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工程类投标方案 其他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486页   下载886   2024-08-14   浏览14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90940字   109.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47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说明 7 第一节 项目编制说明 7 第二节 编制依据 7 第三节 项目主要管理目标 9 第四节 总体施工部署 13 第五节 现场平面布置 15 第二章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17 第一节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7 第二节 路面拆除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0 第三节 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2 第四节 砌筑渠道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0 第五节 实心砖墙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5 第六节 土钉墙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9 第七节 散水、坡道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2 第八节 泄水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4 第九节 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57 第十节 混凝土管道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60 第十一节 砌筑井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89 第十二节 混凝土路面恢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92 第十三节 沥青路面恢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96 第十四节 人行道块料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03 第三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7 第一节 质量目标 107 第二节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07 第三节 质量管理、控制、保证指导原则 111 第四节 质量管理制度及程序 112 第五节 质量创优计划 117 第六节 材料进场和二次检验制度 124 第七节 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125 第八节 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37 第九节 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148 第十节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51 第十一节 降低成本的措施 155 第四章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157 第一节 安全生产措施 157 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 170 第三节 施工环保措施 179 第四节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185 第五节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措施 193 第六节 疫情防控制度 198 第七节 疫情防控措施 206 第八节 消防保卫措施 216 第九节 HSE 管理措施 223 第十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33 第十一节 施工机械及材料运输措施 245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51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组织保证体系 251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251 第三节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52 第四节 春节、节假日稳定队伍的特殊措施 256 第五节 工期履约保证措施 257 第六节 进度控制办法 265 第七节 农忙保勤措施 269 第八节 节假日加班保证措施 271 第九节 夜间施工采取下列措施 272 第六章 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使用计划 273 第一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273 第二节 劳动力使用计划 289 第三节 确保劳务队伍稳定的措施 293 第七章 项目班子组成情况 310 第一节 项目班组的构成 310 第二节 项目管理部门岗位职责 311 第三节 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316 第四节 资历情况 323 第五节 应急机制 328 第六节 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应急预案 334 第七节 应急处理预案的演习 381 第八节 风险 385 第九节 停工现场保护措施及现场临时停工的应急处理方案 393 第八章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节约计划 394 第一节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94 第二节 合理降低成本建议 396 第九章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397 第一节 资料管理的基本规定 397 第二节 资料提供的责任人员和内容要求 399 第十章 公司管理制度 402 第一节 工程管理考核(奖惩)办法 402 第二节 技术检验制度 404 第三节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406 第四节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407 第五节 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408 第六节 作业指导书编审制度 411 第七节 工程质量管理职责 413 第八节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421 第九节 外包队伍质量管理规定 425 第十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 427 第十一节 安全管理办法 430 第十二节 安全施工措施计划编制制度 432 第十三节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434 第十四节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 436 第十五节 安全奖惩制度 438 第十六节 安全考核(奖惩)办法 440 第十七节 劳务队安全管理制度 442 第十八节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管理暂行规定 443 第十九节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结算管理暂行办法 448 第二十节 计划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451 第二十一节 统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452 第二十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455 第二十三节 办公室管理制度 458 第二十四节 对考勤管理制定几点规定 459 第二十五节 关于效益工资发放考核办法的补充说明 460 第二十六节 聘技术员管理制度 461 第二十七节 车辆管理制度 463 第二十八节 材料验收制度 468 第二十九节 材料领发料制度 470 第三十节 劳务队材料供应管理办法 471 第三十一节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473 第三十二节 机械设备修理制度 474 第三十三节 小型机具管理办法 476 第十一章 附表 477 项目说明 项目编制说明 工程名称 XX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七标段)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招标人指定地点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七标段为团结路(西环路-东一环)雨水管网工程、工业园区(三 册:工业园区、汽配城)雨水管网工程 计划工期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XX年11月30日 招标范围 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所含全部施工内容。 质量要求 合格 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 资金落实情况 已落实 编制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6.《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 7.《室外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9.《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2015年合订本)>14S501-1~2; 10.甲方提供的1:1000的地形图; 11.甲方提供的《白沟地下管线普查图》; 12.甲方提供的《白沟新城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12-2030)(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其它与设计有关的规范。 我公司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有关工期、投标有效期、质量标准、招标范围等实质性内容完全响应。 本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交叉作业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本工程的施工部署时,我们根据招标书的内容要求及工程实际的特点作了精心的策划,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施工方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运用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的施工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同时,我公司将发挥综合施工能力,通过增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整个工程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现将本次投标范围内的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详述如下: 项目主要管理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本工程中,我们将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速度、一流服务”为主导思想,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施工安排,坚持执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质量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交叉项目的施工,抓住重要项目施工的衔接与协调,以确保工序的连续性,全线施工进度的总体一致性。安全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针对施工工期紧张,我司将依照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标准,实施相应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制度和措施。施工现场内外环境保护要依照环保体系标准,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措施,确保环保达标。以“精心组织、细致管理、严密部署,确保质量第一、安全文明施工并重,工期满足业主要求”为施工指导思想,以“科学管理、技术创新,满足合同要求,赢得顾客信任”为质量方针,遵照“以严求细、以细求优、以优求誉,以誉求存”的企业战略思想,组织施工生产。 要圆满实现业主和承包人共同期望的目标,必须强有力的抓好以下一系列工作,概括为“一中心、二重点、三协作、四控制、五制度和六方法”,具体如下: 一中心: 是指以业主的需求为中心,在抓好本项目工程的基础上,争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重点: 1)重点做好工期安排,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2)重点做好的工程质量的控制,杜绝返工出现。 三协作: 为确保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避免人为不利因素的干扰,需要搞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内部作业点、面间协作关系。 2)同业主及监理共同创建优质工程,注重环境保护所建立的融洽合作关系。 3)同周围居民及相关单位的协作关系。四控制: 是指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五制度: 在运用项目法管理实施本项目工程中,建立健全五种机制:是指授权人全权负责制、项目目标责任制、竞争激励制、工程三检制和工程监理和质量一票否决制。 六方法: 在项目工程实施全过程以及建筑产品售后服务中,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分别是: 1)采用计算机动态网络计划技术; 2)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QC小组攻关活动; 3)积极推广与应用“四新”成果; 4)执行公司的质量、健康、环境的管理体系标准; 5)推行施工现场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二、质量目标 确保国家现行质量标准合格,实现“工程精品”,使该工程成为让业主完全满意 的精品工程。 三、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XX年11月30日。 四、工程成本造价控制目标 我们将始终站在业主的角度,树立工程全局观念,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科学的策划和部署、有效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能力减少工程成本和造价,使该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使业主的投资收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安全管理目标 我公司将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通过严密的安全管理,确保如下安全管理目标: 因工死亡事故为零 因工重伤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重大集体中毒事故为零 因工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 六、安全文明目标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河北省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七、环境管理目标 我公司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把本工程作为严格按环保体系运作的重点实施项目,将制定专项环境管理实施方案,杜绝重大环境事故发生、杜绝重大相关方投诉事件发生。 八、技术创新目标 由于本工程技术含量高,我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科技示范工程的重点,并制定科技创新目标和实施计划,使技术创新建立在实用、经济、先进、合理和高效的水准之 上,使之真正成为支撑工程项目优质高效运行、完善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质量和工期目标的有效手段。 九、培训和教育目标 实现百分之百的全员培训教育,不仅包括管理层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施工作业层的进一步强化培训和教育,使全员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意识、成品保护的意识、为业主服务的意识以及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意识,强化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水平。 十、团结合作目标 积极、主动、高效为业主服务,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各专业施工班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使工程各方形成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和谐和健康的有机整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项目综合目标的实现。 总体施工部署 一、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 倘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按照我公司的投标承诺,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特点,立即开始进行下列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立即组建成立项目经理部,编制本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编制工作,并根据我公司有关项目管理的程序文件及本工程的具体特点编制项目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管理工作。 2.场地交接、基坑及临时设施预留口交接 进场后,立即会同监理在业主指导下办理各种交接手续,以利于尽快全面展开各项施工作业。 3.及时与业主办理现场水准点和建筑定位坐标点的交接手续,并对已有水准点和建筑定位坐标点进行正式复测,对轴线、标高和定位坐标进行测量,并绘制相关的复测图。 4.及时进行施工现场临时办公、宿舍、道路、材料堆场及现场的临时给水、排水、用电等的搭设和布置工作。 5.及时按业主的要求进行临建及各种宣传牌的布置。 6.确定施工班组并及时组织各类劳动力到位,首先要组织基础施工及相关配合人员的进场。 7.编制完成各种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场计划,并及时组织各种前期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场工作。 8.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积极准备图纸会审工作。 9.编制正式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项目的方案编制计划,及时编制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环境管理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 10.及时组织起草各项合同文本,协助业主办理完善各类开工手续。 二、施工流水段划分 综合考虑本项目特点、地上结构特点、工程量大小、不同施工阶段特点、以及劳动力、机械设备投入量等因素确定以下施工流水段。 三、总体施工组织 本工程施工组织的好坏,对工程的影响很大。为此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本工程将委派具有同类工程承包经验和能力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并且由具有同类型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手段,以高效率地实现工程项目综合目标为目的,以合同管理为依据,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出色地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对业主的承诺,如期向业主交付一个精品工程。 现场平面布置 1.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总平面布置 会同各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接收工作,重点是项目场地红线,施工测量放线点,施工场地等。安排好施工道路,施工出入口。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平面。 安排好生活、办公场所,材料堆场,成品、半成品仓库等用地(附表六:详见临时用地表)。积极与业主、监理单位就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接洽。 3.施工总平面管理 为了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的平面交叉作业,更好地利用场地,确保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工作设有专业人负责分片分项包干管理,未经工地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变。 设立现场领导小组,现场领导小组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办公室内备各工种进度控制图,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运转。 现场临时设施,我们在使用方面希望得到甲方的许可,以及与其它相关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有问题出现时,要及时解决问题。 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及座标点应有明显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 所有临时设施必须按照甲方的规划要求办,按质量要求办,不能马虎凑合降低标准,一定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 对整个现场的布置和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并落实到实处。 4.施工前施工作业面内障碍排查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前技术人员首先到施工现场逐项排查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施工作业面内障碍物情况,在施工作业面内及时通知管理部门及设计院人员到施工现场处理。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准备 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计量均经过周期检验,与业主办理规划设计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控布置。 二、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与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关键部位进行布置。 3.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三、建筑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用地红线进行复测。复测采用全站仪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误差结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四、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勘测院提供的控制点及设计图纸提供的建筑物坐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总平面规划图等,引测本工程用半永久性控制轴线定位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五、放线仪器 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放线工具,严格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要求,所有测量工具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盒尺、钢尺等应全部经标准计量检定所检定合格后方准使用, 六、水平测量定位 本工程定位测量采用矩形控制网,依据预选控制网及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点,在施工坑四周确立控制点,用经纬仪经反复闭合检验后,用红色油漆做上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为施工放线时提供使用依据。 七、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 1.质量过程控制 (1)按照组织机构配备数量足够、资质合格的测量人员。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通过固定的测量人员减小测量精度的人为误差。 (2)在测量仪器的选用上充分考虑本工程对测量精度的高要求,选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同类设备,并在进场前对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施工中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3)严格按规范和设计精度要求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测量员自检、测量负责人复检、监理工程师复核。 2.季节性施工测量措施 (1)尽量避免雨中进行测量作业,如确需在雨中进行测量作业时,应打伞遮仪器主机及棱镜等,避免雨淋;雨季测量作业完毕必须先对仪器表面水汽擦干、凉干或吹干后放入仪器箱内,保证仪器的准确性; (2)夏季空气潮湿,备好防潮箱;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等精密测量作业时,应避开地面蒸汽大的时间段,减少地面蒸汽引起的视线误差; (3)高温气候下作业需用遮阳伞遮挡仪器,避免高温影响测量精度; (4)三级风以上不利于仪器施工测量,三级风力以下作业时随时观察仪器水准气泡的变化。 3.资料的编制 工程竣工前,根据国家相应规范和地方相应标准要求,及时编制全面、真实的测量技术资料。 路面拆除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放出拟开挖部分中线、边线;经监理工程师验线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二、拆除道路面层及道路基层 (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高程测量→切割边线(面层处)→油锤破碎砼路面→挖掘机集碴装车→外运到指定地点→开挖道路基层→装车外运指定地点→验收。 (2)拆除砼路面的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图表定出各路线中桩的道路边缘具体位置,以便定出道路轮廓,在测量放样时以明显标志标识。 道路中线、边线及标高复测,均用测量复核记录表做好记录,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 路面拆除前,对线路中线和高程进行复测,放出道路中线,并做好标记标明其轮廓。 在轮廓线处利用路面切割机切割线,防止油锤作业时影响不开挖部分。 采用油锤破碎路面,挖掘机集碴装车外运,运到指定地点,面层拆除后,再拆除基层,挖掘机开挖并装车外运。在拆除路面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人工开挖探坑,对设计图中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和其他结构的保护,一旦发现,要及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 三、拆除便道砖的主要施工方法 便道砖的拆除人工拆除,把拆除的旧料倒运到空闲场地,根据图纸的要求,把拆除的旧砖破碎后,装车外运。 拆除之前,查看现场情况,拆除时注意旁边的树木、绿化带、管线等,发现问题及时回报,上报相关部门。 四、渣土外运的施工方案 (1)土方运输的主要工具为全封闭自卸式汽车。 (2)土方运输要根据土方开挖量和土方运距调整汽车数量,使汽车数量与挖掘机数量相配合,实现土方的机械化综合施工。 (3)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土方运输前办理好相关行政环保及夜间施工手续,工地门口设置洗车槽,从管理及措施上保护城市环境。 (4)土方的运输,严格按照市有关散体物料运输的规定进行,运输车辆符合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规定,沿途不撒漏。 (5)根据分段施工的原则,组织多个小组分别外运。 (6)运输车辆要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时减速鸣笛,运土车辆倒车时,应有人指挥,制动器齐全并且功能良好。 (7)配备施工机械的燃料供应、维修等技术组,保证施工机械的良好工作性能。 (8)由于本工程处于主、次干路及居民区,出入车辆行人众多,机械装车时,在施工区外,做好警示标志,放在明显的位置,挖掘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首先采用机械进行大开挖,初步开挖至基础标高后,采用人工挖土,然后放出基础线,每边加100mm垫层线和500mm人工操作工作面及300mm宽、400mm深的排水沟。土方挖至垫层底标高后,会同设、监理、勘探院、设计院进行地基验坑,复查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时放边坡为1:0.67,每侧工作面宽度控制在500~700mm,排水沟300mm*400mm。所有挖土方全部用自卸汽车搬运至50m外空地,待基础施工至回填土时,再进行机械搬运回填。 (一)机械挖土 1.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坑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作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5)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操作工艺 (1)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时,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2)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时,其施工方法如下: 1)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2)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坑边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坑深度的1/2。 (4)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 (5)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预留垫层向上30cm左右。 (二)人工挖土 1.设排水沟、集水井 (1)场地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排水沟离基础边缘500mm做操作面,排水沟尺寸为300*400。每20m长设一直径600mm的集水井,井深从垫层下1.5m,看地表水的流量再确定机械台班的抽水。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 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坑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坑边→清底→排水。 (1)根据基础和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2)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基坑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20 用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0-7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拉线和尺量检查 3 边坡偏陡 不允许 坡度尺检查 (3)对定位标准、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4)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5)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 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 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2)基底未保护:基坑(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3cm土层,待作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的所需宽度。 (5)基坑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6)应开挖过程中发现软土层,用挖土机清楚软土至老土层,人工修整,后用C15毛石砼浇至条基(独基)垫层底。 二、土方回填工程施工方法 1.填土含水量及用料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碾压质量,在夯实前先实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小夯实遍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用2:8灰土(即2份石灰、8份泥土拌和而成)进行回填夯实。 2.填土方式 采用反铲挖土机加推土机回填,填土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25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3.质量控制与检验 在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干密度不小于0.94,才能填筑上层。环刀法实验时每层按100~500m取样一组,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不得小于0.92t/m,且不应
雨水管网工程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投标方案48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