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需求与服务策划
16
第一节 项目需求分析
16
一、项目背景
16
二、项目概况
16
三、项目目标
17
四、项目要求
17
五、核心内容
17
六、人员配置
18
七、硬件要求
18
第二节 废弃物运输实施计划
19
一、实施目标
19
二、建设原则
19
三、网点布局
20
四、工作安排
21
五、操作规范
22
第三节 项目管理概述
26
一、管理原则
26
二、管理维度
28
三、管理模式
32
四、管理方法
36
五、管理机制
38
第四节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相关系统
40
一、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平台
40
二、车队运输管理系统
43
三、智能规划路线系统
45
第五节 项目保障方案
47
一、制度保障
47
二、人员保障
47
三、资金保障
48
四、技术保障
48
五、设备保障
49
六、系统优势
49
七、沟通保障
50
第二章 组织机构设置
51
第
一
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51
一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的步骤
51
二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的要求
52
三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的重点
53
四
、
公司与本项目
组织
结构图
54
第二节 公司各部门职责
57
一、财务部门
57
二、培训部门
59
三、业务部门
60
四、行政部门
60
第三节 项目投入团队各组职责
61
一、医疗废物收运小组
61
二、医废系统技术小组
62
第三章 人员配备计划
63
第一节 人员配备概述
63
一、人员配备原则
63
二、管理人员要求
64
三、人员工作要求
67
四、安全防护要求
68
五
、人员配备表格
69
第二节 公司各部门成员职责
72
一、财务部成员
72
二、培训部成员
74
三、业务部成员
76
四、
行政部成员
77
第三节 核心角色与职责
79
一、项目主管
79
二、收运
主管
80
三、技术主管
80
四、程序人员
81
五、转运人员
81
六、
驾驶
人
员
82
七、调度人员
83
八、卫生人员
83
九、
安全
人
员
84
第四章 人员管理与培训
85
第
一
节
人员用工方案
85
一、员工福利发放
85
二、员工工资发放
86
三、员工休假管理
87
四、员工社保管理
89
五、员工
培训
管理
90
六
、
员工关怀服务
91
七、员工劳动纪律
92
八、职业道德要求
93
第二节 人员职业健康及培训教育
94
一、医废分类收集
94
二
、医疗废
物包装
95
三
、收集及暂存
96
四、
物品消毒
99
五
、职业卫生防护
100
第三节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
102
一、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102
二
、出车前的安全准备
103
三
、道路行车安全
规定
104
四、特殊天气操作规程
108
五、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110
六
、车辆日常维护操作
113
第五章 医废收集运输装备配置
115
第一节 拟投入硬件设备
115
一、
医废转运车
115
二、
扫码
枪
116
三、
PDA+打码机
117
四、
轧带加二维码
118
五、
打印机标贴纸
119
六、其他硬件
119
七、防护用具
121
第二节 物流监控系统的投入
124
一、医废追溯管理系统
124
二、运输监控系统
126
三、GIS地图
128
第三节 医疗转运车维护事项
129
一、使用规定
129
二、检查方法
130
三、
保养方法
131
第六章 医疗废物收集方案
134
第一节 医疗废物收集实施方案
134
一
、医疗废物分类
134
二、分类收集方法
137
三、分类收集要求
138
四
、医废收集流程
139
五
、医废收集操作
140
第
二节
医疗废物的交接
144
第三节 医疗废物包装验收
145
一、
包装袋技术要求
145
二、
利器盒技术要求
146
三、
周转箱技术要求
147
四、
标志和警告语
148
第
四节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
150
一、
库房
设置
150
二、临时存放
151
三
、
卫生
要求
152
四、
接收记录
155
第七章 医疗废物转运方案
157
第一节 运送服务体系
157
一、运送作业系统
157
二、运送信息系统
158
三、运送体系完善
158
第
二节
医疗废物运送
方案
158
一、运输设计原则
159
二、运输基本流程
159
三、运输前期准备
161
四、
运送车辆要求
163
五、
运送
服务内容
166
六、封装搬卸流程
167
七
、组织实施
措施
168
八、规范管理规定
170
第三节 医废收集转运安全保障计划
171
一、运送安全思路
171
二、运送安全目标
172
三、
安全管理系统
172
四
、风险控制方案
174
五、
安全操作规程
175
第
四节 特殊时期
医废处置要求
178
一、
分类收集、暂时贮存
178
二、
运送和处置
178
三、
人员卫生防护
179
第五节 卫生防护服务方案
179
一
、人员防护
179
二、
物品消毒
181
三、
载具消毒
182
第八章 医废转运在线监管方案
189
第一节 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概述
189
一、系统简介
189
二
、系统功能
189
三
、系统特点
190
四
、技术特点
190
第二节 系统建设模式
191
一、总体功能要求
191
二、区域协同要求
192
三、监管对接要求
192
四、数据标准化要求
192
五、系统管理要求
192
六、系统安全要求
193
第三节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193
一、业务操作功能
193
二、统计监管功能
196
三、系统配置管理
197
第九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00
第一节 项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200
一、保证顺利接管措施
200
二、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203
三、服务机制保障措施
205
四、优质服务质量措施
206
五、运输质量保证措施
207
六、设备物资保障措施
208
七、资源协调保障措施
209
第二节 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211
一、安全制度
211
二、安全管理员
212
三、组织机构设置
212
四、安全管理措施
217
第三节
促进
收集转运
优化保障措施
221
一、
收集转运
保障措施
221
二
、
作业
人员保障措施
221
三
、设施维修保障措施
222
四
、
优质
有效
服务
措施
223
五
、车辆调度
保障措施
224
六、应急事件保障措施
226
第四节 人员稳定保障措施
226
一
、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
226
二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措施
227
三、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231
四、
引导员工合理竞争
231
第五节 项目服务承诺
231
一、服务承诺
231
二、回访承诺
233
三、安全督察承诺
234
四、合同履约承诺
235
第十章 项目档案管理
236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236
一、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36
二、
健全
档案管理
制度
237
三、
实现管理现代化
237
四、提高档案质量管理
238
第二节 医废运送档案的建立
239
一、档案整理程序
239
二、档案保存规定
240
三、档案统计工作
242
四、档案利用规定
242
五、档案移交工作
244
六、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245
七、档案的保密与安全
246
第三节 医废运送档案管理要点
248
一、管理体制
248
二、管理流程
250
三
、管理细则
252
四、管理重点
257
第四节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58
第十一章 项目规章制度
262
第一节 管理原则
262
一、规范性原则
262
二、层次性原则
262
三、适应性原则
263
四、有效性原则
263
五、创新性原则
263
第二节 公司管理制度
264
一、轮岗管理制度
264
二、人员管理制度
267
三、项目会议制度
289
四、
会议学习制度
290
五、安全检查制度
292
六、公司保密制度
294
第三节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96
一、医疗废物交接与转运制度
296
二、
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制度
297
三、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299
四、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300
五、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300
六、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301
七、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制度
302
八、
紧急
事件
处理
管理
制度
303
第四节 运输管理制度
303
一、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303
二、配送设备管理制度
309
三、驾驶人员管理制度
310
第五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11
一、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311
二、消防设施维护制度
312
三、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313
四、应急疏散演练制度
314
第
六
节
档案管理制度
316
一、档案员岗位责任制
316
二
、安全基础档案制度
318
三
、档案
资料
保管制度
319
四、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320
第十二章 项目应急预案
322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22
一、总体目标
322
二、应急原则
322
三、组织机构
323
四、应急预警
324
五
、
应急响应
326
六、保障措施
328
第二节 应急处置措施
330
一、自然灾害处理措施
330
二、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332
三、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333
第三节 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337
一、指导思想
338
二、汇报程序
338
三、
事故预防
339
四、启动预案
340
五、救援措施
340
第四节 运输过程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342
一、车辆起火
342
二、CNG系统
347
三、自然灾害
349
四、翻车事故
349
五
、其他事件
350
第五节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351
一、处理程序
351
二、报告机制
353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需求”
“整体服务设想与策划”
,可参照第一章;
二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组织机构
”
“人员配备”,可参照第
二、
三章;
三
、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人员
管理
方案”,可参照第四章;
四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医废收集运输装备装置
”,可参照第五章;
五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医疗废物收集
方案”,可参照第六章;
六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医疗废物转运
方案”,可参照第七章;
七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医废转运在线监管方案
”,可参照第八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服务质量保障方案”,可参照第
九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档案管理”,可参照第
十
章;
十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应急预案”,可参照第十
二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
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
二
)
其他法律法规。
四
、行业规范、标准
。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需求与服务策划
第一节 项目需求
分析
(投标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参照编制)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相关的医疗机构数量随之递增。与此同时,医疗废物后续处置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来源不清、去向不明、收集不及时、交接不规范、医废遗失无法追溯,无法监管等。
随着医疗机构不断增加,医废收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同时环保要求提升、全过程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3吨就可以量刑,因此医疗废物必须安全处置,医疗废物从收集、转运、处置这几个环节必须加强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安全处置。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夯实医疗废物“四全基础”(全区域、全覆盖、全过程和全闭环)。
二、项目概况
1.本项目为XX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服务。
2.项目预算:XX。
3.服务地点:XX区集中隔离点。
4.服务期限:XX个月(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项目目标
全面摸清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加强医疗废物源头管理,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杜绝医疗废物随意丢弃、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发生,彻底解决小、散医疗机构收集不及时和漏收的风险隐患,实现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的全过程规范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四、项目要求
1.须具备运输医废的资质,具备“以桶换桶”要求的车辆,收运车辆要采用密闭箱型车,车厢内部应采用防水、耐腐蚀、便于消毒和清洗的材料,并经防渗处理,防止渗漏,车身要标有医疗废物标志。
2.做到XX区所有医疗机构医废垃圾日产日清。
3.做好相应个人防护,运输垃圾后进行车辆消杀。
4.接受区生态局、区卫健委等的督查检查。
五、核心内容
为更好收集以及处置医疗废物,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采取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等办法,全力推进医疗废物智能监管,把医疗废物从产生点的“小箱”,通过收集转运的方式进入暂存点的“大箱”即中转站,改变传统的医疗废物收集模式(医疗机构自行收集暂存,公司定期上门收集),采用信息智慧监管技术,做到从医疗废物的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六、人员配置
收运主管1人,与区卫健委、区生态局、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沟通,其他工作人员数量、根据服务单位调整。
七、硬件要求
(一)配备
1.医疗废物收集专用车(厢式)
配置有医疗废物专用收集车(属于危险废物车)若干辆,且每辆车配有车辆GPS定位可视系统、称重设备、周转箱、包装容器、医疗垃圾袋、医疗废物数据监管系统等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操作。
2.便携式信息采集终端
配备便携式设备,包括蓝牙智能扫码手持终端PDA、便携式电子秤和便携式标签打印机,用于日常收集工作。
(二)要求
1.车辆及设备根据服务单位自行调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增减变动。
2.医疗废物收运相关车辆做到专车专用,不用于医疗废物以外的其他物品运输。
第二节 废弃物运输实施计划
一、实施目标
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以提高医疗废物管理的信息化、全程化和实时化的监控管理水平。实现医疗废物从“摇篮产生到销毁”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做到真正的全流程闭环运行和无盲区智慧监管。协助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防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医疗废物和事故造成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二、建设原则
1.可行性和适应性
本项目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适合医院的实际,满足主要业务需求,并要有对于医院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前瞻性和实用性
项目的实施,要充分考虑系统今后的延伸。与此同时,系统实施过程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
3.先进性和成熟性
项目既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开发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并能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代技术。符合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适应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
4.开放性和标准性
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其开放性和标准性。也就是要考虑到各系统间数据传递和接口开发的可实现性。满足统一平台、分步实施的原则。
5.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6.安全性和保密性
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三、网点布局
目前全区域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数为XX家(其中社区服务站XX家,诊所XX家,医务室XX家,检验所XX家,体检中心XX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分布现状,在全区范围内规范设置XX个医疗废物中转站(以下简称“中转站”)作为“小箱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的暂存点。按收集路线划分为XX、XX、XX个区域,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对区域内医疗机构每两天收集一次医疗废物。
四、工作安排
(一)软件设施要求
“医疗废物在线管理云平台”将收集的医废信息数据整合后汇总发送至“XX医废在线”,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在该平台自动对每日上传的数据根据医疗机构或年月日、收集人员、医疗废弃物品类等项目分类统计,分析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生量,查询每袋医疗废物动态信息,比对各类医疗废弃物的收集情况。通过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信息平台远程实时查看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入库、出库等过程,实现全过程监管。
(二)硬件设施要求
1.医疗废物收集专用车(厢式)
配置有医疗废物专用收集车若干辆,且每辆车配有车辆GPS定位可视系统、称重设备、周转箱、包装容器、医疗垃圾袋、医疗废物数据监管系统等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操作。
2.便携式信息采集终端
配备便携式设备,包括蓝牙智能扫码手持终端PDA、便携式电子秤和便携式标签打印机,用于日常收集工作。
(三)转运工作
1.安排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及专职收集人员定时、定路线、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转运至各相对应的中转站。在转移过程中采取防散落、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确保规范收集、安全运送、实时真实交接、登记并录入信息,专职收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围裙、雨鞋等),医疗废物袋应封口,如遇破损或包装表面被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或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运送车辆必须每天清洁、消毒等。
2.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应做到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加强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熟悉本岗位工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3.实施台账管理。强化各医疗废物中转站内部台账管理,台账资料包括院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出入库称重记录、二维码扫描录入上传系统、清洗消毒、事件调查处理等。
五、操作规范
(一)收运前的准备
1.收运人员上岗前必须按照二级防护标准穿戴好防护服、面罩、防刺手套等防护用品;
2.出车前的列队(晨会),由当班管理人员交代工作及安全行车提醒,明确当天的收运任务;
3.领取车辆钥匙、检查相关工作证件等必需品;
4.做出车前进行车辆例行保养(检查车容、车貌是否完整清洁,检查刹车、灯光等),检查完毕后填写《车辆检查情况记录表》;
5.检查随车携带的洁净周转箱数量和其他附属设备(如:喷雾消毒器等);
6.按规定路线和收运顺序出车逐家收集医疗废物。
(二)医疗废物的交接(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1.医疗废物的交接(于符合规范的交接场地)采用《医废收运单》进行记录和管理;
2.车辆到达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后,直接停靠在对应交接场地内设的医疗废物储存点旁,不可直接打开车厢门;
3.驾驶员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交接人员取得联系,核实所装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标识,称量核算本次医疗废物收运量,检查医疗废物外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由驾驶员在《医废收运单》上填写收运数据并签字确认,驾驶员在收运时,必须按照二级防护标准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
4.收运人员将确认好的《医废收运单》交由交接人员签字确认;
5.驾驶员有权对以下几种情况拒收医疗废物或要求产废单位整改后收运:
(1)医疗废物包装袋破损或被污染的;
(2)医疗废物的打包方式、标识与相关要求不符的。
6.收运期间,规范服务用语、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医疗废物的装车
1.由按照二级防护标准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的收运人员,将装有医疗废弃物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装入携带的医疗废弃物周转箱内,转移至医疗废物收运车内;
2.收运人员关闭、扣紧车厢门,并加挂锁具;
3.由收运人员用随车携带的喷雾器将驾驶室车门拉手、车厢门拉手等主要操作接触部位进行喷洒消毒;
4.收运人员在以上各项操作中都必须佩戴防刺手套;
5.在以上各项操作结束后,喷雾器等防护用具须放入车辆指定存放部位;
6.车辆驶离医疗废物交接场地,前往下一点位进行收运。
(四)中途运输
1.车辆行驶途中不得在收运点以外的区域随意停车、打开车厢门。
2.医疗废物转运车在运输途中应锁闭车厢门,安全驾驶;不得丢弃、遗散医疗废物和打开包装取出医疗废物。
3.完成所有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收集后,即返回医疗废物集中点进行交接;
4.遇车辆故障(收运人员无法排除的),应立即通知当班管理人员,并告知具体方位,等待维修人员前往维修;
5.遇车辆事故,驾驶员应立即报警,并通知班管理人员,保护现场,等待处理。如有伤者,应及时救护或送医院;
6.遇医疗废物泄漏等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并用隔离绳将医疗废物连同车辆与周边隔离,保护现场,防止污染扩散,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程序。
(五)医疗废物的交接(医疗废物集中点)
1.医疗废物集中点医疗废物的交接采用《医废收运记录表》进行记录管理;在应急处置阶段,可采用其他规定的方法交接管理;
2.车辆按规定的车道进入医疗废物集中点后,停靠指定卸料区,收运人员将随车的《医废收运记录表》交于医疗废物集中点医疗废物中转接收人员,收运人员打开车厢门,在交接人员的协助下,将装满医疗废物的周转箱卸下,配合集中点内装卸人员将医疗废物装入中转车辆内,医疗废物接收人员确认后在《医废收运记录表》上签名;
3.车辆进入医疗废物集中点后,暂时无法卸料的,听从现场调度指挥,停入相应停车区,等待卸料。
4.卸货完毕,对车辆内外壁进行彻底消毒清洗,换装清洁的空周转箱后,回到车辆指定停车点。
(六)消毒清洗、装箱、停车、交单、沐浴
1.收运人员对手部进行清洗,必须先将手套在消毒液中浸泡后再清洗。工作结束后,喷雾器、手套等防护用具必须放入车辆指定部位;
2.将车辆停靠指定停放点,为下一次收运作准备,并闭锁好车厢门;
3.将《医废收运记录表》等表单交到当班管理人员处,并填写当日工作的各类单据。
4.当日作业完毕后,应将脱下的工作服交专门部门消毒清洗,并进行沐浴。
(七)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流程,严禁向服务单位索要钱物等不正之风;
2.工作时间内可以在公司指定地点就餐,不得在马路边停车就餐;
3.在就餐等停车期间或行驶过程中,都应闭合车辆车厢门、并上锁,发现人为破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和通知调度室,并保护现场;
4.医疗废物专用车辆不得装载、运送其他任何物品或挪作他用;
5.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一经发现,追究刑事法律责任;
6.驾驶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存放食品或其他杂物;
7.禁止在行驶和装运作业过程中吸烟或食用食品;
8.禁止在装运作业过程中,用脚或手踩压医疗废物;
9.周转箱在装运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操作使用。
第三节 项目管理概述
一、管理原则
做好本项目的各项工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就需要良好的管理,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
“
行得通
”
的事情上。因此为了
更好地管理
本项目,我公司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对本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思考,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原则:
(一)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二)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
“
秘方
”
,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
“
秘方
”
,那就是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要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三)利用优点
利用优点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四)相互信任
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是项目圆满完成的必要条件,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五)正面思维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二、管理维度
(一)管理维度分类
在项目管理中,通常可以将其划分成五个维度,即管理过程、生命周期、技术知识、资源集成和目标层次,五个维度的管理任务具体如下:
1.管理过程中的维度
在公司的项目管理中,通常可以将管理过程分为启动项目、策划项目、开展项目、监督控制、总结项目以及项目收尾,在这五个阶段中项目管理的任务侧重点皆不同,因为每个阶段项目的工作重点不相同,在管理上也会随之更改,根据各个阶段特征,对于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可以制定为:
(
1
)
在启动项目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协调好与项目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做好下达信息及任务的工作
;
(
2
)
在筹划项目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企划部门以及技术部门的监督管理,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
;
(
3
)
在开展项目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该重视执行部门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
(
4
)
在监督管理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该严格对项目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分析并客观评价项目的阶段性成绩,找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有效解决
措施
;
(
5
)
在总结项目以及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项目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2.生命周期的维度
公司项目生命周期主要涵盖有需求、筹划、实施以及收尾。不同于管理过程中维度重视的项目管理顺序和步骤,生命周期的维度所重视的是项目本身所进行的步骤,一方面,生命周期的维度注重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程序是否规范,另一方面其结合项目开展顺序以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生命周期维度的管理工作能监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服务投标方案(353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