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培训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94页   下载468   2024-07-12   浏览4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67456字   15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7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12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12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概念 12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3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17 四 、 大学生 就业存在问题 17 五 、就业创业指导提质策略 19 六 、就业创业指导研究意义 22 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 23 一、重视、提升指导教师专业素养 23 二、推进师资职业化、标准化建设 24 三、创新提高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5 第三节 项目需求分析 26 一 、项目概况 26 二 、服务需求 26 第二章 整体 服务 设想 与策划 29 第一节 项目整体规划 29 一、项目目标 29 二 、项目介绍 29 三、培训内容 29 四、培训形式 30 五、保障措施 31 第二节 培训机构本地化 32 一、培训机构本地化承诺 33 二、培训机构本地化情况表 34 第三节 疫情防控人员出入管控方案 34 一、管控要求 34 二、进出管理 35 三、保障措施 36 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37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建立计划 37 一、建立要求 37 二、 建立步骤 38 第二节 组织机构职责 39 一 、组织机构图 39 二、机构工作职责 40 三、项目运行机制 41 第三节 部门岗位职责 44 一、综合管理部 45 二、培训部 46 三、行政部 46 四、人力资源部 47 五、客服中心 49 六、设备维修部 50 第四节 人员配备 51 一 、人员配置原则 51 二、人员配置计划 53 三、主要岗位职责 58 第五节 员工管理方案 69 一、 人力资源管理 69 二、培训团队管理 79 三 、人员监控考核 85 四、员工激励系统 86 五 、员工奖惩 条例 88 第六节 员工培训方案 92 一、培训模式 92 二、培训内容 93 三、管理要求 97 第四章 设备管理方案 104 第一节 项目 设备 配置 104 一、通用设备明细表 104 二、教学设备配备表 104 三、后勤设备配备表 105 四、外协设备配备表 105 五、基本设备参考表 106 第二节 设备管理及维护规程 120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管理 123 一、适用范围 123 二、操作流程 124 三、 注意事项 125 四、管理职责 126 第五章 培训实施方案 129 第一节 培训实施计划 129 一 、培训目标 129 二 、组织机构 129 三 、培训内容 129 四、课程安排 130 五 、培训流程 132 六 、培训考核 133 第二节 就业指导培训工作概述 135 一、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135 二、就业指导工作任务 136 三、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138 四、指导队伍自身建设 144 五、疫情后就业指导方向 145 第三节 高校就业背景分析 149 一、 就业形势分析 149 二、就业 政策 解读 152 三、 就业 导向 论述 157 四、就业信息渠道 160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 培训 162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162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 162 三、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163 四、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 168 五 、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调适心理的方法 171 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建设 175 七 、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78 第五节 毕业生职业规划解析 182 一、00后求职画像分析 182 二、毕业生求职动力分类 187 三、 毕业生的权益和义务 189 四、就业指导工作多元化 196 五、职业生涯规划六步法 200 六、求职准备“六脉神剑” 210 七、面临选择的三个决策 214 八、职业定位SWOT分析 215 九、HR的选人逻辑 218 十、企业的用人需求 220 第六节 个人简历撰写分析 224 一、简历的重要性 225 二、简历书写步骤 226 三、 简历撰写要点 230 四、 投递简历技巧 233 第七节 就业面试内容分析 234 一、就业面试测评内容 234 二、面试的方式与类型 237 三、就业面试准备工作 240 四 、 就业 面试 要点提炼 251 五、 面试 问题 回答技巧 265 第八节 大学生创业分析 268 一、 大学生创业内涵 269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69 三、大学生创业课程 272 四、大学生创业融资 277 第六章 项目管理制度 281 第一节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281 一 、培训 实施管理 制度 281 二、 培训纪律 管理制度 290 三 、培训期间考勤制度 291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制度 293 一、 教学管理内容 293 二、教学工作要求 294 三、教学进度制度 295 四 、日常教学管理 295 五 、 教学 备课制度 296 六、课表编制制度 298 七 、教学档案制度 298 八 、教学质量制度 299 第 三 节 设备管理制度 300 一、设备设施选购 300 二、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301 三、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301 四、设备设施检查 301 五、设备维护保养 302 六、更新改造及报废 302 第四节 培训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303 一、安全制度总则 304 二 、门卫安全制度 304 三 、设备检查制度 305 四、用电安全制度 305 五、组织保障制度 305 六 、后勤管理制度 306 七 、突发灾害防护 306 第五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07 一、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307 二、安全疏散管理制度 308 三、消防设施、器材维护制度 309 四、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310 五、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310 第七章 服务质量保障 314 第一节 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314 一、综合管理体系 314 二、资源支持与保障 315 第二节 服务质量承诺 316 一、服务质量承诺书 316 二、项目进度承诺书 317 三、培训讲师承诺 317 第三节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318 一、整体保障措施 318 二 、资料保障 措施 319 三 、项目激励 措施 320 四、培训效果保障措施 322 五 、现场督察 保障 措施 322 第八章 投诉处理方案 324 第一节 投诉产生原因分析 324 一、投诉的定义 324 二、剖析投诉成因 324 三、投诉动机分析 325 第二节 投诉处理原则 326 一、耐心倾听原则 326 二、换位思考原则 327 三、快速反应原则 327 四、及时总结原则 328 第三节 投诉处理技巧 328 一、 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 328 二、良好的服务心态 329 三、保持微笑服务 329 四、努力和真诚服务 330 五、 对投诉的敏感度 330 六、换位思考的能力 331 第四节 投诉处理规范 331 一、接受投诉阶段 331 二、解释澄清阶段 332 三、提出解决处理阶段 332 四、跟踪总结阶段 333 第五节 投诉处理流程 333 一、记录投诉内容 333 二、判断投诉是否成立 333 三、确定投诉处理责任部门 334 四、责任部门分析投诉原因 334 五、公平提出处理方案 334 六、提交主管领导批示 334 七、实施处理方案 334 八、总结评价 335 第九章 档案管理 336 第一节 档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336 一、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36 二、档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336 三、档案培训形式需要多样性 337 第二节 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338 一、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39 二、 健全 档案管理 制度 340 三、 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 340 四、提高档案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341 五、 档案管理工作重要的意义 342 第三节 档案人员岗位职责 343 一、人员配备 343 二、岗位职责 344 第四节 档案建立与管理 347 一、档案管理体制 348 二、档案的来源 348 三、档案操作流程 350 四、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351 五、档案的保存规定 352 六、档案的统计 353 七、档案的利用 354 八、档案的移交 356 九、档案鉴定和销毁 356 十、档案的保密与安全 357 第五节 档案管理制度 360 一、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360 二、员工档案建立与管理 361 三、档案保管制度 362 四、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363 五、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364 六、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365 七、档案利用制度 366 第十章 项目应急预案 369 第一节 应急处理总预案 369 一、应急原则 369 二、应急预警 369 三、 应急响应 371 四、应急物资 374 五、保障措施 376 第二节 应急事件处理程序 377 一、分类 377 二、演练要求 378 三、通用处置原则 378 第三节 培训场地应急预案 380 一、消防 事故 380 二、停水事故 383 三 、 盗窃事件 385 四 、 地震 等灾害 387 第四节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88 一、防控目的 388 二、防控职责 389 三、防控程序 389 四、防控实操 390 五、消毒物品 392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概念 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劳动者必须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与生产资料和工作岗位全面、迅速、有效地结合。为实现这种结合而开展的与就业相关的教育、引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就是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求职择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和择业,为其与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广义的就业指导则是以被指导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预测、分析就业形势,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开展推荐介绍和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另外,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指导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学校围绕促进毕业生就业,面向学生开展的认识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驾驭职业、服务国家和学生个人的系统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就业安置,不单纯是帮助毕业生选择职业、求得工作,一方面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并顺利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总的来说,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以积累知识、增长才能、培养良好品德和作风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以指导为灵魂的一项内容丰富,系统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连续性是指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其内容是渐进的和连续的,其目的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从而使大学生这种知识型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阶段性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分阶段进行,各个阶段目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所侧重。纵观各个就业指导阶段,前一阶段又是后一阶段的基础,环环紧扣、段段相连,就业指导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生入学时,学院(部)领导要向大一新生讲述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关对策。在此阶段,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职业世界,为学生提供前期就业指导服务。第二阶段是大二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从兴趣、人格、能力、价值观等全面了解自己,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从而正确选择发展方向。第三阶段是大三的就业职场感知,引导学生了解行业、企业、职位等信息,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变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活动。第四阶段是大四的求职技巧培训。 2.普遍性与特殊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普遍性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一是不同年级、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都需要得到相应的就业指导; 二是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普遍要求高校开展就业指导; 三是各种就业指导的内容和目的具有共同之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普遍性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一工作,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予以实施。而由于地区或行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地区、行业层次和范围不同,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矛盾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相当大的差异,因而就业指导工作也具有特殊性。在实施普遍的就业指导的同时,解决好特殊问题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3.政策性与思想性 国家对毕业生资源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是通过一系列就业方针、政策和法规实现的。高校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实现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在宣传贯彻国家就业政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既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的实施途径之一。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就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就能帮助毕业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处理好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思想工作是执行好国家就业政策与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思想性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特点。 4.科学性与实用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具体表现是:对就业形势的预测要切合实际,要有客观依据;要全面积极地理解、宣传和执行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处理好国家需要、学校办学和毕业生就业三者的关系;就业指导的内容应系统完整,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方法要灵活多样,使毕业生乐于接受;收集就业信息的方法要正确,并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必要的筛选等。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是指就业指导工作要针对学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过程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指导。 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和竞争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和盲目攀比心理,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多方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尽早按社会需要塑造和完善自己等。就业指导在指导人们正确选择职业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职业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业指导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劳动人事部门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用性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科学性则是实用性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5.综合性和专业性 总的来看,就业指导学科的对象、性质、方法与手段是综合的。综合性表现在就业指导既研究主体人,又研究客体职业和复杂的社会现象;既研究静态结构,如就业结构、个体心理特征等,又研究动态过程,如个体就业心理发展变化规律、职业发展变化趋势等。在学科性质上,就业指导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在研究方法与手段上,就业指导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从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来看,就业指导越来越显示出专业性的一面,包括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理论和模式分析研究等。随着就业指导专业性的日益成熟,综合性内容也将逐步完善。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当前,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还是指毕业生就业指导,而且偏向于强调行政管理职能,在相应的服务职能方面发展较弱。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第二,就业指导的内容狭窄,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工作开展较少;第三,就业指导有效性和针对性差,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及时有效地开展 “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第四,高校的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滞后,急需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毕业生人员的素质与社会的期望有所差距。导致产生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认识不清,对就业指导不够重视,所以厘清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概念和特点显然十分重要。 四 、 大学生 就业存在问题 ( 一 ) 大学生就业存在“慢就业”和“有业不就”现象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75.8%的人首选单位就业,选择自由择业和升学的分别为7.7%和7.5% , 选择创业的仅为2.8%,6.2%的人选择暂不就业。面对874万高校毕业生,6.2%的比例就是54万余人,影响的就是54万个家庭。“慢就业”和“有业不就”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对大学生充分就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就业就要“啃老” , 这种“新失业群体”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消极的,“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 “慢就业”会造成高校就业工作的“焦虑感” , 也会对后续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 二 ) 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清晰,缺少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自我认知需要从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四个维度进行科学的测试与分析,很多学生受到成长与学习环境的局限性影响,对自身的自我认知非常模糊,不清楚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自身的优势劣势和职业价值观,也就不清楚如何寻找与自身匹配的职业与岗位。没有掌握科学的测评方法,对职业社会认知也没有概念,导致无法进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 ( 三 ) 劳动意识淡薄,造成人职不匹配 一段时间以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中的“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 , 在家庭中被“软化” , 在社会中被“淡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眼高手低”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很多毕业生还是想挤过“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独木桥,想在高楼大厦,环境舒适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当蓝领下工厂、进企业,特别是承受不了生产密集型企业的工作制度,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源跟劳动意识淡薄有很密切的关系,毕业生眼高手低,也造成了就业市场技术性岗位供求不平衡的现状。 ( 四 )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欠缺 《21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又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岗位的创造者。清华大学是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它的毕业生当年创业人数不足1% ,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当年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一般占到25%左右。由此,我们要清醒看到差距,要认识到目前高校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源是创新,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面对现实 ,开辟 思路 , 创新就业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在高校应对就业难的各种措施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五 、就业创业指导提质策略 ( 一 )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改善“慢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家庭和谐、个人生存的大事。但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升学深造,也不打算就业工作,而是慢慢考虑自己今后的出路。这种“慢就业”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生存压力。从精神层面上分析,部分“慢就业”的学生是基于理性的选择,当可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兴趣、爱好、专业等不符时,他们选择去等待更好的时机;还有部分“慢就业”的学生是基于焦虑的、担忧的、无所谓的、逃避的 等 非理性的选择,他们对就业抱着等、靠、拖的消极态度,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要从细微处着眼,多角度观察这类学生的思想波动,找到能够触动他们的切入点,让他们摆脱被动就业的局面,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只有将个人的“小确幸” 融入 国家的“大光景” , 才能书写最壮美的人生华章。 ( 二 ) 培养大学生审时度“势” , 就事论“势”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势,是指就业环境的大趋势、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我们要用专业的视角带学生一起分析政治、经济、地域、文化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走高、就业方式多元化、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新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这些大“势”所驱,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而主动出击,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科学就业观。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学会并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手段进行自我认知测试,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和改进,避短扬长,提高职业竞争力。 ( 三 ) 强化大学生劳动意识,端正就业观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良好的就业意识是就业能力和就业渠道的认知基础,而劳动意识又是就业意识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进行深刻阐述。职业评价会受到社会环境、舆论氛围、教育程度、国别和地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往往能够体现出他们的劳动意识。所以,我们在学生的就业观培养中要强化劳动意识的教育,不要过分追求“白领”职业,要立志在国家最需要的行业、职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要在工作中追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劳动品质,从而端正就业观念。高校也可以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定制式培养,寻求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 四 ) 提升大学生创业主体意识,勇于实践创新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国家的能力。”创新创业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潜质。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敢闯敢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在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创业将会是今后的发展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创业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创业的欲望,主观能动地去加强自身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创业提升综合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逐步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六 、就业创业指导研究意义 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既要树立科学的思维,也要树立创新的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 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明确要求,即“四个正确认识” , 其要义就在于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材料准备、求职礼仪与技巧、决策的类型与方法、创业理论与实务,更要引导广大毕业生学会审时度势,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就业创业时候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竞争力和适应力。大思政为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根基,阐述了方法。 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 一、重视、提升指导教师专业素养 (一)开展理论方面的培训活动 为夯实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提升其专业素养,高校应当重视对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工作。一是要定期组织高校就业指导课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重点学习就业政策、法律法规、职业素养、道德素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夯实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关于就业政策的解读,必须要紧跟国家政策,才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二是要组织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每周教研一次,在教研活动中,就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相关知识、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信息,进行详尽的分析;鼓励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激烈讨论,形成头脑风暴,深化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理论认知。 (二)开展实践方面的培训活动 组织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开展实践方面的培训活动,一是要组织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模拟课堂练习,让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们变成“学生”,体会就业指导课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站位思考就业指导课教学活动如何开展,从而培养就业指导课的学生主体意识和立足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二是要组织就业指导课到企业中、社会中进行实践活动,如到企业中从事顶岗作业,体会岗位对专业知识、社交能力、道德素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进而增进就业指导课教师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为就业指导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推进师资职业化、标准化建设 (一)重视引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水平高、道德素养高的师资队伍,为充分构建高素质专业型师资队伍,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本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型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则要加大招聘力度,聘请各行业的优秀人才来高校担任就业指导课教师,为就业指导课教育工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推动就业指导课的创新发展。 (二)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 在持续引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的过程中,高校要为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首先要大力支持就业指导课相关科研任务的开展,鼓励就业指导课教师带领本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研究活动,为其提供专项资金,将就业指导课教育工作打造为教师不断进步的平台,从而调动广大就业指导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其次要完善就业指导课课程管理制度,约束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加大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考核力度,实现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优胜劣汰,从而督促就业指导课教师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自我学习,以提高就业指导课教育水平。 三、创新提高组织
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培训服务投标方案(394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如果下载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专员!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