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实施方案
11
第一节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一、检测行业
11
二、食品检测行业
27
第二节 项目概况
30
一、项目基本情况
31
二、检测服务内容
31
第三节 整体工作设想
31
一、工作目标
31
二、工作原则
32
三、总体安排
32
第二章 项目管理制度
36
第一节 项目行政管理制度
36
第二节 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38
第三节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44
第四节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59
第五节 抽样实施管理细则
60
第六节 检测人员晨检制度
62
第七节 食品检测管理制度
63
第八节 样品采集及检测制度
64
第九节 检测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65
第十节 化验室管理制度
66
第十一节 化学试剂安全贮存制度
68
第十二节 计量管理制度
69
第十三节 食品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
69
第十四节 试验的记录、分析、复核及审核制度
70
第十五节 检测责任追究制度
71
第三章 项目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
77
第一节 项目管理机构
77
一、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77
二、管理机构图
77
三、
检测
项目机构人员一览表
78
第二节 人员配备管理
79
一
、
对
管理人员
的要求
79
二
、本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80
第三节 人员配备及职责划分
82
一、项目总经理
82
二、技术负责人
83
三、质量负责人
84
四、实验室主任
85
五、检测组组长
86
六、食品化验员工
87
七、食品化验负责人
87
八、检验员
88
九、收样员
89
十、样品管理员
89
十一、质量安全员
89
十二、登录员
90
十三、授权签字人
91
十四、审核人员
91
十五、仪器设备管理员
92
十六、档案资料管理员
92
第四节 项目人员的培训
93
一、目的、宗旨与原则
93
二、培训管理
94
三、培训考核
96
四、培训考勤规定
100
第四章 物资装备计划
101
第一节 物资装备的规划
101
一、物资配备目标
101
二、物资装备的原则
101
三、配送设备的组织
102
第二节 项目拟投入的检测装备
102
一、
实验室
102
二、仪器设备
103
三、车辆及抽样设备
109
第五章 项目实施方案
110
第一节 食品检测项目
110
第二节 检测人员分组安排方案及食品分析步骤
126
一、检测人员的分组
126
二、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127
三、实验室检验工作流程
127
第三节 样品采集方案
129
一、采样的意义
129
二、采样的步骤
130
三、食品样品采集目的和要求
130
四、新鲜易腐烂蔬菜水果的采集
133
五、畜禽类产品的样品采集
134
六、水产品样品采集
135
七、粮食产品样品采集
135
八、液体、半流体食品采集
136
九、散装加工食品样品采集
137
十、定型包装食品样品采集
137
十一、食品样品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
138
十二、采样工具
140
十三、采样的一般方法
141
十四、食品样品采集的一般流程
143
第四节 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案
145
一、样品制备
145
二、样品的保存
145
第五节 样品预处理方案
146
一、目的
146
二、原则
146
三、预处理方法
147
第六节 样品运输保存方案
153
第七节 食品检测方案
155
一、食品快速检测方案
155
二、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166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案
171
四、常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案
175
第六章 项目进度计划
201
第一节 检测前的组织措施
201
第二节 检测实施计划
202
第三节 服务保证承诺
203
第四节 检测响应时间承诺
204
第七章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206
第一节 检测服务质量保证
206
一、环境条件保证
206
二、仪器设备保证
206
三、检测人员技术素质保证
207
四、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207
五、质量事故处理
207
第二节 样品不变质措施
208
一、新鲜易腐烂蔬菜水果
208
二、
畜禽类产品
209
三、水产品
210
四、粮食产品
211
五、液体、半流体食品
211
六、散装加工食品
212
七、定型包装食品
212
第八章 售后服务方案
214
第一节 售后服务承诺
214
第二节 售后服务方案
215
一、售后服务计划
215
二、售后服务能力
218
第三节 售后服务内容
219
第九章 食品检测培训服务方案
221
第一节 培训总体策划
221
一、培训目标
221
二、专业课程设置
221
三、培训对象
222
四、培训教师
222
五、培训策略
222
第二节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23
一、食品安全常识
223
二、食品中的危害
223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
224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225
五、食品储存注意问题
226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227
七、如何采购食用油
228
八、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228
九、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
229
十、
食品中异物预防
230
第三节 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培训
233
一、检验用水的要求
233
二、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234
三、检验用一般器皿的要求
236
四、检验的一般步骤
238
五、检验的有关要求
245
六、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248
第四节 样品制备知识培训
253
一、抽样
253
二、取样
254
三、制样
256
第五节 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的使用培训
259
一、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
259
二、常用辅助设备
275
第六节 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287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取和处理
287
二、微生物检验方法
292
三、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技术
297
四、常用微生物检验仪器及器皿
299
五、微生物的营养
307
六、微生物的生长
308
七、培养基的配制
312
八、无菌操作
316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25
第一节 总体预案
325
第二节 食品安全应急检验预案
327
第三节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30
第四节 样品车辆或物资被抢事件应急保障方案
334
第五节 样品车辆遭遇人为围困事件应急保障方案
335
第六节 冷藏运送车突发状况应急保障方案
336
第七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急保障方案
337
温馨提示: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实施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管理制度”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物资装备”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实施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进度计划”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质量保证措施”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售后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八章。
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培训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九章。
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应急预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十章。
编制依据
本投标方案的主要编制依据为下列文件、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食品检验工作规范
4.本项目招标文件
5.其他相关文件
(如有最新法律法规,从其规定。)
第一章 项目整体实施方案
第一节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检测行业
(一)检测行业的产生背景
1
.
检测行业的产生
检测行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并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比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中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穿的衣服和室内空气是否含有过量甲醛、工厂排出的废水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或者手机电池是否会爆炸等。各国政府和机构通过不断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立法、制定各种产品标准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检测,即通过对这些领域各种产品的技术验证,告知使用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或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可以说,社会的上述需求是检测市场形成并发展的基本动因。检测行业基于全社会对于产品及服务的质量(Q)、健康(H)、安全(S)、环境(E)要求而产生,全社会对质量(Q)、健康(H)、安全(S)、环境(E)的要求不断提升是技术检测行业产生的根源,政府等组织关于QHSE立法的不断加强是推动技术检测行业发展的直接原因,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及供应链的不断延伸推动了技术检测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产品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供应链不断延长,检测作为鉴定品质的手段,贯穿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检测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2
.
检测市场的参与者
检测市场按参与者的不同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政府检验检测、企业内部检测及独立第三方检测。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政府检验检测突出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我国政府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来源主要在市场准入、监督检验检测、3C认证、生产许可证、定检、评优、免检等方面;企业内部检测则服务于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管控需求;而独立第三方检测主要体现所出具检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在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基于保护自身利益,对检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越来越重视。
(二)检测行业发展特点
1
.
商品贸易、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检测行业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消费品及工业品的生产日益规模化、标准化,检测成为贸易双方鉴定产品品质和相关政府机构评定合格的重要手段,在研发、生产、贸易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检测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检测从最初的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要求逐渐独立出企业并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行业,以满足区域的、国家的甚至国际的产品或行业标准要求。各国不同的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对于要进入该市场的产品和企业有直接的影响。随着贸易非关税壁垒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国际贸易持续扩张,检测行业获得快速发展。
2
.
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首先,生产商在商品生产极大丰富、同类商品众多的情况下,为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会公布其产品的性能指标以证明其品质优良,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使其公布的产品性能指标具有客观、公正性,生产商一般会聘请具有市场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产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其次,贸易商及零售商为吸引客户或消费者,满足客户或消费者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会要求供应商提供其产品的性能指标。为使产品性能指标具有客观、公正性,零售商一般只接受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供应商产品出具的检测结果。再次,各国政府基于产业结构升级、改善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因素,会对某类产品出台涉及质量、安全、环保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供应商产品必须达到该标准方可销售。供应商需取得检测机构出具的达到该标准的检测结果,且该检测机构应为该国政府所接受。最后,消费者选购商品时,会通过比较各商品性能,以及出具该检测结果的检测机构的市场公信力而作出选择。
3
.
各国检测行业市场准入,业务市场化随着全球检测行业的发展,各国检测体制总体趋势一致,即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考核、认可等市场准入规则对检测机构进行行业管理,将检测、合格评定的业务市场化,提升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发展。各独立检测机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按照自身提供的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服务费用由双方协商确定。政府对于检测行业的发展政策影响检测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起初对检测行业严格管制,检测机构均由政府控制。随着市场及贸易的发展,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及扩大,某些运作比较成功的检测公司逐渐规模化,形成强大品牌。目前,几家全球性公司和更多区域性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三)独立第三方检测业务特点
1
.
客户多、频率高、金额小
一般情况下,各级产品生产商均是按照客户或政府要求选择检测机构,对其产品进行检测,因此产品生产商构成检测机构客户的主要部分。由于某个产品或某类产品的生产商众多,因此检测机构的客户群广泛。由于产品每一次改进或每推出一个新产品、每一次批量出货均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因此客户的检测频率较高。每次检测均为抽样检测,样品价值相对于新产品价值、出货产品价值极小,检测单价相对产品价值较低,客户对检测单价不敏感。
2
.
设备一次投入、更新快
专业实验室是检测的基础,不会因为检测量的多少而改变,检测设备均需要一次性投入。由于检测技术、检测方法不断创新,检测标准不断提高,为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水平,检测机构需要不断投入购买最新检测设备。不同产业产品检测技术、检测标准不同,检测机构每进入一个新产业或新领域都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建立专业实验室。因此检测机构的资金投入主要在于检测设备投入及更新。
3
.
依赖于其他行业发展
技术检测服务于其他行业,受到其他行业发展及其相关法规的影响,比如欧盟2002/96/EC指令、2002/95/EC指令、2005/32/EC指令、美国加州能源法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检测业务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发展。单一领域的检测机构易受某一行业波动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而跨行业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受到多行业的共同影响而能够避免大的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强。综合性检测机构对其自身能力要求较高,包括多种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及管理、各行业专业技术的掌握、各行业客户的合作关系维护等。
4
.
公信力是检测机构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公信力是检测机构发展的生命所在,是经过市场长期考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各检测机构均自觉维护自身的市场公信力,譬如加强研发能力,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多级复核制度,确保检测质量及检测报告质量等。检测机构均制定了严格的内控机制以杜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一旦检测机构被发现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多年培育的市场公信力将完全丧失,失去客户的认同,并可能被取消检测资格。只有拥有较高市场公信力的检测机构才能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实现大规模发展。
(四)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优势
1
.
独立第三方检测相对于企业内部检测的优势公信力强如果客户自行出具检测报告,相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其公信力有很大差距。在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基于保护自身利益和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信任,越来越推崇采用第三方的检测服务。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公信力是检测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比如微软、沃尔玛、索尼等,要求供应商向其提供的部件、零件、原材料等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并对外公布其接受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名单。技术成熟产品检测需要各专业综合的技术能力,比如电子制造业拥有大量的电子电器专业人才,而材料、机械、化学等专业的人才会比较缺乏,但产品质量检测本身除了电子技术外,还包含了材料、机械、化学等专业技术,通过借助配备了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关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增值的核心环节。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技术咨询服务对于企业改善研发生产流程、提高竞争力日益重要。规模效应、成本低技术检测服务,对于单个客户来说其需求是零散和不确定的,相对于检测费用,每个客户自行配置全套检测设备、设立检测实验室,其前期投入和长期维护费用均非常高。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的技术检测机构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检测解决方案,如果检测服务方便快捷,客户自行设置实验室的必要性将越来越低。
2
.
独立第三方检测相对于政府机构检测的优势
市场化运作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依附于某一个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强制性要求,而是依赖于自身服务能力开拓业务。第三方检测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检测方法研发,提高检测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主动发掘客户,为客户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一站式检测完整的服务内容。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现代营销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方式,在全国建立服务网络,实现了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增强了整体市场影响力。跨行业、跨区域经营政府检测机构受行政区域建制和行业部委建制的影响,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某一行政区域和某一行业发展,无法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不同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不同行业的专业实验室,通过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实现大规模快速发展。
(五)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进程
我国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如下: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不断强化对检验检测市场的管制,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对外贸易部下设商品检验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进出口检验机构和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检验得到了初步发展,奠定了今后市场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国家商检局为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的主管机关,各地商检局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监督管理本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规定所有的业务一律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还特别规定在中国境内不得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明确了商检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商检机构负责对规定的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检测。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取消了中国境内不允许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的条款,同时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根据需要,通过考核,认可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承担委托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第四阶段: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民营检测机构快速发展
。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列入国家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目录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外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进一步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奠定了法律基础。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2005年12月11日之后,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中国检测市场,成为中国检测市场的重要部分。外资检测机构与民营检测机构构成独立第三方检测的主体,国有检测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质检、商检、环保、卫生等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及各级政府(含省、市、县、镇等)的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独立第三方检测是政府强制性检测之外的全部检测内容。随着检测行业市场化发展和政府监管体制的变革,政府将会逐步放开强制性检测市场,允许合格社会检测机构进入部分强制性检测市场。
2.
我国检测市场规模
2002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中以民营和外资为主的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一直保持
较快
的增长速度,全国检测市场规模于2008年达到450亿元。在全国检测市场中,国有检测机构利用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
半数
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市场
仅次于
国有检测机构的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
也在慢慢上升
。
3.
我国检测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
未来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国检测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CCID预测,中国检测市场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4.推动我国检测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品及生命科学检测需求上升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注重产品的安全、环保、可靠、耐用等方面要求。消费品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应地会对自身产品在诸如安全、环保、可靠、耐用等方面的性能检测指标提供给零售商或消费者,并同时对其上游供应商提出更多的各项指标检测方面的要求,推动了消费品检测需求上升。
(2)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及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品检测需求上升近年来,全球制造企业向中国转移产能,以及本地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品使用大幅增长。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大量企业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其采购的设备及工业用品提供质量检验和验证服务,导致工业品测试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产业升级推动了高品质检测业务的持续上升。
(3)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推动贸易保障检测需求上升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大国,快速增长的贸易量,促进了对外贸易领域检测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另外,海外市场不断提高对产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要求,包括QHSE(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则和标准的增加和加强;控制和检测活动的私有化;审计和检测活动的外部采购;提高对QHSE风险管理的增长需求;以及市场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等,使检测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六)我国检测行业的竞争情况
1.
国内检测行业涉及的具体领域及竞争格局
检测行业涉及领域众多,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工业、农业、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日用品等)、建筑业、能源和燃料、水电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电子电器行业、汽车业、食品行业、咨询服务业、零售业、医药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卫生管理等行业。我国目前有国有、民营和外资检测机构,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可从事的检验检测项目逐年增多。中国的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卫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农业等部门,其中质检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数量最多。国有事业性检测机构在中国
多个
省、市、自治区以及下属市/县级行政区域均设有检测机构和代表处,由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并主管,为事业单位编制,主要针对内销产品从事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检测任务,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属的计量检测中心,环保局下属的环境检测监测中心(站),卫生、防疫部门下属的检测中心(站)等。
2.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府行业监管体制趋向开放,技术检测服务更加市场化
。
从世界各国政府对检测市场的监管体制发展过程看,市场化变革的趋势是一致的。我国政府从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来,采取指定检测机构的方式从事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测,这些指定检测机构一般有政府背景。随着行业监管体制市场化变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化的检测机构的快速成长,社会检测机构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测领域。在市场竞争中成长的民营检测机构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技术进步促进检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
不断改善的科技研发环境和持续增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产生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检测机构的基础。随着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先进的技术工艺不断被应用到检测服务领域,产生了新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提升了检测服务能力,扩大了检测服务领域。另外,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全社会对QHSE的持续关注,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并促进新产品不断涌现,检测服务领域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
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政府监管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的情况下,其公正性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世界各国政府或行业协会对检验检测市场均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检测机构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才具备向社会出具公开证明数据的资格,并将定期进行审核。对检测机构设置了违规惩罚措施,检测机构经审核未达到标准将取消其合格检测资格;若检测机构违反规定出具不真实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将面临重罚。技术检测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公信力是行业和检测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市场公信力的培育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机构坚持行业自律,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促进行业成长;对于检测机构,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检测服务质量。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公信力,因此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2)
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不确定性
。
检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减缓将对检测行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检测机构规模小,市场化程度
不高。
目前,我国检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机构众多、单个机构规模较小的竞争格局。整个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还
不高
,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检测机构的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3)高端技术人才缺乏
。
技术检测行业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存在较大需求,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强技术理论水平、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还需要具备很高的敬业意识、服务精神和行业经验。目前,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
食品检测服务投标方案(339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