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51页   下载105   2024-09-26   浏览152   收藏11   点赞532   评分-   145738字   99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3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 服务 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服务设想 9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9 一、养老服务概述 9 二、社区对青少年成长影响 13 三、社区活动介绍 18 第二节 项目需求分析 32 一、项目概况 33 二、服务需求 33 第三节 社区活动组织设想 34 一、社区活动的基本程序 35 二、社区活动的方法 39 三、社区活动组织技巧 41 四、现场安排 47 第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48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8 一、人员配备基本原理 48 二、人员配备的原则 49 三、组织构架图 50 四、人员分配及资料表 52 第二节 人员岗位职责 56 一、项目负责人 57 二、财务部 58 三、策划部 60 四、综管部 61 五、服务部 62 六、物资管理部 62 第三章 项目物资准备方案 64 第一节 物资配备方案 64 一、活动物料准备原则 64 二、物资配备清单 66 第二节 物资管理方案 68 一、音响设备管理方案 69 二、消耗性用品管理方案 71 三、宣传物料管理方案 72 第四章 社区活动服务方案 74 第一节 社区活动的组织 74 一、社区活动组织流程 74 二、社区活动组织内容 79 第二节 社区青少年活动服务方案 88 一、教育成长类活动服务方案 88 二、社交团建类活动服务方案 107 三、 亲子共融类活动服务方案 117 第三节 老年居民社区活动服务方案 128 一、教育发展类活动服务方案 128 二、健康促进类活动服务方案 142 三、互助支持类活动服务方案 158 第四节 社区综合活动服务方案 172 一、文体康乐类活动服务方案 173 二、竞技评比类活动服务方案 181 三、便民利民类活动服务方案 195 第五节 社区节庆活动服务方案 205 一、新春活动服务方案 205 二、端午活动服务方案 214 三、中秋活动服务方案 223 第 五 章 项 目 管理制度 233 第一节 人员管理制度 233 一、人员管理方法 233 二、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 235 三、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 238 四、活动室管理人员制度 243 五、活动现场人员仪容仪表管理 244 六、人员管理条例 246 七、人员监督机制 247 八、人事招聘制度 248 九、人事考勤制度 254 十、人员离职制度 256 第二节 社区服务站管理制度 260 一、社区普法教育活动室管理制度 260 二、社区科普活动室管理制度 261 三、社区青少年活动室管理制度 262 四、社区文体活动室管理制度 263 五、老年活动室管理制度 264 第三节 社区文化活动管理制度 266 一、目的 266 二、范围 266 三、职责 266 四、方法和过程控制 267 第四节 档案管理制度 275 一、文书类档案管理制度 275 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280 三、证照类档案管理制度 280 四、档案记录表格 281 第五节 社区活动安全管理方案 284 一、户外活动安全管理方案 285 二、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等活动安全管理方案 286 三、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方案 288 第六节 其他管理制度 291 一、宣传栏管理制度 291 二、活动场地管理制度 293 第六章 社区活动服务保障体系 295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障 295 一、 总则 295 二 、社区服务人员 工作流程指引 295 三 、社区服务人员 服务申请程序 297 四、 社区服务人员 管理制度 297 五、 计划与总结 298 第二节 安全保障体系 300 一、活动现场安全保障 300 二、户外活动安全保障 304 第七章 项目应急预案 307 第一节 应急总预案 307 一、应急预案原则 307 二 、应急组织机构 309 三 、应急物资准备 319 四 、应急保障措施 322 第二节 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25 第三节 参与人员中暑应急预案 337 一、应急措施 338 二、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341 第四节 突发地震安全应急预案 342 一、总则 342 二、机构和职责 343 三、应急行动的实施 345 四、应急保障措施 347 五、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347 第五节 活动期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47 一、适用范围 348 二、活动前的防疫准备工作 348 三、做好场所入口处的防疫工作 349 四、活动现场的防疫工作 350 五、活动异常情况处置要求 350 温馨提示 : 本方案 目 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 , 如需查阅 , 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 整体服务设想 ”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 二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二 章。 三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物资准备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三 章。 四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社区活动服务 方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四 章。 五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管理制度 ”详情可见本文第 五 章。 六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社区活动服务保障体系 ”详情可见第 六 章。 七 、 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 项目应急预案 ”详情可见本文第 七 章。 编制依据 一、项 目 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二) 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 目 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 目整体服务设想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养老服务概述 (一)养老的类型及模式 1.养老类型 (1)消费养老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应该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关心购物后所带来的利益。 企业会拥有大量来自消费者的返利而成为资本市场的强者,并且会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资金,从而解决许多与养老有关的难题。 (2)以房养老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了要开展住房养老保险反向抵押试点工作。 相关表示,金融监管机构将尽快制定试点政策。住房反向抵押试点工作不是政府的基本养老政策,这一政策是市场化选择机制,是具备条件的老年人自主选择是否选择的一个金融性工具。 (3)机构养老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4)出国养老 近年来,中国老人突然大量涌入美国,几乎占满了南加州的老人公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享受美国福利。 老人公寓的建造靠近医院,靠近超市,为了保障老人的生病和生活方便,老人公寓的装修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里外都像新房子一样。 老人公寓的每层楼都有一个公用的大客厅,里面有大沙发、电视,还有书架和钢琴。谁家来人就可以在客厅里聚。大楼里有电梯,每个楼层都有洗衣房。洗衣房宽敞明亮,健身房24小时开放。 跑步机、乒乓球桌,只要想玩,随时都可以去。电脑房里免费上网,还提供打印机油墨。住在这里不用担心账单,不用操心儿女,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寻找快乐。 2.多元模式 家庭养老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反哺式”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缺少制度保障,且由于世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代际冲突。 家政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出资,让专业家政服务社区培训家政社区服务人员,以派遣的方式进入老人家庭,从事家政养老服务。 老年公寓是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老年居住模式。但和家政养老一样,该模式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健全,且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其重点是解决社区中体弱多病、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社区养老是指根据社区老年人数量和需求,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之家、日间照料室、餐厅、托老所、小型家庭养老院、文化健身活动室等设施,通过“白天进社区活动、晚上回家里居住”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其缺陷在于一些社区机构设施有限、人手不足、内容单一。 机构养老是指国家或民间提供资金,开设养老院、老年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我国在推进机构养老的过程中,已形成国家或集体兴办、集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民间资本兴办等几种投资经营模式,且正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居家 养老是XX家政首创 的一种养老模式,其将市区老人安排在经“巾帼服务”专业培训、取得养老服务上岗证书的、有条件有能力托养老人的郊区(上海崇明、嘉定)农民工家政员家庭进行寄养,以缓解城市居家养老压力。 会所养老该模式是一种通过整合商业地产资源开展的养老服务,如巾帼家政在位于上海郊区泰晤士小镇设立的“廊桥圆梦”助老养老体验会馆,就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融合为一体。 医养结合养老是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新型模式。在医养结合机构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就医保健与养护照料需求。 如XX社区 旗下裕和养护院与裕和康复院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与生活照护两者兼得的服务。 随着养老需求不断释放,一些新型养老模式也已出现,如上养生养老社区,该项目通过会员型养老公寓结合产权型亲子养老产品,依托于全配套设施,实现父母同子女两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龄共生的社区。此外,平安集团根据三类不同护理需求,在整个社区中配置亲子型养老公寓、非护理型养老公寓、半护理型养老公寓等一站式养老模式。 (二) 养老服务内容 供养和生活料理服务:一是街道、社区提供长期性和临时性养老(托老)场所,如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日托站、老人食堂等;二是成立老人家庭服务中心,上门帮助料理生活;三是资助老年人活动辅助器材;四是进行适当的康复医疗知识教育和咨询,使家庭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问题和需求;五是在社会服务业中,增设老年人生活服务点,如老人商店、专柜等,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方便;六是紧急救助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社区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并建立80岁以上寿星老人健康档案向老年人提供常见病的护理和治疗。 教育服务:开办各类老年社区、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再学习、再教育提供机会和便利条件。 社会参与服务:为老年人晚年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如加强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社会的联系,为关心教育下一代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在公共场所、桥梁、道路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要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老年人技术服务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部、老年人协会,义务协助和参加街道居委会工作等。 文体娱乐服务:兴办各种文体娱乐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各类协会、研究会,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建立老年人活动室、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书画社、旅游服务部、戏社等。 二、社区对青少年成长影响 社区是青少年除社区之外接触最多的社活动区域所,他们的知识更新、娱乐休闲、社交学习、健康锻炼等活动很大一部分是在社区中完成的。经过粗略统计,我国一年中在校的青少年大约有100多个假日和休息日是生活在社区中的,也就是一年的三分之一还多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加之现在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工作较忙,因此对他们进行各类宣传教育、合理安排好在社区以外的时间,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种校外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成为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社会的持续发展、持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青少年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成员,而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仅靠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坚持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 社区对青少年教育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全旗性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现就目前社区青少年教育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一些搞好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途径的探讨。 (一)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的作用 1.整合对青少年的社会影响。 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快速变动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面临着太多的社会影响源。必须通过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的作用,来整合和主导这些影响源,使他们朝着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方向发展。 2.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 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有助于使青少年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道德学习兴趣,提高道德践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作用会越来越大。社区的宣传教育担负着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和成长榜样等责任。 3.改善和扩大学习面。 过去对学习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忽略了包括社会认知的学习、社会经验的学习、社会情感的学习等。心理学家早就讲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社会兴趣,他是很庸俗的。而人的社会意识、知识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而不是靠自然而然地形成。 4.弥补社区教育不足。 现在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脱节,学科之间的知识构不成联系,参与人员缺乏整合运用的机会等等,都需要由社区的宣传教育来配套和补充。 (二)社区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存在的不足 1.政府统筹有待加强。 开展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的难点是通过政府统筹,合理整合、配置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即:包括人力和物力,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益。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存在着政府统筹不力的问题。社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在抓,政府虽然有所参与,但是解决问题不主动,不得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有关人员对社区青少年教育认识不足,还不了解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在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抓好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力不从心。从中央到地方,在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方面缺乏权威的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也找不到充分的政策依据。在有些地方,行业的“条”和部门的“块”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这也给地方政府统筹安排社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开展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建设和各种社区资源的调配与整合,必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各地政府都很少划拨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专项资金,开展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和政府的临时性支出。这一状况严重妨碍了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工作不成体系,随意性强,缺少中远期规划。 在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可干可不干的观念,很多地方基本上是上面推一推,我就动一动,组织两个活动;或者只在寒暑假才想起青少年教育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的随意性较强,缺少工作规划。 (三)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的途径探讨 1.加强政府对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统筹职能。 关键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我区的实际,应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办、社区参与、资源共享的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将社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畴。下发相关文件,统一部署,将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并予以奖励和惩罚。 2.增加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费投入。政府对社区青少年宣传要有足够的、稳定的经费投入。政府要划拨社区青少年教育专款,保证专款专用。教育等有关部门也应该相应的增加社区青少年教育专款。社区青少年教育专款的数量应随着社区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3.构建社区青少年教育网络。社区要健全以街道为核心,区、街、居并举,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社区青少年教育网络。要建立青少年教育联系线,即:办事处——社区教育委员会——辅导员——参与人员。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新网络。 4.加强社区内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教育基地的建设。青少年社区教育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域优势和社会环境,建立各种类型的活动基地、教育基地、文化基地、实践基地。如: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少年宫、图书馆、文化宫、体育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青少年活动阵地,做好社区青少年宣传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5.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 一是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外语、计算机网络知识、科普知识、实用技能等培训活动;根据青少年的就业需求,社区要联合劳动、教育、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面向辍学、失学和学习有困难的青少年,街道和社区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助学金,同时开展志愿者家教辅导、学习方法讲座等活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二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定期聘请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社区要创造条件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服务。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动员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基层单位,为社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依托驻区青少年维权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举办社区自护培训班、社区活动营、自护社区,帮助社区青少年掌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律援助等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 6.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建立社区青少年管理档案。社区青少年社区服务人员要经常性地开展调查,掌握社区内青少年的状况,建立详细档案,并根据其行为变化定期更新,做到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目前状况清。完善社区青少年评价体系。通过社区、社区、单位联系卡等方式,建立社区与驻区社区、单位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地掌握青少年的综合表现,把社区评价和社区、单位的评价统一起来。 三、社区活动介绍 (一)社区活动含义 1.广义:社区活动是在社区内由不同主体策划组织的活动。 (1)主体——社区管理者、社区居民、商家等。 (2)客体——一般居民与特殊居民;常住居民与流动居民。 (3)内容——不同标准分类 2.狭义:社区活动是在社区内由社区工作者策划、发起、组织的、由社区居民参与的、旨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实现社区和谐的各种各类活动。 (二)社区活动功能 1.满足需要。 2.引导塑造。 (1)导向。 (2)塑造。 (3)规范。 (4)凝聚。 3.全面发展 (1)居民素质提高。 (2)社区成员互动。 (3)提高生活质量: A.扶危济困活动,改善弱势群体。 B.广场节庆活动,居民广泛参与。 C.改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 D.开发休闲功能,满足居民需求。 4.整合协调 (1)协调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2)整合资源,提高综合素质。 (3)稳定社会,缓冲矛盾冲突。 (三)社区活动原则 1.公益性:坚持公益性,服务群众是社区活动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就是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只要群众需要,就是社区活动努力的方向。 2.群众性:社区活动要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既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主题鲜明,又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娱乐性和低竞技性:娱乐性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明显的特征,也是推广普及社区文化的催化剂。活动低竞技性不仅给普及活动增添活力,而且还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境界,从而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 4.连续性和稳定性:社区活动在时间上应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就是举办的社区活动项目有比较固定的频次;时间上的稳定性,就是社区活动项目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如果是想起来就玩一回,情绪不好就忘记了;或者闲时搞,忙时就不问了。那时很难把社区活动办好的。 (四)社区活动类型 1.按照性质划分:公益活动、商业促销活动、自娱自乐活动 2.按活动频率分: 定期举办的大型活动(重大节日、主题宣传)、日常开展的经常性活动 3.从参与人群分: (1)全体居民参与的活动。 (2)特定人群参加的活动:老年人、青少年、儿童、残疾人、矫正对象、优抚对象、救助对象、流动人口。 4.从活动内容分: (1)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开展的社区活动,如庆典、书画展、演讲等。 (2)社区体育活动 社区开展的以休闲、健身为目的的大众体育健身活动。 (3)社区科普活动 社区开展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健康咨询、科普讲座、科普图片展、节能环保、安全健康、交通安全、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等科普知识。 (4)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 (5)社区娱乐活动 社区开展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五)社区活动特征 社区活动是一个地域性的,就地就近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服务过程,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社区活动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的作用。 1.区位性: 社区是按一定地域特征和居民群众划分的生活区域,呈现出一定的社区活动差异。 (1)社区因行业结构不同,居民文化生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如商业型社区、工业型社区、科技型社区、政治型社区、军事型社区、金融一条街等,便有各自的文化生活特点。 (2)社区活动与社区机构及活动设施有关,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舞厅、体育场馆、群众性活动广场、公园等,这些设施的数量和使用情况,直接决定着社区活动的质量。 2.多元性: (1)从参与主体看: 涉及个人、家庭、邻里、朋友、单位、社区,层次较多;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等差异较大;单位与单位、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之间,构成关系复杂。 (2)从活动内容看: 涉及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活动等领域的活动知识,也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矫正对象、优抚对象、救助对象、家庭等社会工作知识。 3.互动性: 社区活动需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互动性好,说明社区活动发挥了作用。 (六)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城市社区的特征 当世界从工业化向工业化后社会变迁之时,社会便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城市社区的界限和特征变得复杂起来。 (1)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大规模聚集是城市区别于传统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人口集中造成城市土地价格的昂贵,城市居住格局出现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导致生活空间的单元化、独立化、封闭化,改变了传统社区的人文生态,邻舍间、家族间的交往密切程度减弱。 (2)城市中择业自由和社会流动性大,造成多次迁移和居住不定,导致人际陌生化、孤立化和群体意识的淡薄。 (3)城市生活中的人口异质化程度高。所谓异质化是指那些与社会行为有关的社会性质,例如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经济能力以及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人们的行为,导致社会行为的差异。造成城市人口的高品质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A.职业结构高度分化造成职业上的异质化; B.各种职业的收入差异造成人们经济上的异质化; C.城市层次差异大的组织结构使居民的社会参与程度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作用产生差异,造成城市居民在社会地位和权力方面的异质化; D.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造成城市居民在文化水平上的异质化; E.城市居民居住地的区位结构造成城市居民在居住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质化。 在高度异质化的大众社会中,人们不能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是无机地集会在一起,在其中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个人只有在很狭窄、单调的周围环境中才能认识他人,与之发生某种交往关系。 (4)网络化使信息获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可足不出户知道天下大事,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淡薄。 2.社区的“失落”和“衰落” 在城市中,市民在一个急速运转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充当一个螺丝钉般的功能性角色,他们越来越失去自律自主性,变成孤立、被动,彼此之间没有稳定认同感,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显得无奈或者冷漠。这就是现代西方城市生活中的“社区失落”或“社区消失”。人们既喜欢享受大都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又希冀保持自己个人的隐私权;既要独居清静,同时却又渴望广交朋友,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社会之所以重视社区的重建,就是出于一种人类心灵深处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就是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缺憾的补救。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社会,农业社会结构自然具有村社组织的各种特征。“人情”被视为与“王法”、“天理”并列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三大原则。“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要被社会批评,“合情”、“通情”,就会赢得赞赏。中国“人伦”关系的核心是家庭,由家庭再扩展出去,就是亲属、同乡、朋友,以至朋友的亲属、同乡与朋友,伦理关系的圈子就这样由此推而广之。中国传统社会是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富有社区色彩的社会。但这种社区色彩并不同于西方社会建立在自由、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现代社区的性质。因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深化,这种重关系、有人情味的“社区”色彩在目前城市社会中就越来越淡薄,难怪有许多人兴起“
社区养老、青少年活动服务投标方案(351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