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桥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8
第一节 工程概况
8
一、项目信息
8
二、编制原则
18
三、编制依据
20
四、
项目施工目标
21
第二节
质量目标设计方向
22
第三节
质量目标控制方向
23
第四节
工程工期目标控制方向
25
第五节
强调阶段工期目标控制
26
第六节
分级工期目标控制
26
第七节
工期目标控制措施
26
第八节
安全目标
27
一、
安全生产
目标
27
二、
安全施工目标控制方向
29
第九节
文明施工目标
30
一、
环境保护的目标
30
二、
环保目标控制方向
30
三、
环保目标控制参考标准
31
四、
成本管理目标
31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
35
第一节 施工准备
35
一、
开工前的施工组织准备
35
二、
开工前的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36
三、
劳动力准备
37
四、
材料准备
37
五、
机械准备
37
六、
技术准备
38
七、
施工测量
38
第二节
测量放线
39
一、
测量概况
39
二、
测量工作程序
39
三、
控制系统的建立
39
四、
放线控制
40
五、
测量控制
42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
44
一、
临时排水
44
二、
路基施工方案
44
三、
路基挖方施工
49
四、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50
五、
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52
六、
质量保证措施
55
第四节 管涵施工
58
一、
施工工艺流程
58
二、
施工现场准备
58
三、
施工步骤
59
第五节 防护栏施工
64
第六节 标示牌施工
69
第三章 拟投入主要物资计划
75
第一节 物资
的进场计划
75
一、
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原则
77
二、
材料进场流程
78
三、
材料使用检测程序
79
四、
材料保证措施
79
五、
材料封样流程
80
六、
工程材料计划采购管理制度
81
七、
工程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83
八、
材料保管制度
85
九、
工程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87
第二节
材料验证发放
90
第四章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91
第一节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94
一、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94
二、
检测设备及其配备计划和管理
94
三、
工程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
95
四、
工程实施阶段所需的机械
96
第二节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100
第三节 拟配备本标段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101
第五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102
第一节 劳动力安排
102
第二节
劳动力来源和管理措施
104
一、
劳动力安排
104
二、
劳动力保证措施
106
第三节
劳动力计划表
112
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及保证措施
113
第一节
质量技术管理班子和制度
113
一、管理班子
人员配备
113
二、质量管理制度
125
三、
质量管理机制
279
第二节 自控体系
335
一、
质量管理体系
335
二、
各部门及主要人员的质量职责
335
三、
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45
四、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349
五、
工程质量缺陷及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356
六、
程质量检查
措施
359
七、
工程质量奖罚
体系
360
第七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61
第一节
安全管理人员和制度
361
一、
安全
管理人员
362
二、
安全生产资源配置
367
三、
建立应急
制度
367
四、
事故应急抢救
制度
369
五、
保卫、消防措施
373
六、
安全施工目标及承诺
379
七、
安全防护设施
379
八、
安全用电
制度
384
九、
机具设备安全
制度
386
第二节
安全技术措施
387
一、
安全管理方案
387
二、
施工安全措施
420
三、
安全管理措施
424
第三节
现场防火安全措施
568
第四节
社会治安安全措施
576
第五节 施工应急方案
587
一、
坍塌事故
587
二、
物体打击事故
587
三、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
588
四、
风险
588
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656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计划及保证措施
656
一、
施工
组织
计划
656
二、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663
第二节
工程进度计划工期目标及总体安排
687
一、
施工工期目标及总体安排
687
二、
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
687
三、
保证工期的资源措施
688
四、
人材机进场计划
691
五、
项目的技术合理化建与运营效果
714
六、
工程的协调措施
715
七、
施工进度控制的原理
720
九、
进度计划的保障措施
728
十、
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750
十一、
确保工期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措施
751
十二、
确保工期的劳动力保证措施
759
十三、
确保工期的施工机械保证措施
761
十四、
工程运输方案
762
第三节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763
一、
工期进度计划
763
二、
工期保证体系
770
三、
按期完工进度控制分析
773
四、
总进度计划控制原理与进度保证措施
774
五、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777
六、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785
七、
进度保障措施
785
八、
工期保证措施
806
九、
进度计划的管理控制程序
820
十、
工期保证措施
829
第四节
对总工期制约因素的应对措施
893
第五节 施工总体计划表
1000
第九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001
第一节 现场
文明施工
计划
1001
一、
文明施工管理
1001
二、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007
三、
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体系
1008
第二节
环境保护体系
1030
一、
环境保护的概念
1030
二、
环境保护
管理
1032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1039
一、
环境污染保护整治措施
1039
二、
防止施工
噪声
污染
1039
第四节
环保材料的保证措施
1091
第十章 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1096
第一节
施工交通组织
重点难点
及保证措施
1096
一、
交通组织管理目标
1096
二、
交通组织
1096
三、
施工过程中道路分流措施
1097
四、
交通安全保证
1097
五、
交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1097
六、
交通组织施工的具体措施
1098
第二节
雨季施工措施
1099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1101
第四节
针对本工程起重吊施工的相应措施
1103
第十一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10
第一节
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1110
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13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认真分析研究合同和图纸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建议,结合本工程现场勘查结果、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和资源情况编制的。通过对合同和图纸的全面研究和分析,进行了施工总体部署,确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目标。
一、项目信息
项目
名称
XX园区道路及桥涵配套项目
招标人
XX园区道路及桥涵配套项目
建设地点
采购需求
1、小卜庄南东西路;2、刘庄北南北路;3、刘庄北湖大 棚路;4、刘庄北湖中路;5、吴口北湖东西路;6、马铺南北路;7、红旗 沟西路;具体内容详见招标文件采购需求、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工程范围及内容
竞争性磋商采购文件要求的全部内容
验收标准
按现行国家相关规范验收合格标准
计划工期
签订合同后 60 日历天内完成施工
质保期
1年
1.1.2.工程概况
所属
乡镇
地点
项目名称
设计速度
建设里程(m)
路面宽
度(m)
备注
长沟镇
20Km/h
485
4.0
预留圆管涵一道
20Km/h
425
3.5
20Km/h
665
4.0
20Km/h
113
4.0
20Km/h
230
4.0
20Km/h
1015
4.0
20Km/h
320
4.0
共计
3.253km
1.
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2.
设计行车速度:20km/h
3.
路基标准横断面:
4.
路基宽度 5.0m,路面宽度 4.0m,横断面布置如下:0.50m 土路肩+4.00m 行车道+0.50m土路肩;行车道采用单向坡,横坡度为 1.5%,土路肩为 3%。
5.
路基宽度 4.5m,路面宽度 3.5m,横断面布置如下:0.50m 土路肩+3.5m 行车道+0.50m
,
土路肩;行车道采用单向坡,横坡度为 1.5%,土路肩为 3%。
6.
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
7.
路面结构
①20cm 水泥砼面板+18cm 级配碎石垫层+老路整平压实。
②18cm 水泥砼面板+12cm 级配碎石垫层+老路整平压实。
8.
路面材料
⑴路面结构层: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 28d 的弯拉强度为标准,其弯拉强度为 4.5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弹性模量为 29000Mpa。
⑵结构材料组成:
①水泥: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 3 天抗压强 度≥17.0Mpa,抗折强度≥4.0Mpa;28 天抗压强度≥42.5Mpa,抗折强度≥7.0Mpa。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见下表:
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
选用水泥时,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 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
②细集料:混凝土板用的砂采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最好是河砂,并应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 2.0~3.7 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 0.3。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下表
细集料技术指标
水泥混凝土路面细集料(砂)级配范围
③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清洁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符合规定级配,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 2~4 个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19.0mm;碎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26.5mm;碎石 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泥混凝土路面粗集料(碎石)技术指标
粗集料级配范围
④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一般采用饮用水。
⑤钢筋:混凝土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试验,采用塌落度测定,塌落度宜为 10~25mm,每一工作班应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板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 膜养护等办法。
1.1.3.施工条件
地区属黄淮平原中部,地势平坦。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判定场地类别为Ⅲ类。沿线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等特征。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约 14℃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年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3℃。雨量适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2.1mm,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丰水年约1500mm 左右,干旱年约 560mm。降水在全年中分配不均,6至8月降水量较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57%;11月至翌日2月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51mm,5至8月受高温影响,蒸发量最强,约占全年蒸发量的5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
全年无霜期约220天左右。根据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本项目在自然区划中处于 II5 区,属鲁豫轻冻区。
二、编制原则
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 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 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和权益均得到有效保障。
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 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根据工期要求,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 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抓住关键线路,合理 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
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和劳动 生产力,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条件。
遵循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 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
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精心组织、文明施 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 周转工作量。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充分应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 作用。
遵循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遵循“安全第一、防治结合”的原则,从制度管理资源配制制定切实 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照规章程序办事。
遵循专业化队伍和创一流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以专业化队伍为 基本形式,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用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 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 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直接对业主 和监理工程师负责。
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信 誉,向业主交一个质量合格,用户满意的工程。
三、编制依据
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答疑文件。
本工程设计图纸。
相关国家标准图集。
我公司企业标准、管理制度等。
国家现行有关建筑施工规范、规程、标准。
项目现场情况。
四、
项目施工目标
我公司在
项目
的立足点是我公司在充分满足甲方要求的基础上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简而言之,本工程的各项施工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整个项目的目标任务展开工作。
因此,我公司必须将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的进度计划和质量要求并紧紧围绕IS09001、IS014001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机融为一体,并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进行各项施工目标的控制和施工管理,从而使甲方能够得到更专业化的服务。
施工目标控制,即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设计、分析、分解、跟踪、考核、保障措施制定等一系列思维意识和管理工作。任何一项工作均存在其目的性,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建立目标,本工程也是如此。一份合约形成后,合约双方均要实现一定目标,无论是从履约的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创造社会信誉、效益的角度出发,目标管理和控制都处在重要位置。只有确立了项目目标,各项工作的运行才有方向性,才有确立衡量工作最终成果的尺度。
1.1.5.
质量目标
验收标准
:
按现行国家相关规范验收合格标准。工程质量符合《
道路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严格依照ISO9001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施工。
第二节
质量目标设计方向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
质量标准:
按现行国家相关规范验收合格标准
,如果我司投标被接受,我公司将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
TQC),并以GB
/
T19001《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要求为标准,建立并保持一个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流程,来实施和控制本合同。
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设计
分部工程质量目标的设计属于“第二层次阶段”目标设计,通过项目经理部核心管理层进行确定。由于工程总体质量已经确定,形成了方向性和全局性的目标,因此,遵循这一目标,项目核心管理层可进行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设计。其原因在于项目核心管理层相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更了解工程成本、资源、设计等状况,因此由该群体进行分部工程质量目标的设计,不仅客观实际,而且也可使项目核心管理层更清楚工程实施目标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明确工程管理重点。
分项工程及以下分解质量目标设计
分项工程及以下分解质量目标设计属于“第三层次阶段”目标设计,其设计范畴可以包括各分部工程中的优良率、分项工程的合格点率、检验批的一次验收合格率、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控制等质量目标指标。之所以将该工作落实到项目基层管理者进行分解和设计,主要是因为通过该工作,可以使基层施工管理者明确工程质量的基本管理标准,并保证了目标的可实施性。
第三节
质量目标控制方向
各级工程质量目标明确后,要保证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必须采取有效
的管理方法,质量目标的控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靠项目组织结构中所有岗位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工作来实现的,在实现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要保持每个岗位和个人能够持续围绕着既定的目的去努力工作,并始终坚持对目标的追求。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目标责任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使每个岗位和个人的工作都有方向性,每个岗位和个人都有动力,做到项目管理的各系统、部门、岗位和个人肩上有指标,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后,本工程的管理过程会形成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相互促进提高的机制,从而对各个子目标层层落实,实现工程总体目标。
经过建立目标责任制,有利于在落实责任的同时,明确权利,从而
有效地将
责、权、利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全面运行起来。
技术预控,不仅直接体现在工程上,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的提高及规范的培训,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及考核工作,确保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工程质量目标控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技术预控能力。
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指导人的行为。在建立了工程目标责任制后,项目组织机构中各个管理系统、部门、岗位和个人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但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灌输强烈的质量意识,指导人的行为。
强化质量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对各级人员质量意识培训来提高质量管理意识,也可以通过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管理会诊制”、“首检样板制”、“三检制”等一系列的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和提高质量意识。
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运行机制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项目管理,以人为本”的机制。
还应按照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挂牌制度、样板制度、会诊制度、奖罚制度、成品保护制度、专人负责制度等。
材料、半成品质量预控
一些工程中,
往往忽略材料和半成品质量控制,正是由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原因往往会造成结果产品质量的不可逆转,从而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因而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必须进入质量控制环节,那么要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就必须
有
得放矢
,加强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第四节
工程工期目标控制方向
工期目标
项目
的计划工期为
签订合同后 60 日历天内完成施工
,我公司在接到招标文件后,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编制,对进度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深入研究,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安排和筹划,对每一道工序的安排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紧凑、衔接紧密
。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质量保工期”工期控制模式进行工期控制。
以“质量保工期”工期控制模式
通常情况下,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投入和占用更多的时间。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降低了质量要求,一旦出现这样的决策,就可能导致质量和工期控制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过程:首先是工期有了保证,但质量却下降了,质量下降后,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降低了;当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便有了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不能接受的质量结果,从而进入反复整改或返工。反复的整改或返工,必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实践证明,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遵循“以质量保工期”的工期控制模式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当
保证和控制工序工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促进工期加快。
第五节
强调阶段工期目标控制
在工程工期控制的过程中,我公司将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总工期进行分阶段管理,各阶段的工期目标已经进行了分配,如果不能保证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将可能打乱工期目标的设计,从而出现个别阶段的工期压缩,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第六节
分级工期目标控制
为了保证既定工期目标的实现,避免
局部地工期
失控影响到全局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打乱与工程质量目标相关联的工期目标。因此必须对工期目标进行分级控制,保证每一级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最终工期目标
的实现,避免施工工期设计节奏被打乱,波及到质量控制。
第七节
工期目标控制措施
控制一次成优率
加强操作人员对质量意识的培养,提高施工质量和一次成优率。避免整改和返工占用过多时间,从而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建立例会协调制度
加强例会制度,解决矛盾、
协调关系,保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第八节
安全目标
一、
安全生产
目标
本工程将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据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管理使用规定的要求,按照创建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工期进度和作业环境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生产措施,进行文明安全施工管理。通过严密的安全管理,杜绝死亡、重伤事故,轻伤频率力争控制在0%。实现“六无”,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坍塌、无触电、无中毒、无火灾”。
我公司在该工程中将严格按照职业安防方针进行管理和组织施工。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我公司承诺如下:
(1)
我公司承诺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按照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和甲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2)
我公司将根据安全生产状况,特别是薄弱环节、重大危险点危险源,制定防止伤亡、火灾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以及施工危险岗位、危险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
我公司在合同履行期间,必须“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服从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督,接受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和甲方安全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落实整改;
(4)
我公司承诺按照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综合评分应达到95分以上,文明施工评分应达到98分以上;
(5)
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必须实现“六无”:
无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五;
无工程事故重伤以上
(
含重伤
)
事故;
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
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
无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及由此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漏水、漏气等重大事故;
无集体中毒事故。
我公司承诺接受相关部门和甲方组织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检查中的不合格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整改时间内完成,直至整改合格。
二、
安全施工目标控制方向
重视施工安全对工程施工氛围和施工节奏的影响
质量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直接的工程质量管理,同时,施工环境氛围对质量目标的达成都同样存在一定的影响,我们不相信施工操作人员每天在诚惶诚恐的环境中会安心于工作,同样更不可能创造出优质
合格的
工程。
因此,我们在工程管理安全目标设计、策划和目标控制时,必须全面兼顾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保证工程的施工管理处于一种平安有保障的氛围中。
确立与工程相符合相协调的安全文明管理目标
工程管理应当是工程全方位管理,因此在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控制上,应当站在更高的管理层次上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应当按照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进行目标控制。
建立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兼顾的机制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有了工程质量的定位,工
程各管理系统、部门和岗位势必将质量目标管理放在相当重视的位置上进行工程管理,但同时,能否保持施工管理顺畅地进行,必然关系到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因此,在侧重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也不可放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第九节
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目标等级:
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
严格按照国家和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使本工程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CI形象方面,符合我公司的一贯宗旨。
在施工中,我公司将采取有效地保障措施,确保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为标准,彻底贯彻CI战略要求,强化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确保达到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和要求。
一、
环境保护的目标
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来选购环保材料,确保材料的各种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施工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的污染、垃圾的污染,渣土及时清理,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采取有效之措施保证清运的材料或垃圾不遗洒,不扬尘,并把运输车辆和槽帮冲洗干净,贯彻ISO14001标准,执行有关环保规定,做好环保工作。
二、
环保目标控制方向
工程实体环保目标控制定位——绿色工程是由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材料经过施工安装工艺最终形成的产品,其最终结果是否环保无害,关键还在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环保无害。因此在环保目标的控制上,应当从组成建筑产品的环保性能上着手,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进行环保目标控制。
三、
环保目标控制参考标准
序号
环境目标
目标控制参考标准
1
噪声排放达标无重大投诉
噪声监测值
2
污水排放标准
监测值符合当地环保局制定的标准
3
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提高回收率
1、回收可利用原材料,回收油漆、涂料等包装材料
2、有
道路及桥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 (1109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