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咨询服务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28页   下载194   2024-07-12   浏览38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48378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1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1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1 一、审计的定义 11 二、审计的分类 13 三、财务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21 第二节 需求分析 23 一、财政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财政改革 24 二、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三、深化 财务审计 的思考 33 四、 财务审计 的发展趋势 40 第二章 整体服务方案 41 第一节 整体服务设想 41 一、服务理念 41 二、服务内容 42 三、服务要求 43 四、服务期限 43 五、服务标准 44 第二节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51 一、审计准则 51 二、审计依据 52 第三节 财务审计工作方法 57 一、 查账法 57 二、 顺查法 57 三、 逆查法 58 四、 审阅法 58 五、 复核法 60 六、 核对法 61 七、 调节法 63 八、 分析法 63 九、 推理法 64 十、 盘点法 64 第四节 审计工作 流程 66 一、接受业务委托 66 二、计划审计工作 66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67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68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68 第五节 增值延伸服务 69 第六节 项目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74 一、项目重难点 74 二、解决措施 76 第七节 合理化建议 84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89 第一节 项目组织机构 89 一、项目组织机构 89 二、项目组织机构图 89 第二节 项目人员配备 89 一、本项目人员配备 90 二、人员配备表 90 三、人员岗位职责 92 第三节 项目人员 守则 95 一 、项目人员 员工守则 95 二、项目人员 执业守则 97 三、项目管理人员守则 98 第四节 项目人员要求 99 一、思想 道德要求 100 二、业务 能力要求 101 三、 综合素质 要求 106 第 五 节 人事管理制度 108 一、岗位设置 108 二、岗位职责 110 第 六 节 会计师职业道德制度 113 一、爱岗敬业 113 二、诚实守信 114 第 七 节 财务管理制度 117 一、总则 118 二、财务人员管理及岗位职责 118 三、收益分配 119 四、资产管理  119 五、负债管理 121 六、收入管理 121 七、成本费用管理 122 八、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123 第 八 节 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123 一、总则 123 二、质量控制目标 123 三、对业务质量控制 124 四、职业道德规范 126 第 九 节 业务执行管理 127 一、指导、监督与复核 127 二、咨询 133 三、意见分歧 134 四、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135 第 十 节 审计工作底稿规定 138 第四章 项目拟投入设施设备 142 第一节 项目拟投入设施设备 142 第二节 办公设备管理制度 143 一、目的 143 二、适用范围 143 三、职责 143 四、内容及过程控制 144 第 五 章 服务质量保障 148 第一节 质量控制措施 148 一、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48 二、事务所质量控制措施 150 第二节 服务保障承诺 152 一、实行审计公开 152 二、坚持审帮促结合 152 三、遵守服务制度 152 四、提高服务态度 153 五、做好售后服务 153 第三节 审计人员工作质量要求 153 一、坚持原则,依法审计 153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154 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154 四、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154 五、加强学习,廉虚谨慎 154 第四节 审计工作执业质量标准 155 一、审计计划阶段 质量标准 155 二、审计实施阶段 质量标准 158 三、审计完成阶段 质量标准 162 第五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167 一、人 员保障 168 二、 时间控制 169 三、 质量控制 169 四、 审计沟通与配合 170 五、 进度控制和保密措施 171 第 六 章 财务审计实施方案 176 第一节 财务审计服务认识 176 一、财务审计服务范围 176 二、 服务内容重点及实施策略 178 三、 专项审计重点领域 183 四、 基建审计重点领域 184 五、 绩效评价重点领域 203 六、 财务收支审计重点领域 207 七、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领域 210 八、 内控审计重点领域 216 九、 资产清查重点领域 218 第 二 节 审计取证方法 221 一、审计方法 221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 221 第 三 节 财务收支审计方案 225 一、确定审计范围及目标 225 二、明确审计流程 225 三、财务收支审计重点 227 四、常用审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229 第 四 节 财务决算审计方案 230 一、总体审计思路 230 二、审计目标及任务 233 三、审计人员工作重点 234 四、审计意见 237 五、管理建议书 237 第 五 节 财务审计检查工作 240 一、 审计财务检查要点 240 二、财务审计检查标准 245 第 七 章 财务审计进度控制方案 247 第一节 审计项目进度控制办法 247 第二节 审计进度控制措施和流程 250 一、本所的组织保证工作 250 二、总体工作计划 251 三、审计工作进度安排 251 四、审核工作流程 252 五、工程审核方法 252 六、中标后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254 七、 审核报告 258 八 、审计依据 259 九 、审计结果的 审议确认 259 第三节 审计进度保证措施 260 第四节 进度控制承诺 261 一、进度控制承诺 261 二、审计反应速度的承诺 263 第五节 进度控制计划 263 一、常用的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方法 263 二、网络技术方法比较 264 三、项目进度计划方法的选择 265 第 八 章 服务保密方案 267 第一节 财务审计保密重要性 267 一、做好审计保密工作的思考 267 二、树立严谨态度,增强保密意识 267 三、健全保密机制,完善保密措施 268 四、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技能 269 第二节 服务保密制度 269 一、密件、内部文件及保密纸管理制度 269 二、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271 三、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272 第三节 审计人员保密制度 273 一、保密范围 274 二、保密守则 274 三、保密规定 275 四、机要文件规定 276 五、文件保管 277 六、文件归档 277 七、文件销毁 278 第四节 审计的保密措施 278 第五节 审计现场保密工作 281 第六节 财务审计保密承诺书 283 一、审计服务保密承诺书 283 二、审计人员保密承诺书 284 第 九 章 反腐措施、承诺及建议 285 第一节 反腐反贿赂行为准则 285 一、总则 285 二、执行义务 285 三、利益冲突原则 285 四、举报及处罚原则 289 五、附则 290 第二节 反商业贿赂措施 290 一、目的 290 二、适用范围 290 三、管理程序 291 第三节 反商业贿赂承诺 295 一、我方承诺 295 二、保密承诺 295 三、廉政承诺 295 第四节 反商业贿赂建议 297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与犯罪特征 297 二、发案原因与治理难题 298 三、刑事立法的完善 300 四、商业贿赂的犯罪心理及其预防 303 第十章 后续服务方案 305 第一节 后续服务承诺 305 第二节 审计服务响应 306 一、审计服务内容的响应 306 二、对服务速度的响应 308 三、服务期后的服务响应 308 第十 一 章 档案管理 309 第一节 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309 第二节 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311 一、审计档案 312 二、其他档案 315 三、档案及文件编码要求 316 四、审计档案的移交 317 五、其他 318 第三节 审计档案的重要性 318 一、审计档案的作用 318 二、进一步提升审计档案管理工作 319 三、完善档案工作制度 320 四 、审计档案计算机应用 320 第四节 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 规定 321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 经济业务 ,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 美国会计学会 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 美国会计学会 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一)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本书第四章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二)收集和评估证据 证据是审计人员用来确定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真实公允性的各种形式的凭据。收集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鉴定、综合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三)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作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四)所制定的标准 所制定的标准是审计的依据,即判断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否、经济效益如何、经济现象真实公允与否的尺度,如国家颁布的法律、规章和标准,职业团体制定的 会计准则 (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制定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预算等。 (五)传递结果 向依赖和利用审计意见的组织和人员传递结果是通过编制审计报告进行的。编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步骤。审计报告的格式有些是标准化的,如 年度会计报表审计 报告;有些则是非标准化的,如职员舞弊 专项审计报告 。在有些情况下,审计人员甚至还可以采取口头的非正式形式报告审计结果。 (六)系统过程 审计须按照公认的规范(如美国 注册会计师 协会AICPA颁布的十条公认审计准则及审计准则公告,统称为“GAAP”)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证审计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效率。 二、审计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加以考察,从而作出不同的分类。对审计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加深对审计的认识,从而有效地组织各类审计活动,充分发挥审计的积极作用。 (一) 按审计执行主体分类 按审计活动执行主体的性质分类,审计可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 财务审计 三种。 1.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 审计事务所 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我国国家 审计事务所 包括国务院设置的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审计厅 ( 局 ) 两个层次。国家 审计事务所 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国有资产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各国政府审计都具有法律所赋予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强制性。 2. 独立审计 独立审计 ,即由注册会计师受托有偿进行的审计活动,也称为民间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CICPA ) 在发布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指出 :“ 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 独立审计的风险高,责任重,因此 审计理论 的产生、发展及审计方法的变革都基本上是围绕独立审计展开的。 3.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 是指由本单位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这种审计具有显著的建设性和内向服务性,其目的在于帮助本单位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西方国家, 财务审计 被普遍认为是企业总经理的耳目、助手和顾问。1999年,国际内部 审计师 协会 ( IIA ) 理事会通过了新的 财务审计 定义,指出 :“财务审计 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顾问服务。它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为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手段来评估风险、改进风险的控制和组织的治理结构,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 (二) 按财务审计分类 1. 运作审计 ( 作业审计 ): 检讨组织的运作程序及方法以评估其效率及效益。 2. 履行审计 ( 遵行审计 ): 评估组织是否遵守由更高权力机构所订的程序、守则或规条。 3. 财务报表审计 : 评估企业或团体的财务报表是否根据公认会计准则编制,一般由独立会计师进行。 4. 信息科技审计 : 评估企业或机构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系统可靠性及一致性。 (三) 按审计基本内容分类 按审计内容分类,我国一般将审计分为财政 财务审计 和经济效益审计。 1. 财政财务审计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具体来说,财政审计又包括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 即由 审计事务所 对本级和下级政府的组织财政收入、分配财政资金的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 、财政决算审计 ( 即由 审计事务所 对下级政府财政收支决算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计监督 ) 和其他 财政收支审计 ( 即由 审计事务所 对 预算外资金 的收取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 。财务审计则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由于 被审查单位的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以会计报表为媒介集中反映的,因而财务审计时常又表现为 会计报表审计 。 财政财务审计在审计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审计 ; 又因为这种审计主要是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方针政策、管理规程进行的,故又称为依法审计。我国 审计事务所 在开展财政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单位和人员存在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国家资财、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往往会立专案进行深入审查,以查清违法违纪事实,作出相应处罚。这种专案审计一般称为 财经法纪审计 ,它实质上只是财政财务审计的深化。 2.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状况进行审查、评价,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在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 “ 3E ” 审计。最高 审计事务所 国际组织 ( INTOSAI ) 则将政府 审计事务所 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统一称为 “ 绩效审计 ” 。西方国家又将企业 财务审计 机构从事的经济效益审计活动概括为 “ 经营审计 ” 。 (三) 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按审计实施时间相对于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前后分类,审计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1. 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这实质上是对计划、预算、预测和决策进行审计,如国家 审计事务所 对财政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的审查 ; 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盈利预测文件的审核, 财务审计 组织对本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计划的科学性与经济性、经济合同的完备性进行的评价等。 开展事前审计,有利于被审单位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保证未来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一般认为, 财务审计 组织最适合从事事前审计,因为 财务审计 强调建设性和预防性,能够通过审计活动充当单位领导进行决策和控制的参谋、助手和顾问。而且 财务审计 结论只作用于本单位,不存在对已审计划或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的问题,审计人员无开展事前审计的后顾之忧。同时, 财务审计 组织熟悉本单位的活动,掌握的资料比较充分,且易于联系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有条件对各种决策、计划等方案进行事前分析比较,作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2. 事中审计 事中审计 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例如,对费用预算、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通过这种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尽早纠正偏差,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目标合法合理和有效地进行。 3.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行的审计。大多数审计活动都属于事后审计。事后审计的目标是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鉴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益状况。 按实施的周期性分类,审计还可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定期审计是按照预定的间隔周期进行的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对 股票上市 公司年度会计报表进行的每年一次审计、国家 审计事务所 每隔几年对 行政事业单位 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等。而不定期审计是出于需要而临时安排进行的审计,如国家 审计事务所 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突击进行的财经法纪专案审计 ;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对拟收购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的审计 ;财务审计 机构接受总经理指派对某分支机构经理人员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审查等。 (四) 按审计技术模式分类 按采用的技术模式,审计可以分为 账项基础审计 、系统基础审计和 风险基础审计 三种。这三种审计代表着审计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但即使在审计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也往往同时采用。而且,无论采用何种审计技术模式,在会计报表审计中最终都要用到许多共同的方法来检查报表项目金额的真实、公允性。 1. 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它是指顺着或逆着会计报表的生成过程,通过对 会计账簿 和凭证进行详细审阅,对会计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逐一核实,来检查是否存在会计舞弊行为或技术性措施。在进行 财务报表 审计,特别是专门的舞弊审计时,采用这种技术有利于作出可靠的审计结论。 2. 系统基础审计 系统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它建立在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 的基础上。即首先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和评价,当评价结果表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健全且运行有效、值得信赖时,可以在随后对报表项目的 实质性测试 工作中仅抽取小部分样本进行审查 ; 相反,则需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样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有利于保证抽样审计的质量。 3. 风险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采用这种审计技术时,审计人员一般从对被审单位委托审计的动机、经营环境、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出发,利用 审计风险模型 ,规划审计工作,积极运用分析性复核,力争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除上述分类外,审计还可按执行地点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前者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依法定期报送的计划、预算和会计报表及有关账证等资料进行的审计,主要适用于国家 审计事务所 对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审计 ; 后者是指审计机构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以全面调查和掌握被审单位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审计结论。 (五) 按照执行地点分类 按执行的地点可以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1. 报送审计 报送审计又称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按照 审计事务所 的要求,将需要审查的全部资料送到 审计事务所 所在地就地进行的审计。他是政府 审计事务所 进行审计的重要方式。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 ; 缺点是不易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实际问题,不便于用观察的方法或盘点的方法进一步审查取证,从而使审计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就地审计 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它是国家 审计事务所 、民间审计组织和 财务审计 部门进行审计的主要类型。 审计对企业来说,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是确定企业 应纳税所得额 的关键。由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对内、对外业务,并且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包含其中,因此往往成为 企业所得税 审计的难点,也是审计人员最感头痛之处。所以,我们在审计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企业有关生产成本控制的内部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包括了解企业是否有专职会计进行成本核算 ; 内部凭证制度是否健全,凭证的种类、内容、编号是否符合会计处理要求 ; 簿记和报表的记录和制定是否及时完整 ; 凭证、账册、报表三者之间有无严格的核对制度 ; 资产盘点 制度是否按期完成 ; 另外还应了解 企业成本核算 的流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调查摸底,确定企业成本核算的可信赖度,然后根据可信赖度的不同,搭配审计人员,组成不同的审计小组进行审查。 三、财务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财务审计 的目的 财务审计 的目的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务审计 的目标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首先 , 保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是 财务审计 目的的两个层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审计的最终目的,而保证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审计作为 一 种经济监督活动,其最终目标与此是一致的,只有保证了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才能保证资金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计划的要求,资金才能发挥预期的效益,因此保证被审计事项真实性、合法性是基础层次的审计目的。 其次 , 这两个层次的目的又是统一的整体 , 真实性和合法性本身也是效益性的重要方面,被审计单位只有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资金,才能使资金发挥预期的效用,否则资金的效益就无从谈起,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在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应该是统一整体的不同方面,因此, 财务审计 的目的是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审计中应首先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二者不可或缺。 ( 二 )财务审计 的意义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上层建筑,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管理、调控和服务功能日益重要。 为了保证其职责的有效履行,需要对其进行监督。作为国家审计的 一 部分, 财务审计 在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财务 审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 1.保障国有资产的玄全和完整。 通过审计 , 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规模、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向,发现和揭露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促进廉政建设。 目前,干部队伍的腐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审计 , 可以发现和揭露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3.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揭露资金使用不合理或损失浪费的问题,提出财税审计建议 , 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这 一 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第 一 ,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行政机关负有国民经济的行政管理职能,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对发展科技、文教等事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上述重要职能越来越多地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即运用国家掌握的经济资源 ,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管理和调控。这就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向开展业务活动。通过审计 , 无疑有助于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审计,能够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真实情况﹐发现宏观经济管理中带有普遽性的问题,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工商财税 一 般都是公司在工商局、财政部、税务局(国税、地税、个人所得税 ) 办理的相关事物。现在许多企业都会寻找专门做工商财税的公司进行合作。 第二节 需求分析 财务审计 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当前, 财务审计 工作就是要顺应财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规范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在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规范财政管理,促进增收节支,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当前 财务审计 的实际情况,围绕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深化 财务审计 谈几点看法。 一、财政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财政改革 (一) 财政取得的主要成绩 1. 财政收入不断跃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财政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据统计,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分别超过15万亿元、17万亿元、18万亿元、19万亿元,2019年为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7%,国家财政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其中,税收收入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突破13万亿元、14万亿元、15万亿元,年均增长6%。同时,税收占比较“十二五”末期提升一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连年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全面推广营改增,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增值税税率,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一系列降费等措施,有效降低企
财务审计投标方案(32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