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医疗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69页   下载377   2024-07-12   浏览4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54931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剩余35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0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0 一、康复服务定义 10 二、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 10 三、残疾人康复服务方式 11 第二节 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14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现状 15 二、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 17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7 第三节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 21 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分析 21 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升建议 22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26 第一节 项目整体设想及策划 2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6 二、康复服务内容 27 第二节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原则及内容 28 一、基本原则 28 二、工作内容 29 三、实施步骤 31 四、其他要求 34 第三节 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 35 一、项目的组织实施安排 35 二、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 35 三、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机制 36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7 第一节 组织机构概况 37 一、组织概况 37 二、组织结构图 40 第二节 人员配备及部门职责 42 一、康复部工作职责 42 二、康复部各岗位职责 43 三、财务部职责 53 四、安保部职责 54 五、档案部职责 56 六、办公室职责 57 第四章 项目人员管理及培训 59 第一节 整体培训方案 59 一、总体目标 59 二、原则与要求 59 三、培训分类 60 四、员工培训操作流程 63 第二节 培训组织程序 69 第三节 人员培训 75 一、培训管理 75 二、培训方式 76 三、培训计划 78 四、培训内容 78 五、培训实施 79 第 五 章 康复机构规划建设标准 80 第一节 建设指导原则及内容 80 一、指导原则 80 二、康复机构管理和职能 80 第二节 建设标准 81 一、总则 81 二、选址和规划布局 81 三、规模和功能 81 四、机构管理 82 第三节 各类康复机构建设要求 83 一、听力残疾康复机构建设 83 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86 三、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89 四、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91 第四节 机构管理制度 94 一、行政管理 94 二、业务管理 94 三、信息管理 95 四、人事管理 95 五、财务管理 96 六、设备管理 96 七、后勤管理 96 八、安全管理 97 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97 十、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 101 十一、康复业务场所要求 101 第 六 章 项目拟投入的设施设备 103 第一节 物资装备计划 103 一、物资配备目标 103 二、物资装备的原则 103 三、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设备的组织 104 第二节 残疾儿童主要康复设备清单 105 一、康复运动区 105 二、认知、言语、作业疗法区 107 三、感觉统合疗法区 110 四、水疗、熏蒸区 111 五、理疗区 112 六、康复评定区 113 七、行政办公用品 114 八、护卫、消防装备计划 114 九、清洁工具 115 第七章 康复服务训练方案 116 第一节 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16 一、视力残疾相关概述 116 二、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要求 118 三、康复训练的目标与内容 122 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26 五、视力残疾儿童的评估 133 第二节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37 一、智力残疾儿童相关概述 137 二、康复服务要求 141 三、康复服务训练方案 144 四、智力残疾儿童评估 162 第三节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69 一、相关概述 169 二、康复服务要求 173 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76 四、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84 五、康复训练评估 194 第四节 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98 一、相关概述 198 二、康复服务要求 200 三、康复训练方案 204 四、康复训练内容 206 五、康复训练评估 210 第五节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216 一、相关概述 216 二、康复服务目标及原则 218 三、康复服务要求 220 四、康复服务方案 223 五、康复训练评估 234 第八章 质量及承诺保证措施 239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39 一、总体要求 239 二、康复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241 第二节 服务承诺 242 一、投诉处理 243 二、卫生清洁 243 三、公共秩序 243 四、公共设施日常维护 243 五、设备管理 244 六、消防系统 244 七、给排水系统 245 八、供电系统 246 第二节 影响康复服务质量提升因素 247 一、康复专业人才紧缺 247 二、康复医学科功能未到位 247 三、社区中缺少康复服务 247 四、临床康复科研素质不高 248 第三节 康复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248 一、康复服务质量管理社会化 248 二、康复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化 248 三、康复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化 249 四、康复服务质量信息及时化 249 五、康复服务质量控制过程规范化 249 六、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优化现有学科体制 249 七、加快康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50 八、寻找多种途径培养康复人才 250 第九章 档案管理 251 第一节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要求 251 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内容及要求 252 二、档案资料过程管理 252 第二节 档案管理职责及制度 254 一、康复服务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254 二、档案管理制度 255 三、档案保密制度 256 四、档案借阅制度 257 五、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258 六、档案统计制度 258 第三节 档案管理的意义及内容 259 一、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形成的意义 259 二、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管理的内容 261 第四节 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264 一、档案的构建与分类 264 二、利用档案做好研究工作 264 三、做好档案保密工作 265 四、构建和落实档案借阅制度 265 五、加强组织管理 266 六、残疾儿童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266 七、构建电子化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267 第十章 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269 第一节 应急疏散预案 269 一、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的目的 269 二、应急预案管理主体及职责 269 三、应急疏散小组及职责 270 四、应急物资准备方案 273 第二节 应急事件处理制度 276 一、目的 276 二、适用范围 277 三、职责 277 四、程序 277 第三节 应急工作原则 279 一、总体原则 279 二、应急处置原则 279 第四节 各类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280 一、火灾处理应急预案 280 二、水浸/跑水应急预案 288 三、突发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292 四、停水应急预案 297 五、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302 六、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306 七、地震应急处理预案 310 八、防疫应急处理预案 316 九、防汛(暴雨)防强风应急处理预案 322 十、扫雪除冰应急预案 327 十一、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330 十二、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334 十三、停车收费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340 十四、门禁道闸系统使用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342 十五、交通意外应急处理预案 346 十六、发现可疑物品、爆炸物品应急处理预案 350 十七、发生盗窃、抢劫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54 十八、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358 十九、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359 二十、发生自杀或企图自杀应急处理预案 360 二十一、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65 二十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367 二十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367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康复服务定义 康复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而提供的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二、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 康复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及其亲友培训、辅助器具服务和咨询、转介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 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依托康复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主(站)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采取直接服务、家庭病床和入户指导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 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疏导服务 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 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辅助器具服务 根据各类残疾人的需要,提供辅助器具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咨询、转介服务 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辅助器具以及在全面康复领域等方面的不同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转介,做了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三、残疾人康复服务方式 (一)康复服务方式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根据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和实际条件,采取集中、分散、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的主要途径有: 1.机构康复服务 为福利院、敬老院、残疾儿童寄托所、康复机构等单位较集中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2.延伸服务 医疗单位、康复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向周边地区残疾人提供有计划的辐射服务,如家庭病床、包户服务等。 3.残疾人工作者经常性服务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是残疾人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直接或转介服务。 4.融入其他部门的服务 利用卫生、民政、教育计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开展的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5.利用社会公益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通过“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碘缺乏日”等活动提供康复服务。 6.组织人员不定期上门服务 组织小分队、指导小组深入社区、家庭,为残疾人提供灵活多样的康复服务 7.利用传媒提供的康复服务 利用电视、广播、热线电话、杂志、报刊墙报、宣传读物、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二)康复需求调查 由县(市、区)残联牵头,协调卫生、民政、教育、统计、妇联、计生等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入户调查内容、表格填写和统计汇总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医务人员、教师、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和康复需求等情况,认真做好登记工作。要求筛查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当地残疾人总数的X%以上(即康复需求筛出率为X%)。 (三)社区康复资源调查 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地区,要了解和掌握当地现有的康复资源,包括隶属各部门和社会兴办的医院、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幼儿园、心理咨询部门、福利院(所)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等单位数量、分布、业务范围、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等情况,以有效利用资源,满足残疾人对康复训练服务的实际需要。 (四)向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采取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五)向残疾人提供训练指导服务 向残疾人提供训练指导,主要是指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和家庭条件等情况,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由康复人员对残疾人进行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并开展康复训练,评估训练效果,同时指导正确使用矫形器,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等。 (六)向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法,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使其能够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和生活的勇气;鼓励残疾人走出家庭,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体育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融洽家庭关系,使残疾人的亲属理解、关心残疾人,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 第二节 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残疾人康复服务权作为残疾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得到充分落实与保障,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在现阶段国家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大力开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残疾人康复服务相关研究理应得到重视。通过梳理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发展现状, 发现并总结目前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借鉴国际康复服务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现状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进一步发展。XXXX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完成后,国家对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明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与此同时,残疾人康复服务作为保障残疾人人权,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构面也被纳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 此后,康复服务项目逐步丰富,残疾人受益范围日益扩大,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意识也呈现提升趋势。 (二)康复服务项目地与覆盖面不断扩大 我国组织化、规模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经过近XX年的发展,现已形成重点工程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残疾康复与家属培训同步推动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新格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充实与丰富,康复服务覆盖人群和范围也不断扩大。 1.残疾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增多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残疾人康复服务起步阶段,国家仅能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有限的三项抢救性康复工作,即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随之扩展。 XX期间,我国康复服务已由最初的三项发展成为包含有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与供应服务、视力残疾康复、肢体残疾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等六个类别若干项目在内的覆盖各类残疾人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 康复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除为残疾人本人提供的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增多以外,还开辟了残疾人家属康复培训等新领域。 2.残疾人康复覆盖面逐步扩大 受康复资源不足、残疾人自身经济条件有限等因素制约,我国康复资源在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中分布不均,城市低收入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享受的康复资源有限。因此,《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的要求,国家在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康复工程的同时,把社区康复作为普及残疾人康复服务、改善残疾人贫困问题的一种战略加以实施。为促进城乡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社区康复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更为关注城市贫困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三)康复组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自XXXX年广泛联系各类残疾人,协助政府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以及教育等工作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建伊始,我国康复服务组织体系经过近XX年的发展,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变革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囊括有组织管理网络、专业技术指导网络以及专业服务提供网络在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有关部门与残疾人联合会各司其职的组织体系。 二、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 1.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 2.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3.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 4.加大康复工作宣传力度,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5.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6.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7.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XX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康复工作的认识与领导,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做好康复工作,必须加强康复机构建设,逐步健全康复网络。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XX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机制,依托县、乡、村卫生院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 2.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 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县”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 3.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 要在社区建设和农村乡镇卫生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 4.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 由于康复工作处于初创阶段,尤其在农村,知识少,技术缺,直接影响康复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农村要结合乡村医疗改革,选定经过培训的,考试合格的,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利用广播、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5.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 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 6.积极协调 卫生健康 、妇幼、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实现人的价值,康复一个,解放一家,惠及一片。因此,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发展的观念统揽全局,用务实的观念扎实工作,用创新观念促进发展,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第三节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 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庞大,受统计口径和路径等因素影响,基本数据差距较大。依次为:多重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精神残疾。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残疾儿童的绝对人数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康复实践表明,0-6岁是各类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最佳,因而被称为抢救性康复。因此,探讨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现状分析与规范提升有其特殊意义。 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分析 1.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人数有限 目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数量少,加之听障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通常需要一对一式的专业训练,师生比较高,实际上能够得到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数量很少。 2.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尤其是省会等大城市中,县一级的机构较少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中,县一级的机构较少。在县一级,即便有特殊儿童的服务机构,也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设施设备问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等面临发展的困境,而残疾儿童的家长对这些机构的信任度往往较低,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带着孩子到大城市中的机构进行训练,进一步加大了治疗和康复训练费用,其中有的家长为了陪同孩子做训练不得不丢掉工作,给残疾儿童家庭造成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3.民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获得的政府支持单薄、发展不够充分 受政策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除了个别民办非营利机构外,绝大多数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支持较少,运营经费短缺是这些机构所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时,康复医疗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也是制约民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此外,部分公办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的设施与设备投入仍然不足。主要面临着场地空间资源狭小、缺少治疗与训练急需的康复设备器材问题。 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升建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意见》,持续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进一步规范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现就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 1.目前部分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科未配置保育员等康复辅助工作人员,建议督导专业康复服务机构配齐配全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兼顾好康复支持服务人员的配备。 2.建议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场所规模要求、安全与应急等应参照康复中心相关管理条例办法规定,同时要强化对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3.建议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科配置保育员等康复辅助工作人员应持有“托幼机构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并由其所在的康复服务机构体检科出具体检报告。 4.康复服务机构内的教师岗位资质应为幼儿教师资格,目前部分教师持有的都是小教资质,建议适度降低教师岗资质门槛。 5.残疾儿童康复类别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康复服务机构有住院儿童和门诊儿童两类,其中每类儿童中既有半天上幼儿园的、又有半天做训练的,建议明确界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6.部分康复服务机构服务环境、场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达标有困难,建议统筹考虑降低相关要求。 7.康复服务机构实现在岗教师与在训儿童人数配比达标存在困难,建议相关部门加速扩增康复服务机构相关教师岗位,保证康复训练质量。 8.儿童全日制服务每天的训练总时间和分项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时间,压力较大。一方面,仅靠资助经费,每月大概XXXX元,折合科室训练内容,所给予的训练时间达不到;另一方面,享受救助儿童再加自费训练项目,课程时间安排加到一起也很难达到规定的时间,建议放宽康复训练的时间限制。 9.儿童康复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X个月,。如果可以分别累计,那因生病等原因中间有间断,一年内达不到X个月,建议将下一年训练延续累计到够X个月时间。 10.建议明确界定康复服务机构融合活动的方式,内容等。 11.部分康复服务机构儿童康复科室内为儿童开展评估的工具较为有限且评估次数较少,建议帮助康复服务机构尽快规范评估工具的种类、使用及合理科学的次数。 (二)低视力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 1.建议提高视力康复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从业人员严格专业技术职务与岗位匹配标准,全面规避风险,深度把控医疗康复质量。 2.建议能放宽低视力儿童的康复救助年龄限制条件。 3.建议将康复服务机构的视力康复科业务属于门诊康复纳入医保。 4.当前,低视力儿童救助经费补助标准相对偏低,建议进一步加大救助的经费投入力度。 (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 1.建议严格把控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学历限制,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应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康复治疗学专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康复场地设置方面,作为三级康复机构,场地设置较紧张,要达到各个训练室的面积要求确实比较困难,建议适度缩减有关面积要求。 3.目前,康复服务机构内训练档案均已采用电子档案,纸质版的训练档案如无保存必要,建议将用于档案存储管理的房间用于开展康复训练。 4.康复训练月汇总表中除所列的康复训练外,实际康复训练过程中大多数患儿还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各种器械及理疗等,这些训练内容是否也要列入汇总表中,建议给予明确的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369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