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控药物和检测耗材采购
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4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5
一、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15
二、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35
三、全球血吸虫病防治战略规划
53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60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60
二、
货物需求
61
第三节
项目
重难点
分析
62
一、重点和难点分析
62
二、承接本项目的
优势
64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66
第一节 项目服务设想
66
一、服务理念
66
二、服务优势
66
三、供货组织程序
67
四、供货计划及运输
68
第二节
项目管理模式
69
一、有效的管理原则
69
二、管理步骤
70
三、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73
四、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74
五
、实行时效工作制
74
六
、全天候服务
74
七
、建立人性化的服务标识系统
74
八
、加强员工培训
75
第三节
供货方案
76
一、前期组织备货
76
二、实施供货
77
三、质量保障
78
四、其他服务
79
第四节 供货进度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9
一、进度保证措施
79
二、
科学地计划
分析
79
三、健全的组织体系
80
四、充分的后勤保障
80
第五节
物流配送方案
81
一、
送货前准备工作
81
二、
运输安全计划及标准
82
三、
配送
安全保障
85
四、
运送管理制度
88
五、
配送准时保障措施
90
六、
运输异常应急预案
91
第
六
节
售后服务方案
98
一、售后服务承诺
98
二、售后服务方案
99
第
七
节
项目
服务
实施承诺
100
一、供货质量承诺
100
二、项目实施进度承诺
102
三、项目规范实施承诺
102
四、项目完成承诺
104
五、售后服务承诺书
106
第三章 项目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108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108
一、建立
组织机构的要求
108
二、建立组织机构的重点
109
三、建立组织机构的步骤
111
四、项目组织架构
112
第二节 岗位职责
112
一、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
112
二
、采购部职责
113
三
、综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16
四
、财务部工作职责
116
五
、质检人员岗位职责
118
六
、运输人员岗位职责
119
七
、售后人员岗位职责
122
第三节 人员配置计划
123
一
、人员配置原则
124
二
、人员配置方法
125
三、拟配置人员情况
126
四、项目人员履历表
127
第
四
节
人员的管理
129
一、人员管理方案
129
二、团队建设方案
133
三、人员缺失增补措施
143
第
五
节
人员培训
146
一、岗前培训计划
146
二、阶段性培训计划
149
第四章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153
第
一
节
车辆运输管理
153
一、安全运输责任制
153
二、安全运输操作规程
154
三、安全运输监督检查制度
154
四、消除安全运输事故隐患制度
155
五、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56
六、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157
七、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
158
八、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59
九、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160
第
二
节
售后管理制度
163
一、售后服务基本原则
163
二、出差补助及工资
164
三、奖罚制度
164
四、考核制度
165
第三节 兽药储存及检查管理制度
166
一、兽药的储存管理规定
166
二、兽药检查管理规定
167
三、兽药入库、出库检查核对制度
167
第
四
节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168
一、采购方
沟通
168
二、采购方
投诉处理
168
第五节 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173
一、采购管理制度
173
二、
验收管理制度
174
三、
退回兽药、不合格兽药管理规定
175
四、
供货单位和所购兽药的质量评估制度
176
第
六
节
档案管理制度
177
一、采购档案管理
177
二、
车辆档案管理
179
三、档案管理制度
180
四、
档案记录各项表格
183
第五章 血吸虫病防控药物及检测耗材供货方案
187
第一节 供货响应
187
一、响应程序
187
二、响应原则
187
三、响应时间
188
四、供货阶段
189
第二节 供货组织方案
191
一、组建产品供应项目部
191
二、供应计划周期
191
三、供货流程
191
四、供货质量标准
192
五、其他支持
193
六、培训工作
193
七、供货计划进度表
193
第三节
兽用药物及检测耗材
集中采购方案
194
一、总体目标
194
二、基本原则
194
三、实施范围
194
四、采购目录
195
五
、监督管理
195
第四节 供货服务保障
196
一、供货前的准备措施
196
二、供货质量保证措施
196
三、交货进度保证措施
198
四、供货保证能力及措施
199
五
、
产品
运输保证措施
201
六、产品验收保证措施
202
七、产品、工具、材料措施
203
八
、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203
第六章 药物及检测耗材配送及验收方案
205
第一节 药物及检测耗材包装方案
205
一、药物及检测耗材包装主要用材料
205
二、产品包装设计
205
三、产品包装设计作业
206
四、血吸虫病防治药物及检测耗材包装规范
209
五、包装检测规范
211
第二节 药物及检测
耗材配送计划方案
211
一、对项目的理解和配合
211
二、工作计划
212
三、质量、技术、时间保证措施
216
四、
兽用药物及检测耗材
验收
及
出入库管理
218
五、仓库和储存地点管理
223
第三节 药物及检测耗材配送服务方案
225
一、配送时间承诺
225
二、配送管理体系
225
三、配送保证措施
225
四、交货实施方案
228
五、运送管理制度
229
六、文明配送管理
230
第
四
节
运输流程
231
一
、运输路线
231
二
、接收
货物
231
三
、装卸及搬运
232
四、配送服务流程
240
五、配送时限
240
第
五
节
运输保障措施
241
一、运输安全理念
241
二、运输路线保障
242
三
、运输车辆配备
242
四
、安全运输保障
247
五、运输前的保护措施
258
六、配送运输安全保障控制
260
第七章 售后服务方案
261
第一节
售后服务体系
261
一、总则
261
二、
快速及时响应
262
三、
响应支撑体系
262
四、
相应流程和内容
262
五、
紧急预案
263
第二节 售后服务方案
264
一、建立售后服务清单
264
二、
售后服务承诺
265
三、
售后服务措施
268
四、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269
五、
售后服务部门工作说明
270
第三节
售后服务人员管理
272
一、总则和目的
272
二、服务质量管理
272
三、整个售后人员的管理
274
第八章 项目服务质量保障及控制
275
第一节
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和承诺
275
一、质量方针
275
二、质量目标
275
三、质量承诺
275
四、质量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275
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
276
一、
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276
二、
质量管理体系
277
三、
质量问题的处理
279
四、质量否决制度
281
第
三
节
进货质量控制
283
一、
采购产品质量控制
283
二、
供方的质量控制
283
三、
与采购有关人员的控制
284
四、
产品质量管理
285
五
、
产品的检验(测)试验
287
六
、仓储管理
288
第
四
节
运输质量控制
290
一、运行安全控制
290
二、运输保障控制
290
三、技术安全措施
291
第九章 应急预案
293
第一节
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
293
一、
应急服务标准
293
二、
应急服务原则
293
三、
应急工作制度
293
四、
紧急供货应急方案
295
五、
恶劣天气配送应急方案
296
六、
突发交通事故及其处理措施
297
第
二
节
货物储存、供货应急预案
298
一、工作目标及原则
298
二、
应急供货措施流程
299
三
、应急保障
300
四
、处置措施
301
五
、处置程序
301
六
、培训与演练
302
第
三
节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预案
303
一、目的
303
二、工作原则
304
三、适用范围
304
四、质量事件处置工作制度
304
五、现场应急处理
304
六、后期处理
305
七、日常应对措施
306
八、采购单位损失补偿方案
306
第
四
节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06
一
、制定预案的目的
307
二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07
三
、处置程序
307
四
、
处置
措施
309
五
、消防
救援
安全教育及培训
312
六
、疏散基本常识
312
七
、灭火的基本原则
313
八
、应急物资
315
九
、注意事项
315
十、责任追究
316
第
五
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16
一、
总则
316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7
三、
危害程度分析
318
四、
事件分级
319
五、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20
六、
预防与预警
322
七、
应急响应
326
八、
信息报告与披露
331
九、
后期处置
333
十、
应急保障
334
十一、
培训和演练
335
第
六
节
各类
应急处理方案
335
一、交货数量发生变化处理方法
336
二、技术人员不能按时到岗的处理方法
336
三、货物交货初验时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336
四
、
采购方
投诉应急预案
336
五
、售后服务工作的应急预案
338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一
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二
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三
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
四
章。
五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血吸虫病防控药物及检测耗材供货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五
章。
六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药物及检测耗材配送及验收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六
章。
七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售后服务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七
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服务质量保障及控制
”详情可见本文第
八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九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实施条例》
(三)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一)血吸虫病概述
1.血吸虫种类及生活史
血吸虫病(又称裂体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六种,即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mansoni)、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haematobium)、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a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mekongi)和几内亚血吸虫(Schistosomaguineensis),以前三种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
各种血吸虫生活史均包括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等7个阶段,宿主包括中间宿主(淡水螺)和终宿主(哺乳动物)。虽然各种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不同,但血吸虫和中间宿主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血吸虫雄、雌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静脉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或尿液排出体外,成熟的虫卵遇水孵化释放出自由游动的毛蚴,并主动钻入水中适宜的中间宿主淡水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进而发育成大量尾蚴,尾蚴离开淡水螺在水中自由游动,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接触水体时,尾蚴穿透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并随后通过肺迁移至肝脏,进而在终宿主的肠系膜静脉、膀胱或盆腔静脉丛中合抱产卵。
3种血吸虫生物学特征
2.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根据血吸虫成虫寄生的部位,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道血吸虫病,由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几尼亚血吸虫和间插血吸虫感染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感染引起。肠道血吸虫病可导致腹痛、腹泻和便血。在晚期病例中常见肝脏肿大,并且经常与腹膜腔中的液体积聚和腹部血管的高血压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脾脏也可能增大。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后引起皮疹,皮疹多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出现。童虫在体内移行可致血管炎,表现为毛细血管充血、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点状出血和炎症,特别是肺部,引起出血性肺炎。成虫寄生在门脉系统,可致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另外成虫对肾脏也造成损害,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等症状。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受累最严重的组织与器官是肠壁和肝脏,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和纤维化是导致血吸虫病病变的主要原因。重症感染者,其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形成干线型肝纤维化,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窦前静脉广泛阻塞,导致门脉高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肝、脾肿大及腹壁、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甚至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等症状。肠壁肉芽肿纤维化可导致肠狭窄、肠息肉等。
尿路血吸虫病的典型症状是血尿(尿液中的血液),在晚期病例中易被诊断出输尿管纤维化以及肾脏损害,后期可能并发膀胱癌。在女性中,尿路血吸虫病可导致生殖器病变,如沙质斑块和病理性血管可能使女性易重复感染,导致接触性出血、生育能力下降、异位妊娠、流产等。在男性中,尿路血吸虫病可诱发精囊、前列腺和其他器官的病变。这种疾病还可能产生其他长期不可逆转的后果,包括不孕症。尿路血吸虫病也被认为是艾滋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血吸虫感染增加了女性HIV-1获得感染的几率,并且在HIV-1血清转换时提高了HIV-1病毒载量。在血吸虫病和艾滋病都流行的地区,血吸虫病似乎是艾滋病毒/艾滋病传播和进展的辅助因子。
(二)
全球血吸虫病疫情概况
1.
地理分布
血吸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贫困和弱势群体。血吸虫病分布于7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受血吸虫感染的人口有8亿,每年有超过2.4亿人感染,需要治疗的血吸虫病病人90%以上生活在非洲。实际上,由于全球人口数量增加和受检测技术的限制,这些数据严重被低估。
按病种分,日本血吸虫病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曼氏血吸虫病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湄公血吸虫病分布于柬埔寨和老挝,间插血吸虫病分布在非洲中部的雨林地区,埃及血吸虫病分布在非洲及中东地区。我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历史上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及其流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
2.
疾病负担
对血吸虫感染率的估计主要是基于发现虫卵的技术,但由于技术的缺陷,实际情况被低估。血吸虫病导致的死亡估计值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在24072和200000之间变化,与感染相关的慢性疾病剥夺了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学业和社会生产力,给流行地区造成严重疾病负担。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仅在非洲,血吸虫病每年导致28万人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居民的感染风险从2000年开始下降,
据调查,
2012年有1.63亿居民感染血吸虫病。根据2014年Hotez等的估算,血吸虫病造成的疾病负担约为331万(95%CI:170万~626万)伤残生命调整年(DALYs)。事实上,由于血吸虫病对病人的影响是长期的,即使是进行了驱虫治疗,生长迟滞、认知障碍和永久的器官伤害以及增加的各种癌症患病风险等等因素均没有被考虑,因此血吸虫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是被严重低估的。有专家认为,全球血吸虫感染人数应在4.4亿左右。
非洲54个国家中,51个流行血吸虫病,承担着世界上最沉重的血吸虫病疾病负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感染度差异较大。如突尼斯于1969年宣布已消除血吸虫病,最后一例本地病例发生于1981—1982年。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已处于消除血吸虫病状态但需要评估和验证。非洲目前病例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Lai等研究表明莫桑比克学龄儿童血吸虫感染率最高(52.8%,95%CI:48.7%~57.8%)。低风险国家(学龄儿童感染率低于10%)包括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和卢旺达。据估计,每年需要吡喹酮治疗的学龄儿童为1.23亿(95%CI:1.21亿~1.25亿),整个人口数达2.47亿(2.39亿~2.56亿)。位于非洲东北的埃塞俄比亚,需要治疗血吸虫病的学龄儿童估计有1310万,此外还有数百万成年人在流行区受到感染。按地区分,埃塞俄比亚全国833个地区中,有374个未发现肠道和尿路血吸虫病病例,分别有190个、153个、69个地区呈血吸虫病低度、中度和高度流行,剩下的地区是否流行血吸虫病尚未确定。
在亚洲,血吸虫病主要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传播流行,日本是目前亚洲唯一一个消除血吸虫病的国家。在中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亚洲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初估计病人数达1200万人,受感染威胁人口1个亿。经过多年防治,2015年中国顺利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2017年底,全国现有病人数估计为37601人,包括29407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近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实现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目标仍面临不少挑战。在菲律宾,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28个省份,其中高度流行(感染率>5%)、中度(1%~4.9%)、低度或接近消除水平(<1%)的省份分别有10个、6个、12个,受威胁人口1200万。水牛在菲律宾血吸虫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qPCR和福尔马林
-
乙酸乙酯沉淀试验表明部分地区牛的感染率可达50%以上。在印度尼西亚,血吸虫病主要在该国的纳普(Napu)、林杜(Lindu)、巴杜(Badu)三地流行,2008—2011年,纳普的感染率为0.3%~4.8%,林杜的感染率为0.8%~3.2%,巴杜于2008年首次被认为是新的流行区,当时居民感染率为0.5%,2010年则上升至5.9%。湄公血吸虫病仅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南部的一个省(2个区)和柬埔寨北部的两个省(6个区)流行,大约有20万人处于感染风险。基于化疗的控制活动使得两国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均已降至5%以下。
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有10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曼氏血吸虫病。据估计,巴西、委内瑞拉约有1600万人需要预防性服药,苏里南和圣卢西亚可能还有部分残留地区有血吸虫病传播,其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安提瓜和巴布达、瓜德罗普、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可能已经消除血吸虫病,但需要通过进
一步地查阅
档案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验证。
血吸虫病是一种贫穷所致疾病,患病
时
受感染者贫困,反过来又增加了感染风险,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有限的地区的贫困和不发达使问题更加复杂。在尼日利亚西南部,血吸虫感染的流行率从收入超过1600美元的家庭的1.5%增加到收入低于600美元的家庭的70%。血吸虫病主要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以及稻农和渔民等高风险职业群体中的个体。学龄儿童由于经常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和低水平的获得性免疫力而特别容易受到感染,学龄前儿童也是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在成年人中,20岁以上的个体血吸虫感染的概率最高,男性的感染率普遍高于女性。妇女由于在自然水体中洗衣服、洗器具,感染血吸虫后可能发展成为女性生殖器血吸虫病,并成为艾滋病毒/艾滋病传播的协同因子。近年来,由于出国务工、旅游等原因,境外感染血吸虫病的病例报告越来越多。不少游客感染血吸虫但因症状较轻而被漏诊或者误诊,在来自非洲的无症状旅行者中,据报道有多达11%的人被感染,且男性感染血吸虫的风险是女性的两倍。欧洲移民中发现血吸虫病感染病例比较常见。
(三)
防治策略和主要措施
1.
防治策略
理论上,阻断血吸虫生活史的任一环节均可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但随着社会经济、防治技术、卫生体系的发展等,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历史上,各国对于血吸虫病的防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终末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的干预,二是对中间宿主螺的干预,目的是降低发病率和减少传播。埃及、日本最早于20世纪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试图控制血吸虫病。1920年,埃及首次使用静脉滴注酒石酸锑剂对成人和儿童实施大规模治疗干预。随后,一些国家项目开始用化疗和/或媒介控制辅以健康教育的方式控制血吸虫病。自1948年成立以来,WHO就认识到血吸虫病的公共卫生意义,
制定了
一系列的文件和指南指导血吸虫病流行国家开展血吸虫病干预和控制。在1984年以前,防治血吸虫病的
目的是
阻断其传播,但由于当时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毒性较大,且疗效不够理想,防控策略重点放在消灭中间宿主媒介上。
随着安全有效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如硝唑、甲硝酸盐、奥沙尼奎和吡喹酮的问世及价格下降,且人们意识到在资源有限、流行非常严重的国家/地区,彻底阻断血吸虫病非常困难,1985年,WHO调整了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策略,把以媒介控制为主的消灭血吸虫病策略调整为以化疗为主的病情控制策略。在中国和埃及,通过扩大预防性化疗以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项目取得了很大成功,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随后,由于吡喹酮价格大幅下降,加上越来越多的宣传和国际组织/基金会为控制被忽视热带病(NTD)提供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重新启动了血吸虫病控制项目。该策略将在
一段时间
内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国家开展血防的主要策略。为有效控制病情,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54.19决议,鼓励成员国血吸虫病和土源性蠕虫病的学龄儿童化疗覆盖率至少达到75%以上。自此,在血吸虫病控制倡议(SchistosomiasisControlInitiative,SCI),美国国家发展机构(USAID)以及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的大力支持下,全球血吸虫病化疗的规模得到扩大,特别是Merck公司自2008年起承诺捐赠的吡喹酮片剂进一步扩大了化疗规模。
鉴于日本、中国、摩洛哥、埃及等国家在血吸虫病防控取得显著成就,越来越多的呼声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可以被消除的热带传染病。2012年5月,WHA通过了WHA65.21决议,号召血吸虫病流行国家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整合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启动血吸虫病消除运动。
2.
主要措施
2012年,WHO发布了《2001—2011年血吸虫病防控进展及2012—2020年战略计划》,2025年全球消除血吸虫病公共卫生问题;到2025年,在WHO的美洲区、东地中海区、欧洲区、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以及非洲部分国家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实现以上目标,希望在所有流行国家扩大控制和消除活动,保证吡喹酮供应量和所需的资源。
(1)
以疾病控制为目标
预防和降低血吸虫病引起的病情最快速有效的方式是用吡喹酮进行化疗。对需要预防性化疗的人群进行阶段性的规模化治疗过程如下:
1)在血吸虫病传播的地区启动大规模治疗,面临的挑战是扩大治疗,实现对流行区100%的地理覆盖。
2)根据当地的考虑,国家卫生系统内可以适当地调整最小干预包,但至少要服用吡喹酮;
3)在国家覆盖率达到75%且能维持几年的地方,如果传播仍然较高,需要衡量开展治疗的培训工作和其他补充控制措施。
持续的75%的覆盖率将会显著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重度感染的人群比例将达到5%以下,达到这个阈值,目标人群中的疾病控制就会实现。血吸虫感染度的划分依据如下。
血吸虫感染度划分
为了评估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的进展,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评价系统以及时发现感染率和病情指标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系统可用于随访学龄儿童,特别是小学一年级注册的学龄儿童。在那些处于感染风险的人群,如渔民或者灌溉工人,可以定期随访。
(2)
以消除血吸虫病公共卫生问题为目标
在通过预防性化疗血吸虫病病情得到控制的地区,应进一步降低重度感染的感染率使其低于1%以下,从而消除血吸虫病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预防性化疗外,强烈推荐实施其他公共卫生措施作为补充。残存的血吸虫病传播区域将逐步缩小,传播的集中性将逐渐变强。在这样的热点地区,需要集中实施更加综合的措施(预防性化疗和补充的公共卫生干预),化疗策略将要从全面化疗调整为对那些感染的或者有疫水接触的高危人群进行化疗。在那些动物传染源发挥作用的流行地区,有必要治疗动物或者预防他们与含有寄生虫卵的环境接触。在这些流行病学环境,监测监督至关重要,以识别疫点并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
(3)
以传播阻断为目标
在通过化疗实现血吸虫病病情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问题的国家,应启动传播阻断项目,即当地感染的发病率降至0。在这一阶段,应实施更加综合的对策。化疗需要加强,目标人群要扩大,化疗频率要增加。必要的话,反复治疗的时间间隔应短于12个月。在某些情况下,提供饮用水以避免接触疫水,提供足够的卫生设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实施对螺的控制,消除媒介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强化监测识别传播疫点并加强控制措施。在低度流行区,低度感染可能比较多,寄生虫病学诊断技术可能不够敏感。这就需要用新的诊断工具和/或者算法和有助于识别传播热点的技术,以加强干预。
(4)
以消除为目标
在几个血吸虫病流行国家,已经10年以上没有本地感染的新病例报告。在其他国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努力阻断传播。在这些情况下,用建立的特定的验证程序确定传播已经被阻断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尽快确定监督的工具和策略,判断传播阻断和消除验证的标准。
(5)
消除后监测
在确认血吸虫病传播已经被阻断的地区,公共卫生措施规模会缩小,但监测应在所有以前流行的地区逐步加强,以及时发现疫情或者预防从流行区的输入。防控项目中的监督评价主要是通过组织监测点以评估感染指标的下降,监测则需要更加广泛、系统和敏感,目的是发现任何新的感染,理想状态下,需要整合到常规卫生系统中。例如,血吸虫病应作为依法报告的疾病,这样任何感染的个体,接诊医生都应报告给国家当局并采取适宜的措施。监测是一个消除项目的基本内容。鉴于再发或者输入性的情况存在,监测应该在大部分地区实施很多年,所有的干预都旨在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四)
全球防
血吸虫病防控药物和检测耗材采购投标方案(388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