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建筑垃圾清运方案
目录
第一章
收集、清运服务实施方案
3
第一节
收集垃圾的实施方案
3
第二节
清运垃圾的实施方案
12
第二章
针对本项目重点、难点及相应解决措施
110
第一节
本项目的重点措施
110
第二节
本项目的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20
第三章
清运工作的安全保证措施及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125
第一节
清运工作的安全保证措施
125
第二节
清运工作的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162
第四章
突击性任务应急方案
196
第一节
突发应急小组的组成,应急响应速度
196
第二节
突击性任务应急预案
198
第五章
作业人员培训方案
222
第一节
培训内容
222
第二节
垃圾清运车辆驾驶员安全责任书
237
第三节
垃圾清运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238
第四节
安全驾驶宣传
252
第五节
安全管理等制度
270
第六章
服务承诺及响应措施
279
第一节
服务承诺
279
第二节
响应措施
282
收集、清运服务实施方案
收集垃圾的实施方案
一、收集实施方案
1、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
(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工程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
4、建筑垃圾运输车厢盖应采用机械密闭装置,开启、关闭时动作应平稳灵活、无卡滞、冲击现象。
(1)厢盖与厢盖、厢盖与车厢侧栏板缝隙不应大于30mm;
(2)厢盖与车厢前、后拦板缝隙不应大于50mm;
(3)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
5、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
(1)车辆车窗、挡风玻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无浮尘、无污迹;
(2)车辆车牌号应清晰、无明显污渍,距车牌15m处应能清晰分辨车牌上的字迹;
(3)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车厢外部锈蚀或油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m2,总面积不得超过0.05m2;
(4)车辆底盘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轻轻敲打时,应无块状泥沙等污渍脱落。
(5)建筑垃圾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栏板高度,装载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6)车辆装载完毕后,厢盖应关闭到位,并检查车厢卸料门锁紧装置,保证锁紧有效、可靠。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无明显渗漏。
(8)运输单位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车况完好。
二、收集点规划与布局
1、布局与容量规划
根据拆除区域的大小和建筑垃圾的生成量,合理规划垃圾收集点的布局和容量。具体做法如下:
(1)布局设计:根据地形和交通条件,合理划分垃圾收集区域,确保各区域间的运输效率。
(2)容量计算:根据拆除建筑的类型、面积和建筑垃圾的密度等因素,预测垃圾生成量,并据此确定收集点的容量。
2、运输路线设计
为确保建筑垃圾运输的高效与安全,我们将设计合理的运输路线:
(1)选择主干道:利用主干道进行运输,以减少交通拥堵。
(2)避开高峰期:尽量在交通高峰期之外进行运输,避免加重交通负担。
(3)监控与调度: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PS定位、实时监控等,对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调度。
3、安全与环保措施
在垃圾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安全与环保措施:
(1)设立警示标识:在垃圾收集点周围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配备消防设施:确保垃圾收集点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以应对可能的火灾风险。
(3)防止扬尘污染: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减少建筑垃圾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4)控制噪音污染:尽量采用低噪音设备,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监管与责任分工
为确保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明确监管与责任分工:
(1)设立监管部门: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管。
(2)明确责任分工: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
(3)建立考核机制:对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整改和处罚。
5、应急预案制定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我们将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1)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并控制火势。
(2)环境污染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等。
(3)人员伤亡应急预案:建立人员伤亡应急救治机制,确保在人员受伤时能够及时救治并减少损失。
三、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处置措施
1、建筑垃圾堆放要求
(1)总则
1)为贯彻国家和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的法规和技术政策,及时清运、妥善处置建筑垃圾,实现建筑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技术依据,制定本标准。
2)建筑垃圾收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应最大限度减少再生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经充分论证后,鼓励采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3)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1)建筑垃圾处置应遵循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2)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得污染环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3)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不得混入建筑垃圾中清运处置。
4)对含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以及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建(构)筑物垃圾,应进行申报、记录和风险评估,分类清运、单独处置。
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根据建筑垃圾种类,因地制宜,分类利用,降低处置成本。
6)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分为现场处置、非现场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宜以现场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为主,非现场处置为辅。
7)应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各主要出入口设置洗车台,出入车辆宜冲洗干净后方可进入城市道路。
2、建筑垃圾的施工现场分类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设置专门设施,将建筑垃圾按不同种类和特性分类存放、及时处置;
(2)建筑垃圾的收集方式应利于现场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及环境保护并与末端处置方式相适应;
(3)分类存放应划设堆放区域界限和明显标识,有防水、防雨要求的材料应有防水、防雨措施;
(4)建筑垃圾堆放高度应满足堆场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宜高于3m。四、收集容器与设备
1、吊车与搬运设备
对于大型建筑垃圾,如废弃的混凝土块、砖块等,需要借助吊车与搬运设备进行高效搬运。吊车可以将垃圾从高处吊至地面,而搬运设备则可以将垃圾搬运至指定的收集点或处理场所。
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搬运的成本和风险。在选择吊车与搬运设备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运输与输送系统
建筑垃圾的运输与输送系统包括传送带、输送管道等,用于将垃圾从收集点输送至处理场所或回收站点。这些系统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选择运输与输送系统时,需要考虑其输送能力、稳定性、耐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环保处理与监控
在整个建筑垃圾收集与处理过程中,环保处理和监控同样重要。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确保所有设备均符合环保标准,并配备必要的除尘、降噪设施。此外,还需建立严格的监控体系,对垃圾收集、处理、运输等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五、收集流程与操作
1、运输至处理设施
收集到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输至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垃圾不遗洒、不飘散。同时,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应的防渗漏、防扬尘措施,以减少对沿途环境的影响。
2、遵守安全标准
在建筑垃圾收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同时,定期对收集站点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定期清理维护
收集处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持其整洁和高效运行。清理工作应包括对容器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对站点进行打扫和消毒等。此外,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防止二次污染
在建筑垃圾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污染。首先,要确保收集站点和容器的防渗漏、防扬尘功能完好有效;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垃圾遗洒或飘散;最后,在处理建筑垃圾时,应遵循相应的环保规定,确保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六、运输与处置安排
1、建筑垃圾收集集中
建筑垃圾收集集中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也是确保后续运输和处置顺利进行的关键。
2、垃圾运输方式
建筑垃圾的运输方式主要有自卸车运输、密闭式运输和管道运输等。自卸车运输适用于短途和中小量垃圾的运输,密闭式运输则能减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和扬尘污染,适用于长途和大量垃圾的运输。管道运输则适用于特定场景,如高层建筑的垃圾垂直运输。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垃圾量、运输距离、成本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
3、运输安全与管理
建筑垃圾的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驾驶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运输车辆的操作和安全规范。同时,应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在运输过程中,还需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避免超载、超速等危险行为。
4、垃圾处理场所
垃圾处理场所是建筑垃圾最终归宿地,应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和环保设施。处理场所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容量、处理工艺等因素,确保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此外,处理场所还应建立完善的进出管理制度,防止非法倾倒和偷运垃圾等行为。
7、环保措施与要求
在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过程中,应始终关注环保要求和措施。一方面,要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如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对运输路线进行洒水等。另一方面,在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配备除尘设备等。
8、监管与法律责任
为确保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的规范进行,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体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运输和处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通过立法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各方切实履行义务,共同推动建筑垃圾管理水平的提升。
清运垃圾的实施方案
(一)服务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一、指导思想
建筑垃圾清运是基础市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绿色清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服务原则
1、遵循业主方要求的原则。严格按业主方规定的内容、顺序及安全、工期、质量等要求提供建筑垃圾清运运输方案,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得到有效保证。
2、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设施,满足环保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清运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保防护工作、从管理制度、清运方案、资源配备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清运安全。
4、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使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IS014000环保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5、遵循专业化队伍运输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清运时,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单元,配备必要的清运机械设备,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本项目总体设想一、项目管理总则
1、以人为本,凝聚队伍,通过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实行道路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定点定人定时间的运作思路,使道路清扫工作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区域责任化,管理制度整体化。
2、加强清扫建筑垃圾清运作业力度。道路清扫建筑垃圾清运每天加强建筑垃圾清运力度,增加道路巡回建筑垃圾清运的频率,实现全方位、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清扫建筑垃圾清运工作,达到无盲区、无死角,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的效果。
3、完善快速建筑垃圾清运反馈机制。在原有建筑垃圾清运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快速清扫建筑垃圾清运队伍,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手机24小时开通,形成一个快速建筑垃圾清运反馈链。只要发现路面污染,都能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提高整体机动能力,减少废弃物的滞留时间。
二、项目总体方向
本项目采取质量管理责任化、作业标准精细化、设备机械专业化、教育培训系统化的“四化”模式。
1、质量管理责任化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非生活建筑垃圾清运的实际情况,实行项目经理质量问责制。选派具有丰富日常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本项目管理班子,配齐所有的职能人员。
2、作业标准精细化
以《城市市容和环卫管理条例》、《城市环卫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制定本项目的建筑垃圾清运作业标准。
三、项目创新
突破传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建筑垃圾清运管理、作业措施和使用设施、设备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其相配套的环卫事业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但由于一些历史性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社会发展越迅速,环卫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便越突出:环卫管理体制不合理,环卫行业历史包袱沉重,环卫工人待遇偏低,环卫设施条件落后,环卫作业模式落后,科技化程度低,环卫资金投入不足、过度依赖市场等已经成为了制约环卫事业发展的瓶颈,面对如此紧迫的发展形势,作为环卫企业,我们有清晰的认识,能正确的面对,树立新理念,寻找新抓手,创造新水平。
1、管理运作思路创新
准确的管理定位和恰当的模式选择,是提高建筑垃圾清运管理质量,确保环卫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根据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环卫管理现状、环卫改革目标等因素的考察及本公司多年的专业管理经验,根据国内外城市环卫先进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本区域内环卫管理模式选择如下:
(1)社会化环卫管理必须实现组织管理方式创新
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改变原环卫管理中落后的条块模式,促进扁平化矩阵组织形式,强化信息化、数字化组织管理。只有组合先进的管理技术,运行动态灵活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环卫管理的组织效率。我公司对本项目各条道路建筑垃圾清运将实行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在公司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各管理人员、作业班长等骨干作用,紧紧依靠全体员工,通过科学的管理组织,进行优质、高效、专业的建筑垃圾清运服务。其要点是:公司实行内部项目成本核算;质检部和项目经理负责对本项目建筑垃圾清运、卫生清扫质量的监管考核;项目运作实行实时机动巡回督促检查。
(2)社会化环卫管理必须革新专业技术组合方式
社会化环卫管理要想实现环卫领域的技术变革,一方面,需要对原来的管理技术予以提升,整体提升环卫管理新模式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保障系统动作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采纳运用新的城市环卫专业技术。对环卫服务作业引进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人机结合合理化的前提下,不断革新作业技术,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成本,提升作业综合管理水平。在清运过程中,必须做到分类清运,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严禁和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垃圾的混装清运。
(3)加强工人技能培训,注重人员管理
针对建筑垃圾清运工人分不清楚工作重点的问题,加强工人的培训工作:
1)一是垃圾清理要懂得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时调整作业重点,如在多雨季节加强对建筑垃圾清运,及时排除积水,在天气晴好的季节,重点放在垃圾灰沙积泥的问题上等。
2)二是对应急预案的演练,了解各个预案的处理程序。使每名员工都知道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明确自己所要做的工作,避免出现差错。
(4)社会化环卫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
建立以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基本质量管理框架,密切配合市、区城管部门的监督考核,启动全民360°全方位和24小时环卫管理监督热线与网络,构建无缝环卫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为进一步加强、规范公司管理,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公平、公正、和谐”为原则,公司成立专门建筑垃圾清运工作领导班子。建筑垃圾清运工作领导班子的成员主要是由总经理、质检负责人、项目经理等组成。
建筑垃圾清运工作领导班子经常召开员工会议,以老带新,以模范带人,发挥党员、先进个人的带头作用,树立先进典型,奖励、宣传先进个人,大力弘扬正气、提倡正义感。
通过管理模式,真正让每位员工从内心树立荣誉高于金钱、争先创优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负责的路段做得最好,让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增强公司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5)社会化环卫管理必须考虑新旧模式转换的平稳过渡
社会化环卫管理改革牵扯到梳妆打扮旧模式的转变,牵扯到原建筑垃圾清运人员的安置与管理。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恰当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才能成功,社会才能稳定,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改革方案中如果没有关于对新旧模式转换的合理
安排,那么就会造成要么革而无改、要么革而不稳的结果。
(6)社会化环卫管理需要符合居民主体的作息规律特点
居民主体生活、工作的作息特点会影响到环卫工作的作业,建筑垃圾清运作业必须考虑“以人为本”这一点。在特定时期(重大节假日庆典日、旅游高峰期以及学校上学、放学及节假日的始末时段)人流量较大,气候状况也对环卫管理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建筑垃圾清运作业服务管理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及时调整作业方案。
2、管理措施创新
(1)教管结合
通过宣传上级有关做好建筑垃圾清运指示精神,开展“展企业风采、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学习企业内部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配足建筑垃圾清运车,控制垃圾的主要产生源,减少人为污染。对于夜间偷倒非建筑垃圾严重的地点,夜间安排人员在重点地区进行蹲点,查找偷倒非建筑垃圾源头。确保首次建筑垃圾清运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装备配套
根据行人流量和垃圾产生数量,在配齐建筑垃圾清运人员的同时,配备机械清运车、小型铲车等。实行人工建筑垃圾清运与机械作业设备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作业。
(3)无缝交接
在早、晚两个时段的薄弱环节,建筑垃圾清运工作人员实行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交接班,达到交接“三到位”,即:建筑垃圾清运工交接到位,建筑垃圾清运工具交接到位,建筑垃圾清运工作交接到位,从而实现无缝交接作业。
(4)统一标准
1)着装统一。建筑垃圾清运工作人员上岗作业,必须统一着装,佩证
上岗,服装干净整洁,安全标志明显清晰,头戴工作帽,瞻前顾后,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做到安全作业。
2)工作标准统一,各垃圾点的建筑垃圾清运工作标准统一。另外,选择部分垃圾收集点进行作业改进试点,通过试点,将好的工作经验推广到所有建筑垃圾清运工作上去,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切实提高整个项目的建筑垃圾清运质量。
3、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
对具体班组按标准进行每月两次的公司内部业务考核,每季度一次的民主考核测评,在考评中设定标准分值,每季度达到标准的在公司的报刊上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年终评出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组,给予表彰。
4、机具设备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新型建筑垃圾清运设备是做好本项目高质量的有效保障。本公司根据小区建筑垃圾清运的实际情况,准备多辆建筑垃圾清运设备,力保本区域内建筑垃圾清运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同时也能应对各种应急突发事件。
四、项目完成目标
我公司郑重承诺:以最优质、专业的建筑垃圾清运服务,为本项目营造一流的整洁、舒适、优美的清洁环境,并不断提升垃圾清运服务水平及质量,特拟定以下指标。
1、序号指标名称指标管理指标具体内容
(1)工作满意度98%以上上级领导、业主单位对我们的管理团队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
(2)创建工作100%全体员工百分之百地努力做好各类创建工作。
(3)安全事故发生率0,作业人员佩证上岗,作业期间穿反光工作服,做到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安全事件处理及时率100%安全事故杜绝在事发前,建立跟踪、回
访记录。
(5)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100%按客服程序做细各项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协调关系,服务业主,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6)员工上岗(培训)合格率100%培训合格的上岗人员。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半年轮训一次。
(7)建筑垃圾清运卫生质量达标率99%以上垃圾日产日清,建筑垃圾清运达到“五无五净”的标准,环境卫生清洁度达99%以上。
(8)违章发生率1%以下建立巡视制度,跟踪管理,服务投诉少于1%,
有责零投诉。发现违章及时处理。
(9)档案资料建立完好率100%员工在岗率达100%;建立资料库,档案齐全,管理完善。
2、垃圾的清运工作
(1)清运工作遵循的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顺序及安全等要求编制,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得到有效保证。
2)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运输沿途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工程设施,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保防护工作、从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资源配备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垃圾堆放处的管理
1)应做好垃圾场周围和作业面的防排水处理,确保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
2)垃圾场的防护、施工安全等必须参照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办理。
3)下班后派专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上报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工程施工和停工期间,应负责保持垃圾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
5)垃圾场必须平整,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或弧形,堆土边坡采用自然放坡。
6)必须按顺序堆放垃圾,在同一地点进行卸垃圾及推垃圾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卸垃圾时垃圾车应垂直于堆垃圾线,严禁高速倒车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8)推垃圾时,在垃圾场地边缘严禁沿平行堆垃圾坡顶线方向推垃圾。
9)垃圾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30米或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存土作业。
10)清运车进入垃圾场内应限速行驶,距垃圾场50~200m时速度低于16km/h,50m范围内低于8km/h。堆放垃圾作业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11)堆放垃圾作业区配备质量合格、适合相应载重汽车突发事故救援使用的钢丝绳(多于4根)、大卸扣(多于4个)等应急工具。
12)垃圾场运转过程中,垃圾场关键点应有警示标志、安全保障等措施。
13)垃圾场进行全面覆盖,覆盖材料为土工布、安全网等,并加以固定。
(3)运输线路保证措施
1)要派专人负责路线的保障,要有措施,有预案;
2)做好自身的工作,尽量不抛洒,不扬尘,不制造噪音,对抛洒滴漏及时清扫或者水车冲洗;
3)加强驾驶员的教育,遵守交通规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同时对
事故易发地段,提醒驾驶员注意;
4)加强与路政和交警的沟通与协商;
5)加强与沿线居民的沟通与协商,对出现的矛盾和纠纷,通过协商处理;
6)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城市道路运输安全、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和规范,掌握运输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原则;
7)必要时,请交警部门配合,在重要的路口,派专人指挥交通,确保运营安全。
(三)垃圾清运方案一、垃圾的清运工作
1、清运工作遵循的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顺序及安全等要求编制,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得到有效保证。
(2)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运输沿途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工程设施,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保防护工作、从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资源配备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垃圾堆放处的管理
(1)应做好垃圾场周围和作业面的防排水处理,确保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
(2)垃圾场的防护、施工安全等必须参照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办理。
(3)下班后派专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上报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工程施工和停工期间,应负责保持垃圾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
(5)垃圾场必须平整,应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或弧形,堆土边坡采用自然放坡。
(6)必须按顺序堆放垃圾,在同一地点进行卸垃圾及推垃圾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卸垃圾时垃圾车应垂直于堆垃圾线,严禁高速倒车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8)推垃圾时,在垃圾场地
拆迁建筑垃圾清运方案(284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