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水外运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0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0
一、行业概况
10
二、政策法规
13
三、新型技术
13
四、行业规划
14
五、行业分析
14
第二节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15
一、污水处理的行业
16
二、污水处理的现状
17
三、污水处理发展对策
19
第三节
污水处理技术
21
一、现代污水的处理技术
21
二、处理构筑物能耗分析
22
三、处理构筑物节能途径
24
第四节
需求分析
27
一、项目概况
27
二、招标内容
27
三、其他要求
28
四、运输要求
28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30
第一节
污水外运方案
30
一、编制说明
30
二、运输方案设计原则
30
三、运输组织方案
31
四、运输作业总体安排
31
五、运输保证措施
32
六、安全服务、文明服务保证承诺
33
第
二
节 项目管理模式策划
36
一、运作模式
36
二、运行机制
37
三、考核模式
39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1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念
41
一、项目管理原则
41
二、项目管理机制
42
三、项目管理维度
46
四
、项目管理模式
49
第二节
项目组织结构
53
一、项目组织结构分类
53
二、建立项目组织的步骤
58
三、项目管理结构
59
第
三
节
项目组织机构
图
60
一、
项目组织架构
图
60
二、
项目管理机构岗位职责
61
第
四
节
人员配备方案
62
一、项目服务人员
62
二、人员配备管理
66
第四章
人员管理方案
70
第
一
节 人员管理
70
一、严把录用关,选好苗,育良才
70
二、
建立考核制度
73
三、多重激励,不拘一格选人才
75
四、人性化民主型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
76
五、
量化管理与标准化运作
77
六、协调关系
78
七、员工形象
79
第
二
节
项目服务部
人员管理计划
80
一、严格考核制度
80
二、竞争上岗制度
80
三、民主型内部管理
81
第三节
人员培训计划
82
一、培训目的
82
二、培训对象
82
三、培训时间
82
四、培训方式
82
五、培训教师
83
六、培训教材
83
七、培训内容
83
八、培训考核
83
九、培训效果评估
83
第四节
消防器材
使用
的
培训
84
一、灭火器按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五类
84
二、灭火器按驱动灭火器的压力
形式
可分为三类
84
三、火灾的种类
85
四、不同类型的火灾灭火器的选择
85
五、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86
六、常见灭火器标志的识别
86
七、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
87
八、干粉灭火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89
九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92
第五节
其他救援知识培训
93
一、创伤急救
93
二、止血
94
三、烧伤急救措施
94
四、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95
五、中暑
96
六、火灾救援知识
96
第六节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98
一、司机的职责及管理
98
二、车辆使用规定
99
三、车辆保养规定
101
四、车辆检查规定
104
五、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105
第五章
项目管理制度
108
第一节
责任与责任追究制度
108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109
一、财务工作管理制度
109
二、借款借支管理制度
111
三、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112
四、薪酬发放管理制度
114
第三节
公司档案管理
116
一、总则
116
二、档案的管理部门
117
三、档案的分类管理
118
四、档案的移交管理
120
五、档案的归档管理
120
六、档案的立卷管理
121
七、档案的保管要求
123
八、档案的借阅管理
125
九、档案的销毁管理
126
第四节
安全例会制度
126
一、目的
127
二、与会人员的参加范围
127
三、会议召开频次
127
四、会议宗旨
127
第五节
罐车的安全管理制度
128
一、罐车的登记和使用
128
二、罐车的装卸作业
130
三、罐车的运输及停放
132
四、罐车安全使用制度
133
第六章
拟投入设施管理
135
第一节 运输车辆清单
135
第二节 运输车辆安全管理
136
一、车辆使用制度
136
二、
车辆检查制度
143
三
、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147
第三节
装卸
机械设备管理
152
第七章
污水运输方案
154
第一节
服务流程及服务计划
154
一、服务流程
154
二、服务计划
154
第二节
运输路线安排
161
一、固定行车路线
161
二、工作管理办法
161
第三节 安全管理及文明运输服务
163
一、安全服务管理措施
163
二、安全作业措施及罐车操作规程
171
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
175
一、车辆选择原则
175
二、运输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75
三、对驾驶员操作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管理
176
四、对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76
第五节
罐车污水装卸操作流程
177
一、抽污水操作流程
177
二、卸污水操作流程
178
第八章
项目服务承诺
180
第
一
节 服务机制设想
180
一、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180
二、
激励机制
180
三、
公开服务制
180
四、
首问责任制
180
五、
全天候服务
180
六、
回访工作制
181
七、
应急预案制
181
八、
监督机制
181
九、
自我约束机制
181
第二节
驾驶员
服务质量保障承诺
182
一、
人员保障
182
二、
设备保障
183
三、
机制保障
183
第九章
质量保障措施
185
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综述
185
一、质量方针
185
二、质量目标
185
三、思想保证体系
185
四、组织保证体系
186
第二节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
186
一、质量领导小组
186
二、岗位职责
186
第三节 质量保障措施
187
一、设备保障措施
187
二、组织保障
措施
188
三、
技术
保障措施
189
四、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89
第十章
应急预案
190
第一节
污水外运应急预案总体方针
190
一、
地位和作用
190
二、
编制目的
191
三、
适用范围
191
四、
应急预案体系
192
五、
工作原则
192
第二节
污水
运输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92
一、
企业概况
192
二、
从业人员
193
三、
营运车辆概况
194
四、
主要运输
污水
194
五、
应急物资
195
六、
组织机构及职责
195
七、
保障措施
214
八、
应急培训和演练
217
九、
应急预案演练
219
第
三节
专项应急预案
222
一、火灾爆炸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22
二、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224
三、其他类专项应急预案
227
第四节
现场处置
应急
方案
237
一、
事故危险分析
237
二、
应急工作职责
238
三、
应急处置
238
四、
注意事项
240
五、
附件
241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行业概况
(一)水处理的定义
水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调整水质,使水质达标,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全过程。
水处理领域涉及的范围分为自来水的生产及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其他水处理、利用与分配等三大类。
(二)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二十一世纪也被称为“水的世纪”。水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我国淡水资源极度短缺,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8个为严重缺水城市。
另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海河、辽河和黄河的受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湖泊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其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是三湖(即太湖、滇池和巢湖)。
中国正面临着淡水短缺以及水污染这两个重大的难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把水问题提到重要位置,水处理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三)我国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1
.
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2012年以来,我国水处理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12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3772亿立方米,供水总量5965亿立方米。截至2012年底,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74亿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生活用水供水总量240万立方米左右,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超过50万公里。同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2年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制镇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997座,总处理能力超过1亿立方米/日;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2370个,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400万立方米/日,在建和已建项目处理能力总和预计可达1.6亿立方米。上述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600亿元,未来投资总额将有爆发性地增长。
目前城市供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应的市场竞争也在迅速加剧。由于国内的水处理企业起步晚,在规模、技术、品牌、管理与融资五大方面落后于国际领的水务企业,近年来国内企业已开始充分意识到中国水处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行业本身的低风险和稳定性的特点,积极参与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在近年继续大举进入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经营等领域。
2.
水处理行业前景预测
2012年以来,我国城市水务投融资结构环境发生有利变化,IPO重启使一批传统水务集团选择了自己改制上市谋求发展之路。未来几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候,要节水,要加速水污染的处理,要促进水的循环利用,这个阶段将成为水处理市场投资的高峰时期。随着政府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市政公用的继续开放、环境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日趋完善,中国水处理市场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四)我国水处理行业的竞争主体概况
我国水处理环保行业内市场竞争主体分为外资企业、国内传统企业及国内新兴企业。外资企业在污水治理规模、水务行业管理经验、融资能力及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BOT形式实施具体项目,进入壁垒程度较高,一般企业很难进入,如威望迪集团、法国苏伊士水务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等国际水务公司,占据了我国水处理总体市场将近365%的份额。国内传统水处理环保企业以传统工艺为主,目标市场为城市大中型污水处理,属于常规设备制造企业,占据了我国水处理环保总体市场将近58.4%的份额。
国内新型水处理环保企业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着眼于国内循环水系统治理、水资源综合治理等新兴水处理环保市场,自主研发处理工艺及核心处理设备,占据了中国市场将近5.1%的份额。
在新型水处理环保企业中,市场竞争有一定的重叠度,但是各自专注的技术领域有较大差异,水处理市场整体空间很大,为新型水处理环保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政策法规
国家明确了加大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努力建设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预计全国完成环保投资约3.4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是整个环保行业投资的重大领域,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业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等等都被列入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
由此得出,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具备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环保企业)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并且是受国家相关环保政策明确支持的新兴产业,未来极具竞争力。
三、新型技术
(一)超微净化水处理技术概述
采用超高压气水混合方法,在超饱和状态下产生大量微米、亚微米级氧气泡。由于气泡颗粒的直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表面的极性越大,表面能量也越大,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气泡直径达到微米、亚微米级时,会产生很多新的性质。
超微净化具有氧化有机物、去除氮磷(控制富营养化)、重金属、粘附胶体及藻类、增加含氧量等作用,是水体净化的理想状态。
(二)相关应用领域
超微净化水处理技术应用广泛,可以适用于湖水,河水和人工景观水体的综合利用和整治。包括市政给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生态旅游开发补水处理,大型湖泊污染整治,河道污染的综合治理等,目前在水处理领域能处理劣V类水,对于工业污染中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藻类,控制富营养化。
四、行业规划
我国水处理行业的投资状况在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预计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表示将抓紧制定出台“水十条”,切实打好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战役。
“水十条”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原则、目标及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目标是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环保部所属中国环境规划院是“水十条”编制组牵头单位和主要技术支持单位。
五、行业分析
(一)水处理行业具有明确的成长预期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增加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水环境的维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中国水系发达,整个需求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水环境的状况复杂多样,这就要求了在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也要提升处理技术的含量。
(二)政府扶持促进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政府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中逐渐开始重视水环境的改善,政府开始计划从财政收入中拨出款项用于污染的治理,同时扶持具有环保企业资质的企业在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政府的治理思路,也为水处理行业拓宽了市场。
(三)我国水处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根据《中国经济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水处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从长远来看,在企业成本上升而价格下降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将逐渐下降并向社会平均水平靠拢。
第二节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地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水污染就是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迅速的发展,而慢慢地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我国现今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使得国家和人民对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关注越来越高。而污水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更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一、污水处理的行业
要想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就必须对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投资的规模较大,投资的回收期较长
由多年的污水处理行业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行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一个新的污水处理厂的兴建,首先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其次,由于该行业的规模较大,投资见利的周期较长,由此造成了污水处理厂具有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的回收期较长的特点。
2.
与国家的经济和国家的相应政策息息相关
当下,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的投资和建造,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帮助和扶持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家技术的不断提升,才能有精力扶持污水处理行业。
3.
地区性特点
污水处理在不同的地区,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情况,污水处理所需要的资金和处理的效果可能都存在不小的差异。所以在实际工作当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污水处理的地区性特点,做好污水处理的工作。
二、污水处理的现状
1.
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
在多年的发展中,污水行业不断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污水行业不断地探索,最终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即使这样,还是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拥有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有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为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做了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污水的处理量很难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拉大。现在,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可以总结为:污水的处理的技术落后,由于很多落后地区和老城区排水管网系统的老化,污水处理的效率也是不尽如人意。
2.
造成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
污水处理的现状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然而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1
)人们对污水处理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对我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人们在用水的时候不知道节约,重视污水处理和污水的循环利用了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可是,政府的宣传也是在水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的情况才开始的,所以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在日常的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使保护水资源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
2
)投资力度不够,资金短缺
我国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必须加大污水处理的投资的力度。
(
3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城市、城镇水污染严重
我国是淡水匮乏家之一,而且,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的实际国情生产生活产生污水经处理后在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工业污水经处理后未经过深度处理进行二次利用,有的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线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这就是水资源大规模污染,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企业不断地建立,人们对水的需求变得多了,可是,城镇的发展似乎是以水污染为代价的。因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因此不可能把大城市的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厂中去。
(
4
)投资力度不够,资金短缺
一个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需要水,就同时也需要污水处理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污水需要处理,但由于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着我国污水处理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污水处理发展对策
1.
城镇处理厂建设
我国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的总趋势是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规模更趋小型化,技术类型和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更趋多样化。因此,我们需要慎重对待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2.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经过不同深度的处理后,成为人们的第二水资源。污水经过处理不能得到合理地使用,就会淡化了污水处理的意义。中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21位,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匮乏。实践证明来源较为可靠的再生水是第二水资源之一,但是人们对再生水的认识有偏见,认为再生水是由污水经过处理后获得的,归根还是污水,所以不能得到重用,因此给再生水利用渠道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淡水资源的宝贵要求,人们重新认识再生水,把再生水利用的渠道拓宽,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确定利用途径。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在进行污水回用工程评价时,需分析回用水的利用途径、可行性和因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例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市政、园林用水、生活杂用水、城市二级河道景观用水、利用现有坑塘储存再生水、地下水回灌溉用水等。
3.
水的循环利用率。
为了减少污水水量,首先应该在污水产生的源头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虑水的循环利用或多次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减少外排水量。在国外,某些先进企业水的循环利用率已经达到96%以上,而上海生产企业水的循环利用率还停留在20-30%的较低水平,尚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提高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减少新鲜水的补充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日益紧张的水资源问题。在污水处理时,也应该尽量考虑处理出水的循环使。
4.
综合治理水资源
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污水处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事业。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环境与污水处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需要对现有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且,要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有目的的改进,从而更好地保证其服务于污水处理行业。
第三节
污水处理技术
一、现代污水的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局部只能完成一级处理要求。经过一级处理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到达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别离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反响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完毕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污泥一局部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局部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枯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二、处理构筑物能耗分析
1.
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能量,占污水处理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扬程有关。
2.
沉砂池
沉砂池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处理条件。常用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给主要是砂水别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动力系统。
3.
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面。处理对象是SS和局部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方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影响,初沉池能耗是比拟低。
4.
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处理厂直接能耗相当大比例,它和污泥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处理厂直接能耗60%以上。活性污泥法曝气系统曝气要消耗大量电能,其根本上是联系运行,且功率较大,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处理工艺。
5.
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抽吸和污水说明漂浮物去除上,能耗比拟低。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中浓缩池,污泥脱水,枯燥都要消耗大量电能,污泥处理单元能量消耗是相当大,这些设备电耗功率都很大。
三、处理构筑物节能途径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节省能耗,主要是考虑污水提升泵如何进展电能节约,正确科学选泵,让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手段,合理利用地形,减少污水提升高度来降低水泵轴功率N也是有效方法,定期对水泵进展维护,减少摩擦也可以降低电耗。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防止采用需要动力设备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防止使用机械排砂,这些措施都可以大大节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能耗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设备上,采用静水压力法无疑会明显降低能量消耗。
4.生物处理构筑物
国外学者通过能耗和费用效益分析比拟了生物处理工艺流程,他们认为处理设施大局部能量消耗是发生在电机这类单一设备上,因而节能应从提高全厂功率因数、选择高效机电设备及减少顶峰用电要求等方面入手。他们提出节能措施既包括改善电机电气性能,也包括解决运转工艺问题,还包括污水处理厂产物中能量回收(EnergyRecovery)。
曝气系统能耗相当大,对曝气系统能耗能效研究总是涉及曝气设备改造和革新。新型曝气设备虽然层出不穷,但目前仍然可划分为2类:第1种是采用淹没式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方法,第2种是采用机械方法搅动污水促使大气中氧溶于水方法。微孔曝气,曝气扩散头布局和曝气系统调节这些都是节能有效措施。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厂曝气池中辟出前端厌氧区,用淹没式搅拌器混合节能、生物除磷方案。这一简单改造可以节省近20%曝气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节能也到达12%。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节能,曝气系统进展阶段曝气,溶解氧存在浓度梯度,既减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处理效果,减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能量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对排泥设备研究和排泥方式改善是降低能耗有效方法。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节能研究主要集中于
工业污水外运服务投标方案(243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