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服务类投标方案 社会服务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DOCX   346页   下载838   2024-09-26   浏览146   收藏24   点赞729   评分-   143773字   79积分
还在等文档吃灰吗!快上传文档躺赚收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2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3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4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5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6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7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8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9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0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1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2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3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4页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第15页
剩余33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项目需求 1 6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6 一、留守现象产生原因 16 二、 留守现象 存在问题 16 三、 “三留守”人员界定 17 四、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30 五、社会工作发展前景 35 第二节 项目需求 39 一、项目概况 39 二、项目服务需求 39 三、项目服务内容 40 四、项目服务承诺 52 第三节 项目基线调查 53 一、留守儿童 53 二、留守妇女 55 三、留守老人 58 第二章 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61 第一节 整体服务设想 61 一、服务理念 61 二、服务范围 62 三、服务内容 63 四、服务方法 65 五、服务测评 66 六、服务成效 67 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67 一、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67 二、小组工作服务模式 81 三、社区工作服务模式 93 第三节 服务质量标准 110 一、留守儿童服务质量标准 110 二、留守妇女服务质量标准 111 三、留守老人服务质量标准 112 第 四 节 工作计划 114 一、指导思想 114 二、工作原则 114 三、目标任务 115 四、服务内容 116 五、工作措施 118 第五节 项目重难点及对策 118 一、项目重难点 118 二、对策和建议 119 第六节 合理化建议 120 一、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20 二、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23 第七节 项目管理制度 124 一、总则 124 二、项目立项管理 124 三、项目实施管理 125 四、项目资金管理 126 五、项目评估管理 126 六、项目信息管理 127 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 128 第一节 项目管理机构 128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128 二、部门职能 128 三、管理处内部运营流程 131 第二节 服务人员配备 131 一、人员配备 131 二、 社工招聘与岗前管理 133 三 、人员管理 135 四 、培训计划 138 五 、岗位职责 141 第三节 人员培训 144 一、总体目标  144 二、工作任务  145 三、培训范围  145 四、培训形式  146 五、培训内容  146 六、注意事项  150 第四节 志愿者培训方案 151 一、指导思想 152 二、活动内容 152 第五节 人员管理制度 154 一、基本规范 154 二、基本制度 156 第五章 社区营造与社工宣传 167 第一节 社区营造服务概念 167 一、服务概念 167 二、具体要求 167 三、具体目标 170 第二节 农村社区营造 170 一、 指导思想 170 二、 工作目标 171 三、 组织机构 171 四、 工作措施 172 第三节 社会服务宣传活动 173 一、活动名称 173 二、活动主题 173 三、活动口号 173 四、活动目的: 173 五 、 活动时间 174 六、活动地点 : XXX 174 七、活动参与对象 174 八、活动人手配备 174 九、宣传方法 174 十、活动主要内容及形式 174 十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75 十二、活动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75 十三、活动所需要物质及预计费用 175 十四、活动具体程序及分工安排 176 第四节 社工专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 177 一、 总则 177 二、 个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177 三、小组工作规范化管理 180 四、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182 五、专业活动文书材料的规范化管理 185 第六章 社会服务管理方案 186 第一节 社会工作服务规定 186 一、总则 186 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187 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 190 四、社会工作服务活动 192 五、保障与监督 195 六、法律责任 196 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实用标准 197 一、社会工作服务标准 197 二、个案工作服务标准 199 三、小组工作服务标准 200 四、团体康乐服务标准 201 第三节 社会工作服务流程 202 一、社会工作服务流程 202 二、个案工作服务流程 204 三、小组工作服务流程 205 第四节 社会工作服务守则 206 一、总则 206 二、职业道德 206 三、专业修养 207 四、工作规范 207 第七章 留守老人服务方案 209 第一节 心理疏导服务方案 209 一、 范围 209 二、 术语和定义 209 三、 基本原则 209 四、 服务内容 210 五、 服务程序 211 六、 服务结束 213 七、 回访 213 第二节 康乐活动服务方案 214 一、服务 理念 214 二、 理论架构 214 三、 目标及目的 215 四、 活动计划 216 第三节 普及健康知识服务方案 217 一、活动背景 217 二、活动目的 218 三、活动详情 218 四、具体流程 219 五、工作安排 220 六、所需物资 220 七、预算 221 八、预计困难及解决办法 221 九、备注 222 第四节 留守老人服务工作制度 222 第八章 留守妇女服务方案 224 第一节 留守妇女概念 224 一、概念 224 二、社会现象 224 三、解决方法 225 四、不良影响 225 第二节 留守妇女亲子方案 227 一、工作目标 227 二 、工作 内容 227 三 、活动要求 229 第三节 留守妇女服务工作制度 230 第九章 留守儿童服务方案 232 第一节 留守儿童概念 232 一、产生背景 232 二、普通留守 232 三、洋留守 234 四、产生原因 234 五、存在问题 235 第二节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及措施 238 一、指导思想 238 二、工作目标 239 三、工作原则 239 四、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 239 五、目标任务 240 第三节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 241 一、建立心理成长档案 241 二、 促进交流 241 三 、 组织活动 242 四 、心理辅导 243 第四节 留守儿童服务工作制度 243 第十章 督导管理方案 245 第一节 监督管理认识 245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 245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245 三、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246 第二节 监督工作制度 247 一、监督工作原则 247 二、监督工作范围 247 三、监督工作程序 248 四、监督工作时限 248 第三节 社工督导管理制度 248 一、总则 249 二、助理督导管理制度 249 三、实习督导管理制度 250 四、督导管理制度 252 五、督导导师管理制度 254 六、对各级督导人员要求和违规管理 256 七、附则 258 第四节 社工督导工作建议 258 一、社工督导建议及记录表 258 二、督导工作难点 259 三、督导工作建议 261 第十一章 服务质量保障 263 第一节 服务质量控制 263 一、制定目的 263 二、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程序 263 三、 服务对象及服务申请 264 四、 服务预估 265 五 、服务终止 266 六 、服务考核 268 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承诺 268 一、服务环境承诺 268 二、社工服务礼仪承诺 269 三、社工服务规范承诺 269 四、社工服务效率承诺 269 五、首问负责制 269 六、工作制度 270 七、服务监督承诺 270 第三节 社会服务组织自律承诺书 270 第四节 服务质量内控制度 272 一、 总则 272 二、 岗位社工服务申请程序 272 三、 中心服务保密细则 272 四、 岗位社工工作流程指引 273 五、 岗位社工管理制度 275 六、 计划与总结 276 七、 工作守则 278 第十二章 应急预案 281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安全应急预案 281 一、制定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281 二、防止突发社会安全事故的基本方针 282 三、防止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82 四、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82 五、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范围 283 六 、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方法 284 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85 一、 总则 285 二、 应急工作状况 286 三、 组织体系 287 四、 预防与预警机制  289 第三节 活动策划应急预案 291 一、应急方案实施目的 291 二、应急方案宗旨 291 三、应急方案实施原则 291 四、应急方案实施 292 第四节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296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296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员的责任分工 296 三、工作措施 298 第五节 留守儿童工作应急预案 300 (一)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301 (二)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302 (三)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302 (四)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 303 (五)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304 (六)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304 第六节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305 第十三章 服务档案管理 312 第一节 档案管理人员及职责 312 一、人员配备 312 二、岗位职责 313 三、 档案资料管理的要点 315 第二节 档案管理流程 317 一、目的 317 二、适用范围 317 三、术语和定义 317 四、职责 318 五、工作程序 319 六、相关记录 325 第三节 档案管理制度 333 一、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333 二、档案保管制度 334 三、档案复制制度 335 四、档案查借阅制度 335 五、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336 六、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337 七、文书材料归档制度 338 八、档案移交制度 341 九、档案保密制度 341 十、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343 十一、档案利用制度 344 十二、档案统计制度 345 温馨提示: 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 说明 一、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一章; 二、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整体服务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二章; 三、如招标文件要求“项目组织机构”,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三章; 四、如招标文件要求“人员管理”,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四章; 五、如招标文件要求“社会营造与社工宣传”,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五章; 六、如招标文件要求“社会服务管理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六章; 七、如招标文件要求“留守老人服务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七章; 八、如招标文件要求“留守妇女服务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八章; 九、如招标文件要求“留守儿童服务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九章; 十、如招标文件要求“督导管理方案”,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十章。 十一、如招标文件要求“服务质量保障”,详情见本方案的第十一章。 编制依据 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采购 法》; ( 二 )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项目需求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留守现象产生原因 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之后派生出的问题。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使得大部分农村务工人员只能 “ 城乡两栖、往返流动 ” ,也因此产生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群体。他们面临诸多困难 : 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并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丈夫的外出,使留守妇女独自承担了农业生产、子女抚育、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并因此陷入劳动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子女的外出,动摇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引发了农村留守老人照料缺失、精神孤独、安全隐患大、劳动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 留守现象 存在问题 从留守群体中反映出当前农村社会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遭遇尴尬。农村基层组织后备干部奇缺,党员干部严重老龄化。由于有才华、懂知识、懂技能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在家留守人员素质相对偏低,难于参与农村管理。 二是农村公益事业难于施行。农村公益事业多采取 “ 一事一议 ” 的办法让村民投工投劳,但留守人员对未来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缺乏明确预期,参与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筹集难的问题。 三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员的单向外流,直接后果是农村留守人员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原来由青壮年承担的农活,现在基本上要依靠老人、妇女去完成。由于这些人劳动素质普遍不高,很少懂机械操作技术,且无暇接受农业新技术,致使家庭农业机械闲置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相对好一些的家庭干脆放弃农业生产,将维系生计的土地转包出去,由承包者自主经营,但由于承包者普遍缺乏长期经营打算,或面临融资难问题,或仅维持简单再生产,农业现代化进程无法保障。 四是农村家庭不和谐稳定因素增多。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家庭成员长期不能团圆,老人长时间不能与儿女见面,年幼的儿女数年见不着自己的父母,家人之间疏于沟通、联系,必然使得亲情淡薄;老人与在外务工的子女产生赡养纠纷;长期分居中的丈夫与留守妇女感情出现裂痕而导致婚姻家庭解体等,这些对相对保守和稳定的传统农村家庭结构产生了强烈冲击,影响着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 三、 “三留守”人员界定 (一)留守老人 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 ,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同我们想象中的并不相同,他们面临日常照料缺失、疾病困扰和精神寂寞三大主要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留守老人成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加之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为了谋求生计,得到更多的机会,或者是提升生活水平,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且也有部分农村子女在城市求学之后,选择在城市工作定居。这些人口、劳动力的转移,势必造成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在农村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 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守老人由于年事已高,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加上长期辛苦劳作,留守老人易患病。而他们的子女长期在外务工,难以照料其生活起居,往往使小病拖成大病,那时再给予资金帮助,为时已晚。农村中对疾病基本是 “ 小病拖、大病挨、快要死了再往医院抬 ” 的状况。虽然现在有了新农合医疗,但是在大病面前仅仅是杯水车薪。 农村孝道衰落使得老人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个别地方的畸形观念, “ 觉悟 ” 较低者,可以无奈而悲惨地 “ 苟延残喘 ” , “ 觉悟 ” 较高者,自我了断,以减轻 “ 子女负担 ” 。从客观上来说,子女有 “ 负担 ” 。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在城市打工并取得一份不错的收入,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的追求。回乡照顾父母,可以承欢膝下,结果却可能是自我生活状况的急转直下。此外,作为孝道的执行主体,农村社会里的中年人,上有老要孝,下有小要养,且关键是,当今中国养小且要养好的负担确实是很重的。在家庭结构变化特别是家庭利益核心化的当下,一些人选择了牺牲更为弱势的群体——老年人。从主观上来说,养老、顾己和育小三者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负担。老、己、小是三角关系,在市场条件下,前后两者都是弱者,作为相对强者的己,在现代中国家庭结构下,很难向小 “ 下手 ” ,于是一些人就会尽可能缩小在 “ 老 ” 这一主体上的付出,从而尽量增加在 “ 己 ” 与 “ 小 ” 两者上的付出。如此,父可能仍是慈的,子却未必能孝了。由此观之,孝道的衰落不仅是人性问题,甚至也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深层次看,它还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性问题。 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单需要物质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交流。尤其是对 “ 空巢 ” 老人而言,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许多子女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藉和关怀。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往往独居,鲜有情感交流,常年仅靠电话与子女联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老年人情感上失去了依靠和寄托,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心理上显得孤独无助,容易造成内心的抑郁。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部分老人在陷入病痛时,为不拖累子女,选择轻生。有些在外有较好收入的子女往往给予父母金钱上的抚慰,但事实上这并不能真正带给他们内心的抚慰。 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组织,很多农村的老年人组织只是流于形式,空有一个名号,没有实质上的内容,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政府部门处于主导地位,关于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的改善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应对农村快速到来的老龄化所需要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准备远远不够,因此,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长期(通常在半年以上)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自己则留居农村的已婚妇女。 XX 高达170万人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家中,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这表明她们已经成为欠发达农业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家庭教育的实际承担者以及文明乡风和基层民主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巨大作用;另外,她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自身也承担着生理、心理、安全等多重负担,在失去丈夫帮助独立承担家庭中所有责任,扮演多种角色的同时也相应的加重了留守妇女自身的生活负担和心理负担。农村留守妇女首先面临精神负担重,婚姻家庭受到严重冲击;缺乏安全感,人身和家庭财产受威胁;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受挑战三个精神方面的问题。其次还面临着生产劳动强度高、生活责任负担重、子女教育压力大三个生活方面的问题。 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落后的农村经济是造成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产生留守妇女的重要原因。 对于产生留守妇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男耕女织的影响 中国古代董仲舒提出的男耕女织的思想一直沿流至今。妇女的特点是劳动的多面手,这种特点养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思想观念更新慢,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深入人心,片面地认为外出打工挣钱是男人们的事,而她们只要在家把老人小孩照顾好就行了。因此当男子进城务工后,大部分的妇女都愿意留守在家。 2.性别观念的影响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女性在转移中处于劣势,表现为她们有生育和持家的刚性任务、体能的限制、文化程度的低下等,农村家庭仍是一个居住、生育和经济生活的单位,农村妇女往往将自己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争取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留守妇女留守的根本动力。 3.安土重迁的影响 农民长久以来都是靠地吃饭,土地是他们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存在着安土重迁的观念,因此即使有人外出打工了,也必须有一人留守土地,同时还要担任起赡养老人、照看孩子的责任。 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农民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留守妇女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二元体制使得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只是城市生活的过客、看客,无法融人城市生活,也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撕裂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平等性,也丧失了公平性。因此加快改善城市户籍制度,必须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户口问题,只有户口改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身份,并解决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资源和利益,如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由于户籍改革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农村居民进城门槛过高,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福利待遇。 XX 实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后,将有利于农民工家庭能够和城市人一样平等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以及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 4. 发展农村经济,鼓励返乡创业 XX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务农难以让农民致富,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无论对于改变农村面貌,还是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务之急。 所以,一是要因地制宜的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可以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致富; 二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的二三产业,建立健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让农村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状况; 三是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农民特别是那些已经在城市有所为的农民回到家乡创业,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要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政府等有关部门要积极为农民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落实各种优惠措施,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 加强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使其有能力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竞争。加强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是减少妇女留守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各级政府要制订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技术培训为主的各种培训,创办各类“妇女学校”,为妇女学科技、学文化、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对广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的开拓精神,使农村妇女有能力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竞争,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留守妇女的就业;政府部门还要及时建立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让她们及时掌握创业就业信息,提高她们在非农生产领域就业的能力。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留守妇女享受到人文关怀。目前大部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缺乏,经费短缺,不能满足留守妇女精神文化需要,政府应加大对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力度,在农村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农村农民文化生活。此外,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村“妇女之家”为依托,了解实情、把握需求,增强开展关爱行动的针对性;积极开展“乡村姐妹手拉手,共建文明和谐园”联谊活动和“大手牵小手”关爱行动,努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示范带动、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妇女骨干的作用;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行动。建好用好“妇女之家”,拓展实施关爱行动的载体和平台,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人文关怀,使农村留守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5. 坚持普法教育,保障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利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劳动法规定,城镇干部职工每年享有休假时间,两地分居的夫妻享有探亲假,探亲时单位要提供临时住房,并报销往返车费。而留守分居的农民夫妻则不能享受这种待遇,既剥夺了农民工的权利又影响到他们的婚姻质量,危及家庭稳定。因此,政府应依法制定农民工探亲假依法制定农民工农忙假、探亲假、定期休假等制度,对回家探亲的农民工和到丈夫处探亲的留守妇女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使农民工夫妇增加团聚和交流的时间,并且在当农民工喜新厌旧、抛弃留守妻子时,要像保护军婚一样保护农村留守妇女在婚姻中的权益。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还要积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条例在农村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留守妇女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保障农村留守妇女的权利。 7. 加大对农村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首先,政府要加强防控力度,打造农村社会治安避风港。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她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其次,加大对农村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村民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特别是侵害留守妇女的案件,相关的部门要从重处理;再次,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依法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最后,要组织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平安村组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三)留守儿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XX 县中小学在校留守儿童共有 XX 人,占在校儿童 XX 人的 XX %,主要集中在 XX 、 XX 、 XX 三个乡镇。 1. 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分析 ( 1 ) 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 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般每年回家1—2次,在家停留的时间较短。结果表明 : 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儿童沟通的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 孩子 ,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并且,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老师们更担心,随着打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的素质,而将是未来农村建设者这个大群体的素质。 ( 2 ) 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 孩子 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
三留守社会工作投标方案(346页)(2024年修订版).docx
下载提示

1.本文档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支付并下载文件,享受无限制查看;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左侧添加客服微信获取帮助;

5.本文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复制编辑使用。


公众号
微信客服