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运营维护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14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4
一、公共自行车相关概念
14
二
、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
16
三
、公共自行车发展建议
17
第二节
运营过程中的重难点
分析
18
一
、公共自行车运营困境
18
二
、运营问题的对策
19
第
三节
项目
需求分析
21
一、项目概况
21
二、采购需求
21
三、服务要求
22
四、基本要求
27
第二章 项目整体设想与策划
29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述
29
一、管理原则
29
二、管理机制
30
三、管理维度
34
四、管理模式
38
五、管理方法
43
第二节 项目运营体系
45
一、总体架构
45
二、建设原则
46
三、建设内容
46
第三节 公共自行车运营维护计划
50
一、
运营服务指标
51
二、运营整体设想
52
三、运营基本原则
53
四、运营服务要求
53
五、规范管理措施
54
第四节 公共自行车运营维护考核办法
56
一、考核方法
57
二、考核内容
57
三、评分标准
61
第五节 服务优势
77
一、理念优势
77
二、专业优势
77
三、规模优势
77
四、人才优势
78
五、技术优势
78
第六节 项目保障方案
78
一、制度保障
78
二、人员保障
78
三、资金保障
80
四、技术保障
80
五、设备保障
80
六、沟通保障
80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82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置
82
一、组织优势
82
二
、组织架构
83
第二节 人员配备计划
86
一、
人员配备原则
86
二、管理人员要求
88
三、人员管理规定
91
四、人员配备表格
92
第三节 公司各部门人员职责
97
一、财务部岗位职责
97
二
、
培训部岗位职责
98
三、法务部岗位职责
101
四
、人力资源部岗位职责
102
五
、综合行政部岗位职责
105
第
四
节
项目投入主要人员
职责
106
一、运营主管
106
二、运营人员
107
三、车辆调度员
108
四、站点保洁员
108
五、车库管理员
109
六、网络管理员
109
七、维保人员
110
八、巡服人员
111
九、客服人员
111
第
五
节
人员用工方案
113
一、员工福利发放
113
二、员工工资发放
114
三、员工休假管理
115
四、员工社保管理
117
五、员工
培训
管理
119
六
、
员工关怀服务
120
七、员工劳动纪律
121
八、职业道德要求
121
第四章 人员培训方案
123
第一节 总体培训方案
123
一、培训目的
123
二、培训课程
123
三、培训计划
125
四、培训流程
127
五、培训考核
130
六、培训考勤
131
第二节
自行车维护
培训
133
一、
日常例行维护
133
二、
短期
定期维护
134
三、中期定期维护
135
四、长期定期维护
136
第三节 消防技能培训
137
一、消防基础知识
137
二、常见灭火方法
139
三、疏散逃生方法
140
四、烧烫伤紧急处理
141
五、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142
六、消防器材检修方法
145
七、人员基本消防素质
150
八、开展消防工作要求
151
第四节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
152
一、评估层面
152
二、评估报告
154
三、评估表格
154
第五章 运营服务方案
158
第一节
站点现场管理
方案
158
一、日常工作作业计划
158
二、岗位管理工作流程
159
三、
车辆设施设备管理
163
四
、主要备件技术参数
165
第二节
公共自行车调度方案
166
一、车辆调度目标
166
二、车辆调度成本
167
三、车辆调度要求
167
四、车辆调度内容
168
第三节
维修
保养方案
170
一、自行车维修
170
二、站点例行养护
171
三、锁车器、控制箱维修
172
四、监控设施维护
173
第四节 防盗监控系统配备
175
一、系统概述
175
二、系统架构
176
三、系统各分项设计
178
四、系统防雷设计
182
五、系统功能介绍
184
六、视频监控系统特点
192
七、
后台监控系统
操作
194
第五节 公共自行车系统升级维护
195
一、移动化
195
二、大数据
196
三、GIS系统查询
197
四、智能调度(工作人员)
197
五、心跳机制
197
六、CAN总线模式
199
七、自动报警机制
199
八、双备份机制
200
第六节 运营宣传
方案
200
一
、
活动目的
200
二
、
活动主题
200
三
、
活动对象
201
四
、
活动地点
201
五
、
活动形式
201
六
、
活动流程
201
七
、
宣传方案
202
八
、
风险控制
202
第六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03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
203
一、前期准备阶段
203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3
三、内部运行阶段
203
四、认证审核阶段
204
五、基本框架
204
第二节 售后服务方案
206
一、售后投诉处理
206
二、客户沟通方案
207
三、售后管理体系
210
四、售后控制措施
211
第三节 响应服务方案
211
一、
响应时间要求
211
二
、响应时间承诺
212
三、巡回检修服务
213
四、
遇故障时维修
213
五、特殊情况处理
213
第四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214
一、优质服务质量措施
214
二、服务机制保障措施
216
三、运营体系保障措施
216
四、设备物资保障措施
218
第
七
章
投诉处理服务
方案
219
第
一
节
投诉处理
原则
219
一、换位思考原则
219
二、
有章可循
原则
219
三、及时处理原则
219
四、
存档分析
原则
220
第
二
节
投诉处理规范
220
一、投诉受理阶段
220
二、解释澄清阶段
221
三、投诉处理与回访
222
四
、跟踪总结阶段
223
第
三
节
投诉处理流程
223
一、记录投诉内容
223
二、判断投诉是否成立
223
三、确定投诉处理责任部门
224
四、责任部门分析投诉原因
224
五、公平提出处理方案
224
六、提交主管领导批示
224
七、实施处理方案
224
八、总结评价
225
第八章 项目档案管理
227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227
一、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27
二、
健全
档案管理
制度
228
三、
实现管理现代化
228
四、提高档案质量管理
230
五、档案管理工作意义
230
第二节 档案建立与管理
232
一、档案管理体制
232
二、档案的来源
233
三、档案操作流程
234
四、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235
五、档案的保存规定
236
六、档案的统计
237
七、档案的利用
238
八、档案的移交
240
九、档案鉴定和销毁
240
十、档案的保密与安全
241
第三节 档案管理流程
244
一、立卷归档
244
二、借阅管理
244
三、收集整理
245
四、鉴定销毁
246
第四节 档案管理要点
246
一、管理目的
246
二、适用范围
246
三、管理方案
246
四、管理细则
248
五、管理重点
253
第九章 项目规章制度
255
第一节项目总体管理制度
255
一、项目经理管理制度
255
二、项目过程管理制度
258
第二节 公司管理制度
260
一
、行政管理制度
260
二、工作管理制度
265
三、会议学习制度
267
四
、公司保密制度
269
五、培训管理制度
271
第三节 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制度
272
一、站点运营管理制度
272
二、车辆调度管理制度
273
三、网点人员管理制度
275
四、督导人员管理制度
277
五、后台监控管理制度
278
六、运营服务监督检查制度
279
七、
固定资产及硬件设备管理制度
280
八、材料物资保管领用管理制度
281
九、物料的库存管理制度
283
第四节 财务管理制度
287
一、
财务公开制度
287
二、
财务控制制度
288
三、
账户管理制度
289
四、
资产管理制度
289
五、
重点支出制度
290
第五节 服务投诉处理制度
291
一、整体投诉规范
291
二、受理客户投诉
292
三、解决客户投诉
293
四、客户投诉结果
294
第六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94
一、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294
二、安全疏散管理制度
295
三、消防设施、器材维护制度
296
四、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297
五、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297
第七节 档案管理制度
300
一、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300
二、员工档案建立与管理
302
三、档案整理保管制度
303
四、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303
五、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304
六、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305
七、档案利用制度
307
第十章
项目应急预案
309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09
一、应急方针
309
二、应急原则
309
三、应急预警
310
四、
应急响应
312
五
、信息公开
314
六、保障措施
315
第
二
节
应急处置措施
317
一、自然灾害处理措施
317
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319
三、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324
第三节
日常工作应急预案
325
一
、巡检应急预案
325
二
、调度应急预案
326
三
、维修应急预案
328
四、
管理中心应急预案
330
五、
网络管理应急预案
332
六、
租还车应急预案
333
第四节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333
一、
雨雪天气
333
二、
雷雨天气
334
三、特别恶劣天气
334
第五节
其他情况应急预案
334
一、
大型集会应急预案
334
二、
数据备份预案
335
三、
危机处理应急预案
335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公共自行车相关概念
(一)定义
公共自行车,是“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简称。该系统通常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部署、建设,由数据中心、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含随车锁具、车辆电子标签)及相应的通讯、监控设备组成。
一个数据中心可管理几百至几千个站点,每个站点配备20
—
80驻车电子防盗锁。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
(
二
)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基本结构
:
1.
公共自行车,亦有城市称之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单车租赁系统”
“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
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
”“
便民自行车系统
”“
公共自行车免费系统
”“
公租自行车
”
等。
2.
公共自行车系统一般由数据中心、管理信息系统(MIS)、分区运营中心(发卡、充值、调度、维修等)、站点智能控制器、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及随车锁具、用户借车卡等基本部分构成。
3.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停车棚、管理间、站点视频监控系统、互动网站等。
(
三
)
公共自行车存在意义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其拥有量为世界各国之最。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同时基于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公共交通中自行车的租赁服务也逐渐被各个城市的掌控者所重视
。
根据“提升人民幸福感、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公益定位、便民利民”的原则,围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要求,
XX市(县)
于20
XX
年
XX
月正式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自系统运行以来,有效地方便了市民短途出行,对于提升
市(县)
生活品质和公共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
的
作用。
二
、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
1.
使用者特征分析。人群年龄大多是在18
—
40岁范围内,且大部分使用人群为学生,其次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2.
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情况。一是使用公共自行车动机的分析。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显示,
部分
人使用公共自行车是为了上下班,
部分
人用于出游、休闲娱乐和旅游,
小部分
的人是为了公交站点之间换乘。居民出行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原因是自行车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环保节能,利于短途出行,对于上班族而言,尤其能够避免高峰期交通拥堵。二是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分析。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大部分
人在一周内使用公共自行车1
—
5次。而
小部分
人都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习惯不固定,随机性较强。
3.
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评价。影响居民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的障碍之一是站点设置不合理。关于居民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评价中,
有
居民认为站点太少,还车不便。公共自行车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居民需求与其使用便利性,未实现公交与站点合理衔接,无法切实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4.
站点覆盖面小同样影响了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出行偏好。站点覆盖面
、
区内骑行范围
等都是
导致居民借还自行车方便
与否的因素
。
三
、公共自行车发展建议
(
一
)优化站点布局,增加办卡退卡网点。
公共自行车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就是站点和办卡退卡网点少。使用人群希望在居民区、商业区以及公交站点附近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增设自行车租赁点,综合考虑市民出行需求、人流分布、公交换乘、景观协调、维护方便等因素,在全城构建公共自行车网络,将覆盖全城的公共自行车网络租赁点清晰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学校点五大类,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并将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站、BRT站点、公交首末站及枢纽站的资源条件,使公共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满足市民长、短距离出行需求。同时增设办卡退卡网点,充分调动居民使用的积极性。
(
二
)
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打造生态绿城。
在生活单元里采用支路网高密度以及小路幅的道路规划设计,沿着绿地、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在主干道站点和中小型站点之间建设可供骑车者进入的绿色“慢行车道”,并与小型社区公园结合建设,让公共自行车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形成城市网络化绿色慢行空间。
(
三
)
完善运营模式,加强协调管理。
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服务于民,受益于民的项目,建设前期应该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经营。而相关企业通过在车筐、车身、站点设置广告的方式实现盈利,随着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完全市场化运作,最终实现政府投入最少、市民受益最大、企业也能持续发展的“三赢”局面。
(
四
)
借助电子商务,推进技术创新。
目前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实现居民用手机支付宝就可以完成扫码借车的操作,无需办理租赁卡,此项举措大大降低了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门槛,有助于公共自行车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技术升级刻不容缓,先进技术主要包括自行车本身和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自行车定位系统、自行车调度系统、智能芯片技术、防盗报警系统等,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居民使用习惯,解决不好骑、易损坏、无法锁车等难题,真正提供便民服务。
第二节
运营过程中的重难点
分析
一
、公共自行车运营困境
(一)公共自行车和租赁点多处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
公共自行车的设计存在有诸多不便。车棚的覆盖不到位一方面使得自行车损坏迅速,自行车本身的防老化和防锈蚀也较差。高频率的使用加速了公共自行车的损耗,给公共自行车的骑行过程带来不便,甚至会影响使用者的安全
。
(二)管理保障不到位
实地探访发现,每个公共自行车
站点
都会有损坏的公共自行车存在,由于维修人数不足以及损坏的自行车数量较大。维修人员在各个站点来回奔波。另外,由于许多租赁点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
三
)租车站点设置不尽合理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需要改善。各个地铁站点大多已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但还有许多只有公交站点没有设置相应的公共自行车站点。
二
、运营问题的对策
(一)设计注重便捷实用
公共自行车的设计在国际上一向被人重视。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目的是上班和上学,因此在设计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更应当从事实的角度出发,加强公共自行车遮蔽日晒雨淋的措施,建立闲置自行车专用停车棚,尤其注重车把、刹车等直接关联骑行安全部位的设计,并从人体工学角度出发,设计出方便调节车把坐垫高度的公共自行车,方便不同身材的市民使用。
(二)加强管理
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一卡通服务内容,有关部门应当尽早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管理体系的工作纳入日程,针对乘客面临的公共自行车好借不好还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在自行车使用效率较高的站点加派工作人员,乘客不好还车,可以将自行车交给工作人员,再由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将车归还至自行车站,使之更加符合市民的呼声。
(三)完善运营模式
由于政府的投入往往有“一步到位”的倾向,因此建成的站点很少有变化,在后期站点和停车位数量的调整上不如市场调节灵活。因此政府在选择部分市场化的模式时,应当考虑率到市场的实际需求,开放沟通渠道,及时增减停车位和租赁点,保证市民能够真正体验公共自行车带来的便捷环保。
(四)合理布局租赁点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分布决定了公共自行车使用的人数频次和使用体验,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每个公交、地铁交通换乘点的人流数量,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每日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量,通过科学计算的方法,及时增减自行车站点、合理配置每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停车位数量。除换乘点外,还应在现有基础上在住宅小区、商场门口等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设置相应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让更多市民体验到公共自行车带来的便利。
第
三节
项目
需求分析
(投标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参照编制)
一、项目概况
XX
市公共自行车自20
XX
年
XX
月
XX
日启动运营至今,运营现状如下:
公共自行车系统共建设运营站点
XX
个(其中
XX
区
XX
个、
XX
区
XX
个、
XX
区
XX
个)、锁车柱
XX
个,自行车
XX
辆,配置调度车
XX
辆、抢修车
XX
辆,服务亭
XX
个、电脑
XX
台、服务器
XX
台、管理软件等相关配套设施
XX
套、机房UPS
XX
台。
二、采购需求
对
XX
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按照
XX
辆公共自行车代为保管、
XX
个站点、现有运营模式提供
XX
个月的运营维护服务(20
XX
年
XX
月
XX
日起至20
XX
年
XX
月
XX
日止)。
包括站点现场管理、车辆调度、站点车辆及环境卫生、所有硬件日常维修处理、设备更新和免费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自行车芯片、一线运营人员日常管理(含招聘、培训、考核、调度)并承担人员全部的社保和工资、宣传、风险、税金等一切费用。同时包括负责对目前投入使用的
XX
辆公共自行车投保
XX
个月的意外伤害险,
承担
运营期间发生的各类风险。
公共自行车站点明细表
序号
站点名称
站点总桩
所在路段
站点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合计
三、服务要求
(一)
系统要求:
1.
24小时自助借还车
。
2.
24小时后台监控
。
3.
确保本次服务区域最优化运行,方便市民出行。
(二)
站点现场管理要求:
1.
有专业管理人员每天按计划检查各站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如站点电压、设施设备损坏、网络信号、锁车柱松动等故障
。
2.
确保响应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站点设施设备运行正常,站点车辆整洁无故障,站点保洁工作到位。
3.
平均每10个站点须配置一名站点巡检人员,负责自行车上下桩。工作日早上7:00-9:00,下午16:30-18:30和法定节假日重点站点要安排专人值守。
(三)
车辆调度要求
:
1.分析公共自行车交通出行规律,合理分配调度车辆(车辆外观统一标识,并印有“公共自行车专用调度车”字样),
同时根据各公共自行车站点车辆上限或下限报警、各站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态,及时发布现场调度通知及显示调度车运行轨迹。运营调度车辆须符合运营要求,每个区配置巡查检修车辆不少于1辆。
2.
调度车实行调度全时段作业,从早上6:00
—
晚上22:30每晚19:00后每个区保证不少于1辆调度车正常运作。
3.
确保用于公共自行车的调运及修理作业车辆的完好及正常使用。每辆车必须配备相应的驾驶员,搬运工。应分区域将每日调度车辆数汇总上报至
采购人
。具体以单位报备并经
采购人
审核过的运营调度计划表为准。
(四)
站点环境卫生要求:
每个区须有专业保洁队伍,负责站点设施和车辆保洁工作,人员采用网格化管理,数量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五)
故障报修及维修处理:
1.
严格按照响应时间要求处理,配备专业人员及专业检修工具,所有检修维修记录必须记录电子台账
。
2.
每个区安排足够数量的专职维保人员每天进行巡查检修站点车辆,对于能在站点现场维修好的车辆就地维修,需要返回基地维修的及时处理。
(六)
客服电话及投诉处理要求:
1.
在市区设立用于接听我市公共自行车热线客服场所,客服人员数量和排班要满足实际接听需求,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必须保证通畅,客服电话接听以及事后处理等业务要加强培训,体现专业服务水平
。
2.
用户投诉处理限当日完成,回复要有依有据,语气平和,不得敷衍了事并做好电话录音及投诉记录,纳入考核范围。
(七)
用工要求:
承诺中标后提供不少于100人的固定劳动者(员工人数以提供劳务合同、缴纳社保证明为准)。所有员工必须经过操作使用和维护培训(提供培训台账,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八)
防盗监控要求:
1.
各站点车辆、锁车柱等设备必须加强监控,若因监控不力造成损失、损坏等,中标人必须及时修复到位,不得因监控不到位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影响自行车系统使用
。
2.
车辆被盗须负责找回,找不回承担赔偿责任。
(九)
运营调度及管理中心场地要求:
提供运营场地,运营调度场地达到
采购方
认可满足实际运营需求的规模标准(如仓库、维修间不少于1000
平方米
),须配有检测维修设施及工具,水、电、气、厕所等生活配套设施;须符合安全消防要求。
(十)
响应时间要求:
1.
在10分钟内响应,在20分钟内赶到故障现场进行维护服务(包括维修配件到达服务现场),轻微情节的修理应立即排除
。
2.
一般情节的故障修理须30分钟内排除
。
3.
重大情节的故障修理须1小时内排除
。
4.
特殊情节(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故障修理不得超过24小时。如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应立即更换同类或者更优化产品。
序号
故障情况
响应时间
到场时间
解决问题时间
1
轻微情节
10分钟
20分钟
立即排除
2
一般情节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3
重大情节
10分钟
20分钟
1小时
4
特殊情节
10分钟
20分钟
24小时
注:轻微情节:正确的操作可预防发生故障。
一般情节:一般设备或线路故障。
重大情节:设备运行状态危急不能正常工作。
特殊情节: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
(
十一
)安全管理要求:
负责公共自行车站点用电安全和维保基地安全生产管理,加强车辆维修,确保车辆骑行安全。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应急演练。
(十二)宣传方案:
包括本项目的公益推广、骑行方式、媒体宣传(包括通讯报道)、产品的介绍以及使用说明(包括语音提示功能)、站点的功能简介、宣传手册的制作以及站点的分布示意图等。(具体宣传内容、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需由采购人审核后发布实施)
(
十三
)
保密要求:
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中所获得的数据,包括系统本身相关数据、使用人相关数据,不得泄露给采购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不得在服务内容目的外使用这些数据
。
四、基本要求
1.依据有关规定,签订规范的管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承接本项目服务,认真清点、盘查、登记设施设备的数量以及运转、完好程度等详细情况。
3.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采购人的要求安排各岗位人员数量,合理合法用工。
4.建立健全服务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各岗位服务质量与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各类台账管理制度等,必要时供采购人备查。其中服务质量与工作流程方案必须细化到每个岗位,采购人对照各岗位服务质量与工作流程方案对成交单位进行考评。
5.服务人员着指定样式的服装和标牌,行为规范,工作主动、细致、周到,文明礼貌。
6.建立合理有效的采购人现有人员管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人员,同时保证各岗位人员的年收入须满足相关要求,并为各岗位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保险及参加社会保险,确保项目平稳、有序、高效、安全的运营。
7.建立各种公共突发性事件(如:消防、水、电、气、电梯、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的处理机制和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和具体措施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即能随时启动预案立即付诸实施。
8.冬季、雨季、汛前以及重大节假日前进行安全检查,并有专人在现场值班,及时与采购人沟通现场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9.每半年集中进行1次公开的公共自行车网点管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在完成调查后15天内将结果书面呈报采购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善存在的不足。
10.建立该项目每月进行1次各岗位服务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并针对该次检查与考核进行一次讲评。
11.每季度进行1次自行车数量清点及公共自行车易损部件的润滑保养工作,并建立相应台账。
12.服从采购人提出的建议与要求,并及时落实与反馈。每年将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绩效目标和预期效益进行考核。
第二章 项目整体设想与策划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述
一、管理原则
做好本项目的各项工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就需要良好的管理,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
“
行得通
”
的事情上。因此为了
更好地管理
本项目,我公司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对本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思考,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原则:
(一)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二)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
“
秘方
”
,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
“
秘方
”
,那就是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要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三)利用优点
利用优点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四)相互信任
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是项目圆满完成的必要条件,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五)正面思维
正面思
公共自行车运营维护投标方案(335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