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宣传服务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49页   下载261   2024-09-26   浏览44   收藏97   点赞52   评分-   144743字   7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3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5 第一节 行业背景分析 16 一、消防工作概述 16 二、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16 三、消防工作的特点 18 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19 五、消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4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28 一、项目概况 28 二、服务内容及要求 28 三、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要求 30 四、培训内容整体要求 30 五 、培训总 原则 32 第二 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33 第一节 项目管理原则 34 一、目的性原则 34 二、精于高效原则 34 三、管理跨度原则 34 四、系统化原则 35 五、及时更新原则 35 第二节 项目整体设想 35 一、服务设想 35 二、服务理念 38 三、服务原则 39 四、管理思路 40 五、总体管理方式 43 第三节 拟采取的管理模式和措施 46 一、横向+纵向的全方位、拓展式服务模式 46 二、科技型服务模式 48 三、管理机制设想 49 四、管理承诺 52 第四节 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注意事项 53 一、充分认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53 二、 要加强针对性 53 三、注意时效性 54 四、善于策划 54 五、关于应急宣传 54 六、舆论引导 55 七、 宣传阵地、平台 56 八、 消防文化 57 九、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57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7 第一节 项目管理机构 58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58 二、组织机构的要求 59 三、项目组织架构图 60 四、岗位职责 61 第 二 节 项目人员配备 68 一、人员配备原则 68 二、人员岗位职责 70 三 、人员表格汇总 77 第 三 节 人员的管理 79 一、人员管理原则 79 二、人员管理方式 81 三 、人员调动管理 83 四 、人员奖惩管理 86 五、人员缺失后增补措施 95 第四章 培训物资设备管理方案 98 第一节 培训设施设备装备计划 98 一、培训场地 98 二、设备配备表 98 第二节 设施、设备管理及维护 100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管理 103 一、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范围 103 二、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04 三、多媒体设备的管理职责 106 第五章 项目管理制度 109 第一节 培训 设备管理制度 109 一、管理 目的 109 二、管理 范围 109 三、管理 责任 109 四、管理 内容 109 第二节 培训管理制度 112 一、培训服务规范要求 112 二 、内部培训制度 113 三 、培训讲师工作制度 122 四 、培训期间考勤制度 126 第三节 培训教师管理制度 128 一、教师选聘制度 128 二 、教师考核制度 129 三 、教师奖惩及淘汰制度 130 四 、课堂管理要求 130 第四节 培训对象管理制度 131 一、 培训对象 行为规范 131 二 、 培训对象 道德规范 132 三 、 培训对象 宿舍管理制度 132 四 、 培训对象 餐饮管理制度 135 第五节 培训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136 一、安全制度总则 136 二 、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137 三 、课堂教学安全制度 138 四 、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138 五 、饮水安全制度 139 六 、课间管理制度 139 七 、物品放置安全制度 139 八 、用电安全制度 139 九 、组织保障制度 140 十 、后勤管理制度 140 十一 、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41 第六章 消防培训方案 142 第一节 项目整体培训计划 142 一、指导思想 142 二、组织机构 142 三、具体内容 143 四、培训职责 146 五、工作要求 147 第二节 消防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148 一、关于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 148 二、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149 三、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151 四、关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 152 五、关于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153 六、关于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要求 154 七、关于消防产品监督管理 154 八、关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 155 九、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155 第三节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 156 一、防火防爆原理 156 二、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 158 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 160 第四节 各类初起火灾的扑救培训 161 一、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 161 二、初起火灾扑救的指挥程序和要点 165 三、初起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66 四、安全疏散与逃生的组织指挥方法 168 五、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置 172 第五节 消防器材使用培训 176 一、 灭火器概述 176 二、 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 176 三、 二氧化碳灭火器 177 四、 干粉灭火器 180 五、 泡沫灭火器 185 六、 贮罐泡沫灭火装置 197 七、 喷淋装置 198 八、 消防栓、消防带、消防水枪 199 九、 消防炮 200 第七章 消防宣传服务专项方案 202 第一节 独居老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02 一、独居老人消防安全现状排查情况 202 二、独居老人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03 三、 帮助独居老人消除火灾隐患 204 四、 教会独居老人火灾逃生技巧 206 第二节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宣传培育 206 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06 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验收标准 214 三、消防安全职责 215 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明白人需熟记的内容 218 第三节 消防车通道专项宣传治理活动 219 一、工作目标 219 二、工作时间 219 三、组织机构 219 四、工作步骤 220 六、工作重点及措施 222 七、工作措施 224 八、工作要求 226 第四节 社区居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226 一、整治目标 227 二、整治时间 227 三、整治标准 227 四、整治措施 228 五、工作机制 230 六、工作要求 231 第五节 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方案 232 一、组织机构 232 二、主要内容 233 三、方法步骤 234 四、工作要求 235 第六节 商场、批发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236 一、工作目标 236 二、整治时间 237 三、整治范围 237 四、整治重点 237 五、整治措施 242 六、任务分工 245 七、工作步骤 246 八、工作要求 247 第七节 消防灭火实操演练方案 255 一、人员安排 256 二、演练项目 256 三、疏散集中地 256 四、前期准备 256 五、疏散要求及注意事项 256 六、紧急疏散具体行动安排 257 七、结束演习 259 第八章 跟踪服务方案 260 第一节 跟踪服务体系 260 一、跟踪服务整体概述 260 二、跟踪服务组织机构 260 第二节 服务原则 261 一、以业务为中心的可行性原则 261 二、重在措施的可靠性原则 262 三、安全性及保密性原则 262 四、适应性原则 263 五、标准性原则 263 第三节 跟踪服务措施 263 一、完善跟踪机制 263 二、搭建服务平台 263 三、强化培训回访 264 四、开展信息技术服务 264 五、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264 第九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65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65 一、全面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265 二、公司对培训服务的资源支持与保障 266 第二节 服务质量承诺 267 一、服务质量承诺书 267 二、项目进度承诺书 267 三、培训讲师承诺 268 第三节 服务质量保障 269 一、整体保障措施 269 二、人员素质保障 270 三、方案保障 274 四、资料保障 274 五、现场督察保证措施 274 六、项目激励机制 275 第十章 投诉处理方案 278 第一节 投诉产生原因分析 278 一、投诉的定义 278 二、剖析投诉成因 278 三、投诉动机分析 279 第二节 投诉处理原则 280 一、耐心倾听原则 280 二、换位思考原则 281 三、快速反应原则 281 四、及时总结原则 282 第三节 投诉处理技巧 282 一、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 282 二、要有良好的服务心态 283 三、保持微笑服务 283 四、让 培训对象 感受到努力和真诚 284 五、对投诉要有敏感度 284 六、换位思考 285 第四节 投诉处理规范 285 一、接受投诉阶段 285 二、解释澄清阶段 286 三、提出解决处理阶段 286 四、跟踪总结阶段 287 第五节 投诉处理流程 287 一、记录投诉内容 287 二、判断投诉是否成立 287 三、确定投诉处理责任部门 288 四、责任部门分析投诉原因 288 五、公平提出处理方案 288 六、提交主管领导批示 288 七、实施处理方案 288 八、总结评价 289 第十一章 档案管理方案 290 第一节 档案管理制度 290 一、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290 二、文件归档制度 291 三、档案收集整理制度 292 四、档案保管制度 293 五、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294 六、档案保密制度 294 七、档案查、借阅制度 295 八、档案利用制度 296 九、档案统计制度 297 十、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298 十一、归档材料控制措施和验收制度 298 第二节 档案人员岗位职责 299 一、人员配备 299 二、岗位职责 300 第三节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303 一、目的 303 二、适用范围 303 三、职责 304 四、工作程序 305 第四节 消防宣传服务档案管理 310 一、意义 310 二、服务档案管理措施 311 三、相关表格记录 315 第五节 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319 第十二章 应急预案 322 第一节 应急事件处理整体方案 322 一、应急事件处理的总体要求 322 二、应急事件的管理控制原则 322 三、应急事件处理流程 323 四、应急物资准备方案 324 第二节 应急事件处理制度 325 一、目的 325 二、适用范围 325 三、职责 325 四、程序 326 第三节 培训场地应急预案 328 一、消防应急预案 328 二 、 盗窃事件 应急预案 332 三 、 地震 应急预案 334 四 、停水应急预案 335 五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37 六 、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应急预案 343 第四节 专项 活动策划应急预案 344 一、应急方案实施目的 344 二、应急方案宗旨 344 三、应急方案实施原则 344 四、应急方案实施 344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二 章; 二 、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三 章; 三 、如招标文件要求“ 培训物资设备管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四 章; 四 、如招标文件要求“ 消防培训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六 章; 五 、如招标文件要求“ 消防宣传服务专项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七 章; 六 、如招标文件要求“ 跟踪服务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 第八 章; 七、 如招标文件要求“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九 章; 八 、如招标文件要求“ 投诉处理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十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十二 章 。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行业背景分析 一、消防工作概述 消防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全社会的安全和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消防工作是人们与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做好消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人民安全的需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二、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一)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但火灾危害是可以通过人类积极的行为而减少的。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对消防安全的期待,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总则第一条就写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这是对我国消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 (三)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安全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是指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受火灾直接危害的两个方面,而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第一宝贵。因此,消防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火灾预防上要把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火灾扑救中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维护公共安全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的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基本要求是社会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公众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安全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全社会每个单位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各单位和公民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正确处理好消除火灾隐患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推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消防工作的特点 长期消防工作实践表明,消防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社会性 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凡是有人员工作、生活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火灾。因此,要真正在全社会做到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必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消防,实行全民消防。 (二)行政性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对于更快地发展我国的消防事业,使消防工作更好地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主要的作用。但由于消防工作又是一项地方性很强的政府行政工作,国务院虽然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但许多具体工作,如城乡消防规划、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的建设,各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的建立与发展,消防经费的保障以及特大火灾的组织扑救等,都必须依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来负责。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三)经常性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由于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用火,若平时稍有疏漏,就有可能酿成火灾,因此,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具有经常化属性。 (四)技术性 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手段,这就要求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要认真研究火灾的规律和特点,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 四、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由此规定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实行的基本制度。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科学、准确地阐明了“防”和“消”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我国消防工作的特色。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是“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合,“防”与“消”是实现消防安全的两种必要手段,两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消防工作中,必须坚持“防”“消”并举、“防”“消”并重的思想,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火灾预防和扑救火灾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1.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消防工作立足于防患于未然,要把火灾预防摆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通过各种法律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依靠全社会力量,大力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2.防消结合 “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预防虽然可以防止大多数火灾的发生,但火灾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物,从宏观来看,绝对杜绝火灾发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千方百计做好预防火灾的同时,应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消防救援部门、企业事业专职消防救援队和志愿消防救援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救援队建设,搞好技术装备的配备,强化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灭火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做到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立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这一原则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对四个层面责任主体消防安全责任的概括体现。“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政府负领导责任,部门负监管责任,单位负主体责任,公民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构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格局。 1.政府统一领导 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于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工作的领导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条做了原则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外,在火灾预防、灭火救援、消防组织、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各章中都有具体规定。 2.部门依法监管 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不仅仅是消防救援部门有监管职责,各级公安、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监、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都有监管职责。消防救援部门是专门的消防工作监督管理部门,政府其他部门是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依法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对消防工作齐抓共管,这是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决定的。 3.单位全面负责 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主要依靠单位贯彻落实,单位对消防安全和致灾因素的管理能力,反映了社会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单位全面负责”包含以下方面: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 4.公民积极参与 公民积极参与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公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公民组成了单位和家庭,不论是单位还是家庭,公民有义务做好自己身边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公民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监督自己周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对这些违法行为要给予制止,要给予检举揭发,以共同维护好消防安全工作。公民是消防工作的基础,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消防工作就不会发展进步,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就不会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定主要有: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火灾扑灭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部门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火灾中得出的教训。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首先是政府对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部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每位分管领导应当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以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当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实践证明,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消防工作各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机制,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只有“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方责任主体在消防安全方面各尽其责,才能使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的消防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才能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五、消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消防工作,宣传先行。消防宣传教育直接关系到民生及社会和谐与安定,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消防宣传是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弘扬消防文化、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对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推动消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形成齐抓共管。目前消防宣传工作主要是由公安机关一家单打独斗,地方各级政府虽然认识到了消防宣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真正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消防宣传的组织领导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使消防宣传工作处于时紧时松的状态。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仍片面认为消防宣传培训就是公安机关的事,对公安机关存有依赖心理,对类似每年一度的“119”宣传活动等重要消防宣传活动象征性地走走过场,效果不明显。 2.宣传表面化无深度。传统的宣传培训工作只是为了宣传而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注重表面化、形式化,没能在深度、力度和实际成效上下功夫,宣传消防知识方面存在盲区。有的单位开展消防宣传只是敷衍应付,随便设立一个咨询台,挂上几幅宣传标语,印发一些宣传资料,看似热火朝天,其实影响甚微,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有的单位则纯粹为了完成宣传任务,突击搞活动,象征性举行一下仪式,领导到场讲话发言,新闻单位拍拍照片、摄摄录像,具体收到了什么样的宣传效果不得而知,这样宣传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3.方式陈旧少新意。当前,宣传方式仍然沿袭过去的老方法、老套路,平淡无奇、无新意。宣传忽略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受教育人口文化层次差异等客观因素,千篇一律失去针对性的泛泛而谈,“一套讲稿在手,走遍天下大一统”的宣传局面,无法激发群众学习热情,起不到实质性宣传效果。媒体宣传上,社会培训上,局限于举办消防培训、上消防常识课等传统方式,集中、突击宣讲一下有关理论知识,此种单纯宣教型的宣传效果非常有限;直观视觉上,在社会宣传栏、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仍然采取图片展览、灭火表演、火灾形成演示等手段,已经略显程式化,群众参与的兴趣逐渐减小。 4.宣传队伍素质偏低。当前宣传队伍主要由公安机关、社区工作人员、消防志愿者组成,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消防志愿者等消防宣传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宣传技能培训,开展消防宣传的方法、技巧存在很多不足。 (二)加强消防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社会化消防宣传格局。消防宣传工作应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公安机关要当好政府的参谋,通过政府发动群众,利用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时机,共同筹划加强消防宣传的计划和措施,将消防宣传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作,通过共同下发文件、制定活动方案、共同组织等形式,实现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扩大宣传影响力,从而带动本地区、各系统、各单位消防宣传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以推进消防宣传工作的社会化进程,真正实现要求群众学习消防知识变为群众自觉自愿学习消防知识,形成家家户户既能自我保护又能救助他人的良好氛围。 2.拓宽消防宣传工作渠道。要建立起有丰富消防内涵的消防文化,消防文化是消防宣传与文化事业的有机结合的结合点,是消防安全理念、消防知识技能和消防守法行为真正
消防宣传服务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