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及工程目标
11
第一节
编制说明
11
第一条
编制原则
11
第二条
编制依据
12
第二节
工程概况
14
第一条
施工内容
14
第二条
计划工期
14
第三条
质量标准
14
第四条
地理位置:
15
第五条
气象
15
第六条
水文水质
16
第七条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7
第三节
工程目标
33
第一条
工程质量目标
33
第二条
工期进度目标
33
第三条
成本管理目标
34
第四条
安全生产目标
34
第五条
文明施工目标
35
第六条
环境保护目标
35
第七条
售后服务目标
35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
36
第一节
施工部署
36
第一条
严格管理制度
36
第二条
施工总体部署
36
第三条
做好施工区域环境保护
37
第四条
施工期废污水处理措施
38
第五条
空气粉尘与噪声的防治
38
第六条
水土保持措施
39
第七条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9
第八条
场地清理
39
第二节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
40
第一条
临时布置原则及依据
40
第二条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4
第三条
施工临时设施、道路布置
46
第四条
临时用水计划
49
第五条
临时用电计划
53
第六条
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63
第三节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5
第一条
施工技术准备
65
第二条
施工现场准备
66
第三条
施工测量
67
第四条
土地平整工程
69
第五条
管沟工程
73
第六条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79
第七条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95
第八条
排水管道工程
99
第九条
电缆沟工程
106
第十条
通信管道工程
113
第四节
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116
第一条
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116
第二条
施工时对现有地下管线的保护与加固
119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22
第一节
质量方针及目标
122
第一条
管理方针
122
第二条
管理目标
123
第三条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23
第二节
主要质量管理手段保证措施
125
第一条
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5
第三节
质量创优方案
126
第一条
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126
第二条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例会制度
127
第三条
强化技术管理制度
128
第四条
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30
第四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33
第一条
工期保证措施
133
第二条
组织保证措施
133
第三条
计划保证措施
133
第四条
制度保证措施
134
第五条
资源保证措施
135
第六条
材料保证措施
136
第七条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36
第八条
雨季、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137
第九条
农忙季节保证措施
138
第十条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138
第十一条
抢工措施
138
第十二条
其它保证措施
139
第五节
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
140
第一条
把好测量关
140
第二条
把好材料关
140
第三条
把好配料计量关
140
第四条
把好工艺关
141
第五条
把好质量检查关
141
第六条
工程操作关
142
第六节
设备施工作业过程管理
142
第一条
施工作业管理
143
第二条
施工作业中的环境保护
145
第三条
拒绝作业
146
第四条
施工作业过程协调
146
第五条
检查和监督
147
第六条
事故报告
147
第四章
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48
第一节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148
第一条
安全管理目标
154
第二条
安全管理机构
154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55
第二节
安全管理职责
157
第一条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57
第二条
技术负责人安全职责
158
第三条
施工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158
第四条
班组长的安全工作职责
159
第五条
生产作业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59
第三节
安全生产教育
160
第一条
安全思想意识教育
160
第二条
劳动纪律教育
160
第三条
安全知识教育
160
第四条
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161
第四节
安全生产措施
162
第一条
安全检查的内容 1)查人的思想
162
第二条
安全检查形式
163
第三条
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阶段性安全检查
164
第五节
安全实施措施
165
第一条
施工安全措施
165
第二条
防火安全
166
第三条
照明安全
167
第四条
事故管理
168
第六节
施工现场风险评价与危害削减管理
169
第一条
安全监管要点
169
第二条
重大事故隐患
169
第三条
工程影响安全、环境的危害因素识别
170
第四条
施工影响环境风险因素明细
172
第五条
安全风险削减措施:
173
第六条
环境风险削减措施:
175
第七节
情情况下施工的防控措施
177
第一条
疫情情况下施工的防控
177
第二条
施工区卫生管理
178
第三条
宿舍卫生管理
179
第四条
办公室卫生管理
179
第五条
食堂卫生管理
179
第八节
文明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82
第一条
认识文明施工的法规意义
182
第二条
认识文明施工的经济意义承诺经济责任
182
第三条
强化文明工地领导
183
第四条
明确文明施工岗位及职责
184
第五条
文明建设措施
185
第六条
出入口清洁措施与环境“绿色化”
186
第五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87
第一节
渣土垃圾整治处置
187
第一条
施工过程中落手清工作措施
187
第二条
建立专项建筑垃圾处埋制度
188
第三条
施工现场垃圾堆放措施
188
第二节
垃圾管理组织体系
188
第一条
组织管理
188
第二条
制度管理
189
第三节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190
第一条
环境保护目标
190
第二条
减少噪音、降低环境保污染护措施
190
第三条
水土保持措施
191
第六章
资源配备计划
192
第一节
材料的进场计划
192
第一条
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原则
193
第二节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94
第一条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
194
第二条
施工机械设备供应保障措施
195
第三条
机械、设备、测量仪器的管理
196
第三节
劳动力安排计划
197
第一条
劳动力投入和不脱岗的保证措施
197
第二条
劳务队伍民工工资的支付保障措施
200
第七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3
第一节
工期目标
203
第二节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203
第一条
进度控制方法
203
第二条
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
205
第三条
保证按时开工措施
206
第四条
技术保证措施
207
第五条
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208
第六条
保证质量保证进度措施
209
第七条
后勤、物资保障措施
209
第八条
人、才、物的保障
210
第九条
其它工期保障措施
212
第八章
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215
第一节
施工重点、难点
215
第一条
解决措施
216
第二节
各施工阶段的配合
217
第一条
结构施工阶段的配合
217
第二条
与雇主的配合
219
第三条
与结构专业配合
219
第四条
机电各专业之间的协调
220
第三节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221
第一条
已有设施加固保护措施
222
第四节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223
第一条
夏季施工措施
224
第二条
高温干燥天气安全防范措施
225
第三条
雨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226
第四条
防暑降温工作
230
第五节
附表
230
第一条
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
236
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及工程目标
编制说明
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现场
考察结果,根据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经多次研究论证和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我方将如何组织施工的总体框架构想。
本方案主要从“主要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文明安全施工措施”等几大方面提出构想,宗旨是能为“XX市XX区大泉湾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更好地服务。施工过程中为实现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的施工目标,我们将“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实现对用户的承诺”。
目前,我公司已作好了相应的技术、资源准备,且施工条件已成熟,可立刻展开施工。
编制依据
1、“XX市XX区大泉湾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招标文件。
2、本项目图纸、工程量清单、补遗书、答疑书等资料;
3、本项目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现行规范、规程、验收等各项技术标准;
4、我公司现场踏勘、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
5、我公司拥有的工法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装备能力,以及从事工程建设所积累施工经验;
6、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相关文件;
7、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8、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及要求;
9、同类工程成熟的施工经验。
1.1.3.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
序 号
法律、规范和标准名称
1
国家及省、市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2
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程、工艺标准及施工工法。
3
本工程采用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图集:
4
《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2005
5
《饮用水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6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7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 JB2932-86
8
《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 GB/T13922.1-92
9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
1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运用规范》GB50231-98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4
《电气装置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88
16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1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1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3-2001
1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
2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xx辖区所有主要输水管道和管道沿线配套设施。新建改造配水主管道D219(t=5mm)~D273(t=5mm)涂塑钢管;共计51.3km。工作井共计132座,其中:排气阀井71座、检修阀井17座、排空井11座、分水阀井4座、流量计井15座、减压阀井5座、调压阀井9座。
施工内容
第四标段:包括红星干渠以东至金疙瘩小区以西段所有输配水管道(含管沟土方开挖及回填)、电力设备、输变电线、输水管道涂塑钢管及管件阀件设备安装、PE管采购和安装;
计划工期
计划工期:90日历天,暂定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03月01日;暂定计划完工日期:2020年05月30日。
质量标准
合格
地理位置:
XX市XX区大泉湾乡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位于位于天山东段的哈尔里克山南坡XX冲洪积平原中部、天山东段的
哈尔里克山南坡低、中山地带。
区内地貌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局部地表沙化,为典型的干旱荒漠景观;侵蚀构造的低、中山,山顶及山坡基岩裸露,沟谷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山区段河谷类型为宽浅的“U”型谷,由于地壳抬升,沿河发育2级河流阶地。两岸山坡坡脚堆积零星坡积裙,倒石堆。现代河床为冲、洪积沉积。南面及西面山麓一带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层拟建建设项目位于大泉湾乡,拟建项目分为xx供水管线。xx供水管线分为西线和东线。西线长4466m,起于xx,终点位于北村;东线长8380m,起于
西线K1+480,终点位于沿柏油路8.4公里处。xx供水管线
沿原管线铺设,管底埋深在1.8~2.0m之间,均为明挖管道,均为新建管线。局部穿越柏油路等构筑物为顶管法穿越。
气象
XX市XX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9.8℃,年降水量33.8mm,区域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和水汽来源影响,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平原小,山区大,降水量明显随高程增加而递增。夏季降水量多于其它季节,占年降水量的68.2%;春季其次,占年降水量的
19.5%;秋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9.8%;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年降水量的2.4%。受地形影响,XX地区各地风速、风向的分布差异较大。XX市区以西地区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8~8.7m/s;瞬时最大风速可达40m/s以上;大风日
数在15~35天。XX市XX区内无霜期日数由平原向山区递进,XX盆地全年无霜期最长197天,最短141天,多年平均182天,山区多年平均162天。XX盆地解冻期一般在3月10日左右,冻结日期一般在11月18日左右。本工程项目最大冻土深度1.8m。
水文水质
XX市XX区XX盆地在径流过程中自北向南具有典型的水平分带规律,北部冲洪积扇的透水性强的砾石层中潜水埋深大(数十米),径流速度快,至冲洪积扇边缘,含水层过渡为以砂层为主,透水性减弱,潜水埋藏浅,接近地表,许多地段有沼泽或泉流出现,部分地下水回归地表,向南至三角洲平原区含水层进一步变细,透水性降低,潜水水平运动减弱,垂直运动显著增强,潜水流至下游排泄区以蒸发的方式排泄,并造成下游地表盐渍化。
哈尔里克山南坡低中山地带主要分布有石炭系,第四系及华力西期侵入岩,其中石炭系及华力西期侵入岩均为裂隙含水层,可视为相对含水层,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孔隙含水层,属强透水层,它们主要分布在两岸I、Ⅱ级阶地及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带。本工程区为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地下水极度贫乏,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春季冰雪融水和北部中高山区的
基岩裂隙水所补给,补给来源较贫乏。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
径流,地下水分为基岩山区赋存的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赋存孔隙潜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融雪、河流、及地下径流侧向补给。区域内河谷是工程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河谷两岸为中低山,基岩裸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另在河谷两岸的中小型冲沟内分布有高于河谷底部的泉水,
地下水以裂隙水和泉水的形式补给河水。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位置
拟建建设项目位于大泉湾乡,拟建项目分为xx供水管线泉湾水厂供水管线分为西线和东线。西线长4466m,起于xx,终点位于北村;东线长8380m,起于西线K1+480,终点位于沿柏油路8.4公里处。管线局部穿过道路,村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场地概况及岩性描述
拟建自来水管道均为新建管线,拟建管段局部穿过道路,村庄。场地地形平坦,管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层结构基本一致,上部主要为圆砾及砾砂。地层水平向有一定连续性,分层明显,其埋藏条件、成因、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和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基本一致,将场地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3)xx拟建管线地层岩性描述
xx拟建管线分为西线和东线;西线长4466m,东线长8380m。穿越戈壁和村庄。
1)西线地层岩性描述
全长4466m,全段穿越戈壁。
aKO+000~K2+500段管线地层岩性描述:第①层杂填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②层圆砾:此段本层出露于地表,灰褐色,层底埋深
一般在1.3~6.0m,平均埋深3.6m,颗粒磨圆较好,呈圆
亚圆,骨架基本连续接触,以中、粗砂充填。本层夹有少量细砂薄层,呈透镜体状。
稍密稍湿
第③层砾砂:层顶埋深一般在1.3~6.0m以下,层厚最大为4.7m,此层勘察深度未揭穿;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4×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bK2+500~K4+450段管线地层岩性描述第①层杂填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②层圆砾:此段本层缺失。
第③层砾砂:此段本层出露于地表,层底埋深一般在
5.0~5.5m以下,平均埋深5.3m,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
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4×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第④层粉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⑤层细砂:层顶埋深一般在5.0~5.5m以下,层厚最大为3.0m,此层勘察深度未揭穿;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2×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
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稍密稍湿
2)东线地层岩性描述
全长8380m,K0+000~K1+050段、K5+800~K8+400段穿越戈壁,K1+050~K5+800段穿越村庄。
aK0+000~K1+050段地层岩性描述第①层杂填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②层圆砾:此段本层出露于地表,灰褐色,层底埋深
一般在1.5~4.3m,平均埋深2.8m,颗粒磨圆较好,呈圆
亚圆,骨架基本连续接触,以中、粗砂充填。本层夹有少量细砂薄层,呈透镜体状。
稍密稍湿
第③层砾砂:层顶埋深一般在1.5~4.3m以下,层厚最大为4.5m,此层勘察深度未揭穿;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4×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bK1+050~K5+800段地层岩性描述
第①层杂填土:以砾砂为主,灰褐色,层底埋深一般在0.4~1.0m,平均厚度0.7m,含大量植物根系及少量建筑垃圾等。
稍密稍湿
第②层圆砾:此段本层缺失。
第③层砾砂:层底埋深一般在1.5~4.1m以下,平均埋深2.8m,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4×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第④层粉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⑤层细砂:层顶埋深一般在1.5~4.1m以下,层厚最大为6.5m,此层勘察深度未揭穿;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2×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cK5+800~K8+400段地层岩性描述第①层杂填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②层圆砾:此段本层缺失。
第③层砾砂:此段本层出露于地表,层底埋深一般在
5.0~5.8m以下,平均埋深5.4m,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4×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第④层粉土:此段本层缺失。
第⑤层细砂:层顶埋深一般在5.0~5.8m以下,层厚最大为2.2m,此层勘察深度未揭穿;灰褐色,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等为主,本层渗透系数5.2×
10-3cm/s,水平向连续分布,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较均匀,承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稍密稍湿
(4)地下水描述
在勘探深度范围各勘探孔内均未见地下水。
9、场地试验成果分析
本次勘察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类型、特点、岩土条件等因素考虑,对拟建工程沿线场地土进行了土化学分析试验、水化学分析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
(1)土化学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在拟建场地共采取11件易溶盐样进行土化学试验,根据土化学分析试验报告,[S042-]含量最大为
9142mg/kg土,[C1-]含量最大为1230mg/kg土。试验结果详见“土化学分析结果报告”。
(2)颗粒分析试验
在拟建场地采取颗分样30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判定第②层场地土为圆砾、第③层场地土为砾砂、第④-1层场地土为细砂、第⑤层场地土为细砂。试验结果详见“颗粒级配曲线图”。
(3)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试验
拟建场地针对第④层粉土采取原状土试样共6件进行物理指标分析试验,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试验如下:
粉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成果表
钻孔
取样
现场试验
计算
编号
深度
含水量
天然密 度
干 密 度
比重
孔 隙 比
K1+030
5.2-5.4
12.34
1.58
1.41
2.71
0.93
K1+900
3.2-3.4
13.54
1.61
1.41
2.70
0.90
K2+750
1.6-1.8
11.25
1.59
1.43
2.71
0.90
K4+150
4.8-5.0
10.78
1.56
1.41
2.71
0.92
K5+760
3.7-3.9
14.52
1.60
1.40
2.70
0.93
K7+300
2.6-2.8
11.69
1.57
1.41
2.70
0.92
个 数 n
18
18
18
18
18
最大值max
14.52
1.61
1.43
2.71
0.93
最小值min
10.78
1.56
1.40
2.70
0.90
平均值Φm
12.35
1.59
1.41
2.71
0.92
标准差σf
1.43
0.02
0.01
0.01
0.01
变异系数 δ
0.12
0.01
0.01
0.00
0.02
修正系数 γ s
0.90
0.99
0.99
1.00
0.99
标准值Φk
11.17
1.57
1.40
2.70
0.91
(4)原位测试试验
本次勘察在13个钻孔中进行了原位测试试验,试验数据统计下见表3-1、3-2、3-3。
xx西线原位测试数值统计分析表表3-1
地 层 编 号
岩土名
层 位
(m)
最 大 值
最 小 值
平均 值
标准 差
o f
变异 系数 8
原位 测试 击数 推荐 值
②
圆砾(动
0.0~3.6
11
7
9.7
2.62
0.27
9
探 )
③
砾砂(动 探 )
3.0~5.0
13
8
10.1
2.63
0.26
10
⑤
细砂(标 贯 )
5.0~8.0
17
13
15.2
2.89
0.19
15
xx东线原位测试数值统计分析表表3-2
地 层 编 号
岩土名
层 位
(m)
最 大 值
最 小 值
平均 值
标准 差
o f
变异
系数
8
原位 测试 击数 推荐 值
②
圆砾(动 探 )
0.0~2.8
11
6
8.2
1.64
0.20
8
③
砾砂(动 探 )
2.8~4.2
13
8
11.3
2.60
0.23
11
⑤
细砂(标 贯 )
4.2~8.0
19
14
16.6
4.65
0.28
16
1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拟建区场地土评价
拟建区地基土岩性均较为简单,土层水平向连续性较好,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不大,力学性质较均匀。岩性综合分析如下:
1)xx拟建管线场地土评价xx拟建管线分为西线和东线;西线全段穿越戈壁,东线K0+000~K1+050段、K5+800~K8+400段穿越戈壁,K1+050-K5+800段穿越村庄。第①层杂填土,只出现在东线K1+050-K5+800段,此段穿越村庄,本层受人为扰动影响较大,此层含大量生活建筑垃圾等;建议将本层全部清除。
第②层圆砾,出现于西线K0+000-K2+500段、东线
K0+000-K1+050段,本层出露于地表,层厚稍薄,水平向连续,层厚及力学性质较均匀,夹有少量细砂薄层,呈透镜体状,可作为建筑基础主要持力层。
第③层砾砂,埋深较大,层厚稍薄,水平向连续,层厚及力学性质较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
第④层粉土,本层缺失。
第⑤层细砂,埋深较大,本次勘察未揭穿,水平向连续,层厚及力学性质较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
xx西线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表
层 号
岩 土 名 称
层 位 (m)
承载力 特征值 (kPa)
压 缩 模 量
变 形 模 量
粘 聚 力
内 摩 擦 角
基准基床 系 数 K V(4KN/m3 )
②
圆 砾 动
0.0~3. 6
180
16. 7
3
0
30000
③
砾 砂 动
3.0~5 0
140
一
11. 4
2
5
25000
⑤
标 贯 )
5.0~8 0
120
8.7
3
4
20000
xx东线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表
层 号
岩 土 名 称
层 位 (m)
承载力 特征值 (kPa)
压 缩 模 量 MP a
变 形 模 量
粘 聚 力
内 摩 擦 角
基准基床 系 数 KV(4KN/m3 )
②
( 动
探 )
0.0~2. 8
180
一
15. 8
3
1
30000
③
( 动
探 )
2.8~4. 2
140
10. 9
一
2
2
25000
⑤
( 标
贯 )
4.2~8. 0
120
9.4
3
3
20000
11、场地腐蚀性评价
(1)场地环境类别
xx拟建管线场地环境类别
项目区地处天山东部,干旱指数大于1.5属干旱区,按最不利因素考虑,基础埋深范围内土层为圆砾及砾砂层,为强透水层,因此区域场地环境类型判定为Ⅲ类。
(2)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
由于场地未见地下水,故本工程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3)场地土的腐蚀性
1)xx拟建管线西线场地土的腐蚀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整个场地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场地土样盐份分析表
剖面号
层 位 (m)
离子含量(mg/Kg)
腐蚀性评价
S042
CL
对 砼 结 构
对钢筋 砼
西 线 K1+000
0.0-1.0
451
100
微
微
西 线 K3+000
1.0-2.0
1919
1230
弱
中等
场地土腐蚀性综合评价
弱
中等
2)xx拟建管线东线场地土的腐蚀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整个场地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场地土样盐份分析表
剖面号
层 位 (m)
离子含量(mg/Kg)
腐蚀性评价
S042
CL
对 砼 结 构
对钢筋 砼
东 线 K1+500
0.0-1.0
1422
330
弱
微
东 线 K4+000
1.0-2.0
440
110
微
微
东 线 K6+150
0.0-1.0
226
20
微
微
东 线 K8+000
1.0-2.0
722
160
微
微
场地土腐蚀性综合评价
弱
沙
(4)场地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II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55s;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的规定,场地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内不存在饱和砂土及粉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属抗震一般地段。
(5)场地盐渍土判定及盐胀分析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场地盐渍土集中于地表1.0~2.0m,按含盐化学成分主要以亚硫酸盐渍土为主,按含盐量为中盐
渍土;NaS04含量在0.21~0.51%之间,均为非盐胀性土。场地土层盐分分析详见下表。
土壤盐分分析表表
剖面号
深度 (m)
含盐
量
(%)
(C1-)/2 (S042-) mol/kg
盐渍土分类
Na2S04含量
(%)
盐胀分 类
按化学成分 分类
按含盐量 分类
西线K1+000
0-1.0
0.11
西线K3+000
1.0-2.0
0.62
0.87
亚硫酸盐渍土
中盐渍土
0.35
非盐胀 性土
东线K1+500
0-1.0
0.30
0.31
亚硫酸盐渍土
中盐渍土
0.21
非盐胀 性土
东线K4+000
1.0-2.0
0.12
-
东线K6+150
0-1.0
0.07
东线K8+000
1.0-2.0
0.17
K0+430
0-1.0
0.18
一
-
K2+360
1.0-2.0
0.54
0.36
亚硫酸盐渍士
中盐渍土
0.32
非盐胀 性土
K3+790
0-1.0
0.55
0.05
硫酸盐渍土
中盐渍土
0.33
非盐胀 性土
K5+520
0-1.0
0.49
0.36
亚硫酸盐渍土
中盐渍土
0.28
非盐胀 性土
K7+300
1.0-2.0
1.65
0.14
硫酸盐渍土
中盐渍土
0.51
非盐胀 性土
(6)场地土层冻胀分析评价
本工程所处区域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显示,由于场地11月份至来年2月平均气温均在-2.0度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8.8℃,封冻期十一月底,解冻期二月底,因此本项目区为季节性冻土区。
(7)xx拟建管线冻胀分析评价
项目区所处区域为季节性冻土区,冻结状态时具有较高强度和低压缩性,在冻结过程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_投标方案(技术标240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