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
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3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3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种类介绍
13
二、食品快速检测分类
15
三、食品快速检测测定原理
19
四、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22
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24
一、项目概况
24
二、项目需求
25
三、服务要求
27
第三节 项目重难点分析
29
一、重难点分析
29
二、重难点解决措施
30
第二章 整体服务设想
33
第一节
服务思想
及范围
33
一、
服务思想
33
二、服务范围
33
第二节 服务思路与策略
33
一、管理理念
33
二、管理策划
34
三、管理模式
34
四、管理机制设想
35
第三节 服务目标
37
一、质量目标
37
二、安全目标
37
第四节 工作思路
38
一、总则
38
二、
公司
的“五心”服务标准
40
三、食品快检室设备维护保养
41
四、食品检测
45
第
五
节
项目整体实施方案
48
一、组织确保方法
48
二、技术确保方法
49
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方法
50
四、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
基础做法
51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3
第一
节
项目机构设置
53
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立
53
二、项目组织机构图
53
三、服务人员配置情况
54
第二节
项目管理原则及模式
55
一、项目管理原则
55
二、项目管理模式
57
第
三
节
管理
人员
的
配备
58
一、人员配备的含义及配备原则
58
二、管理人员的需要量及其选聘标准
59
三、管理人员的来源
62
四、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
65
五、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68
六、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与方法
70
第
四
节
人员配置方案
72
一、管理人员配备
72
二、
运维
人员配置
73
三、人员岗位职责
74
第
五
节
人员管理
82
一、人员管理办法
82
二、人员过失追究
92
三、人员守则
95
第四章 拟投入设施设备
101
第一节 物资配备原则
101
一、准备原则
101
二、准备计划
102
三、
维保工具设备
的选用
103
第二节 工具设备配备及管理
105
一、工具设备一览表
105
二、工具设备日常检查标准
107
三、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109
四
、设备
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
112
五、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14
六、维保工具管理制度
115
七、设备保养记录表
117
第三节 车辆配备及管理
118
一、车辆管理制度
118
二、车辆日常运行维护
124
三
、车辆日常检查制度
130
四、车辆各项记录表
135
第五章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方案
138
第一节 检测计划
138
第二节 食品快检规范
142
一、总则
142
二、各类食品中主要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检测项目
142
三、食品快检操作规范
152
第三节 食品快检工作流程
153
一、工作流程
154
二、工作
准备
154
三、
确定采样地点、种类、数量和检测项目
155
四、
现场采样
159
五、
送样
165
六、
发放报告
166
七、
结果反馈
166
八、
资料归档
166
第四节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167
一、目的
167
二、适用范围
167
三、评价指标
167
四、评价方法
168
五、评价步骤
170
六、评价结果及报告出具
172
第五节 食品快检室设备维护方案
174
一、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的范围及内容
174
二、设备维护种类
175
三、设备维护保养内容
176
第六章 人员培训方案
186
第一节
培训目标
186
一、总则
186
二、目标原则
186
第二节
培训计划
187
一、培训对象
187
二、岗位基本要求
187
三、具体细则
188
第三节
培训内容
189
一、总则
189
二、相关法律
189
三、食品快检的意义
189
四、现场快检的主要形式
190
五、常见食物的快速检测
193
第四节
培训的组织实施
215
一、培训管理原则与要求
215
二、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
216
第五节
培训跟踪及检验
217
第七章 质量控制方案
218
第
一
节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
质量保障体系
218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18
二、质量保证体系
219
三、质量管理评审
224
四、检验与试验控制
226
五、现场定期检查制度
226
第二节
食品快检质量保障方案
231
一、检测过程质量保证
231
二、仪器设备
231
三、食品快检室人员
235
四、环境设施的维护
236
五、食品快检方法
236
第
三
节 技术支持保障
238
一、技术支持原则
238
二、远程技术支持
239
三、现场技术支持
239
第
四
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242
一、监督检查机制
242
二、建立约束机制
243
三、科学的管理机制
245
四、完美的服务流程
246
五、优秀的员工队伍
247
六、尊重采购方
248
七、服务效率意识
249
八、激励运作机制
252
九、利用数据统计工具,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
256
十、其他保障措施
256
第
五
节 项目服务承诺
257
一、项目规范实施承诺
257
二
、项目人员承诺
258
第八章 安全作业方案
265
第一节 安全作业方案
265
一、安全管理指导思想
265
二、安全目标
265
三、安全作业组织机构
265
第二节 食品快检室安全操作规程
266
第
三
节
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268
一、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268
二、制定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69
三、
员工安全管理规定
269
四、疫情防护安全管理
271
五
、
工作服及工号牌管理
275
六
、
员工手册安全及消防守则
277
第九章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280
第一节 人员管理制度
280
一、运行维护人员工作制度
280
二、运行维护员工管理要求
281
第二节 食品快检室检测工作制度
283
一、快检工作制度
283
二、快检室管理制度
284
三、样品抽样和收检管理制度
284
四、样品快检制度
285
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86
六、快检样品管理制度
286
七、快检室化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287
八、快检室废物处理管理程序
289
第
三
节 安全管理制度
289
一、日常值班制度
290
二、交接班制度
290
三、巡回检查制度
291
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291
五、安全防火制度
292
六、安全保卫制度
294
七、安全技术教育与考核制度
294
八、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296
九、事故调查与检查制度
297
第
四
节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
人员奖惩制度
298
一、目的
298
二、适用范围
298
三、原则
298
四、奖励制度
298
五、处罚制度
300
第五节 食品快检室档案管理制度
302
一、档案管理细则
302
二、档案记录各项表格
304
三、
档案
管理部门
308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10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10
一、应急机构设置
310
二、应急准备
311
三、应急救援基本流程图
320
四、应急预案
原则
322
五、火灾应急培训与演练
324
六、潜在事故应急培训与演练
326
七、现场应急常用现场急救常识培训
334
八、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339
第二节 意外触电应急预案
342
一、应急措施
342
二、预防措施
347
第三节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350
一、应急措施
351
二、预防措施
352
第四节 火灾应急预案
354
一、预防措施
354
二、应急措施
357
第五节
疫情应急预案
362
一、防控原则
363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363
三、健全制度、防控有力
363
四、传染病预防措施
366
五、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67
六、后勤保障和物资准备
368
七、评估总结
368
八、培训与演练
368
九、落实责任
368
第六节 食品快检室应急预案
369
一、
总则
369
二、
组织机构与职责
371
三、
安全事故预防机制
372
四、
安全事故报告及应急响应
374
五、
部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75
六、
安全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置
384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 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拟投入设施设备
”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人员培训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质量控制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七
章。
八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安全作业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八
章。
九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
九
章。
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十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
法
实施条例》
(三)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食品监管部门需要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食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监督与管理,不断提升食品检测的效率与精确性,推动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就目前而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缩短了检测周期,提升了检测效果,保证了检测质量,对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检测的精度与效率。
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种类介绍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快速检测技术有以下几种:生物传感器法。人们的身体健康与食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一旦被细菌感染,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及人们的生命,比如常见的有疯牛病、禽流感等,这些动物食品中含有病毒,人们食用以后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在我国传统食品检测过程中,主要利用物理化学感官检测方法或者生物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效率低下,检测精准度不高,存在较大的误差。并且从实际检测情况来看,传统检测技术需要搜集大量的细菌样本,检测时间比较长,检测结果滞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随着新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方法,提升了实际检测的效率,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在进行食品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通过传感器观察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
化学比色法。这种方式通常采用检测试剂和试纸检测两种方法,主要分析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利用化学原理进行显色检测,再与正常的颜色进行对比,能够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在化学比色法实际应用中,检测人员可以借助肉眼比色、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以及比色卡等进行定性。随着化学比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微型检测仪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化学比色法的检测过程简单快速,可以快速地获得结果,被广泛应用在添加剂检测、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以及有机物污染等检测中。但是根据实际检测的结果,化学比色法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反应条件,以避免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方法就是分析溶液中的电化学形式,从而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溶液电化学性质在通过电解质溶液通电过程中,化学组成、浓度会随着电位、电流以及电量等特性而发生变化,得出相应的结果。电化学分析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把被检测的物质成分和浓度转化成电学参数,然后进行测量,从而确定食品的性质。
生物传感技术。就是把生物感应元件的专一性与能够产生和待测物浓度成比例的信号传导器结合起来,组成的一种分析装置,这种新的食品检测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主要识别元件和生物功能膜,从而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根据生物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等,随着纳米技术和分子印迹的应用,推动了生物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
二、食品快速检测分类
(一)检测场所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为现场快速检测和食品快检室快速检测。食品快检室快速检测着重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仪器设备对检测样品进行快速定性与定量;现场快速检测着重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检测样品快速定性与半定量。现场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要求:①检测准备简化,使用的试剂较少,配制好的试剂保存期长;②样品前处理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③分析方法简单、准确和快速。
(二)技术手段
国内外食品安全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有化学比色分析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免疫学分析检测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等。
1.化学比色分析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常用的如纸片法、试剂盒(卡)等方法,与一般的仪器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价格低、操作相对简便、结果显示直观、一次性使用、不需检修维护、专一性等优点,但方法灵敏度较低。
2.酶抑制技术测定样品和农药的种类有限,主要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欧美将酶法作为普查农残和田间实地检测的基本手段,但酶法的假阳性、假阴性率也较高。
3.免疫分析技术较好地测定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几十种农药,这也是国外发展的主流技术,特别是对于兽药残留的检测.所用仪器和试剂盒(卡)一半以上依赖进口,价格较高,而国产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都不具备明显优势,推广受到限制;用于毒素的测定,包括侧流式免疫吸附法和ELISA,后者是国外的主流技术,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非常有必要发展重要毒素的免疫分析技术。
4.生物化学快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大肠菌群的检测,应用领域涉及到鲜乳中菌落总数快速测定、畜禽产品大肠菌群快速测定技术规范等: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主流技术大多为国外技术。
5.纳米技术2003年以后才逐渐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但其发展迅速。纳米技术与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结合应用于食品快速检测是研究趋势。
(三)检测项目
分为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毒素、添加剂及化学品、包装材料等的检测。
1.农药检测农药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使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的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因为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使得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强。研究表明,至少有500多种昆虫对一些农药具有抗药性。近几年的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查结果最为引人关注,有资料显示,全国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如鲜活水产品中的有机氯残留、茶叶中的有机磷残留等。
2.兽药检测习惯上将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称为兽药。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积蓄或储存在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的药物原型、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1987年第32次会议将兽药残留分为七类:抗生素类、驱肠虫药类、生长促进剂类、抗原虫药类、灭锥虫药类、镇静剂类和l3一肾上腺素类,如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
3.重金属检测重金属指相对原子量较大的金属元素,比如汞、铅、镉等,砷也可算重金属,但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金属。通常来讲,重金属对人都有毒害作用。由于水域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造成种植、养殖业的农副产品的污染。
4.生物毒素检测生物毒素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估计有毒的海洋生物大约在1000种以上,但充分阐明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和毒理作用的仅几十种。毒素本身可能是生物体有意合成的生物合成产物,也可以是体内代谢过程的废弃物,还有是从其他食物中吸收、蓄积或改造而成的。学术文献中所称的生物毒素主要是指各种霉菌产生的毒素如由镰刀菌、黄血霉菌、黑曲霉菌产生的毒素。这些毒素可以在植物上生长繁殖而且往往深入其内部,用浸泡、清洗、去皮等办法均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5.添加剂检测添加剂泛指为提高化工产品质量、性能和使用效果的配合料或辅助料,添加到产品主要原料当中,从而改善产品性能。主要用于印染、食品、饲料等行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也就是说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特别是非法使用国家禁用或限用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很大危害,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饲料添加剂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在饲料中加入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6.包装材料检测包装材料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既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黏合剂、捆扎带、装潢材料、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当前国际上把添加剂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允许使用的助剂的“许可名单”,二是禁用助剂的“禁用名单”。经过多年实践之后,发现“禁用名单”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缺少对新物质的约束力。当一种新物质出现时,因为它不在现有的“禁用名单”之列,因此可以随便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当中,法规无法管理,因此原来制定“禁用名单”的日本和韩国纷纷转向“许可名单”制度,欧美和中国都采用“许可名单”制度。
三、食品快速检测测定原理
(一)化学比色
主要分为:试纸色谱比色测定、试纸比色测定、试管比色测定、滴定比色测定四种方法。
1.试纸色谱比色测定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可以分为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色谱是指以滤纸作为固定相的色谱,其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不同,使它们在某种固定相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例如,试纸色谱比色测定用于快速测定苏丹红、瘦肉精等有害物。
2.试纸比色测定根据待测成分与经过特殊制备的试纸作用所显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对待测成分定性或半定量。例如,用试纸显色定性作为限量指示测定农药等;用试纸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测定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
3.试管比色测定根据待测成分与标准试管所显的颜色比较,对待测成分定性或半定量.例如,用试管显色作为限量指示测定鼠药、未熟豆浆等;用试管显色的深浅半定量测定亚硝酸盐、甲醇、二氧化硫等。试管比色测定可以是目视,也可以用便携式光度计。
便携式仪器对某些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比较多,而且市场应用也比较广泛,如便携式甲醇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食品添加剂速测仪、酸度计、电导仪等。
4.滴定比色测定用刻度或小口滴瓶分别滴定标准溶渡和待测溶液,通过计算对待测成分进行定量。例如,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性物质等。
(二)分子生物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PCR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细菌,其基本原理是应用细菌遗传物质中各菌属菌种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设计出相关引物,对提取到的细菌核酸片段进行扩增,用凝胶电泳和紫外核酸检测仪观察扩增结果。从样品前处理到PCR扩增及得出检测结果24h内完成。免疫捕获PCR法、荧光定量PCR法、细菌直接计数法、ATP生物发光法、微型自动荧光酶标法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
(三)免疫技术
免疫学分析检测技术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再配合免疫放大技术来鉴别细菌。免疫学分析检测技术的优点是样品在进行选择性增菌后,不需分离,即可采用免疫技术进行筛选。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所以该方法的种类特别多,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主要有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力检测试剂条、免疫乳胶试剂、免疫酶技术、免疫深沉法或免疫色谱法等。由于免疫法有较高灵敏度,增菌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检出度,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厦应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四)纳米技术
普通的ELISA技术采用的酶标板是一个固相载体,具有固/液相反应接触面积小、连接的抗体易脱落、反应速度慢且不彻底等缺点。研究成功的磁分离-ELISA技术(MS-ELISA)是一种以磁性纳米材料代替传统ELISA中的酶标板,将ELISA的显色系统与磁分离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这门技术主要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易于形成胶体溶液等特性,使抗原一抗体分子接触面积变大,反应较为彻底,此外磁分离使缓冲液的交换操作更为简便快速,灵敏度也得到了提高。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中。
四、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水平日益提升,比如酶联免疫的检测技术、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技术、PCR的检测技术等,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方式。比如在传统化学比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集束式冷光源、单色器等新型技术,可以快速获得很多种食品参数。但是受到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食品快速检测存在不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际的检测效果。
食品快速检测范围比较窄。在利用快速检测箱检测过程中,实际检测的项目与食品种类有限,导致食品检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无法准确有效分析出食品添加剂的含量等。虽然检测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检测系统不完善,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食品并不适用于快速检测技术。就目前而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水平比较低,这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快速检验技术成熟度不高。随着我国对食品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检测力度不断增加,提升了食品检验检测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快速检测技术缺乏灵敏度和特异性,无法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影响了食品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食品检测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快速检测技术成熟度,保证实际检测的效果。
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落后。受到资金的影响,在食品检验部门中,食品快速检验设备等级不高,虽然有的单位引进了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但是缺乏必要的更新换代,有的食品安全检验单仍然采用传统的食品检验技术,检验方法满足不了实际检验要求,净化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国家检验的基本要求,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检验的精准度。
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就目前而言,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检测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满足当前食品检测的基本要求。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首先,呈现出分布式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在仪器设备和检测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向周围行业进行辐射,进一步细化食品检测标准,扩大快速检测范围,从而保证检测质量。根据当前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特点,为了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检测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传统的检测技术,整合传统的技术资源,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满足食品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其次,虽然我国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很快,但是食品快速安全检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数据信息处理不及时、检测的灵敏度比较低,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技术。
比如免疫胶体金技术与读卡器的融合,可以升级原有的检测系统,检测人员可以利用与之相配套的全城数据分析系统,从而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把控和跟踪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数据信息系统,便于数据记录、储存以及汇总,为后续检测提供重要的检测依据。
最后,随着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当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极大的保证食品检测的质量,快速检测出存在问题的食品,满足不同食品检测的基本要求,优化当前的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与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精确度和灵敏度,推动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水平不断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技术的优势,需要充分融合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检测系统,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改变传统落后的检测模式,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一、项目概况
XX市XX区是XX市的中心区域,采购人为本区域内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府部门,而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为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服务XX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民生,采购人决定将辖区内已建成的XX家农贸市场快检室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运行维护。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的运行维护,包括负责采样、检测、数据报送(含溯源上传)、结果公示等工作,推动区域食品快检工作的有序开展,引导区域内快检监管工作向体系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项目需求
(一)检测批次
快检室按照农贸市场摊位数量或经营户数量确定检测批次,摊位数(户数)<30个,每日检测数量不少于15批次;30-50个,不少于30批次;51-80个,不少于35批次;81-100个,不少于40批次;101-150个,不少于45批次;151-200个,不少于50批次;>200个,不少于60批次。检测室应结合市场(经营户)正常营业时间开展检测,免费接受老百姓的主动送检,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公示,按照要求开展“你点我检”现场活动、基层执法、重大活动保
食品快检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385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