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工程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5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指导思想
15
一、编制依据
15
二、
指导思想
16
第二节 工程概况
16
一、
建设地点
16
二、
建设规模
16
三、
计划工期
16
四、
工程总体目标
16
第二章
进场与施工准备
20
第一节
施工进场
20
一、
施工人员、设备组织
20
二、
施工人员、设备转运方案
20
第二节
现场施工准备
21
一、
组织准备
21
二、
建立质量安全控制程序
22
三、
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教育培训
23
四、
测量控制
24
第
三
章
施工
组织部署
26
第一节 施工管理目标
26
一、
质量目标
26
二、
工期目标
26
三、
安全生产目标
26
四、
文明施工目标
27
第
二
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27
一、现场准备
27
二、技术准备
28
三、资源准备
29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0
五、
施工流程
30
六、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31
七、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32
八、主要劳动力计划
34
九、
主要材料计划
35
十、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35
第
四
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9
第一节 测量放线
39
一、概述
39
二、前期准备工作
39
三、测量仪器设备
40
四、测量仪器控制
40
五、测量控制基线
41
六、
测量方法
42
七、
测量质量控制
43
第二节
护坡桩施工
43
一、工
程简况
43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45
三、
测量放线
45
四、
成孔施工
46
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47
六、桩芯砼灌注
48
七、
挖孔桩出土运输
48
八、
混凝土垂直运输
49
九、钢材垂直运输
49
十、人工挖孔桩施工应注意问题
49
第三节
冠梁的施工
50
一、简况
50
二、施工流程
50
三、施工准备
51
四、
钢筋制作绑扎
51
五、模板制作与安装
52
六、砼浇注
53
七、拆模与养护
54
第四节
预应力锚杆施工
54
一、
概述
54
二、
主要施工设备
55
三、施工工艺流程
55
四、
施工主要方法
56
五、
质量保证措施
58
第五节
锚喷施工
59
一、
概述
59
二、
施工工艺流程
59
三、
施工方法
59
四、施工要求
60
第六节
脚手架施工
65
一、脚手架具体构造
65
二、材质
72
三、
脚手架搭建施工工艺
流程
73
四、
施工工艺
73
五、
脚手架拆除要点
74
六、
地基处理
75
七、
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75
八、
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76
第七节
人工清坡及清除危岩施工技术方案
77
一、
施工工艺
77
二、
施工方法
77
第八节 框架梁施工
79
一、施工准备
79
二、测量放样
80
三、基础开挖
80
四、钢筋绑扎
80
五、模板安装
80
六、砼浇筑
81
七、修整边坡
82
八、回填种植土植草
82
第九节 挡墙施工
82
一、施工工艺流程
82
二、施工准备
83
三、测量放线
83
四、基槽开挖
83
五、验槽
83
七、基础模板
84
八、浇筑基础混凝土
84
九、墙身施工
85
十、模板施工
85
十一、浇筑混凝土
86
十二、墙背回填
88
十三、混凝土养护
88
十四、混凝土拆模
89
十五、混凝土缺陷处理
90
十六、安全措施
90
十七、质量控制措施
91
十八、工程质量
91
十九、质量检验
92
第十节
边坡
监测
92
一、
概述
92
二、
观测具体方法
93
三、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94
第五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96
第一节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96
一、工程部质量体系组织结构图
96
二、
质量体系
97
三、
合同评审
97
四、
文件和资料控制
98
五、
产品采购
98
六、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98
七、
过程控制
99
第二节
质量管理控制方法
99
一、
质量控制的依据
99
二、
质量控制要点
100
第三节
施工质量保证具体措施
100
一、
冠梁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00
二、
挖孔桩
101
三、
挂网喷射砼
102
四、
预应力锚索
103
第六章 工期进度保障措施
104
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
104
一、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04
二、进度控制原则
105
三、进度控制依据
106
四、进度控制重点
107
五、施工总工期安排
108
第二节
工程进度控制风险分析及防范性对策
109
一、工程进度风险分析
109
二、规避风险的措施
111
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17
一、工期承诺
117
二、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条件
118
三、工程进度保证体系
119
四、施工进度计划流程及计划执行
119
五、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保证措施
120
六、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措施
122
第四节 工期保证措施
123
一、工期保证体系
123
二、工期保证措施
124
三、加强计划管理
128
四、加强技术管理
129
五、机械化水平保证
130
六、资金保障
130
七、材料保证
132
八、后勤工作保证
139
九、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139
十、统一管理的保障
139
第七章 项目资料管理
142
第
一
节
资料管理制度
142
一、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142
二、公司文件管理制度
143
三、项目收发文件管理制度
143
四、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144
五、竣工资料
145
六、文件、资料规定
146
第
二
节
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146
一、实施细则
146
二、资料的管理
147
三、施工资料填写注意问题
152
第三节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方案
153
一、
合同管理总则
153
二、
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责
160
三、
施工合同评审
163
四、
施工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168
五、
合同交底及履约
172
六、
合同印章的使用
173
七、
合同变更与解除
175
第八章
成本控制措施
182
第一节
成本控制原则
182
一、
全面控制的原则
182
二、
动态控制的原则
182
三、创收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
183
四、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184
第二节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184
一、
制度控制
184
二、
定额控制
184
三、
合同控制
185
四、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185
五、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188
第三节
成本控制组织措施
191
一、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191
二、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192
第四节
成本控制技术措施
192
一、
进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192
二、
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193
第五节
成本控制经济措施
193
一、
材料费的控制
193
二、
人工费的控制
194
三、
机械费的控制
194
四、
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控制
194
第六节
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194
一、
积极采用降低成本的管理新技术
194
二、
加强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
195
第九章 协调管理方案
196
第一节
组织协调原则
196
一、总则
196
二、工程协调的目标和内容
196
三、工程协调的要求和措施
197
四、专业协调方法和措施
199
五、我公司在组织协调中的优势
200
六、组织协调工作要求
202
第二节
项目管理部对外组织协调方案
203
一、总则
203
二、组织协调分阶段
203
三、与主要相关单位的协调方法
204
第三节
项目远外层关系的协调措施
207
一、与专业管线施工单位的协调
207
二、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
207
三、环境协调
208
第四节
其他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209
一、其他协调的容
209
二、其他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209
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1
第一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1
一、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11
二、安全施工措施
223
三、
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42
第二节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47
一、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47
二、文明标化管理
250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1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措施
256
第一节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56
第二节 环境管理目标
257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258
一、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258
二、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措施
259
三、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260
四、生态保护措施
261
五、地下文物保护措施
261
第四节 水土保持措施
261
一、建立水保管理体系
262
二、水土保持措施
262
第十二章
竣工阶段的收尾管理措施
264
第一节
交接与验收工作
264
一、
交接工程
264
二、主要验收工程
264
第
二
节
维护保修措施
265
一、
建立内部质量包保责任制
265
二、
成立工程交验后缺陷期内维护小组
265
三、
工程交验后的维护措施
267
第十三章 其他相关措施
268
第一节 技术保证相关措施
268
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268
二、雨季施工措施
269
三、现场消防措施
270
第二节 材料节约措施
270
一、职责
270
二、工作程序
271
第十四章 应急预案
275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275
一、应急预案原则
275
二、应急准备
277
三、应急响应
283
四、施工现场应急常用现场急救常识培训
284
五、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管理
289
六、其他潜在事故应急培训与演练
292
第二节 项目风险管理
300
一、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300
二、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300
三、风险因素识别
301
四、风险的分析及评估
301
第
三
节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302
一、应急措施
302
二、预防措施
304
第
四
节
火灾应急预案
306
一、应急措施
306
二、预防措施
308
第
五
节
意外触电应急预案
309
一、应急措施
309
二、预防措施
314
第
六
节
物体打击专项应急预案
317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7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7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8
四、预防与预警
318
五、应急处置
320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证
322
第
七
节
传染病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323
一、
预防传染疾病紧急救护措施
323
二、
预防疾病措施
324
三、
施工队预防
传染病
管理制度
325
四、
控制
传染病
疫情措施
326
五、
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326
第
八
节
打架斗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27
第
九
节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328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28
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328
三、预防与预警
329
四、信息报告程序
331
五、应急处置
332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35
第
十
节
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335
一、总则
335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36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36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336
五、预防与预警
340
六、信息报告程序
340
七、应急处置
342
八、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48
九、应急结束
349
十、应急恢复
349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指导思想
一、编制依据
1.
“
边坡支护工程
”
施工招标文件。
2.
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1)
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
(
2
)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3
)
本公司制定的一整套工程项目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等。
3.
本工程现场考察情况和建设单位提供的临时用地情况。
4.
我公司以前施工过类似工程的技术经验资料和有关技术新成果等。
5.
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资金实力。
6.有关
国家的规定、规范、规程、本地区的操作规程和预算定额。
7.
本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8.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9.
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0.
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二、
指导思想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二节 工程概况
一、
建设地点
XXX
二、
建设规模
XXX
三、
计划工期
XX
日历天。如需调整,以招标人调整后的进度计划要求时间为准。
四、
工程总体目标
(一)质量目标
根据XX单位要求和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按照国家现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招标文件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为此,我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将对本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二)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做好危险区域、危险工种的安全防护工作,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按照国家现行相关安全检查标准执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期目标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下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尽早交付使用是XX单位和施工方共同的心愿。我公司将采用先进的网络进度计划,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提高施工速度,达到各分部分项工期控制点要求,在XX日历天内完成本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
(四)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目标
通过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科学的策划和部署、有效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使该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同XX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和工程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优化施工组织和安排,使工程各环节衔接紧密,高效顺利地向前推进;从图纸设计、材料设备选型、专业施工队的选择、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等各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加强“过程”、“程序”和“环节”控制,追求“过程精品”,杜绝返工、浪费、尽最大能力减少和节省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使XX单位的投资发挥最佳的效益和效果。
(五)文明施工目标
按标准化文明工地管理,达到相关标准。在施工现场总体规划上充分考虑了施工环境,文明施工,降低噪音,妥善安排施工时间,保证良好的周边环境,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六)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工程将以维护良好自然环境及XX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为中心思想,做到环境保护无投诉,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区域的扬尘,做到施工现场散装材料和土方堆放覆盖率100%,办公生活区黄土不露天;施工场界噪声排放达标,固定使用机械设备100%采取降噪措施。
(七)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责任明确,资料管理微机化,确保内业资料完备、真实、规范、美观。在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实现施工信息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
(八)服务目标
信守合同及服务承诺,密切配合XX单位做好工程实施,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服务意识,认真协调与各方关系,自觉接受XX单位、监理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项目经理善始善终的负责保修期间的检查维修,并经常与XX单位保持联系,严格遵守工程保修和售后服务承诺。
第二章
进场与施工准备
第一节
施工进场
一、
施工人员、设备组织
若我公司中
标,我公司将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干的、有着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组建项目经理部和各级建制的专业施工队,组织精干的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队伍,抽调熟练技术工人,迅速组织机械设备调配和检修维护
,
投入先进、实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入 施工现场,并根据交通线路,制定详细的施工人员、设备转运方案。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第一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迅速进场,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其它设备和人员按计划分批
转运,保证人员和设备在按照计划投入工程施工前20天抵达现场,以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地建设好该工程。
二、
施工人员、设备转运方案
在
签订中标
合同书后,由我公司成立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立即组织安排第一批工程管理施工人员迅速进场,第一批人员和设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7天内抵达现场。部分人员、设备将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和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本部的人员、施工机械设备调配计划,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转运方案,分批次进入工程现场。
设备转运,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能在公路上行驶的自行开至工地,不能在公路上行驶的用大拖车运至工地,公司外租的机械由机械所有者按有 关规定运至工地现场。
第二节
现场施工准备
一、
组织准备
第一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材料进场后,立即开始按进度计划进行现场的准备工作。
1.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踏勘现场、收集地形、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组织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本标工程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各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规划和布置;临时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环境
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2.采取
专家论证和方案评估比较的办法制定施工方案
,
在征求设计、监理工程师意见情况下,进
一
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广泛论证,确定“优质、高效”的最佳施工方案,并在规定的日期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在单位工程施工前,会同设计、监理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充分理解设计文件,并据此指导现场施工。
3.
组织
项目部
工程技术人员
实施
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大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广泛咨询并听取我公司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论证,力争将该阶段的设计
做好
,使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同时,组织专职质安人员编制本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手册,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考核。
4.
按
已通过
监理工程师审批的临时工程总体规划布置和施工设计,组织场内临时道路、生活及办公设施、施工水、电系统、仓储系统等建、构筑物的规划、修建。
5.
组织工程测量人员校测由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并按市政工程施工
相关
测量规范和本工程施工放线精度要求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加密测量控制网点,并将我方项目部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的校测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
建立质量安全控制程序
1.
质量目标
(
1
)
我公司承诺: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和实现我公司的质量
目标
。
(
2
)
确保单位工程与整个工程的合格率100%
。
(
3
)
杜绝发生一切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2.
施工安全目标
(1)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懈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每一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实现在工程施工期间确保无重伤、无死亡事故,实现安全“五无”目标、轻伤事故频率在3% 之内的安全月目标。
(2)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格式制定单位工程施工记录表格、质量自检表格、设备、材料验收表格、月进度报表表格等文件格式,建立完整、详实的工程施工文件档案。
(3)成立质量安全部,具体执行质量安全控制程序,负责有关整个工程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与生产安全,并对各基层作业层管安全与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具体处理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管理决策。进行施工质量的终检,协助质量领导管理小组进行复检。
三、
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教育培训
1.
开展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
,
提高全体职工的施工安全意识。开展环境保护法教育
,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及业主、监理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
2.
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职工进行质量责任教育和质量管理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然后针对本工程的实际
,
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主要工种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和再培训,使职工具有保证各工序作业质量的技术业务知识和能力,并要求质量检验人员和特殊工神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3.
由项目总工程师及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并组织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4.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把工程质量管理归结为对所有生产部门和全体参建人员的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质量的管理,通过管理好工作质量来控制好工程质量。全面质量管理
具有
广泛的群众性、全面性、预防性和可控制性、科学性,使每个工作主体的质量责任和工作责任明确清晰。
5.
加强环保教育。工程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及业主、监理单位对本
工程
环境保护的要求
,
着重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环境改善,坚决制止和杜绝一切给 环境带来破坏
和
不利影响的行为。遵守各种规章制度,随时接收业主、监理单位及当地政府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督检查。
四、
测量控制
1.
测量基准
(
1
)
监理人在发出开工通知前14天,组织向承包人提供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
(
2
)
承包人接收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后,立即与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
3
)
承包人以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为基准,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并在收到开工通知后的28天内,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监理人审批。
2.
施工测量
(
1
)
承包人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并在开工前对本合同范围内地形图进行复测,冃报监理人审核。
(2)承包人应向监理人报送测量人员资格、仪器设备及其计量认证文件、计量测量资料。监理人可以使用承包人的施工控制网自行进行检查放样测量,亦可要求承包人在其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对照测量。
(3)承包人负责保护好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自行增设的控制网点,并提供通向网点的道路和防护栏杆。
(4)在施工测量中,使用激光准直和激光环测等先进的测量仪器,并辅以红外线放样等办法加快循环作业时间,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按采购计划组织材料、设备及零配件等采购、运输和储存保管。
第
三
章
施工
组织部署
第一节 施工管理目标
根据本工程主要特点,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大量的边坡支护等各类基础工程的施工经验
,
综合分析本工程之实际情况,我司确定的施工管理目标是
:
利用技术设备、人才、经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以我司的整体实力为后盾,严格按照
相关法律进行
施工
,并按照ISO9001质量健康体系标准,严格质量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预期目标,按期完成
本工程
的施工任务。
我司对本工程施工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
质量目标
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评定标准,达到合格标准;
二、
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
XX
年
XX
月
XX
日,竣工日期:
XX
年
XX
月
XX
日
;
三、
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0
%
以内;实现
“
六无安全管理目标
”
,即“无死亡、无重伤、无中毒、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
坍塌
事故”;
四、
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
XX
市
“文明工地”标准。
第
二
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
一、现场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下述各项准备工作。
1.
现场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以及招标文件要求,科学、合理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力求做到现场平面布置既美观大方、整洁有序,又能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
2.
临时设施:办公场所拟采用移动板房结构;另按文明施工要求搭设厨房、冲凉房、厕所等生活设施,以满足现场生活需要。临时设施必须满足消防防火及卫生的要求,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
3.
供水供电:业主在施工现场已经提供变压器电源,可满足施工和生活用电;并已提供供水管,足以满足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
二、技术准备
1.
施工图纸是进行施工的依据,是施工技术人员的语言。中标后,将在工程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类施工技术人员全面熟悉图纸、理会设计意图;同时必须检查设计图纸有无疑问、缺漏;了解清楚设计图纸对一些特殊材料的具体要求;设计图纸及说明是否清楚、齐全、明确,图纸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道路交叉连接点是否相符等,并进行汇总;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
做好
会审记录,整理图纸会审纪要。
2.
针对本工程之难点、重点部位,在工程总工的带领下召集、会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讨论,制订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
3
.
开工前,进行测量放线定位,接收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复核;设置永久性经纬坐标及水平基桩,以便开工后迅速准确对各个工程部位进行测量放线。
4.
制定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分层次进行各项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书面交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
5.
做好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提出各项资源计划。做好钢筋、模板的下料放样工作。
6.
收集与本工程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等有关技术资料。
7.
在工程总工的领导下,进行
本工程
的质量策划工作,编制“质量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点一览表”等。
三、资源准备
1.
材料准备
(
1
)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书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
2
)
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验收及保管。
(
3
)
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关于原材料检验的规定,并认真贯彻ISO9001质量健康体系标准,对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首先请监理单位一同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再进行有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
4
)
对于商品混凝土以及设计图纸要求的其他特殊材料,做好考察、评审和送取样品工作,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工作,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
施工机械设备、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机械设备、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及进退场计划,按计划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就位。进场后,按规定进行安装、检验、试运转、维护等工作,同时,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技术交底。
3.
劳动力准备
按照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好各专业施工队进场,并办理有关手续,同时编制培训计划,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等方面。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组织的需要,在施工现场主要布置下述临时设施:工地办公室、临时宿舍、机具及材料仓库、钢筋加工及堆场,场内施工道路、护壁砼搅拌场及水泥、砂、石堆放场,敷设施工及生活用水、用电线路。
五、
施工流程
本工程主要包括支护桩加锚索的支护体系见“桩锚体系施工程序流程框图”。
桩锚支护体系施工程序流程框图
六、
边坡支护工程投标方案(349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