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成果质量保证及保密措施
5
1. 成果质量保证措施
5
2. 成果保密措施
7
2.1 成果资料安全保密基本要求
7
2.2 成立安全保密管理部门与职责
7
2.3 具体安全保密措施
7
(二) 整体服务方案及思路
13
1. 内业检查
13
1.1 核查任务
13
1.2 内业检查步骤
13
1.3 遥感监测图斑步骤
14
2. 外业调查
15
2.1 核查任务
15
2.2 外业调查步骤
15
2.3 测绘服务工作方案
16
3. 上级核查,补充调查,更新数据库
28
3.1 核查任务
28
3.2 核查、补充调查和更新数据库步骤
28
4. 数据整理、成果分析、图件制作
29
4.1 服务任务
29
4.2 服务步骤
29
5. 检查核实成果
30
5.1 服务任务
30
5.2 服务步骤
30
6. 成果资料服务方案
30
6.1 成果资料提交方案
30
6.2 成果保管制度
35
6.3 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制度
36
6.4 涉密测量管理制度
37
6.5 涉密人员岗位责任制
38
7. 重点难点分析
39
8. 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严格遵守操作细则
43
8.1 出测、收测前的准备
44
8.2 交通出行安全
44
8.3 生产环境与饮食安全
45
8.4 外业作业安全
46
8.5 内业生产安全
50
8.6 仪器设备管理要求
51
8.7 其它安全保障措施
52
9. 应急预案
52
9.1 专项应急预案
52
9.2 应急物资装备一览表
60
9.3 雨季施工施测
61
9.4 夜间施测措施
62
10. 人员配备计划及管理措施
62
10.1 管理制度
62
10.2 奖惩措施
74
(三) 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
91
1. 服务期保障措施
94
2. 组织保障措施
94
3. 技术保障措施
94
4. 进度保障措施
95
4.1 影响工期的因素分析
95
4.2 进度保障措施
95
4.3 经济措施
97
4.4 设备保障措施
98
4.5 后勤保障措施
98
4.6 制定应急预案
98
(四)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99
1. 质量保障措施
100
1.1 质量保证体系
100
1.2 质量控制要求
100
1.3 质量检查的方法
103
2. 质量管控措施
107
2.1 质量管控机构组成
107
2.2 质量管控工作内容
108
2.3 质量管控网络图
108
2.4 做好技术交底
108
2.5 确保仪器的完好率为100%
108
2.6 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109
2.7 成果审核、审定制度
109
2.8 资料管理、保密措施
110
(五) 售后服务
114
1.
项目部组织机构
114
2.
拟投入该项目的仪器设备一览表
120
3.
售后服务方案
121
成果质量保证及保密措施
成果质量保证措施
1)明确目标和标准: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制定成果的质量目标和标准,并将其纳入项目计划中。确保所有相关方对成果质量有共识,并提前设定可衡量的指标。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制定详细而可操作的工作计划,确保每个任务和活动都得到充分安排和考虑。包括确保资源充足、时间分配合理、任务分工清晰等方面。
3
)强调团队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流通和交流。鼓励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问题和难题,减少沟通误差和延误。
4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策划、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环节。通过规范化的过程和方法,确保成果的质量达到要求。
5
)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项目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开展质量检查、验证和审核。在关键节点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6
)集成技术审查和专业指导: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过程中的技术审查和指导工作。他们能够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优化成果的质量,并降低风险。
7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适当的项目反馈机制,包括对成果的内部和外部评估。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之处,提高成果的质量和价值。
8
)持续学习和改进:鼓励团队成员进行持续学习和专业培训,提升其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不断提高成果的质量水平。
9
)管理风险和变更: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合理处理项目变更,确保变更对成果质量的影响得到控制。
10
)多方协同合作:建立并维护与相关利益方的紧密合作关系,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通过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提高成果质量的共同目标。
成果保密措施
成果资料安全保密基本要求
公司员工必须全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测绘成果管理办法》和其它测绘成果安全保密规定,严格遵守公司的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加强国土资源基础空间数据、权属资料数据的保密管理工作。要严守秘密,严防泄密、失密,否则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成立安全保密管理部门与职责
序号
岗位
安全保密职责
备注
1
总经理
对公司安全保密管理总负责,策划成立安全保密管理部门,落实人员、场地、设备、经费。
2
生产副总(分管)
分管公司测绘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
3
档案室主任
负责公司测绘成果日常安全保密管理具体工作,建立成果资料归档、借用、归还等明细台帐,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
4
项目部
负责项目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成果安全保密管理。
5
作业组
负责本小组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成果安全保密管理。
6
作业员
负责本人接触、使用的成果资料安全保密管理。
具体安全保密措施
(1)开展保密教育培训
培训范围:本公司各级员工和临时加入或临时受聘于本公司工作的临时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本公司保密规章制度;保密形势、保密技能;涉密案例分析、教育和应该吸取的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培训形式和方法:
上岗前保密教育:由保密管理部门对新加入本公司员工进行保密常识、保密法规、本公司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的教育。
在岗保密教育:由保密部门对在岗涉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密与窃密斗争形势、保密管理制度、保密知识技能等教育。
离岗保密教育:由保密部门对离开涉密岗位人员进行保密法律法规、本公司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其明确继续承担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出国人员保密教育:由保密部门对出国人员教育、宣传,在其离开本公司前进行外事纪律、保密事项、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重大涉密项目前保密教育:对参与组织、服务的涉密活动工作人员由项目主办部门和保密办公室对其进行保密纪律、责任义务、注意事项等教育。
日常保密教育:平时利用各种媒体方式,进行保密宣传教育。
专职保密人员教育:保密部门每年组织对专职保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考核。
(2)界定安全保密人员的范围
公司管理层、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及技术骨干、质检员、作业组长、作业员、档案室工作人员等。
(3)签订项目《成果使用保密协议》
合同签订后,须同时按甲方要求与甲方签订《成果使用保密协议》,自觉履行在使用甲方提供的原始数据、资料过程中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4)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
本公司使用的计算机由公司统一购买,全部生产及办公使用的计算机均纳入公司资产管理系统,统一编号,配置产品应符合国家保密技术标准和有关保密规定。
1)公司计算机全部进行了标识,普通计算机贴有
兰色
固定资产标识,涉密计算机加贴红色保密计算机标识,标识贴在计算机正面醒目处。
2)公司计算机使用前统一登记并建立台帐,内容包括:保密编号、密级、资产编号、型号、产品序列号、硬盘序列号、使用人等。各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的统一管理。
3)涉密计算机的使用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人负有保密及安全的责任。非专人使用的计算机在使用时须履行交接、归还登记手续。
4)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保密管理规定执行,必须与互联网物理隔绝,违反规定将受到保密部门和公司的处罚。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巡查,保证公司数据资料的安全。
5)涉密用计算机由部门专人负责,个人不得改动机器的配置,不得安装无关软件。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计算机日常维护工作,并按规定做好相应记录。涉密计算机外出必须登记、通过审批,方可携带外出。
6)计算机因人员调整、设备调整、管理人员变化的,应当及时办理清点、移交手续,并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7)部门应当定期对本部门的计算机进行例行检查、核对、清理,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公司上级部门和同级保密工作部门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安、安全机关报告。
8)拟销毁的涉密计算机,应当登记造册,经公司主管领导签批,并有相应文字记载。涉密计算机的硬盘交资料室登记保管,统一交保密局处理。
9)违反本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涉密和非涉密存储载体使用管理规定
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硬盘、USB闪盘、硬盘、刻录光盘等可存取数据的介质。本公司使用的存储介质由公司统一购买,所有移动存储设备全部纳入公司保密管理系统,统一编号和管理。
1)本公司存储设备全部进行标识,非涉密存储设备贴
兰色
统一编号标识,涉密移动存储贴红色保密标识,标识贴在存储设备正面醒目处。
2)涉密存储使用前统一登记并建立台帐,内容包括:密级、保密编号、统一编号、型号、产品序列号、领用日期、领用人等。各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涉密及非涉密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
3)普通及涉密存储的使用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人负有保密安全责任。非专人使用的存储设备在使用时须办理领用、交接、归还登记手续。
4)涉密存储严禁在普通载体和涉密载体中混合交叉使用,如确有资料交换,在公司资料室或部门专用转换机上通过刻录光盘方式来转换资料数据,并做好相应记录。
5)涉密存储载体由部门专人负责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移动存储载体的日常维护工作。涉密存储外出必须登记、通过审批,方可携带外出。
6)移动存储设备因人员调整、用途变化、管理使用人员变化的,应当及时办理清点、移交手续,并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7)部门应当定期对本部门的涉密存储进行例行检查、核对、清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公司上级领导和保密工作部门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安、安全机关报告。
8)拟销毁的涉密移动存储,应登记造册,经公司负责人签批,并有相应文字记载。
(6)涉密设备报废管理规定
涉密计算机包括涉密台式计算机和涉密便携式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包括移动硬盘、USB闪盘、硬盘等。
1)本公司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均由保密管理部门专门管理,部门无权随意更改内部配置,不得随意送修。
2)涉密计算机及涉密存储载体的维修及报废由部门保密负责人专门管理,须通过公司保密管理人员审批、检查。
3)涉密计算机及涉密存储载体的维修及报废须建立台帐并统一登记,内容包括:维修时间、保密编号、型号、送修人、修理单位、修理内容、更换配件等。
4)涉密计算机及存储在维修前必须采取保密预防措施。涉密计算机送外修理时,必须将全部硬盘拔出。涉密存储不允许送外修理。
5)涉密计算机及存储的报废,应通过保密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计算机中硬盘必须拆除,统一上交公司资料室保管处理,报废移动存储经保密管理部门鉴定后,由公司资料室登记保管,交接须办理登记手续。
6)公司资料室保存的报废存储载体需贴上标记,记录送交人、时间、部门和保密统一编号,集中保管,定时上交保密局统一销毁处理。
7)违反本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测绘成果资料使用管理措施
我公司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执行,在生产作业环境、成果保密环境严格按照保密法执行,对涉密计算机及人员均按照测绘保密相关规定执行。从甲方下载的数据、领用的资料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安排具有测绘成果保密资格人员负责,采用专人负责制。
1)资料的接收和整理
甲方单位给项目组下发任务书和原始资料后,项目组派
专人第
一时间对资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数量、质量和类型等,
按照资料
类型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作好详细记录,并签字备案。
2)资料的保管
项目组指定专门的资料管理员负责本项目资料的保管,务必确保资料的安全妥善保管,不得损坏、遗失、转借第三者、挪做它用等,同时,从经济上和制度上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措施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3)资料的使用
项目组为确保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使用,对于不同作业人员,只能得到和使用其所负责区域的部分原始数据,一旦该区域生产工作提交成果通过后,要立刻删除原始资料,不得留存、转借第三者、挪做它用。
4)资料的销毁
项目组对于完成后的原始资料,在完整地归还甲方后,及时实行有效的销毁制度,并派专人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确保数据资料不会流失。
整体服务方案及思路
内业检查
核查任务
对自然资源部、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问题图斑,结合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进行内业比对,对矢量数据进行套合,
逐图斑
进行分析,建立问题台账,形成工作方案,定期汇总整改进度。
内
业检查
步骤
1)数据整理:收集、整理和归档野外勘测数据和相关文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和校验,包括数据格式转换、
缺失值
处理、异常值检测等,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目标,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模型建立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并进行结果解释和验证。
4
)结果评估与报告: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撰写检查报告,明确数据的可靠性,指出问题和改进措施,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整个内
业检查
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验证、重复检查、交叉验证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沟通与反馈:与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包括数据采集人员、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或专家,以确保内
业检查
的信息传递和问题解决。
遥感监测图斑步骤
1
)数据获取:通过遥感卫星或航空遥感平台获取目标区域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等。
2
)图像预处理:对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矫正等,以消除影像中的噪声和失真,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3
)图斑提取: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图斑提取,即将影像中具有相似光谱和空间特征的像元划分为不同的图斑对象。
4
)特征分析:针对提取到的图斑对象,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包括面积、形状、空间位置、光谱信息等指标的计算和统计,以获得图斑的相关属性信息。
5
)变化检测: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时间序列比较,检测图
斑之间
的变化情况,包括新增、消失、扩张、收缩等变化类型,以了解地表的动态变化过程。
6
)结果验证:对提取和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和精度评定,通常需要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评估遥感监测图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业调查
核查任务
1、根据上级下发我县2023年耕地流图斑、2023年第一季度省监测图斑,共约8397个,2022
年下半年耕地卫片,共计
1264个图斑。结合日常管理情况,补充提取包括但不限于补充耕地、增减
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涉及耕地增加的图斑信息。
2、按照省厅下发的上半年监测疑似耕地流出图斑和数据,
逐图斑开展
外业调查。对照建立的问
题台账,针对问题图斑,
逐图斑
逐地块进行外业实地核实,现场确认实际发生地类情况、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内容,定期汇总整改进度,提交统计表和工作报告。
外业调查步骤
1
)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明确调查的目标、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和具体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工作。
2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采用的调查方法、测量仪器和工具、样本收集方式等。
3
)实地勘察:根据调查方案,到实地进行勘察工作。这包括进行现场测量、观察、采样等操作,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4
)数据记录与整理:在实地勘察过程中,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包括测量数据、采样点位置、观察结果等。完成实地工作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5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实地勘察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推断。这可能涉及统计分析、图表绘制、空间分析等方法。
6
)编制报告或成果展示:将调查结果编制为报告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展示,以便向相关人员或团体进行交流和展示。
测绘服务工作方案
总体思路
(1)准备工作。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测区概况,搜集测区内历年积累的控制资料、地籍资料、影像资料、地形资料等,进行分析利用。
(2)技术设计。根据本项目的任务内容及项目要求,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及作业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成果,做好技术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
(3)人员培训。项目开展前须对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执行依据、技术方法、仪器设备使用等。
(
4
)三合一底图制作。整合地形、不动产测量成果和已有地籍资料,形成调查底图形成满足权
籍调查
要求的地形、不动产、地籍三合一的工作底图。
(
5
)质量检查。对全过程的成果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把控,主要包括:图根控制测量成果、地形和不动产矢量成果、倾斜航摄成果、三维模型成果、三合一底图成果等。
(
6
)底图输出。对检查合格的底图成果按要求进行输出。
(
7
)文档资料编写。编写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
技术要求及路线分析
技术线路图
准备工作
实地踏勘
对本测区进行实地踏勘,通过踏勘了解马坡镇周边情况、人文、地理、气候情况,研究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做出分析,以便统筹安排工作计划,合理控制时间进度和质量,使项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现场踏勘对项目实施计划的编写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实地踏勘的主要内容有:
(1)结合已收集的数据情况,通过实地踏勘,了解资料的情况(现势性、可利用情况)。
(2)通过实地踏勘,了解马坡镇周边情况、人文、地理、气候情况。
(3)对测区内的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点位的保存情况和交通状况。便于工作计划安排和技术设计。
(4)对测区范围界线的实际调查,确定本项目的实际测量范围、方位,初步掌握测区范围内各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掌握测区内各区域的测绘工作难度及调查难度情况,掌握测区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具体分析、重点设计、重点部署,便于工作的顺利展开。
(5)对当地的交通、住宿、经济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对生产工作、生活后勤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培训
根据本项目的任务内容及项目要求,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及作业区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成果,做好技术设计。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设计组人员编制符合本项目工作底图要求的技术设计书。
人员技术培训
项目开展前须对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方案;地形测量、不动产测量及三合一工作底图制作等工作内容及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专业仪器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使其熟悉有关本项目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任务,掌握方法和操作要领,增强责任心,以保证成果质量。
具体技术操作方案
作业流程
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成图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全野外数据采集)。
成图比例尺:1:2000。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
〔1〕图幅分幅
按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附录D的正方形分幅和编号执行,即图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2〕图幅编号
图幅编号采用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公里数在前,Y坐标公里数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如左下角坐标为x=3298000,y=572000时,图号应为3298-572。
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地物点相对于
邻近像控点
、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5mm,地形图上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75m,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大于±0.75m。
困难地区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放宽0.5
倍
。
实施技术方法
(1)地形图要素采集、编辑合成图,采用全野外地面数字测量法进行
内外业
一体化测绘与成图。
(2)数字测绘采用CASS9.1等国内优秀、可靠的数字地形图测绘软件。测图软件应具备外业测量数据自动采集记录、内业图形分成设色编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制图制表、数据交换等功能,应充分保证数据质量要求,并具备DWG图形格式输出功能。
基础控制测量
设E级以上GPS控制网,GPS网<点>的高程施测采用四等水准联测不少于六分之一的点<计划8个>作为GPS网的高程起算进行GPS高程拟合。鉴于该测区高等级水准点较少,水准路线全长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执行,即:单独的四等水准附合路线长度,不应超过80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应不超过附合路线长度的70% 。
〔1〕布点方案及要求
选点
和埋石
:除应满足至少有一点与之通视及展望度好便于施测外,GPS点点位距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装置不小于200米,距离高压输电线不小于50米,尽量选点在山头上。
埋石采用
刻石或现浇,刻石选在稳固的、坚硬的岩石上,否则深挖不少于40cm的坑,打入带铜芯的钢标,再用水泥浇灌,表面
整饰
成20cmX20cm并刻上“规划”。控制点命名规则:TG+流水号。
(3)控制点观测
按《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用快速静态定位观测方式,按双双基准布网方法施测静态观测一个时段,时段长≥25min,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颗,数据采样间隔10s,PDOP<6,平均重复设站≥1.6。
(4)数据处理
及时进行数据检核,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应小于9pp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5ppm。
②
各异步环的
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
Wx
≤2 σ
Wy≤2 σ
Wz
≤2 σ
W≤ σ
式中:W
—环闭
,合差,W=n—
异步环边数
σ—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
③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2 σ
④GPS点的高程测量--四等水准联测和高程拟合
工作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布设方案
基础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等到低等的布网原则,按测图所需的村、组分别设。
首级控制网应布设GPS四等网或一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应在各个单位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择机进行联测。
坐标系统选择
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统。
基础控制
网成果
提供
基础控制
网成果
应提供相应的控制网点选埋、测算、坐标与高程数据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成果。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1〕各级GPS点定位密度应满足下一级发展,并最后满足测图的基本要求。
〔2〕GPS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作业观测及其它测量手段利用。
〔3〕点
位周围
应视野
开阔,
便于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0的成片障碍物,位点应远离有整片幕墙玻璃的高大建筑物,远离大片平静湖面,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GPS卫星星号的影响。
〔4〕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m,而与无线电发射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0m。
〔5〕GPS四等点和一、二级控制点均需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要求测绘点之记。
GPS控制网测算
〔1〕GPS观测采用双频接收机,接收机应在使用前一年内景象检查,并提交坚定合格证明资料。
〔2〕GPS观测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进行作业观测要求满足CJJ73-97有关规定。观测时,应视卫星信号情况、位点环境和基线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适当延长观测时间。
〔3〕观察过程中,人员应尽量不靠近天线;且不要在天线附近走动和使用对讲机,使用对讲机应离天线10m以上。
〔4〕雷雨天气
应停测
,并卸下天线;人员应从高墙撤到坚固的建筑物内或低洼空地上。
〔5〕正确
量取并记录
天线高,并要求测前、测后量取两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的差值不得超过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天线
高记录
不得划改。
〔6〕在GPS观测时,每个测站均要求用观测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记录者、天气、日期、时段、天线高、接收机编号、天线编号等,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内,不要记录气象元素。
GPS网平差计算
GPS网平差计算应用严密,可靠的GPS测量基线平差计算软件进行,以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作为观测值,并兼顾地面起始坐标,采用三维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
等级控制网平差计算完成后,应进行控制网精度评定,统计计算,精度统计包括以下内容:
①控制网中级相邻点间最小,最大距离。
②最弱
边相对
中误差。
③最大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边独立闭合环或附和路线变数。
④独立基线构成的独立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及限差。
⑤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改正数绝对值及限差。
⑥约束平差与无约束平差同名基线改正数较差及限差。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设计
基础控制网布设四等水准网,据此
发展图根水准
。每个等水准路线
不
专门埋设准点,均应就近设计联测平地GPS四等网点和一、二级控制网点。
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四等水准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分别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相关要求和技术指标执行。
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mm〕
等数
每千m高差中数中误差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检测段
监测图斑(123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