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服务投标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理解与需求分析
7
第一节
对项目建设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7
一、
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7
二、中国保险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9
三、保险行业概述
12
四、保险功能
13
五
、项目具体情况
15
第二节 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理解与分析
16
一、保险服务项目建设单位
16
二、保险服务项目拟建设地点
16
三、保险服务的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规模
16
四、保险服务项目建设单位具体要求分析
16
第三节 对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与分析
17
一、
保险服务
项目建设目标
17
二、保险服务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第四节 对项目各项建设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4
一、项目总体概述
24
二、服务要求
24
三、其他相关要求
29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30
第一节 项目整体设想及策划
30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30
二、保险实施范围
31
三、责任保险
31
四、服务内容
36
第二节 保险服务原则
44
一、保险利益原则
44
二、最大诚信原则
44
三、近因原则
44
四、损失补偿原则
44
第三节 保险服务措施
45
一、保险承保方案
45
二、保险理赔服务方案
46
第四节 保险条款
56
一、总则
56
二、保险责任
56
三、责任免除
57
四、赔偿限额与免赔额
58
五、保险期间
59
六、保险人义务
59
七、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
60
八、赔偿处理
64
九、争议处理和法律适用
67
十、其他事项
68
第三章 经营管理方案
70
第一节 公司简介
70
一、基本情况
70
二、偿付能力
73
三、公司资质
74
第二节 经营思路与方式
75
一、经营目标
75
二、经营理念
80
三、管理模式
81
四、管理制度
85
第四章 项目管理机构
107
第一节 项目服务组织及服务团队
107
一、项目管理结构
107
二、项目人员情况
115
三、服务团队的组织及管理
120
四、
具体服务组织
120
第二节 管理机构职能与人员职责
121
一、项目经理
121
二、项目副经理
122
三、项目负责人
123
第五章 承保方案
124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124
一 、评估目的
124
二、 评估原则
124
三、评估过程
125
四、风险评估范围
125
五、危险源辨识
126
六、评估结果
135
七、预防控制措施
138
第二节 项目的风险评估
139
一、技术与环境风险
139
二、常见风险
140
三、
运营管理期间的风险
142
第三节 风险防控措施
143
一、加强管理措施
143
二、风险转移
143
三、教育宣传
144
四、
风险认知
145
五、
风险管理及防灾防损服务方案
156
第四节 需求分析
158
第六章 理赔方案
165
第一节 理赔处理原则、宗旨
165
一、理赔处理原则
165
二、理赔处理宗旨
167
第二节 理赔服务时间、地点
167
一、理赔服务网点
167
二、理赔服务时效
168
第三节 理赔流程
169
一、接报案
169
二、现场查勘时限
169
三、索赔单证审核
170
四、赔案处理
171
五、赔款核定
171
六、结案时效
171
七、委托公估
172
八、预赔付款
172
九、结案率
172
十、理赔流程图
173
第四节 理赔增值服务计划
174
一、
建立投诉制度
174
二、
现场访谈及培训服务
175
三、
参与重大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175
四、
定期提供理赔统计报表
177
五、
回访制度
177
六、
保险法律服务
178
第五节 服务承诺
179
一、经营理念承诺
180
二、销售及承保服务承诺
180
三、回访服务承诺
181
四、理赔服务承诺
181
五、投诉服务承诺
182
六、其他服务承诺
183
第六节 保险理赔制度
183
一、
预付赔款案件管理办法
183
二、理赔/客户服务工作保密制度
185
三、理赔/客户服务人员纪律管理暂行规定
188
四、重大灾害理赔管理制度
201
五、查勘定损工作制度
205
六、查勘定损值班制度
206
七、理算岗工作制度
208
八、核赔岗工作制度
209
九、服务专线管理制度
210
十、未决赔案管理办法
221
十一、理赔流程及实务
223
第七章 保险方案
246
第一节 购买和维持保险义务
246
第二节 保单要求
247
第三节 本项目计划保险种类
247
一、建筑工程一切险
248
二、安装工程一切险
248
三、货物运输险
249
四、第三者责任险
250
五、环境责任险
251
六、
建筑安装施工人员团体意外险
252
七、
施工机械综合保险
252
八、财产一切险
253
九、机器故障损坏险
253
十、雇主责任险
254
十一、其他险
255
第八章 保险条款样本
256
第一节
建筑工程一切险条款
256
第二节 公众责任保险条款
266
第九章
保险培训方案
281
第一节 培训的目标、原则与要求
282
一、总体目标
282
二、原则与要求
283
第二节
培训内容与方式
284
一、培训内容
284
二、培训方式
286
三、培训
措施及要求
289
四、
培训实施
290
五、培训重点
291
第三节 培训实施细则
292
一、
培训职责
292
二、
培训计划的制定
293
三、
培训的实施
293
四、
培训分类
294
五
、培训组织程序
296
六、
培训评估标准
302
七、
培训评估程序
304
八、
培训考勤规定
306
九、
培训档案管理
307
十、
培训费用
308
第十章 投诉处理
309
第一节 投诉产生原因分析
309
一、投诉的定义
309
二、剖析投诉成因
309
三、投诉动机分析
310
第二节 投诉处理原则
311
一、耐心倾听原则
311
二、换位思考原则
312
三、快速反应原则
312
四、及时总结原则
313
第三节 投诉处理技巧
314
第四节 投诉处理流程
316
一、记录投诉内容
316
二、判断投诉是否成立
316
三、确定投诉处理责任部门
317
四、责任部门分析投诉原因
317
五、公平提出处理方案
317
六、提交主管领导批示
317
七、实施处理方案
317
八、总结评价
318
九、投诉处理流程图
318
第五节 投诉处理制度
319
第十一章 风险应对预案
341
第一节 重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341
第二节 新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348
第三节 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61
第四节 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383
第五节 灾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保险业务应急预案
386
第六节 重大退保应急预案
396
第七节 公司商业机密重大泄密应急预案
401
第八节 重大洗钱案件应急预案
431
第十二章 档案管理
439
第一节 档案业务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
439
一、档案资料的收集
439
二、档案资料的整理
440
三、档案资料的立卷
442
第二节 档案的交接、定档编目、装盒上架
444
一、档案案卷的交接
444
二、档案案卷的定档
446
三、档案的编目及装订
447
四、档案装盒上架
448
第三节 档案的统计和利用
450
一、档案的统计
450
二、档案利用
451
第四节 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452
一、档案的鉴定
452
二、档案的销毁
453
第五节 全宗卷的编制
454
一、全宗卷的编制原则
454
二、全宗卷的主要内容
455
三、全宗卷的整理
456
四、全宗卷的管理
456
第十三章 其他相关事项
457
第一节 增值服务
457
一、医疗服务
457
二、防灾防损专项基金
459
三、培训宣传服务
460
四、深层次合作
460
第二节 咨询服务
461
一、
咨询服务联系方式和响应时间
461
二、
咨询服务的保证措施.
461
第一章
项目理解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对项目建设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一、
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保险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2006年
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了中国保监会的报告,并在6月16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
“
国十条
”
。
“
国十条
”
对保险业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健全保险市场体系
;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推进自主创新,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
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
加强和改善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
完善法规政策,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加快建立保险信用体系,推动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是,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内在需要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仍显滞后。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
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
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
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
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
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
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
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差距意味着潜力,意味着发展空间。保险业发展中的不适应,迫切地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切实发挥保险应有的功能。
二、中国保险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推进保险中介市场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中介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保险中介市场改革的意见》有利于促进中介自身变革发展,提升保险中介机构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改革意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开放活前端,激发市场活力,鼓励中介机构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管理与保险安排,引导推动保险中介走上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有利于促进保险市场的转型升级。保险中介市场改革是保监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保险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必将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其他相关领域的改革,极大释放行业发展潜力,促进整个保险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31日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简称
“
国十条
”)
,6月16日正式颁布。作为金融改革关键阶段特别是保险业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
“
国十条
”
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资本市场而言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重大利好。
“
国十条
”
紧密联系中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拓展了中国保险业的外延触角。它描绘了下一阶段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蓝图,在发展、改革和监管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保险业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地实现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毫无疑问,
“
国十条
”
的发布将极大地提升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家已经明确规定要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保障体系,而社会保险是基本的保险。与此同时,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各自特点为劳动者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国家将来对如何鼓励群众参加个人保险也一定会有措施,
“
国十条
”
的出台就是一个强信号。
国内保险业呈现以下现状
:
保险市场规模以高于GDP增速一倍左右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
,
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结构不尽合理
,
如财险中车险占比70%以上、非车险产品占比偏低
;
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依然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巨大
;
整个行业运行相对粗放,产品、客户、运行方式严重同质化
;
市场集中度高,人保、
XX
、太平洋三家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并且自09年后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
;
监管加强,在改善行业环境,减轻无序价格竞争的同时弱化了中小公司竞争力
,
竞争转入品牌、渠道、网络、资本、技术、人才。
中小保险公司必须正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处于弱势被动地位的现实。但行业的高速增长及粗放经营的现状对中小保险公司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
中小保险公司必须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去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保险业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保险业基础不断加强,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保险业正在转型,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
(一)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保险公司的成功改制标志着以现代股份制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成为我国保险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二)
保险公司逐步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三)
经营业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
(四)
保险产品品格化加强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
(五)
保险制度创新化涌现。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
,
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
经营管理日益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七)
行业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外资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使国际在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产品和定价的影响力加大。
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还大有可为,保险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保险行业概述
(一)保险的概念
保险
(
Insurance 或缩写为insur
)
,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
;
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
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类型分析
1.
政策性保险
政策性保险是政府为了某种政策上的目的,运用商业保险的原理并给于扶持政策而开办的保险。
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型。
(1)
社会政策保险即社会保险,它是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贯彻社会公平原则而开办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2)
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它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存款保险等。
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盈利性、政府提供补贴与免税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
2.
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四、保险功能
保险功能是指保险制度可以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它直接诀定了保险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也决定了保险业在一国的金融倚系、甚至是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保险的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一)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体现保险的机制,用收取保费的方法来分摊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实现经济补偿的目的,分为分摊损失和经济补偿两项功能。
1.分摊损失功能:保险是分摊损失的方法,是建立在灾害事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基础之上的,保险机制能够运转的原因是被保险人愿意以交付小额确定的保险费来换取对大额不确定的损失的补偿。保险组织向大量的投保人收取保险费来分摊其中少数成员不幸遭受的大额损失。
2.经济补偿功能:保险用分摊损失的方法来实现其经济补偿的目的,按照保险合同对遭受灾害事故而受损的单位、个人进行经济补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补偿灾害损失的需要。
(二)派生功能
保险的派生功能是投融资功能和防灾防损功能:
1.投融资功能:一方面它是对保险人而言,因为保险费的收取与保险金的给付或赔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保险人此时可以对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经营,使得保险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它是对投保人而言,投保人可以选择某些保险产品以获取预期的保险金的给付,从而将保险作为一种投资。
2.防灾防损功能:一般说来,保险人可以通过提供损失管理服务来实现防灾防损功能,即帮助被保险人对潜在的损失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估,提出合理的事前预防方案和损失管理措施。
(三)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2.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3.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项目具体情况
针对采购单位此次采购,我方在仔细研读招标文件的内容后,组织人员就采购事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分析,就采购单位的采购需求得出几点意见:
1.采购单位此次采购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的需求,解决...的问题;
2.采购单位此次采购的要点主要是针对....的
保险服务
,因此其对于
投标人所提供的保险服务
的质量和性能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还要求投标人提供完善的服务方案;
3.采购单位对于本次采购.......(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第二节 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理解与分析
一、保险服务项目建设单位
(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二、保险服务项目拟建设地点
(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三、保险服务的项目的建设内容与规模
(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四、保险服务项目建设单位具体要求分析
(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第三节 对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与分析
本次采购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采购单位...的需要,以便于采购单位更好的从事日常工作。其主要目标是为了采购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保险服务,解决其现实的需要;提高采购单位承担风险的能利,最终是为了采购单位自身能够解决其实际需要,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采购单位的工作生活。(各单位根据实际采购情况进行描述)
一、
保险服务
项目建设目标
(一)保险的作用
保险的作用是指保险在国民经济中执行其功能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1.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指保险作为经济单位或个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其作用
具体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
不可避免
的,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波及面有多广、受损程度有多大,都是不确定的,保险赔偿具有合理、及时、有效的特点。投保企业一旦遭遇灾害事故损失,就能够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及时得到保险赔偿,获得资金,重新购置资产,恢复生产经营。同时,如果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及时,还可减少受灾企业的利润和费用等间接经营损失。
(2)
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
保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之一,能够把企业不确定的大额灾害损失,转变为固定的少量的保险费支出,并摊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或流通费用。企业通过缴付保险费,把风险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不会使企业因灾害损失而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保证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稳.定。如果企业不参加保险,为了不因灾损而使生产经营中断、菱缩或破产
,
就需要另外准备一套风险准备金,这种完全自保型的风险财务手段
,
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企业既不经济
,
难度也很大。
(3)
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虽然保险补偿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或者减轻灾害事故的影响,但是,就物质净损失而言,仍旧是一种损失
,
保险企业也不可能从保险补偿中获得额外的利益。因此,防范风险于未然是企业和保险公司利益一致的行为。保险公司常年与各种灾害事故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
,
不仅可以向企业提供各种风险管理经验
,
而且通过承保时的风险调查与分析、承保期内的风险检查与监督等活动,可以尽可能消除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达到防灾防损的目的。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保险合同的约束和保险费率杠杆调动企业防灾、防损的积极性,共同搞好风险管理工作。
(4)
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家庭生活安定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学习、休息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保证。但是
,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于家庭来说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参加保险也是家庭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家庭财产保险可以使受灾家庭恢复原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当家庭成员,尤其是工资收入者,遭遇生老病死残等事件时,人身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补充,对家庭的正常经济生活起到保障作用。
(5)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不可能完全排除民事侵权或他人侵权而发生民事赔偿责任或民事索赔事件。具有民事赔偿责任风险的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缴付保险费的办法将此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得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够顺利获得民事赔偿。有些民事赔偿责任由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强制实施,比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
2.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保险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它们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均衡的。再生产过程的这种连续性和均衡性会因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被迫中断和失衡,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各生产部门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规模比例,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家企业能否稳定生产不仅对自身至关重要,而且对其他相关企业也有影响。保险能够进行损失赔偿,当一家企业发生风险事故,生产受到影响时,通过保险可以及时获得经济补偿,以尽快的速度恢复生产,从而减少对其他企业的影响得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
商品必须通过流通过程的交换才能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而在交换行为中难免存在着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和产品的质量风险。保险为克服这些风险带来的障碍提供了便利。如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商提供了债权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履约保证保险为债权人提供了履约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质量问题上的经济补偿承诺,而且还为厂商的商品作了可信赖的广告;职业责任保险为医疗、法律等服务商品消费中的民事责任赔偿提供了经济保证。因此,保险在推动商品流通和消费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3)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采用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发展要侧重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采用。但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运用,企业存在着顾虑,主要原因是开发新产品和使用新技术要面临风险。保险则可以对采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提供保障,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加强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
保险企业通过承保以及防灾防损活动,能够充分了解经济单位的风险状况,监督经济单位的防灾防损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对风险管理完善的经济单位予以肯定,有利于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信用,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从而推动稀缺的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
(5)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保险在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按国际惯例,进出口贸易都必须办理保险。保险费与商品的成本价和运费一起构成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三要素。一国出口商品时争取到岸价格或进口商品时争取离岸价格,即由己方负责保险,则可减少保险外汇支出。此外,当一国进入世界保险市场参与再保险业务时,应保持保险外汇收支平衡,力争保险外汇顺差。保险外汇收入对于增强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6)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
保险公司虽是集散风险的中介,但就单个保险公司而言,其所能集中的风险总量要受自身承保能力的限制,超过的就要向其他保险人分出,或对巨额风险单位采取共保方式。因此,再保险机制或共保机制就可以把保险市场,上彼此独立的保险基金联结为一体,共同承担某一-特定的风险。这种行为一旦超越国界,即可实现国际范围内的风险分散,从而将国际范围内保险基金联结为一体。国际再保险是动员国际范围内保险基金的一种主要形式。
归纳起来,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包括: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安定;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
保险服务投标方案(462页)(2024年修订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