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安全管理治安、保安服务、消防管理服务
投标
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物业安全管理总论
7
第一节
物业安全管理概述
7
一、
物业安全的含义
7
二、
物业安全管理的概念
7
三、
物业安全管理的内容
8
四、物业安全管理的要求
9
五、物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12
六、物业安全管理指标
13
第二节
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15
一、
综合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15
二、
居住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19
三、
办公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23
第二章
安全部内部管理
27
第一节
安全部内部管理概述
27
一、
安全部内部管理的内容
27
二、
安全部的任务
27
三、
安全部的工作流程
29
四、
安全部的管理规定
29
第二节
安全部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5
一、
安全部的工作岗位设置
35
二、
安全部各岗位的具体职责
36
三、
保安员管理
53
四、保安员培训
95
五、安全部值班管理
111
六、器材管理
123
第三章 治安管理
135
第一节 治安管理概述
135
一、治安管理的内涵
135
二、治安管理常识
136
三、治安管理的规定
142
四、治安管理各岗位的职责
145
第二节 治安巡逻管理
161
一、治安巡逻概述
161
二、治安巡逻的基本任务
166
三、治安巡逻的规程
169
四、治安巡逻记录
173
五、治安巡逻情况检查
176
六、治安巡逻签到制度
179
第三节 安全出入管理
182
一、物业用户出入管理
182
二、外来人员出入管理
183
三、商业物业人员出入管理
192
四、物品出入管理
195
第四节 安全监控管理
202
一、安全监控的工作要点
202
二、监控疑情的处理方法
205
三、监控中心的管理制度
205
四、监控中心监控员的职责
206
五、监控员作业内容及相关作业记录表
207
六、闭路电视的管理
211
七、监控录像带的管理
216
第五节 安全防范系统
218
一、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
218
二、出入口控制系统
221
三、防盗报警系统
225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34
五、访客对讲系统
240
六、住宅防盗报警系统
242
七、保安巡更管理系统
243
八、安全防范工作事件报告管理
244
第四章 交通车辆管理
248
第一节 交通车辆管理概述
248
一、交通车辆管理的原则
248
二、交通车辆管理的规定
249
三、交通车辆管理的岗位职责
250
四、交通车辆管理人员的管理
257
五、交通车辆管理的工作规程
266
第二节 车辆及交通管理
270
一、机动车辆管理
270
二、非机动车辆管理
277
三、交通管理
281
四、交通设施管理
284
第三节 停车场管理
288
一、停车场的管理规定
288
二、停车场的收费管理
295
三、电子停车场管理系统
300
第五章 消防管理服务方案
307
第一节 消防管理概述
307
一、消防队伍的建设
307
二、消防管理人员的职责
311
第二节 消防管理工作
321
一、消防管理工作的要点
321
二、消防管理规定
323
三、消防安全检查
332
四、消防管理及检查作业指导书
338
五、不同类型物业的防火措施
339
第三节 消防培训与演习
346
一、消防知识的培训制度
346
二、消防理论知识
347
三、消防演习
355
第四节 消防设施设备管理
368
一、房屋固有消防设施的管理
368
二、灭火器的使用与管理
386
三、自动灭火系统的管理
397
四、消防联动系统的管理
407
五、其他消防设备的管理
410
第五节 火灾处理
416
一、火警管理
416
二、火灾处理部门的职责
419
三、常见火灾发生时的方法
424
四、常见火灾处理
439
五、大型火灾处理
448
第六章 物业管理应急处理服务方案
457
第一节 应急处理概述
457
一、应急处理的内涵
457
二、应急处理机构及其人员职责
459
三、应急处理的保障与措施
462
四、应急处理程序
466
第二节 治安应急处理
469
一、值班中对可疑情况的处理
469
二、案件现场的保护
476
三、发现可疑物品及发生爆炸事件的应急处理
477
四、常见治安案件的应急处理
482
五、发现受伤人员及病人的应急处理
513
六、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515
七、发生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
518
八、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521
九、其他常见的应急处理
524
十、应急处理作业指导书
528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第一章
物业安全管理总论
第一节
物业安全管理概述
一、
物业安全的含义
物业安全一般包含三层含义:
1)物业区域内的人身及财产不受侵害,物业区域内部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保持良好的状态。
2)物业安全不仅是指物业区域内的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而且是指不存在其他因素导致人身和财产侵害的发生,即物业的安全状态应该是一种既没有危险、也没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状态。
3)物业安全是物业区域内各方面安全因素整体的反映,而不是单指物业的某一方面的安全。
影响物业安全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人为侵害因素,如失火、偷窃、 打架等;另一类是自然侵害因素,如大风刮倒广告牌、地震损坏房屋等。
二、
物业安全管理的概念
物业安全管理是指物业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保证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本书将两者统 一称为物业用户)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的一种职业性服务工作。 它的目的是保证和维持物业用户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物业安全管理包括“防”与“保”两个方面。“防”是指预防灾害性、伤害性事故发生;“保”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对突发事故进行妥善处理。要做好物业安全管理,就必须将“防”和 “保”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物业的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最基本的内容,几乎所有的物业管理过程都包括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也是评价物业管理质量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能否做好安全管理,除了物业管理企业要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外,与业主的支持配 合、物业的安防条件以及社会的安全状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
物业安全管理的内容
物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安全部内部管理、治安管理。
(1)安全部内部管理
物业安全管理是一种专业性的保安工作,主要由安全部负责,由其他部门进行协助。因此做好安全部的内部管理工作是物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安全部内部管理主要是针对保安员的管理,包括对保安员的着装、行为举止、工作纪律、工作职责和权限等进行规定,并对保安员进行培训,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与査岗制度,对保安员的工作进行检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同时对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器材进行管理。从而使安全部的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确保物业的安全舒适。
保安员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力量,也称安全员、安管员或护卫员等,本书统称为保安员,如图所示。安全部也称保安部、安全事务部或安管部等,本书统称为安全部。
(2)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指对治安管理的人员进行管理。为了维护物业内的治安秩序,应对物业进行全范围的巡逻管理、安全出入管理,对出入物业的外来人员和物品进行登记和管理,同时对物业进 行24h的安全闭路监控,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并进行处理,确保物业内处于安全状态。
四、物业安全管理的要求
不同的物业类型因其功能性质的不同,对物业安全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本书列出了常 见的住宅小区、工业区、商业大厦等对物业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作为参考,内容如下:
(1)住宅小区
1)
住宅小区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
2)
有专业安全管理队伍,实行24h值班及巡逻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小区的环境,文明 值勤,训练有素,言语规范,认真负责。
3)
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具体的防范措施。
4)
消防设备设施完好无损,可随时起用;消防通道畅通;制订消防应急方案。
5)
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责任明确,车辆进出登记。
6)
非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完善,按规定位置停放,管理有序。
(2)工业区
1)
工业区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
2)
有专业安全管理队伍,实行24h值班及巡逻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工业区的环境,文 明值勤,训练有素,言语规范,认真负责。
3)
结合工业区特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对货物(产品、设备)出门实行凭证通行制度。
4)
进出工业区的各种车辆管理有序,无堵塞交通现象,不影响行人通行。
5)
工业区停车场内有专人疏导,管理有序,排列整齐。
6)
室内停车场管理严格,车辆进出登记。
7)
非机动车辆有集中停放场地,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有序,停放整齐,场地清洁。
8)
危及人身安全处设有明显标志和具体的防范措施。
9)
消防控制中心24h值班,消防系统设施设备齐全、完好无损,可随时起用。
10)消防管理人员掌握消防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并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11)组织开展消防法规及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明确各区域防火责任人。
12)制订突发火灾应急方案,在明显处设立消防疏散示意图,照明设施、引路标志完好, 紧急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13)工业厂房装修须报消防部门审批,对装修过程严格监管,装修完成后经消防部门验收 合格后方可使用。
14)区内无火灾安全隐患,督促各用户与消防管理部门签订消防责任书。
15)集体宿舍消防、用电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室内电线、插座安装规范,无安全隐患。
(3)商业大厦
1)
商业大厦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
2)
有专业安全管理队伍,实行24h值班及巡逻制度,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大厦的环境,文明 值勤,训练有素,言语规范,认真负责。
3)
结合大厦特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4)
进出大厦的各种车辆管理有序,无堵塞交通现象,不影响行人通行。
5)
大厦外停车场有专人疏导,管理有序,排列整齐。
6)
室内停车场管理严格,车辆进出登记。
7)
非机动车辆有集中停放场地,管理制度落实,停放整齐,场地清洁。
8)
危及人身安全处设有明显标志和具体的防范措施。
9)
消防控制中心24h值班,消防系统设施设备齐全,完好无损,可随时起用。
10)消防管理人员掌握消防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并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11)组织开展消防法规及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明确各区域防火责任人。
12)制订突发火灾应急方案,设立消防疏散示意图,照明设施、引路标志完好,紧急疏散 通道畅通无阻。
13)无火灾安全隐患。
五、物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1)
物业安全管理是为了建立健全完备的组织机构,尽可能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派最具 责任心的专业人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杜绝 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统一指挥、统一组织、 及时报警,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处理,力争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
物业安全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做好各个社区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3)
物业安全管理能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人身、财产提供安全和保护。
4)
物业安全管理是物业公司提高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5)
只有做好物业安全管理,物业才能少受或不受损失和侵害,其价值才能得到保护。
六、物业安全管理指标
物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可以参考以下指标,不同的区域指标衡量标准会有所差异:
(1)治安案件发生率
治安案件发生率=£治安案件发生次数/£物业总人数X 1000%0
该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治安案件发生率W5%。。
(2)刑事案件发生率
刑事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发生次数/£物业总人数x 1000%。
该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刑事案件发生率<1為。
(3)火灾发生率
火灾发生率=£火灾发生次数/£物业总户数X 1000%e
该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火灾发生率(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Wl%c。
(4)安全管理有效投诉率
安全管理有效投诉率=£安全管理有效投诉次数/£物业总人数x 100%
安全管理有效投诉率的测定标准为W2%。
(5)安全管理有效投诉处理率
安全管理有效投诉处理率=£完成处理有效投诉次数/£有效投诉次数X 100%
该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安全管理有效投诉处理率=100% o
(6)物业安全管理客户满意度
物业安全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査中客户满意人数/£调查总人数X 100%
该项指标的测定标准为物业安全管理客户满意度N95% o
第二节
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不同类型的物业,其人流、车流、物流不同,功能及其自身的特点也不相同,因此应相应地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本书以下针对不同类型的物业,列举了综合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居住物业安全管理模式和办公物业安全管理模式,物业公司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借鉴参考。
一、
综合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某综合物业位于某市中心地带,集住宅、写字楼、酒店公寓、商场于一体,整个物业呈现半 开放型,人流量大,安全管理、消防管理是物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1)综合物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
该综合物业地处某市中心地带,商业气息浓厚,交通繁忙、四通八达,人流、车流、物流量 大。由于该综合物业有四种不同的物业使用功能和不同的使用群体,使得每天出现不同的人流、 车流高峰,给公共安全秩序的管理造成了较大压力。而且不同的物业类型并存使安全管理各有 侧重,写字楼商务办公、酒店公寓居住、高层住宅居家生活以及商场商业活动,其不同的服务群体对安全管理提出了不同的服务标准和要求,也给安全统一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另外,由于该综合物业工程施工时间跨度较大,物业竣工、交付、入伙的时间有先后,使物 业安全管理必须同时面对工程施工、销售看房、入伙装修、入住生活或办公的管理。而建设施工 和业主入伙装修就会有施工人员、装修人员、搬运人员和其他外来人员的频繁岀入,这给物业成 品保护、公共秩序维护、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综合物业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
针对该综合物业的地理环境、功能布局、物业特点,在对其相关物业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 査分析的基础上,应采取“公共区域统一调配,各类型物业分级管理,人防、技防紧密结合”的安全管理思路。根据该综合物业写字楼、酒店公寓、高层住宅安全管理的特点,设置层级安全屏障,针对每一处安全关键点设定相应的管理防范措施,以周密、细致的工作安排确保该综合物 业的公共安全秩序。
(3)综合物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物业公司针对该综合物业成立管理中心,作为该项目的紧急后备资源,保证在紧急状况下,以最短的时间调配更多的安全管理人员支援。同时该综合物业安全管理主要通过安全屏障系统进行,如图所示。
1)安全屏障系统的构成。从上图可以看出,该综合物业的安全屏障系统形成了封闭式的 保护屏障。安全屏障系统通过保安队伍的科学运用,显得更全面、更先进、更专业,为该综合物业业主放心享受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全面保障。
2)安全屏障系统的运作。该综合物业的安全屏障系统的运作方式如表所示。
安全屏障系统的运作方式
安全系统
分布点
控制目标
工作要点
闭路电视监 控系统
电梯内、消防梯人 口、换层入口、地下停 车场出入口
电梯、停车场、走火通道、楼活动中心
安全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昼夜开 通,设立
24h
监控值班岗,全面了解和严密 监视大楼的安全状况
密切注意监控屏幕,发现可疑情况定点 录像
火灾自动装置报警时,应立即通知保安 员赶赴现场,査明情况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保持充沛的精力,不 打瞪睡、不聊天、不吃零食,以高度的责任 感认真观察,不向外人提供大楼监控点、消 防设备等安全方面的资料
红外线防盗 探测系统
大楼围墙、各业主家
防止人员从非正常通道进 入,在禁止入内的时间内监控 其出入情况
紧急呼叫系统
各业主家
业主发生紧急情况时,争取 最短时间内赶到
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
大楼公共区域
温感、烟感、自动喷淋系统 等消防设备的启动,有效地控 制火灾
快速反应保
安队伍
管理中心
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2min
内集合,争取有效时间,保护 业主的安全
大楼广播系统
各层公共过道
发生火灾时指引人员疏散, 发生突发情况,提醒业主警惕
安全屏障系统和监控中心相连,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监控中心将作出积极的反应,它是安全 设备的运用机构,其作用突出了安全的防范和力量的调配。通过监控中心的统一协调,利用安全 警报信息处理网络,调动所有部门的力量,及时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当内部力量不足时应及时向 社会有关部门寻求支援。
监控中心信息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图监控中心信息处理流程
二、
居住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某居住物业位于高新科技开发区。
(1)居住物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
由于该居住物业坐落于高新科技开发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难点和重点:
1)
周边闲杂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数量多。
2)
在入伙期居住区内将存在大量的临时装修施工人员。
3)
入伙与居住可能不同时分期进行,导致居住区面临着边入住、边施工、边管理的情况。
4)
智能化技防设施及停车场管理系统有待配置和完善。
上述不利因素的存在,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该居住物业的安全 管理工作,需要在保安员的素质培养、安全防范体系的设定、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等方面釆取相 应措施,确保居住区内的安全秩序。
(2)
居住物业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
1)
确保保安员的综合素质。
①对保安员实施军事化管理,采用一整套人员管理程序,做到“五统一” “三集中”,即统 一作息、统一出操、统一上岗、统一着装、统一装备以及集中招聘、集中培训、集中管理。
②努力培养保安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业主需要就是工作”的观念,改变原来保安员单一 的护卫功能,使保安员成为“保安员、迎宾员、服务员”的有机统一体。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①确定“动态管理”思想,即在岗位的安排上釆用固定保安岗亭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设置, 对居住物业实行动态监控管理。
②在动态管理的层次上采用机动巡逻、单车巡逻和步行巡逻三种方式。机动巡逻负责居住 区整体外围的安全巡视,单车巡逻负责组团之间与楼宇之间的安全巡视,步行巡逻负责楼宇内 部、重点防范部位及治安死角的安全巡视。三者之间构成立体交叉式的巡逻网络,确保管理不出 现盲点。
③在防范策略上强调与当地的治安组织联防联治,发挥治安的规模优势。
④强调全员管理,车管员要求发挥治安固定岗的作用,管理处其他员工也应担负起安全管 理和防范的义务,建立起“快速反应,快速支援”体系。
⑤充分发挥业主的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安全防范。
3)
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
①接管入伙期,主要以人防为主、物防为辅,安全管理对象主要为周边施工人员、现场装 修人员及外来可疑人员。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杜绝违章装修,制止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保证 小区环境的干净整洁。
②正常居住期,安全防范逐步转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着重体现技防的威力。安全 管理对象主要为外来闲杂人员,工作重点是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小区,疏导车辆,进行家庭防盗和 公共秩序维护。
4)
逐步完善技防手段。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积极争取开发商和业主的支持,逐步完 善居住区内的技术防范手段,逐步在居住区内配备门禁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家庭报警系 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电子围墙等安全防护设施。
(3)
居住物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
科学设置保安员的岗位。
①定人。设队长1名、班长2名、队员15名,共18名,其中每班快速应急巡逻岗3名,其 他固定岗和车管员分3班进行24h值班。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②定岗。设3个固定岗、3个巡逻岗。
③定责。各负其责,按岗位工作流程值班。
2)
建立保安员管理机制。
①激励机制。奖罚分明,鼓励见义勇为,塑造居住区安全模范英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 并重。
②竞争淘汰考评机制。在保持保安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建立竞争淘汰考评机制,末位 淘汰,激励上进,创安全新品牌。
③监督机制。让住户参与监督,让住户给保安员的工作评分,选出最佳、最满意的保安员。
3)
制订科学的保安员管理方案。
①严格目标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及岗位责任制,建立健
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②制定严格的考核、奖罚、晋升、辞退制度,多样化地激励保安员的工作热情。
及时、细致地对保安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保安员团结向上、热情饱满地工作,确保治安的正常工作。
③秩序不受到干扰和阻碍。
④对保安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行24h巡视、巡査。
⑤骑自行车快速巡査居住区后进行慢步楼层巡查,分时间段重点巡査居住区,尤其是在住 户上班期间。
⑥釆取多看、多问、多査的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⑦具体巡逻安排应按实地情况进行合理划分。
⑧加强保安员的法律教育,尤其是加强对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学习,增强其法制 观念。
⑨不定时地进行时事政治学习,使保安员能及时地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动态。
⑩时刻牢记“住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宗旨,使保安员有忧患意识,能自觉按工作流 程做好本职工作。
4)建立“三参与”的安全网络。
①根据“互动式物业管理”的管理理念,与住户建立安全公约,全体住户参与安全管理, 群防群力,发生可疑情况时,监控中心及时指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②管理处全体员工均为“安全大使”,联合参与抓安全,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物品,立即报 警,及时处理、控制。
③与居住物业辖区派出所、刑警中队、巡警中队、消防中队、公安分局,通过电话线和各 专业班组配备的无线对讲机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和设备,建立安全大网络联动机制,以居住区 监控中心为指挥中枢,以小区保安队为基础,以物业公司安管机动巡逻队、摩托化督察队组为快 速反应力量,及时、有效地控制各类事故或案件的发生。
三、
办公物业安全管理模式
(1)办公物业安全管理的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办公物业周密、严格、规范、高效的安全管理,保证办公楼日常公 共秩序井然有序,确保各类重大活动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办公物业内的人身、财产得以保 障,实现零事故。
(2)办公物业安全管理的方式
1)人防、技防相结合,以闭路监控、消防监控系统为主,进行24h监控,主要区域、主出 入口设立固定岗哨,并辅以流动岗哨。
2)固定岗、流动岗、机动应急分队应建立一个严密、可靠的安全体系。保安岗位设置应以 填补技防盲点为准则,根据办公楼的实际情况设置车辆出入口岗哨、车管岗哨和机房、机要等重 要区域岗哨等;流动岗哨按指定路线或根据业主反映的路线进行流动调査,一般情况下的安全 管理按原定班次、时间、人员、岗位或性质来执行日常管理任务,特殊情况下的安全管理,则按 事件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重要活动、突发性事件的临时处置、管制,应设定突发性事 件处理方案。
(3)办公区的安全管理
办公区是办公物业安全管理的中心点。该区域的特点是:工作繁忙,活动多,会议多;前来 办事的人员形形色色,流动性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防火、防意外事件发生,防泄密,安全防 范的重点区域是领导办公专区,按一级安保区域防卫,建立健全来访制度;监控中心密切注意所
有重要区域的即时动态,随时保持与巡逻值班人员的联系。
当有贵宾接待任务时,应加强外部的警戒和内部的巡查,贵宾通道应指派专人守卫,监控中 心密切注意各方面动态,应急分队随时待命;如遇有异常情况发生,协助其他警力做好安全控制 工作,并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在召开大型会议、记者招待会以及领导接待市民的时候,除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外,应重点加强事前的巡视检査力度,监控中心注意一切动态,增加外部警戒和内部巡査人员,应急分队 处于待命状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在窗口办公区域,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接待来访群众,合理安排接待秩序。当有大批群众上访 时,配合外部警力,制止一切滋事行为,防止暴力事件发生。同时充分利用功能区域,妥善疏散 上访群众,及时做好沟通化解工作,做到有礼、有节,杜绝与上访群众产生冲突,做到不影响其 他区域的正常办公。
(4)公共用途区域的安全管理
办公物业的公共用途区域面积大、功能多、人员流动量大并且人员相对复杂,针对各功能区 域的特点,要求安全管理必须十分到位,杜绝安全管理盲点区域和安全管理无序。
(5)会议的安全管理
1)会议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一般性会议和重要会议。
①一般性会议侧重以安全服务为管理重点,维护公众秩序,有效控制人流方向,防止不法 分子破坏,杜绝意外事件发生,保障会议正常进行。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对遗失的文 件、会议记录等应及时上交有关部门。
②召开重要会议时,会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会议期间配合外部警力确保参会人员的安 全,会堂周围、通道要求畅通,对一切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应及时处理,会议期间密切 关注会堂内外的一切情况,严格监控全场情况,对来历不明的人员和物品要及时进行盘查和处 理,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应急分队处于待命状态。
2)贵宾接待对象的级别可分为一般贵宾和国家领导人等重要贵宾。
①接待一般贵宾时,其安全管理主要是以安全服务为主,维护接待室周边秩序,保持贵宾 通道时刻畅通;安全管理人员主要巡视检査设备设施的使用功能,维持正常的公共秩序,引导不 熟悉环境的办事人员。
②当有重要贵宾接待任务时,需提前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检査接待区域的所有设备设施, 在贵宾通道增设固定岗,加强接待区域附近的巡査,配合外部警力确保领导和贵宾的安全;利用 监控设备监视接待区的实时动态,巡逻保安员与监控中心时刻保持联系,阻止不明身份人员靠 近接待室。
③行政中心一般有上级领导乃至中央首长前来检查指导工作,外商、外宾也会经常前来参观访问,为此,应建立一套适合行政中心日常接待的系列防卫方案,
物业安全管理治安、保安服务、消防管理服务投标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