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其他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531页   下载284   2024-06-20   浏览3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82025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51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了解 4 第一节 技术要求 4 第二节 项目背景 5 第三节 项目需求分析 47 第 四 节 项目服务理念 50 第五节 水稻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55 第六节 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实施方案 59 第七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61 第八节 “水稻”介绍 66 第九节 主要技术措施 69 第二章 项目总体服务方案 70 第一节 工作目标及思路 70 第二节 项目管理模式 75 第三节 无人机服务方案 87 第四节 项目管理机构 93 第五节 项目人员配置 116 第六节 人员的管理 119 第七节 培训计划 143 第八节 培训实施 147 第 九 节 无人机操作员培训 154 第 十 节 无人机培训细则 158 第 十一 节 主要投入设施设备 167 第十二节 项目设备管理制度 172 第十三节 防治药物管理方案 178 第十四节 植保无人机子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80 第六节 植保无人机整体日常维护与保养规范 192 第十五节 常见故障的维护与处理 199 第 十六节 水稻病害防治技术方案 207 第一、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危害 207 第二、水稻病害防治流程 208 第三、水稻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214 第四、水稻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20 第五、水稻叶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25 第六、水稻赤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29 第七、水稻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33 第八、水稻全蚀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37 第九、水稻病毒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42 第八节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250 第一、水稻害虫概述 250 第二、粘虫防治 251 第三、稻蜘蛛防治 254 第四、水稻蚜虫防治 256 第五、水稻吸浆虫防治 260 第六、稻秆蝇防治 261 第七、水稻叶蜂防治 262 第八节 稻蛾防治 263 第九节 无人机服务技术方案 265 第一、植保无人机构造及原理 265 第二、无人机植保作业流程 283 第 三、水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飞防 作业方案 291 第四、无人机飞防作业规范及操作行为准则 346 第五、水稻病虫害防治 飞防技术规范 366 第六、 防治 水稻病虫害飞防标准 380 第十节 环境保护服务措施 384 第一、农药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384 第二、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391 第三、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401 第十一节 项目服务保障及承诺 408 第一、 质量管理的方针及目的 408 第二、服务承诺 411 第三、飞防作业服务保障措施 418 第十二节 档案管理人员及职责 423 第 十三 节 档案管理流程 427 第十四节 病虫害防治相关记录 445 第三章 应急服务方案 448 第一节 组织准备及应急救援程序 448 第二节 农药中毒处理方案 450 第三节 重大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 453 第四节 无人机炸机原因及处理方法 458 第五节 植保无人机起火应急预案 462 第六节 无人机坠落应急预案 464 第四章 制度保障 466 第一节 项目总体管理制度 466 第二节 人员管理制度 472 第三节 财务管理制度 512 财务管理流程 520 第四节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520 第四节 后期服务保障 525 第一章 项目了解 第一节 技术要求 项目名称:***** 项目 1、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不少于2.5万亩。实施区域为 ***** 村(社区)的水稻连片种植区域,在实施区域中开展1次水稻统防统治服务(含农药、叶面肥),重点防治水稻“三虫两病”即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等我县水稻常发、易重发病虫害。 2、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防控关键时期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新型高效环保型农药、减量助剂等减量增效技术,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统一喷药防治,坚持集中连片推进实施,减少病虫在不同区域间往返迁徙危害,提高防治效果。 3、确保统防统治实施区域水稻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农药使用量减少1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100%,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4、对项目区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负责回收,确保项目实施区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覆盖。 5、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登记成立,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营业范围具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或农业机械或农用机械服务经营范围的农业服务主体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6、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开展统防统治日作业能力达5000亩以上。 第二节 项目背景 一、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我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水稻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其是否稳定发展直接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十分注重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促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可以稳定解决粮食问题,还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提高当地农业工作者的收入。 (一)水稻种植背景 我国水稻种植时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先水稻种植源于长江流域,后来人们发现水稻的气候适应能力强,逐渐向我国南北方同时发展。因为水稻与水稻的生长时间截然不同可以实现秋季收稻谷中种稻,夏季收稻插秧的农业运作模式。因此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长期经验摸索条件下,开创出许多合适的农用工具。目前为止,水稻的种植分布比较广泛,包括东北地区、北方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华中和华东地区。因为地方区域不同,相应的气候条件也就不同,所以水稻的防治措施在不同的区域就有些不同。下面对具体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做出简要分析。 (二)水稻栽培技术 1.播种技术 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需要选择合理的播种技术,对于播种工作者来说需要搞清三点要素即水稻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以及播种密度。首先对于播种时间来讲,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应该基于品种的选择、气候条件的变化、当地土壤条件选取合适的播种时间。如果时间过早则会造成稻苗过早枯萎,如果播种时间过晚则会更容易发生病虫害。其次是播种深度,主要影响水稻的出苗率,因为播种深度直接影响着水稻种子的生长条件,播种较浅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气候干旱,导致种子吸收不到水分,进而诱发缺苗的现象发生,播种土层较深可能幼苗不能突破土层。最后播种密度则会影响水稻营养吸收情况。因此播种技术对于水稻生长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水稻的种植与其他水稻一样需要充足的水分最为发芽基础条件,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选择气候潮湿而又温暖的时候下种,促进稻苗整齐。 2.田间管理 在种子播种进土地之后就进入田间管理阶段,此时田间工作人员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查苗,由于此时距离第一批水稻出苗的时间不长,及时补苗不影响水稻最终的产量,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细心不放过一次机会。在查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弱苗现象发生,对于此现象应该先简单观察一下周围的幼苗的情况,然后对弱苗进行合理施肥,最后隔段时间继续观察,找到弱苗的原因。另外,还需要合理控制水稻的生长周期,保证不同时期水稻都可以有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此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1.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只要体现在农药的使用上,在具体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将种子浸泡在配置好的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农药中,并加以搅拌进行浸种,可以有效起到病虫害的防治。此外,化学方法虽然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应仔细阅读药剂使用说明书,以免使用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除草方面需要根据田地里不同的杂草选取合适的药剂,以便于在对人体伤害最小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与此同时,喷洒药物时刻注意喷嘴的变化,防治器材问题造成漏喷的情况发生,并在农药使用结束时及时清理农业用具,养成良好农药喷洒习惯。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化学药剂多少都有一些危害,因此工作人员在配置药剂以及喷洒药物时注意穿戴防护服,对于剩余的药剂妥善放置在阴凉处,而且废弃的药剂容器不能随意放到河流等流动性强的地方,防止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2.物理防治措施 不同于化学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更多集中在除草阶段,利用一些人力物力做一些基础防治措施。在稻田种植区域,田间的杂草会与稻苗争夺土壤中的养分,从而降低水稻的生长质量以及生长速度。因此需要人为除草帮助稻苗充分吸收养分。此外,人为除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清理田间的杂物,因为杂物可能滋生出一些有害菌,造成有害菌大量滋生的情况。而及时清理杂物可以保证稻田里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水源补给,给予水稻适合的生长环境。另外物理防治相对于化学防治效率较慢,因此物理防治更多用于小规模田地的种植,但是其效果较为明显,没有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伤害,随着科学持续发展,物理防治会出现更多使用的生产工具,促进水稻病虫害体系全方面发展。 3.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更多建立在生物食物链上,对于一些对水稻有伤害的害虫放入一些害虫的天敌进而帮助人们消除害虫。例如:常见的害虫为蚜虫,于是工作人员选择放入草蛉等有益虫消灭有害虫。虽然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没有污染高效地进行防治,但是有些地区的生物防治技术不成熟,没有研究清楚后加入生物的食物结构,也没有考虑清楚当地的生物容纳量,如果生物防治开展时没有足够调查,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调查生物特性。 总而言之,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之一,如果提高产量关乎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水稻种植人员需要根据时令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科学播种、选择良种以及科学田间管理,提升水稻的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四)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中后期(拔节后,孕穗、抽穗到灌浆期)病害发生的种类 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侵害等。发生于水稻叶部的有:白粉病;锈病(包括叶锈病和条锈病);蚜虫;黏虫等。好发于水稻穗部的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一般发生于水稻茎秆的有:纹枯病;茎基腐病(这两种病害应在水稻拔节初期加以预防)。这些病害都应在水稻发病初期进行很好地预防和防治、会有理想的效果。 2.近年来水稻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近些年来水稻赤霉病流行的风险较高;白粉病有持续重发的趋势;条锈病传入率逐年增高;局部地区叶锈病,蚜虫发生加重。 3.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的态势 总体综合来看呈偏重发生态势。赤霉病在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沿淮等地流行风险较大;白粉病在沿江、沿淮、里下河、淮北大部地区可达4到5级;锈病总体为2级;沿江、沿海局部地区达3级;蚜虫在淮北、沿海、南部丘陵等地达4级。 4.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因素 结合赤霉病流行高发的趋势来评估预测,其将在10年内仍维持较高流行的风险。其主要因素有: (1)耕作方式:秸秆还田菌源累积(还田秸秆生物量巨大,镰刀菌成为秸秆上主要真菌类群)、迟播、密植等; (2)品种结构:抗病性弱、缺少多抗与高抗品种、品种多、乱、杂等; (3)气候条件:其流行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春季温暖多雨、雾霾、结露、高温高湿、多雨低温等; (4)菌源情况分析:菌源充足,高致病性Fa替代FG成为发病优势种。 5.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1)白粉病:把握好防治白粉病的两个关键阶段,拔节孕穗期(压基数),和扬花灌浆期(保功能叶),在其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孕穗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用药预防。以病株率达到5%至10%,或病叶率达到1%至5%(对于感病品种,或密植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密闭田块指标从严)及时防治以减轻后期压力。抽穗杨花至灌浆期,以病株率达15%至20%,或病叶率在5%至10%,即可进行“一喷三防”,以保护好植株上部三张功能叶(对保产增产意义极大)是重点。 1)防治药剂: EBI类,环丙唑醇、氟环唑、丙硫菌唑、腈菌唑、戊唑醇、已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 QOIS:醚菌酯、嘧菌酯、氟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氯啶菌酯等。 这两类(EBI、QOIS)药剂的复配剂,40%环丙唑醇15至20毫升、12.5%氟环唑Sc50至60克;30%醚菌酯50至60毫升,20%丙环唑EC30至40毫升,40%腈菌唑WP15至20克,5%已唑醇Sc80毫升,25%比唑醚菌酯30至40毫升等。 苯菌酮、四氟气醚唑。12.5%四氟咪唑EW40毫升、42%苯菌酮Sc15至20毫升对白粉病的效果很好。 2)防治次数:正常情况下在抽穗扬花期1至2次;对发病早发病重的,可在拔节孕穗到扬花灌浆期进行2至3次防治。 3)注意事项: ①早发田块须提早预防,重发田块须用足药量; ②齐穗后不提倡使用醚菌酯类药剂防治白粉病; ③停用三唑酮; ④用足水量(尤其注重植保无人机施药时水量要足),喷匀喷透。 (2)锈病(叶锈、条锈病)防治技术要点 发病初期是防治最佳的窗口期。以穗期防治(结合白粉病、赤霉病共同防治)为重点。当病叶率达到1%到5%是条锈病始防的指标,病叶率达5%到10%为叶锈病始防的指标。 1)药剂选用:已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硫菌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等。 2)注意事项:穗期总体防治中须用足药量。 (3)粘虫防治技术要点 属于偶发性虫害,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江、沿海等区域。 1)防治时期:幼虫3龄前。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对达标田块进行防治(可结合白粉病、锈病、蚜虫等其它病虫害一并防治)。以6000头/亩为防治指标。 2)可选药剂:氯唑苯甲酰胺、灭幼脲、毒死蜱等。 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对策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供应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国在农业方面受病虫害侵袭的现象极为严重,病虫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起较大阻碍作用。其中,水稻病虫害造成的问题尤为突出,病虫害使得水稻的产量及质量都有所下降,对我国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现状 现阶段,我国水稻病虫害主要分为如下几种,即水稻锈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蚜虫。其中,水稻锈病发生时间大多在水稻变青后的两个月之内,主要显示症状为水稻叶子上逐渐出现大红斑,起初依附于单个叶子,后以病叶为中心向四周大面积扩散,最终使全田受害。 而水稻纹枯病作为最常见的水稻病虫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田间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发病趋势也逐渐加重。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旺盛时期多为水稻拔尖时,该病害一般侵害水稻的茎秆与叶鞘,随时间推移,受到侵害的水稻会逐渐变黑,最终腐烂,因而许多水稻在初期就已经死亡。 最后提到的稻蚜虫,即为大家俗称的“腻虫”,腻虫的发病时期不固定,在水稻生长的整个期间均有可能,而其发病特点也随着水稻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水稻尚在苗期时多位于水稻叶鞘、背面以及心叶部分,待到水稻拔穗阶段,便转移到水稻茎秆处和稻穗处进行危害。受到侵害的水稻起初会出现黄色的小斑点,后来逐渐扩大,严重时导致整棵水稻死亡。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1.防治方式少 多数农民对于水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够了解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对发生的病虫害中的病虫种类分辨不清,无法做出多样积极对策,只能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且多半采用化学方法,即为大量使用农药在田间喷洒,短时间内解决了病虫害的威胁,但有效期短,且农药对于水稻的危害更为严重,部分农民使用农药杂乱,不能对症下药,时间一久,残留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加重,并且容易出现病虫害尚未根治,水稻已经受到农药毒害的局面,得不偿失。 2.防治效率低下 水稻种植在农村田间,生产方式和防治方法都较为落后,不能得到有效根治。农村劳动力不足,且人口素质高低不齐,很难使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且大多人缺乏主动意识,时常存在侥幸逃脱心理,不能做到及时向有关农业部门汇报病虫害情况,从而耽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使得防治效率低下,田间损失严重。 3.病虫害反复 由于近来全球变暖趋势渐渐明显,且有上升趋势,故而水稻病虫害能够得以快速繁殖,加之部分水稻种植区降水量偏大,空气温暖湿润,更是为病虫害的生长发展起了加速作用,直接地帮助了有害虫虫卵的越冬和羽化,即使遭到人为捕杀,恢复速度也较快,使得病虫害反复发生。 (三)防治水稻病虫害对策 1.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有关部门应运用现有的生物研究技术,积极培育新型品种,并在选取种植的水稻苗时着重选择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在育种时格外注意各类病虫害因素,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但能有效抵抗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住病虫害的侵袭,确保水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产。同时努力研制有关农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虫害种类,研发出水稻专用的药物,并适时简化水稻农药用药步骤,方便农民使用。并且加大农药推广力度,帮助农民区分各类农药,防止造成农药滥用而使环境遭到污染。 2.制定防治对策 对于水稻病虫害中出现的几类较为常见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治和解决。如对于水稻锈病,应选择在合理时期内进行水稻播种,适当增加施放有机肥、磷肥等肥料,并学习合理使用氮肥,定期进行农业灌溉,掌握适度,避免旱涝情况的出现。同时对水稻病虫害部分区域进行药物治疗,可选择在水稻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药物拌种处理,严格把握药物剂量大小,避免出现水稻被药害的情况,或选取无公害污染小的农药,如用20%的粉锈宁以田间喷雾的形式进行处理,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 对于水稻纹枯病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如果使用农药进行喷雾,需掺入大量水,保证每株水稻都能得到药物,又不至于发生毒害,且防治时期要选择在早春,及时进行中耕处理。而在防治稻蚜虫时应注意,在水稻播种前将种子拿出,保证种子得到充分翻晒,可大大减少稻蚜虫害发生的概率。 相关农业部门实施相应政策,积极建立水稻病虫害监测系统,以此保证工作人员能及时获取最新数据,掌握准确信息,以便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应对。政府部门方面对农民进行认真引导,鼓励农民建立统一防治的制度,方便共同管理,并向农民发放病虫害治理补贴,努力调动农民防治的积极性。成立一支专业化机械化的防治队伍,配合使用先进技术,保证水稻病虫害得到大面积的防治,共同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人民劳动成本,做到省时省力,并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水稻农作的效益。 3.积极进行病虫检疫 通常情况下,跨区作业能使水稻播种和收割速度大大提高,且减轻了人力负担。但近年来,机手为求获取更多报酬,逐渐只注重工作速度和效率,而忽略了质量,许多由于机器收割造成的飞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病菌和一些害草种子,遇到凤时,便被四处传播出去,洒落到有水稻作物的田间,加速了病虫害的传播,扩大了病虫害发生的范围,直接对水稻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因此应在检疫区的关键处设置二次检疫点,加大对水稻的检疫力度,避免有害物质和有害病原被携带到田间,从根本上阻断水稻病虫害的源头。 总之,水稻病虫害的出现和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生态发展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因此防治水稻病虫害格外重要,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保证防治对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这对以后我国的环境发展和粮食保障都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概况 我国水稻常见病虫有70多种,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水稻锈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 霉病、病毒病(水稻梭条花叶病、黄矮病、丛矮病等)、黑穗病及全蚀病、根腐病、黑颖病、叶枯病等。其中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淮北及鄂北等稻区;白粉病除西南、长江稻区严重发生外,黄淮稻区、西北稻区近年危害也较重;纹枯病在江淮流域、黄淮平原的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水稻上最重要病害之一;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淮河以南稻区及东北三江平原发生为害普遍,黄淮灌区有些年份也严重为害。病毒病多分布于北方稻区,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多黏菌传水稻梭条花叶病等发生普遍。全蚀病等根腐型病害,以前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地区,近年来逐渐扩展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黑穗病等种传为主的病害,近年来部分地区由于放松种子处理工作,病害有所回升。 对水稻生产为害严重的害虫有稻蚜、稻叶螨、吸浆虫、黏虫、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等,稻秆蝇、稻叶蜂等在局部地区为害也较重。稻蚜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以黄淮海平原、江淮、西北、华北等稻区发生频率高,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混合为害。稻红吸浆虫以北方沿黄河、淮河地区为害重,稻黄吸浆虫在青海、陕西、豫西等高寒山区时有发生。稻岩螨在北方发生数量大,稻叶爪螨多发生在黄淮南部水浇稻地或低洼潮湿阴凉稻地及长江流域稻区。黏虫是全国性的禾谷类作物重要害虫,在江淮-代多发区主要为害稻类作物,但80年代以来发生轻,近年有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在北方旱作地区发生普遍,为害后造成缺苗断垄。 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对水稻品质的影响,减少对土壤以及环境的污染,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一)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 病虫害会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受地质条件、降雨情况、灌溉方式以及种植密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病虫害。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以往主要应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会造成化学农药的残留,影响水稻的品质,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化学农药的应用也会对土壤以及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既能保障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也能减少对水稻品质和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农田的生态系统为基础,利用农业、生物以及物理等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应用,避免出现化学农药残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在此背景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水稻生产的规范化水平,有助于提升水稻的品质,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1.农业防治技术首先要科学选种,在选种过程中,一方面要选用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另一方面要选用对病虫害抗性较高的水稻品种,同时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内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应坚持生态多样化种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也能更好地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其次,要合理选择播种方式。在水稻播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土壤性质、气候状况以及水稻品种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种植方式。应尽量采用机械播种,这样能够确保播种的均匀度,有助于水稻的健康生长,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合理的轮作,可以与甘薯、油菜以及大豆进行轮作,甘薯、油菜以及大豆属于非寄生类水稻,水稻与这些作物轮作,不易感染病虫害。再次,要科学施肥,施肥过程中应 采取测土配方进行施肥,结合水稻的生长需求以及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最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杂草的生长不仅会与水稻争夺养分与水分,而且还会影响田间的光照与通风效果,同时也杂草也为病虫害提供了栖息、寄生以及繁衍的场所,及时清除杂草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就生物防治技术而言,是指根据生物相克的关系,利用有益生物来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的虫害。比如,可以引入赤眼蜂,通过赤眼蜂能够对菜青虫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引入七星瓢虫能够对蚜虫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通过青蛙可以有效防治飞蛾。除此之外,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还可以通过性信息素来抑制害虫的交配,进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降低害虫造成的危害。就物理防治技术而言,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这种方式既能起到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也能避免对水稻的品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以及趋色性特点,通过黑光灯来诱杀害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害虫生存环境的方式起到杀灭害虫的作用。 3.药物防治技术 药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药物来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例如,在水稻播种之前,应用辛硫磷、被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等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样可以提升水稻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水稻黑穗病、纹枯病以及全蚀病等,不仅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且成本较低。在水稻生长期,受气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引发病虫害,需要采用茎叶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例如,针对赤霉病的防治,可以通过喷洒药物的方式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量施药,如果病虫害的抗性较强,则应选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防治,这样才能保障防治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物,以免药物残留影响水稻的品质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 4.其他防控技术 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需要秉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首先,要加强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水稻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其次,在水稻生长阶段要加强监控,并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最后,要加强对水稻种子的检疫,确保水稻种子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投标方案模板(531)(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