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34页   下载545   2024-09-26   浏览140   收藏41   点赞143   评分-   123148字   7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1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1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1 一、垃圾分类概述 11 二、垃圾分类制度 设计 23 三、垃圾分类市场化种类 25 四 、垃圾分类行业的市场优势与机会分析 27 五、现阶段垃圾分类市场化主要问题 31 六、垃圾分类市场化解决办法 34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38 一、项目概况 38 二、本项目工作内容要求 38 第三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40 一、项目重难点分析 40 二、解决措施 51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55 第一节 项目管理机构 55 一、项目组织结构分类 55 二 、组织机构设置及原则 59 三、人员配备基本原理 60 四、人员配备的原则 61 五、组织构架图 62 六、人员分配及资料表 63 第二节 人员岗位职责 68 一、项目中心工作职责 68 二、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69 三、内勤专员岗位职责 70 四、策划专员岗位职责 71 五、检查专员岗位职责 71 六、分拣人员岗位职责 72 七、垃圾分类督导员岗位职责 73 八、收运人员岗位职责 73 九、兼职宣传员岗位职责 74 十、行政人事部 75 十一、管理部 75 第三章 项目拟投入的物资设备 76 第一节 物资装备的基本原则 76 一、设施设置依据 76 二、机械设备的组织 76 三、准备原则 77 第二节 项目拟投入的设备 78 一、项目配套硬件设备 78 二、项目配套软件设施 81 三、设施设备安排方案 82 第三节 设备管理方案 82 一、垃圾车辆维护管理 83 二、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88 三、设备的保养、维修 89 四、LED 显示屏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94 五、 垃圾桶保洁方案 99 六 、 设备 保养记录表 100 七 、 设备 维修记录表 101 第 四 章 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行方案 103 第一节 前期接管验收交接方案 103 一、进场对接工作安排 103 二、进场接管工作安排 104 三、进场工作的一般常规流程 105 第二节 垃圾分类市场化实施方案 107 一、垃圾分类收集方案 107 二、垃圾分类清运方案 112 第三节 垃圾分类配置标准及站点建设方案 122 一、垃圾分类设施放置标准 122 二、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方案 125 三、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 128 四、生活垃圾分类作业规范 128 五、垃圾分类各项图例 133 第 四 节 垃圾分类站点 保洁方案 144 一 、常规清洁方案 144 二 、常规消杀方案 147 三 、小广告清洁方案 155 第 五 章 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方案 160 第一节 垃圾分类积分活动方案设计 160 一、积分体系设计目的和意义 160 二、分类回收积分体系的建立 161 三、分类回收积分体系流程 162 四、分类回收积分方案实施 163 第二节 垃圾分类积分活动实施方案 166 一、 参与积分兑换 方案 166 二、 积分回馈机制 166 三、 积分规则 167 四、 积分使用期限 167 五、积分兑换记录表 167 第六章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169 第一节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169 一、活动目的 169 二、内容要点 170 三、培训形式 171 四、培训对象 171 五、活动形式与方法 171 六、注意事项 173 第二节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 173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与依据 173 二、城市生活垃圾具体分类方法 177 三、 不同区域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191 四、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小常识 196 五、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知识培训 198 第七章 垃圾分类宣传方案 205 第一节 垃圾分类宣传策划方案 205 一、 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概述 205 二、 宣传 内容安排 206 三、 宣传人员 安排 206 第二节 垃圾分类宣传实施方案 207 一、 入户宣传 207 二、 户外宣传活动 208 三、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213 四、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实施内容 219 五、 线上宣传活动 222 六、宣传栏标语设计 227 七、宣传物料设置 227 八、 垃圾分类氛围营造 230 第八章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236 第一节 分类督导服务方案 236 一、 督导人员安排 236 二、 督导实施方式 238 第二节 巡检服务方案 243 一、项目整体督查 243 二、日常巡查 243 第 九 章 项目管理制度 247 第一节 人员管理制度 247 一、作业人员操作规范管理 247 二、人事管理制度 252 三、考勤管理制度 257 四、人员奖惩制度 262 五、日常检查考核制度 266 第 二 节 档案管理制度 274 一、垃圾分类台账制度 274 二、其他档案管理制度 276 三、档案记录表格 279 第三节 工作管理制度 283 一、垃圾分类工作制度 283 二、垃圾分类站点管理制度 283 三、垃圾清运车管理制度 284 四、垃圾收运人员管理制度 285 五、垃圾分类督导人员管理方案 287 六、垃圾分类检查考评制度 287 第十章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保障体系 291 第一节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承诺 291 一、垃圾分类市场化 承诺 291 二、垃圾收运承诺 292 三、对日常运营基本标准承诺 293 四、垃圾分类文明管理承诺 293 第二节 各项保障措施 294 一、垃圾分类站点 除臭消毒 措施 294 二、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299 第十一章 项目应急预案 301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01 一、应急预案原则 301 二、应急救援基本流程图 304 三、应急响应程序 304 四、应急物资准备 305 五、现场具体急救常识培训 308 第二节 车辆事故应急预案 312 一、运输车辆故障处理方案 312 二、垃圾车倾倒、漏撒处理方案 316 第三节 小区垃圾乱倾倒应急管理方案 316 一、传达机制 317 二、人员、设备调配 318 三、明确责任分工 319 第四节 重大活动和创优评比的应急预案 320 一、活动前准备 320 二、活动期间 321 三、活动过后 321 第五节 节假日应急处置方案 322 一、工作计划 322 二、加强督导巡检 322 第 六 节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22 一、操作规程 322 二、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投放点管理规范 325 三、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清运作业规程和要求 326 四、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填埋作业规程和要求 327 第 七 节 人员中暑应急预案 328 一、应急物资配置 329 二、防暑降温知识 329 三、预防措施 332 四、处置措施 333 温馨提示 :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 , 如需查阅 , 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 背景及需求分析 ”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二 章。 三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 拟投入的物资设备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三 章。 四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行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四 章。 五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 五 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实施方案 ”详情可见第六章。 七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垃圾分类宣传方案 ”详情可见第 七 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八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 一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 (二) 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 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垃圾分类概述 (一)垃圾分类概念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二)产生原因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国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等等。 (三)分类原则 1.分而用之 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2.因地制宜 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觉自治 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4.减排补贴,超排惩罚 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5.捆绑服务,注重绩效 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垃圾分类回收说难不难,分而用之实为关键,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觉自治行为规范。 (四)分类意义 垃圾分类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的基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应在生活垃圾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对应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根据分类品种建立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收运体系、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以确保分类收运、回收、利用和处理设施相互衔接。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及处理等配套系统才能更高效地运转。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1.减少占地。 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等含有金属汞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威胁,废塑料进入土壤,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这些危害。 3.变废为宝。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避免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因此,垃圾回收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五)垃圾种类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快递包装纸是其他垃圾/干垃圾)、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暖瓶等。(镜子是其他垃圾/干垃圾)。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卫生纸: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烟盒等。 餐厨垃圾装袋: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得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果壳: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志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家里用剩地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余垃圾”。 尘土: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余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3.厨余垃圾 湿垃圾种类 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六)主要问题 1.回收萎缩 国营垃圾回收日渐萎缩。中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 2.拾荒大军 拾荒大军取而代之问题多多。8.2万多的拾荒者,每年从XX“捡走”9.3亿元,同时还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新的资源,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减少18亿元的处理费用,延长了垃圾填埋处理场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民间自发的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他们自身的传染病发病率也较高。 3.垃圾道 垃圾道成为百姓的苦恼。XX如今高楼林立,垃圾道成为许多地方的卫生死角,脏乱不堪的垃圾道口,蚊蝇十分张狂,加上拾荒者的胡乱翻找,使得居民们每当走过时必捂鼻而过,底层的住户可就无法逃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敢打开门户。老百姓期待新型垃圾回收办法的实施。 4.袋装垃圾 袋装垃圾并非长久之计。XX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封闭垃圾道,用塑料袋装垃圾定时回收的办法,以减少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2000年2~5月期间,XX组织了“发展绿色流通,倡导绿色消费”的一次大型绿色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后的商场购物袋重复使用的占89.91%,其中,充当垃圾袋的占57.05%. 5.不懂垃圾分类 分类垃圾桶的困惑。XX一些街边虽然采用了分类垃圾桶,但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在一些社区,由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环卫局的垃圾车又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到一起运走了,严重挫伤了百姓的环保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地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6.埋不胜埋,烧不胜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中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 (七)解决方法 1.依靠社区消费者 面对如此现状,首先一定要尽快规范拾荒者的经营行为,加强引导和管理,在使其减少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经营企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费者分类回收体系。 2.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3.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 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现代社区的垃圾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贴补消费者卫生保洁费用的不足。政府可实行减免经营税的倾斜政策,来调动社区的管理积极性。新建小区更是要合理规划垃圾回收站,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4.改善垃圾储运形式 对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应该压缩后进行储运。尤应注意的是,要对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转卖到企业。另外,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5.实行家庭短期收集,定期分时段分类回收 可以将垃圾分类一星期内暂时由家庭保管,环卫每天早晨收集容易腐烂的菜叶等餐厨垃圾,每天中午收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和建筑垃圾等,晚上收集其他垃圾。社区或物业管理部门定期对新来户上门指导或发宣传册,让居民都知道如何垃圾分类。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定期播放学习国外环保收集垃圾的视频,提高本地区居民的素质,养成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习惯。 (八)操作流程 居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产生垃圾时,应将垃圾按本地区的要求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垃圾收集 收集垃圾时,应做到密闭收集,分类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收集后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洁收集容器和分类垃圾桶。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的方式,应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内置垃圾袋,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 2.投放前 (1)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 (2)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 (3)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3.投放时 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4.投放后 应注意盖好垃圾桶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二、垃圾分类制度 设计 垃圾分类必须始于制度设计。具体分析,要重点设计好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理顺垃圾分类工作的环节及相互关系,做到分工细致、流程简化、条理缜密、管理有序。垃圾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驳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必须协调推进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驳运环节,而且,还必须同时推进分类收运环节和分类处理环节。这些环节的主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各不相同,应区别对待、理顺相互间关系,尤其要理顺主体之间的关系。分类储存和分类投放的主体是公众,分类驳运的主体是区域管理者,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主体是企业,制度设计应保证这些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关系。 2.其次,要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自治内容,明确主体职责,充分调动公众和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公众是垃圾分类的行为主体,在享有排放权力的同时,应承担源头减量、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缴纳排放费等责任与义务,履行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的监督义务,逐步形成自觉、自愿、主动与合适排放垃圾的生产生活习惯。 区域管理者是分类驳运的主体,也是区域垃圾分类责任人。垃圾分类应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人制度,有物业管理服务的区域垃圾分类由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负责,没有物业管理服务的由经营管理者负责,没有经营管理者的公共场所由其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垃圾分类责任人应负责组织、管理所在区域的垃圾分类,包括建立垃圾分类运行管理制度,设立指导管理工作专责岗位,制定垃圾分类方案,设置分类排放容器(堆点),负责分类驳运,指导、引导、规范与监督分类投放,计量管理分类垃圾和负责排放费管理。 3.第三,应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执法监督计划。垃圾分类启动之初可考虑只将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开,而且,宜先在管理正规且便于管理的农贸市场、商场、校园、酒店宾馆、物业小区等单位(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保证分类垃圾得到分类处理,并通过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促进垃圾分类长效化。重视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小区)的建设工作,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区域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和标准由粗到细。 4. 第四,通过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促进垃圾分类。一是利用现有工业产能强化资源回收利用;二是加速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加强餐厨垃圾等易腐有机垃圾的分类处理;三是创新体制和商业模式,重视利益的驱动作用,优化资源配置,融合垃圾资源化处理和产品生产,完善垃圾物质利用的财政补贴机制,理顺物质利用流程及产业链,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垃圾收运、回收、物质利用多元化和市场化,切实加强垃圾的物质利用,并借此促进垃圾分类。 5. 第五,合理利用经济激励手段,树立垃圾排放成本意识。奖励垃圾减量、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惩罚混合排放,严惩偷排偷运。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排放费征收机制,鼓励根据垃圾的污染性、资源性、社会性及其处理成本制定垃圾排放费标准,条件成熟时实施垃圾排放费按类从量计费,激励公众自觉自愿地开展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 6. 最后,应加强垃圾分类及分类处理监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行政监管、第三方专业监管和行业协会、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公众监管等形式,通过督察、检查、抽查、巡查和审核审计等方法,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进入垃圾处理行业的事业体和事件进行规范监督。加强垃圾排放总量、排放方法、收费等监管。 加强企业准入和退出监管。加强处理设施建设营运及处理成本监管。加强垃圾污染及垃圾处理二次污染监管。加强规章制度及规划制定、执行与修订监管。严惩偷排偷运、违法经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失职渎职等行为和事件。 三、垃圾分类市场化种类 1.环卫一体化。 是将一定区域(一般以区或县为单位)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及路面保洁、公厕管理等与环卫相关业务一起“打包”,由当地政府通过招标等形式外包给一家大的企业来运作。这种模式开始于2000年初期,最近3年开始兴起,模式也相对成熟,但未将垃圾分类纳入其中。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比如XX、广州、深圳、海口、贵阳等,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代表企业有XX环卫集团、桑德集团、北控、侨银、玉禾田等。 2.垃圾分类投放环节市场化。 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之前的成都也试过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只是把垃圾分类投放这个环节单独外包出来,进行市场化试点。可以看出,这些地方市场化的方向是对的,但方法还有待提高。因为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把分类投放环节外包,并没有把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整个“产业链条”外包,一方面,整个“产业链”由不同主体参与,“产业链”没有建立起来。另一个,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 3.垃圾分类市场化。 目前,在安徽合肥,浙江金华等少数地方,在尝试把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环节连接起来做市场化试点,这个方向是对的,也值得肯定。但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运营机制、补贴机制以及多元共治的格局均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需要说明的是,补贴机制是根据居民户数按一定数额来补贴企业,这一点值得商榷。 总之,垃圾是一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低品质资源,致使处理成本尤其是资源化利用成本较高,其管理需要统筹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只有依靠法律和政策的强制、引导作用,垃圾处理产业化才可能实现。 四 、垃圾分类行业的市场优势与机会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垃圾得不到高效的收集与回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所以,垃圾的高效收集,对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环保产业是当今世界上的朝阳产业,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广泛普及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国家对于环保事业的支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垃圾分类产业应运而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废旧物资产生量的大幅上升,为垃圾回收产业带来了独特的项目优势和市场机会。 1. 独特优势 (1)前景光明的垃圾分类市场  从操作层面看,相比于环卫市场化脱胎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曲径通幽,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垃圾分类市场,则是一条顺风顺水的阳光大道。垃圾分类市场,天生的互联网基因,市场化属性苗正根红。这是一个完全有别于传统环卫服务行业的新兴
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投标方案(33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