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监测服务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405页   下载453   2024-09-26   浏览48   收藏28   点赞341   评分-   164278字   103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9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 2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2 一、概述 12 二、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可能原因 12 三、水质监测的意义 15 第二节 项目概况 16 一、水源地概况 16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17 三、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 17 第三节 项目需求分析 18 一、 服务对象 18 二、 业务需求 19 三、 功能需求 20 四、 信息需求 22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26 第一节 组织及管理目标 26 第二节 项目组织机构 28 一、项目组织结构 28 二、设置原则 29 三、项目组织结构图 29 四、项目部工作职责 30 第二节 拟配备的人员 31 第三节 岗位职责 33 一、总经理 33 二、技术负责人 34 三、质量负责人 38 四、 试验室主任 40 五、 收样员 41 六、 检测组组长 42 七、 检测员 43 八、监测员 44 九、 质量监督员 45 十、 设备管理员 46 十一、内部审核人员 47 十二、样品管理人员 48 十三、 安全员 49 十四、档案资料管理员 50 第四节 项目管理模式 50 第五节 试验检测人员廉政、安全工作的有效机制 54 第六节 人员培训计划 56 一、培训目的 56 二、培训要求 57 三、对实验员的要求 57 四、培训的具体内容 57 五、培训实施计划 58 第三章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60 第一节 水质管理与监测制度 60 第二节 水质化验室管理制度 64 一、水质化验室工作职责 64 二、 水质化验室安全制度 67 三、水质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 72 四、化学药品及易损品管理制度 78 五、水质化验室质量管理 78 六、试剂溶液使用管理规定 83 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85 第三节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86 一、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86 二、 水质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88 三、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管理制度 89 四、 日常巡检制度 90 五、 化学器皿、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91 六、 水质在线监测运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93 第四节 水质在线监测运维人员管理制度 94 一、日常维护、管理规定 94 二、在线监测运维人员责任制度 95 三、 运维人员日常工作 96 四、设备故障预防处置制度 97 第四章 水质自动监测中心建设方案 98 第一节 建设任务及规模 98 一、 中心站 98 二、 水源地水质自动 监测中心 98 三、 建设规模 98 第二节 方案设计 99 一、监测中心 建设原则 99 二、 设计依据 100 三、监测中心 点选址及用地 101 四、 生产业务用房及其附属设施 103 第三节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计 110 一、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110 二、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功能及特点 112 三、 水质自动 监测中心 集成设计 127 四、监测中心 通信设计 143 五、 中心站设计 145 第四节 水质自动监测中心设计系统特色与应用 154 一、 模块化设计监测参数扩展性强 154 二、 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手段 154 三、 系统智能化使运行管理更便捷 157 四、 提高应急事件响应能力 158 五、 数据分析与应用 158 第五节 设备材料清单 161 一、监测中心的设备材料清单 161 二、中心站配置清单 162 第五章 仪器设备投入计划 163 第一节 拟配置的设施设备 163 一、仪器设备配备 163 二、交通工具配备 164 第二节 主要监测设备简介 164 一、流量计 164 二、COD在线监测仪器 170 三、氨氮在线监测仪器 184 第三节 设备安装方案 190 一、系统描述 190 二、安装条件 191 三、人员、设备、机具、材料 191 四、施工步骤 191 五、作业要点 192 六、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95 第六章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201 第一节 运行维护总体内容 201 第二节 运行维护方案概述 204 一、 运行维护目标 204 二、运维方案概述 204 第三节 远程维护 205 一、 远程维护主要内容 205 二、 远程监视 205 三、 远程反控 206 四、 运维信息统计评价 206 五、 运行故障统计 207 第四节 现场维护 207 一、 例行巡检 207 二、定期养护 210 三、 仪器校准 238 四、 数据异常处置 238 五、 水站系统故障处理 240 六、 数据缺失处理 242 第五节 运维计划及运维报告 243 一、 运维计划 243 二、 运维报告 245 三、 监测数据统计报表 245 第六节 运行档案与记录 246 第七章 水质监测方案 263 第一节 水质监测布点方案 263 一、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263 二、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263 三、湖泊、水源地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264 四、采样点的确定 265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265 第二节 水质采样方案 266 一、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266 二、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267 三 、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 270 第三节 质量保证及结果表达 272 一、 质量保证 272 二、结果表达 274 第八章 水质采样实施方案 277 第一节 采样方案 277 一、采样时间 277 二、采样点 277 三、 水样采集与保存 277 第二节 水样监测方法 280 一、 温度和PH的测定 281 二、 溶解氧DO 282 三、 化学需氧量COD 288 四、 高锰酸盐指数 292 五、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96 六、 挥发酚的测定 301 七、 总有机碳TOC 309 八、 六价铬的测定 313 九、 氨氮的测定 318 十、 总磷的测定 325 十一、 悬浮物(SS)的测定 332 第九章 质量保障体系 335 第一节 水质监测质量保障措施 335 一、 水质监测的工作意义 335 二、 生态环境水质检测中的问题 336 三、 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337 第二节 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细则 340 一、 总则 340 二、 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340 三、 水质监测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 340 四、 实验室质量考核与比对实验 346 五、 实验室能力验证 350 六、 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 351 七、 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管理 352 八、 水质自动 监测中心 的管理 35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及保证 354 一、 对于水质评价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建设 355 二、 实验室中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 356 三、 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保证 357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59 第一节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59 一、 编制目的及应用范围 359 二、 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359 三、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物资保障和委外程序 360 四、 各类突发事件基本应急处理步骤 361 五、 附则 372 第二节 节假日期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373 第三节 自动监控设备故障预防与应急措施 377 第四节 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382 第五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389 第六节 应急监测工作程序 402 温馨提示: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项目组织机构”,可参照第二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项目管理制度”,可参照第三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系统建设方案”,可参照第四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系统运维方案”,可参照第六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项目实施方案”“水质监测方案”,可参照第七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质量保障措施”,可参照第九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有“应急预案”,可参照第十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 (三)《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四)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概述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地球上的淡水除少量供饮用外,更多的应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使得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回流水等直接排入天然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使本来就十分匮乏的淡水水源受到污染。在我国所有大城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在迅速恶化,威胁人的健康和自然价值。 对于人体来说,水是最重要的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约占人体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被喻为生命之源。每天我们都要摄取一定量的水来保证自身生理活动的需要,而这些水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饮用水水质质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可能原因 (一)腐蚀、结垢对水质的污染 供水系统一般使用用钢管作为自备井供水管网的主要管材,且未进行内涂衬。当水流过未经涂衬的金属管道、配件、水箱的过程中,由于腐蚀等作用生成各类沉积物在内壁形成结垢层。结垢层对水质的危害程度与系统投入使用的年限有关,年限越久对水质的污染也越严重。据国内研究,对于未作防腐处理的金属管道,当年限超过5年,结垢层就已经达到了恶化水质的程度。现在新建的供水系统一般使用PVC、涂层钢管等新材料,这样尽管造价偏高,但是在长远和保证水质方面还是经济合理的。 (二)微生物和藻类对水质的污染 微生物在供水系统中的再度繁殖,主要表现在: 1.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再度繁殖; 2.自养型铁细菌的繁殖; 3.硫的转化菌的繁殖; 4.硝化与反硝化细菌的繁殖。在供水系统中与微生物共生的还有藻类,最常见的有直链藻属、脆杆藻属、星杆藻属及小球藻属等。藻类使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提高,有机物本身又成为细菌、线虫等微生物的营养成份。上述微生物和藻类往往是以结垢层作为基地和庇护所而滋生的,最终形成“生物膜”。国内有关部门在“生物膜”中检出铁、锰等金属元素16种和对人体有害的铅、汞等元素5种,并检出铁细菌、大肠杆菌等6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微生物和藻类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环节在支管末梢和贮水池(箱)等处,尤其是滞流管段更为严重。造成微生物和藻类滋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消毒;二是水的滞留时间过长。 (三)外界造成的二次污染 1.水源井的外界污染:有些水源井缺乏良好的密闭设施,井周围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另外,有些地下式深井潜水泵室的入孔与周围自然地面齐平,故地面雨水和污水很容易从入孔灌入井室。 2.贮水池的外界污染:有些地下或半地下贮水池周围也有厕所、化粪池、垃圾堆、生活污水管道及工业污水管渠等污染源。有些则入孔密闭不严,水池易受虫、鼠、沙尘等污染。有些地下式贮水池的入孔位置偏低,易受地面雨水和污水的污染。 3.管道及附属设备的外界污染:敷设在暖沟内的供水管道由于热媒管道的散热、渗漏而长年处于湿热环境,故腐蚀严重,年久失修也极易发生穿孔。供水管若受进入暖沟内的雨、污水及采暖管道渗漏水的浸泡,则外部脏水就可能在管网失压或停水时从管道穿孔处、阀门渗漏处、接口不严密处及自动排气阀处吸入管内,引起水质污染。据调查,供水管遭暖沟积水浸泡导致水质污染的事故是不胜枚举的。 4.用水点处的外界污染:具有受水容积的卫生设备,其配水支管没有空气隔断措施或空气隔断不符合要求,一旦管网失压或停水,因虹吸作用引起回流污染。发生此类污染常见的有: (1)大便器用普通阀门直接冲洗; (2)洗脸盆、浴盆等配水龙头与溢流面齐平; (3)给水龙头接软管淹没式出流。如:洗衣机接软管浸没式进水,管网停水引起泡沫洗涤污水回流入管网的水质事故近年来在洗衣房、学生公寓及居民住宅发生过多起。 三、水质监测的意义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也在日益增长。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表、地下水体的污染,水质恶化,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的紧张。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要更珍惜水资源,同时检测部门做好检测工作,为民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水检测是关乎民生大事,不可小觑,这就是它的重要意义。 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中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的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测,测定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等工作。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 1. 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2. 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水质监测对整个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以及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饮用水来说,若水中含有有害细菌,如伤寒、霍乱、痢疾等病菌时,便会传播各种传染病当水中存在大量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藻类等),会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并产生臭味和水色。若水中含有某些矿盐杂质,也会引起各种病症。如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多,会使牙齿产生斑纹,而引起“斑齿病”,严重者可使牙齿完全溃坏。至于日常生活排出的污水,也会传播疾病。因此,监测饮用水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对保证人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工业用水来说,因工业生产用途不同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锅炉用水不能含有大量钙、镁的硫酸盐,否则锅炉里面将产生水垢,不但会耗费过多的燃料,而且也有可能引起锅炉爆炸;再如,冶金工厂中的冷却设备,对给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有很严格的规定。因此,监测工业用水水质对预防工业用水影响产品质量或损害容器及管道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项目概况 (投标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自行编制) 一、水源地概况 地理位置: 气候: 水文: 地质和地貌: 沿岸城市分布: 人口分布: 工业布局: 污染源及排污情况: 城市给排水情况: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水源地水质监测现状 XX市 XX 水源地是XX市重要城镇供水水源地之一,也是当地集中供水地表水源地,目前XX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市 生态 环 境 局 都只对XX水源地开展了每月1次的常规水质监测工作,XX水源地每年进行间歇性的水质监测,均未开展水源地水质持续的自动监测分析工作。 (二) 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 XX市 XX 重点水源地保护项目是为保障当地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服务的,近年来,随着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江河湖库水质下降,甚至影响水源地的水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水量、水质结合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工作还很薄弱 , 不能满足水源地水生态保护的需要,因此,把XX重点水源地作为重点保护,须建立水源地自动水质 监测中心 ,并正常开展水质动态监测与评价工作,以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需要 随着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江河湖库水质下降,甚至影响水源地的水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急需加强重点水源地的监测能力和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析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以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设XX重点水源地保护工程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 科学规划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XX市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XX市的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矛盾已开始暴露出来,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是用水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对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较为薄弱,通过建立水源地水质自动 监测中心 ,提高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快速有效地为政府提供江河湖库的实时水质信息和发展趋势分析信息,为政府部门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项目需求分析 一、 服务对象 XX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建设项目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1. XX市水利局。 2. XX市水文水资源局 3. 地方政府部门和供水部门。 项目建成后,XX市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二、 业务需求 (一) 各级服务对象业务需求 1. XX市水环境监测中心 (1) 掌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对水质监测评价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合理的分类和组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交换标准,构建各种专业应用系统,提高数据传输和分析效率,提高对突发、恶性水质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及快速反应能力,判断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为重要决策及常规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为管理部门提供多方位、多侧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 (2) 向XX市局报送有关水质监测统计数据,内部发布水质监测信息。 2. XX市局 从系统获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为水资源评价、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当地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 2. 各级政府部门和供水部门 根据收到的水质监测数据快速响应,做出相应的决策,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 (二)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业务需求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集成多项监测指标的分析仪表,从采样、分析到记录、整理数据(包括远程数据)、中心远程控制等功能并结合相应的监控及分析软件组成的实时在线自动监测及监控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业务功能为:通过对受控水质的控制取样、自动分析和记录及超标报警,实现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远程监视;对监测设备的故障监视、停电保护及来电自动恢复等功能。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为防止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从而为管理决策服务。 三、 功能需求 1. 实现水质监测自动化 通过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可对水质进行自动、连续或周期监测,数据可远程自动传输,也可随时查询所设站点的水质数据。中心站可以显示现场数据,仪器发生故障时,报警功能可提醒用户并告知故障原因。 2. 积累长系列水质监测数据,控制污染总量,实现水污染的报警 水质自动监测一改过去总在事后才能向有关部门提供水质信息的被动局面,通过对监测结果的上升趋势或突变数据的分析,实现水质发生恶化时的自动报警或响应,充分体现了水利部门水量水质综合管理的优越性。 3. 实现水质信息在线查询和共享,及时掌握水质动态,解决区域界面污染纠纷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水质信息的在线查询、分析、计算、图表显示、打印等功能,各单位之间水质信息的可互访共享,实现水环境综合评价,为领导迅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跨行政区域的水域中,往往对水污染事故互相推卸责任,主管部门难以界定、追究事故责任方。若在交界断面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即可通过监测各方的排污情况,使水污染事故的责任者无所遁形。 4. 建立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加速XX市水环境监测技术向标准化发展 水质监测信息的传递离不开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促进水利部门水环境监测系统计算机联网,改革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报告的编报,通过标准化的水环境监测技术,提高各部门水质监测工作效率。通过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全面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网络系统管理和网络安全能力,满足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5. 完备、实用的监控环境 为确保系统能安全、稳定的运行,需充分考虑系统站房、供电、保护和告警、过电压保护和接地、安防、通风空调等方面的设计。 四、 信息需求 1. 信息内容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信息需求监测水温、pH值、DO ( 溶解氧 ) 、电导率、浊度、氨氮、COD、总磷共8项参数。由于水质监测参数的信息种类很多,单独依靠一个监测装置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不同监测装置的信息,以服务于水质自动监测为目的,构建水质自动监测体系。 2. 水质自动监测需求 为确保及时掌握区内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需要监测主要江河、湖泊、 水源地 的水质变化,随时能够启动运行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要能够基本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灾情信息,以应对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有效机制,显著提升应对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增强现场信息采集和与水质监控中心信息交互能力,针对水污染突发事件频发的实际,加强固定站点监测,增强移动监测能力。 3. 水质信息发布需求 应能针对系统的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面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区内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面向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经双方协商确定需要的水质监测数据。 4. 信息交换需求 信息交换是信息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要求,必须要在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可靠性、高效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方面加以保障。 一致性:在数据分布存储和发布处理时,一致性原则是最重要的,数据分布不应该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数据一致性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设计来实现和控制的。 可靠性:在数据分布系统中,要保证系统的某一部件失效时,其余部分仍能支持系统运行,要通过在不同地点存放冗余数据来保证可靠性。 高效性:通过合理的数据分类,使数据存放在其常用的地点,并建立数据同步复制和更新规则,以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数据分布是集中和分散的统一。一方面,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数据集中管理的方法,它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抽象实现数据的独立,给用户提供一个总的、聚合的、唯一的数据集合与统一的数据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分散的系统,给数据的分布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并通过通信线路互连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布,以适用用户地域分散的需要。 5. 信息存储需求 为便于数据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各级存储系统应互相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但是要体现 “ 统一标准、分布存储 ” 的原则;各级应用系统相互独立,并在必要时可连接异地存储系统,同时需要较少网络流量和保持数据一致性,各级信息存储系统间没有直接的控制关系,但要提供接口与有关单位实现信息共享。 6. 安全需求 系统安全设计是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并在系统遇到故障时(包括硬件损坏和软件系统崩溃等),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丢失和破坏,并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7. 性能要求 (1) 系统稳定性 要求系统软硬件整体及其功能模块具有稳定性,在各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死机现象,更不能出现系统崩溃现象。 (2) 系统可靠性 要求系统数据维护、查询、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 容错和自适应性能 对使用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错序或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的操作能推理纠正或给予正确的操作提示。对于关联信息采用自动套接方式按使用频度为用户预置缺省值。 (4) 易于维护性 要求系统的数据、业务以及涉及电子地图的维护方便、快捷。 (5) 安全性 要求保障系统数据安全、不易被侵入、干扰、窃取信息或破坏。 (6) 可扩展性 要求系统从规模上、功能上易于扩展和升级,应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预留相应的接口。 (7) 数据精确度 数据从采集、监测、录入、上报到入库,经过多种工序,要保证数据精度。 (8) 时间特性 系统的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及运行效率都应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 (9) 适应性 系统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8. 系统运行需求 (1) 用户界面 用户只要了解实际工作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无需经过复杂的操作培训即可很方便地使用。 (2) 菜单格式、快捷键等要充分考虑用户习惯,做到方便易用。 9. 软件接口 系统应在具有实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并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能根据实际运行需要与其他相关软件兼容并存。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第一节 组织及管理目标 我公司依据多年相关项目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了对于大型项目管理和实施的项目管理和实施的方法论。 本次项目建设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人员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文档管理、范围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组织人员管理:本项目需求的工程检测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技术要求高,涉及供应商、国内外多个产品厂家、采购方各个相关部门等;技术复杂实施难度大。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组织、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人员配备,同时制定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相互的关系和责任,精心组织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工作。本部分工作包括了对组织和人员的一系列协调和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该项目所采用的硬件/软件产品不仅有相应的功能要求,而且有工业技术指标、协议标准等要求。该项目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建立在这些功能和指标可实现基础上,予以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设备质量等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在验收过程中的质量验收不仅是功能的实现,而且是技术指标或标准的实现。 进度管理:该项目工程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度是指在某一节点上不同平台,广度是指不同区域的互联。因此其进度控制包括节点施工进度、不同区域的施工进度、物质供应进度、进度的协调等。由于项目时间紧,因此整个进度控制不仅需要精心设计进度计划,而且需要计划进度和实施进度之间的协调和严格控制。 风险管理: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一些问题的不可预知性,项目的实施存在风险。风险管理主要是根据我公司的项目经验,提出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风险后果及风险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 文档管理:文档作为管理依据、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质量保证、培训与参考、软件维护支持和历史档案,对项目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文档的管理是项目管理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405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