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测绘服务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68页   下载634   2024-07-12   浏览10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33149字   9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剩余35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 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1 第一节 行业背景 11 一、 测绘的基本概念 11 二、水下地形测量的概述及方法 13 三 、测绘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及发展趋势 20 四、 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22 五、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河道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28 六、水下地形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37 一、基本信息 37 二、项目服务需求 37 第二章 河道地形测绘整体服务策划 44 第 一 节 项目 服务思路与策略 44 一、服务 目标及 宗旨 44 二、服务理念 44 三、服务原则 45 四 、管理理念 47 五、管理机制设想 48 六、管理承诺 49 第二节 项目指导方针及管理目标 50 一、 指导方针 50 二、 科学组织、精心 施工 50 三、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50 四、 科技先导、争创一流 51 五、 项目管理目标 51 第三节 测绘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51 一、测量放线 52 二、测量程序 53 三、测量工作的要点 53 四、测量标准及依据 54 五、河道断面测量要求及控制原则 54 第四节 测绘作业的任务及执行要求 55 一、作业任务 55 二、作业目的 55 三、项目执行要求 55 第 五 节 河道水下地形 测绘重难点分析 57 一、基础控制测量 57 二、 图根控制测量 59 三、 1 : 500 河道水下 地形图测制 60 四、 成果质量 62 第三章 项目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 64 第一节 组织机构设置 64 一、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64 二、组织架构图 65 三、岗位职责 65 第二节 人员配置 67 一、人员配备原则 67 二 、人员 分配及资料表 70 第 三 节 人员的管理 75 一、员工管理五原则 75 二、提高员工士气的方式 78 三、团队建设管理 80 四、人员缺失后增补措施 82 第 四 节 项目 人员的培训 85 一、目的、宗旨与原则 85 二、培训分类 87 三、培训组织程序 89 四、培训评估标准 95 五、培训评估程序 97 六、培训考勤规定 99 七、培训档案管理 100 八、培训费用 100 九、测绘人员培训计划 100 第四章 拟项目投入设施设备 104 第一节 拟投入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104 一、主要仪器设备投入清单 104 二、主要仪器设备鉴定书 105 第二节 仪器设备使用保养要求 105 一、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105 二、全站仪使用及维护保养 106 三、全球定位系统使用及维护保养 110 四、水准仪使用及维护保养 112 五、测深仪使用及性能特点 119 第五章 测绘服务管理规章制度 128 第一节 测绘部门管理制度 128 一、请假制度 128 二、质量记录制度 128 三、三级检查制度 129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9 五 、质量检验人员考核制度 131 六、测绘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32 七 、测绘生产质量奖惩制度 134 八、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35 九、项目办公用品、财产管理制度 135 十、测绘生产人员培训、岗位管理制度 136 第二节 安全保密制度及措施 148 一、 基本原则 148 二、 数据的处置 149 三、 数据、资料保密管理 149 四、 过程及成果数据、资料保密管理 150 五、 计算机、可移动介质等信息处理设备保密管理 150 第六章 水下三维地形及断面测绘技术方案 152 第一节 测绘实施概述 152 一、河道测量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152 二、 水下地形测绘的目的 153 第二节 水下三维地形及断面测绘实施计划 154 一、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54 二、测绘目的 155 三、测绘实施阶段划分 155 第三节 水下地形测绘精度要求与技术设计 155 一、精度要求 155 二、技术设计 157 第四节 水下测量点的平面定位方法 163 一、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 164 二、定位系统 166 三、数据获取与质量控制 173 第五节 水深测量技术 175 一、人工测深 175 二、单波束测深仪测量 177 三、多波束测深仪测量 186 四、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地形测量 196 五、机载激光测深(LIDAR) 198 第 六 节 水位改正和水位观测 技术 199 一、水位改正 199 二、水位观测 204 三、河流断面测量观测水位的要求 210 四、水下地形图测绘 211 第七节 水深数据处理合成图 217 一、单波束数据处理 217 二、多波束数据处理 219 三、成果图绘制 222 第七章 管线排查探测技术方案 226 第一节 总则 226 一、 概述 226 二、 任务 226 三、 目的 226 四、探测依据与技术要求 227 五、总体工作流程 227 六、排查探测前的准备工作 228 第二节 管线排查探测设备操作规程 230 一、发射机的使用 230 二、接收机的使用 233 三、野外作业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35 四、业内的处理 236 五、管线探测仪的使用流程 237 第三节 地下管线的探查 238 一、探查方法 238 二、明显管线点调查 239 三、隐蔽管线点探测 240 第四节 地下管线测量 241 一、 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 241 二、 地下管线点测量 242 三、 地下管线点测量精度 243 第五节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43 一、一般规定 243 二、专业管线图的编制 245 三、线断面图的编绘 247 第六节 管线排查探测项目监理 247 一、一般规定 247 二、探测项目的监理工作 248 第七节 探测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49 一、一般规定 249 二、检查 249 三、质量控制措施 251 四、验收 253 五、成果提交 255 第八节 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257 一、一般规定 257 二、系统总体结构与数据标准 257 三、系统的基本功能 258 四、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259 第八章 项目质量及进度控制措施 281 第一节 项目进度计划 281 一、项目实施流程 281 二、测绘周期及计划进度 281 第二节 安全文明生产 措施 282 第三节 进度控制措施 283 一、数字化产品 283 二、测绘质量管理 284 第四节 质量保障措施 285 一、作业和检查工作流程 286 二、作业方法的质量保障 286 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87 四、质量检查保障措施 287 五、产品安全措施 288 第五节 质量控制制度及措施 289 一、质量保证机构 289 二、 质量制度 291 三、 质量保证措施 295 第九章 售后服务及服务承诺 301 第一节 售后服务 方案及承诺 301 一、售后服务方案 301 二、 服务承诺书 302 第二节 售后服务体系 302 一、 本地化服务 303 二、 服务保障体系 304 三、服务人员及电话名单 305 第十章 应急预案 307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07 一、总则 307 二、 组织机构、职责 308 三、 事件的类别 310 四、 应急处理程序及时限 310 第二节 专项应急预案 313 一、防火消防 救援 紧急预案 313 二、食物中毒的急救预案 315 三、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316 四 、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方法 318 五、 盗窃案件 321 六、其他 意外自然伤害 321 七、测绘外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322 第三节 测绘服务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328 一、外业安全保障措施 328 二、 安全措施 329 第四节 野外测绘紧急救援应急预案 332 一、 总则 332 二、 野外测绘的危险性分析 333 三、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及与公司应急救援部门的衔接 333 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 334 五、 预防与预警 336 六、 信息报告程序 337 七、 应急处置 337 八、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40 第十一章 档案管理 341 第一节 档案人员岗位职责 341 一、人员配备 341 二、岗位职责 341 第二节 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345 一、目的 345 二、适用范围 345 三、职责 345 四、工作程序 346 第三节 测绘成果及档案资料管理 352 一、 测绘成果资料归档制度 352 二、 建立法规标准信息收集更新机制 354 三、 测绘成果资料档案借阅制度 354 四、 档案室管理制度 357 五、 档案工作人员要求 359 六、 档案鉴定销毁工作规定 359 七、 资料档案复制制度 361 八、 档案统计工作规定 362 九、 档案保密制度 362 十、相关表格 364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行业背景 一、 测绘的基本概念 1. 测绘学与测量学 测量学与制图学统称为测绘学。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的有关信息。它研究的内容是对这些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它既要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形态;又要结合社会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研究绘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前者和后者构成测绘学。由此可见,测量学是测绘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 传统的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扩展到地球的外层空间,并且已由静态对象发展到观测和研究动态对象;同时,所获得的量既有宏量,也有微量。使用的手段和设备,也已转向自动化、遥测、遥控和数字化。 3. 测绘学的 分类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方面对测量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测量学的分科也越来越细,诸如以下 学科: ( 1 )大地测量学 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特定地面上点的空间位置。 大地测量学分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或空间大地测量学)三个分支学科。几何大地测量学是以一个与地球外形最为接近的几何体(旋转椭球)代表地球形状,用天文方法测定该椭球的形状和大小。物理大地测量学是研究用物理方法测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学科。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地面点定位及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方法的学科。现代大地测量学是综合利用几何、物理、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大地测量学中各种问题的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是研究用摄影和遥感的手段,获取被测物体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并判定其属性的科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分为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学和航天遥感测量学。 ( 2 )工程测量学 研究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中,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和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由于建设工程的不同,工程测量学又分为矿山测量学、水利工程测量学、公路测量学、铁道测量学,以及海洋工程测量学等;又由于工程的不同,精度要求的不同,而有精密工程测量学、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学等。 ( 3 )地图制图学(地图学) 研究地图的编制和应用的学科。它研究用地图图形信息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 ( 4 )海洋测绘 是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方法的学科。 ( 5 )测量学 研究对地球表面局部地区进行测绘工作的基础理论、工作方法、技术和应用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图根控制网的建立、地形图测绘及一般工程的测设。 也有人称地形测量学为测量学。但这种测量学只是为测量地球局部的形状和绘制地形图服务,不包括其他内容。 二、水下地形测量的概述及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不管是城市的防洪还是河道的整治、港口的建设与海底的探矿都需要对水下的地形进行合理的勘测并进行准确定位。目前我国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完善,来进一步制定出更加符合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测量技术方案。 (一) 水下地形测量概述 水下地形测量在水库、港口、码头、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防洪减灾的应用中也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建设技术。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是利用经纬仪通过前方交会来获取地形点数据,随着 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的迅速发展,水下测量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趋于成熟,基本上定型于“ 全球定位系统 +计算机 ( 含数据处理软件 ) +测深仪”的测量模式。 水下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测深两大部分。定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的水上定位手段有光学仪器定位、无线电定位、水声定位、卫星定位和组合定位。平面位置的控制基础主要是陆上已有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卫星定位如采用差分方式,其岸台亦多采用已知控制点,以求坐标系统的统一。水上定位同时,测量水的深度是确定水下地形的重要内容。测深主要靠回声测深仪进行。利用水声换能器垂直向下发射声波并接收水底回波,根据回波时间和声速来确定被测点的水深,通过水深的变化就可以了解水下地形的情况。 水下地形测量是通过测量仪确定水底坐标,从而提高对海洋、湖泊等的治理效率,我国对于水下地形测量的重视程度正逐渐的提升,尤其是水下设计与施工更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度,而测量方法的选择将 极大的影响 水下施工的效率与治理,因此,本研究将对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及要点进行探究,并对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二) 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 目前,我国的水下地形测量大多使用 全球定位系统 定位技术以及 全球定位系统- RTK技术,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能够适用于宽度较大、河流汇集较多的河床,而回升探测仪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测量,不仅能够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信息,还能够确定出水下的高度等。与此同时, 全球定位系统- RTK测量技术是通过基准站设置的接收设备来直接获取水下坐标的信息,并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统计与计算,确定观测值,实际上,水下地形的测量是通过三维直角坐标系决定的,而 全球定位系统 定位技术能够将这些数据坐标 准确地求出 。还可以使用免验潮的方法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也就是将 全球定位系统 的天线设置在探测仪的正下方,这样能够便于较高程度的模型计算,使得水下地形的信息更加准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仪器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水文信息而定,对观测点的选择也要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深测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 声呐 的探测获得与水底深度、温度、盐度以及仪器误差等因素,笔者参考了 探测仪 数据的计算公式,总结出测度测量的准确度受制于水深比例的误差,因此,在选择测量仪器时要注意量程的大小以及灵敏度的高低等。 (三) 几种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简介 1. 水位监测法 此种方法可细分为自动与人工监测两种,使用期限比较长,属于水下地形测量的传统方法。监测站通常采取自动监测法,仪器按照6小时至12小时一次的频率记录数据。因此,自动监测的优势在于资料较为全面、查阅方便。但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此种方法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采样间隔长。由于间隔过长,记录下来的数据无法对水面状况进行实时反映,如果在海拔高程计算中采用此种方法,极易导致偏差过大、数据不准。二、监测站距离远。通常来讲,每两个监测站的距离一般都大于50千米,远远大于测量工作的实际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水位状况有效性不会太高。 人工监测通常只能在临时测量中应用,使用过程中需架设水尺,水位值观测时间间隔为15分钟至30分钟。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如实、 准确地反映 实际情况,但是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适用范围有限、操作麻烦、工作进度得不到保障。总而言之,传统的水位监测法都有一个共性,即观测准确度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实效,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积极采用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2. 前方交汇法 前方交汇法适用于大多数的水域测量,其包括中分大平板仪方向交汇法和经纬仪方向交汇法。大平板仪方向交汇法能找准测量船上的标记对于测图板的设置及透明纸的编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将透明纸图放在测图板上再按照控制点的位置逐步推移,如果方向相同就将其延长,两线相交的位置就可以作为定位点,由此可见,此法是利用图解定位从而减少实地测量所产生的误差,需要注意这种方法限制在一比五千比例尺下的测量。另一种方法是经纬仪方向交汇法,其能够消除传统方法所具有的一切误差,尤其是将三维坐标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分析人员面前,使得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效率得到 极大地提高 ,绘图人员只需要将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编好的程序中,就可以显示坐标定位点,从而进行水下测量、施工工作。 3. 断面索法 断面索法就是使用经纬仪将河岸上空的断面索做好标记,确保水下施工能够拥有准确的定位,这种方式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水流湍急河段的水下测量及施工,尽管断面索法的精确度比较高,但是所耗费的成本较高,需要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才能完成,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还没有能力使用此法进行水下测量,而且,如果河道过宽将很难确定悬空索的标定位置,因此,沿海的区域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4. 电磁波测距极坐标定位法 电磁波测距极坐标定位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水下测量技术,利用经纬仪的跟踪功能将测量船的信息反馈到反光棱镜上,这样就能够将坐标信息直接反映到计算机系统中,不 极大地提高 了测量的准确度,还使得定位的准确度同比于传统方法有所增强,另一方面,电磁波测距极坐标定位法不会受到海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即便是量程很大的海域也能够反馈真实的数据,因此,此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还使得水下交汇的盲区问题得以解决,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测量设备选择 1. 水下地形测量中测深仪的选择:传统的测深仪器与工具主要包括测深锤、测深杆和回声探测仪等,而现阶段这些设备通常被当作辅助工具来进行选用。现阶段的水深测量工作都是通过回声探测仪来完成的,测深仪的机型主要分为双频测深仪和单频测深仪两种,其中单频测深仪能够满足普通的深度测量需要,但一旦碰到需要进行土方计算的测量就显得比较困难,所以通常需要两个测深仪的配合使用 才能更好地 进行水深的测量工作。 2. 水下地形测量中 全球定位系统 的选择:在水下地形的测量设备中, 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用于完成水上的导航与定位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照测图比例尺来进行 全球定位系统 的机型选择工作,同时要对测距精度和定位精度等进行充分考虑,结合实际选用的应用系统和探测仪,来进一步提高所采用的技术线路的可操作性。 3. 水下地形测量中测深船的选择:在波浪等的影响下,使得测深船容易形成前后与上下波动,导致架设在船体上的 全球定位系统 天线也会受到一定的波动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垂直方向的测量结果。专业的测量船对于各个方位的波动情况都能够进行准确的仪器测定,如果测深船体积过大,虽然能够确保船体的稳定性,却影响到其灵活性,不能 有效地进行 浅水区的水深测量工作,因此,测量人员必须依据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来对测深船进行有针对性的船型选择。 (五)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测量线路选择 所有的测量工作都需要在技术确定之前, 充分地结合 客户需要以及测区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测量线路的合理规划,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也不例外。在对大型的河道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工作时,受到水域面积与水域特征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加大了测量工程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测量人员对测量点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来确定出一条更加合理的测量路线,从而保障测量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六)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测量方式选择 我们常见的水下地形测量方式主要是踏勘测区,即运用先前掌握的数据资料来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在进行控制测量的计算之后, 有效地利用 全站仪岸上的观测,将测深数据整合成一份完整的操作报告,最后将数据输出到编辑软件中进行合理的修改,从而得到一副符合1:10000国际分幅的水下地形图。 三 、测绘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及发展趋势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测绘业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陆海国土尚无统一的高精度大地测量控制基准,已有平面控制基准也难于满足地壳动态监测精度的要求;现有大量的陆地测绘信息产品 亟待 更新,海域测绘尚不能适应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以及地籍测绘刚刚起步;二是我国传统测绘技术体系的作业方式陈旧、外业劳动强度大、内业测图技术系统尚不适应航天遥感数据和数字化信息处理的要求、地图编绘多数采用手工作业、快速高精度大比例尺测图技术 亟待 完善、测绘 工作 更新周期太长、地图新品种较少和印刷质量较低、测绘信息应用开发环节很薄弱,以及高精度测绘仪器的生产能力较差等 。 (二) 测绘行业的发展趋势 1. 大地测量定位将运用快速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替代部分传统地面大地测量技术,地球重力场测定将采用空间和传统大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地球动态监测将采用空间技术、电磁波测距技术与传统地面重力测量、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 实现从研究地球表面到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其动力过程,从静态大地测量到动态大地测量、从区域大地测量到全球大地测量、从分离参数大地测量到整体大地测量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的重大变革。 2. 航测遥感与地图制图技术正在从以航空技术和光机技术为特征的传统技术体系向以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技术体系转化 , 其中测图技术从模拟经过解析向数字化过渡 , 地图制图技术由手工作业向机动制图和自动编图转变,最终将形成航测、遥感、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综合一体的数字化产业体系。 3. 海洋测绘的作业从线状向带状和面状发展 ; 测量范围从近海向远海进展;测量方法由水面测量发展成水面、空中和水下多层次立体测量体系;定位手段由光学仪器发展成无线电、卫星等综合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从几百米、几十米逐步精确到米级、亚米级,测量内容由水深等单要素发展到水深、重力、磁力、水文、气象等多要素的综合测量;资料处理和海图制图从手工作业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4. 测绘信息和技术的专题应用,由模拟的宏观定性和静态定向定位的应用领域拓广到模拟与数字并存的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及动态定向定位的应用领域、由地形测绘向资源与环境的专题或综合测量制图领域开拓 ,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管理工程和产业工程中,开发诸如测绘遥感信息辅助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系统,以及在摄影测量 影像 匹配及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计算机立体视觉和工业自动控制的实时摄影测量技术等。 今后若干年将是我国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我国测绘信息产业实现新旧管理体制转换和实现新旧技术体系转化的关键时期。在 其间 ,我国测绘业将沿着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 , 推进生产工艺流程和装备的现代化,同时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 以期达成提高测绘信息获取处理精度和生产效率、减轻野外作业强度、丰富和开拓测绘 服务 种类反应用领域 , 及时有效地满足国内外用户多用途的需求。 目前测绘工作已完成了由手工模拟向数字化生产系统的转变,已成为城市信息港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将面对全社会,及时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责任重大 。 测绘工程主要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 四、 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rn)的基本原理是卫星不断地发送自己的瞬时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利用测距交会原理,计算接收机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息,从而起到定位和导航的作用。系统提供的当前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优于10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把一个 全球定位系统 接收器在基准站点上观察,根据基站已知精确坐标,计算正确的基站距离卫星和基站将发送实时数据。除了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外,用户接收机还接收基准站发送的校正数,对定位结果进行校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分为伪距离差分和载波相位差两大类。后者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可达cm级),常用于高精度测量工程和研究中。 (二) 全球定位系统结合测深仪的测量原理及优点 结合测深仪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天线的探测器和测深传感器安装在相同的平面位置,布置上一艘小船,在同一时间,以确保RTK数据和测深数据同步传输到PC,探测器工作时根据基站通过电台发送正确的测量值的实时修正 数据 本身,明白了厘米级精度平面坐标和实时传输到电脑,同时数字测深仪获得的平面位置的水深数据发送到PC,PC的观察表面高程平面位置水下点计算高程坐标,水下点的三维坐标是由RTK获得的平面坐标,然后将数据导入到数字地图软件编辑和生成所需的水下地形图。 全球定位系统- rtk结合测深仪测量定位点坐标和高程水下地形的水库,并直接安装了 全球定位系统 站天线测深仪换能器的正上方,以确保 全球定位系统 点位于同一铅垂线测量过程中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当传感器的底坐标和仰角由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时,固定点的深度可以由测深仪来确定。水下固定点的高度为 全球定位系统 测得的高度与测深仪测得的深度之差。换能器的坐标也是固定点的坐标。在RTK工作模式下, 全球定位系统 可以实时获取待测点的坐标高程,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目前,10Hz是 全球定位系统 输出的一般频率,而其高度一般可以达到20Hz,这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延迟定位位移。通过软件控制的位置时间测深仪和 全球定位系统 定位延时,控制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采集和测深仪软件的深度应该安装在电脑里,所以 全球定位系统
河道地形测绘服务投标方案(368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