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复用器材清洗
消毒灭菌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7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7
一、第三方
消毒供应中心
相关概念
17
二、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发展机遇
21
三、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发展趋势
23
第二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
25
一、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主要因素
25
二、清洗不当对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
29
三、加强复用器械与物品清洗的措施
31
第三节
项目技术
需求
分析
35
一
、
项目概况
35
二
、
服务要求
35
三
、
消毒项目
39
第二章 整体服务设想与策划
57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述
57
一、管理原则
57
二、管理机制
58
三、管理维度
62
四、管理模式
66
五、管理方法
70
第二节 项目工作计划
73
一
、工作目标
73
二、质量目标
73
三、基本原则
74
四
、工作内容
75
五、工作安排
76
六、
制度
要求
78
第三节 项目管理要求
80
一、清洁消毒管理
80
二、
设备设施
管理
83
三、
耗材
管理
84
四、
环境管理
85
五、
人员管理
88
六、
质量监测
91
第四节 项目保障方案
92
一、管理优势
92
二、人员保障
92
三、资源保障
93
四、资金保障
93
五、技术保障
93
六、设备保障
94
七、系统优势
94
八、沟通保障
94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96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96
一、建立要求
96
二、建立步骤
97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置
98
一、组织优势
98
二
、组织架构
100
第三节 部门职责
102
一、
操作
部
102
二、质控部
103
三、设备
部
103
四、运送部
104
五
、后勤部
104
六、财务处
105
七、行政处
105
第四节 人员配备
106
一、
人员配备原则
106
二、人员基本素质
108
三、人员配备计划
111
四
、人员管理机制
114
第五节 各部门负责人
115
一
、
操作组长
116
二、质控组长
117
三、设备组长
117
四、运输组长
118
五、后勤组长
118
六
、财务经理
118
七、行政主管
119
八、人事主管
120
第六节 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121
一、回收
人员
121
二、洗涤
人员
121
三
、消毒
人
员
122
四
、灭菌
人
员
122
五
、包装
人员
123
六、灭菌人员
123
七
、质检
人
员
124
八
、发放
人员
125
九、设备专
员
125
十
、卫生
人
员
126
十一、
物流人员
126
十二、会计人员
127
十三、行政专员
127
十四、行政前台
129
十五、
档案管理员
131
第四章 人员培训方案
132
第一节 总体培训方案
132
一、培训目标
132
二
、培训方式
134
三
、培训计划
134
四、
培训
内容
138
五、
教学方法
141
六、培训流程
142
第二节 培训计划表
146
一、素质与安全教育培训
146
二、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
149
第三节 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54
一、名词术语基本概念
154
二、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157
三、质量监测基础知识
161
四、感染预防基础知识
163
第四节 操作流程培训
166
一、下收操作流程
166
二、回收操作流程
166
三、清洗操作流程
167
四、检查与包装流程
170
五、灭菌操作流程
172
六、灭菌物品的卸载操作流程
175
七、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
176
八、下送操作流程
177
第五节 培训考核与考勤
177
一、培训考核
177
二、培训考勤
178
第五章 物资配备计划
182
第一节
清洁消毒中心布局
182
一、整体布局
182
二、污染区
183
三、清洁区
187
四、无菌区
193
五、缓冲区与出入口
195
六、办公、生活区
197
第二节
设备、物品配置清单
200
一、清洁消毒
设备
配置
清单
200
二、清洁消毒物品配置清单
201
三、运送设备配置清单
202
四、办公用品配置表
202
第三节 设备性能质量与技术参数
203
一、全自动清洗机
203
二、超声清洗机
206
三、干燥柜
209
四、
灭菌器
212
五、
注油机
218
六、高压水枪、高压气枪
219
七、
切割封口一体机
220
八、
放大镜
221
九、
湿热消毒器
222
十、
高温生物阅读器
224
十一、
分类工作台
225
十二、蒸汽
227
十三、
终末漂洗用水
227
第六章 项目服务实施方案
228
第一节 各区域分工操作方案
228
一、去污区工作
228
二
、
灭菌区
工作
232
三、无菌区工作
234
第二节 整体
操作
步骤
238
一、
回收
操作步骤
238
二、
分类
操作步骤
239
三、
清洗
操作步骤
240
四、
消毒
操作步骤
245
五、
干燥
操作步骤
247
六、器械检查保养
248
七、
包装
操作步骤
252
八、
灭菌
操作步骤
255
九、
储存
发放卸载
262
十、
记录登记
步骤
265
第三节 清洗消毒灭菌
质量
监测
266
一、
清洗质量
监测
266
二、消毒质量监测
266
三、
器械
质量监测
268
四、灭菌效果监测
269
五、
灭菌包标识
监测
272
六、
灭菌物品装载
监测
273
七、
灭菌物品存放
监测
273
八、
灭菌物品发放
监测
274
第四节
可追溯信息系统
275
一、
架构优势
275
二、
应用优势
276
三、
产品优势
277
四、技术优势
277
第七章 物流运送服务方案
281
第一节 运送方案
281
一、准备工作部署
281
二、运送路线安排
281
三、运送时间安排
282
四、运送及配送队伍
282
五、运送统筹调度
283
第二节 下收、下送流程
284
一、
准备
工作
285
二
、下收流程
285
三
、下送流程
286
四、
职业防护
287
第三节
运送
过程关键点
290
一、
回收
过程关键点
290
二、
储存、发放过程
关键点
291
三、
物流信息传递
关键点
292
第八章 项目规章制度
293
第一节
项目总体管理制度
293
一、项目经理管理制度
293
二、项目过程管理制度
296
第二节 消毒中心工作管理制度
298
一、
工作
管理
制度
298
二、消毒
查对制度
299
三、
消毒隔离制度
300
四、消毒
监测制度
301
五、
无菌区工作制度
302
六、
去污区工作制度
303
七、
灭菌区工作制度
304
八、
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304
九、
办公生活区工作制度
305
第三节 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305
一、
值班
管理
制度
305
二、
一般工作制度
306
三、
清洁卫生制度
307
四、
自身防护制度
308
五、
业务学习及考评制度
309
第四节 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309
一、
物资管理制度
309
二、
物品管理制度
311
三、
设备管理制度
312
四、
器械管理制度
313
五、
物品召回制度
313
六、
物品洗涤制度
314
七、物品
包装制度
315
八、
保养维修制度
316
第五节 行政管理制度
316
一、
沟通协调制度
316
二、
参观接待制度
317
三、项目会议制度
317
四、公司保密制度
319
第六节 消毒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321
一、
质量追溯制度
321
二、质量监测制度
322
三、
质量
控制
制度
323
四、
缺陷管理制度
323
第七节 消毒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324
一、
安全
控制
制度
324
二、
差错事故预防及处理报告制度
325
第八节 档案管理制度
326
一、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326
二、员工档案建立与管理
328
三
、档案保管制度
329
四、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329
五、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330
六、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331
七、档案利用制度
333
第九章 项目档案管理
335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335
一、
建立基础档案作用
335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336
三、
健全
档案管理
制度
338
四、
实现管理现代化
339
五、提高档案质量管理
340
第二节 档案管理流程
341
一、立卷归档
341
二、借阅管理
341
三、收集整理
342
四、鉴定销毁
343
第三节 档案管理要点
343
一
、管理方案
343
二
、管理细则
345
三、管理重点
350
第四节
消毒中心
档案管理
351
一、
文书的内容
351
二、
文书的管理
353
第十章 质量保障方案
355
第一节 消毒中心质量体系
355
一、专业保障
355
二、信息追溯
355
三、持续保障
355
第二节 消毒中心服务体系
356
一、专业服务
356
二、持续保障
356
三、专业团队
356
四、全面符合最高标准
356
五、物流定制
356
六、信息追溯系统
357
第三节 消毒中心服务保障
357
一、日常内部监测严密
357
二、医院器械安心交接
357
三、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督到位
358
四、物流配送安全及时
358
五、医院风险转移
358
第四节
消毒中心
服务
质量
保障措施
359
一、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359
二、
加强流程管理,有效预防感染
359
三、
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61
第五节
消毒中心管理及质量安全控制
361
一、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361
二、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362
三、
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364
第六节 服务
过程质量控制与个人防护
365
一、
回收、分类过程
365
二、
清洗、消毒、干燥过程
366
三、
检查、保养、包装过程
367
四、
灭菌过程
369
五、
储存与发放过程
370
六、
物流信息的传递过程
371
第十一章 项目应急预案
373
第一节
自然灾害
的应急处置
373
一
、地震
事件
373
二、
泛水
事件
373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预案
375
一
、失火
事件
375
二、
失窃
事件
376
三、遭遇暴徒
376
四、电梯意外事件
377
五、停电或突然停电
377
六、停气或突然停气
378
七、停水或突然停水
379
第三节 职业风险危害应急预案
380
一、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380
二、
锐器刺伤应急程序
383
三、烫伤事故应急程序
383
四、环氧乙烷气体泄漏
384
第四节 清洁消毒灭菌不合格应急处置
384
一、医用物品灭菌失败
384
二、灭菌物品质量缺陷
386
三、无菌物品质量问题
387
四、无菌包生物监测不合格
387
五、无菌包化学监测不合格
388
六、被污染的
器械、器具和物品
388
第五节 设备器械故障应急处置
390
一
、环氧乙烷灭菌器故障
390
二
、快速生物阅读器故障
391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
391
四、压力容器超高温、超高压
392
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故障
392
六
、清洗消毒器故障
393
七、蒸汽发生器故障
393
八、纯水设备故障
394
九、信息系统故障
394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与项目需求”,可参照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整体服务设想与策划”,可参照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组织机构
”
“人员配备”,可参照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人员培训方案
”
,
可参照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物资配备
”
,
可参照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清洗消毒灭菌服务实施方案
”
,
可参照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物流运送服务
方案
”
,
可参照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档案管理
”,可参照第
九
章;
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可参照第
十
章;
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应急预案”,可参照第十
一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
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二)
其他法律法规。
四
、行业规范、标准
。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第三方
消毒供应中心
相关概念
(一)定义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指不依托医院内部场地空间、企业自建和运营的、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服务的机构。它不仅是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还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
通过标准化管理及专业化服务,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所使用的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其主要承担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单品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检测结果,实现消毒全过程可追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从产业链情况看,消毒供应服务产业上游主要为消毒灭菌设备及耗材生产商,中游为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商,下游为消毒服务客户,包括医院、药企及其他机构等。
(二)复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医学领域内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各种器械、医学试验和临床检验的各种器材。
在临床医学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复用医疗器械,复用医疗器械主要是指在进行一系列清洗消毒操作后,可以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复用医疗器械在重复使用前必须经过恰当的去污等处理流程。清洗即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被洗物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一般认为清洗程度至少应达到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及去除有机、无机污染物,灭菌时达到无菌保证水平(SAL)。复用医疗器械使用后附着血液、体液等有机物,如果清洗不彻底,医疗器械上残留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表而形成一层保护膜,即生物膜,它会阻碍消毒剂和灭菌剂与器械表面的接触,从而影响消毒和灭菌效果。
复用医疗器械虽然为病人提供了护理服务和治疗技术,但如果不做好器械的消毒清洗工作,就会降低器械的使用效果,加大病人的感染情况产生。
消毒供应中
心
建设的基本要求
类别
基本要求
消毒中心
设置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管理5大部门
基础设施
1.
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85%
2.
硬器械服务流水线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3.
软器械服务流水线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
4.
软式内镜服务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
5.
净水处理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6.
配送物流专业区域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功能区规划
1.
主要功能区,去污区、检查、折叠、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及配送物流专区等
2.
辅助功能区,集中供电、供水、供应蒸汽和清洁剂分配器、医疗废物暂存处、污水处理场所、集中供应仪用压缩空气、办公及更衣、休息生活区等
3.
管理区,质量和安全控制(包括检验室)、器械设备、物流、信息等管理部门
设备配置
手
术器
械清洗相关设备、软器械清洗相关设备、软式内镜清洗相关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信息化设备
(四)现状
新趋势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随着现代医学迅猛发展,医学模式转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已由过去的清洗注射器、输液管、代销各种治疗包、手术器械包的模式转变为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正不断地朝着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其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矛盾,如内部矛盾、供需矛
盾等。
1.
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
(1)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应为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采光好、通风良、便于医疗用品发放和回收的相对独立区域。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内部区域应划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两个相连工序应相邻,工作流程合理,符合感染监控的要求。面积适当,满足目前医院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设施齐全,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要求位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工作环境对人体无害、安全。
(2)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物流、人流和气流。物流方向由“污”到“洁”强制性单向流动,洁污分流,无交叉。人流方向由“洁”到“污”,逆行需通过过渡间更衣。气流由洁到污,压力控制。
2.
现代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消毒供应中心大致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供应模式。由“分散式处理集中消毒”改为“集中消毒与供应”,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减少污染扩散,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科学技术含金量,保证专业质量,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减少人员编制和设备投入,降低经济成本。
(五)发展
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所从事的消毒灭菌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已日益受到卫生部门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为此各地制定了相关的审核验收标准,以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改进。
医院中医、教、研、护理工作使用的器械、物品、管路装置等在回收、清洗、消毒、打包、灭菌、储存、发放各个环节,必须做到规范操作,严格灭菌与监测,防止交叉感染。否则稍有疏忽将给病人带来危害甚至造成医院内感染,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设计,要做到合理的建筑布局、科学的工作流程、专业的设备配置,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发展。
二、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发展机遇
为适应新医改,满足医疗机构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鼓励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发展,但受固有观念束缚及改革利益调整问题影响,我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尚未迎来发展黄金期。随着现代医院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寻求第三方提供专业的消毒供应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的行业共识,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在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历程中,政策是最核心的推动要素之一。为适应新医改,满足医疗机构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鼓励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发展。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实现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资源共享。2016年12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可以采用消毒供应外包服务。2017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明确消毒供应中心为独立设置的类别,被国家赋予医疗机构身份。2018年6月,《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发布。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医疗安全成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这为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带来机遇。
(二)需求激发市场活力
在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出现前,消毒供应工作主要由医疗机构内设供应室独立完成。但随着医院住院患者数量、手术量及内设消毒供应室承载消毒灭菌负荷日益增加,医疗机构内设供应室已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许多医疗机构纷纷选择新建或扩建消毒供应中心。然而,《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发布对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在设置方面,应包含消毒供应室、院感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五大必备部门;在人员配置方面,对护士、消毒员、技术人员提出了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执业证书方可上岗;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定了消毒灭菌流水线、净水处理流水线、配送物流流水线等业务场地的建筑面积等。这使得医疗机构新建或扩建消毒供应中心需承担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成本压力的背后是旺盛的市场需求。针对国内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存在场地受限、建设资金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创建第三方集中消毒供应中心,为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而医疗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是我国消毒供应行业的一个新的细分业态,简单来说就是为医院手术部提供可以重复使用的手术软器械的回收、清洗、折叠、打包、灭菌等服务。
三、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极快。在一系列政策红利和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各细分领域深入发展,产业发展标准和规范持续完善,数千亿规模市场蓝海已经显现,行业各方加速涌入。未来随着医改的深入、居民消费水平的攀升,以及精准医疗、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技术的推动,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或将迎来超预期的高速发展或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投资回报。
(一)处于高速成长期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院、口腔门诊、医美机构、社康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快速增长,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需求量大幅上升
。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支撑等因素的合力驱动下,医院消毒外包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不断规范,迎来了成长机遇期。
(二)医院消毒外包成趋势
从发展趋势看,目前消毒供应室对于医院来说,运营管理、质量控制成本过高,且存在资源配置重复、监管不易等多重问题。随着医改的深入,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的崛起,医院消毒外包是大势所趋,民营消毒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中,区域化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将成为消毒灭菌物品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企业化的质控和管理模式的加入将进一步带动一系列专业工作内容的改变,促进消毒供应行业的蓬勃发展。
从建设模式来看,目前中国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有医院自建模式、院企合建模式和企业自建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种模式。
1.医院自建消毒供应中心,依据其业务与功能定位又可分为传统的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区域化服务的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选择外包服务的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种。
2.院企合建消毒中心,主要为标杆医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由医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运营和服务。
3.企业自建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由投资企业在医院外某区域自行购买或租赁土地修建厂房,或租赁现场厂房而进行投资建设的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向区域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该类机构的选址布局通常贴近区域重点医院。
(三)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从产业组织模式上看,主要集聚在大型国际医学园区、健康城、医疗服务区等大量医疗资源或医药健康产业聚集的区域。
第二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
一、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主要因素
使用过
的
手术器械上会残留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甚至人体组织等非水溶性污物。这些物质含有大量微生物,其中不乏病原微生物,若不进行彻底清洗,将形成生物膜,阻止灭菌剂的穿透或阻碍微生物与高温气体的有效接触,影响灭菌效果,再次使用时带给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复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病人的就医安全和医务工作人员安全,同时清洗质量不合格也会造成对器械本身的腐蚀和损伤。
清洗是指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四个阶段,器械经过清洗后,必须符合清洗质量标准,即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
功能完好,无损毁。
(一)
CSSD人员构成不理想
随着消毒供应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工作对CSSD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要充分认识清洗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掌握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现阶段CSSD工作人员组成较为复杂,包括护士、工人、临时工,他们当中一些人年龄偏大,也有一些是医院老弱病的照顾对象,在教育背景、专业程度、人文素质和责任心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统一管理较为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毒供应工作质量。
(二)
工作流程不合理
各医院CSSD都会制定复用器械清洗流程,通常是采取“预处理+机洗”的处理模式。在工作流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
1.
不重视预处理使用后的器械会沾染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干涸后会增加清洗难度影响清洗质量。多项研究表明,使用后器械因放置时间和保存方式的不同,清洗难度有所差异。因此,污染较重的器械应进行预处理清洗后再做常规清洗。
2.
器械拆卸与装载不规范有些器械结构较为复杂或零件较多,清洗困难。这就要求在清洗之前应尽量将其拆卸至最小单元,否则可能形成死角,严重降低清洗质量。另外,器械装载无序、杂乱无章、叠放现象均可能降低清洗质量。
3.
二次污染如果清洗后器械长时间暴露而不进行包装,或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使器械再次受到污染,都会使清洗工作功亏一篑。
(三)
清洗设备及媒介相关因素
1.
未正确使用大型清洗设备
。
CSSD常用的大型清洗设备有清洗机和超声机两种
,
工作人员使用清洗设备不正确,如未能合理设置参数、没有按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洗程序、或对机器运行
情况
观察、维护不到位、进行超声清洗时未将机器盖子盖好,均会导致清洗质量的下降。
2.
清洗剂选择
。
清洗剂主要成分包括碱、酸、酶、磷酸盐、表面活性剂、络合剂和螯合剂、泡沫控制剂、防锈剂等,同一种清洗剂中往往不会含有以上全部成分。因此,如果不能针对性地选择清洗,就不能有效清除污物,使清洗质量大打折扣。
3.
清洗工具不合格
。
硬度太大的清洗工具,如硬毛刷、钢丝球、针头等利器,会对器械造成刮痕等伤害,也会导致器械生锈的
概率
大大增加。
(四)
质量监测因素
1.
监测手段单一
。
现阶段尚未有统一的清洗质量监测标准,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常规监测手段仍以肉眼监测为主,部分会辅以光源放大镜等简单设备。导致了监测内容的表面化,监测水平低,无法有效保障清洗监测的质量。
2.
岗位设置不合理
。
一些消毒供应中心没有设立专门质检岗位,管理者监管不到位,从管理层面放松了对清洗质量的控制。
二、清洗不当对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
(一)
潜在危害
1.
生物性危害
。
医院供应室回收的各种器械由于带有部分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仍有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附着在器械上。而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要面对这些带有血液污染的器械,而利器的损伤不仅会造成工作人员自身的感染,还会造成人员之间的相互感染,主要的感染源可达20多种疾病,其中就有HBV、HCV、HIV等。这些污染源就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影响供应室人员康的主要原因。
2.
化学
医院复用器材清洗消毒灭菌投标方案(395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