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垃圾处理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416页   下载124   2024-07-12   浏览10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68377字   103积分
还在等文档吃灰吗!快上传文档躺赚收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剩余40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0 第一节 我国固体废物处置的现状及进展 10 一、固体 废物 的概念 10 二、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现状 11 三、城市固体 废物 处置对策 11 四、固废的处理方式 13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15 第二章 项目整体实施设想 16 第一节 工作计划 16 一、整体服务 工作 计划 16 二、日常管理 工作 计划 17 三、沟通 计划 18 第二节 工作目标 18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 1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 一 、 组织 机构的建立 19 二 、组织机构的要求 20 三 、 组织机构 设计 原则 21 四、组织机构图 25 第二节 人员配备 26 一、人员 配备 原则 26 二、人员 配备 28 三、人员素质要求 30 四、 人员 职责 36 第三节 人员管理方案 41 一、人员管理优化 42 二 、人员调动管理 43 第四章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48 第一节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48 一、目的 48 二、相关 概 念 48 三、 工作 职责 49 四、工作 规定 50 第二节 人员管理制度 53 一、员工管理制度 53 二、员工聘用制度 66 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68 四、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73 五、员工教育培训制度 78 六、人事考核管理制度 85 七、员工奖惩制度 91 八、员工礼仪守则 95 第五章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及施工 97 第一节 填埋场总体布置与初步设计 97 一、 设计 因素 97 二、填埋场 总体 布置 99 三、废物类型 100 四、预处理设施的设置 101 五、填埋场容量的估算 101 六、地质与 水文 地质 102 七、渗滤液 控制 设施的选择 102 八、填埋气体控制设施选择 102 九、覆盖层结构选择 103 十、 地表水 排水设施 103 十一、环境 监测 设施 103 十二、景观设计 考虑 因素 104 十三、设备配置 104 第二节 总图与道路工程 104 一、总 平面 布置 104 二、厂区道路、出入口及围墙 106 三、道路组织与运输 107 四、 绿化 107 第三节 卫生填埋区工程 108 一、处理对象 108 二、库容方案与 坝体 工程 109 三、场地构建 113 四、分区实施与分区隔堤 114 五、场地整平 115 六、填埋高度 119 七、 库容 及使用年限 120 八、防渗工程 123 九、 水平 防渗系统设计 132 十、 地下水 导排系统 132 十一、渗沥液导排系统 133 十二、场区排水工程 135 十三、填埋 气体 导排 136 十一、清污分流工程 138 十五、填埋作业工艺 139 十六、填埋 作业 设备 141 十七、封场 工程 及生态恢复 144 十八、主要工程量 150 第四节 调节池与渗沥液处理工程 152 一、渗沥液及污水处理规模计算 152 二、 污水 调节池 157 三、渗沥液处理工程 158 四、工程 实施 内容 162 五、渗沥液 处理 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162 六、渗沥液处理方案选择 163 七、渗沥液处理工艺设计 168 第五节 辅助工程 179 一、 建筑 设计 179 二、 结构 设计 180 三、 给排水 设计 181 四、电气工程 184 五、 自控 仪表 187 第六章 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及清运 191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收集 191 一、概况 191 二、固体废物的收集原则 191 三、固体废物的收集方法 192 四、固体废物的标记 193 五、固体 废物 收集计划 195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贮存 202 一、仓库 配置 要求 202 二、人员配置要求 203 三、仓库管理规范 204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运输 205 一、包装容器的选择 206 二、固体废物的运输方式 206 三、运输管理 207 四、运输计划 207 第七章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方案 212 第一节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212 一、稳定化/固化车间 212 二、物/化处理车间 218 三、安全填埋场衬层系统 222 四、渗滤液控制系统 241 五、填埋气体产生与导排 255 六、填埋工艺 265 七、最终覆盖层 270 八、 填埋场 的环境监测 277 九、固化与稳定化技术 280 十 、 医疗固废 卫生填埋 290 第二节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292 一、填埋区结构特点 292 二、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 293 三、填埋区导排系统施工技术 298 四、 垃圾 填埋与环境保护技术 301 五、填埋作业工艺 304 六、防渗工程与渗滤液处理设计 305 七、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 312 八、环境监测设计 314 第三节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作业 316 一、填埋物入场要求 316 二、工程设计要求 316 三、填埋场的管理技术要求 328 第八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333 第一节 质量保障体系 333 一、质量目标 333 二、质量监管机构 333 第二节 质量保障措施 335 一、思想保证措施 336 二、组织保证措施 336 三、技术保证措施 336 四、经济保证措施 337 第三节 固体废物填埋质量控制 337 一、场地选择 338 二、填埋方法的选择 338 三、填埋场气体的控制 338 四、浸出液的控制 339 第九章 应急预案 340 第一节 总则 340 一、编制目的 340 二、编制依据 340 三、适用范围 340 四、应急预案体系 340 五、应急工作原则 341 第二节 应急总预案 342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43 二、预警及信息报告 344 三、应急响应 347 四、信息公开 350 五、后期处置 351 六、保障措施 351 七、应急预案管理 354 第三节 危险废物泄露应急预案 356 一、 泄漏 风险防控计划 356 二、 泄漏 的应急响应 360 三、 泄漏 物的消除处理 363 四、 各种化学品泄漏的防控处理措施 364 第四节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应急预案 369 一、总则 369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369 三、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 370 四、现场处置 370 五、紧急处理措施 370 六、事故评估 371 第五节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371 一、编制目的 371 二、适用范围 372 三、原则 372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72 五、预防与预警 376 六、信息报告 377 七、应急响应 377 八、应急保障 383 九、应急响应终止 384 十、后续工作 385 十一、防范措施 386 第六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方案 388 一、总体目标 388 二、适用范围 389 三、工作原则 389 四、编制依据 389 五、组织管理 390 六、应急处置环境管理要求 391 七、应急收贮、转运、处置要求 392 第七节 固体废物运输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94 一、货物运输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94 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399 三、运输中车辆突发火灾处理预案 407 四、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412 五、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413 六、泄露处理预案 414 七、其他应急事件处理方案及措施 415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固体废物处置的现状及进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当前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工业废物的排放量持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前国内在工业废物的处置上,随着各类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整体上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废物处置能力较差、环保宣传不到位、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然是实现工业废物有效处置的重点。合理有效开展环境管理,并对工业废物处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整改,是促进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固体 废物 的概念 在废弃物中,固体废物是被放弃的固体、半固体以及置于容器内液体或气体物品,主要是包括人们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一些失去使用价值或未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但放弃使用的固体、半固体、放置在容器内的气态物体、法律与行政法规所规定地纳入废物范畴的物品等。比较常见的类型有生活固废、工业固废、医疗固废、建筑固废等,它们是目前城市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但会对土地造成污染,而且会对水源以及大气造成污染。 二、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现状 (一)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遇到的问题 虽然人们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在目前的固体废物处置工作中,仍然遇到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有限。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也不断提升,而目前城市中的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有限,不利于对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置。第二,固体废物处置方法需要创新。在目前的城市固体废物处置工作中,仍然在采用海洋处理、陆地处理以及破碎处理的方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海洋处理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陆地处理也会出现扬尘、浸出液等污染,带来二次污染。 (二)固废污染控制管理重视不够且投入不足。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水平尚需提高。此外,我国在处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方面的直接投入几乎可以忽略。目前对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缺乏统一、综合的鼓励政策,经济鼓励政策实施对象仅限于几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而且落实困难。 三、城市固体 废物 处置对策 (一)重视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保证城市固体废物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准确地掌握城市固体废物的实际状态,为后续处置对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固废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全市固废的监管,提升监管力量,责任主体则需要积极配合,申报并备案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促进城市固废管理效率的提升,在企业环评审批环节完成后,建立相应的跟踪监督机制,建立固废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进行相应的申报、备案、联单流转以及台账登记操作,这样可以保证环境监管部门对固体废物产量、处置以及流转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二)全面推进固体废物污染场地治理 推进垃圾填埋场的修复与治理、危险废物堆放场地的修复、搬迁工厂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对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新居民集聚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域的污染场地开展治理。加大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项目以及历史遗留尾矿库渣场整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和参与。加强对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的研究,鼓励地方政府加快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实力雄厚的技术机构,研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推动区域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产业快速发展。 (三)全面统筹谋划 为高效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问题,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需全面调查当地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情况,将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长期专项规划等科学编制出来,有效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在具体实践中,需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处置原则贯彻下去,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置能力。要采取多项措施,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将危险废物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解决重点,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重点工程,良好匹配地区实际情况,促使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得到顺利实现。 四、固废的处理方式 (一)填埋法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因其工艺简单、投资少,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废垃圾处理也以卫生填埋为主,所占收运量的比例也最高。但其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会引发火灾及爆炸,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用地的稀缺以及技术的进步,这一方法已逐渐被淘汰。我国固废填埋的现状是,已有的垃圾填埋场几乎全部填埋,而新建 的垃圾填埋场很难获批。包括上海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已经开始将填埋在地下的垃圾挖掘出来,并重新进行焚烧等处理。目前,固废填埋的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市场。 (二)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焚烧对危险废物进行减量化处理,焚毁去除率可达99.99%,其中焚烧残渣(炉渣、飞灰)进行固化填埋处置。其工艺流程是:首先对根据废物的包装、形态、热值、硫、氯、水分、闪点,进行科学配伍,再根据各种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混合,进行相容性测试,无异常后大量危险废物物料进入混合,搅拌均匀行车抓斗抓起物料送入倾斜(前高后低,倾斜角度5°)的回转窑燃尽的炉渣从转窑尾部经过水封出渣机出渣,高温烟气则进入二燃室再次燃烧、燃尽。高温烟气经过预热锅炉进行换热,热能回收利用;烟气在经过急冷塔快速降温,减少二噁英的生成;烟气在经过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湿法脱酸、静电除尘、尾气加热、在线检测、达标排放。目前这种危险废物的焚烧工艺较为成熟,但存在燃料利用率低、投资高等技术缺陷。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1.对固体废物进行收集、贮存和清运服务; 2.设计搭建固体废物填埋场; 3.明确分析固体废物填埋技术。 第二章 项目整体实施设想 第一节 工作计划 (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编写与修改) 一、整体服务 工作 计划 序号 项目 内容 时间 责任人 1 组建项目部 1. 组建由项目经理、项目 组长 、司机人员、 收集员、保管员、处置员 等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 2 . 梳理有关问题,明确分工; 3 . 落实员工宿舍、办公场地。 2 前期筹备及场地熟悉 1 . 制定进场计划; 2 . 收集各类管理相关资料; 3 . 拟定交接方案。 3 与甲方沟通 充分了解甲方意愿,就进驻、接管等相关问题达成共识。 4 组建区域作业队伍 1 . 人员的选拔; 2 . 人员的培训; 3 . 人员的上岗。 5 接管准备 1 . 落实员工宿舍; 2 . 准备办公、 收集容器 、 车辆 等各类物资装备。 6 现场接管 1 . 入场前材料及现场设施设备总检; 2 . 编制接管情况备忘录。 7 提交报告 1 . 向甲方提交接管验收报告; 2 . 就相关问题达成解决共识。 二、日常管理 工作 计划 按照 XX项目 方案,分别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等,按照工作计划组织、落实、跟踪检查,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并形成各类数据统计报表,统计和分析工作落实、执行情况,不断持续改进各项工作。 工作计划表 序号 任务 时间 人员 备注 三、沟通 计划 日常的有效沟通,是 我公司 为客户做好各项服务的前期条件之一。为此,管理处在与 业主 监管部门保持随时沟通和互动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定期的沟通方式和计划,使管理处能及时准确 地了解客户 需求,招标人能及时了解 XX项目 管理服务运作情况。促进有效沟通,使 我公司 的服务更符合客户的需求。 第二节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处置工作, 增强环保意识, 杜绝乱扔乱弃现象,局部提高固体废物回收率。我公司承诺为本项目达到如下工作目标: 1.固体废物收集合格率达到XX%; 2.固体废物运输规范率达到XX%; 3.固体废物贮存规范率达到XX%; 4.固体废物处置规范率达到XX%; 5.其他。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写工作目标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 、 组织 机构的建立 ( 一 ) 确定组织目标 项目目标是项目组织设立的前提,应根据确定的项目目标,明确划分分解目标,列出所要进行的工作的内容。 ( 二 ) 确定项目工作内容 根据项目目标和规定任务,明确列出项目工作内容,并进行分类归并及组合是一项重要组织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归并及组合并考虑项目的规模、性质、项目复杂程度以及单位自身技术业务水平、人员数量、组织管理水平等。 如 实施 阶段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划分可按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分别归并和组合。 ( 三 ) 组织结构设计 1. 合理确定管理层次。 管理组织结构中一般应有三个层次 : 一是决策层;由项目负责人和其助手组成,要根据项目的活动特点与内容进行科学化、程序化决策;二是中间控制层 ( 协调层和执行层 ) ,具体负责规划的落实,目标控制及合同实施管理,属承上启下管理层次;三是作业层 ( 操作层 ) 。由现场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操作工作。 2. 配置工作岗位及人员。 3. 制定岗位职责标准与考核要求。 4. 制定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 二 、 组织机构的要求 ( 一 ) 要明确各部门责权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项目人员与组织多种关系共存,行政隶属关系、业务关系和工作责任被剥离。在这种多维度沟通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当事员工就有了多身份,这使得管理关系的协调变得异常复杂,处理不当将会产生责任推诿或者多头管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明确各部 门 职能和各员工的责权显得尤为重要。 ( 二 ) 要保证项目人员能力素质充分发挥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组织架构能否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关键,所有组织管理模式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使用,着这种模式下,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愈加提高。 项目 负责人一方面要协调所服务单位需求,一方面要保证与公司总部的规范性对接,同时还要抓服务品质。这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人际协调能力、领导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等,完美的人才是不存在的,而本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招聘到高素质人才,因此保持对现有人才有效培养和储备,才是项目人才持续有效发挥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 ( 三 ) 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或延迟。在项目组织机构的架构中,一个 任务地完成 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信息传递的维度要多于职能式组织架构。在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建立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打破人际关系建立的交流网络,从整体上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全面性和真实性,有助于促进各部门高效沟通和协作,从而保证服务质量。 ( 四 ) 要保证投入资金的监管 此严格控制资金使,保证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是提高项目利润率的有效方法,管理需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一定的放权,公司在下放资金权利的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除了要加强细化常规的财务监管外,还可以通过对实施不定期巡检来核对上报的资金使用情况。 三 、 组织机构 设计 原则 (一) 任务目标 每个机构和这个机构的每一部分,都与特定的任务、目标有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任务、目标就是机构或机构的每一部分、每一成员要干的企业活动所必需的事情。机构设计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职务、配人员。人与事要高度配合,不能以人为中心,因人设职,因职找事。 (二) 专业分工 为提高效率必须分工。把实现任务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活动,划分成各种基本作业。把各种基本作业,按其职能要求,分配给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要合理划分专业,注重使用专家。 (三) 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的数目。一个管理人员能领导若干个隶属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在 X 人到 X 人。但经过调查和实际工作的证明,在许多组织中,其管理幅度比这个结果要高。因此,确定管理幅度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某些因素的影响,合理地确定。 (四) 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机构分设的自上而下或自下 而上地管理 阶梯。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反向变化。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多;相反,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一般来说,在企业最高领导人和最基层的职工之间,如果层次过多,往往会使信息失真,受到歪曲或者过时。因此许多 企业 采购方张组织中的层次 应尽可能地少 。 (五) 责权对等 权力是在规定的职位 上行驶的 权力。领导人员率领隶属人员去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拥有包括指挥、命令等在内的各种权力。 责任是在接受职位、职务后必须履行的义务。在任何工作中,权与责必须大致相等。更移责任时,必须同时更移与责任相应的权力;更移权时必须同时更移与权力相应的责任。如果要求一个经理履行某些责任,那就要授给他以充分的权力使他履行责任。如果这些权力是授给他的,但该经理不能承担相等的责任,那么就收回这些权力,或者将派给他的职务作某些更动,或者把这位经理 做 适应的调动。 (六) 才职相称 管理人员的才智、能力与担任的职务相适应。设计了各种职位、职务之后,就要安排相应的人员担任工作,或通过培训,使其胜任工作。每种职位、职务都有其所要求的能力水平。 对每个职工也可以 通过考察 经历、进行测验以及面谈等,借以了解他的知识、经验、才能和兴趣,在进行评审比较,使企业能做到将现有或可能有的职工的才能和各种职务的要求相适应,使才智相称。 如果遇到缺乏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职工,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也可以考虑把工作重新修改、设计、安排,直到可以找到适当的人员来充任为止。设置的机构尽可能使才智相称,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用得其所。理想的组织机构设计,必须具有修改和调整的可能性,成立的组织机构必须具有灵活性。 (七) 命令统一 下级结构只能接受一个上级机构的命令和指挥。一个机构不能受到多头指挥。上下级之间的上报下达,都要按层次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执行者负执行之责,指挥者要负指挥之责,在指挥和命令上,严格实行“一元化”的联系。 (八) 精干高效 机构精简,队伍精干。机构精简就要对管理业务进行具体分析,减少业务中重复现象。队伍精干即设置必要的、胜任的工作人员,调整不必要的、不胜任的工作人员,减少机构的管理费用。 (九) 适应性 组织机构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有适应性。组织机构适应内部条件、外部的环境,满足生产、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的需要,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能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组织机构优劣的重要标准。 (十) 效果和效率 效果是指组织机构的活动要有成效、有效果。组织机构不但要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同时要使活动有成果。要确立组织目标,集中主要力量 与 主要目标,不断解决问题,争取更大的效果。效率是指组织机构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成果的速度,反映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成果的过程中,各种物质资源的利用程度,工人的劳动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各部门、各层次的工作效率,整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反映组织机构的效率。效率不高,反应迟缓,说明整个机构或机构的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客观要求。 四、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备 一、人员 配备 原则 在本项目组织架构的组建中,项目人员是本项目工作的内在,是完成本项目服务的关键。对此,在人员配置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一) 经济效益原则 项目人员配备计划的拟定要以项目服务需要为依据,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它不是盲目地扩大服务人员队伍,而是为了保证服务效益的提高。 (二) 任人唯贤原则 在人事选聘方面,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本着求贤若渴的精神,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 因事择人原则 因事择人就是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四) 量才使用原则 量才使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 (五)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员工的选拔标准和聘任程序是组织聘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本服务项目的质量作出贡献的人才。 (六) 因材起用原则 所谓因材起用,是指根据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从组织中人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 充分地发挥 ,使人的工作热情 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如果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也会造成人力资源计划的失效。 (七) 用人所长原则 所谓用人所长,是指在用人时不能够求全责备,管理者应注重发挥人的长处。在现实中,由于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发展是不平衡的,组织中的工作任务要求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完全意义上的“通才”,“全才”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组织也不一定非要选择用这种“通才”,而应该选择最适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候选人。有效的管理就是要能够发挥人的长处,并使其弱点减少到最小。 (八) 动态平衡原则 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组织对其成员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动的,当然,工作中,人的能力和知识也是 在不断地 提高和丰富的。因此,人与事的配合需要 进行不断地协调 平衡。所谓动态平衡,就是要使那些能力发展充分的人,去从事组织中更为重要的工作,同时也要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职位需要的人得到识别及合理的调整,最终实现人与职位、工作的动态平衡。 二、人员 配备 合理配置人员,是 整个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 的基本 保障,人员配置指的是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岗位工作要求,把合适的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得其事,岗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效率优化,本次项目的相关人员配置表格具体如下 : (一) 项目负责人简历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 证书 参加工作时间 担任项目负责人年限 曾经服务项目情况 采购方单位 项目名称 规模 总人数 服务期限 服务范围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填写) (二) 项目人员简历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工作年限 本项目承担工作 近年主要工作业绩 项目名称 规模 时间 本人承担工作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填写) (三) 项目人员汇总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岗位 学历 职称 经验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根据项目实际 需求 填写) 三、人员素质要求 ( 一 )
固体废物填埋服务投标方案(41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