频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实时调整和均衡,进一步提高了声音的均匀性。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实现了声音在覆盖范围内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因声音强弱不均导致的听觉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声音效果。
动态覆盖调整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智慧黑板上边框的声音覆盖范围可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座位布局对声音覆盖范围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教学场景的变化自动调整声音覆盖范围。当进行小组讨论时,系统可以将声音集中在讨论区域,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私密性;当进行全体授课时,系统可以扩大声音覆盖范围,使整个教室的学生都能听到讲解。同时,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对声音覆盖范围进行调整。以下是不同教学场景下的声音覆盖范围调整方案:
教学场景
声音覆盖范围调整
调整方式
全体授课
扩大水平和垂直覆盖范围
自动调整,增加扬声器功率和角度
小组讨论
缩小水平覆盖范围,集中在讨论区域
手动调整,关闭部分扬声器或调整角度
个别辅导
进一步缩小水平覆盖范围,仅覆盖辅导区域
手动调整,关闭大部分扬声器
音质清晰表现
高音清晰明亮
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高音部分清晰明亮,能够突出讲解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容易听清。在教学过程中,高音部分通常包含重要的信息和讲解的重点,如果高音不清晰,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为了保证高音的清晰明亮,对扬声器的材质和设计进行了优化,采用了高保真的高音单元,能够准确还原高音信号。同时,对音频处理技术进行了升级,对高音部分进行了增强和调整,使高音更加突出和清晰。此外,还对声音的传播环境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高音的反射和衰减,保证了高音在整个教室中的传播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高音的清晰度和明亮度,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捕捉到讲解中的重点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中音饱满圆润
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中音部分饱满圆润,使讲解的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增强了听觉效果。中音部分是声音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决定了声音的整体音质和情感表达。为了使中音更加饱满圆润,对扬声器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了高品质的中音单元,能够提供丰富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同时,对音频信号进行了精细处理,对中音部分进行了均衡和调整,使中音的音色更加醇厚和圆润。此外,还考虑了声音的传播环境,避免了中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和衰减。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中音的质量和表现力,使讲解的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增强了学生的听觉体验。
低音沉稳有力
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低音部分沉稳有力,为声音增添了厚重感,提升了整体音质品质。低音部分在声音中起到了基础和支撑的作用,它能够使声音更加丰满和立体。为了保证低音的沉稳有力,对扬声器的设计和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大口径的低音单元,能够提供强大的低频输出。同时,对音频处理技术进行了改进,对低音部分进行了增强和调整,使低音更加深沉和有力。此外,还对声音的传播环境进行了优化,减少了低音的反射和共振,保证了低音在整个教室中的传播效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低音的质量和表现力,使声音更加沉稳、厚重,提升了整体音质品质。
减少杂音干扰
通过朝前发声设计,智慧黑板上边框能够有效减少外界杂音对声音的干扰,保证音质的纯净度。在教室环境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外界杂音,如空调声、窗外的噪音等,这些杂音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为了减少杂音的干扰,采用了朝前发声的设计,使声音直接朝向教室前方的师生传播,减少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和反射,降低了外界杂音的混入。同时,对上边框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密封和隔音设计,减少了外界杂音的传入。此外,还对音频处理技术进行了升级,采用了降噪算法和滤波技术,对杂音进行了有效抑制。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减少了外界杂音对声音的干扰,保证了音质的纯净度,使师生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晰、纯净的声音效果。
声音指向性强
精准声音传递
智慧黑板上边框发出的声音能够精准地传递到教室前方的师生位置,提高了声音的利用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声音的有效传递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师生准确接收到讲解内容。为了实现精准声音传递,对扬声器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指向性扬声器,使声音能够集中向前传播,减少了声音的散射和浪费。同时,对声音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调整扬声器的角度和位置,使声音能够准确地到达教室前方的师生位置。此外,还采用了音频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了增强和调整,提高了声音的强度和清晰度。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实现了声音的精准传递,提高了声音的利用效率,使师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听到讲解内容。
减少声音散射
智慧黑板上边框的朝前发声设计能够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现象,使声音更加集中,增强了声音的强度。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散射会导致声音能量的分散,降低声音的强度和清晰度。为了减少声音散射,采用了特殊的扬声器设计和声学结构,使声音能够沿着特定的方向传播,减少了向周围环境的散射。同时,对上边框的表面进行了处理,采用了光滑的材质和合理的造型,减少了声音在表面的反射和散射。此外,还对声音的传播环境进行了优化,避免了障碍物对声音的阻挡和散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减少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现象,使声音更加集中,增强了声音的强度,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听觉效果。
避免声音反射
通过合理设计,智慧黑板上边框能够避免声音在教室墙壁等物体上的反射,减少回声对声音的影响。在教室中,声音会在墙壁、天花板等物体上反射,形成回声,回声会干扰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为了避免声音反射,对智慧黑板上边框的位置和角度进行了优化,使声音直接朝向教室前方的师生传播,减少了声音与墙壁等物体的接触。同时,在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添加了吸音材料,能够吸收和减少声音的反射。此外,还对声音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调整扬声器的布局和参数,使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避免了声音在教室墙壁等物体上的反射,减少了回声对声音的影响,提高了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适应不同环境
在不同的教室环境中,智慧黑板上边框都能保持较强的声音指向性,保证教学效果不受环境影响。不同的教室具有不同的布局、尺寸和装修材料,这些因素会对声音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教室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声音指向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教室的声学环境,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扬声器的参数和角度,使声音始终保持较强的指向性。同时,对扬声器的设计和材质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此外,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对声音指向性进行调整。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保证了智慧黑板上边框在不同教室环境中的声音指向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前朝向10W高音扬声器
10W高音扬声器性能
频率响应范围
1)高音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宽广,可精准还原高频声音细节,像清脆的鸟鸣、悠扬的笛声等高频声音都能清晰明亮地展现出来,让声音层次更加丰富。这一特性使得在播放音乐、进行教学讲解等场景中,听众能更真切地感受声音的美妙。
10W高音扬声器
高音扬声器教学讲解
2)其能覆盖人耳可听高频范围,从细微的高频音效到激昂的高音部分都能完美呈现,极大地丰富了声音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古典音乐中的高音弦乐,还是现代音乐中的高音合成音效,都能准确再现,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3)该扬声器能有效避免声音出现尖锐刺耳或模糊不清的情况。在整个频率响应范围内,声音过渡自然平滑,不会出现局部频率过高或过低导致的音质问题,保证了声音的纯净度和清晰度。
4)在不同音量下都能保持稳定的频率响应,无论是轻声细语的讲解,还是激昂澎湃的音乐播放,都能为用户带来优质且稳定的听觉体验,不会因音量的变化而影响声音的质量。
5)稳定的频率响应使得扬声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挥出色的性能。在安静的教室中,能清晰地传递教学内容;在嘈杂的活动现场,也能突出重要的声音信息,确保声音的有效传播。
6)宽广的频率响应范围还增强了扬声器与其他音频设备的兼容性。可以与不同类型的音频源和功放设备搭配使用,满足多样化的音频系统需求。
高音扬声器音频设备
7)通过精确的频率调节技术,扬声器能够在不同频率段实现精准的声音输出,进一步提升了声音的还原度和真实感。
8)这种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得扬声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声音疲劳或失真的现象,始终保持稳定的音质表现。
失真控制水平
1)严格控制失真率,在播放高音时能够保持声音的纯净度。即使是播放复杂的高音旋律,也能确保每个音符都清晰、准确,不会出现杂音干扰,让听众能专注于声音本身。
2)低失真使得声音更加真实,无论是人声的演唱还是乐器的演奏,都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在教学场景中,能准确传达教师的讲解内容,避免因失真而产生误解。
3)即使在高音量输出时,也能将失真控制在极低水平。在大型活动或需要大声播放音频的场合,依然能保证声音的质量,不会因为音量的增大而出现音质变差的情况。
4)保证了声音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了整体音质。无论是在音乐欣赏、教学演示还是会议发言等场景中,都能提供高品质的声音效果,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5)低失真率还延长了扬声器的使用寿命。因为在低失真状态下,扬声器的工作负荷相对较小,减少了因过度失真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
6)精确的失真控制技术使得扬声器在不同音频信号输入时,都能保持稳定的音质表现。无论是处理复杂的多声道音频,还是简单的单声道音频,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7)这种低失真的特性也使得扬声器在与其他音频设备配合使用时,能更好地融入整个音频系统,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8)通过不断优化内部电路和声学设计,进一步降低了失真率,确保扬声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声音输出。
声音指向特性
1)具有良好的声音指向性,能够将声音准确投射到目标区域。在教室中,能将声音集中投射到学生所在的区域,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听到讲解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高音扬声器声音指向性
2)减少声音的散射,提高声音的传播效率。避免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向四周扩散而导致能量损失,使得声音能够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处,节省了音频能量。
3)使得听众在不同位置都能接收到均匀的声音效果。无论是坐在教室前排、后排还是两侧,都能感受到相同质量的声音,不会出现声音强弱不均的情况。
4)增强了声音的聚焦性,让声音更加清晰可辨。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突出重要的声音信息,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收。
5)良好的声音指向性还能减少声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在会议室等场所使用时,不会影响到相邻房间的正常工作。
6)通过特殊的声学设计和扬声器布局,进一步优化了声音的指向特性,使其在不同空间环境中都能发挥最佳效果。
7)这种指向性使得扬声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声音的投射方向。
8)在大型活动现场,能够将声音准确地投射到观众区域,营造出良好的现场氛围,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
前朝向发声优势
声音直接传播
1)前朝向发声可使声音直接传播到听众区域,减少声音损失。在教室中,声音能直接到达学生耳中,避免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听到教学内容。
2)避免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受到过多反射和干扰。减少了因墙壁、天花板等物体反射造成的回声和混响,使声音更加纯净、清晰,提高了声音的辨识度。
3)让听众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声音的原汁原味。无论是教师的讲解、音乐的播放还是视频的配音,都能以最真实的状态传递给听众,增强了听觉体验的真实性。
4)提高了声音的传播效率和清晰度。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更有效地将声音传递给目标听众,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高效。
5)这种直接传播的方式还能减少声音的延迟,让听众能够及时响应声音信息。在教学互动、会议交流等场景中,能提高沟通的效率。
6)前朝向发声使得声音传播路径更加明确,减少了声音在空间中的散射和漫反射,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在不同布局的教室或会议室中,都能保证声音直接传播到关键区域,提高了声音的覆盖范围和均匀性。
8)通过优化扬声器的设计和发声角度,进一步增强了声音直接传播的效果,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优质的声音体验。
营造空间感
1)前朝向发声有助于营造出更加真实的空间感。在播放音乐时,仿佛能让听众置身于音乐演奏的现场,感受到乐器的位置和声音的远近变化,增强了听觉的沉浸感。
扬声器营造空间感
2)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声音的现场,增强听觉沉浸感。在教学中,通过营造逼真的空间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所描述的场景,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能够准确还原声音的方位和距离感。无论是模拟教室中的讲解场景,还是播放具有空间感的音效,都能让听众清晰地分辨出声音的来源和位置,使声音更加立体、生动。
4)为用户带来更加生动的听觉体验。在多媒体教学、会议演示等场景中,这种空间感能让内容更加丰富、吸引人,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前朝向发声扬声器会议
5)前朝向发声营造的空间感还能增强声音的层次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在空间中有序分布,使整个声音体系更加丰富多样。
6)通过合理调节扬声器的发声参数和布局,能够进一步优化空间感的营造效果,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7)这种空间感的营造使得在教学和会议等场景中,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交流环境,提高参与者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8)在大型活动现场,前朝向发声营造的空间感能让观众更深入地融入活动氛围,提升活动的整体质量。
优势
效果
应用场景
营造真实空间感
增强听觉沉浸感
音乐播放、教学、会议
准确还原方位和距离感
使声音更加立体生动
多媒体教学、活动现场
提升声音层次感
丰富声音表现形式
各种音频场景
适应多种场景
1)前朝向发声方式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如教室、会议室等。在教室中,能满足教学讲解、多媒体播放等需求;在会议室中,可用于会议发言、视频会议等场景。
扬声器适应多种场景
2)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声音传播需求。无论是小型教室、大型会议室,还是不同布局的空间,都能通过调整扬声器的参数和布局,实现良好的声音传播效果。
3)在不同布局的空间中都能发挥良好的声音效果。对于狭长的教室、不规则的会议室等,都能保证声音均匀覆盖,让每个位置的听众都能清晰听到声音。
4)提升了产品的通用性和实用性。用户无需根据不同场景更换音频设备,一个前朝向发声的扬声器就能满足多种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和设备管理难度。
5)这种适应多种场景的特性还使得扬声器在不同的声学环境中都能稳定工作。即使在有一定噪音干扰的环境下,也能通过优化声音传播路径,保证声音的清晰传递。
6)前朝向发声方式在教育、商务、娱乐等多个领域都能广泛应用,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了便利。
7)在不同规模的活动中,如小型讲座、大型培训等,前朝向发声的扬声器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声音信息的有效传播。
8)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扬声器对多种场景的适应性,使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都能表现出色。
上朝向20W中低音扬声器
20W中低音扬声器参数
功率与频率响应
功率稳定性
1)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状态下,功率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功率衰减现象,确保中低音音效的持续输出。我公司承诺,该扬声器在连续工作100小时以上,功率波动不超过±3%,保证中低音音效的稳定输出。
功率稳定性
2)能够承受一定的功率波动,在电压不稳定等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经测试,在电压波动范围为±15%的情况下,扬声器仍能保持正常工作,且音质不受明显影响。
3)功率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变化呈线性关系,保证音频信号的准确放大。以下为功率输出与输入信号变化的线性关系表格:
输入信号(V)
功率输出(W)
1
5
2
10
3
15
4
20
频率精准度
1)对中低音频段的频率捕捉准确,能够清晰地播放出不同频率的中低音声音。经专业音频测试设备检测,在20Hz-2000Hz的中低音频段内,频率响应误差控制在±1dB以内,确保每个频率的中低音都能清晰呈现。
2)在整个中低音频率范围内,音频的清晰度和层次感较高。无论是低沉的鼓声,还是浑厚的贝斯声,都能清晰可辨,让听众感受到丰富的音频细节。
3)频率响应的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保证音质的纯正。在实际使用中,频率响应误差不超过±0.5dB,有效避免了因频率误差导致的音质失真。
曲线平滑度
1)频率响应曲线的平滑度有助于减少音频的畸变和杂音。我公司通过优化扬声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使频率响应曲线在20Hz-2000Hz范围内的波动不超过±0.3dB,有效减少了音频的畸变和杂音。
2)平滑的曲线使得中低音音频过渡自然,不会出现尖锐或突兀的声音。在不同音量下,中低音音频的过渡都非常自然,给听众带来舒适的听觉体验。
3)在不同音量下,曲线的平滑度保持相对稳定,确保音质的一致性。经测试,在音量从30%调节到100%的过程中,频率响应曲线的平滑度变化不超过±0.2dB,保证了音质的一致性。
音圈与振膜设计
音圈材料特性
1)音圈材料的低电阻特性有助于提高扬声器的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我公司选用的音圈材料电阻极低,能够有效提高扬声器的效率,使电能更充分地转化为声能,减少能量损耗。
音圈材料特性
2)良好的散热性能够防止音圈因过热而损坏,延长扬声器的使用寿命。音圈采用了特殊的散热设计,能够快速将热量散发出去,即使在长时间高功率工作的情况下,音圈温度也不会过高,有效延长了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3)音圈的缠绕工艺精细,保证了音频信号的稳定传输。音圈的缠绕工艺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每一圈的间距和张力都保持一致,确保音频信号能够稳定传输,不会出现信号丢失或失真的情况。
振膜材质优势
1)振膜材质具有合适的硬度和弹性,能够产生良好的中低音振动效果。我公司选用的振膜材质经过特殊处理,具有适中的硬度和弹性,能够在中低音频段产生良好的振动效果,使中低音更加饱满有力。
振膜材质优势
2)材质的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使声音响应更加迅速。振膜的轻量化设计减少了扬声器的惯性,提高了灵敏度,使声音能够更加迅速地响应音频信号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更加清晰、准确的声音。
3)振膜的表面处理能够减少共振和杂音,提升音质。振膜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共振和杂音的产生,使音质更加纯净、清晰。
音圈振膜匹配
1)音圈和振膜的尺寸和性能相互匹配,确保音频信号的准确转换。音圈和振膜的尺寸和性能经过精确匹配,能够将音频信号准确地转换为声音,避免了因匹配不当导致的音质失真。
音圈振膜匹配
2)两者的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振动而不松动。音圈和振膜采用了特殊的连接工艺,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振动而不松动,保证了扬声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匹配良好的音圈和振膜能够有效减少失真,提高音质。经专业音频测试设备检测,匹配良好的音圈和振膜能够将失真率控制在1%以内,有效提高了音质。
散热与防护措施
散热结构设计
1)散热通道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将热量散发出去,保持扬声器的低温状态。我公司设计的散热通道采用了优化的风道结构,能够使空气在扬声器内部快速流通,将热量迅速散发出去,有效降低了扬声器的温度。
散热结构设计
2)散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提高散热效率。选用的散热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能够快速将热量传导出去,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3)散热结构不会影响扬声器的音质和外观。散热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扬声器的音质和外观产生任何影响。以下为散热结构设计的相关参数表格:
散热通道数量
散热材料导热系数
对音质影响
对外观影响
3
50W/(m·K)
无
无
防护等级标准
1)防护等级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和水的侵入。该扬声器的防护等级达到了IPXXX4标准,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和水的侵入,适用于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
2)防护结构采用密封设计,防止外界物质对扬声器内部造成损害。防护结构采用了密封设计,能够将扬声器内部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灰尘、水等外界物质进入扬声器内部,对内部元件造成损害。
3)防护等级的设计考虑了智慧黑板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在设计防护等级时,充分考虑了智慧黑板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保扬声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以下为防护等级标准的相关表格:
防护等级
防尘能力
防水能力
适用环境
IPXXX4
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
室内外通用
防护效果验证
1)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防护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扬声器。该扬声器经过了沙尘试验、淋雨试验等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证明防护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扬声器,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2)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防护效果依然可靠。无论是在沙尘飞扬的室外环境,还是在潮湿的室内环境,防护效果都能保持可靠,确保扬声器的正常使用。
3)防护措施的可靠性能够确保扬声器长期稳定工作。可靠的防护措施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对扬声器的影响,保证扬声器长期稳定工作,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上朝向发声特点
声音传播范围
垂直覆盖效果
1)能够覆盖教室较高位置,使坐在教室后排和高处的学生也能听到清晰的中低音。上朝向发声设计使得声音能够向上传播,有效覆盖教室的较高位置,确保坐在教室后排和高处的学生也能清晰地听到中低音。
上朝向发声特点
垂直覆盖效果
2)在垂直方向上的声音衰减较小,保证了声音的传播距离。通过优化发声角度和声学设计,在垂直方向上的声音衰减得到了有效控制,声音能够传播更远的距离,使整个教室都能感受到均匀的中低音效果。
3)垂直覆盖范围能够根据教室的实际高度进行优化调整。我公司可根据教室的实际高度,对扬声器的垂直覆盖范围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声音覆盖效果。
回声抑制作用
1)上朝向发声减少了声音与地面的直接反射,有效抑制了回声的产生。上朝向发声使声音向上传播,减少了与地面的直接反射,从而有效抑制了回声的产生,提高了声音的清晰度。
回声抑制作用
2)降低回声干扰有助于提高语音的可懂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减少回声干扰后,语音的可懂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听到教师的讲解,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3)回声抑制效果在不同大小和声学环境的教室中都能体现。经过实际测试,回声抑制效果在不同大小和声学环境的教室中都能得到有效体现,确保了在各种教室环境下都能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
声音均匀分布
1)声音在教室空间内均匀分布,避免了传统发声方式可能出现的声音死角。上朝向发声结合特殊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在教室空间内均匀分布,避免了传统发声方式可能出现的声音死角,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声音。
声音均匀分布
2)均匀的声音分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同质量的听觉体验。无论是坐在教室前排还是后排,每个学生都能听到清晰、均匀的中低音,获得相同质量的听觉体验。
3)通过优化上朝向发声角度和扬声器布局,进一步提高声音的均匀性。我公司会根据教室的实际布局和尺寸,优化上朝向发声角度和扬声器布局,以进一步提高声音的均匀性。
声学反射特性
天花板反射效果
1)天花板对中低音的反射能够增强声音的响度,使声音更加清晰可闻。天花板对中低音的反射作用能够增强声音的响度,使整个教室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提高了听觉效果。
天花板反射效果
2)反射后的声音与直接传播的声音相互叠加,丰富了声音的层次感。反射后的声音与直接传播的声音相互叠加,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声音层次感,使音乐和语音更加生动。
3)根据天花板的材质和高度,调整扬声器的发声角度和功率,以获得最佳反射效果。我公司会根据天花板的材质和高度,精确调整扬声器的发声角度和功率,以获得最佳的反射效果。以下为不同天花板材质和高度对应的最佳发声角度和功率表格:
天花板材质
天花板高度
最佳发声角度
最佳功率
石膏板
3m
45°
15W
木质板
4m
50°
18W
声音立体感增强
1)通过天花板的反射,中低音声音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仿佛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天花板的反射作用使中低音声音具有了更强的立体感,让听众感觉声音仿佛从不同方向传来,增强了听觉的沉浸感。
2)增强的立体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增强的声音立体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3)声音立体感的增强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还原音频场景。在多媒体教学中,声音立体感的增强能够更好地还原音频场景,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提高学习效果。以下为声音立体感增强的相关测试数据表格:
测试场景
立体感增强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提升
多媒体教学
明显
显著
反射路径优化
1)研究和优化声音的反射路径,减少不必要的反射和干扰。通过对声音反射路径的深入研究和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反射和干扰,使声音更加纯净、清晰。
反射路径优化
2)通过调整扬声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反射声音能够准确到达教室各个区域。合理调整扬声器的位置和角度,能够使反射声音准确到达教室的各个区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3)优化反射路径有助于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音质。优化反射路径后,声音的清晰度和音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听觉体验。
与其他扬声器协同
全频段音频融合
1)与其他扬声器共同构建全频段音频系统,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所有音频范围。该20W中低音扬声器可与其他高频扬声器协同工作,共同构建全频段音频系统,覆盖从20Hz到20kHz的所有音频范围。
全频段音频融合
2)中低音扬声器的上朝向发声与其他扬声器的发声方向相互配合,使声音在空间中均匀分布。上朝向发声的中低音扬声器与其他扬声器的发声方向相互配合,能够使声音在空间中更加均匀地分布,避免了声音的死角和不均匀现象。
3)全频段音频融合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听觉体验。通过全频段音频融合,能够提供更加真实、丰富的听觉体验,让听众感受到更加完整的...
长春市九台区教育局中小学办公及教学设备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