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运营服务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406页   下载616   2024-07-12   浏览4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50729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9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7 第一节 项目需求 7 第二节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10 一、总体原则 10 二、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10 三、运营保障机制 15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设置 17 一 、 组织 机构的建立 17 二 、组织机构的要求 18 三 、 组织机构 设计 原则 19 四、组织机构图 23 第二节 项目人员配备 23 一、人员 配备 原则 23 二、项目人员配备 25 三、人员素质要求 27 四、人员岗位职责 33 第三节 人员管理方案 39 一 、人员考勤管理 39 二 、人员调动管理 45 三 、人员奖惩管理 49 第三章 拟投入设备物资 59 第一节 物资配备原则 59 一、准备原则 59 二 、 运行维护工具设备 的选用 60 第二节 拟投入设施设备 62 一、维修工具 62 二、保洁物资 63 三、绿化物资 63 第三节 设施设备的管理 64 一 、设备设施维护基本原则 64 二 、 工具维保 65 三、劳保用品管理 67 四、设备保养记录表 68 五 、设备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69 第四章 项目实施方案 70 第一节 泵站设备更换维修 70 一、立式水泵 70 二、电动闸门 73 三、管道安装 74 四、格栅机安装 78 五、电动葫芦维修 79 六、 电气设备施工调试 80 第二节 泵站设备运营维护 89 一、主水泵维护 89 二、闸门维护 94 三、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维护 104 四、桥式起重机维护 119 五、电动葫芦维护 135 六、 耙斗式清污机维护 143 七、 电动蝶阀维护 158 八、 液控止回阀维护 166 九、 超声波流量计 维护 179 十、 稀油站维护 182 十一、 技术供水维护 191 十二、 渗漏排污系统维护 202 十三、 地下水强排泵维护 212 十四、泵站加氯系统维护 221 十五、 消防系统维护 232 十六、电气设备维护 239 十七、排水管道及建筑物维护 264 第三节 泵站设备运行管理 267 一、设备巡查管理 267 二、设备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277 三、操作五制 290 第四节 泵站保洁 292 一、清扫保洁管理措施 292 二 、 河面保洁 297 三、陆地区域保洁 299 第五节 泵站绿化 311 一、服务内容及要求 311 二、杂草清除 313 三、 绿化整形与修剪 措施 316 四、 绿化用农药管理 327 第六节 保安管理 328 一 、安保人员安排 328 二、 消防安全管理 328 三、 监控系统管理 330 四、作业流程 332 第七节 安全生产管理 332 一、泵站安全运行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332 二、泵站安全运行交接班 333 三、泵站安全运行操作 334 四、泵站安全运行巡查 335 五、设备开停机安全操作 337 六、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341 第八节 档案管理 342 一、档案的建立 342 二、档案管理 349 第五章 项目管理制度 352 第一节 公司管理制度 352 一 、行政管理制度 352 二、工作管理制度 357 三、会议学习制度 359 四 、公司保密制度 361 五、培训管理制度 362 第 二 节 安全管理制度 364 一、日常值班制度 364 二、交接班制度 364 三、巡回检查制度 365 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365 第 三 节 保洁管理制度 366 一、 保洁房管理制度 366 二、 保洁员管理制度 367 三、 垃圾清运制度 367 第四节 人员管理制度 368 一、服务行为规范 368 二、维护人员工作规范 369 三、服务人员考勤管理制度 369 四、服务人员奖惩制度 374 第六章 服务质量保障 378 第 一 节 质量保证体系综述 378 一、质量方针 378 二、质量目标 378 三、思想保证体系 378 四、组织保证体系 379 第 二 节 质量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 379 一、质量领导小组 379 二、岗位职责 379 第三节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380 一、人员保障 380 二、方案保障 381 三、资料保障 381 四、制度保障 381 第七章 项目应急预案 383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83 一、 领导机构与职责 383 二、应急预案原则 384 三、应急预案体系 385 四、应急准备 386 五、应急响应 386 六、应急保障 388 七、应急培训演练 388 第二节 意外触电应急预案 390 一、应急措施 390 二、预防措施 395 第三节 电气事故应急预案 398 一、 编制目的 398 二、适用范围 398 三、应急措施 398 四、预防措施 405 第一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第一节 项目需求 (投标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一、项目名称 XX泵站托管运营。 二、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XX年。 三、 服务范围 泵站所含所有设施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 ( 包括变配电、机泵系统、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金属结构、水文设施等 ) ;泵站土建工程所含各建筑物、构筑物的运行管理维护 ( 包括泵站主副厂房、涵闸、水道、管理房、围墙、给排水、道路等 ) ;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保洁、绿化养护和安保 ( 含24小时门卫 ) ;前池等范围内的日常河面保洁。 四、 管理内容 管理内容包括: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对机泵水闸进行维修养护 。 泵站方面维护保养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维修养护、辅助设备维修养护、泵站建筑物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物料动力消耗、涵闸水道维修养护、供 ( 变 ) 电系统维修养护、自动控制设施维修养护、给排水系统、消防和安全设施维修养护等。水闸方面维护保养内容包括:水工建筑物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物料动力消耗、闸室清淤、自动控制设施维修养护。 五、 日常运行管理 1. 按国家各项规程和规范和主管部门规定管理泵站,确保泵站正常运行。 2. 做好日常运行服务记录,确保各类信息的完整性和齐套性,并做好整理归档工作; 3. 对泵站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负责 ; 4. 接受防汛指令,开展防汛抢险演练,完成管理范围内的防汛抢险任务。 六、 泵站卫生 服务单位应保持泵站管理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和废弃物,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和处理。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置放有序,防止任意堆放器材、杂物和破坏环境。厂房和管理房保持整洁有序、窗明几净、标志齐全、图表清楚,目视无油污灰尘。上下游管理范围内水道无妨碍运行的杂草杂物。 七、 泵站绿化 1. 应做好泵站管理区内的绿化维护工作。 2. 应保持无占绿、毁绿现象,草坪、乔木、灌木等植物应无霉污、病枝、虫害、枯枝、烂头、枝体倾斜、叶面破损等现象。 3. 草坪应按时整地镇压、轧草修边、草屑清除、排除杂草、空秃补植、加土施肥、灌溉排水、防腐除害、环境清理、设施维护等。 八、 泵站安保工作 1. 本岗负责保卫泵站范围内全部财产的安全。 2. 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认真履行 岗位职责 。 3. 实施门禁制度,保持防汛道路畅通,开展值班巡逻检查,保持高度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处置,采取有效管控,做好值班记录并及时汇报。 4. 上下游管理范围内水道无游泳、钓鱼等违法现象发生。 5. 有效制止侵占、毁坏水工程及设施设备的行为,并及时上报。 第二节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一、总体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将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选择功能丰富、技术先进的运营监控软、硬件,结合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对系统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可靠性原则 运营工作中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配合完善的项目控制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信息化设备维护中的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三)反馈性原则 实现应运营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信息系统的开发商进行完善,利于优化机构、岗位设置,利于业务流程的改进。 (四)防范预警原则 设备系统中应包含各种预案,争取实现在故障、问题出现时有章可循,在紧急状态有应急措施,提高运维效率,将故障代价减小到最小。 二、设备维护管理模式 1. 泵站 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素质 要想全面的提升 泵站 设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首先就要选择一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 泵站运行 管理活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 泵站 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在选择工作人员时就要优先选择对待工作认真积极 , 具有工作责任感 , 面对自身的任务和要求都可以及时的完成 的人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 作为一名 合格的管理人员应当将自己的 精力 全部放在工作上面 , 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掌握牢固 , 并且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 泵站 的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 泵站 设备的管理工作 , 加强管理人员和 泵站管理 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交流以及合作 , 最终实现 泵站 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2. 泵站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做好 泵站 设备管理工作还需要坚持遵循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 因为 泵站设施 设备和其他形式的设备有着本质的不同 ,泵站 设备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 并且还具有零配件专业性强以及集成程度高等特点 , 这就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于维修 泵站 设备故障的人员不仅仅要持证上岗 , 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 在面对一些大的故障和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完成维修工作 , 避免在维修中出现一些不良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 ,泵站管理 人员要严禁一些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到 泵站设施 设备的维修中心 , 保证 泵站设施 设备的维修中心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3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 泵站设施设备 相关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 泵站 现行的 泵站内 设备维修模式的分析 , 应当进一步再完善和健全 泵站 设备相关管理制度 , 例如 泵站设施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 泵站设施 设备的相关操作流程、 泵站设施 设备的维修报告制度、维修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奖励惩罚制度等 , 只有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进行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 ,泵站 领导人员也要积极的落实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5.完善和优化 泵站 设备的考核管理以及各项改进工作 月考核管理制度是保证 泵站 设备维修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 , 那么考核满意度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来评价 , 如果在工作中满意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 就说明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如果低于百分之九十八就表示在 泵站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 , 相关人员就是及时的做出报告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 , 才能提升整体服务质量。除此之外 , 对 泵站 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和使用不规划的情况也要及时的做好记录和反馈 , 再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进一步促进临床操作和服务工作。 6.优化维修服务方案 在设备维修中 ,泵站 工程师、厂商工程师和社会第三方 ( 专业维修公司)人员所提供的3种维修服务各有利弊。 泵站设施 设备维修服务的方式并非固定不变 , 应该选择有利于快速、经济、可靠和有效的维修方式。在大、中型设备维修中逐步引入第三方维修公司 , 既能够解决维修速度慢、维修费用高的问题 , 又可以促使厂方提高维修效率 , 降低维修报价 , 提高维修满意度。针对大、中型 泵站 设备的维修可以尝试 泵站 工程师、厂商工程师及第三方维修工程师联合进行维修 , 对中小型 泵站设施设备 以 泵站 工程师维修为主 , 这样既能保证快速修复 , 又能提高 泵站 工程师的维修技能 , 节省人力和财力 7.提高工程师业务素质 ( 1)设备科按照“专业分工 - 职责分科 - 分组合作”的工作模式进行 泵站设施设备 维修管理 , 使每个工程师有主要负责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设备集中的科室 , 将专业相近的工程师编为合作小组 , 相互支持与合作 ,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 2)设置“巡查急修”小组 , 开展疑难故障讨论。设立“巡查急修”小组 , 由技术组长和资深工程师组成。“巡查急修”小组需要及时到达现场进行维修 , 并对 泵站 工程师的维修进行考核监督 , 尽量避免外请维修。“巡查急修”小组每月组织对近期维修频率较高的设备故障或疑难故障进行技术讨论 , 提高工程师维修业务能力。 ( 3)开展工程师学习培训。秉承“请进来 , 走出去 , 加强内部交流”的原则开展工程师学习培训。请厂方派相关设备培训师到院内培训 , 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和学术活动 , 外出培训学习人员归来后 , 进行科内学习交流。科内工程师至少在科内学习中讲一次课 , 并建立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提升工程师技术水平 , 培育出一批能够为临床开展设备培训的优秀工程师。 ( 4)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 泵站 设备维修人员 , 一定要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 不仅仅要求 泵站 设备维修人员掌握电子机械以及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 还要求 泵站 设备维修人员具备一些专业的 水利泵站 知识。因为 泵站设施 设备的使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 , 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泵站设施 设备维修人员必须要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 对维修工作具有细心、耐心以及恒心的态度 , 争取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那么为了更好的提升 泵站设施 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和素质 ,泵站 领导应当定期为 泵站设施 设备维修团队组织学习活动 , 提高维修团队的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 , 学习的内容有 泵站设施 设备、维修保养设备以及 泵站相关 的知识 , 通过共同的讨论和学习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8.规范维修记录 设备维修记录不全 , 不单是工程师维修习惯的问题 , 也是设备维修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缺失的重要问题。没有完备的维修记录 , 就不可能有完整的设备档案 , 更谈不上 泵站 设备维修管理的科学发展。规范维修记录 , 必须在维修记录中出现以下要素 : ( 1 ) 故障设备基本信息(购置时间 , 生产厂商 , 出厂编码等 ); ( 2 ) 故障产生时间 , 故障现象人含故障代码、故障提示等 ), 排查过程 , 维修结果 , 设备是否进行过质量控制 ; ( 3 ) 对故障排查过程中所做的每个项目详细记录。 9.日常保养与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状态维修的一种方式 , 其区别于普通的状态维修 , 是根据设备的安全性、重要性而设置设备保养维修的周期 , 侧重于维护保养 , 避免设备产生故障。 10.维修后质量安全检测 在维修相关设备后要求工程师必须做质量安全检测 , 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三、运营保障机制 (一)机构保障 我们高度重视,并组织人员组建了筹备机构,由丰富经验的资深咨询人员及熟悉泵站运营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小组,深入调研分析,“尽我所能”,无私奉献我们在大型项目中的运维经验。 我们在承担此项目后,将成立独立的部门,采用专职部门、专人专职、专款专用等措施来保障该部门不同于公司其他的项目组织。 (二)人员保障 1.优秀人员 本次项目,我们将按照采购方要求专门组建运营团队,使运营团队具备娴熟的技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运营人员具备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2.核心人员备选 我们聚集了国内优秀的设备运维人员、管理人员,对于进驻XX泵站核心人员,建立备份替补机制,备份替补人员随时可以进入并开始工作。 3.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 我们一贯的企业文化,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使整体团队能保持工作激情,传承知识,从而创造一个高效、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 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在企业文化的洗礼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面对具有历史使命的工作任务,不会讲任何条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坚决服从XX中心领导,服务好XX泵站的设备运维。 4.规范管理规避人员流动风险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保障运维工作的开展,弱化个人能力对整个运维项目的影响,把人员流失造成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可以证明,我们有能力使人员流失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5.人员调动须经同意 本次项目的所有人员调离,都要和XX服务中心协商,经中心同意后方可进行。 (三)培训和技术保障 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成功有效地实施和运营服务管理流程。促使所有相关人员清楚和理解工作计划;为发现和减少可能的问题和不正确的实施方法;帮助发现缺乏的技能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第一节 组织机构 设置 一 、 组织 机构的建立 ( 一 ) 确定组织目标 项目目标是项目组织设立的前提,应根据确定的项目目标,明确划分分解目标,列出所要进行的工作的内容。 ( 二 ) 确定项目工作内容 根据项目目标和规定任务,明确列出项目工作内容,并进行分类归并及组合是一项重要组织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归并及组合并考虑项目的规模、性质、项目复杂程度以及单位自身技术业务水平、人员数量、组织管理水平等。 如 实施 阶段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划分可按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分别归并和组合。 ( 三 ) 组织结构设计 1. 合理确定管理层次。 管理组织结构中一般应有三个层次 : 一是决策层;由项目负责人和其助手组成,要根据项目的活动特点与内容进行科学化、程序化决策;二是中间控制层 ( 协调层和执行层 ) ,具体负责规划的落实,目标控制及合同实施管理,属承上启下管理层次;三是作业层 ( 操作层 ) 。由现场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操作工作。 2. 配置工作岗位及人员。 3. 制定岗位职责标准与考核要求。 4. 制定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 二 、 组织机构的要求 ( 一 ) 要明确各部门责权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项目人员与组织多种关系共存,行政隶属关系、业务关系和工作责任被剥离。在这种多维度沟通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当事员工就有了多身份,这使得管理关系的协调变得异常复杂,处理不当将会产生责任推诿或者多头管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明确各部 门 职能和各员工的责权显得尤为重要。 ( 二 ) 要保证项目人员能力素质充分发挥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组织架构能否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关键,所有组织管理模式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使用,这种模式下,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愈加提高。 项目 负责人一方面要协调所服务单位需求,一方面要保证与公司总部的规范性对接,同时还要抓服务品质。这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人际协调能力、领导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等,完美的人才是不存在的,而本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招聘到高素质人才,因此保持对现有人才有效培养和储备,才是项目人才持续有效发挥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 ( 三 ) 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或延迟。在项目组织机构的架构中,一个 任务的完成 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信息传递的维度要多于职能式组织架构。在缺乏规范化管理的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建立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打破人际关系建立的交流网络,从整体上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全面性和真实性,有助于促进各部门高效沟通和协作,从而保证服务质量。 ( 四 ) 要保证投入资金的监管 此严格控制资金使,保证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是提高项目利润率的有效方法,管理需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一定的放权,公司在下放资金权利的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除了要加强细化常规的财务监管外,还可以通过对实施不定期巡检来核对上报的资金使用情况。 三 、 组织机构 设计 原则 (一) 任务目标 每个机构和这个机构的每一部分,都与特定的任务、目标有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任务、目标就是机构或机构的每一部分、每一成员要干的企业活动所必需的事情。机构设计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职务、配人员。人与事要高度配合,不能以人为中心,因人设职,因职找事。 (二) 专业分工 为提高效率必须分工。把实现任务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活动,划分成各种基本作业。把各种基本作业,按其职能要求,分配给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要合理划分专业,注重使用专家。 (三) 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的数目。一个管理人员能领导若干个隶属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在 X 人到 X 人。但经过调查和实际工作的证明,在许多组织中,其管理幅度比这个结果要高。因此,确定管理幅度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某些因素的影响,合理地确定。 (四) 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机构分设的自上而下或自下 而上的管理 阶梯。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反向变化。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多;相反,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一般来说,在企业最高领导人和最基层的职工之间,如果层次过多,往往会使信息失真,受到歪曲或者过时。因此许多 企业 采购方 主张 组织中的层次 应尽可能地少 。 (五) 责权对等 权力是在规定的职位上行使的权力。领导人员率领隶属人员去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拥有包括指挥、命令等在内的各种权力。 责任是在接受职位、职务后必须履行的义务。在任何工作中,权与责必须大致相等。更移责任时,必须同时更移与责任相应的权力;更移权时必须同时更移与权力相应的责任。如果要求一个经理履行某些责任,那就要授给他以充分的权力使他履行责任。如果这些权力是授给他的,但该经理不能承担相等的责任,那么就收回这些权力,或者将派给他的职务作某些更动,或者把这位经理 做 适应的调动。 (六) 才职相称 管理人员的才智、能力与担任的职务相适应。设计了各种职位、职务之后,就要安排相应的人员担任工作,或通过培训,使其胜任工作。每种职位、职务都有其所要求的能力水平。 对每个职工也可以 通过考察 经历、进行测验以及面谈等,借以了解他的知识、经验、才能和兴趣, 再 进行评审比较,使企业能做到将现有或可能有的职工的才能和各种职务的要求相适应,使才智相称。 如果遇到缺乏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职工,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也可以考虑把工作重新修改、设计、安排,直到可以找到适当的人员来充任为止。设置的机构尽可能使才智相称,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用得其所。理想的组织机构设计,必须具有修改和调整的可能性,成立的组织机构必须具有灵活性。 (七) 命令统一 下级结构只能接受一个上级机构的命令和指挥。一个机构不能受到多头指挥。上下级之间的上报下达,都要按层次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执行者负执行之责,指挥者要负指挥之责,在指挥和命令上,严格实行“一元化”的联系。 (八) 精干高效 机构精简,队伍精干。机构精简就要对管理业务进行具体分析,减少业务中重复现象。队伍精干即设置必要的、胜任的工作人员,调整不必要的、不胜任的工作人员,减少机构的管理费用。 (九) 适应性 组织机构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有适应性。组织机构适应内部条件、外部的环境,满足生产、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的需要,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能否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组织机构优劣的重要标准。 (十) 效果和效率 效果是指组织机构的活动要有成效、有效果。组织机构不但要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同时要使活动有成果。要确立组织目标,集中主要力量 与 主要目标,不断解决问题,争取更大的效果。效率是指组织机构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成果的速度,反映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成果的过程中,各种物质资源的利用程度,工人的劳动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各部门、各层次的工作效率,整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反映组织机构的效率。效率不高,反应迟缓,说明整个机构或机构的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客观要求。 四、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项目人员配备 一、人员 配备 原则 在本项目组织架构的组建中,项目人员是本项目工作的内在,是完成本项目服务的关键。对此,在人员配置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一) 经济效益原则 项目人员配备计划的拟定要以项目服务需要为依据,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它不是盲目地扩大服务人员队伍,而是为了保证服务效益的提高。 (二) 任人唯贤原则 在人事选聘方面,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本着求贤若渴的精神,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 因事择人原则 因事择人就是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四) 量才使用原则 量才使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 (五)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员工的选拔标准和聘任程序是组织聘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本服务项目的质量 作出贡献 的人才。 (六) 因材起用原则 所谓因材起用,是指根据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从组织中人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 充分的发挥 ,使人的工作热情 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如果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也会造成人力资源计划的失效。 (七) 用人所长原则 所谓用人所长,是指在用人时不能够求全责备,管理者应注重发挥人的长处。在现实中,由于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发展是不平衡的,组织中的工作任务要求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完全意义上的“通才”,“全才”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组织也不一定非要选择用这种“通才”,而应该选择最适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候选人。有效的管理就是要能够发挥人的长处,并使其弱点减少到最小。 (八) 动态平衡原则 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组织对其成员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动的,当然,工作中,人的能力和知识也是 在不断地 提高和丰富的。因此,人与事的配合需要 进行不断的协调 平衡。所谓动态平衡,就是要使那些能力发展充分的人,去从事组织中更为重要的工作,同时也要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职位需要的人得到识别及
泵站托管运营服务投标方案(40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