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清运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1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1
第一条
项目实施区域
11
第二条
服务期限
12
第三条
项目内容及要求
12
第二节
行业现状分析
15
第一条
行业概况
15
第二条
行业知识概述
19
第三条
国外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44
第三节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议
50
第一条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50
第二条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52
第三条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对策建议
60
第四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72
第一条
项目实施重点及控制措施
72
第二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74
第三条
措施与建议
74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76
第一节
服务模式
76
第一条
垃圾分类模式
76
第二条
垃圾分类方法与原则
79
第二节
服务标准
89
第三节
管理目标
94
第四节
管理方式
95
第一条
三位一体的共管机制
95
第二条
服务运作模式
96
第三条
组织架构
96
第四条
内部运行机制
97
第五节
生活垃圾处理原则
100
第一条
无害化
100
第二条
减量化
101
第三条
资源化
102
第六节
工作计划
103
第一条
日常管理工作计划
104
第二条
沟通计划
104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05
第一节
人员配置
105
第一条
项目组织机构
105
第二条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07
第三条
人员配置标准
109
第四条
主要岗位职责
110
第二节
人员的培训
121
第一条
指导思想
121
第二条
培训对象和目标
122
第三条
培训原则
122
第四条
培训内容
123
第五条
培训方式
127
第六条
培训考核
127
第七条
培训评估
127
第三节
人员的管理
128
第一条
严把录用关
128
第二条
严格考核制度
129
第三条
末位淘汰制度
130
第四条
竟争上岗
130
第五条
员工奖惩
131
第六条
民主型内部管理
132
第七条
量化管理与标准化动作
133
第四章
项目物资设备管理
134
第一节
物资配备原则与要求
134
第一条
原则
134
第二条
总体要求
134
第二节
拟投入设施设备清单
134
第一条
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
134
第二条
收集、运输车配备
139
第三条
厨余垃圾设备配置
148
第四条
其他物资配置
150
第三节
设备管理
151
第一条
设备管理制度
151
第二条
设备运输记录
153
第三条
设备的安全信息管理
155
第四条
设备维护与保养
156
第五条
车辆保险
160
第六条
设备维修
161
第七条
卫星定位系统管理
162
第八条
单据的确认与签订
175
第九条
驾驶员定期安全培训
178
第四节
设备、设施放置与车辆参数详情
180
第一条
分类收集容器与设备
180
第二条
分类收集运输车辆
188
第五章
垃圾清运服务方案
204
第一节
垃圾清运线路规划
204
第二节
垃圾收集
207
第一条
沿街收集
207
第二条
上门收集
209
第三条
集中区域收集
210
第三节
垃圾分类
210
第四节
垃圾收集和处理作业措施
212
第五节
垃圾运输
216
第一条
车辆的安全信息管理
216
第二条
单据的确认与签订
238
第三条
车辆装卸的安全注意事项
239
第四条
驾驶员定期安全培训
241
第六节
垃圾装载实施
243
第一条
要求
243
第二条
装卸作业
244
第三条
叉车装卸作业
245
第四条
车辆装载后的三防处理
247
第五条
未端处理的二次污染防治
249
第七节
垃圾分类宣传与活动方案
251
第一条
社区宣传
252
第二条
中小学院校宣传
253
第三条
高等院校的宣传
253
第四条
区级宣传活动
253
第五条
市级宣传活动
253
第六条
其他单位及部门合作
254
第七条
宣传活动时间安排
254
第六章
垃圾中转站服务方案
254
第一节
生活垃圾压缩站操作规范
254
第一条
操作方法
254
第二条
注意事项
256
第二节
生活垃圾压缩站清洁
256
第一条
清洁工具和用品
256
第二条
清洁方法
257
第三条
注意事项
257
第三节
人员配置
258
第一条
人员岗位配置
258
第二条
岗位职责
259
第四节
中转站操作流程
262
第一条
车辆称重与车辆识别
262
第二条
垃圾倾倒
263
第三条
垃圾的压缩/最终压缩
263
第四条
垃圾箱换箱及转运
263
第五节
中转站除臭方法
264
第一条
污染因子分析和处理工艺
264
第二条
臭气治理方法
269
第七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72
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综述
272
第一条
质量方针
272
第二条
质量目标
272
第三条
思想保证体系
273
第四条
组织保证体系
273
第五条
工作保证体系
273
第二节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
274
第一条
质量领导小组
275
第二条
岗位职责
275
第三节
质量控制措施
275
第一条
督导员管理考核制度
275
第二条
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制度
278
第三条
垃圾桶编号管理制度
281
第四条
厨余垃圾桶杜绝混装管理制度
282
第五条
垃圾分类电动车管理制度
282
第六条
劳保用品及工具管理规定
287
第七条
项目实施管理及考核
290
第八章
安全作业管理方案
304
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04
第一条
安全保证体系
304
第二条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305
第三条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306
第四条
各项安全措施
306
第五条
事故预防措施
307
第二节
安全作业管理方案
308
第一条
安全制度
308
第二条
安全预案
309
第三条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设施配备
309
第四条
安全检查及记录
309
第五条
安全事故处理
310
第三节
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310
第一条
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310
第二条
制定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312
第三条
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313
第四条
疫情防护安全管理
315
第五条
车辆安全管理
319
第六条
工作服及工号牌管理
320
第七条
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322
第九章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324
第一节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管理
324
第一条
制度建立的原则
325
第二条
制度的建立
326
第三条
制度的内容
327
第二节
各类管理制度
361
第一条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361
第二条
消防制度
362
第三条
垃圾监测检验规定
362
第四条
安全管理制度
363
第五条
消毒工作规定
363
第六条
车辆管理制度
364
第七条
站区管理规定
364
第八条
垃圾中转站卫生标准
365
第三节
档案管理
365
第一条
档案管理制度
365
第二条
档案管理流程
367
第三条
档案安全保密与借阅查阅
370
第四条
归档职责
372
第五条
档案资料管理的要点
375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77
第一节
综合应急预案
377
第一条
总则
377
第二条
风险描述
380
第三条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84
第四条
预警及信息报告
386
第五条
应急响应
389
第六条
信息公开
392
第七条
后期处置
392
第八条
保障措施
393
第九条
应急预案管理
395
第二节
专项应急预案
397
第一条
火灾和疏散专项应急预案
397
第二条
触电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02
第三节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12
第一条
车辆起火处置方案
412
第二条
车辆故障处置方案
413
第三条
车辆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414
第四条
突发自然灾害、交通中断应急预案
415
第五条
清运车辆发生撒漏处置方案
415
第六条
清运数量突发异常应急预案
416
第七条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17
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项目概况
项目实施区域
1.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总户数(指小区实际入住总户数,以下简称总户数)约XXX户。其中,居民小区覆盖户数XXX户,农村覆盖户数XXX户。实际推进总户数发生变化的,按小区年度户均中标单价核增或核减。
2.三个行政村的垃圾清运
XX村现有XX户居民,约XX人,主干道XX路长5000米宽1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XX路长3000米宽8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XX路长2000米宽7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日产生垃圾2吨左右。
XX村现有居民XXX户,约XXX人,主干道XX路长5200米宽7.5米,面积约3.9万平方米;XX路长750米宽8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
XXX村现有居民XXX户,约XXX人,主干道XX路长5400米宽11米,面积约5.94万平方米。
3.街道内厨余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置,厨余垃圾设备处理量不少于6吨/天。设备必须带有预处理装置,通过粉碎、挤压、过滤、发酵堆肥等方式对易腐垃圾进行高效科学安全处置,产物能够满足园林绿化对有机肥料的要求。
服务期限
本项目服务期限为XX年。
项目内容及要求
1.将居民小区内的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到采购人指定地点并妥善保存;其他垃圾由原单位负责收集、清运。
2.将农村垃圾集中投放点和村民家里产生的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到采购人指定地点并妥善保存;其他垃圾中标供应商收集到指定地点,由采购人指定单位负责清运。
3.为居民小区和行政村村民家中及农村垃圾投放点等提供便捷的投放分类收集容器设施,利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对分类情况进行量化、实时监测及反馈。
4.居民小区易腐垃圾使用贴码投放方式,中标供应商为居民免费发放二维码或条形码,并将居民投放易腐垃圾分拣后运输至易腐垃圾处理站进行安全处置。居民每户每天发放一个自黏性二维码,农村每户一次性发放一个二维码粘在家庭二分类桶上,合计XX个自黏性二维码。
5.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指导,如果居民和农村村民投放不准确,应对投放垃圾进行二次分类,保证小区和农村垃圾准确分类,并做好问题记录及过程留痕。
6.对老弱病残孕等需要提供帮助的群体,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对电子电器等高价值或大件可回收物提供线上预约、电话预约与线下回收服务。
7.提供分类指导及分类奖励服务,建立有效的参与激励机制;通过积分或者返现奖励等计量方式记录居民和机构(企业)参与垃圾减量与分类的行动,并提供商品、服务等奖品以进行激励;中标供应商应定期组织对“分类模范人物”、“分类模范家庭”及“分类优秀团体”的评选奖励活动,每年至少1次。居民激励奖励占比不低于采购预算价的5%。
8.在居民小区、农村,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多样化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除日常展台和入户宣传外,要求每年至少开展1次户外大型宣教活动,每月在规定区域至少开展1次宣教活动。
9.互联网信息及管理平台建设,采取专属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便于居民参与使用和采购人对居民注册、分类、积分兑换等情况实施监管,承包期满后注册用户、积分兑换等信息须无条件移交采购人,且用户登录入口不变。建设的信息管理平台需与采购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10.依托建设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流程监管考核制度,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运营、居民注册、积分兑换及生活垃圾分类清运过程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中标供应商提供生活垃圾分类信息查询和对接端口。
11.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数据记录和统计工作,建立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的称重及追溯体系,相关数据每月向采购人报送一次。
12.为方便村民投放及垃圾清运,在XX村、XX村各建设1处四分类垃圾收集亭,配备智能四分类桶,遮雨亭,宣传栏,张贴分类标示,由农村分拣员将每户投放分类的易腐垃圾集中到垃圾分类收集亭,便于易腐垃圾运输车进行清运。
13.对村民日常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清运至垃圾分类收集亭,收集亭周边保洁等工作。
14.街道内厨余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置,厨余垃圾设备处理量不少于X吨/天。设备必须带有预处理装置,通过粉碎、挤压、过滤、发酵堆肥等方式对易腐垃圾进行高效科学安全处置,产物能够满足园林绿化对有机肥料的要求。
15.做好相关的数字城管案件处置和回复工作,各种重大活动(包括国家、省、市的各类检查等)及重要节假日期间,中标供应商应加强对所有服务范围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工作,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概况
(一)行业界定及主要特征
垃圾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下辖工业垃圾、危险品处理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三类子行业。下文主要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子行业(以下简称“垃圾处理行业”)展开探讨。
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关于垃圾处理行业的认识,业争论不绝于耳。如行业边界与属性等都是近年争论的焦点。关于前者,垃圾处理始于垃圾的产生,止于垃圾最终处置,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包括从垃圾的产生、收集、分类、运输、拣选、综合利用、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关于后者,垃圾处理具有管理和技术并重的共同属性。在当前缺乏资金、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特殊背景下,人们往往容易扭曲了垃圾处理行业的本性,过多关注垃圾处理中的资金、工程和技术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概言之,垃圾处理行业具有如下特征:
1.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负责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并将逐步退出垃圾处理的实际运营,由运动员角色向裁判员角色转变,垃圾处理活动必须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下进行;对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提供,目前我国多采取收费加补贴的方式,以垃圾处理服务费的名义向运营商支付。
2.区域垄断性。
按照我国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运营商一旦获取某区域的特许经营权并正常运营,将在特定围、特定时期排斥其他运营商的进入,形成区域垄断。
3.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
垃圾处理是典型的政策导向性行业,行业市场规模、经营模式、技术选型、运行规(标准)等各方面均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中有明确规定或受其影响较大。
4.投资回收期较长,属“保本微利”行业。
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且经济效益较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垃圾处理的主要动力。联系到水务行业相关收费政策关于“保本微利”一词的定义6%-12%的净资产收益率应是运营企业的合理盈利水平。
(二)市场细分
世界著名期刊EBJ(EnvironmentBusinessJournal)将环保行业的企业分为以下3类:环保设备、环保服务、资源利用。参照该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垃圾处理行业主要包括以下3类企业:设备供应类、工程类、运营类。其中,设备供应类企业主要从事垃圾处理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工程类企业主要为运营企业或下游企业提供设备安装和技术支持服务;运营类企业则专业从事固废处理业务,如专业环卫清运公司、填埋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根据固体废物的不同种类,固废处理行业又可划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3大领域。其中危险废物具有污染性强、处理难度大且处理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一般单独列出。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雏形初现,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大细分市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卫生填埋场建设与运营市场;堆肥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市场;垃圾渗沥液处理市场;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大型垃圾处理转运站建设与运营市
场;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垃圾收运市场等。
(三)产业链构成
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垃圾处理产业链构成主体主要包括垃圾源、设备供应商、工程企业、专业运营企业。其中专业运营企业包括纯粹的垃圾处理厂(场)运营、保洁公司、运输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主要涉及到3类主要需求:一是运营企业对工程企业的建设需求,二是运营企业或工程企业对设备供应商的设备需求,三是下游运营企业对上游运营企业、垃圾源的垃圾输送需求(如下图黑线箭头所示)。
由于我国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如收运系统、垃圾处理厂(场)运营职责多由市政管理部门承担,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市政管理部门也应成为构成主体之一,但本文不再另行论述,将其一并归入专业运营企业对待。
此外,垃圾处理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的一部分,政府监管、中介服务也会对产业链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
(四)关键驱动因素
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环保市场需求、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公众的环境意识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国家政策与生态破坏程度所决定的环保市场需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的行业政策法规,另一个是垃圾存量及产生量,两者基本上决定了垃圾处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其中,垃圾产生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行业政策法规则与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主要的影响机制较为简单:
1.政策标准越高,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就越大;
2.垃圾治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趋势,垃圾总量越大,行业面临的机会也就越多。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也还处于局部试点阶段,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市场化运作体系都需要在实践中形成、检验和不断完善。根据近年国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推断,未来5-10年,我国垃圾处理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市场化程度和行业技术水平都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行业知识概述
(一)相关术语
1.固体废物:即通常所说的“垃圾”(本文“垃圾”与
“废物”、“废弃物”、“固体废物”同义),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通常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2.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规定的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和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3.生活垃圾清运量:指报告期收集和运送到垃圾处理厂(场)的生活垃圾数量。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即通常所称的“垃圾处理率”,指报告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符合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符合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处理方法以及经分选、消毒、加工利用的生活垃圾量均计算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计算公式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产生量×100%。
5.工业垃圾:又称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型砂等,食品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建筑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工业垃圾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还可以细分为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类别。
6.工业垃圾产生量: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酸性或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的pH值小于4或大于10.5者。
7.工业垃圾综合利用量: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8.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9.工业垃圾贮存量:指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的量。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必须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水体的措施。
10.工业垃圾处置量: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者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处置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
处置方式如:填埋(其中危险废物应安全填埋)、焚烧、专业贮存场(库)封场处理、深层灌注、回填矿井等。
11.工业垃圾排放量:指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12.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13.电子垃圾:又名电子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以下简称产品或者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元器件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纳入电子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报废产品或者设备、报废的半成品和下脚料,产品或者设备维修、翻新、再制造过程产生的报废品,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废弃的产品或者设备,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生产或者进口的产品或者设备。
14.医疗垃圾: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
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
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5.农业垃圾: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
(二)垃圾收运系统
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一般由收集、运输(清运)和转运三个环节组成,是否设置转运环节应依据垃圾运距、垃圾产生量与车辆运输能力来确定,如下图所示。该领域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如何通过优化转运节点布局及运输线路,达到提高收运效率,降低收运成本的目的。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职责由市政部门履行。
(1)生活垃圾收集方式
①容器式。
所谓容器式指的是收集容器放置于固定的地点,服务时间为一天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常见的收集容器有桶式和厢式两种。主要街道的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果皮箱也属于容器式收集方式。目前使用的收集容器材料多为钢或塑料制品。钢制容器结构强度大,可制成较大的容积,但也有易腐蚀,洗刷不便的缺点。塑料垃圾筒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于保洁等优点,正在获得较多的应用。
②收集站式。
收集站式以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构筑物一般为砖、水泥结构,样式各异,容器约5~10立方米,不密封。
这种收集方式的特点是收集容器为半永久型,故此容器使用寿命长,费用较低,但它具有容积固定,高峰季节会发生垃圾漫溢的情况,易造成周围卫生状况的恶化,保洁困难。适用于人口密度高、区道路窄小的地区,对一些对噪声、粉尘等污染控制要求较高的地区,实行上门收集、分类收集的地
区也较适宜于采用这种收集方式。
③垃圾管道收集式。
即在多层和高层住宅楼中,通过铺设垃圾道收集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该方式技术先进,收集效率相当高,适用于居住密度较大的大型高层住宅群。但这种收集方式投资相当大,日常运行费用也较高,且不便于对垃圾收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推行分类收集。因此仅在日本、瑞典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少数城市有应用实例。目前,城市相继规定新建住宅楼不设垃圾道,许多城市还将已建住宅楼的垃圾道封闭用。
(2)生活垃圾运输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固定式收运的容器则始终在原地不动,收集车把垃圾装入车中运走。空的垃圾容器留在原地。移动式收运是把装满垃圾容器整个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卸空后在把容器拉回原处或其他地点。
(3)转运站
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是为了使小型垃圾收集车从居民、商业和其它单位等各收集点清除的垃圾在这里合并,并将其投入大型车辆或其它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载工具继续运往处
理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的设施。
垃圾转运站和转运方式选择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上的合理性。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中,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是耗费人力和物力最大的一个环节,采用垃圾中转的目的,就是提高垃圾收集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2.工业垃圾收运系统
工业垃圾收运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垃圾源均有各自的运输处置方式,但必须在国家相关部门严格监管下执行,对于建筑、医疗垃圾等运输方式,相关规定中均有具体要求,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三)垃圾分类及特征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具有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质,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及散发恶臭等特点。
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有煤灰、厨渣、果皮、塑料、落叶、织物、木材、玻璃、瓷、皮革和纸以及少量的电池、药用包装材料铝箔、SP复合膜/袋、橡胶等。归纳起来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
(1)厨余垃圾:
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
物及花草等生物类废弃物,所占比重通常为40%-60%;
(2)可回收垃圾:
包括纸、塑料、玻璃、橡胶、金属、纺织品、竹木等,
所占比重的10%-25%;
(3)其他垃圾:
主要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瓷、渣土、卫生间
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占比重约为20%;
(4)有害垃圾:
包括日光灯管、电池、喷雾罐、油漆罐、废润滑剂罐、药品、药瓶、涂改液瓶、过期化妆品、一次性注射器等。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突出特点是含水率高,一般为45~65%;热值低,一般在4200kJ/kg左右;有机成分高,厨余类有机生活垃圾部分约占40~60%;垃圾中可回收成分低,约占10~25%。此外,生活垃圾成分受季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燃料结构等影响较大,例如:气化率低、经济生活水平低的城市的生活垃圾热值低、煤灰等成分相对较高;气化率高、消费水平较高、城市人口
生活垃圾清运投标方案模板(技术标421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