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城市“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6
第一节
政策背景
6
第一条
“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原则
12
第二条
建维结合、持续保障原则
13
第二章
建设必要性
19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9
第一条
乡村防控系统薄弱
20
第二条
项目分散建设、重复严重、信息孤岛多
20
第三条
视频业务应用整合性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1
第四条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3
第三章
需求分析
26
第一节
综治职能
26
第一条
调研工作目标
29
第二条
调研工作范围
30
第四章
总体建设方案
32
第一节
总体设计
32
第二节
设计思路
37
第三节
建设目标
38
第一条
系统总体架构
39
第二条
三级数据平台建设
40
第三条
网络架构
45
第五章
基础子系统建设
53
第一节
人员出入口子系统
53
第一条
设备部署
55
第二条
设备部署
58
第三条
架构设计
62
第四条
设备部署
63
第二节
车辆抓拍子系统
64
第一条
功能设计
64
第二条
架构设计
67
第三条
设备部署
68
第三节
泛监控信息采集子系统
68
第一条
设备部署
70
第二条
设备部署
72
第三条
设备部署
74
第四条
点面结合系统
76
第五条
热成像系统
79
第六条
设备部署
86
第四节
报警联防子系统
86
第一条
设备部署
88
第二条
视频接入方式
88
第六章
专项子系统建设
94
第一节
平安河道防控
94
第一条
设备部署
96
第二条
系统架构
99
第三条
系统架构
102
第四条
功能应用
103
第七章
协同指挥中心建设
105
第一条
立体化防控视频云平台
107
第二条
综治信息业务平台
219
第三条
中心网络
415
第四条
视频会议
426
第五条
显示系统
428
第二节
中心机房
434
第一条
机房综述
434
第二条
建设内容
436
第三条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
465
第四条
气体消防系统
467
第三节
布局效果
469
第一条
领导决策室效果图
470
第二条
数据中心机房效果图
471
第四节
二级指挥中心(镇)
471
第一条
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472
第五节
三级指挥中心(村、小区)
472
第八章
网络传输
473
第一节
网络系统概述
473
第一条
网络带宽需求
475
第二节
网络结构设计
476
第一条
核心层
477
第九章
典型应用
477
第一条
职能单位工作人员看视频
479
第二节
视频监管
484
第一条
车辆管理
489
第二条
出租屋管理
491
第三条
车辆卡口监测
496
第四条
公共设施监管
498
第三节
重点区域布控
498
第四节
治理信息发布
501
第十章
运营运维模式
504
第一节
运营模式分析
504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实施组织
508
第一节
项目组织机构
508
第一条
项目领导组
509
第二条
运维组织架构
512
第三条
运维管理体系
512
第四条
运维管理内容
513
第五条
地下管道
515
第六条
窨井
516
第七条
设备机箱
517
第八条
杆件
518
第九条
基础
519
第十条
项目管理培训
519
第十一条
系统日常维护培训
521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
522
第一节
建设周期
522
第十三章
效益与风险分析
524
第一节
效益分析
524
第一条
经济效益分析
524
第二条
风险分析
527
综述
政策背景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人口居住的集中化、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基层治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步增多,新的形势对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国家下发了多个政策文件指导平安建设。
2015年4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做好治安防控的同时服务好人民群众。2015年5月13日发布了由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出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围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为进一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到山东临沂调研,对平邑县通过信息化,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治安防控能力的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2015年7月,国办发〔2015〕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目标是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增强政府服务和监管的有效性。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降低服务和监管成本。
2015年9月23日,孟建柱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创新驱动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孟建柱指出,要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公共安全难题,提升维护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善于从多源的、分散的、碎片化的大数据中找到规律,为维护公共安全提供创造性服务。要坚持以信息流引导技术流、物质流,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危爆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使用等全过程、无缝隙监管体系,把先进的理念、制度转化为程序上的硬约束,实现对各类风险自动识别、预警,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孟建柱强调,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要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更加注重统筹设计,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数据集成应用,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要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科学配置、动态调整网格员编制,倾斜基层、屯警街面、多警协同,完善社会面、重点行业、单位内部、城乡社区等治安防控网络,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活力。要更加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身份不实、信用记录缺失等问题,推动建立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信任根制度;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良行为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创新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治安管理盲区和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治安防控力量薄弱问题,推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及时调整网格员布局,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效。要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建设,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将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延伸,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
2015年底,国务院中央综治办在全国选取陕西富平、山东平邑、湖北远安三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试点县进行政策和建设模式的探索,并在2016年8月陆续完成试点建设工作的验收。
201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规定了省、市、县、镇、村五级综治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为综治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2016年10月全国综治“南昌会议”,孟建柱在“南昌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对各类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孟建柱书记再次指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核心是提高整体效能,中央已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规划,部署开展“雪亮工程”建设。
由中央综治办牵头,国家信息中心承办,发改委、公安局等配合成功搭建了中央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不同网络架构、各级视频监控资源的大整合、大联网、大应用;中央政府部门先后频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9号、《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等近20份中央文件,为中央、各省市、各区县等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项目提供了建设依据和建设规范,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此次项目的重视程度和大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2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注意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化引导,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1.2总体目标“雪亮工程”项目通过搭建区(县)、镇(委办局)、村(重点企业)三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建设和完善视频监控体系、联网共享体系、专项整治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一整套立体化治安防控网,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层基础为支撑,按照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无盲点、无漏空的立体化“数据天网”。建设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数据处理分析中心,拓展民众对基层治安综合治理的综合应用,形成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支撑系统。到2020年,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为抓手,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
全域覆盖:XX市(各镇、街道)及车站、铁路沿线、公交车及公交站、旅游景点、学校周边、广场及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以及政府机关、银行、加油站等要害场所,监控点覆盖率达到100%。到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重点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
全网共享: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云存储等技术,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社会视频资源整合平台,分级分类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实现一、二类监控联网率100%,积极引导社会面三类点的建设和联网整合工作,并实现对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和公众用户的视频图像资源共享应用。
全时可用:基本建成公共安全视频图像资源的运维管理体系,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以上,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以上,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全程可控:基本建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安全体系,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系统在安全、可控、可靠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大数据应用潜力。1.3设计原则
“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原则
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分层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1.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在规划上,要从未来社会发展、社会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的治安防控、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着眼,站在全市高度,统一、科学合理规划;在具体建设上,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科学布点;在设备选择上,采用科学的、符合发展方向的国内主流品牌,集成化和模块化程度高,扩展性能好,安全和保密性能符合要求。1.3.3统一规范、集约兼容原则深入推进各类系统的关联共享和整合应用,最大限度对我区图像资源进行整合,在汇聚整合图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覆盖城乡的雪亮工程,同时满足治安防控、交通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城市应急指挥等多种实战需要,尽可能实现资源共享、智能联网应用。同时对于新建、补建、改建系统采用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1.3.4政府主导、工作同步原则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将涉及新建、改建中的感知采集层建设,由综治办负责统一规划,实现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同使用。避免重复建设,确保系统良性持续运行,发挥最大效能。1.3.5高标严质、依法施工原则系统的设计、评审、建设、检测、验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做到建设工作申报及时、程序规范,验收工作严格标准、资料规范。
建维结合、持续保障原则
系统的有效应用是“三分建设、七分维护”,建立标准的运维保障体系,建维结合、持续改善,摸索社会化运营维护的方案,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在专业人员队伍、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保障。
1.4设计依据
本项目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的精神,参考地方政法委综治办印发了《关于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实施“雪亮工程”的指导意见》,理解近期国家政法委“南昌会议”、“大连会议”、“内蒙古会议”会议精神,依据相关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级行业标准、国家及行业研究成果进行设计,编制依据如下: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及补充文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1000-2015)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_T669.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前端信息采集技术要求》(GA_T669.3-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AT669.4-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GAT669.6-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平台技术要求》(GA_T669.7-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传输网络技术要求》(GA_T669.8-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卡口信息识别、比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GA_T669.9-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无线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_T669.10-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BG/T21741-200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小区、出租屋视频门禁信息联网技术规范(试用)》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公安部科技局《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没计要素》公安部科技局《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公安部科技局《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通过新国标符合性检测的视频图像管理平台产品目录》公安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DB33/T334-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8-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0/IEC11801)《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175)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074-2003)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505-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4年5月1日施行)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智能框架》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公安部)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九五”规划》(公安部)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公安部科技局
《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要素》公安部科技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3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公安部科技局
《2009年交警系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指导意见》
《关于稳步开展公安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通知》公信通[2007]189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信息通信网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公信通传发[2008]10号
《关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公信通传发[2008]296号
《公安厅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意见》公信通传发[2010]30号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515-2011)《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志》(GA/T484-2010)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1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
652-2006)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GA/T1049-2013)《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GA/T1146-2014)《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GB/T24726-2009)《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事件信息集》(GB/T20134-2006)《交通运输信息“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年4月)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1]192号)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1年7月)《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建设推进方案》
(交通运输部,2011年10月)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2年1月)
《JT/T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1年3月)《JTJ07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075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建设必要性
项目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稳步推进区“雪亮工程”建设,提升区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主题,主动拥抱大数据、云计算,全面增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科学性、主动性、立体性、实效性,引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依据“南昌会议”、“大连会议”、“内蒙古会议”精神,按照“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一统两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无盲点、无漏空的立体化“数据天网”,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我市“雪亮工程”建设,提升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水平。2.2现存问题和差距
乡村防控系统薄弱
伴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乡村规模不断膨胀,突发事
件不断增多,给乡村治安监管和应对突发事件带来很大的压力。
近年来,大力推进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但仍然存在
着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发挥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对视频监控增点扩面,整合网络信号,智能化运维,既是对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大数据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项目分散建设、重复严重、信息孤岛多
在视频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传统的做法都是采用“一应用一系统”的做法,总体规划不尽完善,每个系统的建设都各自独立,信息共享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孤岛多,视频资源的社会面资源整合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视频数据存储主要在基层,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比较严重。2.2.3系统规模庞大、无法互联互通、缺少统一管理
视频监控平台日趋庞大,前端设备的管理、网络传输管理、存储管理、平台设备的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多业务系统之间的对接、网络结构横向纵向的管理、多网络间节点的管理等等问题,非常复杂,目前的管理面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盲区,管理手段方面也相对滞后,缺少全面的管理手段和高效率、科学的、先进的管
理工具。
视频业务应用整合性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现有视频图像系统主要是视频图像预览、回放、控制等视频基础功能,应用比较单一,缺少对视频资源数字化应用,缺少数据关联分析、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系统信息的比对、判断以及联动控制操作,视频监控的作用和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2.5缺乏新技术支撑、无法满足业务需要
随着业务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视频资源的应用从低级向高
效发展,原有的技术框架已不能支撑和业务部门的实际应用要求,多系统的业务数据与视频图像资源的整合关联难度进一步加大,迫切的需要新的技术框架,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及对海量资源的开发利用。2.2.6智能化应用严重不足、与业务实战结合差
目前,智能化应用与实战应用仍有差距,其他业务部门更缺乏视频与业务系统的应用,已建成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对各种视频监控技术、图像摘要处理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系统功能拓展不深入,技术存在局限,深层应用少,建立业务应用模型
能力弱。各类监控系统同样因为没有统一的应用平台而使这些图像信息相互之间无法共享,与业务数据关联差,严重影响图像监控系统的效能发挥,使得智能化应用与业务实际应用仍有差距。
一些委办局(如安监、质检、食药监、水务等)希望能够用视频联网来管理所管辖单位,但还缺少与业务结合的应用方案及相配套的管理制度。
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等,信息系统包括视频平台的建设都是从市里垂直下来的,数据的获取会比较麻烦。2.3项目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3.1.1社会治理业务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基层治安综合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当前基层存在各种矛盾和挑战,总得来说可概括为:一是人口管理难。人口流动性加强、特殊人群增多、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传统的人口管理模式亟待重构。二是车辆管理难。交通工具已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各
类车辆的数量快速增长,如何管理好车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三是矛盾化解难。社会利益结构快速分化,新的利益群体、利益阶层不断出现,新老矛盾交织,各种利益诉求难满足。四是安全防控难。治安形势严峻、刑事犯罪高位徘徊,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事故多发,恐怖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压力大。
为解决和应对上述矛盾与挑战,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在治安防控、人口服务、信息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2.3.1.2治安防控管理的需求
借助安防和信息化技术来健全市、镇、村的治安防控体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实现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的有效管理和整治,加大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及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包括对网吧、娱乐服务场所及特种行业的的监督管理。实现区、镇、村道路(特别是夜间)上机非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2.3.1.3人口服务管理的需求
开展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教育、服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暂住人口的合法权
益。同时坚持开展“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帮扶活动”,落实贫困家庭子女、无业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结对关爱和流浪儿童救助工作。2.3.1.4信息宣传管理的需求
借助户外发布屏、WEB网页、移动APP、短信等发布便民服务、违法犯罪、治安/火灾隐患信息,达到预防犯罪和禁毒常识宣传教育效果,促进安全教育进进社区、进家庭。2.3.1.5矛盾
平安城市“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投标方案(532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