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绿化养护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10页   下载353   2024-09-26   浏览28   收藏84   点赞444   评分-   121312字   79积分
还在等文档吃灰吗!快上传文档躺赚收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29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 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4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4 一、红火蚁介绍 14 二、红火蚁危害 19 第二节 项目需求 20 一、技术需求 20 二、商务需求 35 第三节 本项目工作重点 36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38 第一节 服务思想 及范围 38 一、 服务思想 38 二、服务范围 38 第二节 服务思路与策略 38 一、管理理念 38 二、管理策划 39 三、管理模式 39 四、管理机制设想 40 第三节 服务目标 42 一、质量目标 42 二、安全目标 42 第四节 工作思路 43 一、红火蚁防治原则 43 二、红火蚁防治管理策略 44 三、水库红火蚁防治思路 47 第五节 红火蚁防治技术规程 50 一、 总则 50 二、 检查 50 三、 预防 52 四、 灭治 53 五、 验收 55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7 第一节 公司组织 及职责 57 一、公司简介 57 二、公司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58 第二节 项目组织结构 63 第三节 项目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65 一、人员配置 65 二、具体岗位职责 68 第四节 人员管理制度 78 一、工作守则 78 二、 培训 制度 81 三、 考核 制度 82 四、 人事档案管理 83 五 、员工激励机制 83 第四章 物资设备管理 86 第一节 拟投入本标项目的主要药械表 86 第二节 红火蚁防治药物管理方案 87 一、红火蚁防治的药品、用法 88 二、药剂的保管和仓储原则 94 三、建立完善的药剂管理办法 95 四、药剂的使用 95 五、季节性的重要防范 95 六、药剂失效的鉴别 96 第三节 红火蚁防治设备管理方案 97 第五章 现场勘踏计划 105 第一节 现场踏勘目的 105 第二节 现场踏勘时间 107 第三节 现场踏勘制度 108 第四节 现场踏勘人员 110 第五节 现场踏勘流程 111 第六节 现场踏勘记录 112 第六章 防治实施方案 115 第一节 监测方案 115 一、鉴别特征 115 二、监测准备 117 二、 监测方式 118 四 、 信息上报 121 第二节 红火蚁防控方案 123 一、水库堤坝红火蚁产生的原因 123 二、红火蚁生活习性 124 三、堤坝红火蚁的活动规律 130 四、水库堤坝红火蚁的预防方法 133 五、堤坝红火蚁的灭治方法 136 第三节 红火蚁防治措施 144 一、灭防措施 145 二、治理措施 149 三、组织措施 151 四、技术措施 153 第 七 章 后期服务方案 158 第一节 服务原则 158 一、以业务为中心 158 二、重在措施 158 三、安全性及保密性 159 四、适应性 159 五、标准性 159 第二节 服务承诺 160 一、服务期服务承诺 160 二、技术支持承诺 160 三、服务及时性的承诺 161 第三节 后期服务机构 162 一、 项目组织结构 162 二、后期服务人员安排 162 三、岗位职责 163 第四节 后期 服务管理方案 164 一、 后期 服务实施方案 164 二、 后期 服务管理制度 165 第五节 后期服务保障 167 一、后期服务承诺 167 二、 后期 服务保障 168 第八章 服务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70 第一节 编制服务进度计划 170 一、编制依据 170 二、编制原则 170 三、工期安排 171 第二节 红火蚁防治服务部署 172 一、 指导思想 172 二、 服务构想 172 三、红火蚁防治服务准备 174 第三节 红火蚁防治服务方案 179 一、 总体 服务 程序 179 二、具体服务方案 180 第四节 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188 一、 组织保证 188 二、 人力资源保证措施 191 三、药物 及设备配置的保证措施 192 四 、技术上的保证措施 194 五 、经济上的保证措施 195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 199 第一节 红火蚁 防治药物对环境的危害 199 第二节 环境保护意义 200 第三节 环境保护管理 201 第四节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职责 204 一、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204 二、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204 第五节 环境影响措施 207 一、减少红火蚁防治药物环境影响措施 207 二 、场地环境保护 措施 209 三 、大气环境保护 措施 210 四 、 减少 噪声 技术措施 211 五、减少 水 污染措施 212 六、 “渣土垃圾”管理整治措施 212 第十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14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214 一、 质量方针 214 二、 质量 指标 214 三、 思想保证体系 215 四、 组织保证体系 216 五、 工作保证体系 216 六、红火蚁防治药物质量检验计划 217 第二节 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218 一、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218 二、员工培训制度 219 三、文明服务制度 220 第三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221 一、监督检查机制 221 二、建立约束机制 223 三、科学的管理机制 224 四、完美的服务流程 225 五、优秀的员工队伍 226 六、尊重采购方 226 七、服务效率意识 227 八、激励运作机制 230 九、利用数据统计工具,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 234 第四节 服务质量考核 235 一、人员组成 236 二、检查范围 236 三、考核办法 236 四、日常管理 240 第十一章 安全作业方案 241 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41 一、安全保证体系 241 二、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242 三、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242 四、各项安全措施 242 五、事故预防措施 243 第二节 安全作业管理方案 244 一、安全制度 244 二、安全预案 245 三、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设施配备 245 四、安全检查及记录 245 五、安全事故处理 246 第三节 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246 一、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246 二、制定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47 三、 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248 四、疫情防护安全管理 250 五 、 工作服及工号牌管理 254 六 、 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255 第十二章 人员培训 258 第一节 培训目标 258 一、总则 258 二、目标原则 258 第二节 培训计划 259 一、培训对象 259 二、岗位基本要求 259 三、具体细则 260 第三节 培训内容 260 一、总则 260 二、相关法律 261 三、 红火蚁 基本 知识 261 四、 红火蚁防治方法 265 第四节 培训的组织实施 267 一、培训管理原则与要求 267 二、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 268 第五节 培训跟踪及检验 268 第十三章 项目管理制度 269 第一节 人事管理制度 269 一、工作制度 269 二、 劳动纪律 270 三、 奖惩管理 271 四、 廉洁自律管理 273 五、 离(任)职管理 275 第二节 监测制度 276 一、监测区域 276 二、监测地点类型 276 三、监测时期 277 四、监测方法 277 第三节 施药制度 278 一、手工施药 278 二、器械施药 279 第 四 节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281 第 五 节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282 一、采购方 沟通 282 二、采购方 投诉处理 282 第十四章 项目应急预案 288 第一节 应急保障措施 288 一、应急机制保障 288 二、应急设备保障 290 三、应急经费保障 291 第二节 应急处理方案 292 一、目的 292 二、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292 三、突发事件预防 293 四、突发事件处理 294 五、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总结 295 第 三 节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296 一、总则 296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297 三、火灾预防、监测、预报、报告 297 四、火灾扑救 298 五、火灾案件查处 301 六、后期处置 301 第 四 节 流行性传染疾病应急预案 301 一、 防疫 作业 301 二、作业班组 301 三、应急预案 302 第五节 药物中毒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302 一、药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302 二、药物中毒 预防措施 305 第 六 节 其他应急预案 306 一、人员意外伤害处置预案 306 二、人员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307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拟投入的药物设备”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现场踏勘计划”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红火蚁 防治实施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后期服务 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质量保障 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安全作业 管理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一 章。 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十 四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 法 实施条例》 (三)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红火蚁介绍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invictaBuren)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至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兵蚁)和小型工蚁。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雌蚁和雄蚁有单眼 , 雌蚁触角一般11节 , 雄蚁触角一般12节。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 截至2021年3月,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及其他公共地带都有发生。 (一)社会体系 红火蚁,真社会性的生活结构,蚁巢中除专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负责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职蚁)。无生殖能力的职蚁可分为工蚁与兵蚁亚阶级,阶级结构变化为连续性多态型。红火蚁有“单蚁后”及“多蚁后”两种社会形态,是透过约600个“锁”在一起的“超级基因”调控来决定红火蚁是“单蚁后”及“多蚁后”族群。 单蚁后族群是由一个交尾蚁后通过飞行而播散建立。这种播散方式可使交尾的蚁后播散到1km或更远的地方定植。因它们有领地意识,单蚁后的族群密度比多蚁后的族群密度低,蚁丘密度为200个/ha。多蚁后族群是在一个族群中有2个至数百个具有繁殖能力的蚁后,它们由1个或几个蚁后通过爬行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建立,这种形式的播散速度慢。多蚁后族群没有领地,所以,单位面积上的族群密度比单蚁后族群的密度高6倍,超过1000个/ha。这两类族群都可以通过流水而播散。当水面上升,它们形成一团而浮在水面上,能存活数周直到水位落下或漂流直到岸上。 (二)生存繁殖 红火蚁自然繁殖中以生殖蚁的婚飞扩散较为持续和有规律。红火蚁没有特定的婚飞时期(交配期),成熟蚁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蚁形成。雌、雄蚁飞到约90~300米高的空中进行婚飞配对与交配,雌蚁交尾后约飞行3~5公里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如有风力助飞则可扩散更远。 红火蚁的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共8~10周。蚁后终生产卵。工蚁是做工的雌蚁;兵蚁较大,保卫蚁群。每年一定时期,许多种产生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雄蚁不久死去,受精的蚁后建立新巢,交配后24h内,蚁后产下10~15只卵,在8~10d时孵化。第一批卵孵化后,蚁后将产下75~125只卵。一般幼虫期6~12d,蛹期9~16d。第一批工蚁大多个体较小。这些工蚁挖掘蚁道,并为蚁后和新生幼虫寻找食物,还开始修建蚁丘。一个月内,较大工蚁产生,蚁丘的规模扩大。6个月后,族群发展到有几千只工蚁,蚁丘在土壤或草坪上凸现出来。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一个蚁巢中包括1个或数个可以生殖的蚁后,其他所有的工蚁和兵蚁都是不能繁殖的。 红火蚁的寿命与体型有关,一般小型工蚁寿命在30~60天,中型工蚁寿命在60~90天,大工蚁在90~180天。蚁后寿命在2~6年左右。红火蚁由卵到羽化为成虫大约需要22~38天。蚁后每天可最高产卵800枚(IUCN数据,另有论文称为1500枚),一个几只蚁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产生2000~3000枚卵。当食物充足时产卵量即可达到最大,一个成熟的蚁巢可以达到24万头工蚁,典型蚁巢为8万头。 (三)食物类型 红火蚁食性杂,觅食能力强,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等,他们有植物上“放牧”蚜虫、介壳虫的行为。红火蚁群体生存、发展需要大量的糖分,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也在红火蚁的食谱上。红火蚁幼虫在某龄以前只吃液质食物,而后能够消化固体食物。工蚁带来富含蛋白质的固体食物放置在幼虫的嘴前。幼虫分泌消化酶分解固体食物并反刍给工蚁。蚁后靠取食一些消化过的蛋白质来维持产卵的需要。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蚁后就能够发挥其最大产卵效率。 通常在凉爽季节的白天或炎热时期的傍晚和夜间工蚁觅食活动最积极。觅食蚁通过地表下的水平蚁道离巢去觅食,一个大型蚁巢的觅食蚁道可从蚁丘负外延伸几十米远,沿路有通向地面的开口。 (四)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有时为大面积蜂窝状,内部结构呈蜂窝状。新形成的蚁巢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的小土丘状的蚁丘。新建的蚁丘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随着蚁巢内的蚁群数量不断增加,露出土面的蚁丘不断增大。当蚁巢受到干扰时,蚂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红火蚁在蚁丘四围有明确的领地意识,而蚁丘的特点及主动攻击入侵者的行为,可以作为迅速判断是否为红火蚁的方法之一。 (五)温度影响 红火蚁对热的耐受性最低温度为3.6℃,最高温度为40.7℃。红火蚁在土壤表层温度10℃以上时开始觅食,在土壤温度达19℃时才会不间断地觅食,觅食的土壤表层温度范围为12~51℃。当土壤表层下2cm处的温度在15~43℃时,工蚁开始觅食,最大觅食率发生在22~36℃时。低温度比高温度更能限制红火蚁的觅食。春天土壤周平均土壤温度发(表层下5cm深处)升高到10℃以上,红火蚁开始产卵。工蚁和繁殖蚁化蛹和羽化分别发生在20℃和22.5℃。土壤平温度24℃时新蚁后可以成功地建立族群。当土壤很湿或很干时则活动减少。干旱后的一场雨会刺激它们2~3d的筑巢活动并增加觅食活动。从土壤表面到10cm深处的温度低于18.8℃时,全天不会发生交尾飞行。气温在24~32℃,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交尾飞行在上、下午均可发生。新建立族群89%的处于侵扰区域的下风向。交配飞行通常发生在雨后晴朗、温暖的中午时分。一旦雌性有翅繁殖蚁完成交配后,会从翅基缝处折断双翅,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建立一个新的族群。这些场所一般在岩石或树叶下,也可以是沟缝或石缝中,甚至在人行道、公路或街道的边沿处。蚁后在土中挖掘通道和小室,并密封开口,以免捕食者入侵。 二、红火蚁危害 (一)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 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如水泡或脓包破掉,不注意清洁卫生时易引起细菌二次感染。 (二)红火蚁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 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危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 (三)红火蚁危害其他动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 1. 红火蚁捕食刚孵化的地栖型卵生动物个体,因为刚刚出壳的幼体或者出壳后聚集在一起尚未离开巢穴的幼体,活动能力弱,极易受红火蚁的攻击,而最终变为红火蚁的美餐;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 2. 红火蚁与其他动物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如与当地蚂蚁种群竞争植物食料,还与那些以昆虫为食物来源的物种竞争昆虫食料,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3. 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概率。 第二节 项目需求 一、技术需求 序号 采购内容 数量 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 1 XX 水库红火蚁防治项目 1 项 一、服务内容 主要对 XX水库 一副坝至十副坝沿线大坝、护岸、坝与坝之间的水库管理范围进行红火蚁防治。防治则是监测、防控和治理相结合进行,即对发生区域进行有效的治理、灭杀,还要对发生区域和未发生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防控。 二、项目防治时间段 本项目防治时间段:2年。服务具体起止时间以 合同签订 时间为准。 三、监测、防控和治理范围 (1)监测范围 主要对水库疫情未发生区和发生区进行监测,监测面积共 XX ㎡。 (2)药液防控范围 主要对水库疫情未发生区和发生区的背水面进行药液防控,药液防控面积共 XX ㎡。 (3)治理范围 主要是在水库三副坝外坡 XX ㎡范围内,对已发现的红火蚁蚁巢进行药物毒杀。主坝及一至十副坝内坡共 XX ㎡,溢洪道~二副坝迎水面管理区 XX ㎡,二副坝~主坝间迎水面管理区 XX ㎡,主坝~三副坝间迎水面管理区 XX ㎡,共 XX ㎡范围内,如监测发现红火蚁蚁巢时,进行物理灭杀(即沸水向可见蚁巢内直接灌入灭杀)。 四、防控和治理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NY/T2415-2013红火蚁化学防控技术规程》、 XX省 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45/T1354-2016红火蚁毒饵法防控技术规程》进行防治,其中监测参照《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XX 堤坝 项目红火蚁 防治管理暂行办法》;治理参照《红火蚁毒饵法防控技术规程》以及相关文献的物理治理方法。 五、红火蚁防治方案(供应商在响应本方案的同时,可根据自身经验提供更为 有效地防治 方案) 防治内容及要求:为做好红火蚁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红火蚁新疫情,准确掌握疫情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确定防治的重点和方法,采用点面结合、诱杀为主的技术防治红火蚁,拟规定红火蚁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疫情诊断、监测记录与档案以及监测报告、物理治理、化学防治技术等要求。 红火蚁防治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 监测准备 根据已收集的红火蚁相关的信息以及必要的自主信息收集进行整理、分析,按本防治实施方案(可增补)监测。 (二) 监测区域 1. 发生区 以大坝、护岸、坝与坝之间的水库管理区共 XX ㎡范围作为发生疫情的代表地块进行诱饵法监测和防控,掌握红火蚁的生物动态和扩散趋势。 2.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区周边的高风险区域,包括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近年来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高风险物品(包括土壤、垃圾、装盆用混合或有机覆盖物、干草或秆、其他如草皮、苗木、绿化树运载土的工具等任何含土壤或附着土壤的东西)的地区,了解红火蚁是否传入。 (三) 监测范围 重点监测草坪、绿化带、苗圃、果园、荒地、堤坝、垃圾场、货场以及可能调入 盆栽 植物、垃圾、木材、肥料的场所。 (四) 监测时期 根据《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最佳监测时期为气温在20ºC~32ºC的时间段( 据 XX 全年的气温统计分析来判断,符合的时间段是每年的5月至10月间)应对防控区进行效果的测定。 (五) 监测用品 (六) 监测方法 (七) 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 其他 材料妥善保存)。 (八) 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每年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 ( 含疫情分布图 ) )。 (九) 疫情防控 采用毒杀、物理治理、防治等三种方法,根据每次监测的防控效果,结合水库环保要求现状,进行红火蚁疫情防控。具体要求如下: 1. 毒杀 毒杀采用毒饵诱杀和药液灌巢法相结合。 注:1.毒杀范围是本方案红火蚁防治范围的背水面范围,严禁在迎水面范围进行毒杀,即三副坝外坡 XX ㎡范围内,对已发现的红火蚁蚁巢进行毒杀。2.毒饵诱杀应在晴天,气温21~35度,地面干燥时投放毒饵,在使用毒饵剂后6小时内无降雨(如施药后6小时内下雨,需进行第二次施药)并且尽量在红火蚁活动觅食时间施用。洒水后、雨天及下雨前12小时不能投放。 A . 毒饵诱杀法 ( 1 ) 药品准备:本方案设计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的2.15%吡虫啉饵剂和0.73%氟蚁腙饵剂药物,进行轮换使用灭治,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 ( 2 ) 毒杀流程: 一是点施毒饵。根据监测的防控效果为红火蚁二级以下(含二级)发生区的,采用每巢50g的吡虫啉饵剂或每巢50g的0.73%氟蚁腙饵剂药物(合理轮换药物,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根据红火蚁蚁巢记进行点施毒饵。将毒饵沿蚁巢周围1m内均匀撒布,对所有可见的活蚁巢进行疫情防控。 二是观察毒杀情况。在点施或撒施毒饵后每日查看施药点观察毒杀效果并记录。 三是补施毒饵。根据防控效果,在使用毒饵防控红火蚁2周后,对活蚁巢与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再次 使用 毒饵进行防治。在活蚁巢、诱集到工蚁的地点及其附近小区域内采用点施的方法撒施毒饵。 B . 药液灌巢法 ( 1 ) 药品准备:本方案设计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的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物(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进行灭治。 ( 2 ) 毒杀流程: 一是在毒杀12周后蚁巢还观察到红火蚁活动迹象的,增加药液灌巢法处理单个蚁巢。将药剂每巢16.7g按600倍用水稀释。施药时以活蚁巢为中心,先在蚁巢外围近距离淋施药液,形成一个药液带,再将药液直接浇在蚁丘上或挖开蚁巢顶部后迅速将药液灌入蚁巢,使药液完全浸湿蚁巢土壤并渗透到蚁巢底部。根据蚁巢大小确定药液用量,保证充分湿润全部蚁巢。 2. 防控 防控采用药液湿侵法预防。 ( 1 ) 防控范围是本方案红火蚁防治范围的背水面范围,严禁在迎水面范围进行防治,即主坝外坡 XX ㎡,一副坝外坡 XX ㎡,二副坝外坡 XX ㎡,三副坝外坡 XX ㎡,四副坝外坡 XX ㎡,五副坝外坡 XX ㎡,六副坝外坡 XX ㎡,七副坝外坡 XX ㎡,八副坝外坡 XX ㎡,九副坝外坡 XX ㎡,十副坝外坡 XX ㎡,一副坝西干电站管理区 XX ㎡,二副坝~主坝间背水面管理区 XX ㎡,主坝~三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 XX ㎡,三副坝~四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 XX ㎡ , 五副坝~六副坝间背水面管理区 XX ㎡防治范围 XX ㎡。 ( 2 ) 防治应在晴天或阴天天气下进行,下雨天不能进行防治。 1) 药液湿侵法 ①药品准备:使用防治红火蚁防控药品,所使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的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药物(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进行灭治。 ②防治方法: 在进行第一次红火蚁投药毒杀后,采用药物按900倍用水稀释,使用手推式喷雾机对防治区域内进行全面喷洒预防,以湿润地面为主, 能更好地 防止红火蚁的分飞、随水漂流入侵,同进也防止迎水面未能进行毒杀范围的入侵,喷药时放置警示牌,其后每隔三个月进行预防 喷洒 一次,两年共八次。警示牌布设数量共 XX 块 。 2) 疫情发生区 按发生区范围监测 —— 发生区动态监测 —— 查找蚁巢等流程进行。 ①发生区范围监测。参照上述未发生区的各方法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 ②发生区动态监测。1.诱饵制作及用量:使用新鲜火腿作为诱饵,每公斤切200片,放入专用或自制的塑料诱瓶中。 2. 监测方法:为保持火腿肠的新鲜,应现场将火腿肠切成厚度约1CM厚、2CM直径的薄片。按10m*10m井 字形 插上小标旗标记该放置诱瓶的位置。监测30分钟后,有蚁进食的诱瓶取出蚁进行鉴定,鉴定为红火蚁的插上不同颜色小标旗标记此动态监测点并计数。诱瓶的放置覆盖发生区共 XX ㎡范围。 ③根据动态监测和调查、踏查情况查找发生区范围的蚁巢并标记成图,工作完成后诱饵等监测用品立即回收并处理,不得残留在实施现场,费用自理(已含在合同款内,不另计算)。 ④监测次数:本方案设定连续两年,每年的1月至2月为准备时间,每年3月至12月,每月进行防治效果监测1次,两年总20次,每次监测工期1个月。 3) 监测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 其他 材料妥善保存。 4) 监测报告 对监测结果每年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 ( 含疫情分布图 ) 。 5) 疫情防控 ① 毒 杀 毒杀采用毒饵诱杀和药液灌巢法相结合。 a 毒饵诱杀法 采用具有“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产品防治对象需标明有红火蚁的2.15%吡虫啉饵剂和0.73%氟蚁腙饵剂药物,进行轮换使用灭治,减缓红火蚁抗药性产生。 点施毒饵。根据监测的防控效果为红火蚁二级以下(含二级)发生区的,采用每巢50g的吡虫啉饵剂或每巢50g的0.73%氟蚁腙饵剂药物(合理轮换药物,减缓
水库大坝红火蚁防治投标方案(310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