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运营服务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77页   下载530   2024-09-26   浏览55   收藏95   点赞597   评分-   151409字   9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6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2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2 一、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12 二、社会工作发展前景 16 三、社工的专业价值和服务意义 19 四、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 五、社工站简介及重要性 22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29 一、项目概况 29 二、服务对象 29 三、服务内容与相关要求 30 四、具体服务内容 30 五、人员配备及要求 34 六、服务时间 35 七、对服务管理的考核 35 八、服务期限 39 第二章 整体服务方案 40 第一节 管理策略 40 一、管理理念 40 二、管理策划 40 三、管理模式 40 四、管理机制设想 41 第二节 整体服务实施方案 43 一、目标任务 43 二、基本原则 43 三、服务内容 43 第三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 45 一、项目重点 45 二、项目难点 47 三、对策与建议 48 第三章 项目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 51 第一节 项目组织机构 51 一、建立项目组织的步骤 51 二、项目管理模式与目标 52 三、项目组织机构 54 第二节 项目人员配置及职责 60 一、人员配置 60 二、人员配备管理 65 三、岗位职责 68 四、人员配置的制度化管理 98 第四章 项目管理制度 100 第一节 行政管理制度 100 一、社工考勤制度 100 二 、财务管理制度 104 三 、社工督导制度 106 四 、社工培训制度 108 五、 人事管理制度 115 六、 会议管理制度 122 七、档案管理制度 124 第二节 社工站工作管理制度 132 一、 社工管理制度 132 二、社工工作站工作规范 134 三、志愿者(义工)管理制度 137 第三节 安全管理制度 138 一、人员及物品进出管理制度 138 二、监控管理制度 139 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41 第四节 其他管理制度 145 一、卫生保洁制度 146 二、 社工站 设备管理制度 146 三、社工站物资管理制度 146 第五章 项目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48 第一节 总体计划 148 第二节 具体实施计划 148 一、日常管理计划 148 二、活动策划计划 149 三、品牌建设及宣传计划 149 第三节 项目进度保障措施 150 一、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150 二、进度保障技术措施 151 第六章 社工站筹备建设方案 154 第一节 装修改造方案 154 一、 布置区域 154 二、装修方案 163 第二节 设施设备配备 163 第三节 社工站 平台建设方案 164 一、平台整体框架方案 164 二、平台建设内容 164 三、平台建设方案 166 四、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软硬件配置清单 169 五、数据资源 170 六、安全设计 170 第七章 社工站日常管理工作 181 第一节 安全管理方案 181 一、人员和物品出入管理 181 二、安全监控管理 183 三、消防安全 193 四、车辆停放管理 205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207 一、 清洁服务方案 207 二 、疫情防控方案 215 三 、“除四害”消杀方案 225 第三节 设施设备管理 231 一、 电梯设备管理 231 二、 供配电设备运行管理 235 三、 给排水设备 运行 管理 242 四、 空调的运行管理 244 五、 监控设备管理 255 第四节 水、电使用管理 259 一、目的 259 二、适用范围 259 三、职责 259 四、工作程序 260 第五节 社工站制度建设与参观接待 263 一、制度建设 263 二、参观接待 263 第八章 社会组织培育及社工培训督导方案 264 第一节 社会组织培育 264 一、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原因 264 二、社会组织种类 264 三、培育社会组织的方法 265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 266 第二节 社工培训方案 266 一、总体目标 266 二、工作任务 267 三、培训范围 267 四、培训形式 268 五、培训内容 268 六、注意事项 272 第三节 社工督导方案 273 一、督导功能介绍 273 二、督导工作难点 273 三、督导方式 275 四、督导信息记录 275 第九章 主要社会基础服务方案 277 第一节 老年人服务方案 277 一、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77 二、心理疏导服务方案 292 三、康乐活动服务方案 296 四、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方案 298 第二节 扶贫济困助残 服务方案 300 一、残疾人社工服务计划 300 二、优抚对象帮扶活动方案 304 三、低保、五保户帮扶计划 305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307 一、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307 二、社区外来工子女服务计划 314 三、社区青少年服务计划 321 四、儿童青少年情绪管理服务 325 第十章 品牌推广策划方案 329 第一节 品牌宣传推广方案 329 一、 品牌 策略 329 二、网络平台线上展示 329 第二节 宣传推广流程 329 一、确定宣传要求 330 二、宣传前期的策划筹备 330 三、宣传推广的具体实施 332 第三节 宣传方式 333 第四节 活动策划宣传 334 一、活动背景 334 二、活动目的 335 三、活动详情 335 四、具体流程 336 五、工作安排 337 六、所需物资 337 七、预算 338 八、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 338 九、备注 339 第十一章 服务承诺及质量保障措施 340 第一节 服务承诺 340 第 二 节 服务保障措施 342 一、思想保证措施 342 二、组织保证措施 342 三、人员培训保证措施 342 四、现场督察保证措施 342 五、经济保证措施 343 六、项目激励机制 343 七、质量保证措施 346 第十 二 章 应急预案 348 第一节 总体方案 348 一、编制目的 348 二、工作原则 348 三、适用范围 348 四、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348 五、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350 六、后期处置 352 七、应急处置保障 353 八、责任追究 354 第二节 社工站内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354 一、消防应急预案 354 二、停电应急预案 359 三、 防汛工作 应急预案 360 四、 盗窃事件 应急预案 363 五、 地震 应急预案 365 六、停水应急预案 367 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68 八、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应急预案 372 第三节 系统故障应急保证措施 373 一、服务器应用系统故障应急保证措施 373 二、软件系统故障应急保证措施 375 三、服务器硬件故障应急保证措施 376 四、数据损坏应急保证措施 376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背景及需求 ”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总体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拟投入项目负责人、运营组织架构”详情可见本文第 三 章。 四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 四 章。 五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 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五 章。 六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社会工作站功能布局打造 ”详情可见本文第 六 章。 七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日常管理”详情可见本文第 七 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社会组织培育 、 社工培训 服务”详情可见本文第 八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社会基础服务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九章。 十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服务承诺及质量保障措施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一 章。 十一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应急预案”详情可见第 十二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 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 其他法律法规。 四 、行业规范、标准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助力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谐、改善社区居民福祉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出现了社工的身影,社工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回应社区居民需求、融洽社区居民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一)在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根基。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居民和有关主体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是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重要目标。在社区治理中,相对于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关政府部门,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的范围和深度还比较有限,是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中的短板。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促动街道、乡镇政权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近年来,北京、黑龙江、上海、广东、重庆等地探索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 社工 “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了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 社工 的专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参与,丰富了社区服务功能,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在总结地方经验做法基础上,同时,很多地方通过建立 社工 和服务人员(义工)“两工协作”机制,有效整合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志愿服务的资源优势,促进了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组织化。下一步,民政部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各地加快建立“三社联动”和“两工协作”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区发展,促进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二)在回应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功能修复、社会融入、社区参与等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各级民政部门在加强资金救助、物质保障的同时做好人文关怀、个案服务和精神关爱工作。我国传统的社区服务一直由党政部门、乡镇街道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社区设置服务站点为主导,一定程度上存在条线化、行政化、碎片化等问题。社会工作更加关注人的心理社会服务需求,致力于协助服务对象修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 发展社区社会工作,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公益机制和政社合作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服务人员等力量,加快推动完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把社区这个“筐”编得更结实、更管用。许多地方通过开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立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与高校建立社会工作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支持 社工 依托街镇社区,重点向老年人、儿童、留守人员、社会救助对象、农村留守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社区精神康复人员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困难帮扶、资源链接、教育培训、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残障康复、矫治帮教、社会融入等服务,用社工的大爱精神和专业服务温暖了社区居民,建立了社区支持和社会关爱网络,提升了社区幸福指数。 (三)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区参与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在激发社区活力,搭建社区参与平台,建立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区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也是反映一个社区多方协同、公众参与的关键指标。建立健全“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整体优势,有利于扩大社会参与,完善社会协同机制。 一是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北京西城区、浙江嘉兴市、成都锦江区、济南历下区、杭州上城区等地,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工作,积极发挥 社工 助人自助、宣传倡导、资源策动的优势,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了社区建设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性格局。 二是可以壮大社区参与的力量。近年来,山东泰安市充分发挥 社工 引领服务人员的作用,创造了“菜单式”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了群众个性服务需求与服务人员专门服务供给的有效对接,既降低了政府管理服务成本,又拓展了社会服务范围、融洽了居民关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三是可以拓宽社区参与的平台。社会组织是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社区是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社会工作是连接社会组织和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各地通过积极探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畅通了社会参与的渠道。 (四)在融洽社区居民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具有立足社区、根植一线、贴近群众的职业特性,具有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功能修复、社会融入的专业功能。在培育尊重接纳、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平等参与、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于调适社区关系、舒缓社区矛盾、增进社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和职业水平评价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掌握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方法。他们将这些理念、知识和方法引入社区建设,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调处家庭和邻里矛盾,促进社区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相互了解、和谐相处,引导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协商和社区发展。 除民政部门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也积极推动在社区培养使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比如 : 全国总工会提出建立专职工会 社工 队伍、共青团中央推广“团干+社工+服务人员”基层青年工作模式、全国妇联在基层妇女儿童之家配备使用 社工 。 二、社会工作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高校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孩子并没有从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职业。而大多从事了公务员等其他职业。社会工作发展问题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所谓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去帮助那些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即去帮助弱势群体。它充当个体内在潜能与外在资源沟通的桥梁,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工作内涵。社会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职业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却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首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问题的形成具有历史因素。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好, 社工 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16世纪的英国就开始了社会工作的尝试,并纳入政府工作的范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经比较成熟,并在实质上起到了服务社会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作用,在社会中扮演了第三部门的角色,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国的社会工作却遭到冷遇,一方面要归结于中国社会工作有些畸形的发展历史。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比较晚,且发展过程曲折。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制定了 许多社会福利和救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工作发展。但到50年代社会工作却由于受政治的影响在中国大陆被取消,并终止了30多年,直到改革开放过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并且发展都只是在教育领域,职业化根本就无从谈起。其次,我国社会工作基本上就是照抄外国的 大部分 的教学经验,有些与中国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导致中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出现问题。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出现了教育先行的状况,也就是说教育发展到了职业化的前面。根据正常的教育规律是社会需求才会使教育产生相应的专业设置,但由于中国受外国的影响,以及本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限制,导致了教育培养了人,社会却不充分认可的现象。缺乏符合中国实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再从 社工 来身来讲,在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理性成为了人们的主流思想。中国的 社工 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收入不高,并且社会地位也很低。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也不高,没有健全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举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孩子每年有几十个,他们大多数都还是来自普通家庭,甚至就是来自社会底层。也许他的家庭为他的教育已经不堪重负了,但从事社工本身收入却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以下,这时他还有心情去从事高尚的社会工作职业吗,他还能够心情坦然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吗?对于一个生活在经济时代的普通人,他如果能不顾来自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现实压力而去做社工,具有相当的困难性。这也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孩子大多去了收入较高的公务员领域,如果 社工 的待遇也能够和公务员一样纳入政府开支的范畴,我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孩子也不用去拼命考公务员,而是助人自助。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 社工 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专业价值,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社会转型时期, 社工 本身也应加强自身专业价值认可,顶住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尽力符合社会期望。 再从中国社会工作具体情况来分析, 社工 工作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他们的代言人,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以及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即经济理性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说严重点就是强者制定游戏规则游戏弱者的时代。并且社会资源本身的有限性,要想让既得利益者让度社会资源给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很大的困难性。我觉得社会工作要发展,政府必须要起到主导作用,只有切实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解决了,以及把社会工作自身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 社工 能真正发挥它的职业价值,能够真正为社会弱势群体牟利,才能加快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情感和现实上受到社会和 社工 接受。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职业接轨,真正发挥它服务社会,使社会和谐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觉得要解决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问题。第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快发展帮助弱势群体的事业,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特别是要关注弱势群体 ; 其次,不仅在教育领域发展社会工作,应该让 社工 切实有工作可做。第二、 社工 本身也要加快与社会职业化接轨的步伐,增强自身价值理性 成分 ,挖掘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第三、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曲折性,社会总体是向前进步的。中国社会工作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固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 ,加以社会各界的努力,社会工作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三、社工的专业价值和服务意义 (一)社区治理、社工搭把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满足安全和温饱,社区治理工作也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维稳品质提升等工作,如何满足居民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已然是社区治理的重点方向。 社工作为服务辖区居民的第一窗口,能够深刻体会到辖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对于社区治理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引入社工参与社区治理。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让外来人员感受到“他乡既能容纳灵魂,又能安置肉身”。 社工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服务,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满足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又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专业服务,实现社区居民的共融,从而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力。 (二)扶贫助弱、社工来助力 传统性的扶贫助弱工作主要就是靠国家救济以及民政人员不定期上门开展慰问。这种形式虽然能够给服务对象带来短暂的物质援助,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可控性。 包括服务对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如何满足和改善都是扶贫助弱工作的重点。因此,可以通过引入社工参与扶贫助弱工作,充分运用个案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居民互助、义工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关爱帮扶以及服务对象个人能力提升培训等方式,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协助服务对象改善或者摆脱目前的困境,真正实现助人自助。 (三)居民素养,社工来提升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就是助人自助。正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工服务之所以能够突显其价值。核心就在于社工在不仅只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更多的是让服务对象感受通过服务给予自身的改变和成长。 因此,社工能够通过运用专业的手法,协助服务对象改善目前的现状,协助服务对象提升自我,包括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发展规划、个人技能提升学习、社区参与等等。 (四)社区稳定,社工来协助 宏观而言,社工是发展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通过开展专业的社区服务,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从而促进社区稳定发展; 从微观而言,社工是营造美好家庭的基础因素,通过开展专业个案服务,解决其个别居民的特殊需求,能够缓解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和家庭矛盾,为整个社区和家庭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居民心声,社工来传递 社工作为服务辖区居民的第一窗口,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辖区居民的动态和需求,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有效地搭建了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窗口,保障彼此双方需求和信息之间的畅通传递,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很多社会矛盾,让政府工作更加接地气。“助人自助”是社工的核心价值,只有围绕核心价值去展开服务,才能突显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和意义。 社工的服务不应该仅仅只是做锦上添花的服务,而更多的应该是“雪中送炭”的服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商业性服务与社区普众性服务最大的区别。 只有“雪中送炭”的服务,才能体现其价值。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服务给予自身带来的改变和成长,让社区治理更有“信度”,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四、督导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 社会工作通过 机构提供 服务,而机构需要建立科层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协调运转。机构通过督导,有助于顺利完成工作。 (二)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对象希望获得高质量的服务,而很多工作人员是在一线服务的“新手”,因此,通过建立督导制度,可以保障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促进服务人员成长 一 线服务的“新手”需要定期、持续的督导过程,才能结合服务经验来体会和实践专业知识和方法,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成长。 (四)促进专业发展 社会工作是持续发展的, 社工 必须适应变化,而督导可以帮助 社工 更好胜任工作,从而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五、社工站简介及重要性 (一)服务领域及内容 1.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经办过程中的对象提供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2.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对特困供养老年人(含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留守老人、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等老年群体开展核查探访、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权益保障、临终关怀等服务。 3.儿童福利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对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开展走访核查、家庭探访督导检查、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社会工作服务。 4.社区治理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福利、精神卫生等服务。在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融合、社区发展、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培育村(社区)社会组织,助推村(居)民自治。 5.社区事务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宣传婚姻政策法规、婚俗改革、新时代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咨询和辅导,提供丧葬需求咨询等服务。对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6.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注重对接协助妇联、退役军人局等部门,为留守妇女、退役军人、戒毒人员、艾滋病人等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7.开展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以社会工作服务站为依托,推进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开展社会组织服务(孵化)活动等工作。 (二)社工站功能 社工站的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织密社会安全网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民政服务与社会服务最为有力的抓手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呈现新的特点,如何更有效地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结构,处理社会问题,从当下与未来发展来看,具有新的发展前景。也有着相应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如何更加有利的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还需要整个治理架构与架构中能量的相互传递。 社工站的站点设立很明确,服务的群体也很明确,在组织与 建设中有着自己的界限,处理与解决的问题也相对来说比较明确。 目前功能如下: 1.社会救助领域,协助基层民政部门,完善社会救助领域服务,延长服务抓手,切实解决民政服务在社会救助服务中能力不足与服务延伸问题,切实解决百姓真实需求,完善服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监督与促进作用。 2.养老服务领域,对特困供养老年人(含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留守老人、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等老年群体开展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统筹链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涉老社会组织和服务性企业等资源,开展为老助老服务。此项服务内容主要其中最为集中的服务人群与优先人群针对特困供养老人,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力量,链接第三方资源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满足在家庭养老服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资源不足的状况。 3.儿童福利领域,针对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走访核查、家庭探访督导检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开展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重点解决服务对象在监护管理、心理慰藉、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留守妇女关爱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心理、社会、家庭方面,对于儿童和妇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社区治理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福利、精神卫生等服务。推进“三社联动”,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承接和实施服务项目,促进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各类社区主体有序参与。在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融合、社区发
社工站运营投标方案(377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