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工程类投标方案 智慧工程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536页   下载909   2024-08-06   浏览12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18952字   113积分
还在等文档吃灰吗!快上传文档躺赚收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52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22 第一节 项目背景 22 第二节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5 第三节 项目建设原则 26 第一条 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原则 26 第二条 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26 第三条 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28 第四条 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28 第五条 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原则 28 第四节 项目建设思路 29 第一条 立足仪陇,博彩众长 30 第二条 把握关键,注重实效 30 第三条 综合管理,条块结合 32 第四条 资源整合,平台共享 33 第五节 建设范围 33 第一条 地域范围 33 第二条 对象范围 33 第六节 项目建设内容 35 第一条 体制和机制建设 35 第二条 基础数据建设 37 第三条 运行环境建设 41 第四条 组织机构建设 41 第五条 应用系统建设 41 第七节 项目建设目标 43 第八节 项目建设依据 45 第二章 项目需求分析 48 第一节 项目总体需求分析 48 第二节 城市管理现状创新需求分析 52 第一条 管理手段精细化 52 第二条 管理手段严格化 52 第三条 管理手段科学化 54 第四条 管理手段长效化 54 第三节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54 第一条 城市管理体制建设需求分析 56 第二条 城市管理机制建设需求分析 56 第三条 数据普查分析 58 第四节 数据建设内容分析 59 第五节 城管通软件开发需求分析 59 第一条 系统开发概述 59 第二条 系统开发 61 第六节 全民城管软件开发需求分析 63 第一条 “全民城管”软件概述 63 第二条 系统开发 64 第七节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66 第一条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66 第二条 系统的完整性需求分析 68 第三条 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维护性需求分析 68 第四条 技术适应性与应用性需求分析 70 第五条 系统安全性需求分析 70 第六条 系统可靠性需求分析 72 第七条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72 第八条 系统数据应用分析 74 第八节 系统软件功能性需求分析 74 第一条 基础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74 第二条 扩展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82 第九节 运行环境建设分析 90 第一条 软硬件设备建设分析 90 第二条 GIS系统建设分析 93 第三条 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分析 93 第四条 网络建设分析 93 第五条 场地建设需求分析 95 第十节 机房托管及运营维护分析 96 第三章 项目体制和机制建设 96 第一节 总述 97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 98 第一条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99 第二条 仪陇县智慧城管建设领导小组 100 第三条 智慧城管管理终端 101 第四条 监督员队伍建设 101 第三节 运行机制建设与系统流程设计 103 第一条 总体架构 104 第二条 运行规则 105 第三条 处置力量 105 第四条 联动机制 106 第五条 综合评价 107 第六条 智慧城管系统流程设计 107 第七条 总体业务流程主线 108 第八条 详细业务流程分析 110 第九条 特色业务流程 114 第十条 智慧城管人员角色配置 119 第十一条 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 129 第十二条 智慧城管管理手册设计 129 第四章 数据普查方案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第二节 数据建设标准和规范 135 第一条 标准规范定义 137 第二条 单元网格划分和编码规范 137 第三条 事、部件编码规范 139 第四条 地理编码规范 139 第五条 标准规范 141 第三节 数据建设内容 143 第一条 基础数据建设 143 第二条 基础地形数据补测 145 第三条 栅格影像数据建设 145 第四条 地理编码数据建设 145 第五条 单元网格数据建设 147 第六条 道路单元网格数据建设 147 第七条 城市三维实景影像数据采集与建库 147 第八条 部、事件数据 149 第四节 基础地性数据、正射影像数据(栅格数据)建设 150 第五节 地形图的修补测 152 第一条 作业范围和对象 153 第二条 作业技术指标 154 第六节 事件普查方案 154 第一条 事件分类 154 第二条 事件编码 157 第三条 事件数据建库 167 第七节 部件普查方案 168 第一条 部件分类 169 第二条 部件编码 184 第三条 部件数据库建设 192 第八节 单元网格划分方案 194 第一条 行政区划的划分 195 第二条 单元网格的划分 196 第三条 单元网格编码 198 第四条 单元网格数据要求 201 第五条 责任网格的划分 204 第六条 网格数据库建设 205 第九节 地理编码数据普查 207 第十节 实景三维数据普查 209 第十一节 移动测量系统(MMS)技术数据普查 211 第一条 数据处理 219 第二条 数据核查 219 第三条 数据入库 226 第十二节 成果提交 226 第一条 资料的提交 227 第二条 数据的提交 229 第三条 单元网格数据成果提交 229 第四条 地理编码普查数据提交 231 第五条 部件分类与编码数据提交 231 第六条 实景影像数据提交 232 第七条 地理编码普查数据提交 233 第十三节 数据保障 235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7 第一节 概述 237 第二节 系统总体架构 238 第一条 网络和硬件层 240 第二条 数据层 240 第三条 应用支撑层 240 第四条 应用层 241 第五条 用户认证层 242 第六条 用户层 242 第七条 标准规范体系 243 第八条 信息安全体系 244 第三节 系统完整性设计 244 第四节 系统先进性设计 245 第一条 基于UML和标准接口的平台无关性设计 246 第二条 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业务整合 248 第三条 基于flex技术的WebGIS业务处理和空间分析 250 第四条 基于3g技术的数字城管信息采集体系 250 第五条 基于web2.0技术的应用系统开发设计 252 第六条 基于分布式应用体系开发设计 252 第七条 基于二维三维一体化的数据应用设计 254 第五节 系统合理性和可靠性设计 257 第六节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259 第一条 网络可扩展性 261 第二条 硬件可扩展性 263 第三条 软件可扩展性 263 第四条 数据库扩展性设计 265 第七节 系统可维护性设计 265 第八节 软件系统设计 267 第六章 智慧城管应用平台设计 271 第一节 概述 271 第二节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72 第三节 基础应用系统 273 第一条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 277 第二条 呼叫受理子系统 288 第三条 协同工作子系统 303 第四条 监管指挥子系统 313 第五条 综合评价子系统 320 第六条 地理编码子系统 331 第七条 应用维护子系统 338 第八条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351 第九条 数据交换子系统 360 第四节 扩展应用系统设计 366 第一条 数字化城市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子系统 366 第二条 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子系统 373 第三条 视频监控子系统 376 第四条 业务短信子系统 383 第五条 呼叫中心子系统 389 第六条 噪声监测子系统 407 第七条 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 420 第八条 在建工地智慧管理子系统 426 第九条 渣土车管理与扬尘治理子系统 431 第十条 图像智能分析报警子系统 435 第十一条 社区网格化管理子系统 444 第十二条 全民城管子系统 461 第七章 基础硬件平台建设方案 473 第一节 服务器平台建设 474 第二节 存储设备系统设计 477 第三节 呼叫中心接入 479 第四节 终端设备接入 479 第五节 视频监控接入设计 480 第八章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483 第一节 操作系统 483 第二节 数据库 483 第三节 中间件软件 485 第四节 GIS软件 485 第五节 防病毒软件 487 第六节 软件运行建设 489 第九章 网络建设方案 489 第一节 网络系统设计 490 第二节 系统网络设计原则 491 第三节 系统网络关键策略 495 第四节 网络系统架构 497 第五节 接入网络 498 第一条 MPLSVPN有线专网 498 第二条 3GVPDN无线专网 508 第三条 联通虚拟专网业务的优势 513 第六节 网络详细设计 514 第一条 网络安全域的划分 514 第二条 接入层设计 515 第三条 网络管理设计 516 第四条 IP地址规划设计 520 第五条 VLAN规划设计 524 第六条 兼容下一代网络设计 528 第七节 网络安全 530 第一条 防火墙 530 第二条 网络分段 532 第三条 防病毒系统 534 第四条 日志及安全审计 534 第五条 数据库可靠性设计 534 第六条 漏洞发现与堵塞 535 第七条 通信加密保护 536 第十章 视频监控设计 536 第一节 监控系统说明 536 第一条 网络拓扑图 538 第二条 系统组成 538 第三条 系统功能 540 第四条 视频智能分析 543 第五条 车辆GPS视频监控 557 第二节 监控软件平台功能 565 第一条 实时监控 565 第二条 视频存储及回放 567 第三条 录像下载 567 第四条 功能说明 567 第十一章 资源整合与对接设计方案 569 第一节 概述 569 第二节 系统接口设计 569 第一条 数据交换标准 570 第二条 拓展系统接口设计 570 第三节 视频资源整合 584 第一条 整合需求 584 第二条 整合规划 586 第三条 整合设计 587 第四节 数据整合 589 第五节 热线整合(未来扩展) 589 第一条 城管热线与县长热线整合的基本原则 591 第二条 接口功能设计 591 第三条 与智慧城管无缝结合 593 第六节 与市级平台对接设计 595 第一条 系统对接设计 597 第二条 规范标准化设计 597 第三条 技术标准化设计 597 第四条 数据标准化设计 600 第十二章 大屏显示系统设计 603 第一节 建设目标 603 第二节 设计原则 604 第三节 设计标准 608 第四节 系统设计重点 612 第五节 系统设计合理性 616 第六节 大屏系统设计 616 第七节 大屏显示系统功能说明 618 第十三章 项目装修设计与布线方案 619 第一节 装修设计与布线概述 619 第二节 监督指挥中心选址及规划 619 第三节 装修布局设计 621 第一条 指挥大厅区 621 第二条 休息室 622 第三条 卫生间 622 第四条 茶水室及更衣间 622 第四节 指挥大厅设计 623 第一条 大屏幕区 624 第二条 讲解区操作台 625 第三条 坐席区 626 第四条 主席台 630 第五节 装修用材说明 630 第一条 低档装修用材 631 第二条 中档装修用材 632 第三条 高档装修用材 632 第六节 装修土建装修 632 第一条 地板工程 632 第二条 天花板吊顶工程 633 第三条 墙面工程 634 第四条 照明工程 634 第五条 强电工程 635 第七节 监督指挥中心综合布线设计 636 第一条 综合布线概述 636 第二条 结构化布线的的特点 636 第三条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 638 第四条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639 第五条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639 第六条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641 第七条 垂直主干子系统 643 第八条 管理间子系统 643 第九条 综合布线建设标准 643 第八节 装修设计效果图 645 第九节 机房安防工程设计 647 第一条 防雷接地装置 649 第二条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651 第三条 不间断UPS供电系统 651 第四条 UPS电源系统建设 651 第十四章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652 第一节 维护内容 652 第一条 部件数据维护 652 第二条 地形数据等基础数据更新和维护 654 第三条 系统软、硬件设备维护 654 第四条 应用软件维护 655 第五条 验收前服务细则 655 第六条 验收后服务细则 657 第二节 售后服务概述 659 第一条 售后服务目标 659 第二条 售后服务周期 660 第三条 售后服务范围 661 第三节 服务质量监督 661 第十五章 项目进度计划 663 第一节 概述 663 第二节 项目进度安排原则 663 第三节 关键进度的控制 663 第四节 项目进度优化 665 第五节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65 第六节 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665 第一条 应用系统建设保证措施 666 第二条 人员培训及系统试运行保证措施 667 第三条 项目正式竣工措施 669 第四条 系统运行维护保证措施 670 第十六章 项目安全优化设计 671 第一节 项目安全优化设计概述 671 第二节 应用部署安全设计 672 第三节 应用系统安全设计 673 第一条 统一的身份认证 673 第二条 五级权限访问控制体系 675 第三条 日志审计记录 677 第四条 数据库集中存储及管理 677 第五条 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677 第六条 数据传送的安全设计 679 第七条 系统安全分级管理设计 679 第八条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使用与传送的安全设计 681 第九条 部件在线更新隔离机制 683 第十条 依托和利用基础信息系统的应用安全体系 683 第十一条 手持终端应用的安全策略构建 684 第四节 数据安全设计 685 第五节 安全管理设计 686 第一条 安全责任人员管理 687 第二条 技术安全管理 689 第十七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 691 第一节 项目管理 691 第一条 项目管理目标与指导思想 691 第二条 项目管理内容 692 第三条 质量手册和方针文件 692 第四条 项目管理机构 695 第五条 项目范围管理 707 第六条 项目过程管理 714 第七条 项目风险管理 722 第二节 项目实施 729 第一条 项目实施目标 729 第二条 项目实施流程 732 第十八章 系统质量保障措施 747 第一节 质量管理概述 747 第二节 质量计划编制 747 第三节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749 第四节 各阶段保证措施 751 第一条 项目组正式成立保证措施 751 第二条 项目合同签订保证措施 752 第三条 应用软件开发保证措施 753 第四条 专业部门安装保证措施 755 第五条 数据普查保证措施 755 第六条 用户培训保证措施 757 第七条 系统集成商保证措施 759 第八条 系统上线保证措施 759 第九条 内部试运行保证措施 761 第十条 初验、试运行保证措施 761 第十一条 项目正式验收保证措施 763 第十二条 系统运行维护保证措施 764 第十九章 项目测试及验收方案 766 第一节 项目测试及验收概述 766 第二节 项目测试计划 766 第一条 测试小组组成及分工 766 第二条 系统测试方法 768 第三条 硬件及网络测试 769 第四条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769 第五条 计算机网络系统测试 781 第六条 软件工程测试 797 第七条 大联调测试流程 803 第八条 核实文档 805 第九条 测试类型 806 第十条 测试工具 809 第三节 项目验收计划 813 第一条 项目验收时间 815 第二条 验收条件 815 第三条 验收组织 817 第四条 验收方法 819 第五条 验收项目及内容 821 第六条 技术资料整编 823 第二十章 项目培训方案 829 第一节 概述 829 第一条 培训可行性 831 第二条 培训完整性 832 第三条 培训规范性 833 第四条 培训可操作性 833 第五条 培训成熟性 834 第二节 培训流程 835 第三节 培训对象 835 第一条 主管领导 836 第二条 业务操作人员 836 第三条 监督员 836 第四节 培训教师 838 第五节 培训方式 838 第六节 培训课程及时间安排 839 第七节 培训教材及资料 844 第一条 培训教材 844 第二条 培训相关手册 844 第八节 培训考核 846 第一条 培训意见反馈 847 第二条 培训效果跟踪 848 第九节 项目培训人数规定 848 第十节 项目培训收费 849 第二十一章 效益分析 850 第一节 社会效益可行性 850 第二节 经济效益可行性 851 第二十二章 项目投资概算 855 第一节 项目建设费用 855 第二节 项目建设费用明细(不含装修费用) 858 第三节 监督指挥中心装修费用明细 914 第一条 低档装修费用明细 914 第二条 中档装修费用明细 920 第三条 高档装修费用明细 926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仪陇县地处XX省南充市东北部,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南朝置县,为川陕革命老根据地,享有“中国气都”的美誉。仪陇位于XX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以低山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 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仪陇县境内有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101、203省道贯穿仪陇县县境,境内S2城成巴高速、巴广渝高速和阆仪营高速将缩短与成都、重庆、 西安等大城市的距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仪陇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法治仪陇建设,贯彻落实《XX省依法治省纲要》,积极加速城市发展。按照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要求,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的改革,大力促进信息消费。通过广泛宣传、完善规章、狠抓督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城市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随着仪陇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猛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增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规模越来越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仪陇县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也快速增多,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亟需 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尚处于传统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 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 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 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 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现在的城管体制的运行和上述问题的长期存在,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效能的满意度。因此,打造智力型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随着智慧城市管理在全国的试点和推广,仪陇县在参考了各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后,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上提出了新需求。打造智力型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在住建部及XX省省厅政策支持下,在南充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取得卓越成效的契机下,仪陇县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建设“将帅故里、智慧仪陇”的计划,希望能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仪陇县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快以综合管理的方式解决当前的问题,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信息管理系 统,构建智慧城管平台“大城管”模式,实现最适合的仪陇县的城市管理模式。 整个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改革创新促发展、依法行政促规范的宗旨,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状态为“全面达到小康,建设新仪陇”,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容环境,为打造“智慧仪陇”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整个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广泛借鉴其它城市的建设经验,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理顺政府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城市管理职责,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结合仪陇县实际改进创新,综合应用地理信息、GPS卫星定位、遥感影像、无线通信、视频监控、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全县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并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配套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本项目系统的设计遵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指导准则(试行)〉的通知》(建成[2009]119 号)以及XX省城乡治办《关于印发(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补充)》的通知》([2013]47号)的部署和要求,同时结合仪陇县政府、县委政法委及相关部门关于仪陇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借鉴全国其它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仪陇特色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项目建设原则 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将严格贯彻以下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提升效能、统一标准、科学实用,在积极整合全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的统一标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从而实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原则 把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 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城市管理量大面广,实现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高效、敏捷,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面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建立智慧城市管理的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整合现有资源,如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公安天网视频资源、交通警力资源、电话热线资源、网络资源、海事资源等信息数据资源,全面纳入仪陇智慧城管平台,扩展管理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结合仪陇县实际,突出智慧城管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智慧城市管理系统要与城市其他监管系统相互衔接,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相互移植。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 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原则 除县城市管理部门按权限处置外,公安、交通、海事、规划、住建、房管、环保、民政、监察、政务中心、水务、电力、燃气、广电、通讯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相应的处置工作机制,与县级处置平台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及时有效地处置中心转办内容,并反馈处置结果。 项目建设思路 仪陇县智慧城管项目的建设,意在通过总结以往项目建设的经 验的基础上,结合南充市现有的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充分理解仪陇县城市管理现状,以满足仪陇县现在和未来城市管理为根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建设高位监督、低位管理,综合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平台实现对仪陇县现有职能部门资源的整合,实现整个城市应急一体化的大城管格局。 具体的建设思路如下: 立足仪陇,博彩众长 系统建设充分立足于仪陇县的管理机制及相关资源,并总结各地建设智慧城管平台的先进经验及教训,尤其借鉴南充市已建成的数字城管平台的成功经验和卓越成效,力争将仪陇县智慧城管系统打造为技术上先进、管理上实用,具备全国一流水平的智慧城管综合管理平台。 把握关键,注重实效 ●确立大城管的格局是前提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将明确大城管的格局概念,建立符合大城管建设的框架体系,接入南充市已有的大城管平台,同时为未来仪陇各个乡镇的建设和接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位、独立的监督体系是基础 智慧城管系统建设高位、独立的监督体系,通过创立监管分离的闭环工作流程和高位的监督指挥体系,发挥其改变工作流程、提高 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手段。系统通过完善的监督流程来体现智慧城管系统的执行力。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长效保障 系统通过监督流程的深化,建设科学的综合考评机制,将城市管理中的各个责任主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实现对城市管理中各个岗位职责的综合化科学考评,从而保证仪陇县智慧城管系统运行的长效。 ●成熟技术集成应用是管理高效的手段 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减少城市问题,智慧城管系统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情况下,通过成熟的技术集成城市管理的应用,从而提高专业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效率以促进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成熟和发展。 综合管理,条块结合 仪陇县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涵盖的范围包括城管、公安、交警、 海事等城市管理内容,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城管”平台。仪陇县智慧城管将在传统智慧城管基础上实现县、街道两级专业部门从“块状”管理方面。将网络延伸至街道、社区;从“条线”管理方面,将网络延伸县级部门的内部科室和部门监管的作业单位(例如环卫公司等),实现“条块结合、一杆到底”智慧监督管理新格局。 资源整合,平台共享 仪陇县智慧城管平台在建设时充分考虑资源整合,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资源,将城市管理中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公安天网、警力监控以及仪陇县相关的监管平台进行综合的整合和资源管理,实现将各部门间资源信息和审批信息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 建设范围 本项目的建设范围包含以下方面: 地域范围 本项目要求网络信号覆盖仪陇县约15.5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新政城区12平方公里,以及金城镇3.5平方公里。根据发展的需要,今后还可向周边延伸,实现仪陇城市管理“全覆盖、常态化、高水平”。 对象范围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县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七大类部件”(包括1公用设施类、2道路交通类、3县容环境类、4园林绿化类、5房屋土地类、6其它有关设施、7扩展部件)和“六大类事件”(包括1县容环境、2宣传广告、3施工管理、4突发事件、5街面秩序、6扩展事件)为主,涵盖城管、县政、国土、规划、房 产、环保、园林、县容、环卫等领域。同时还将结合《川城乡治办[2011]139号》文件中《XX省智慧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编码及监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中规定的内容。 在标准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仪陇县的实际进行系统软件拓展:按平台基础系统、城市综合管理、城管业务应用、城市公共服务四大模块进行子系统开发。 项目建设内容 结合仪陇县的实际情况,仪陇县智慧城管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体制和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建设主要针对现有的城市管理现状,建设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形成“大城管”协同运行
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5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