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监测服务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36页   下载154   2024-09-26   浏览58   收藏50   点赞365   评分-   134695字   7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2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11 第一节 行业背景分析 11 一、 基坑监测现状 11 二、 基坑监测的目的 12 三、 基坑监测的要求 12 四、 基坑监测内容 13 五、基坑监测注意事项 16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26 一、项目概况 26 二、项目任务下达 26 三、定点服务期内管理规定 27 四、监测的项目 27 五、监测技术要求 28 第三节 项目服务原则 33 一、 总体 原则 33 二、指导思想 33 三、指导原则 33 第四节 基坑监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34 一、业务接洽 34 二、方案编制 34 三、监测实施 36 四、总报告编制及项目归档 38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0 第一节 项目组织机构 40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40 二 、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41 三 、组织机构图 44 第二节 项目人员配备 44 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 44 二、项目成员选用原则 46 三、岗位职责 47 第三节 人员管理方案 48 一、人员管理优化 48 二、人员考勤管理 50 三、人员调动管理 56 四、人员奖惩管理 59 第三章 拟投入的设施设备 69 第一节 监测设备及介绍 69 一、基坑监测设备一览表 69 二、 基坑监测常用仪器与性能指标 69 第二节 主要监测设备使用规范 96 一、 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安装埋设方法 96 二、 监测孔埋设方法 102 三、深层水平位移(测斜)测点安装、埋设方法 104 四、测斜仪探头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08 五、测斜仪电缆的维护和保养 109 六、 测斜仪读数仪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11 七、 测斜仪 使用 疑难问题解答 126 第三节 设施设备管理 127 一、目的 127 二、设备设施的配备 127 三、设备设施维护 128 四、设备管理 128 五、设备控制 131 六、故障处理 133 第四章 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135 第一节 基坑监测工作基本规定 135 一、 基坑监测原则 135 二、开展基坑监测的目的 136 三、基坑监测的考虑因素 137 四、基坑监测的基本规定 137 第二节 监测项目 144 一、 一般规定 144 二、 仪器监测 146 三、 巡视检查 151 第三节 监测点布置 153 一、 一般规定 153 二、 基坑及支护结构 154 三、 基坑周边环境 162 第四节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67 一、 一般规定 167 二、 水平位移监测 169 三、 竖向位移监测 172 四、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74 五、 倾斜监测 176 六、 裂缝监测 177 七、 结构内力监测 179 八、 土压力监测 180 九、 孔隙水压力监测 181 十、 地下水位监测 183 十一、 锚杆及土钉内力监测 184 十二、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 185 第五节 监测频率 186 一、 监测 频率的确定 186 二、监测的时间 187 三、 监测 的 频率 188 四、适时提高 监测频率 190 五、 跟踪监测 191 第六节 监测报警 192 一、监测报警值 192 二、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 192 三、监测报警值控制 193 四、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 193 五、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 199 六、报警应急措施 200 第七节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01 一、 基坑监测分析工作 要求 201 二、 监测工作质量 保障 202 三、 现场监测资料要求 203 四、监测数据要求 203 五、 观测数据异常分析 203 六、 监测项目数据分析 204 七、 技术成果 要求 204 八、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 205 九、监测资料归档 205 十、当日报表内容 205 十一、 阶段性报告内容 206 十二、总结报告 内容 207 第五章 项目人员培训方案 208 第一节 人员培训概述 208 一、总则 208 二、培训形式 212 三、培训管理 213 四、培训协议与服务期约定 215 五、培训资源 216 六、培训内容设计依据 217 七、 项目人员培训 计划表 218 第二节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培训 219 一、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19 二、 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219 三、 偶然误差的特性 221 四、 评定精度的标准 222 五、 观测值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 224 六、 误差传播定律 226 第三节 变形测量知识培训 229 一、 一般规定 229 二、 水平位移监测 234 三、 沉降监测 244 四、基坑回弹监测 256 五、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65 六、地下管线监测 271 七、倾斜监测 275 八、裂缝监测 280 第四节 内力量测知识培训 285 一、围护体系内力监测 286 二、 土压力监测 301 三、 孔隙水压力监测 312 四、 锚杆和土钉内力监测 317 第六章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320 第一节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320 一、质量方针 320 二、质量目标 320 第二节 监测质量保障具体方法 321 一、 监控量测成果质量保证 方法 321 二、 监测精度保证 方法 321 第 三 节 质量保障 整体 措施 322 一、设备保障措施 322 二、组织保障 措施 323 三、 技术 保障措施 324 四、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324 第七章 应急预案 325 第一节 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 325 一、 工作 原则 325 二、 应急 监测 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325 三、 应急准备与事故预警 327 四、 应急 响应 程序 327 五、 应急监测的保障措施 328 第 二 节 异常高温及防止人员中暑应急预案 329 一、总则 329 二、概况 330 三、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 331 四、危急事件的预防 331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332 第 三 节 新冠病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334 一、 工作原则 334 二、 成立领导小组 334 三、 应急物资准备 335 四、 应急处理程序制定 335 五、 预防预警行动 335 六、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程序 336 温馨提示 :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 整体服务 设想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一 章; 二、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组织机构 及人员 配备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二 章; 三、如招标文件要求“ 拟投入的设施设备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三 章; 四、如招标文件要 求“ 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详情 见本方案的第 四 章; 五、如招标文件要求“ 项目人员培训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五 章; 六、如招标文件要求“ 服务质量保障方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六 章; 七、如招标文件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见本方案的第 七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第一节 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世界各大城市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不同用途的开发利用,如高层建筑 、 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地下商场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等 , 而基坑规模和开挖深度的增大使临时围护结构变形和稳定问题变得复杂和突出,成为工程界和市政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平面尺寸和开挖深度的增大引发许多新问题,根据现有理论和经验难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各类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相邻环境、地下管线、地面交通对基坑开挖以及施工之后产生的变位和不利影响有更为严格的限制。因此,做好基坑工程监测,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工程监测十分重要。 一、 基坑监测现状 国内基坑监测技术应用较广泛,目前绝大多数深基坑工程都进行了施工期监测,通过设定监测项目的控制值,监测和保障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但是,目前能够真正成功实施信息化施工的城市基坑项目并不多见。大多数的基坑监测工作只是起到了一些简单的反馈作用,并不能最终使监测成果的反馈达到更 深的层次。目前多数 监测单位 重视仪器 埋设、数据采集,轻视数据分析和反馈,仅仅满足于收集资料和提交数据、报表,进行简单分析,判断是否超过控制值以报警,不能结合施工和地质情况对监测成果进行充分、深入的理论分析,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监测工作不能真正发挥优化设计和及时反馈指导施工的作用。 二、 基坑监测的目的 1. 通过对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基坑的安全状态,发现可能出现的事故先兆,防止破坏性事故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做到施工可预控性和防患于未然。 2. 及时掌握基坑开挖、降水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位移、倾斜变化值和变化速率等)及周边环境(建筑物、地下管道、道路 ) 的变化情况,为基坑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并且将现场测量结果及时反馈,做到信息化施工,使施工过程安全、经济、快捷。 3. 为设计单位提供基坑现场实测结果,通过与理论计算值对比,用反分析法来修正设计参数,使之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施工状态,从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以指导下阶段的施工,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 为其他 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三、 基坑监测的要求 通过对基坑周围的环境、围护体的结构、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的实时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目的 , 从而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 四、 基坑监测内容 1. 基坑围护与支撑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沉降监测。 2.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 3. 地下水位观测和桩身水平位移观测。 4. 支撑轴力观测和锚杆应力监测。 (1) 围护与支撑结构监测 1)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因此,该部位监测是深基坑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监测内容。监测时测点的布置和观测间隔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般间隔5~8m布设一个监测点,在基坑转折处、距周围建筑物较近处等重要部位适当加密布点。基坑开挖初期,可每隔2~3天监测一次;随着开挖过程进行,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以1天观测一次为宜。当位移较大时,每天观测1~2次。 2)围护结构倾斜监测。一般用测斜仪进行。根据围护结构受力特点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在关键地方钻孔布设测斜管,用高精度测斜仪进行监测。根据围护结构在各开挖施工阶段的倾斜变化,及时提供围护结构沿深度方向的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目前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是滑移式测斜仪。其基本原理是将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部,提升电缆使测斜探头沿测斜管导槽滑动,自下而上每隔一定距离逐点量测每个测点相对于铅垂线的偏斜。测点间距一般就是探头本身长度,因而可以认为量测结果沿整个测斜孔是连续的。这样,同一量测点任何两次量测结果之差,即表示量测时间间隔围护结构在该点的角变位。根据这个角变位,利用简单的几何关系把 他 们换算成每个测点相对于测斜管基准点的水平位移。设置在围护结构中的测斜点,一般每边可设置1~3点,测斜管埋置深度一般为2倍基坑开挖深度。 3)围护结构沉降监测。用精密水准仪按常规方法对围护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监测。 4)围护结构应力监测。用钢筋应力计对桩身钢筋和锁口梁钢筋中较大应力断面处的应力进行监测,以防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5)地下水位观测。在基坑周边布置水位观测进若干个,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可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 6)桩身水平位移监测。深导水平位移监测是观测支护结构各深度的水平位移量,用监测支护桩或土体的变形。 当测出支护结构在没有外界荷载作用下位移急剧增大则表示土体临近破坏。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测斜或在桩身不同标高处布设位移观测点。 7)支撑结构受力监测。即对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及钢筋内支撑受力状况进行监测。对锚杆施工前进行锚杆现场拉拔试验,以求得锚杆容许拉力。施工过程中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锚杆实际受力情况。对钢管支撑,可用压应力传感器或应变计等监测其受力状态的变化。 (2) 周围环境监测 1)邻近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观测点布置根据建筑物体积、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在建筑物角点、中点及周边设置,每栋建筑物观测点不少于8个。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与一般沉降观测相同。 2)邻近建筑物裂缝监测。对观测裂缝统一编号,每条裂缝至少布设两组(两侧各一个标志为一组)观测标志,裂缝宽度数据应精确至0.1mm,一组在裂缝最宽处,另一组在裂缝末端进行测绘。对裂缝观测日期、部位、长度、宽度进行详细记录。裂缝观测标志可用油漆平行性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金属片标志,也可采用在主要裂缝部位粘贴骑缝石膏条的简单方法进行观测。 3)邻近道路、管线变形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同时对邻近道路、管线等设施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基坑开挖时水平方向影响范围为1.52倍开挖深度,因此用于水平位移及沉降的控制点一般设置在基坑边2.5~3.0倍开挖距离以外,水平位移控制点可更远一些。 (3) 预警值 1)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当水平位移变化速率≥5mm/d或累计变化≥18mm时,应进行报警。 2)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当沉降变化速率≥2mm/d或累计变化≥20mm时,应进行报警。预警值应由设计单位和 监测单位 共同确定。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在监测报表上盖报警专用章,报告施 工管理人员,提出相关建议。 五、基坑监测注意事项 (一) 当前 基坑 监测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 : 1 .监测单位 重经济效益轻监测责任。不少 监测单位 只重视报警 , 但对于这个报警值的来龙去脉、原因何在很少说明 , 根本没有意识到监测结果 , 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和 事故判定的重要依据。 2.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对监测工作不重视 , 不能自觉保护监测点 , 对“信息化施工” 置若罔闻 。甚至野蛮施工破坏测斜管、测点、电缆等致使监测工作陷入“困境”。 3. 业主与监理不善于利用监测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很多时候监测对于业主和监理来说是走形式 , 政府有规定不得不做。有时 甚至为了省钱 , 业主诱使 监测单位 减少监测项目宁愿受一次教训。 4.监测单位 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的频率不能全面考虑工程的特点。有时基坑工程局部塌陷了 , 监测数据却无任何预兆。 5.监测单位 越来越多 ,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缺失或监管力度不够 , 导致监测市场无序竞争影响监测质量。 6. 人员培训不及时。基坑工程监测涉及到岩土、结构、测量等方面的专业监测技术快速发展 , 不少监测技术人员知识面不够或知识老化 , 因此对人员的培训考核显 得尤为重要。 (二) 监测工作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目前开挖深度超过5m , 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 , 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 即支护结构监测和基坑周边管线、道路、建筑物等周边环境监测 , 具体监测内容及监测项目视基坑类别而定。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监测方法 , 监测工作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 1. 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坑的实际情况 , 应制定详细、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 ; 2. 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 , 从事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 , 应具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工程测量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 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度、可靠性及分析质量 ; 3. 监测数据的及时性 , 监测数据一般应在监测结束后及时处理分析、形成报表后上报相关单位 ; 4. 应明确报警值 , 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 , 应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 , 全面正确地掌握基坑的工作性状 , 从而确定是否考虑采取补救措施 ; 5. 基坑监测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基坑监测应有规范的、信息量充分的监测原始记录 , 并有据此形成的图表、曲线和监测报表 , 基坑监测结束后 , 还应编写监测总结报告。 (三) 监测点现场的设置及保护 在基坑监测工作中 , 监测点现场的设置及保护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设置得不好 或不能有效保护 , 将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 无法对基坑安全 做有效 监测。 1. 测斜管 (1) 埋深 测斜管埋深与基坑挖深、支护结构形式、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若测斜管埋设在围护墙体内 , 则其埋深一般不小于围护墙的深度。若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 , 此时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时 , 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实际操作时 , 监测人员为省时省劲 , 常常将测斜管底作为固定起算点 , 而埋设测斜管时 , 为了省时省钱 , 减小测斜管长度 , 使测斜管底不能进入“稳定”的土层中 , 影响了监测精度 , 甚至得到不合理的变形曲线。 (2) 测斜管与钻孔壁间隙 , 应用泥球填实使之与土体共同变形。实际操作时往往被人忽略也将影响监测精度。 (3) 保护 常用的方法有 : 砖砌窑井并加井盖、外包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等必要时现场派人专门看守。 2. 水位管 (1) 埋深 水位管埋深与地下水位、承压水位埋深及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对于量测一般的地表潜水水位埋设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m — 5m , 在江南一带一般6m埋深就可以了 。 对于量测承压水水位 , 此时水位管的滤管部分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 并应有适当的滤管长度。 (2) 埋设水位管时 , 一定要按正常的埋设工艺 , 否则常导致所测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3) 正常的水位管埋设方法 用钻机成孔至要求深度后清孔 , 然后孔内放入管底加盖的水位管 , 水位管与孔壁间用干净细砂填实 , 至离地面约0.5m处 , 再用 黏土 封填 , 以防地表雨水等流入。水位管应高出地面约0.2m , 孔口用盖子盖好。承压水水位管埋设尚应注意 , 水位管的滤管段必须设置在承压水层中并且被测含水层间应采取有效隔水措施 , 一般用膨润土球封至孔口。 (4) 保护 保护的方法与测斜管类似。 3. 基准点及位移监测点 均应规范设置否则将影响监测精度。 (四) 确定监测频率应考虑的因素 监测频率的选择 , 既关系到基坑工程的安全也关系到费用的多少。任意提高监测频率会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 , 但盲目降低监测频率 , 项目则很可能因小失大造成严重后果。 在确定监测频率时主要应考虑下述因素 : 1. 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 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 , 是科学地选取监测方案的基础。在我国对深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的标准各地区不尽相同 , 但一般主要是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的规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建 ( 构 ) 筑物的重要程度及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划分。 基坑工程根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环境要求 , 按破坏后果划分安全等级 , 根据可能产生的后果 ( 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 ) 的严重性 , 其中包括邻近建筑物、地下市政设施、地铁等环境保护要求 , 一般可将基坑工程划分为3个安全等级。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涉及3个方面 : (1) 环境保护要求 ; (2) 基坑深度 ; (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保护 : 主要指破坏可能造成的后果 , 也就是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结合基坑工程特点 , 保证邻近重要建筑物、地铁、主要地下市政设施的安全 , 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作为一级。 在深度方面 : 一般随着深度的增加危险性也增加 , 在《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 附条文说明 ) 》中以1层、2层、3层地下室 , 一般具有的深度划分为3种等级 : 一级为破坏后果很严重 , 二级为破坏后果严重 , 三级为破坏后果不严重。 在工程地质方面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对一般软弱土层均可适用 , 但在水文地质方面当存在流砂、管涌时 , 应严格做好基坑降水或止水 , 即使在深度较浅时 , 其安全等级也应提高1 — 2级。 基坑监测应根据基坑安全等级 , 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频率 , 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与运行。 2. 基坑的支护形式 不同的支护形式 , 其受力、变形不同 , 应根据基坑的支护形式 , 设置不同的监测项目 , 不同的支护形式监测项目的侧重点不同。 3. 周边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重要程度、与基坑边的距离 基坑开挖后 , 支护结构都会发生些位移和变形 , 基坑外面的土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形 , 因此会引起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移和变形 , 特别是支护结构止水帷幕没有做好 , 造成坑外水土流失 , 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会更大 。 因此 , 须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 , 掌握其位移和变形情况 , 发现问题可及时采取措施。 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同 , 周边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受基坑开挖的影响程度不同 , 地面变形随远离开挖面而逐渐减小、消失 , 通常把开挖期间将产生明显的地面变形 , 并影响到建筑物安全的地带 , 称为影响带并把影响带内的建筑物称为邻近建筑物。经验表明 , 此影响带的宽度与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影响带宽度一般是开挖深度的1.5 — 2.0倍软土地基 , 比硬土地基的影响带范围稍宽。 临近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重要程度 , 决定了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所能承受的影响程度 , 重要程度越高 , 就要求对基坑开挖的影响控制越严 , 反之可适当宽松。不同的上部结构型式 , 对基础变形的抵抗能力不同 , 也就是说对基坑施工扰动的响应不同。一般情况下 , 砖混结构或年代较久的木结构 , 对基础差异变形反应较为敏感。不同的地基基础形式 , 对变形的抵抗能力不同 。 一般情况下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 , 对扰动反应较为敏感建筑物 , 易发生倾斜、沉降量不均匀等问题。若基础为片筏等刚度比较大的基础 , 对差异变形协调能力强 , 建筑物易发生整体倾斜。若采用桩基础 ( 包括复合桩基等 ), 当桩入土深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2倍时 , 房屋基础受基坑施工影响较小。当基础埋置深度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 , 且基础边缘与基坑距离小于1倍基坑开挖深度 , 房屋基础受基坑施工影响较大 ; 基础边缘与基坑距离大于2倍基坑开挖深度 , 基础受基坑施工影响较小。 因此 , 周边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重要程度、与基坑边的距离 , 对基坑监测频率提出了要求 , 对于周边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重要、且与基坑边的距离较近的基坑工程 , 应采用较高的监测频率 , 反之 , 可采用相对较低的监测频率。 可见 , 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同 , 临近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受基坑开挖的影响程度不同 , 其表现会有所差别 , 对基坑安全的指示意义也不一样。这就要求 , 在进行基坑监测时 , 应根据周边建 ( 构 ) 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重要程度、与基坑边的距离 , 调整监测频率 , 以使监测更为有效。 4. 监测项目的特点 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的对象 , 可分为自然环境及施工工况、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周围重要的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和周围主要的道路等七大类 , 相关的自然环境及施工工况主要包括雨水、气温、洪水的变化以及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施工的工况等 ; 支护结构包括围护结构、支撑或锚杆、立柱、冠梁和围檩等 ; 地下水位包括基坑内外原有水位、降水或回灌后的水位 ; 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指的是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坑内、坑外土体 ; 周围建 ( 构 ) 筑物指的是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内、邻近基坑的建筑物、构筑物 ; 周围重要的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主要包括供水管道、排污管道、通讯、电缆、煤气管道、人防、地铁、隧道等 , 这些都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 周围主要的道路是指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内的高速公路、国道、城市主要干道和桥梁等。 对于具体的基坑工程 , 可以根据工程地质、结构、周围环境、监测经费等有目的、有侧重地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相关规范、手册与文献将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项目分为“应测项目”、“宜测项目”、“可测项目”三个监测重要性档次 , 其中“应测项目”表示每个基坑工程的基本监测项目 , “宜测项目”和“可测项目”则可视工程的重要程度和施工复杂程度考虑选用。 基坑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力学效应 , 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 , 诸如桩体挠曲、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他 们共存于同一个集合体 — 基坑工程内 , 同时又是该集合体在各个表现上的具体体现。如变形监测信息是控制被监测对象发生塌陷、开裂的主要信息 , 围护顶端水平位移过大 , 预示着围护系统将会倒塌 ; 顶端差异沉降过大 , 将会使围护出现断裂 ; 立柱桩发生过大的沉降或隆起 , 会给支撑产生附加轴力或横向力给承受纵向压力的支撑带来失稳的危险等。 不同的监测项目 , 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不同的 , 一些监测项目对于开挖和支护过程的过程较为敏感 , 如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 , 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对于开挖和支护过程的过程较为敏感 , 相对而言 , 支护结构的沉降则显得较为迟钝 , 他们对于分析围护结构或坡体的稳定和变形的作用亦是不同的。如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描述出围护结构或者土钉墙等坡体沿深度方向上不同点的水平位移曲线 , 并且可以及时地确定最大水平位移值及其位置 , 对于分析围护结构或坡体的稳定和变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是基坑工程应测项目。对于“应测项目”应采用较高的监测频率 , 对于一般监测项目 , 则可采用较低的监测频率 , 这样有利于在有限的经费下 , 能反映和抓住基坑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重要变化过程 , 以保证基坑安全。 5. 监测部位 研究表明 : 不同部位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是不同的 , 如矩形基坑在基坑边角附近约L/4处 , 由于另一侧围护结构的约束作用 , 水平位移增长较慢在L/4 — 3L/4处约束作用减弱 , 位移急剧增长在3L / 4 — L处位 , 移增长到一定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即基坑边角处围护水平位移较小 , 随后逐步增大至基坑中部达到最大值 , 然后又趋于稳定 , 至基坑边角处位移又较小。 6. 基坑工程监测的阶段 研究表明 : 不同施工阶段的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基坑的开挖与运行一般可分
基坑监测投标方案(33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