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工程类投标方案 智慧工程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1094页   下载156   2024-08-30   浏览37   收藏27   点赞853   评分-   317902字   36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107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体说明 8 第一节 项目背景 8 第二节 设计依据 9 第一条 基础设施规范 9 第二条 软件工程规范 11 第三条 教育行业规范 12 第四条 信息安全规范 13 第三节 建设目标 13 第四节 设计原则 14 第一条 先进性原则 14 第二条 实用性原则 14 第三条 兼容性原则 15 第四条 扩展性原则 15 第五条 可靠性原则 16 第六条 标准性原则 16 第七条 易维护性原则 17 第八条 可复制性原则 17 第五节 建设内容 17 第二章 各子系统功能要求 20 第一节 综合布线系统 20 第一条 系统概述 20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22 第二节 综合管网系统 26 第一条 系统概述 26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27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 36 第一条 系统概述 36 第四节 视频监控系统 41 第一条 系统概述 41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43 第五节 多媒体教室系统 63 第一条 系统概述 63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63 第六节 多媒体会议系统 68 第一条 系统概述 68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71 第七节 信息发布系统 75 第一条 系统概述 75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76 第八节 入侵报警系统 81 第一条 系统概述 81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82 第九节 公共广播系统 83 第一条 系统概述 83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85 第十节 一卡通管理系统 88 第一条 系统概述 88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89 第三条 系统概述 96 第四条 系统详细设计 96 第十一节 智能泛光照明系统 98 第一条 系统概述 98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98 第十二节 协同教研教室 100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00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01 第十三节 自动升降旗系统 103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03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03 第十四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05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05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08 第十五节 能耗监控系统 112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12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12 第十六节 机房工程 118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18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19 第十七节 校园综合管理中心 136 第一条 系统概述 136 第二条 系统详细设计 136 第三章 工程其他要求 144 第一节 非系统功能性要求 144 第一条 业务连续性要求 144 第二条 数据完全性要求 144 第三条 软硬件环境要求 144 第四条 软件要求 145 第二节 项目管理要求 146 第一条 项目管理内容 146 第二条 项目管理组织要求 147 第三条 项目管理的责任 148 第四条 项目的协调管理 149 第五条 项目管理技术文件要求 150 第三节 工程界面与配合要求 151 第一条 与建筑工程的配合 151 第二条 与机电安装工程的配合 151 第三条 与装修工程的配合 152 第四条 与消防工程的配合 153 第五条 与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通信运营商的配合 153 第四节 项目验收要求 154 第一条 系统试运行 154 第二条 验收标准 154 第三条 验收资料 154 第五节 技术服务期要求 162 第一条 日常巡检要求 162 第二条 故障处理要求 162 第三条 软件服务要求 164 第四条 软件维护的内容与类型 164 第五条 服务要求 165 第六条 应急管理与服务保障要求 167 第七条 重大活动保障要求 168 第八条 备品备件要求 169 第九条 其他服务要求 169 第十条 培训及后续服务要求 169 第十一条 考核要求 171 第四章 设备清单 177 第一节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清单 177 第二节 综合管网系统设备清单 239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清单 240 第四节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清单 304 第五节 多媒体教室系统设备清单 349 第六节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备清单 401 第七节 信息发布系统设备清单 668 第八节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清单 703 第九节 公共广播系统设备清单 711 第十节 一卡通管理系统设备清单 764 第十一节 智能泛光照明系统设备清单 822 第十二节 协同教研教室设备清单 853 第十三节 自动升降器系统设备清单 942 第十四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清单 942 第十五节 能耗监控系统设备清单 951 第十六节 机房工程设备清单 958 第十七节 校园综合管理中心设备清单 995 项目总体说明 项目背景 本着从满足业主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严格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发展、适度超前”的设计思想指导下,我们将立足于建设高度集成化的智能化系统,以我院多年积累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经验,为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提供一个先进的、合理的、高性价比的、完整全面的总体设计,力求使系统既能满足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未来的应用需求,又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使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迅速适应和领导未来的变化。 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总体规划效果图 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建设于包河区龙川路以南、卫乡路以东、甘棠路以西,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51.40亩,不规划总建筑面积217340平方米,预计办学规模6000人。 设计依据 基础设施规范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6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1409-202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JGJ/T454-2019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5206—2014 《无线局域网工程设计标准》GB/T51419-202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DJ/T334-2014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37-200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1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18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93-2012《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201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0526-2021 >《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200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32581-2016《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GA/T1400-201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及要求》 GB/T28181-2022 《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信号接口》GB/T30269.701-2014>《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数据接口》GB/T30269.702-20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51410-2020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某某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T5060-2016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GB37300-2018《某某市公安局对新建校园技防最低要求》 《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管理办法》 软件工程规范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GB/T18234-2000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CASE工具的采用指南》GB/T18914-2014>《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1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GB/Z18493-2001 >《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GB/Z20156-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201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20158-2006 《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GB/T18491.1-2001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6部分》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16260-2006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GB/T25000.51-2016《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某某省智慧课堂等应用系统与省平台互联互通技术规范2.0》 教育行业规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50099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某某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某某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信息安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147号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公信安(2008)736号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20 除上述规范、标准外,其他适用于本项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某某省教育厅、某某市教育局等有关智能化系统现行建设标准、规范要求。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能化校园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能信息化校园。 设计原则 先进性原则 系统的架构和技术均符合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系统各种应用的需求,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保证满足各种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体现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先进性。在设计中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标准和设备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应用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尽可能采用成熟、 先进的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语音、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确保系统在国内5年内不落后,并能适应目前及今后潜在的技术要求。 实用性原则 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原则,坚持先进,兼容传统,实现系统集成、系统互联、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边建设边应用,把系统建设成“实用工程”。 兼容性原则 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和开放式系统架构,选用标准化的网络、通讯、图像、视频接口和协议,与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预留与外部系统的接口,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采用先进的系统融合和数据交换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标准,统筹建设数据共享中心数据,综合考虑外部系统接口实现业务功能的整合。 扩展性原则 技术选型除了考虑先进、实用,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扩展性,系统容量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平台不仅需要保持对以前技术的兼容性,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能力,提供设备扩容和技术升级灵活性。能够根据园区服务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平滑的扩充和升级现有的覆盖范围、扩大平台容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现有设备、现有投入的调整。 可靠性原则 在设计时采用先进成熟的平台技术,在安全体系建设和系统切换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建成的系统将安全可靠,稳定性强,把各种可能的风险降至最低。平台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硬件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软件需要支持虚拟化和负载均衡。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存储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网络、存储设计上应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合理设计冗余,制订可靠的备份策略,保证系统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7×24小时长期可靠运行。 标准性原则 系统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开放性越好,则系统的生命周期越长。控制协议、传输协议、视音频编解码、视音频文件格式等需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所选用的设备和软件技术支持国际通用的通信协议和标准,采用标准协议进行互连互通,确保本次建设是网络平台、与原有系统、其他系统能够无缝互联,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4.7.易操作性原则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需求,对来自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查询,为实际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充分的决策依据,为用户和管理人员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节约的工作和办公环境。 易维护性原则 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修复。操作平台的人员为基层工作人员和互联网、移动网络接入的社会公众。由于平台的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先进的管理,具备高可管理性。软件系统操作必须易操作。 可复制性原则 系统设计在后续的推广复制中应能够在较小的代价及改动的前提下快速生成符合其他特色的模块化应用。 建设内容 本工程智能化建设遵循开放性、先进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原则,力求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为适应今后的技术发展,预留方便的扩展空间。 本工程范围包括涉及系统如下: 序号 设计系统组成 说明 1 综合布线系统 室内外主干光缆、接入光缆及配套设 备 ; 室内外网络线缆及配套设备; 2 综合管网系统 室外接入管道; 室内桥架、机柜等配套设备; 3 计算机网络系统 校园网、安防专网(设备网)、考务 监控网、程控交换系统、专线链路等 配套设备; 4 视频监控系统 室内外监控摄像头,明厨亮灶系统, 电梯五方通话(布线),监控平台存 储,监控大屏等配套设备; 5 多媒体教室系统 普通教室、合班教室、舞蹈教室等多 媒体教学配套设备; 6 多媒体会议系统 图书行政楼、教学楼会议室多媒体系 统及配套设备; 7 信息发布系统 行政楼、教学楼、学术交流中心等区 域信息发布屏及配套设备; 8 入侵报警系统 各单体楼栋报警探测器等配套设备; 9 公共广播系统 校园园区室内外公共广播系统,教室 考务广播系统及配套设备; 10 一卡通管理系统 一卡通系统、门禁系统、消费系统、 人行车行道闸系统、热水水控系统、 梯控、无线门锁、停车场车位引导系 统及配套设备; 11 无线对讲&电子巡更系统 校园巡更及对讲系统配套设备; 12 智能泛光照明系统 校园智能泛光照明系统配套设备; 13 协同教研教室 协同教研教室配套设备及系统; 14 自动升降旗系统 校操场升旗系统及配套设备; 1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监控配套设备; 16 能耗监控系统 能耗系统及配套设备; 17 机房工程 消防控制室和信息机房系统及配套设 备 ; 18 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校园一体化数据管理和展示系统以及 领导驾驶舱; 各子系统功能要求 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管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室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无线对讲&电子巡更系统、智能泛光照明系统、协同教研教室、自动升降旗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耗监控系统、机房工程、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将语言、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一个设计良好的布线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为智能建筑或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统一中央平台。 学校综合布线系统选用灵活的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通道通过简单跳线,可以灵活组网,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扩展性。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按照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标准,水平系统和工作区全部采用六类元件,建筑群主干采用单模光缆,可以支持万兆以太网。综合布线系统建成后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并能适应今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建成后应具有高速和高宽带数据传输能力,能满足某某市一中某某校区园区教学与办公的信息传输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系统的主机房间设在图书行政楼4F的信息中心机房。信息点主要分为网络信息点、语音信息点两大类型。网络信息点满足日常办公、教学、会议、学术交流等使用。语音信息点覆盖园区各个办公室,为日常电话通讯提供基础支撑。管理间到设备间的数据链路采用室内4-24芯单模光纤,建筑群采用室外12-48芯单模光纤,语音建筑群采用室外大对数电缆。本次布线系统设计为六类非屏蔽网络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可以互换,其模块和跳线用不同颜色予以区分。系统应满足20年以上的应用需要;系统运行具有高度可靠性、灵活性;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模块化、积木式、标准接插件的安装要求,保证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系统详细设计 2.1.2.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的用户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根据实际需求,根据不同房间区域的功能进行配置数据点和语音点。模块提供45度(斜角)安装方式,根据现场环境可选用单口、双口面板,(面板具有防尘功能,防止灰尘进入模块中)。面板和金属地插均做清晰标识,以便综合布线管理人员维护、维修。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主要分为语音点、数据点两大类型,其中数据点中有部分为安防、无线AP接入点、信息发布信息点预留,一卡通设备接入点等等。本次设计布线的点位设计情况如下,详见平面图纸: 会议室:根据会议室大楼不同按照2~8个网络点考虑。 公共区域:为信息发布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其他子系统预留充足的信息接口,便于设备接入网络。 接待室、实验室:按照每间1个网络点。 领导办公室:根据办公桌位置摆放,每个领导办公室位置设置1个网络点,1个语音点。 普通的办公室:按照每个工位设置一组信息点(包括2个网络点,),一个电话点。 教室:根据教室不同布局设计信息点,详见设计平面图。 在消控机房等重要房间,根据房间功用,设置点位,详见设计平面图。公共走道:在每层的公共走廊设置无线AP接入点,详见设计平面图。 根据各工作区信息点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信息插座安装方式,部分采用墙面型插座,墙面安装高度为30cm,与强电插座外沿水平距离为20cm。部分采用地插。安装位置考虑到维护及使用的方便,信息点的安装,需配合装潢进行安装。 2.1.2.2.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以支持1000Mbps的传输速率,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应为90米以内。符合YD/T1019,IEC60754-2,IEC61034-2, IEC60332-1-2等标准; 弱电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布线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增减用户只需在楼层弱电间做必要的跳线即可,使系统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施工时,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敷设至信息点后,需预留30cm。六类非屏蔽双绞线配线长度不超过90米。 2.1.2.3.垂直子系统 为了保证办公教学区信息点的数据传输带宽和今后网络的隔离及扩展需要,网络主干光纤从汇聚机房到各个弱电间采用室内4-24芯单模光纤,满足网络系统和智能化如监控、一卡通、信息发布等系统的传输。语音干线根据弱电间的语音信息点总数布置3类大对数电缆。 2.1.2.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配线架、跳线等。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它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整个综合布线及连接的应用系统设备、器件等构成一个有机的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只要在配线连接硬件区域调整交接方式,就可以管理整个应用系统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管理间位于楼 层弱电竖井内,管理相应区域的水平线缆及主干线缆。 管理间位于楼层弱电竖井内,管理相应区域的水平线缆及主干线缆。每个弱电间根据需求配置18U、24U、42U网络机柜,内设有光纤配线架,铜缆配线架,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分别管理相应楼层的信息点。水平配线部分采用RJ45端口模块式配线架。在配线架上通过跳线可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点的互换。数据与语音分区跨接,并保证调整灵活性。所有线缆、配线架等端接处采用色标、标记等手段为管理人员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2.1.2.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主要是用来放置网络交换机设备和服务器存储等配套信息化设备,并负责与外线连接,例如接驳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光纤进线和大对数电话电缆。通常综合布线的设备间就是指网络中心机房和电话交换间,以及各个楼的负责室外进线的弱电间,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设置图书行政楼4F信息网络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总配线及语音线架均设置在此机房内。 语音主配线架:用于连接来自各弱电间的大对数线缆,100对100配线架,机柜安装。数量配置以能够将全部水平线缆和垂直主干线缆端接好。 数据主配线架:用于连接来自各弱电间的光纤主干,光纤采用12~48口通用光纤配线架。 主机房管理设备根据设备采用42U标准网络机柜和42U服务器专用机柜安装。 2.1.2.6.建筑群子系统 除安全特低电压外,室外低压线路布线系统应采用护套线或电缆,并采取保护措施。 室外采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布线时,在进入建筑物或变电所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或变电所处,还应在防火墙上安装带锁的甲级防火门。 采用电缆排管布线在线路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时,应设电缆人(手)孔井。电缆人(手)孔井不应设置在建筑物散水内,且不应正对建筑物出入口。 主要采用12-48芯单模光纤用来传输网络数据,10-200大对数电缆用来传输电话信号。 综合管网系统 系统概述 本次综合管网主要指室内管路(包括桥架和管道),单体楼每层按需敷设相应规格水平桥架,通过镀锌钢管延伸至各智能化前端点位,并在单体建筑物相应楼层设置楼层汇聚点,沿垂直桥架总汇聚至弱电间内。 系统详细设计 2.2.2.1.通信管道建设相关要求 (1)管道位置要求 在确定通信管道的位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通信管道与通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通信管道与通道位置不宜选在埋设较深的其他管线附近。 通信管道与通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规定。 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 (m) 交叉净距 (m) 已有建筑物 2.0 — 规划建筑物红线 1.5 给水管 d≤300mm 0.5 0.15 300mm<d≤500mm 1.0 d>500mm 1.5 排水管 1.0: 0.15位: 热力管 1.0 0.25 输油管道 10.0 0.5 燃气管 压力≤0.4MPa 1.0 0.3法: 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 (m) 交叉净距 (m) 0.4MPa<压力≤1.6MPa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 0.5边 35kV及以上 2.0 高压铁塔基础 边 35kV及以上 2.5 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 0.5 0.25 通信电杆、照明杆 0.5 绿化 乔木 1.5 — 灌木 1.0 道路边石边缘 1.0 铁路钢轨(或坡脚) 2.0 —— 沟渠基础底 0.5 涵洞基础底 0.25 电车轨底 1.0 铁路轨底 1.5 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排水管施工沟边与既有通信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得小于1.5m。 注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得小于0.4m。 注3:在燃气管有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的2m范围内,通信管道不得与燃气管交叉。 注4: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通信管道与电力电缆的交叉净距不得小于 0.25m。 注5:d为外部直径。 (2)管道的埋设深度 管道埋深(管顶至路面)不宜小于0.8米,进入手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得小于0.4米,管道顶部距上覆底部不得小于0.3米。 人(手)孔内不同方向的管道相对位置(标高)宜尽可能接近,相对管孔高 差不宜大于0.5米。 管道敷设应有一定倾斜度,一般为3-4%,不得小于2.5%。 (3)材料的选型 本工程管材主要选用硅芯管。其外观、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塑料管材的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管孔内外壁均应光滑、色泽应均匀、不得有气泡、凹陷、凸起及杂质,两端切口应平整、无裂口毛刺,并与中心线垂直,多孔管管材弯曲度不应大于0.5%,单孔实壁管同方向弯曲度不应大于2%。多孔塑料管外径与接头套管内径、承插管的承口内径与插口外径应吻合。 2.2.2.2.管道施工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 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性的土壤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管道施工开挖时,遇到地下已有其他管线平行或垂直距
学校弱电智能化项目投标方案(10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