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市容管理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404页   下载681   2024-09-26   浏览53   收藏63   点赞611   评分-   166956字   103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8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8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8 一、水文的概念 18 二、水文巡测的重要性 27 三、水文巡测现状分析 30 第二节 水文巡测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4 一、县级水文局或水文测报中心的测区范围 34 二、仪器设备对巡测工作的影响 34 三、水文巡测工作对策研究 36 第三节 需求分析 37 一、项目概况 37 二、服务内容 37 三、服务要求 38 四、工具及交通 39 五、维护安全 40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41 第一节 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41 一、总体思路 41 二、服务要求 41 三、服务内容 41 四、服务重点 44 五、服务难点 45 第二节 水文巡测数据采集流程 46 第三节 水文巡测工作步骤 47 一、拟定巡测计划 47 二、巡测计划的实施 48 三、巡测数据的评估 49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1 第一节 项目管理概念 51 一、项目管理原则 51 二、项目管理机制 52 三、项目管理维度 56 四 、项目管理模式 59 第二节 项目组织结构 63 一、项目组织结构分类 63 二、建立项目组织的步骤 67 三、项目管理结构 68 第 三 节 项目机构设置 69 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立 69 二、项目组织机构图 70 三、服务人员配置情况 71 第四节 人员岗位职责 73 一、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73 二、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73 三、质检科岗位职责 74 四、 设备 科岗位职责 75 五、安全科岗位职责 75 第四章 人员管理及培训 77 第 一 节 人员管理 77 一、严把录用关 , 选好苗 , 育良才 77 二、 建立考核制度 80 三、多重激励 , 不拘一格选人才 82 四、人性化民主型内部管理 , 增强企业凝聚力. 83 五、 量化管理与标准化运作 84 六、协调关系 84 七、员工形象 86 第二节 人员培训计划 86 一、培训目的 86 二、培训对象 87 三、培训时间 87 四、培训方式 87 五、培训教师 87 六、培训教材 87 七、培训内容 87 八、培训考核 88 九、培训效果评估 88 第三节 保密教育与培训 88 一、 保密教育培训要求 88 二、 保密培训对象 89 三、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 89 四、 违纪教育 91 五、 涉密人员管理 91 六、 涉密人员离职/离岗管理 94 七、 涉密人员考核与奖惩 95 第四节 驾驶员培训方案 95 一、指导思想 96 二、具体培训计划 96 三、培训目标 97 四、培训方式 97 第五章 拟投入设施设备 99 第一节 拟投入设施设备 99 第二节 主要巡测设备 100 一、水位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型 100 二、遥测终端RTU水资源控制器 103 三、分体式高精度超声波物位计 104 四、 便携式流速测算仪 106 第三节 设施设备管理 109 一、目的 109 二、范围 109 三、职责 109 四、设备设施维护基本原则 109 五 、设备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10 第四节 水文巡测车规范标准 110 一、 范围 110 二、 水文巡测车 111 三、 产品分类及型号 111 四、 结构组成 112 五、 要求 113 六、 数据采集功能 115 七、 试验方法 116 第五节 水文遥测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要点 118 一、水文遥测设备故障 119 二、水文遥测设备管理及维护要点 120 第六节 驾驶员安全管理方案 122 一、驾驶员的职责及管理 122 二、车辆使用规定 123 三、车辆保养 124 四、车辆检查制度 128 五、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128 第六章 项目管理制度 130 第 一 节 船只设备管理 130 一、总则 130 二、主要任务 130 三、指导方针 130 四、船机设备的分类管理 130 五、船机设备管理程序 132 六、设备的维修保养 132 七、外租船机设备的管理 133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135 一、财务工作管理制度 135 二、借款借支管理制度 137 三、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138 四、薪酬发放管理制度 140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43 一、员工管理制度 143 二、员工聘用制度 156 三、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159 四、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164 五、员工教育培训制度 168 六、人事考核管理制度 176 七、员工奖惩制度 182 第四节 岗位培训管理制度 186 一、培训服务规范要求 186 二、内部培训制度 187 三、培训讲师工作制度 196 四、培训岗位管理制度 201 五、培训讲师奖惩制度 206 六、培训期间考勤制度 206 七、培训质量管理制度 208 八、培训讲师选聘制度 209 九、培训讲师考核制度 209 十、培训讲师淘汰制度 210 第五节 公司档案管理 211 一、总则 211 二、档案的管理部门 212 三、档案的分类管理 213 四、档案的移交管理 215 五、档案的归档管理 215 六、档案的立卷管理 216 七、档案的保管要求 217 八、档案的借阅管理 219 九、档案的销毁管理 220 第六节 劳保用品使用制度 221 一、领用管理规定 221 二、使用管理规定 222 三、劳保用品使用说明 223 第七节 车辆管理制度 226 一、 日常管理 226 二 、安全管理 227 三 、维修管理 227 四 、油料管理 228 五 、奖惩办法 228 第八节 驾驶 人员 管理 制度 229 第七章 水文巡测方案 232 第一节 高程接测方案 232 一、 高程接测范围 232 二、 组织形式 236 三、 高程接测具体技术要求 236 四、 资料整理 238 第二节 巡测方案总体布置 239 一、 巡测目的 239 二、 巡测范围 239 三、 巡测组织形式 240 四、 巡测方式 240 五、 测流的启动过程 241 六、 交通状况及巡测路线布置 242 七、 流量测验方案布置 242 八、 资料整理 245 九、 巡测工作及成果分析报告编写 248 第 三 节 四等水准测量 248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用途和一般要求 248 二、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251 三、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 254 第 四 节 三等水准测量 255 一、一般要求 255 二、三等水准测量方法 258 三、跨河水准测量 260 四、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 263 第 五 节 河床断面测量 264 一、大断面测量的总体要求 264 二、起点距测量 264 三、高程测量 267 四、断面测量资料的整理与计算 273 五、断面测量的误差及来源 276 第 六 节 水准仪及其检验与校正 277 一、水准仪的结构 277 二、水准仪的类型和特征 279 三、水准仪的检验 281 四、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 281 五、圆水准器安置准确性的检验与校正 281 六、符合水准器分划值的检验 282 七、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 282 八、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283 九、水准尺分划面弯曲差的检验与校正 285 十、水准尺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285 第 七 节 陆上水面蒸发场的选择和设置 285 一、陆上水面蒸发场的环境条件 285 二、陆上水面蒸发场的设置和维护 287 第 八 节 非冰期水面蒸发观测 289 一、观测时间和观测程序 289 二、观测方法和要求 291 第 九 节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 292 一、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工作内容 293 二、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分布 293 三、悬移质输沙率的测验方法 294 四、相应单样的采取 297 五、测验误差的控制 297 第 十 节 单样含沙量测验 298 一、一般要求 298 二、采取单样的内容: 298 三、单样含沙量测验的测次分布 299 四、单样含沙量的测验方法 299 五、单样含沙量的停测和目测 300 六、误差来源及控制 301 第 八 章 降水量观测 302 第一节 降水量观测概述 302 一、降水量观测的项目 302 二、降水量的观测精度 302 三、降水量观测的时间 303 第二节 雨量观测场地的设置 303 一、观测站点的布设 303 二、观测场地的选择 303 三、降水观测场地的查勘 304 四、观测场地设置 305 五、观测场地的保护 306 六、编制雨量站考证簿 307 第三节 降水观测的设备 307 一、降水观测仪器 307 二、仪器的安装 313 三、仪器的检查和维护 315 第四节 使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318 一、观测时段 318 二、液态降水量观测 319 三、固态降水量观测 320 四、特殊观测 321 五、观测注意事项 323 第五节 使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 323 一、观测时间和程序 323 二、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条件 325 三、雨量记录的检查 325 四、观测注意事项 327 第六节 使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观测降水量 328 一、自记周期的选择 328 二、观测(换纸)时间 328 三、观测方法 329 四、雨量记录的检查 331 五、观测注意事项 335 第七节 降水量资料整理 335 一、一般要求 335 二、雨量器观测记载资料的整理 337 三、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 338 四、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记录资料的整理 342 第九章 测站环境物业化管理方案 346 第 一 节 测站 机电设备维护养护 346 一、机电设备维修养护要点 346 二、维修养护实施内容 346 第 二 节 测站周围 附属设备养护 347 第三节 水文巡测 站管理制度 349 第 四 节 护坡、绿地、水面清扫保洁作业规范 350 一、作业时间及要求 350 二、 水域 清扫保洁质量标准 350 第 五 节 水面保洁制度 351 一、目标和要求 351 二、责任和分工 352 三、方法和措施 352 四、加强宣传和监督 353 第 六 节 水面保洁管理实施方案 353 一、制订保洁目标,做到“三无” 354 二、日常保洁工作内容 354 三、保洁安全生产 355 第十章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357 第一节 质量保障措施 357 一、实施ISO质量体系保证模式标准 357 二、XX 水文巡测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358 第 二 节 服务机制设想 359 一、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359 二、 激励机制 359 三、 公开服务制 359 四、 首问责任制 359 五、 全天候服务 359 六、 回访工作制 359 七、 应急预案制 360 八、 监督机制 360 九、 自我约束机制 360 第十一章 应急预案 361 第一节 水文巡测 防洪应急预案 361 一、编制目的 361 二、编制依据 361 三、编制原则 361 四、适用条件 362 第二节 人员落水救援应急预案 363 一、人员落水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63 二、人员落水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63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364 四、预防与预警 365 五、信息报告程序 366 六、应急处置 366 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67 八、事故处理 368 第三节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 368 一、编制目的 368 二、编制依据 369 三、事件分级 369 四、适用范围 370 五、工作原则 370 六、环境应急救援队伍 371 第四节 水上作业应急预案 372 一、总则 372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74 三、预防和信息报告 375 四、应急响应 377 五、后期处置 378 六、应急保障 379 第五节 夏季高温作业 人员中暑应急预案 380 一、总则 380 二、概况 381 三、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 382 四、危急事件的预防 383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383 第六节 发现水域 油污染应急预案 386 一、目的 386 二、适用范围 386 三、职责 386 四、应急程序 386 第七节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89 一、范围 389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89 三、事件分析 389 四、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397 五、信息报告 398 六、应急响应 399 七、后期处置 403 八、应急保障 404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服务 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人员管理及培训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拟投入设施设备 ”详情可见本文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水文巡测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降水量观测 ”详情可见本文第八章。 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 章。 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十二 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水文的概念 (一)水文工作概述 1. 工作成绩 建国60年来,水文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水位站203处、 雨量站 2处。 截至目前 ,我国已建成各类水文站点3万多处,形成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水质、地下水、蒸发、泥沙等项目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水文站网。 2. 理顺水文体制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水文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除海南、北京、天津和上海四省市外,省级水文机构都建立了水文水资源 ( 勘测 ) 局,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水文机构明确为副厅级,四川、山东、甘肃三省水文机构正职领导明确配备副厅级干部。全国共有15个省 ( 自治区 ) 地市级水文机构确定为处级或副处级。1997年,西藏自治区 水利局 印发《关于对水文工作实行双重领导的意见》,明确实行以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领导为主、条块结合的水文机构 双重领导体制 。站队结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基层测验方式改革,自1978年开展站队结合基地建设和巡测工作以来,初步建设了站队结合基地315个,占应建总数的65%。 3.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 水文系统不断进行技术改革,水文测报手段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长江委、江苏等水文单位配置了多普勒剖面 流速仪 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先进的水文仪器设备,在太湖等流域建设了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引进澳大利亚固态存储器技术,在国内组装了6600多套水位、雨量自记仪器,已有1/3投入使用。通过国家公用数据交换网和水利专用通信网,建成了各个层次的 通信网络 ,水文通信条件显著改善。水情信息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前主要由手工处理水情信息,已经开发出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系统 , 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基本实现水情电报翻译、图表绘制、水情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卫星云图、雷达测雨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得到较快发展。1990年开始建设 水文数据库 ,全国已有70%水文单位将80%以上的水文资料输入水文数据库,并开发了相应的查询服务系统,有的已初步投入运用。 4. 行业管理逐步加强 水文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行业管理逐步加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文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水文站,表扬水文工作和水文职工,要求加强水文设施建设,做好水文测报工作。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 :“ 进一步健全气象、水文、防汛服务体系 ” 近年来四川、云南、河北、湖南、山西、安徽、广西、江西、山东、湖北、甘肃、陕西等省 ( 自治区 ) 政府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了水文工作的发展。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关政策的逐步完善。水文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1998年地方水文投入6亿元,比1995年的3.9亿元增长54%。 江苏省水利厅 于1991年出台了 “ 工程带水文 ” 政策,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和加固水利工程,应包含 水文观测 基础设施的投资,96~98年累计投入水文1500多万元。山东、安徽、湖南、河北等省也抓住机遇,出台相应政策,以 “ 工程带水文 ” 的形式,分别落实水文基本建设经费1000万元左右,促进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计委、财政厅、水电厅于1996年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 ( 市 ) 、县、乡将发展本地水文水资源事业的基建投资和经费,分别列入同级计划和财政预算,实行 “ 双重计划体制 ” 。1998年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局事业费总额为2452.6万元,是改革 预算管理体制 、实行零基预算前1995年事业经费总额的两倍。 5. 抗洪减灾中的巨大贡献 水文在历年的抗洪减灾工作中, 作出 了巨大贡献,真正起到了耳目和参谋的作用。特别是1998年在长江、松花江、珠江、 闽江 等主要江河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期间,广大水文职工 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及时测报洪水,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水文信息,为防汛指挥决策、水利工程的安全调度和运行提供重要依据。如长江上游8次洪峰的准确预报,特别是对第六次洪峰,不仅准确预报了洪峰水位,也准确预报了超额洪量,避免了 荆江分洪区 运用。对松花江洪水提前12天做出哈尔滨站要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的预报。对西江梧州 作出 了26.50米最高水位的预报,误差仅为1厘米。据计,1998年水文防洪减灾效益超过800亿元。党和政府对水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高度赞扬 “ 水利、气象、水文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没有水利、气象、水文等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要夺取这样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 长江发生了大洪水,太湖发生了超过历史最高的洪水,水文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防汛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 6. 水资源管理和作用 在 水资源管理 和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水文系统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80年代,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 水资源评价 ,汇总出版了《中国水资源评价》,摸清了我国水资源的家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从1995年起,组织编制《水资源公报》 , 在部分城市开展水资源研究。加强水环境机构的计量认证工作,全国250个水环境监测中心,已全部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配合 取水许可制度 的实施,积极开展取水、退水水量、 水质监测 工作。组织开展水资源质量评价,编制出版《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报告。此外,水文工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管理、 农业灌溉 、城市用水、航运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7. 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长期以来,水文职工发扬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 为祖国和人民默默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 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据统计,建国以来水文系统因公牺牲的同志共有210多名。水文职工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1998年全国有42个单位、121人获得了省部级以上表彰。1997年我部组织 “ 水利职工先进事迹报告团 ” ,水文系统先进人物张先梅、闫寿松、刘亦清和黄委水文群体的事迹在水利行业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长江委九江等3个水文站被评为 “ 水利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 ” ,湖南省水文职工 何江波 获得全国技能人才表彰的最高荣誉 “ 中华技能大奖 ” ,黄委李建文等4名水文职工获得 “ 全国技术能手 ” 的光荣称号。 全国水文系统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拓宽水文服务范围,因地制宜兴办经济实体搞创收,安排了部分 富裕 人员。 回顾水文工作走过的历程,特别是工作实践,我们得出的基本认识是 :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水文发展的前提 ; 改革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是水文发展的基础 ; 各级政府的重视是水文发展的关键 ; 经费投入是水文发展的保障 ; 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是水文发展的根本出路。 8. 存在问题 水文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 ( 1 ) 一些省厅 ( 局 ) 对水文工作重视不够,影响水文水资源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的进展。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 ( 自治区 ) 地市级水文机构级别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 ( 2 ) 有些省厅局对水文工作重视不够,水文投入严重不足。 ( 3 ) 水文信息处理、 洪水预报 的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二) 主要措施 1 . 加速理顺管理体制,加快站队结合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巡测工作。 加快站队结合和水文巡测步伐,制定《全国水文站队结合及巡测规划》,纳入国家水利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尽快审定并积极实施《水文站队结合及巡测规划》。各省水文单位要将站队结合和巡测规划报省计委批准,并纳入年度计划加快实施,对于符合巡测条件的水文站全部实现巡测。 2.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文测报设施建设标准。 水文经费不足是制约水文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利系统各级领导都要转变传统观念,把 水文计划 安排,要下大力气研究水文经费问题,拓宽经费渠道,完善投入机制。 ( 1 ) 做好水文发展规划,并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加以实施 ; ( 2 ) 按照198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水利电力部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从水利基建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站和站队结合基地建设、设施设备建设改造等。要从特大防汛费、水利基金中优先安排水文水毁经费,保证水文水毁设施的及时修复。在建设上,制定 “ 工程带水文 ” 政策,明确在编制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时必须考虑水文站建设和设施改造。按项目管理,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实行三制,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 3 ) 水文工作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水文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同时水文也是水资源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所需业务经费应首先纳入财政预算。若地方财政有困难,应从省、地、县收取的水资源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确保其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 ( 4 ) 制定水文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在财政预算中列入占固定资产总额5%~15%的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费。 ( 5 ) 要提高委托观测人员的待遇,保证雨量、水位观测质量。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水文经费的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浪费,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经费。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基本单元。各单位要在稳定现有水文站网的基础上,根据防洪、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需要,调整发展站网,重点完善防洪重点流域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增设省 ( 区 ) 际、重要取水和退水口的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测站,建设重要城市水文监测站网。 在2007年11月15日召开的国家防总会议上,温家宝副总理指出 :“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是一项很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要抓紧立项,加强领导,认真做好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发挥效益。 ” 汪恕诚部长也明确要求 “ 要切实抓好建设管理工作,各地要组建专门班子,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充实技术力量,认真搞好设计和施工,严格按三制的要求建设,确保指挥系统达到先进水平,争取尽快发挥效益。 ” 各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工作,落实配套资金,充分利用水文部门的优势,让他们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和建设任务。 3 . 努力提高水文测报水平和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测质量。 水文系统应认真总结多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测报大洪水的经验和教训,做好来年水文测报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要建立责任制,制订完善水文测验和预报方案,不断提高测验能力、预报精度和时效,保证做到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快、报得好,及时快捷,优质服务。抓紧修复水毁水文测验设施,检修仪器设备,着手实施应急工程项目,按防大汛、测大洪的实战要求,做好一切准备。 水文系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测工作,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尽快完善水资源监测网络,特别要加强省 ( 区市 ) 际断面、重要取水和退水口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工作 ; 协同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做好《水资源公报》编制的有关工作 ; 加强对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盐碱化和荒漠化等问题的观测和研究,为水资源科学配置、调度、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水文系统要认真做好洪水影响评价和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水资源和防洪论证工作,为防洪、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建设开展多方位的优质服务。 4 . 加强水文行业管理。 水利部水文局要积极工作,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利进一步明确水文的地位、工作的职责和水文投入等问题。 水利要发展,水文应先行。水文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局。加强水文工作,关键在领导。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系统的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水文工作,加强领导,将水文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要积极主动地向省 ( 区、市 ) 党委、政府和财政、计委等综合部门领导汇报水文工作情况,争取取得对水文工作的更大支持。各级水利部门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多帮助、多支持、多关心水文,经常听取水文部门的汇报,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检验我们水利部门的领导是否真正重视水文,一看体制顺不顺,水文机构规格高不高。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水文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 二看投入增加得多不多,所需业务经费基数定没定 ; 三要充分发挥水文部门的作用,用好这支队伍,把水文作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一大业务支柱,不要另起炉灶,另拉队伍,以免造成工作扯皮、 掣肘 。 二、水文巡测的重要性 水文工作是水利工作及一切与水资源有关的国民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是防汛抗旱及水资源规划、开发、管理.运用和保护的耳目和尖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防洪减灾任务更加艰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水文工作以更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以驻站观测为主的水文观测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定位观测资料已远远不能反映天然的径流情况。定位观测必须与流域调查相结合,才能使定位观测的水文资料还原其本来面貌,使水文资料更实际,更有使用价值,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一)水文巡测的目的和意义 水文巡测是对水文基层测站的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水文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水资源监测管理,扩大资
水文巡测服务投标方案(40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