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14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4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14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17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18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0
第二节
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要点
23
一、何为水环境
23
二、水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24
三、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
26
四、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27
第三节
需求分析
29
一、项目概况
29
二、项目内容
30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33
第一节
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思路
33
一、
项目概况
33
二、存在问题
33
三、总体思路
34
四、治理措施
36
五、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验总结
39
第二节
环境综合治理目标
39
一、基本原则
39
二、治理目标
41
三、流域定位
41
四、区域相关规划
41
五、流域治理定位
42
六、治理布局
42
第三节
生态修复方案
44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44
二、
保护重点
44
三、生态恢复的范围和期限
44
四、建设期环境保护对策
45
五、保障措施
49
第四节
水域环境
综合治理规划
50
一、
总体要求
50
二、
流域概况
52
三、
规划总则
53
四、
规划工程
58
五、
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61
六、
防洪安全管理
62
七、
规划实施计划及建议
62
八、
规划
图纸
63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64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念
64
一、项目管理原则
64
二、项目管理机制
65
三、项目管理维度
69
四
、项目管理模式
72
第二节 项目组织结构
76
一、项目组织结构分类
76
二、建立项目组织的步骤
80
三、项目管理结构
82
第三节
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
83
一、项目组织机构
83
二、项目部门职责
84
三、人员岗位职责
97
第
四
节
项目人员配置
104
一、人员配置
104
二、人员配备管理
109
三、人员配置的制度化管理
113
第四章
人员管理方案
115
第一节 项目人员管理原则
115
一、目标与远景
115
二、保持良好的沟通
115
三、将工作委派给合适的人
115
四、差异化管理员工
116
五、团队领导很重要
116
六、注重技能培训
116
七、借助一个好的工作APP
116
第二节 项目人员管理理念
117
一、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典型的项目特点
117
二、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
118
第三节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20
一、员工培训管理
120
二、员工培训制度
122
第五章
项目管理制度
124
第一节
项目试验管理制度
124
一、试验管理制度
124
二、试验技术要求
125
第二节
环境综合治理的考核制度
130
第三节
公司档案管理
132
一、总则
132
二、档案的管理部门
132
三、档案的分类管理
133
四、档案的移交管理
135
五、档案的归档管理
136
六、档案的立卷管理
136
七、档案的保管要求
138
八、档案的借阅管理
140
九、档案的销毁管理
141
第四节
项目
人员过失追究制度
142
第
五
节 设施设备管理
144
一、目的
144
二、范围
145
三、职责
145
四、设备设施维护基本原则
145
第六节
保密教育与培训
制度
146
一、
保密教育培训要求
146
二、
保密培训对象
146
三、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
147
四、
违纪教育
148
五、
涉密人员管理
149
六、
涉密人员离职/离岗管理
151
七、
涉密人员考核与奖惩
152
第六章
现场踏勘调查方案
154
第
一
节
水环境
的渗流分析方法
154
一、解析求解方法
154
二、物理试验模拟方法
155
三、数值模拟办法
156
第
二
节 地质勘查技术办法
157
一、
地质勘察阶段
157
二、
初步设计阶段
160
三、工程地质测绘办法
161
四、
工程地质测绘
163
第
三
节
水环境
岩土地质勘查措施
164
一、钻探技术分析
164
二、地质勘探技术分析
164
三、槽探技术分析
165
四、取样和试验技术分析
165
五、健全工程勘察措施
166
第七章
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方案
168
第一节
水环境综合防治理解
168
一、必要性
169
二、迫切性
169
三、
基本原则
169
第二节 水利施工环境保护管理
172
一、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172
二、环境保护办法
173
三、加强水质保护
175
四、加强噪声控制
176
五、固体废弃物处理
177
六、水土保持
178
七、生态环境保护
178
八、文物保护
179
第三节
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
180
一、
目的
180
二、
适用范围
180
三、
指导原则
180
四、
术语与定义
181
五、
总体要求
182
六、
参照环境的确定
184
七、
生境状态评价
188
第四节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方法
189
一、
设备及耗材准备
189
二、
野外采样程序
192
三、
鉴定和计数
198
第五节
着生藻类监测方法
202
一、
设备及耗材
202
二、
试剂
202
三、
野外采样程序
203
四、
实验室分析
205
五、
结果记录
210
第六节
内源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214
一、
河面垃圾清捞工程施工
214
二、
河道底泥清淤施工方案
215
三、
清理周期及工程量预估
218
四、
干式清淤主要施工方案
223
五、
水力冲挖主要施工方案
225
六、
淤泥脱水干化施工方案
230
第七节
水文资料整编步骤
246
第八章 安全保障及管理
250
第一节 安全保证体系
250
一、安全生产的原则和目标
250
二、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工作程序
251
第二节
安全
管理制度
260
一、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60
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61
三、安全检查制度
261
四、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263
五、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264
六、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64
七、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265
八、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70
九、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271
十、坚持教育培训制度
271
第三节 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274
一、安全培训
274
二、技术方案
278
三、安全设施
280
四、安全验收
281
五、安全奖罚
283
六、开展预测、预防工作
283
七、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284
八、施工用电安全保护措施
285
九、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287
十、物资材料安全保证措施
287
十
一
、顶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88
十
二
、交通疏导安全措施
288
十
三
、现况地上、地下管线设施安全保护措施
289
十
四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291
第九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292
第一节
勘察质量及安全保障措施
292
一、
质量管理体系及
质量目标
292
二、
工作的
质量
要求
293
三、
勘察质量保障措施
297
第二节
环境采样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99
一、
野外质量保证与控制
299
二、
实验室质量保证与控制
301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10
第一节 防洪应急预案
310
一、编制目的
310
二、编制依据
310
三、编制原则
310
四、适用条件
311
第二节 人员落水救援应急预案
312
一、人员落水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2
二、人员落水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2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313
四、预防与预警
313
五、信息报告程序
315
六、应急处置
315
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16
八、事故处理
316
第三节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317
一、编制目的
317
二
、事件分级
318
三
、适用范围
319
四
、工作原则
319
五
、环境应急救援队伍
320
第四节 水上作业应急预案
321
一、总则
321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22
三、预防和信息报告
324
四、应急响应
326
五、后期处置
327
六、应急保障
328
第五节 异常高温及防止人员中暑应急预案
329
一、总则
329
二、概况
330
三、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
331
四、危急事件的预防
331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332
第
六
节
抵抗风险的措施
334
一、恶劣天气
334
二、减少环境影响
334
三、局部坍塌的处理措施
335
第
七
节
施工现场消防方案及预案
336
一、建立健全各级防火责任制
336
二、施工现场消防预案
337
第
八
节
治安联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345
一、治安联防方案
345
二、重大节假日安全保卫方案
346
三、治安保卫制度
347
四、工地门卫制度
348
五、
项目人员
住宿安全管理制度
349
六、
项目人员
住宿区安全管理措施
350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
和
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人员管理
”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现场踏勘调查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服务质量保障
”详情可见本文第
九
章。
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
.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X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
.
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
.
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
.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
.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
1
.
在政策目标取向上
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
.
在政策主体上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
.
在政策作用点上
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
.
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
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缴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第二节
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要点
一、何为水环境
水环境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水环境”指的是水质,目前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中水环境分项指标主要指城市地表水COD平均值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广义的水环境正如《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所解释:“水环境广义指水圈,而通常则指江、河、湖、海、地下水等自然环境,以及水库、运河、渠系等人工环境”。即包括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条件(水资源量、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其特征等),又包括采用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水进行控制、调节、指导、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程度。也就是可以减轻或免除水旱灾害的保障标准,供给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源条件和保障能力。因此在研究生态城市时,水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物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抵御洪涝灾害能力,水资源供给程度,水体质量好坏、水利工程景观与周围的和谐程度等多项内容。
二、水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市建设给水环境带来的问题
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尤其是市政基础建设,包括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如果这些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随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城市扩大了发展了,但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方案、设计中缺乏水环境保护意识,未正确处理好用地紧张、马路经济与水网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伴随城市发展造成水域填占、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城市河网水环境遭到破坏并急剧破坏,加上河网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滞后,长期来填占河道现象非常普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水污染水质恶化,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
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河道堤岸硬化及河底衬砌:城市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传统上以浆砌块石和混凝土工程为主体,采用硬化堤岸河底砌护。由此带来水土隔离,将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不利后果。导致水的自净能力减弱,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受到破坏:
(
1
)裁弯取值:以前的水利规划中为加快洪水宜泄速度,曾有太多的裁弯取值,城市建设使很多弯曲城区河道变成顺直,而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
(
2
)河道拦坝蓄水:河流是地球上唯一个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使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成为一个有机体。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而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当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变流水为死水,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他生物
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